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9800000016

第16章 礼仪·宗法(3)

我国的家谱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就有记载姓氏的骨片。后来,家谱被帝王诸侯用于记载世系,成为这些人的专利。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家谱成为世族之间通婚和做官的主要依据,而很快发展起来。到了唐宋时期,民间私家修谱逐渐形成。明清时期,民间修谱十分兴盛。建国后,修撰家谱曾一度停止。

家谱中蕴含着大量的人口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资料,与正史和方志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的三大支柱。家谱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着重要价值,而且对于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增强民族凝聚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修撰家谱有着不成文的规矩,就是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

我国历代编修的家谱总数约5万多种,有1/3流落到海外。目前我国内地收藏家谱最多的是上海图书馆。

九族的准确含义

族,表示亲属关系的宗族、家族,有时包括异姓亲族,古代有三族、九族之说,还有七族、十族之说。古代九族通常指的是高祖、曾祖、祖、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即以自己为本位,上推四世,下推四世,即上五世与下五世。三族说法不一:(1)父母、兄弟、妻子;(2)父族、母族、妻族;(3)父昆弟、己昆弟、子昆弟;(4)父、子、孙。七族之说有二:(1)上至曾祖,下至曾孙;(2)父之族、姑之子、姊妹之子、女之子、母之族、从子、妻父母。十族之说指宗亲九族外,加门人。

中国古代“抄家”和“灭族”经常是伴随使用的,目的在斩草除根——完全除去复仇的实力和人脉。因此,秦始皇开始有“族诛”的酷法,先是“夷三族”,后代越来越酷,由三族、五族到九族——父三族、母三族、妻三族。株连最广的是明成祖杀方孝孺,诛其“十族”。

伯仲叔季

古代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表示行三,季排行最小。《史记·高祖本纪》:“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刘邦原叫刘季,等于说“刘老小”。《原君》:“汉高祖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仲”指刘邦的二哥。古人字前常加排行次序,如“伯禽”、“仲尼”、“叔向”、“季路”等,因此,父之兄称“伯父”,父之次弟称“仲父”,仲父之弟称“叔父”,最小的叔父称“季父”,后来父之弟统称“叔父”。《史记·项羽本纪》:“其(项羽)季父项梁。”这里的“季父”泛指叔父,而季父通常专指最小的叔父。

三纲·五常·三从四德

【三纲】

封建社会的一种道德规范,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合称“三纲”。纲,是居于支配地位的意思,就是臣要绝对服从君,子要绝对服从父,妻要绝对服从夫。这套封建社会君臣、父子、夫妇之道,最先由汉代董仲舒提出,后经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加以繁育化,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一套封建教务。《白虎通·三纲六纪》:“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

【五常】

也叫“五伦”,是封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关系。这些人伦关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三从四德】

古代封建统治阶级奴役妇女的精神枷锁。“三从”指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所做的纺绩、刺绣、缝纫等家务事)。

孝行的由来

孝行是我国传统伦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孝行的起源极早,有关“孝”的最早记载为《书·尧典》,称:“克诺以孝。”可见那时的“孝”是人们用来达到生活和睦的道德手段。“孝子行役,思念父母也”,这是“孝子”一词的最初出现,这包含的是孩子对父母的自然感情。

孔子提出:“孝慈为忠”,强调的是相互关心爱护,相互尊重,孝与慈应为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另外,孔子的孝悌并不提倡绝对服从,孔子的忠,并不单独适用于君臣关系,“行之以忠”是指对各种不同身份的人都要尽己、忠实,即使讲“臣事君以忠”还要有附加条件,“君使臣以礼”。

《孟子·滕文公上》中这样解释孝:最初人们不知道安葬死亡的父母,其父母死后,则弃之于野,后来他们路过时,发现死亡的亲人被狐狸食亡,虫蝇也在一旁叮咬,他们心里很难受,于是返回家取来工具,掩埋亲人的尸骨。孟子的孝行起源论,没有绝对顺从的意思,更难找到要求人们放弃个人利益,选择自我牺牲的说教。

