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9800000021

第21章 风俗·宗教(1)

佛像的由来

释迦牟尼在世时,是反对婆罗门教的偶像崇拜的。在佛教产生后的600年间,佛教信徒一直遵循释迦牟尼生前的教训,不立偶像崇拜。

佛像艺术出现于公元一二世纪前后,是一种受到古希腊文化影响、印度文化和西域文化相混合的“犍陀罗”文化的产物。佛像随着佛教渐渐由大月氏经过疏勒、高昌、于阗、龟兹等传到河西四郡(敦煌、张掖、武威、酒泉)和中国内地。公元2—3世纪之间,在新疆拜城修建的克孜尔千佛洞,是我国境内第一座石窟寺。当时,佛的形象系雅利安人的特征:高鼻、细眼、薄唇。

当佛教东进阳关之后,随着佛教逐渐中国化,佛的面庞也逐渐汉化了。鼻梁的造型逐渐低了下来,耳轮越来越大,佛的形象被改造成为汉族人心目中的“福相”,丰颊广颐,两耳垂户,双手过膝。

到了唐代,洛阳龙门营造了很多佛像。佛像头部圆满而秀丽,既有男性的庄严,又略带女性的慈和。由于制作的年代、地区不同,制作者的需求、素养各异,同样的佛却有许多不同形象,这就是佛有所谓千万“化身”的来历。

中国僧人特有的戒律——吃素与烧戒

【吃素】

释迦牟尼创建佛教的时候,要僧人过最简朴的生活。僧人不能聚蓄财贷以奉养自己,只能靠托钵沿门求乞来维持生活。因此,施主施舍什么,他就吃什么。施舍肉食,他也就吃肉。

佛教的《十诵律》规定说:“我所啖三种净肉,何等三?不见,不闻,不疑。”这是与佛门五戒中首戒——“不杀生”有关系的。佛教的“不杀生”,是指由自己直接或间接杀害胎、卵、湿、化四生,包括见、闻、疑杀生在内。只要你不见、不闻、不疑是杀生,就不算是犯了杀戒,这种肉也就是可以吃的净肉。

和尚不得吃肉的戒规,在中国是由梁武帝萧衍大加提倡才造成的。他是历史上著名的迷信佛教的皇帝,他曾撰写过《断酒肉文》、《与周舍论断肉敕》等,鼓吹僧人禁食酒肉。因为他是皇帝,僧人哪敢不遵而行之?所以,只是在南朝梁武帝萧衍以后,不吃肉才成为中国汉族僧人特有的戒律。

【烧戒】

和尚的光头上,用香火烧灼出几个疤痕,这叫烧戒。凡愿遁入空门者,剃度之后,便是烧戒,烧戒结束,即为正式佛门的弟子。

中国和尚烧戒始于南朝梁代的梁武帝。当时,他大赦天下死囚,令其信佛当和尚,但又怕他们逃出寺院,重新犯罪,就以黔刑(在脸面刺字的一种刑法)为范本,在头上烧上戒疤以便随时识别,加以捕获,此即中国佛教徒烧戒的开始。后来,烧戒被认为是入佛门苦修的开始,逐渐适用于所有的和尚,并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世俗人眼中和尚的标识之一。但是,不是各国的佛教徒都如此。

袈裟用什么颜色

“袈裟”是梵文的音译,原意是指“不正色”(杂色)。根据佛门规矩,剃发、染衣、受戒是取得僧人资格的必要条件。染衣和剃发一样,是为了表示从此舍弃美好装饰,过简朴的生活。所以,僧服摒弃青、黄、赤“三正色”及绯、红、紫、绿、碧“五间色”。而染成“袈裟”色,即铜青、泥褐、木蓝色,才算“三如法色”。这样“袈裟”也就成了僧服的专用名词了。

僧人所着袈裟,原规定只有三衣。其中一件是“五衣”,即由5条布缝缀成的衬衣;一件是“七衣”,即由7条布缝缀成的上衣;一件是由9条以至25条布缝缀成的大衣(我国俗称“祖衣”),是遇有礼仪或外出时穿着的。

现在世界各地的僧人都有所改变。根据佛教典籍载,袈裟有12种名称,5种功德。

大肚弥勒佛

按照佛经的说法,弥勒是释迦牟尼的接班人。不过中国高宇山门供奉的大肚弥勒,则是五代时布袋和尚的塑像。这和尚叫契此,身体肥胖,言语无恒,常常背着木棒上吊一个口袋,在闹市中行乞,面带喜容,人们称他为布袋和尚。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他在浙江奉化岳林寺东廊磐石上圆寂,留有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后人把他当作弥勒化身,可说是中国佛门中独有的。

