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9700000028

第28章 每天读点品格哲学(3)

在《拉刻斯篇》中,苏格拉底对拉刻斯说,一开始就研究整个德性是一项难以胜任的任务,因此不如先讨论美德的一部分,例如勇敢、节制、智慧、正义等,然后再来讨论美德,这样可以使研究轻松些。拉刻斯表示同意,于是讨论就集中到了什么是勇敢这个问题上。苏格拉底装作什么也不知道,要求拉刻斯给“勇敢”下一个定义。拉刻斯觉得这不是什么难题,他认为,“一个能坚守岗位、与敌拼搏而不逃跑的人,你就可以说他是勇敢的”。苏格拉底虽然一眼就看出这不是定义,而是举例,但他并没有直截了当地指出来,而是提出其他一些勇敢的例子来进行反驳。比如,跑动着与敌人战斗的算不算勇敢?暂时撤退而后反攻的人算不算勇敢?在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后,苏格拉底才指出,“我要你回答的不仅仅是重装步兵中的勇敢的人,也是骑兵及所有战士中的勇敢的人,不仅仅是战争中的勇士,也是在海上航行中的勇士以及所有在疾病、贫困以及公共事务中的勇敢者;不仅仅是抵御痛苦和恐惧的勇士,而且也是抵挡欲望和快乐的刚勇之士,无论他们是坚守岗位还是进击敌人。”也就是说,“勇敢”作为所有这些行为中都共同具有的性质是什么。拉刻斯还是不明白苏格拉底的意思,于是苏格拉底只好进行启发。例如,对于“快”这个概念,可以作如下定义:“在很少的时间内能做许多事情的能力”。这个定义可以运用于“快”的一切特殊情况。拉刻斯受到启发后,又对“勇敢”下了一个定义:“勇敢是灵魂的忍耐”。就这样,苏格拉底一步步引导拉刻斯,让他对勇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苏格拉底对“勇敢”的思考对我们启示很大。勇敢,在中国古代,有“匹夫之勇”和“君子之勇”之别。路见不平,拔刀而起,一言不合,拳脚相加,这是“匹夫之勇”。因为只要有几分血气,有几分力气,不要有任何志向和修养,随便什么人都做得到,而且也不会有什么辉煌的战果,因此是“匹夫之勇”。

那么,什么是君子之勇呢?北宋的哲学家苏洵(苏东坡的父亲)有一句话可以很好地解释什么才是真正的“君子之勇”,即“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句话出自苏洵的《心术》。意思是说,即使泰山在面前崩塌也脸不变色,即使麋鹿在旁边起舞也不去看它一眼。

《心术》是苏洵题为《权书》的十篇论文中的一篇。本文根据我国历代军事理论和经验,提出了自己对用兵的主张。其中有些观点很有参考价值,如对战争要“知理、知势、知节”,曾给后人很大的启发。全文提出八条意见,自成段落,但又都围绕一个中心。文章层次分明,言简意赅。上文所引之句,是讲当将领应遵循的法则,应该是首先进行精神、意志的培养。泰山崩,比喻意外的变故;麋鹿兴,喻指美好事物的引诱。这是说面对惊吓和引诱都毫不动心,这样才可以为将,才能克敌制胜。全句写得气势磅礴,设喻得当,反衬有力,可谓神来之笔。

不错,“君子之勇”表现的是沉着,是定力。苏东坡说,这是因为“其所挟也大,其所致也远”。也就是说,为了远大的理想,可以暂受一时之辱,或不计眼前的得失。所以,“敌进我退”不是懦弱,“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也不是怯懦。当然,一味蛮干,为当下的面子不顾远大的理想,也不是勇敢。楚汉争霸之际,刘邦被项羽一箭射中前胸,腰不能直,便顺势弯下腰去摸脚趾头,还大骂说:“臭小子,射中我的脚。”然后掉头就跑。这就有些机智,也可以说有些狡猾,但不能说就是窝囊和胆小。

“匹夫之勇”是一人之勇,将帅之勇是万人之勇。战场上是不能没有勇敢的,所谓“两军相敌勇者胜”。但是,这里说的勇,是全军之勇,而不是个人之勇。当然,在某些时候,将领的身先士卒,确能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在冷兵器时代就更是如此。然而,项羽的冲锋陷阵,却并不完全是为了鼓舞士气,而是把战场当做了个人技艺的表演场。结果,由于他过于个人英雄主义,反倒让其他将领和士兵觉得自己可有可无,哪里还会有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司马迁批评他“奋其私智”(只靠个人),“欲以力征”(只靠暴力),两条都说到了点子上。

