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9800000041

第41章 医药·科技(3)

十进位位值制记数法包括十进位和位值制两条原则,“十进”即满十进一;“位值”则是同一个数位在不同的位置上所表示的数值也就不同,如三位数“111”,右边的“1”在个位上表示1个一,中间的“1”在十位上就表示1个十,左边的“1”在百位上则表示1个百。这样,就使极为困难的整数表示和演算变得如此简便易行,以至于人们往往忽略它对数学发展所起的关键作用。

有个成语叫“屈指可数”,说明古代人数数确实是离不开手指的,而一般人的手指恰好有十个,因此十进制的使用似乎应该是极其自然的。但实际情况并不尽然。在文明古国巴比伦使用的是60进位制(这一进位制到现在仍留有痕迹,如1分=60秒等),还有采用二十进位制的。古代埃及倒是很早就用10进位制,但他们却不知道位值制。所谓位值制就是一个数码表示什么数,要看它所在的位置而定。位值制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零是位值制记数法的精要所在,但它的出现却并非易事。

我国是最早使用十进制记数法,且认识到进位制的国家;我们的口语或文字表达的数字也遵守这一原则,比如一百二十七。同时我们对0的认识最早。

十进制是中国人民的一项杰出创造,在世界数学史上有重要意义。英国著名科学史学家李约瑟教授曾对中国商代记数法予以很高评价:“如果没有这种十进制,就几乎不可能出现我们现在这个统一化的世界了”,“总的说来,商代的数字系统比同一时代的古巴比伦和古埃及更为先进更为科学”。

方便的计数工具——算盘

算盘是中国人在长期使用算筹的基础上发明的。古时候,人们用小木棍进行计算,这些小木棍叫“算筹”,用算筹作为工具进行的计算叫“筹算”。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用小木棍进行计算受到了限制,于是人们又发明了更先进的计算器——算盘。

算盘是长方形的,四周是木框,里面固定着一根根小木棍,小木棍上穿着木珠。中间一根横梁把算盘分成两部分:每根木棍的上半部有两个珠子,每个珠子当五,下半部有五个珠子,每个珠子代表一。

算盘的来历,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年,据说我国当时就有了“算板”。古人把10个算珠串成一组,一组组排列好,放入框内,然后迅速拨动算珠进行计算。东汉末年,徐岳在《数术记遗》中记载:他的老师刘洪访问隐士天目先生时,天目先生解释了14种计算方法,其中一种是珠算,其工具很接近现代的算盘:每位有5颗可动的算珠,上面1颗相当于5,下面4颗每颗当作1。

随着算盘的使用,人们总结出许多计算口诀,使计算的速度更快了,这种用算盘计算的方法,叫珠算。到了明代,珠算不但能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还能计算土地面积和各种形状东西的大小。由于算盘制作简单,价格便宜,珠算口诀便于记忆,运算又简便,所以在中国被普遍使用,并且陆续流传到了日本、朝鲜、美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现在已经进入了电子计算机时代,但是古老的算盘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中国,各行各业都有一批打算盘的高手。使用算盘和珠算,除了运算方便以外,还有锻炼思维能力的作用,因为打算盘需要脑、眼、手的密切配合,是锻炼大脑的一种好方法。

古代圆周率的计算

圆周率是数学中最重要的常数之一。对它的计算,是显示一个国家古代数学发展的水平的尺度之一。而我国古代数学在这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我国古代最初把圆周率取作3,这虽应用起来简便,但太不准确。在求准确圆周率值的征途中,首先迈出关键一步的是刘徽。他创立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无限逼近圆而求取圆周率值。用这种方法他求得圆周率的近似值为3.14,也有人认为他得到了更好的结果:3.1416。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继者祖冲之利用割圆术得出了正确的小数点后七位。而且他还给出了约率与密率。密率的发现是数学史上卓越的成就,保持了一千多年的世界纪录,是一项空前杰作。

张衡的浑天仪与地动仪

【漏水转浑天仪】

在汉代以前,我国的宇宙理论大体分为三种,分别是盖天说、宣夜说和浑天说。在这三种学说中,浑天说在我国古代一直占据主要地位,被认为是正统的官方学说,从汉代开始以后的千余年中长期广泛流行,支配着历代的天文观测和历法的指定。