五百罗汉

四川新都宝光寺的罗汉堂里,五百尊罗汉形态迥异,栩栩如生,令人喜爱。五百罗汉中的四百九十八尊罗汉,虽造型不同,但有共同点;身披袈裟、光头。这是表现佛门之徒最显著的特征。

其余二尊是清朝的康熙和他的孙子乾隆。这两个皇帝虽挤进佛教之天堂,又舍不得皇家荣华富贵。康熙在罗汉堂第二百九十五席上,乾隆不敢抢在先祖之前,退居在第三百六十席上。康熙称为暗夜多罗汉,乾隆称为直福德罗汉。这两个罗汉身着友袍,风帽遮顶,留着胡须,粉底朝靴。与其他罗汉形成鲜明对比。

清朝历代都信奉佛教,皇帝多有老佛爷之称。清代以前的佛教庙宇多塑十八罗汉,为了把康熙和乾隆请进罗汉之列,从咸丰以后,便从十八罗汉增至五百之数了。

“班禅”、“达赖”是什么意思

达赖与班禅是西藏喇嘛教黄教教派的两大首领。达赖的全称是“圣识一切瓦齐乐达喇达赖喇嘛”。“圣识一切”是汉语,系指受封者的佛学知识博大精深、无所不知;“瓦齐尔达喇”为梵文,原意为金刚菩萨,有坚强、不坏的意思;“达赖”是蒙语,意为大海;只有“喇嘛”才是藏语,意为“上人”,与汉语称佛教僧人为“和尚”之义相同。达赖喇嘛称号,不是自第一世达赖喇嘛开始,也不是藏族自己所定,而是由明代顺义王俺答汗(蒙族)赠予三世达赖喇嘛的。

班禅也是简称,最初称“班禅博克多”,后又加封“额尔德尼”名号。其中“班”是梵语“班弟达”的简称,印度称学识高深的学者为“班弟达”;“禅”是藏语“大”的译音;“博克多”系蒙语,是智勇双全之意;“额尔德尼”是满语,意为珍宝。全称意为“智勇双全的高贵的大学者”。

达赖与班禅的名号由梵、汉、蒙、藏、满多种语文混合而成的事实,不仅反映了宗教上的渊源,更重要的是,它生动地证明了它在政治上和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着深远的历史联系。

历史上的“三武一宗”灭佛

历数千年风云变幻的中国大地上,曾酝酿、发育、传播、接纳了多种宗教。佛、道、儒经过艰难耕耘取得了普遍成功,进入了民众的生活,而伊斯兰教、天主教则声势稍弱,未能在民间社会普及。

中国佛教在公元前后传入中国,南北朝达到了第一个鼎盛时期,但是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北魏太武帝(424—452在位)、北周武帝(560—578在位)、唐武宗(841—846在位),后周世宗(954—959在位)几朝中,由世俗政权主导采纳了“兴道灭佛”政策,用各种手段对当中兴盛一时的佛教体系进行限制与剿灭。这“三武一宗之厄”,加上后期的宋徽宗、明世宗等禁佛,令佛教几遭灭顶之灾。

为什么历朝历代的东方社会都发生针对佛教的类似事件?其原因既有思想主张方面的冲突,有文化与经济方面的不相容,也有来自宗教内部的不和谐因素。

诸朝灭佛,直接原因走不出寺院的恶性膨胀对社会经济与政治造成的压力。宗教组织不事生产、资源消耗,寺院“名山占尽、良田占尽”,对社会生产资源的占有与浪费都非常突出。尤其在唐代和武后时期,本当艰苦修为、清静无为的和尚们坐拥大量地产,成为大地主,富甲一方。

不仅如此,佛门还是特权集中之地。北魏镇压盖吴起义的时候,在一所佛寺里发现大量的兵器,又发现大量地方官和富人寄藏的私物,以及“私行淫乱”处所。由于佛教组织恶性膨胀、骄奢成风,教徒鱼目混杂、良莠不齐,佛门中也出了一些败坏教内秩序或走出佛门破坏社会的人物。北魏末年,冀州沙门法庆自称“大乘”、“新佛出世”,聚众五万,大肆毁寺、杀僧、焚经、烧像。