将孝行政治化源于汉,汉董仲舒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的前二纲均以孝为核心,夫为妻纲则把广大妇女也明确置于家长权力的统辖之下,在中国封建政治中,忠孝原则从此制度化、法律化。汉武帝时举孝廉,选举官吏,有孝子称号才有做官的资格。汉武帝曾高兴地宣称:“天下孝子顺孙,愿对竭尽以承其宗。”(《汉书·武帝纪》)此时的“孝”已参于“治天下”,孝的思想再也不是单纯的伦理思想,而是社会政治思想的重要方面,是封建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家范渊源

家范,亦作家训、家诫、家教,是中国古代所特有的一种典籍,它是在传统的伦理之上,借助尊长的权威,对子孙族众的道德约束,是古人向后代传播立身治家、为人处世、齐家教子思想文化的载体。

家范的产生,源远流长。周朝时期周公教儿子鲁公不要求备于一人,孔子教儿子伯鱼学诗学礼,就已能看到古代家范的雏形。两汉时期,新兴的豪族大家通过密切宗族联系来扩大社会影响力,纷纷制定宗教或家庭的清规戒律,并采取文献形式。首先出现的是书信形式,如刘邦的《遗太子书》、刘向的《诫子歆书》等,虽然与后来规范性家范有一定距离,但也完全不同于训诫活动的家范,它已由简单的口头训诫落实到书面文献上。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是传统家范的成立时期,内容上不再针对一事或局限于一时,形式上则以原则性条文出现,代表作有三国蜀诸葛亮的《诫子书》、东晋陶潜《与子俨等书》等,但或因不传或因过简未能产生什么影响。南北朝时期的《颜氏家训》标志着规范性家范的诞生,是第一部系统的封建家范专著,也是历代家范中的经典之作。宋代掀起了写作家范的高潮,代表作有司马光的《家训》、陆游的《放翁家训》、袁采的《袁氏世范》和朱熹的《训蒙诗》。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宋代家范除了伦理内容外,又增加了支配家庭经济关系的规定,反映出宋代封建地主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并在时清两代家范中得到发扬。家范之作在金元时期转入低潮,除郑太和《郑氏规范》外,多不足取。进入明朝,家范之作大量增加,今可知的有关文献90余部(篇),如方孝孺的《家仪》、庞尚鹏的《庞氏家训》、姚舜牧的《药言》、袁衷的《庭帏杂录》,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清代不仅传世家范多达60余部(篇),出现了像孙奇逢《孝友堂家规》、博山《霜红龛家训》、朱柏庐《治家格言》、张履祥《张杨园训子语》、曾国藩《曾文正公家训》等具有典型意义和史料价值的作品,还产生了带有总结性质的辑录之作,如张师载《课子随笔》,所辑历代家范文献87种,为今天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便利。

古代家范凝聚着前贤的人生体验、学术见解、现实评价和社会理想,特别是那些家范中的佳作名篇,从一家一族的训示,繁衍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普及性读物。这些人生哲理、处世的德行,直接陶冶着我们的民族精神,锻造着我们的民族性格,形成了我们独特的民族传统。因此,家范是值得我们珍视的民族文化遗产。

敬老习俗与敬老法

尊敬老人是我国传统的优良风尚。敬老习俗起源极早,2000多年前的孟子就说过:“谨庠序之教,申以孝悌之义。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意即学校里要用奉养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来教育学生;少者行路时遇见老人,不论相识与否,应帮老人携带背负头戴之物;又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意即不仅要尊敬自家的老人,也要尊敬别人家的老人。

古代的敬老习俗,还屡见于史书。《汉书·食货志》曰:“人者必持薪樵,轻重相分,斑白(即老人)不提携。”《汉书·地理志》载,山东新泰、泰安一带,濒临洙水和泗水河,过河时,年少者常搀扶老人过河,并代他们携带东西,久而久之,“长老不自安,与幼少相让”。后来这种帮助、尊敬老人的习惯慢慢传开,形成了一种风气,年少者把敬老视为理所当然,而年老者也把年少者尊敬自己视为心安理得了。

