登陆注册
1996200000003

第3章 孔子与晋文公 晋公室(2)

孔子对以鲁《春秋》为坐标的历史进程的重视,也以其他方式得到了证明,其中最重要的证明,就是来自《左传》和《国语》的记载。在这两本史书中,前者是对《春秋》所记历史事件的展开,后者则是对《左传》的补充,并且都在对晋国历史的记载上,篇幅大大超过对其他国家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记载。这两本书,都有孔子对晋国历史人物及其作为的评价,这就既证明了孔子对历史的重视,也说明了孔子对晋国的历史和现实的关注。在这样的关注中,除了孔子对上述晋文公本人及其霸业的评述之外,还有对晋国其他历史人物的论述。

晋文公去世后,晋国的国势开始下滑,到晋文公的孙子晋灵公时堕入低谷。幸好在这时候有赵氏家族首领赵宣子(赵盾)主政,才使晋国能够勉强保持着霸主地位。然而,晋灵公不理朝政,却不能容忍赵宣子对晋国政局的左右,并于公元前607年对赵宣子发动了武装袭击。赵宣子被人舍身相救,幸免于难,只身逃往他国。可是,就在赵宣子还没有走出赵国国境的时候,他的弟弟赵穿杀死了晋灵公,赵宣子只好返回都城,再理朝政。然而,史官董狐却在史书中记载道:“赵盾弒其君。”赵宣子表示不服,董狐的解释是:“你身为正卿,说是逃亡,却没有出境,返回之后又不追究杀君的贼子。这样看来,不是你杀死君主,还能是谁呢?”

在发生这个事件的时候,孔子尚未出生,但这并不妨碍他后来在读到这段历史时发表评论。孔子的评论是:“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境)乃免。”(《左传·宣公二年》)意思是说,董狐是称职的史官,赵宣子也是称职的官员。同时进一步表示了对赵宣子的同情。他认为赵宣子是因为守法才背上了弑君的恶名,如果他能在走出晋国国境之后再返回,就有可能改变史官的看法。可能孔子认为赵宣子的回返实出无奈,所以又为赵宣子的遭遇深表惋惜。孔子的这一看法,成为历史上对这一事件的定论,充分体现了孔子对晋国史事的高度关注和深刻理解。

到了孔子成年之后,他对于晋国历史进程的关注,对于当时晋国政治人物的臧否,对于晋国政治事件的点评,随着孔子思想的不断成熟,达到了一个更为频繁、更为倾心的程度。

据《左传·昭公十四年》记载,晋昭公四年(前528),晋国贵族之间发生的一场内讧,引起了孔子的注意。事情的起因是晋国的邢侯和雍子在一块田地的归属上争执不下。当负责案件审理的景伯外出到楚国的时候,叔鱼代理景伯的职位。当时,执政的韩宣子要求叔鱼处理悬而未决的旧案,叔鱼初审的结果,认为罪在雍子,那块田地应该属于邢侯。可是,雍子不服输,就使用了不太光明的手段,把自己的女儿给了叔鱼。叔鱼则在接受了雍子的贿赂之后,最终判邢侯有罪。邢侯大怒,一气之下在朝堂上杀死了叔鱼和雍子。这个错综复杂的案件使韩宣子一时不知该如何处理,就向晋国著名的贤人叔向请教。叔向的意见是:“三人同罪,施生戮死可也。”认为此三人都应该被判死罪。理由是,雍子明知道自己有罪,却通过贿赂去解脱;叔鱼收受贿赂,妨碍了司法公正;邢侯则是超越职权,随意杀死官员。韩宣子最终接受了叔向的意见,杀了邢侯,并把已经死去的雍子和叔鱼暴尸于市。

该事件发生后,消息传到了鲁国。此时的孔子已经24岁,虽然只是在鲁国做一个低级小吏,对这个事件只是有所耳闻。但是,让孔子深受触动的,并不是事件中人物的命运,而是叔向的观点。孔子评论说:“叔向,古之遗直也。”认为叔向的观点非常正直,并且具有古代贤人的遗风。特别是叔向对于上述“邢侯之狱”的意见,抓住了官员贪腐的关键环节,坚持了晋国执法的公正,是符合大义的。孔子对叔向的评论看来也是公正的,但以孔子的整体思想来看,却并不符合他思想成熟之后的政治主张。成熟的孔子思想主张德政,以德治国,强调官员的道德模范作用,对于强制性的惩罚并不热衷,更不会赞成过度的血腥刑罚。另一方面,孔子也主张举用贤才,期望以此来保证官员的清正廉洁和工作效率。