浑天说认为地在天之中,天似蛋壳、地似蛋黄,日月星辰附着在天壳之上,随天周日旋转。为了演说浑象并观测天体方位,西汉耿寿昌发明了浑天仪。东汉中期,张衡在前人制作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于公元117年设计并制造了完整的演示浑天说思想的漏水转浑天仪。

漏水转浑天仪的主体是一个球体模型代表天球。球里面有一根铁轴贯穿球心,轴的方向就是天球的方向,也是地球自转轴的方向。轴和球有两个交点,一个是北极(北天极),一个是南极(南天极)。北极高出地平面成36度角,这正是当时东汉首都洛阳的地理纬度。在球的外表面上刻有二十八星宿和其它恒星。在球面上还有地平圈和子午圈,天球半露在地平圈之上,半隐在地平圈之下。另外还有黄道圈和赤道圈,互成24度的交角。在赤道和黄道上,各列有二十四节气,并从冬至点起,刻分成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度,每度又分四格,太阳每天在黄道上移动一度。

为了让浑天仪能自己转动,张衡采用齿轮系统把浑象和记时用的漏壶联系起来,用漏壶滴出来的水的力量带动齿轮,齿轮带动浑象绕轴旋转,一天一周,与天球同步转动。这样,就可以准确地把天象的变化表示出来。人在屋子里看着仪器,就可以知道某星正从东方升起,某星已到中天,某星就要从西方落下。

漏水转浑天仪是有明确历史记载的世界上第一架用水力发动的天文仪器。在浑天仪中应用到的齿轮机构和凸轮机构十分复杂,这中间的转动如果不使用逐渐减速的齿轮系统,很难作到。远在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时候,中国古人就可以造出这样复杂的仪器,是很值得自豪的。遗憾的是,这套复杂的传动系统因为年代久远没有流传下来。

【候风地动仪】

我国东汉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观察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从此,人类开始了使用仪器观察地震的历史。

张衡一生经历了多次地震。据史书记载:从公元92年到139年,洛阳等地先后发生过20多次地震,其中6次是破坏性较大的地震。他目睹震后惨状,痛心不已。再加上他多年担任太史令,除掌握国史、观察天文外还记录各地震情。为了掌握各地的震情,他需要有一种仪器来观察。于是,张衡经过6年孜孜不倦的研究,于公元132年,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

张衡的地动仪是用纯铜制成的,直径8尺,盖子中间隆起,看起来很象酒樽,外面用篆文以及山龟鸟兽等图案雕饰起来。仪器里面有精巧的结构,中间有一根上粗下细的铜柱——这是地动仪的中枢机械。仪器外面对准东、南、西、北和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的8个方向铸有8条龙,每条龙嘴里衔着一只铜球,龙嘴下面又各有一只蛤蟆,张着嘴,正可接住铜球。在铜柱和8条龙嘴之间各有机械连接。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由于地震纵波的先行到达,铜柱就倒向哪一方,机械使对准那个方向的龙嘴张开,龙嘴里的铜球就落到蛤蟆的嘴里。铜球跌落发出声响,管理人员凭听到的清脆声响,就会知道发生地震的准确方位。

张衡的地动仪制作成功后,曾安装在京师洛阳,几次地震都报得很准确。公元138年,有一次仪器中有一个龙头机件发动,铜球又落下来,但是人们并没有地震的感觉,于是京师的官僚、学者们议论纷纷,责怪地动仪不灵验。过了几天,甘肃陇西有人来报告,说那一天当地发生了地震。于是,大家交口称赞地动仪应验如神,那些责怪张衡的人也表示信服。

张衡的地动仪是科学史上的一大创造,它比欧洲创造类似的地动仪要早1700多年。它的基本结构符合物理学原理,迄今,中外学者仍给予其很高评价。

印刷术的发展历程

中国人对世界文明做出过伟大贡献的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火药、纸和印刷术。下面谈谈印刷术的发展历程:

雕版印刷萌芽于秦,秦陶量器上用木戳印有四十字诏书,是雕版印刷的开始。现存我国最早的印刷品是1907年匈牙利人斯但因在敦煌石室弄走的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四月十五日印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唐以前的隋代雕版已开始,据陆深《河汾燕闹录》记载:“隋文帝开皇三年(593年)十二月八日,敕:废像、遗经翻令雕造”。据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八载,《五经》的雕版印刷始于932年,由后唐丞相冯道雕造。《九经》雕版始于五代后汉隐帝乾元年(948年)。

