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3400000003

第3章 苦到了“圪蒂”上(2)

我小的时候,在自家院子里觉得很憋气,北房(伯母住处)从来不去。爷爷的房子,也很少去,奶奶总是叨叨,我也不喜欢。没事了,就跟着母亲去干妈家,就在旁边,北边那个院子。我自己也会过去玩。很小的时候,过年,干妈就教我认街上新贴的对联。好些对联,我会念,可不认识上面的字。不是全不认识,简单的,像上啦下啦,还是认识的,大部分不认识,可是我能把对联全念下来。干妈教过一遍,再见了就会念。

再大点,认字就多了,还没上学,有的认识,有的也是瞎猜,闹了好些笑话。城里有个叫化子叫元则,当时也就二十出头的样子,我有时到了街上,就跟他玩。他领上我去城里其他地方转。镶牙铺子外面的招牌上写着“镶牙补眼”,我念成“让牙铺眼”,奇怪牙怎么会“让”,眼又怎么“铺”呢?让的繁体字是让,跟镶字差不了多少,补的繁体字是补,跟铺差不了多少,我认识让不认识镶,认识铺不认识补,就念成那个样子了。

那时街上也贴标语,有一条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元则会念,用的是介休话,“匹夫有责”的前三个字,我听成是“拍浮油”。介休话“拍”读如撇,拍浮油,是瞎捞钱的意思,我看了心里纳闷,国家兴亡,怎么拍浮油负责呢?

年龄小,家里又太孤单,跟元则这样的叫化子在一起玩,反而觉得很愉快。元则这个人,别看是个叫化子,心眼好,快活,人也孝顺。跟他妈一起住在北城门楼子上,每天出去讨饭养活他妈。我还跟干妈,相跟着去过元则的家。干妈这个人,年轻,好奇,有次跟我说:你知道元则的家吗?我说知道。在哪儿?在北城门楼子上。

干妈让我领她去看看,我就领她上了北城门楼子。元则家里很脏,干妈不嫌,去了问这问那。在那个年代,一个大户人家的年轻太太,肯去叫化子家里看看,要有相当的勇气。

一九二八年,我九虚岁,该上学了。我妈病得很重,做不了主。在我上学这件事上,伯母是反对的,因为一上学就要花钱,肯定是她出。爷爷主张我上学,又不好明说。伯父不表示意见,亲戚们巴结伯母,也都说我不该上学。我舅家坚持要我上,伯父伯母那边,道理上说不过去,只得同意了。

上学的地方离我家很近,就是西北坊小学堂,出门走不多远就到了。上学前,在爷爷的指教下,已经读过《三字经》《百家姓》,认识了不少单字。学堂里,念的是新学制的教科书。多少年以后才知道,爷爷教我的,有些姓的读音是错的。比如有个复姓叫“万俟”,《百家姓》上跟“司马”连在一起是“万俟司马”,爷爷教我的读音是“万丝司马”,实际该读作“默其司马”,《说岳》里害死岳飞的那个奸臣,就叫万俟卨。

小孩子好动,不愿意一天到晚老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盼着上学,实际上是盼着离开爷爷奶奶,见识外面的事。那时候我妈病重,他们不让我常去我妈住的上南房。她得的是痨病,怕传染。我上学的第二年,我妈就去世了。

小学里,教我的第一个老师是个秀才,学问不错,思想守旧,都到了民国了,用的新式课本,教法还是过去私塾那一套。他一个人教我们国文、算术、常识三门课。每次上课,先用红笔在课本上把要学的勾一下,也不讲,就让我们去背,国文是背,常识是背,算术也是背。第二天上课,不做别的,先背前一天勾过的,然后再勾今天要背的。第三天上课,背第一天和第二天的,再勾今天的。第四天同样,一直到星期六,将前五天的全背一遍。这样一星期的课就上完了。

背的时候是一个人一个人地背,背不会,就打板子,往手心上打。我很少挨板子,差不多都能背下来。背算术最有意思,还记得第一课是:

树上一只鸟,现在飞去了。

问:还剩几只鸟?

