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9700000009

第9章 每天读点生活哲学(3)

在《红楼梦》的第十三回,王熙凤梦中与秦可卿有一段对话,颇值得人寻味:

秦氏道:“婶婶,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话,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书旧族了!”

凤姐听了此话,心胸大快,十分敬佩,忙问道:“这话虑得极是,但有何法可以永保无虞?”

秦氏冷笑道:“婶子好痴也。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保常的!但如今能于荣时筹划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保永全了……”

此时,宁荣二府尚属鼎盛之期。秦可卿是贾蓉之妻,在贾府中是一个善于思索、怜贫惜贱、慈老爱幼的重孙媳妇。她从辩证的观点提出了贾府“荣”时防“衰”的价值信念——“否极泰来”,可谓深谋远虑。

唐朝有一个督运官,功不显,名不就,史书却有专门记载,实属罕见。相信人们看过“罕见”的理由,会多一些对人生的思考。

据《唐书》介绍,这个督运官在一次监督运粮船队时,遇不测风云而翻船,粮食损失颇巨。巡抚在考核他时说:“监运粮食受损,成绩中下。”督运官听后一句话没说,从容地笑退出来。巡抚颇欣赏他的气度和修养,把他叫回来重新评估道:“损失粮食非人力所能及,成绩中中。”督运官仍然没有半句惭愧或辩解开脱之类的话。巡抚深为他的坦荡胸怀所感动,最后评价他:“宠辱不惊,遇事从容,成绩中上。”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名人中,一个小小督运官的一件小事能引起特别关注,正是因为人们推崇他“宠辱不惊,遇事从容”的心态和修养。

《幽窗小记》中的一副抒情对联写得好:“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其大意是,为人做官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联中“看庭前”三个字,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之意,而“望天上”三个字,则显示了放大眼光、不与小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一句“云卷云舒”却又隐含了“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这副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地道出了人生对待名誉和地位应持的正确态度。古代那位运粮的官员,之所以能做到“宠辱不惊”,就是因为他具有对事对物、对功名利禄,失之不忧,得之不喜,自始至终保持了心平气和、淡泊自适的境界。

现在的人大多觉得活得很累,不堪重负。大家很是纳闷,为什么社会在不断进步,而人的负荷却越来越重,精神越来越空虚,思想也异常浮躁呢?的确,社会在不断前进,也更加文明,然而文明社会却使得很多人陷于世俗的泥淖而无法自拔,追逐于外在的礼法与物欲而不知什么是真正的美。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纷争、宦海的沉浮让人殚心竭虑。是非、成败、得失让人或喜、或悲、或惊、或诧、或忧、或惧,一旦所欲难以实现,一旦所想难以成功,一旦希望落空成了幻影,就会失落、失意乃至失志。

但这样又何苦呢?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而面对一生中N个过错与得失,一些人往往准备着N+1个理由。在这N+1个理由中,又可能没有一个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或怨天尤人,或叹世事不公。还有一些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们把得失与过错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在得失和过错面前,或疯或狂,演绎了一幕幕人间悲剧。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有“范进中举”为例,在国外现实生活中,此类现象也是大有人在。意大利著名音乐家科莱利,在一次规模很大的音乐会上,因其出色的表演赢得了热烈持久的掌声。掌声过后,一位行家指出他搞错了一个音符,这犹如重磅炸弹在他脆弱的心灵深处引爆,他不能容忍自己的一世英名因一个小小的音符而留下瑕疵,从此一病不起,郁闷而终。

看来,“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红尘的多姿、世界的多彩令大家怦然心动,在名利面前,看淡的少了,所以痛苦的多了。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穷尽一生追名逐利,更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失意落魄、心灰意冷了。我国古代的贬官文化即是此类明证。有些事情不容易做到,就证明我们更需要修炼和学习,应学习陶渊明式的魏晋人物,他们之所以有如此豁达风流,就在于能够超然物外,淡泊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宁静平和的心境写出那洒脱飘逸的诗篇,这可谓真正的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而将这一精神发挥到极致的当属唐朝的武则天。死后立一块无字碑,千秋功过,留与后人评说。一字不着,尽得风流。这正是另一种豁达,另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只有做到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方能达观进取,笑看人生。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赵朴初在遗作中写道:“生亦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牵挂。”这充分体现了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达观和崇高。