勇敢是灵魂的忍耐,苏格拉底这句话对今天的我们仍然不失教育意义。正如于丹老师讲过的那个故事:一个人可能在星期一莫名其妙地遭了一顿暴打,然后他可能在星期二就开始给各个朋友打电话,他要复述这件事。他跟十个人以上复述这件事,每复述一次他可能又挨了一回打。到星期三的时候,他已经郁闷地说:“我不上班了,这事太郁闷了。”所以要找派出所,去通缉这个人,然后再找朋友,告诉他们为什么会这样。然后到星期四,情绪就更抑郁,开始跟家人吵架了:“你说我为什么挨这顿打?”这一个星期有可能就这样过去了。其实这意味着什么呢?很明显,这只能意味着你每天还在继续挨打。当然,一件事情发生了,你完全有能力把这个伤害缩到最小,那就是让它尽快过去,找一个更为积极的事情,去消除负面的意义。这样做的话会腾出你更有用的生命、更有价值的时间和一种更美好的心情,让你去做更多的事情。也就是说,灵魂的忍耐才是真正的勇敢,而一个有德有仁的人,才能够真正做到心灵的勇敢。这是因为你的内心有美好的东西,所以你看到外在的世界,才能气定神闲。

这才是现代的“君子之勇”。

诚者无妄——诚实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能力

自由是思想不受约束的条件和标志,而诚实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从哲学上讲,诚实是一种信仰,体现了一个人内心中对真实世界的信念。正如英国哲学家威廉姆斯在回答美国《高等教育年鉴》杂志记者的采访时表示,诚实就是对真理的一种态度,就是承认真理的存在。他说:“我用真理一词,是指我们关于世界所说的信念、推测或事情,它们或真或假。而真理性则是人们态度的一种品质。它涉及的是人们对真理的关系。有许多人极其偏好真理性,就是说,他们想要揭露虚假的骗局,他们不想受到欺骗,但是其中很多人却对存在真理这件事情变得非常怀疑了,特别是在历史领域。我认为,这就是使得他们对诚实和准确的关心变得完全空洞无物了。”

看到的是什么,就说什么,心里头怎么想的,就让它怎么表现出来,这是诚实的表现。诚实最主要的就在于“不假不欺”——“内不欺己,外不欺人”。诚实的人总是以真实的一面出现在世人面前,不管什么人,也不管什么时候,所以诚实的人总能赢得普遍的信任。我们通常总是把诚实与可信连起来说,这其中“诚实”是前提,是原因,“可信”是结果。关于人的美德,可以列举出很多,而诚实是一切美德的基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是讲诚实的巨大作用。诚实,表现在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上,尤其显得难能可贵,这更需要一种勇气。

不诚实有可能欺骗一时,但长期下去,尾巴肯定会露出来,而且从此失去人们的信任,实在有点得不偿失。人生短暂,岁月无情,让我们以诚实来体现尊重生命、尊重生活的执著。

先秦儒家重视以诚心为基本内容的修身之道。这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受到从天子以至庶民百姓的高度重视,尤其是皇帝本人也主张以至诚治天下。

唐太宗时期,有人上书给太宗,请求清除善于谄媚的臣子。太宗问:“可谁是善于谄媚的臣子呢?”上书的人回答说:“我住在偏僻的乡野,不能完全清楚谁是这样的人,您可以考验他们,在与大臣们谈话时,假装生气来试探他们,那些坚持真理而不屈服于您生气的人,就是正直的大臣,而那些看到您生气,惧怕您的威严,依顺您的旨意的,就是谄媚的大臣。”太宗听完他的话,说:“国君好比水源,大臣好比水流,水源要是浑浊,而要水流清澈,那是不可能的。国君自己作假,怎么能要求大臣们正直呢?我相信用至诚之心能治理天下,所以不愿意像以前帝王那样用诡诈的手段对待臣下,您的法子虽然很好,可惜我不能采用。”

宋朝哲学家程颐说:“诚者无妄。”他解释说:“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不信不立,不诚不行。君子恭以永心,诚以永性。”人,要非常重视自己的言语,每一次讲话之前,都要三思,认真思考这句话可不可以讲、该不该讲,讲了之后有没有办法做到。“君子耻之”中的这个“耻”,就是认为自己讲出来的话又做不到是一个很大的耻辱。