种种内乱外患,致使一个本应与世无争、良性运作的宗教组织不断异化,变成了社会肿瘤,非但独立于政权之外,还与世俗社会的利益相冲突。作为一个宗教,佛教因为膨胀过快而失控,已经逸出了本身作为一个出世的宗教组织本身的权力和职能范围,与世俗社会争夺起资源和财富,甚至与政权争夺起对社会的控制权。所以,无论从政权维护、社会治理还是经济发展等角度,“三武一宗”进行灭佛都有其合理的因素,符合社会各方面的利益。

来自佛教的成语

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历史非常悠久,影响极为深广,是人类历史上令人瞩目的社会现象。汉语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中的明珠。而在这些成语群中,有许多是与佛教有关的,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语言现象。这些成语主要有:

半路出家;大彻大悟;混世魔王;群魔乱舞;妖魔鬼怪;顶礼膜拜;善男信女;沿门托钵;无事不登三宝殿;不看僧面看佛面;五蕴皆空;邪魔外道;聚沙成塔;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象牙之塔;生老病死;愁眉苦脸;指点迷津;一佛出世,二佛涅盘;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一尘不染;勇猛精进;香象渡河;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香火因缘;无明业火;一面之缘;痴心妄想;一生一世;三生有幸;两世为人;生生世世;恍如隔世;万劫不复;三灾八难;在劫难逃;生关死劫;劫后余生;拔舌地狱;人间地狱;牛头马面;牛鬼蛇神;笑面夜叉;刀山火海;报应不爽;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前因后果;如影随形;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自作自受;梦幻泡影;醍醐灌顶;皆大欢喜……

“八仙”的传说

在我国关于“八仙”的传说记载很多,但时代不同,众说不一。记载较多的是唐、宋、元、明一些文人的著作。直到明代中叶,吴元泰所著的《八仙出处东游记传》,才对“八仙”男女之别、各自的称呼及其技能始作定论。书中对他们的称谓是: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此八仙皆属神仙中的散神。

“八仙”各自的神通特点是:八仙之首铁拐李,状貌神特,能借尸还魂,富有强烈的抗争精神。汉钟离能飞剑斩虎,点金济众,有治恶济善之德。蓝采和放荡无羁,周游天下,表现出争取自由的思想性格。张果老精通万法,变化莫测。何仙姑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她坚贞不嫁,行动如飞,具有女性在婚姻恋爱问题上的新道德。吕洞宾文武皆通,身精数艺。韩湘子排难去险,见义勇为。曹国舅公正不阿,平易近人,也善济贫穷。

道家的符咒

符咒乃中国方术之一,广泛流行于民间。“祝”是符咒的早期形式,而巫祝是通过美好的语言向上天求福。据说民间新年所挂的祝联及挥春亦是“祝”的泛化形成。

“祝”本身可分为善祝与诅祝两种形式,在春秋时代已经广泛流传。后至汉代,“祝”为道家所改造成为驱鬼治病的方法。最早期的符都以篆书写成祈福的复文,在《太平经》中亦有记录。

符咒其实是一道命令,借用诸神之力以抬高施术者之法力,藉以命令低等的甚至神祗照令办事。所以我们在符咒中常见到“敕令”两字,意即“我命令你”。道教中神灵共分十级。上至“太上老君”,下至“土地神”,各有所长,各司其职。因此术士会按所求事选择适合的神只作法行事。据闻张天师法力高强,所以无须借助神力,有直接命令鬼神办事之特权,而各级鬼神收到其命令后便要立即办事,亦即是“急急如律令”的意思。

八卦的起源

八卦是我国古代文献《周易》中的8种基本图形。八卦的起源众说纷纭:

1.源于伏羲的研究成果。《易·系辞下》载:伏羲氏根据对天地日月,鸟兽草虫的观察,对自身和外界事物的研究,演成八卦。

2.源于图画文字,有人认为八卦是由巴比伦的楔形文字转化而来的。郭沫若认为“八卦是既成文字的诱导物”,断言先有天地、水火、震兑等文字,“加以某种改变和省略而成”八卦符号。范文澜也认为“八卦出于图画文字”。

3.源于卜筮。冯友兰、屈万里认为:“八卦是模仿占卜的龟兆”。商代巫师遇事用刀在龟壳上钻洞,并放在火上烧烤,根据出现的裂纹来判定吉凶,卦就是从这种龟卜兆的裂纹演化来的。