有所忌惮——常怀敬畏之心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曾经说过,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对于我们人类来说,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就像一个蒙着面纱的少女,有时候,我们好像掀开了这层面纱,看到了庐山真面目,但蓦然回首,却发现她离我们其实很远。

虽然现今人类可乘航天飞船冲出地球系,但人类对地球以外的事物还未曾了解或了解不多。人类是有限的,而宇宙是无限的,所谓的人定胜天,只能看做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它绝不可能在某一个点实现,最起码不是现在。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在向大自然索取美好生活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时刻保持对她的敬畏之心,时刻警醒自己,人类不是无所不能的。因为,对于大自然,人类永远都是有所希求的。”正因如此,古代的先哲们经常告诫我们要常怀敬畏之心。孔子说:“吾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康德也说,“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反复地思索,他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加无减的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正因为对这个世界有了敬畏之心,我们才获得了尊严,才加速度地离开了动物界,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正如帕斯卡尔所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要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人类开始趾高气扬起来,总是感觉自己能把所有的东西践踏在脚下,总是消解任何所谓神圣的东西,他们对大自然、对人、对道德不再敬畏,在行为上也开始肆无忌惮起来,甚至感觉自己能够倒转、扭曲大自然最一般的规律,认为大自然可以为自己所玩弄,并在这种玩弄中获得一丝快感。

前几天看新闻,说在某公园一位6岁女童跟老虎照相,被咬致死。我不知道该愤怒还是悲哀,为了钱,人可以忘记老虎吃人的天性,利用它做赚钱的工具;为了玩,人可以忘记老虎吃人的天性,宁愿花钱也要玩一玩。老虎失去自由,被关了很久,表演完了还要卖笑陪人照相,终于恼羞成怒了。俗话说,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真应了这句话,老虎一发威,悲剧就上演。人为什么就丧失了敬畏之心?

于此,我又想起了我曾经看过的一本画册。画册里讲一个法国小女孩和非洲野生动物的故事。小女孩的父母是专门拍摄野生动物的摄影师,常年在非洲野外。小女孩因此结识了很多非洲野生动物朋友,留下了一张张亲密的照片,比如和蛇、大象、金钱豹、鸵鸟在一起。照片拍得很美,堪称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可我却感到一丝不安,我担心她总有一天会死在这些动物手里。真的,上的山多终遇虎。兽性是不容揣测的,永远别丧失了敬畏之心。

1764年的一个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大学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毁于一炬,让人痛心疾首。突发的火灾却把一名普通学生推到了特殊位置,他在经历痛苦的思想斗争后,终于作出了一个勇敢的选择。原来在此之前,他违反图书馆的规定,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了馆外,准备阅读完后再归还。一场大火使这本书成了稀世珍本。这位学生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门,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了学校。校长先是表示感激,并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了褒奖,然后按照校规将他开除。赏罚分明,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对此,很多人表示不解,但是校长不作任何解释,他只亮出哈佛大学的理念:让校规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

在规则面前,他们遵循的是人人平等,要公平就必须敬畏规则。

有个“海归”朋友告诉我说,在美国,公司作决策时,往往有许多不同意见,大家吵得不可开交,甚至一地鸡毛,但是一旦规则定了下来,不管是哪一派都会百分之百去执行;相反,在国内,在讨论方案的时候,大家好像和气一团,没有争议,可是一旦新规则定下来后,有人就故意找茬不合作,阳奉阴违地作对。

国人对规则往往没有尊重的习惯。从最简单的“排队”这一社会规则看,中国人的表现可以说是最差的。不管是在银行、医院,还是车站、机场,总有人“插队”,大家喜欢“挤挤”一堂,“乱”中取胜。在很多人心目中,不排队或者插队不但不觉得羞耻,反而是“能干”、“机灵”的体现。而在德国,有人为了考验德国人是否守规则,分别在两个电话亭上贴了“男”、“女”标志,结果,德国人果然按照电话亭上的标志,分成男女两队各就各位,就算一边排着长队,另一边的电话亭空着,也没有人会打破这一规则。