有一个农民,本来家里不怎么富裕,住在土坯盖的房子里。后来改革开放,他大胆地下海经商,不但赚了很多钱,还当了公司经理,于是就想拆掉老屋,盖一所新房子。

他把这件事和家里人商量了一下,家里人都同意,只有儿子壮壮舍不得。壮壮就出生在这所房子里,这是他童年的乐园,给他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可是,房子确实很旧了,已到不能不拆的地步。于是壮壮就答应说,房子可以拆,但是他要亲眼看着房子被拆掉。父亲想了想就答应了。

爸爸决定第二天就拆。哪晓得,第二天下起了大雨,而且接连下了好几天,拆房子的事就这样耽搁了下来。

一转眼,开学的时间快到了,壮壮马上就要到外地去读书。他就想晚去几天,了却他的一桩心愿。爸爸说什么也不答应,壮壮很伤心,就整天绕着老房子转,希望把它深深地记在脑海里。看着儿子这么留恋老屋,爸爸也不忍心让他失望,就安慰他说:“爸爸等你放寒假的时候再拆房子,你安心读书就是了。”

壮壮上学走了。父亲想,孩子在学校里有趣的事很多,过几天就会把这事忘了。于是就把房子拆了。

快放假了,壮壮写信又提到老屋,说:“在这所老房子里发生过许多有趣的事情,它是我童年的记忆,记载了我的成长历程。想到快到放假了,又能看到小屋了,心里就有说不出的激动。不过,这还要多谢爸爸,是爸爸为了不让我失望,才决定把小屋留到放寒假的。”

父亲读了信以后,又高兴又惭愧,高兴的是儿子有一颗容易感动的善良的心,惭愧的是自己低估了孩子的真挚感情。和儿子对自己的信任相比,自己真的太不守信用了。

于是,这位父亲就在原地又建了一所和原来一模一样的土屋,等儿子回来后,当着他的面再把它拆掉。

许多人都不理解他的做法,认为他这是在无端地娇惯小孩子。可是这位父亲不这么认为,他说:“当初是我背信弃义,欺骗了孩子,现在我是在弥补我的过失,做一个守信的父亲应该做的。只有这样,我才能重新让我的儿子相信我,在儿子面前树立威信。”

诚实无价,和它用来交换的只有真诚,无论你是做人、做事,还是教育你的孩子或学生。我们忽然发现,在这个问题上,最质朴的办法往往是最有效的办法,最“拙笨”的方式往往是最能有所收获的方式。

尊己爱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孟子·离娄下》中有这么一段著名的话:“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爱别人的人,别人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经常尊敬他。在这里,孟子强调君子的居心要合乎仁,合乎礼。这是一段典型的劝人互爱互敬的文字,在论述中又强调了个人修养中的反躬自省。读起来,使人感到与西方基督教的精神有相通之处。就像我们今天流行的歌曲所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这世界有真心的爱,让这世界充满情和爱!”

人是社会的动物,免不了和他人打交道,但如何去打交道,如何与世人相处,在今天似乎成了一个非常重要且又十分困难的事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淡了,感情薄了,信任少了,似乎在红尘滚滚的凡尘俗世面前,为人处世也成了一门必须要学习并且时常温习的功课。其实为人处世很简单,但却又很难做到。那就是,爱人者,人恒爱之。鲁迅先生就曾经非常形象地比喻过“爱人者”和“爱己者”的关系,他认为,“爱人者与爱己者间的爱情,就像桨与舟,舟失了桨,未必行不得,但其速慢;桨失了舟,却失却了它作为桨的意义,变成了两片废木头。唯一的用处,恐怕只堪拿去烧柴了吧!”