4.源于结绳记事。八卦产生于结绳记事之后,一长横(阳爻)代表一大结,两短横(阴爻)代表两小结,三大结为乾,六小结为坤。八卦是一种象征性记事发展出来的产物,因为卜筮源于记事符号,先民开始就根据长短不同的大小结来记述复杂的事件,口耳相传,逐渐演变为断吉凶的内容。

5.源于数字。人发现了数,不仅将数应用于记时、记事、记数方面,还将数应用于哲学方面,即奇偶数的八卦学。张政烺肯定我国先民经历过一个数卜阶段,卜得的数字记在古器物上,如用一长横代表奇数,两短横代表偶数,对大量6个数字组成的奇数字符号加以译解,正好就是易卦。

算命与相面

【算命】

算命是根据“生辰八字”测算人的贫富祸福的迷信活动,源于汉。我国古代记载年、月、日、时,采用“干支纪年法”,是用天干、地支搭配代表时间。年、月、日、时各用两个字,加在一起就是8个字,所以人的生日时辰叫生辰八字。

汉朝董仲舒创立了一套阴阳五行学说,给干支中的每一个字带上了五行属性,如说什么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加上“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并把它运用到算命中。阴阳五行学说为算命奠定了基础。

算命的基础理论还有《周易》,《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经”主要是64卦和384爻,各有说明作为占卜之用,其实,《周易》并非卦书,后人却用它去搞迷信活动。

唐朝李虚说,人的“命运”是由出生的年月日3个时辰决定的,“天”让你富贵,就叫你在好的年月日出生;“天”让你贫贱,就让你出生在不好的年月日。宋朝徐子平对上述说法又作发展,说人的“富贵贫贱”既决定于出生年月日,又决定出生那个时间,每个时间用两个字作代表。

【相面】

相面是根据人的五官、气色、骨骼、纹理直接断定人的荣枯得失的迷信活动。相面源于周。古时,人们知识水平低,对人的“旦夕祸福,富贵贫贱”的原因迷感不解。有人错误地认为,人的“命运”好坏和天地万物一样,决定于“手相”和“气色”。这是命中注定的,所以,从人的身体情况、五官气色等,就可推断出人的“命运”与“吉凶祸福”来。

周朝有个官吏叫叔服,最先用这些道理给人看相,成为官府的“星相家”。春秋时期,晋国的姑布子卿,战国时期梁国的唐举,都是较有名的“相士”和“星相家”。由于他们对统治阶段有好处,受到历代当权者的支持和重视,因此,后来民间也出现了大批专业的“相士”和“星相家”。汉以后,出现了《麻衣相法》、《柳庄相法》等相面专著。

烧纸习俗的由来

烧纸是迷信活动的一种,烧纸人相信被焚烧之纸到阴间可化为钱币给死去的亲人享用。烧纸习俗的起源说法不同:

1.源于唐。唐代商人张于和李智贩卖草纸,可是草纸的质量太差,卖不动。为使草纸尽快出手,两人连夜商量了一个鬼点子。次日清晨,人们忽然听说张于死了,李智守在张于灵前痛哭。哭罢拿出一捆草纸在灵前烧起来,引来很多人看。烧着烧着,忽听棺材“嘎嘎”作响,又见棺盖挪开,张于“死而复生”,说:“多亏李兄为我烧纸,打动了阎王爷,这才放我回来了。”轻信的人们互相传播,纷纷来为死去的亲人买草纸,成全了两个商人,同时也因此流下了烧纸的陋俗。

同类推荐
  • 土眼洋事之华洋众生

    土眼洋事之华洋众生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中华美德4

    中华美德4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 河南人的生存之道

    河南人的生存之道

    河南人是能吃苦的一群人,他们那苦行僧的精神是他们生存的力量来源。在常年的生存压力中,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岁月中,苦难和艰辛、饥饿和折磨……一切的不幸迫使河南人不得不埋首于生活的残酷。于是,在艰难中也不断前进,星落云散,始终挺立在世人面前。于是,在黑暗之中看到烛光,从陨落到奋起,创造新的高峰。
  • 草原王国吐谷浑(七)

    草原王国吐谷浑(七)