敬畏本质上是一种信仰。敬畏感的消失就是信仰的缺失,因为有信仰,人才会有所忌惮;有所忌惮,才会让一个人的人生有规矩,有目标;而有目标的人,才会有成就感和幸福感。没有忌惮,必定是群魔乱舞,欲壑难填。欲望就是没有尽头的。它其实就是一个巨大而黑暗的虚无,会让我们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有信仰,有所忌惮,人才能活出一种更高的境界。

宁静致远——“慎独”的功夫和境界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鲜明哲学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它最先见于《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里强调的“道”“不可须臾离”之意,是“慎独”得以成立的理论根据。

按照郑玄先生的注释,“独”是指“独居”、“独处”,“慎独”就是谨慎自己在独居、独处时的言行、行为。如在《中庸》“故君子慎其独也”一语后,郑玄注曰:“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按照现在人的话来说,“慎独”就是人们在独处之际仍能保持道德的操守,独善其身。“慎独”指的是人们在独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

佛家讲:“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知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在这里,观心,指观察一切事物,当自我反省解。据《辞海》注:“观察心性如何,谓之观心。”“妄穷而真独露”中的妄为妄见,妄念。佛教认为一切事物皆非真有,肯定存在就是妄见。真为真境,脱离妄见所达到的涅盘境界。机趣中的机是极细致,趣,当境地解,即隐微的境地。“大惭忸”,惭忸是惭愧、羞愧,此指很惭愧。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时,一个人独坐静思省察自己的内心,才会发现自己的妄念全消而真心流露,当真心流露之际,皓月当空,心旷神怡,精神十分舒畅,感觉体会到了毫无杂念的细微境界。假如这种真心能够常在,而偏又感到真心难以全消妄念,于是心灵上会感到惭愧不安,在此中感到悔悟而有改过向善的意念。

“慎独”须静。三国时期蜀汉名臣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如是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明朝的洪序明也说:“淡泊明志,肥甘丧节”。所谓“明志”,就是说不会被利欲熏心,而能保持高洁的志气。而“丧节”是指丧失节操,节本来指“竹节”,在此则用以表示人所应该遵守的本分,凡是有廉耻心的人,都不能为了名利,而出卖自己的节操。

“慎独”须有一颗超然物外之心,若被外物羁绊则难以淡泊。明朝洪应明的《一日一禅》里有这样的描述:“藜口苋肠者,多冰清玉洁;衮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颜。盖志以淡泊明,而节从肥甘丧也。”意思是说:能过着粗茶淡饭生活的人,他们的操守多半都像冰一样清纯,像玉一样纯洁;而讲究穿着华美服饰、饮食奢侈铺张的人,他们在显贵们面前,往往自甘作出一副卑躬屈膝的奴才相。因为一个人的志向要在清心寡欲的状态下才能表现出来,而一个人的节操往往都是在贪图物质享受中丧失殆尽的。

淡泊之人,没有任何的羁绊和约束,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人生观,不从众,不受他人之惑,明是非,知廉耻,立身处世能登高望远。即使不能超凡绝俗、出人头地,也能严谨操守。其胸襟空明博大,自有别于势利小人。衮衣玉食者则反之,他们忘记了自己是个人,不知道自己是谁,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人格,不辨是非,不知廉耻,在权贵面前卑躬屈膝,极尽谄媚之能事,说的是官话套话,就是不会说人话,吃的是民脂民膏,干的却是危国害民的勾当。