秦朝的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秦王嬴政自称秦始皇,在历史上留其芳名。然而,人固有一死,他又留下了什么呢?是“一代伟帝”之称,还是大兴土木之后的关于“孟姜女哭长城”的凄美传说?繁重的徭役,严酷的刑罚,使人民有了无尽的怨言,最终导致自身的灭亡。可以雄霸一时,却不能在人们心中留下永恒的爱的丰碑,是人生之一大憾事矣。

只有去爱每一个人,爱才不至于自私、褊狭、跋扈,才不容易像脱水的花朵般凋败、萎缩,才不容易像破了的容器般无法容水。自称西楚霸王的项羽,有“力拔山河兮气盖世”的豪壮,却无真挚的爱民之心,而且刚愎自用。他的部下在百姓中为非作歹,烧杀掠夺,终于激起民愤。西楚霸王最终自刎于乌江岸旁。

项羽有爱吗?有,但他的爱却过于狭隘,最后只落得个无颜见江东父老的下场。

有一种承诺可以抵达永远,这就是用爱心塑造的承诺,因为这种承诺可以穿越尘世间最昂贵的时光,只有爱可以永恒。

莎士比亚说:“上天生下我们,是要把我们当成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照亮别人。”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懂得怎样去爱别人,用爱来丰富自己的生命,同时也去享受别人的爱给自己带来的无尽的快乐与活力。

玫瑰赠人,手留余香;爱心赠人,心有光芒。爱人者,人恒爱之。道理并不深奥,可以说是不言而喻,关键是要有行动的热情。如果人人都有这种行动的热情,许多人际之间的矛盾纠葛就会化解了,许多事情就要好办得多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就会大大提高了。问题是,我们从幼儿园时就接受这种互爱互敬的教育,实际上做得怎么样呢?

孙中山先生也提出过“互助原则”。他认为人们是人群组成的,重在“互助”。社会是互助之体,人们相处,不可为了个人而损及团体利益。互助,不但体现了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价值和尊严,而且也是团体最为经济的合作模式。

曾经有这样一位女子,丈夫出海远行,数年未归。由于思念,她日日到海边岩石上守望。一天,乌云密布,她照常来到海边。海上狂风巨浪,她远远望见一艘帆船,在狂风中苦苦挣扎,最后开始慢慢沉没。她来不及多想,飞快地跑回村里,召集村人去救助海难。当船上的人终于脱险,平安上岸后,她才发现,被救上岸的正是她的丈夫。

还有一个现代的故事:一支部队奉命去攻占敌人的高地。枪林弹雨中,一位连长在匍匐前进时,惊见一颗手榴弹正落在一个小战士的身边。他不顾一切地冲过去,伏在小战士的身上,用自己的身体掩护住战友。只听轰隆一声巨响,连长抬头再看时惊出一身的冷汗。就在他起身后的瞬间,一颗炮弹落在了他刚刚匍匐过的位置上,把那里炸出了一个巨大的坑,而那颗手榴弹,敌人在扔出来时却没有拧开盖子。

善心只在一念间,而善心所结下的善果,却芬芳馥郁,香泽万里。谁说前人种树只有后人乘凉,一颗种子落地,播种人总能在秋天的阳光里尝到果实的甜美滋味。

同类推荐
  • 西方哲学简史

    西方哲学简史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的代表作之一,记述了从西方哲学萌芽的古希腊哲学一直到二十世纪早期期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著作大力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字里行间饱含着极其丰富的人生哲理。随口吟诵便能认知历史变迁,明了典故风俗,品味优秀诗歌,体会人文沉淀,知晓礼义廉耻……这些著作将古代文化的精粹浓缩其间,以做人处世的道德教育为核心,读之既能丰富传统文化知识,体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又有利于身心的发展、人格的塑造。本书收录了历代蒙学经典著作十六部。既有久负盛名的“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也有影响巨大的《弟子规》、《弟子职》、《增广贤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
  •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本书由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燃灯者》作者赵越胜先生亲自选编,精选著名哲学家和伦理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周辅成先生的十三篇文章,并将其分成四个单元,勾勒出周辅成先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问道精神,也体现那一代学者的风骨和学识。
  •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经典作家著作研究Ⅲ(第13卷)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经典作家著作研究Ⅲ(第13卷)

    本卷是经典著作研究第III卷,收录关于经典作家巴黎公社时期以及其后的相关研究文章,展示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理论体系基本形成之后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本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各种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中关于这一时期著作的相关卷次前言,第二部分是一般性的研究文章。由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民族学笔记以及相关著作的研究文章单独成为本从书的第14卷,因而本卷不包含那些方面的研究文章。
  • 传习录

    传习录

    本书是明代哲学家、心学大师王阳明的代表作,《传习录》一书是王阳明与其弟子、友人的部分对话、书信汇集体,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阳明心学及其发展的重要资料。
热门推荐
  • 相思不曾闲