公元前514年,晋国执政的韩宣子去世,魏献子开始执政,并任命一大批地方官员。据记载,魏献子任用这批官员的理由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所谓“有力于王室”,为巩固周天子的地位做出了贡献;二是所谓“不失职,能守业”;三是所谓“以贤举”,因为人品好而被任命。但是,从这些被任命官员的背景上看,却有一些以魏献子为首的魏氏家族的成员。对此,魏献子十分敏感,唯恐人们说他有意照顾同族之人,有结党营私的嫌疑。当然,也有人安慰他说:“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那么,周武王任用亲属的原则是什么呢?那就是:“夫举无他,唯善所在,亲疏一也。”只要是真正的人才,远近亲疏就不应该有区别。

晋国发生这个事件时,孔子已经37岁,思想已经接近他所说的“不惑”之年了。所以,孔子对这个事件的评论,比他对于“邢侯之狱”中叔向意见的分析更加老到。很显然,魏献子的做法更近乎成熟了的孔子儒学思想。孔子儒学中重要的政治理念之一就是举用贤才,主张“故旧不遗”(《论语·泰伯》)所以,孔子听到魏献子举用人才的做法和指导思想之后,深深感慨道:“近不失亲,远不失举,可谓义矣。”并且断言:“魏子之举也义,其命也忠。其长有后于晋国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由此可见,孔子对于晋国政治的关注,与自己的政治思想能否得以实现联系在一起。在这个意义上讲,晋国作为一个大国的政治实践一直牵动着孔子的心。

如上所述,在孔子政治思想达到成熟的时候,其重点是德政和举贤,而不是单纯的所谓法制,即更强调人的道德自觉性,而不是慑于法律的惩治而被迫做出的行为。从孔子对晋国的另一重大事件的关注中,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公元前513年,就是魏献子举用贤才的次年,晋国赵氏家族的首领赵简子(赵鞅)和荀氏家族的首领荀寅联手铸造了一个刑鼎,把当年范宣子所写的《刑书》铸在这个刑鼎上,公之于众。当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赵、荀二氏的做法是那个时代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了各自家族的政治利益,他们必须这样做,以期在维护社会安定的同时,削弱晋国公室的权力。对此,孔子焉能不明就里?所以,当孔子禁不住发表评论时,其激烈程度也是溢于言表的。

孔子首先鲜明地指出:“晋其亡乎!失其度矣。”(《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孔子认为晋国已经走上的灭亡之途,原因就是失去他本有的“度”。此处是指晋国姬姓公室,也就是周人的后代。那么,什么是孔子所谓的度呢?孔子的解释是:“夫晋国将守唐叔之所受法度,以经纬其民,卿大夫以序守之,民是以能尊其贵,贵是以能守其业。贵贱不愆,所谓度也。文公是以作执秩之官,为被庐之法,以为盟主。”孔子所说的度,就是晋国自其立国者唐叔虞以来,以周礼为基础而建立的政治制度和秩序,其核心是强调卿大夫即社会上层的典范作用。有了在上者的典范作用,老百姓才会遵守恰当的行为方式和生活秩序,等级分明,各行其是,以此来保证社会的安定。在孔子看来,晋文公之所以能够成为诸侯盟主,也是发扬了周礼的精神,首先对官员做出严格的要求。根据孔子的追述,晋文公的具体做法有两项,一是任命“执秩之官”,即专职的监察人员,监督官员的政治行为;二是制定“被庐之法”,通过在被庐举行阅兵,制定专门的法规,明确对官员的要求。

那么,赵简子等人铸鼎为什么会导致晋国公室的灭亡呢?孔子认为铸刑鼎的目的就是抛弃以周礼为基础的晋国传统的政治体制,从而瓦解上述维护晋国公室权力的“度”。这也就是说,人们只要遵守刑鼎上的法即可,至于官员作为全社会道德模范的表率,在“刑鼎”面前就可有可无了。刑鼎上颁布的法律,第一是向全社会公开的,第二是针对所有社会成员的。这样一来,老百姓不会在意官员的行为如何,社会上层的道德模范作用也就可有可无了。其结果就会是,社会上层失去了道德操守的约束,贵贱没有区别,社会失范,国将不国。