“慎独”讲反省,这正是儒家所讲的“吾日三省吾身”。春秋战国时期,宋昭公众叛亲离,只得架车出逃。在路上,宋昭公就对车夫说:“我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出逃了。”车夫就问是因为什么呢?宋昭公说:“以前,不管我穿什么衣服,别人都说这衣服华美;不管我说什么、做什么,别人都说我英明。这样我内外都发现不了自己的过错,所以今天才会这样狼狈!”从此,宋昭公改弦易辙、以仁善治理国家。他死后,谥为“昭”,昭就是明显,就是能够自我反省。所以,一个人有过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反省的勇气和智慧。“慎独”,强调人的自我反省,增加修养,与人为善,从而使他人愿意亲近你,人际关系就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慎独”的功夫需要给自己一个独处的空间,休闲的时间。这是修养的外在条件。独处之时,更要分清善与恶。“善”与“恶”都源自人的“一念”,同时人的许多欲求也随之而来,而君子则能够在没有行动之前考虑再三,绝不能贸然进行。若不然,就有可能走上“恶”的极端,这就很可能违背了“中庸”思想。

同类推荐
  • 论义务(译林人文精选)

    论义务(译林人文精选)

    《论义务》是西塞罗给儿子的长信,语重心长、娓娓道来,把自己一生的经验与思考结晶和盘托出供其参考,启发其深思人生中的各种选择,教子之道堪称后世典范。《论义务》是西塞罗写给他在雅典学哲学的儿子的书信,阐释“义务源于美德”的主题。书中内容十分丰富,列举了历史上和神话传说中的许多故事,教导人们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也包括了西塞罗对自己实际国务活动的深刻体悟和对数百年罗马历史重大事件的认识。
  • 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

    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

    《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不论你是圣哲贤人,还是凡夫俗子,都要从一点一滴开始积累做人的资本。一个人,如果有了成功的做人资本,就能在生活中扮演各种成功的角色。
  • 同时性与“你”:伽达默尔理解问题研究

    同时性与“你”:伽达默尔理解问题研究

    《同时性与“你”:伽达默尔理解问题研究》主要是从“此”的角度关注伽达默尔的理解问题。通过对“同时性”与“你”这两个概念的分析,《同时性与“你”:伽达默尔理解问题研究》认为,伽达默尔在关注理解问题之可能时采取了一个特有的视角——“空间性”视角,它显示的是一种现实性的要求。由这一视角,伽达默尔哲学中的理解问题之可能落实为境域融合,理解获得了自身的经验。
  • 孙子大讲堂

    孙子大讲堂

    《孙子兵法》一书作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家和军事著作,其军事思想至今仍然光芒万丈,具有世界范围的影响力。不仅如此,作为军事著作的《孙子兵法》,不仅对当今世界军事学起着弥足珍贵的启迪意义,其所蕴含的丰富而又深刻的哲理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尤其是现代商业竞争中,它的作用已被愈来愈多的商界人士所重视。一部论语可治天下,一部《孙子兵法》亦足以称霸商场。大唐盛世的开创者李世民曾经说过,“观诸兵书,无出孙武”。据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日本商界,《孙子兵法》几乎人手一册,更有甚者,号称日本“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竟把《孙子兵法》列为松下公司全部管理人员的必读书。
  • 素书新解(全译本)

    素书新解(全译本)

    《素书》为汉代黄石公著,全书分为六章,把道、德、仁、义、礼综为一体,融会贯通,对复杂的人性进行了入木三分的阐释,对世间万事万物的本质洞察入微。全书虽只有一千三百六十字,但字字珠玑,句句名言,蕴涵着极大的智慧。内容包括治国安邦的大谋略和为人处世的小智慧,被誉为罕见的谋略学和智慧库。《素书新解全译本》以独到的视野和朴素的笔调,对《素书》中的文化精华加以深入的解读,从为人处世、人际交往、工作态度、企业管理等方面为人们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每一次提点都切中要害,一针见血,读来如醍醐灌顶、豁然顿悟,是一部帮助人们走出生活与工作困惑的精品之作。
热门推荐
  • 宅女罗猫猫的感情生活

    宅女罗猫猫的感情生活

    三流大学毕业的罗猫猫是个资深宅女,性格里有点伪文艺。因为过于“宅”找不到男朋友而被猫猫妈逐出家门,所幸在高中同学宅男陈远清的帮助下顺利找到了合租房,认识了新室友莉莉周。莉莉周是个有点骨感的“干物女”,与罗猫猫的宅相比,有过之而不及。在罗猫猫与她合租的日子里,猫猫渐渐发现原来莉莉周有那么多隐藏在心底里的隐痛,随着交往的深入,一些关于莉莉周的过往渐渐浮出水面……新书流年又名女模三十正式开坑,请大家继续支持。书号1510208,在起点搜书中输入即可。下面也有直通车可达。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请一直和我在一起吧