    相思不曾闲

    【他对她所有的好,都是催命的符号……】她什么都怕,当然最怕的还是死。他什么都不要,为了目的只能让她死。他于软椅之中,目光投过来,带着目的和算计。她回敬过去,不懂冥冥中的安排。他说:“若说亏欠,也算是了,只是这辈子我没办法偿还。”她笑:“就算真有下辈子,也不想遇见你了。”她跟着他,涉千难走万险,助他圆多年执念,也将自己一腔热情渐渐冷却。直至最后,如他所愿,而她功成身退。可是命运从来不会眷顾任何人,他苦寻良久,再见面,他一身银衫,目光晴朗,她素衣裹身,无动于衷。两个人还是旧时模样,可是一回首,却似百年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千界心

    三千界心

    悲苦少年林芽遭受迫害,香叶村内被长达两年之久的压迫屈辱,本以为此后再也无法反抗只能忍气吞声,却被与生俱来的一神秘器物修复破损的经脉,少年内心的反抗渐渐充满了光明,秩序既已绷断世界充满未知,天空洒落下的殷红那是弱者的鲜血啊!你若为敌我必流尽周身血液也要与你共赴黄泉!先有苦难后有光,我自生在苦难前,不反抗那便受伤唯有奋力抗争逆流而上,才能掌握那一丝命运的曙光。
  • 深空之流浪舰队

    深空之流浪舰队

    (原名:《深空球长》,Q群:860921431)地球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中。纪元2264,人类文明第一艘深空殖民舰离开太阳系,迈入无边的黑暗……
  • 历史的乡愁

    历史的乡愁

    该作品是熊召政先生在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知名学府进行演讲的讲稿结集,涉及历史、文学、人生、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这些演讲,是作者多年来读书与思考的成果,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渗透着忧患的意识,比如作者对当今社会拜金主义的盛行、传统文化的断裂、敬畏感的丧失等社会问题的深切忧虑,传达出一位历史学家与作家的担当意识:让历史复活,使今天的人们能够从遥远的过去审视当下,洞察未来。
  • 重生之超凡修仙弃少

    重生之超凡修仙弃少

    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余家废柴弃少,修行六百年遭遇天劫重回地球的修仙者。看他如何逆天惩罚人间恶魔,狂拽炫酷吊炸天!
  • 空白的背后是无尽的温柔

    空白的背后是无尽的温柔

    这是一篇重生文,从高中时期到大学时期。顾乔在大学毕业时弟弟顾黎突然自杀了,为了给弟弟报仇,她独身一人去找了造成她弟弟自杀的罪魁祸首,不幸被刀命中,本以为就此死去,却没想到回到了六年前刚上高二的时候。上一世,顾乔对苏言轻并不熟悉,在成绩榜上见过他迷糊的照片,从同学的口中听过他的事情,在办公室里听到过老师们对他或好或坏的评价。有时候,顾乔会想,上天给了她一次重生的机会有两个原因:一是去救助她的弟弟顾黎,另一个则是再次遇到苏言轻。也许所谓的记忆的空白只是因为你没有参与其中,当你换一种方式时,就会发现空白的背后藏着的是无尽的温柔。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三国之暴君董魁

    三国之暴君董魁

    有人姓董,名魁!有人骂他为‘董屠夫’,也有人骂他为‘董屠户’,当他杀光所有忤逆之人以后…………别人只会满怀敬畏,尊他为神,称其为:晋高祖!………………Q群:318821276
  • 丹武狂修

    丹武狂修

    一丹断生死,一火焚天地,一鼎震九州,一拳碎乾坤。陆长风一路丹武狂修,重振声威,战八荒,灭神魔,成就无上强者。
  • 医后凤华

    医后凤华

    【男强女强,腹黑,学院】安若玥自打来到这片大陆以后,除了一开始的父母失踪稍不称心以外,简直跟开了外挂一样,事事顺心,闹得神之谷天翻地覆,是谷中人尽皆知的小魔女。一朝出谷,不祸害祸害外面的人,怎么对得起她小魔女的称号?于是,一路扮猪吃虎,仗着自己软萌的外表,完美避开了怀疑,只被以为是天然黑。可是,外挂也是有时限的。不说这莫名其妙的血脉害得她不得不自降实力,还时时刻刻被威胁着性命了……也不说父母失踪牵扯出的事了,好歹能确定他们是安全的。可小哥哥你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啊?你到底从哪里看出我腹黑了?我改还不行吗?好吧,同类人的嗅觉,再怎么改也没用,只不过人家是闷骚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