敬老法是为尊敬和抚养老人而制定的法令,源于我国。1959年在甘肃省武威县出土的有关《王杖诏书令》的竹简记载,我国西汉时期就已规定了尊敬和抚养老人的法令。《王杖诏书令》规定:对70岁以上的老人,由朝廷授予一种顶端雕有斑鸠形象的特制手杖——“王杖”,持有“王杖”的人,享有各种社会优待。例如,他的社会地位相当于年俸“六百石”的地方小官吏。侮辱或殴打这些老人的官民,都要定为大逆不道的罪名而处以斩首之刑。同时,对于无亲属的老人,病弱的老人,也都有明确的照顾规定。据考证,这些法律条文是从西汉宣帝到东汉明帝130余年间,几经修改、补充而明确起来的。

婚嫁六礼

【纳采】

俗称议婚或说媒,请媒人到女方说媒,了解女方的心意,看看这门亲事有没有成功的希望。媒人到女方家提亲时,通常以活雁作礼,象征忠贞不二。

【问名】

问名:俗称“合八字”,先由媒人送女方的八字庚帖到男方家,上面写著女方的出生年、月、日、时,男方必需放在祖先案上观查几天,如果家中这几天都平安无事,就再将男方的八字送到女方家。女方接受了男方八字之后的三天内,每天早晚要在家中神佛前烧香拜拜。在这几日内,男女双方的家中,如果有任何一方发生被偷盗、物品损毁或家人生病等不祥之事,那么婚事就不成了。

【纳吉】

同类推荐
  • 新解冰鉴

    新解冰鉴

    《冰鉴》是一部关于识人、相人的经典著作,深受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的喜爱。不同于一般的江湖相书,《冰鉴》强调声音、容貌、神态、气色的密切关联,注重在动态变化中寻求新的平衡,介绍了识人、相人的重要方法。在《新解冰鉴》中,作者以《周易》的高远思想境界关照、解析《冰鉴》,不仅详细讲述了透过外表看到他人本质的具体方法,还揭示了依靠修为改变个人命运的深刻哲理和具体途径。
  • 盛唐见证:大明宫(文化之美)

    盛唐见证:大明宫(文化之美)

    在大唐几百年的历史洪流中,大明宫始终巍然屹立。王维曾写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足以窥见当时之盛况。作为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这里曾经充满了后宫的勾心斗角,朝廷的尔虞我诈,也见证了一代代帝王的文才武略,感受到黎民百姓的悲苦与安康。推开大明宫的斑驳城门,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朝代的恢弘盛世。
  • 读史悟玄机:中国历史中的铁血规则

    读史悟玄机:中国历史中的铁血规则

    本书将展示给您历史中的种种玄机:关于攀升的学问,关于明哲保身的计策,关于统驭天下的智谋,关于处世的哲学,关于政治与道德的关系,关于君子与小人的争斗……带给您的必是耳目一新的感受!当您掩卷而思时,您会发现这是历史、文化与智慧最完美的融合体!
  • 移风易俗(中华美德)

    移风易俗(中华美德)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的风俗和节日,大家知道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是指什么吗?在这些节日中需要准备什么?有什么样的禁忌吗?大家想了解少数民族的婚礼是怎么的一种场面吗?他们的服饰丰富多彩,有着怎么的来历吗?一年分为四季,有二十四个节气,这些节气是怎么形成的呢,他们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妈祖祭典、成吉思汗祭典、黄帝陵祭典是人们对先祖们表示尊敬的仪式,想了解他们有着怎样的传奇的经历吗?打开本书吧,它将为你揭开这些谜团!
  • 菜根谭全评

    菜根谭全评

    本书以明刻本为底本,并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了精细的注释译文,阐述其微言大义,便于您阅读和理解;还以现代人的视角,在对原著箴言进行经典解读的同时联系当下,意在扬弃封建糟粕,赋予时代新义,为您处理社会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精炼的文字力求妙传其清韵,丰富其内涵,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经典读物。
热门推荐
  • 快穿攻略:快跑反派跟来了