要全面理解孔子的上述观点,只能以孔子那个时代晋国的形势而论。当时,晋国公室的权威虽然正在丧失,但大家族取代晋国公室的形势并不明朗。不论任何家族,要想扩张其势力,尚需依靠合法的晋国公室的存在。所以,任何人或任何利益集团的擅自削弱传统政治制度的格局和作用,肯定是会冒风险的。这并不是说孔子是反对法律的,更不是说孔子不认为法律对于维护社会安定是有作用的,而是说,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如果忽视了对社会上层和官僚阶层的严格要求,那么,由此形成的社会混乱甚至动荡就远远不是法律所能够制约的了。所以,在当时看来,孔子对晋国政治新动向的评论甚至批判,可谓切中要害。与此相类,著名的蔡国史官史墨也断言:“范氏、中行氏其亡乎!”(《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为什么呢?史墨认为,中行氏和范氏的首领本是晋国的下卿,但其铸刑鼎的行为却是越俎代庖,代行了君主和上卿的职责,这必然会招致传统势力的反对,加速其灭亡。至于赵简子,其参与铸刑鼎的行为严格说起来也是不妥的,但史墨强调说,既然已经做了,如果赵简子要想补救一下,也只能是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号召力,多行德政,才可能免于灭亡。

孔子和史墨的观点是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符合当时的政治实际的。也就是说,当时根本的政治制度是君主继承制,不论是已经失势的周天子,还是正在失势的晋国公室,以及后来夺权的大家族,都是选择了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而在这个制度之下,法律的作用终究相当有限。而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最大的依赖还是后世所谓的“吏治”,即社会管理者的素质、地位和作用。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不论是家族的兴衰,还是王朝的兴亡,社会上层的素质和导向都是最关键的因素。所以,在无法取代君主专制的现实前提下,孔子和史墨对晋国政治的评论确实是非常精辟的。其中,特别是对赵简子的道德要求,尤其中肯。

同类推荐
  • 中西合俎集

    中西合俎集

    本丛书体现了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如是学术旨趣——静虑澄心,“虚怀若谷,静一至道”。于学科建设而言,此为根本,当有深意焉。“大学,乃大师之谓也”。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恪尽职守,教书育人,同时“皓首穷经”,不断提升理论素养,拓展学术境界,提高专业能力。我们高悬起“学术境界”这把标尺作为理想的目标去衡量、读解与阐释外语教学生动的现实实践,试图以求“道”之旨“月印万川”,鉴照理论与教学实际,使其呈现“有我之境”。丛书的核心理论追求就是“求道”,并将其悬为映照万川之“月”,作为价值尺度,以求“学理”。
  • 影戏:民间皮影木偶

    影戏:民间皮影木偶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表演,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作为深受人们喜爱的古老传统艺术,皮影戏在我国流传地域广阔,在不同区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包括冀东的滦州皮影、陕西的华县皮影、甘肃的陇东道情、北京皮影、山西孝义影在内的北方流派和包括湖北的沔阳皮影、海宁皮影、台湾皮影在内的南方流派等。
  • 山西民间舞蹈

    山西民间舞蹈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中华谚语歇后语智慧金典

    中华谚语歇后语智慧金典

    谚语和歇后语是中华文化经典的部分,凝结了民间百姓生活智慧,它们以简单通俗的话语反映深刻的人生道理。本书精选谚语与歇后语中的精华部分,加以点评,阐释谚语、歇后语的含义,力图揭示其包含的生存智慧,给人以警醒、鞭策、鼓励、教育,使读者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对为人处世有所裨益。
  • 日臻完善 从汉半两到五铢钱(文化之美)

    日臻完善 从汉半两到五铢钱(文化之美)

    本书以汉承秦制铸造半两钱为切入点,论述秦半两的深远影响,同在另一方面也阐述其在生活中造成的种种不便,从而使得汉代统治者下决心将货币政策大刀阔斧改革一番,而这一改革在汉武帝时期终于得以实现。统铸五铢钱这一措施不得不说是极其明智的,其为以后的经济大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热门推荐
  • 地上·地下:穿越杭州地铁的时光