    吐谷浑在科技方面,如冶金、(河历,如青海省境内黄河上游的大母桥)、筑城(吐谷浑四大戌城、青海都兰香日德白兰古城、海南共和优俟城等)、育马(青海骢、舞马)等方面很有成就,风姿绰约,一睹真容,仪态万千,灵气十足,遗世独立,昔今仍然。据朱世奎先生《册府元龟》《五代会要》《隋书》《新旧唐书》《资治通鉴》《水经注》等汉文典籍,和国内外学者有关的研究资料,以及笔者在白兰等地及黄河谷地田野调查所得,仅就吐谷浑人在立国350多年中,对科技方面的贡献,粗线条的评介,引起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者的兴趣和重视。
  •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一书披露了好莱坞电影业同美国国防部、中央情报局和大牌军火承包商之间的密切联系。作者阿尔福特在书中分析探讨了近年来拍摄制作的100多部各种类型影片,向我们表明有些貌似开明的影片,如《夺金三王》、《卢旺达旅馆》,其实常常同美国军方插手拍摄制作过程的影片一样(如《黑鹰坠落》、《钢铁侠》和《变形金刚》),只不过是一些墨守成规、具有误导作用的影片。
热门推荐
  • A Drift from Redwood Camp

    A Drift from Redwood Camp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一剑乱天机

    一剑乱天机

    她本是笑容明媚,慧黠灵动的无忧少女,奈何造化弄人,一朝穿越,等待她的竟是这样沉重的使命。族姐暗害,母亲疯癫,她筋脉寸断,跌落无回之谷。因祸得福,习得三煞鬼剑,看她如何回归,一了恩仇。先师遗命,回归之愿,她一路前行,天魔宫前,雪山之巅,她墨发飞扬,三煞鬼剑,剑指天阑……天机乱,生灵将覆,天宫出,鬼剑纵横。是谁的手,掌这天下棋局?是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以天下人血祭天魔?天宫魔典,引血雨腥风。天下江湖,谁主浮沉?
  • 是学霸先动的心

    是学霸先动的心

    新坑《经常请吃饭的帅气下属》已开,请大家多多支持。主要讲公关营销职场中干练女强人和职场新人小奶狗的故事。——樊栀重生在90年代,和三十年前的爸爸一起经历高考。当她以为自己逐渐放下执着,生活开始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她才发现,她爸不是她爸,她妈也不是她妈。
  • 快穿:听说,你要养我

    快穿:听说,你要养我

    木槿,人送外号「160,钢铁二哈猫。」160的身高,160的智商,猫一样的优雅,却有一颗堪比二哈的心。“信仰之跃,我木槿终将会是自然的主宰!”噗通一跳,挂了。木槿:……我做错了什么,连天地都不容我?灵魂飘在自己半空中,看着自己的身体自怨自艾。宇宙位面管理局,一只小哈士奇咬着男人的裤腿狼嚎:主人,你是要抛弃蠢蠢了吗?男人:不,我要养她!蠢蠢:QAQ 题外话:有旧书新更,在红袖平台,欢迎移步。
  • 神女养成指南

    神女养成指南

    这是一个悲催的故事。别人家的主角穿越后都是去养成萝莉、御姐什么的。而忘忧却成了被养成的那个。养着,养着就成了一个绝顶高手,这是什么体验?呸,你这也算是高手?一侧冷若冰霜的神女手握七寸戒尺,眼神中传来一道浓浓的不屑之意。一场由五百万引发的惨案,即将拉开序幕! ps:这是一部正儿八经的男主文,简介无力,希望各位看官将就将就
  • 三字经

    三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爱的心愿

    爱的心愿

    汉莉艾娜幼小时父母双亡,从此在孤儿院长大。现在,她在一家医院当临时工,努力维持着生计。一天傍晚,当她在医院的庭院里抱起野猫时,不小心踩着了顾问医生,亚当·罗斯比特的脚。两人就这么相遇了,亚当·罗斯比特不知为何对汉莉艾娜有了好感。亚当白天在医院的工作结束后,晚上还在一间诊所帮忙,一天,汉莉艾娜生病了,碰巧被送进了他的诊所。亚当为汉莉艾娜诊疗并送她回家,在目睹了她拮据的生活环境后,决定为她介绍新工作。因为亚当的亲切,汉莉艾娜不由得渐渐地喜欢上了他。但是,汉莉艾娜明白富裕的名医和自己是不同世界的人,即使心里感情澎湃,她仍决心要和他划清界限……
  • 花巷使者

    花巷使者

    一个正值青春年少的少年郑轩恰与一段古老的传说相遇,发现了一个传说中神秘的美丽小巷,和一位美若天仙的少女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了一段充满甜蜜爱情与刺激的冒险,通过重重阻挠后终修成正果,与少女组成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 哲言智语

    哲言智语

    《哲言智语》主要介绍了知识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成功之路在自己脚下、态度决定一切、没有朋友的人将一无所有等内容。《哲言智语》由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