    快穿攻略:快跑反派跟来了

    好好的去投胎谁知道轮回眼里,竟然被一只可以在三千世界随意穿梭的鹿蜀兽掳走了,还偷偷契约了。某兽说【亲爱的宿主,我将带你游历三千世界,完成任务之后就可以解除契约哦!】人间的素衣:滚!你看到这些变态了吗?嘤嘤嘤,我要回去!点点不为所动【亲爱的宿主,不完成任务的话,会有小小的惩罚哦!】冥王问:惩罚谁?某鹿蜀兽吓得屁滚尿流装死去了。
  • 捕获小萌妻一枚

    捕获小萌妻一枚

    看大众莫小岚如何被腹黑男左以轩搞定。(?>ω<*?)
  • 我的星际争霸系统

    我的星际争霸系统

    当圣堂武士的光刃插入异族人的胸膛时,这场战斗已经无法避免了。对?错?小孩子的游戏罢了从秃鹫战车上翻身下来的钱旭狠狠地吸了一口劣质雪茄,伴随着浓浓的烟雾走到了眼前绿皮人的身前“杂碎!”一口老痰砸在绿皮人的胸口,钱旭再次将雪茄塞进嘴里。“干我!”布满血丝的瞳孔透过烟雾看去,上面写满了疯狂!袖珍型动力臂带着浓烟狠狠的砸在绿皮人的脑袋上狰狞的面孔,伴随着不可置信,然后伴随着那附丑陋的面孔永远消失在了属于自己的身体之上!“那些喜欢躲在下水道的老鼠们!”甩了甩动力手臂上的碎肉,钱旭对着空旷的大街说道“给你们的主子带个话,这个星球,从现在起,姓钱了!”站在十二个狂热者的中间,稍显矮小的钱旭,此刻却又有着无人能比的霸气!
  • 欢喜佳期

    欢喜佳期

    新书《闲妻不下堂》求推荐票,求收藏,求订阅。不会搭讪,找不到男朋友,嫁不出去,有父母这对神助攻,统统都不是问题。常欢喜却是在父母牌位前长跪不起:求放过。
  • 诸天成神之路

    诸天成神之路

    “逼道万古如长夜,天不生我姚小贱啊!这个世界将由我来主宰!”系统:“宿主,醒醒我来了,别做梦了!读者该等急了!”“那还等什么?走起……”
  • 戴笠本家写戴笠

    戴笠本家写戴笠

    一九四六年三月十七日下午,国民党军统局局长戴笠的C—47型222号专机坠毁于南京附近江宁县板桥镇的戴山。专机上的戴笠和军统人事处长龚仙舫等十三人,无一生还。戴笠机毁人亡,上至蒋介石,下至军统大小头目如丧考妣。四月一日,例行的军统成立纪念会,成了戴笠的追悼会。军统内外勤头头全部到齐,蒋介石也参加了追悼会,并含泪主祭。戴笠的墓址由蒋介石亲自择定,安葬在南京灵谷寺旁志公殿右侧。
  • 百倍成长在异界

    百倍成长在异界

    《国民厨神好会撩》持续发布中,正撩反撩、上撩下撩,撩出姿势,撩成厨神。
  • 幸运遇见最好的你

    幸运遇见最好的你

    不经世事的人是最可爱的成长中的人是最善变的沉寂过人是最美的你很幸运遇到现在的我!我也很幸运你还在哪里!
  • 夜间刑事部

    夜间刑事部

    “靠!为什么简历里不能自称老娘?老娘从十四岁上网二十二岁毕业从来没改过称呼,从来不用马甲一向使用本尊,ID都叫黑山老娘了,怎么可能不让老娘自称老娘?我靠!”一个穿着黑色连衣裙,蹬着一双莫约十公分的细跟高跟鞋的年轻女子夹着一大堆七零八落的材料怒气冲冲的挤出人山人海的招聘会现场……
  • 魔妃来了爷请让道

    魔妃来了爷请让道

    她是23世纪湛蓝星杰出的生化女博士,莫名其妙来到这个鸟不拉屎的古代,自带神奇实验室,从此开启了她匪夷所思的穿越之旅。心慌慌,肿么办?有人追杀她,当然是…要反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