    地上·地下:穿越杭州地铁的时光

    《地上·地下:穿越杭州地铁的时光》由市作协副主席、杭报集团孙昌建创作,是一部反映杭州地铁建设工程的不算严肃的报告文学,由市文联、市作协主抓的一部重点作品,以“地下”、“地上”为视角,立体全面展示杭州地铁人和杭州人民的精神风貌。
  • 少女逃婚记

    少女逃婚记

    被骗了被骗了,她竟然被最亲爱的父母给骗了,把她丢到这座奢侈得恐怖的孤岛上,还多出一个未婚夫。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流行父母包办婚姻?她坚绝要把他甩掉,就算他帅得离谱也要把他甩掉,然后大摇大摆地离开这所谓的世上最奢侈的岛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校园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校园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你所看到的

    你所看到的

    在大海深处有一处古墓,墓主人的灵魂被皇帝封印在一个盒子里永不见天日,但她的灵魂在一次偶然的时间上重新转世,在2018年时,她的转世为了找到前去考古失踪的父母,来到了这座古墓,见都了自己,灵魂归位,被送回了原来的朝代,经历了和以前不一样的经历,既收获了爱情,友情还收获了亲情,最后她选择留在这里,不在让自己原来的悲剧重演。
  • 无处可逃

    无处可逃

    【经典文学】今日风行,明日经典【晴语】编辑旗下出品他,只想过普通人的生活,但命运之手却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布下一个又一个陷阱,非让他入瓮不可。于是惊险、离奇、逃亡、追杀,步步紧跟。她,丢掉手中高智慧一族为她亲手打造的斩妖除魔的短剑,人类的命运与她何干?她只想做个女人,做一个他怀里的女人,一生锁定目标,天涯海角别想逃掉。他,言语不多,外表冷漠,却是一座活火山,内心激热无比,生着爱她无怨无悔,死后心也随她埋葬,哪怕她抛弃了他。愚爱?错爱?别人哪里体会得到:心田一寸埋连理,枝枝叶叶血育成。他,开朗活跃,玩世不恭,恨巧取豪夺贪婪不义,他日凡夫俗子空怀肝胆,今日长剑在手,天地之间我怕谁?她,懵懵懂懂不知爱是何物,却不知那爱来得悄悄,渐深渐浓,当懂得时被爱之人却已为人夫,是天天面对,还是从此远离?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高智慧种族在地心中留下了两块奇异的物质,百慕大三角的诡异现象都因此而来。一个神秘组织妄想夺到此物统治世界,腥风血雨正在袭来……
  • 大藏一览

    大藏一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俏公主

    重生俏公主

    一世昏然,最后一杯毒酒了残生,却有幸重回到十四岁那年。彼时家族还在,幼妹尚存,一切的悲剧和灾难都还没有发生。凤薇想,今生她一定不要再重蹈前世的覆辙,她要挽回家族倾颓的命运,护下幼妹性命,还要为家国的父老,谋一个平稳安定的未来!未来的道路荆棘满地,她愿手持利剑,一人喁喁独行,只为谋取一个温暖的锦绣明天!凤有翎羽,命之所系,触之者死!然而漫漫长路,她却遇见了一个愿一心一意护持她的人,是顺从心意还是坚定意志?家国身份,恩怨纠葛,她满目苍茫,又该何去何从?新书《纨绔乐妃:至尊鬼帝霸宠妻》发布,欢迎围观收藏~~~
  • 盛年不待人

    盛年不待人

    宅女被踢出家门,老妈说不勾个男人回来就不用回来了。于是,二十八岁大龄单身女青年走出家门进入职场。跟一帮小白花竞争岗位,综合竞争力那么差,能不能养活自己?她说:不能靠脸,不能靠经验,我还可以靠厚脸皮。于是厚脸皮的她成功睡到了老板。男人:你以为我爱你吗?女人:没关系,我也不爱你。咱们啊,就凑合过吧!言而总之,这就是一个我以为我不爱你的故事。
  • 帝国猛虎

    帝国猛虎

    女皇刚刚登基,面对满朝文武的臭老爷们,她正想着再杀一轮清净清净时,一名青年如同幼虎闯进了京城。女皇乐了:好猛的虎啊,正好咬死这满朝豺狼!青年没想成为猛虎,他觉得自己是猛人!-------还有谁能穿越未来又被雷劈回去!这不是猛人是什么!(已经签约!请放心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