据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八记载,庆历(1041-1048)中,布衣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这是我国“瓦字”(毕升发明的用泥烧制的字,元朝人称为“瓦字”)活字印刷之始。

据元王祯《活字印书法》记载,木字活字印刷、锡字活字印刷始于元代。

铜字活字印刷始于明代。

近代则盛行铅字,由毕升瓦字发展到铅字,经历了几百年。

古时的计时工具

在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在不同时期发明和制造了各种适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的计时器,其中主要有圭表、日晷、漏刻等。

【圭表】

圭表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计时器,古代典籍《周礼》中就有关于使用土圭的记载,可见圭表的历史相当久远。圭表是利用太阳射影的长短来判断时间的。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那么光阴之“阴”,及时间的长短,用“分”、“寸”表达就顺理成章了。

【日晷】

日晷也是通过观测日影计时的仪器,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以确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从出土文物来看,汉以前已使用日晷。在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之前,日晷一直是通常使用的计时器。日晷的主要部件是一根晷针和刻有刻线的晷面,随着太阳在天空运行,晷针的投影像钟表的指针一样在晷面上移动,就可以指示时辰。

【漏刻】

圭表和漏刻都是用太阳的影子计算时间的,可是遇到阴雨天或黑夜便失去作用了,于是一种白天黑夜都能计时的水钟便应运而生。这就是漏刻。漏,是指漏壶;刻,是指刻箭,箭则是标有时间刻度的标尺。漏刻是以壶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观测壶中刻箭上显示的数据来计算时间。

我国古代诸多文人骚客留下了许多有关漏刻的具有诗情画意的章句,如唐代诗人李贺:“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宋代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在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之前,漏刻是我国使用最普遍的一种计时器。

同类推荐
  • 大众讲坛(第六辑)

    大众讲坛(第六辑)

    “大众讲坛”是山东省图书馆与齐鲁晚报联合创办的面向社会大众的公益性文化系列讲座。自2006年3月25日正式开讲以来,精品讲座每半月一期,截至2012年底,共组织精品讲座七个系列200余期,做客“大众讲坛”的主讲嘉宾既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莫言,文学家、前文化部长王蒙,孔子七十九代嫡长孙、奉祀官孔垂长,易学家刘大钧,知名学者仓修良,清史学家阎崇年等。
  •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是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主办的文化产业研究性学术期刊,以理论分析、政策解读和前沿观察的形式对文化产业相关领域展开理论性、批判性、历史性和国际性的研究论述,倡导跨学科的视角研究文化产业现象和趋势,希望成为海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发表的论坛,成为凝聚华人学者文化产业研究通向国际学术前沿的桥梁。
  • 老清华

    老清华

    《民国趣读 老清华》是追忆当年老清华的文字集纳,作者皆为民国之大家,如冯友兰、潘光旦、陈岱孙、孙锡三、梅祖彦、张申府、马约翰、梅贻宝、费孝通……这些文字从不同侧面叙述了民国时期清华的校史、民国时期的历任校长、生源、课程设置、教师风范、校舍环境以及当时校内、校外学生参加的活动等,通过这些文章即可让我们看到当年是什么样的学子考到清华、什么样的俊才站在教室里讲台传道授业;这些学子这些老师,在那个风急浪涌的时代,他们经历了什么,见证了什么,又做了什么;他们有怎样的情感情怀,又有什么样的一生。他们的记述就像爬满记忆之墙上的藤蔓,让我们能更好了解清华的过去,更好了解清华之所以来,他们曾经生活在清华的过去,在那个美丽的地方度过了人生里最美好的时光,他们是亲历者,在他们笔下,有家事的细琐,有国事的波澜,如今去读,情景犹如历历,这些情景连缀成锦,让那段时光变得华丽有光彩。
  • 左传(全集)

    左传(全集)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又名《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以孔子的《春秋》为蓝本而作。全书约十八万字,广泛地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活动,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本书对《左传》里的一些经典篇目加以简明的注释,还给每篇作品都写了题解及评析,介绍事件的来龙去脉、相关背景,间或也作一些文学评点,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部古典名著。
  • 无华企盼 福禄寿喜(文化之美)