    请一直和我在一起吧

    芝子被继父算计,众叛亲离,人人视她为“骗子之女”。社会舆论快要压垮她,管家周姨收留了她,却别有用意,直到把她赶走。而继父临终前给她这个最不受宠的女儿留了一处避难之处,足够她平平淡淡过完一生,在那个地方,没有人认识她,她会很安全。当她到达托儿所,却发现托儿所已经转手给边渡,为了留下,她用计使这个冷漠的男人动了恻隐之心,并让他冲破一切禁锢,不计后果爱上她,等待她的却是更大一场阴谋。
  • 快穿:百变系统

    快穿:百变系统

    百变系统,百种开挂(百种坑爹)顾西:你再给我坑一个看看!!百变系统:嘤嘤嘤,爸爸我错了::>_<::
  • 七里香

    七里香

    一个阴云密布的日子。高天堡古城战事告急:大西门、光华门、水西门、安定门已被日军突破!贴膏药旗的日军飞机超低空飞行狂轰滥炸,安定酒巷五里香酒楼已经被炸开几个口子,长长的牌匾掉落在地砸成几段。街道上,惊恐的居民蜂拥而过。五里香酒楼掌柜五爷将女儿春英和贴心帮手山仔推出屋外,硬往山仔手上塞了一个包裹,说:“这个店看来开不下去了,你俩先走,去天台山葫芦关投靠四爷!”春英拉着五爷的手,说:“阿爹,要去你和阿妈也一起去!”山仔也说:“是啊,五爷,你和我婶留在这里太危险!”
  • 民国演义(现代白话版·上册)

    民国演义(现代白话版·上册)

    《民国演义》是《历朝通俗演义》的民国部分,由蔡东藩、许廑父编著。该书前一百二十章由蔡东藩原著,后四十章由许廑父续写,共一百六十章。《民国演义》内容翔实,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中华民国的历史,问世后受到人们的广泛推崇!
  • 良妻

    良妻

    陈玉莲一早起来就对着镜子梳妆打扮,眉笔和唇膏轻轻地在她的肌肤上亲吻出一种自信、欣慰和向往,心情就像久旱的黄土地上刚刚享受了一场喜雨。她今天第一次去爱心医院上班,得留个好印象,不能不有些讲究。丈夫走到她身后,两手搭在她肩上说,我送你去。玉莲说,不用!玉莲这些年一直坚持的原则就是,不连累丈夫,不让丈夫去求人!
  • 灯辉照长安

    灯辉照长安

    一声安康君不见,歌者悲吟舞者怨。两声福寿君不闻,杨柳昏昏桃花沉。三声荣华君不老,尘关萧瑟千山渺。四声富贵君不记,白骨如灰音容忆。
  • 皇上来块老红糖

    皇上来块老红糖

    临安元年,当朝宰相之女南溪月溺于安河事后,世人皆以为她死了。实则,她,被送进了宫。没人知道,被救那夜到底发生什么,但民间传闻,南氏入宫,性情大变,帝王专宠,朝廷之上亦有她一席之位。(又回校园)再曾想,她想要的,又是......
  • 你是星河赠予我的糖

    你是星河赠予我的糖

    七岁那年,他有自闭症,她无意中帮助他走出了自闭症,八岁那年,她被人所害,他无意中救了她。两人冥冥中相遇。八年后,她霸气回归,专为复仇归来,他陪伴左右,默默支持,心甘情愿当她的助攻。直到“小沐哥哥”的出现,他意识到她对自己而言的重要性,自己不能再沉默了,于是开始了他的追妻之旅。当尊贵遇上尊贵,强势遇上强势,天才遇上变态,究竟鹿死谁手,敬请期待!【绝对原创,请勿转载!2019.2.16开坑,身心干净,欢迎跳坑^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