    无华企盼 福禄寿喜(文化之美)

    它是吉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结着中国人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趣味与宗教情怀;他源远流长,博大情深……
热门推荐
  • 星际之星海虫潮

    星际之星海虫潮

    面对数百万倍的敌人,刚刚成为诺拉虫族主宰的林克表示压力山大!该创造什么样的兵种,该使用什么样的战术,才能弥补如此巨大的差距?!但他相信,虫族必将登上宇宙之极,万族之巅!大军过处,星辰崩塌,神灵陨落!宇宙三大文明形态:科技文明,创造各种器械,用外力武装自身;修炼文明,修炼功法,强大自身,堪比天地伟力;生物文明,只要管饱,我就能不断变强!【军团流、策略流、自建兵种,绝非无脑爽文,但也不虐猪,第一章慢热请多点耐心。】【新人求收藏,求推荐,拜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莲舟路

    莲舟路

    蜀有莲村,村有莲香,莲香擅采莲……莲香有状元哥哥,炼香的师傅,还有一个好夫君,爱她一生(本文全部架空,不要与现实相对照)
  • 赢在职场:不可误踩的地雷

    赢在职场:不可误踩的地雷

    职场上,人际关系是通向事业成功的桥梁,把握好人际关系,就像战场上拥有了锋利的宝剑,而人际关系这把宝剑是获取成功的关键。职场上的成功,完全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那么就更不能忽视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必将让身在职场的你如鱼得水,坐拥成功! 《赢在职场:不可误踩的地雷》是一部职场守则大全,教你在职场上保护自己,成就自己,避免误入一些职场中的“陷阱”。
  • 红楼之薛二公子有空间

    红楼之薛二公子有空间

    现代小市民薛虹在古玩街试戴一枚神奇的白玉扳指,却不想摇身一变成为红楼世界薛家的二公子。虚拟的文学世界和真实存在的历史杂糅并存,本来富贵风流于一身的世家公子却要卷进九龙夺嫡的漩涡。开了空间系统金手指又怎样?面对宦海沉浮、世家兴衰,他不过是风暴来临前轻颤翅膀的小蝴蝶。巧合?命定?他的突然出现牵动了谁的命脉,改变了谁的结局?月儿书迷群:628253097
  • 重生21世纪:丫头欠收拾

    重生21世纪:丫头欠收拾

    韩洛儿跟在男人身后,“你救了我,我想以身相许!”年惜墨冷声开口:“不需要,”他是个警察,他本是不会世上有重生这种事,可他亲眼看着棺材里的女孩活过来了,此后他身后总跟着个小身影,怎么赶也赶不走。韩洛儿走上了追夫之路,某日终于把他追到手,新婚之夜他开口:“丫头,该洞房了!”一听这话,她却想逃,“警察叔叔,我后悔了能退货吗?”年惜墨邪魅一笑:“退货期已过……”(灵异+重生,双洁,护短,男主外冷内热,女主,单纯呆萌!)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赢在人生的起跑线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赢在人生的起跑线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更年期:知道这些就够了

    更年期:知道这些就够了

    无论男女,只要活到中年以上,都会遇到更年期,都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心理上的变化,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困扰,处理不好,还会引发严重问题,搞得全家都很痛苦!假若您想顺利度过这个阶段,轻松愉快地进入人生第二春,本书就是您的首选。
  • 机器之道

    机器之道

    道可道,非常道罗伯特已经准备好产生第三十五个后代。这个后代和他的模样很像,只是眼睛的颜色稍有差别。他的眼睛是深红色,而三十五号的眼睛是浅浅的红色。红色的眼睛对人类来说不是好的样貌,那是某种遗传缺陷的象征,经由人类那善于联想的头脑发挥,早已成了邪恶的象征。人类喜欢蓝色或者褐色的眼睛,在人类看来,前者清澈,后者深邃——代表着人类喜欢的秉性。
  • 弹剑九天

    弹剑九天

    弹剑轻歌云海间,笑语声声慢。长忆浮生梦断,狂风卷,烟波乱。□□天门忍顾旧衣冠,花眠人未散。浮沉江湖宿愿,凡尘远,蛾眉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