答:还剩〇只鸟。

我头一次知道,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之外,还有个数字叫零,写作“〇”。

这位秀才老师的名字,现在忘了,只记得姓梁。长大后见我们的旧县志上,还有他的名字,是个有学问的人。只是那时候刚实行新学制,他教私塾教惯了,不会教新学制的课本。

秀才老师教了我们一年,第二年来了个新老师,叫李保泰,是经过考试录用的,考了全县第一名,不知为什么分配到我们西北坊小学来了。我们是个很小的学校,只有一个老师。学校在火神庙,左边供的是药王爷,右边是另一个神仙,中间是火神。西边另一个院子是吕祖庙。

说到这里,张先生起身,从东边墙上摘下一幅镶了边框的大照片,拿到桌子跟前说:“这就是吕祖庙。”

我俯身看去,是个两层楼式的建筑。彩照,古旧斑驳,仍能想像出当年华丽庄严的样子。

张先生说,吕祖庙的西边是坊公所,东边就是火神庙,也是两层。那时候,庙里的神像还没拆除,我们就在供桌跟前上课。有时候在一层,有时候在二层。二层供奉的是关公,这个楼也叫春秋楼,关公在神座上坐着,周仓、关平在地上站着,跟我们是同学。

李老师倒是用的新式教学法,也没留下多深的印象。记得的只有一样,他上体育课教我们拔慢步,有一个动作,就是一只脚后伸点地,他说这是“挨地而不挨地”,我不懂这个“而”是什么意思。那时候,我们说的都是介休话,对那些外面来的,或是上了新学堂出来的,说普通话的,叫“撇京话”。有的刚开始听也听不懂。比如有次开会,有个老师(不是李老师)在台上说,什么人压迫什么人。我就不懂得“压迫”是什么意思,下来看了书,才知道原来是“捏撇”,介休话里“压迫”就读这个音。

那个李老师,日本人来后,当了南同蒲线上的列车长。日本人投降后,还是列车长,只是身份变了,成了国民党。共产党来了就不行了,回到村里,是个小村子,离城挺远的。解放后我们还见过。毕竟是见过世面的,脑子活泛,大概是六十年代初吧,困难时期,饿得没办法,就骑上自行车从城里贩卖碱面挣点小钱。这是不允许的,按当时的政策,这就是“投机倒把”,抓住了批评教育,重的说不定还要关几天。头一次抓住,人家见他可怜,批评几句就放了。过后仍不改,又叫抓住了,好说歹说,又放了。第三次抓住,人家可不饶了,连人带自行车、秤杆秤盘,一起带回工商局或是派出所,严加责问。问有再一再二还能有再三?说没有。问反复做这样的事,是不是给政府添麻烦?说是。又问往后还敢不敢?说不敢。那时候不兴罚款,说你就写个检查吧,要深刻。这就看出他的聪明了,写了,抓他的人全笑了。写的是:

再一再二没再三,不给政府添麻烦,

从今往后我不敢,拿来我的秤盘盘。

我们那儿的文化人,还是有点幽默感的。

不管怎么说,小学四年,很顺地过去了。考上高小是不成问题的,能不能上却成了大问题。我妈早就不在了,跟伯母说,肯定说不通。考试过后,不知是受了哪个高人的指点,或许就是干妈干爹教的吧,我请校役到家里,跟伯母说,我上高小是保送的,不用掏学费。一听说不用掏学费,伯母就无话可说了。这样,我就上了介休县立高等小学校。

高小在县城东南角,文庙旁边,地址是过去的绵山书院。你知道吧,过去,凡是文庙,都在东南方向,就是文昌阁、文峰塔这类建筑,也都在东南方向。绵山书院早就毁圮了,留下不多的几个旧建筑。有个大厅,记得大厅门上的对联是:

川岳锺灵,绵山胜水之间,应多杰士;

典型在望,有道潞公而后,讵少传人。

有道和潞公,是介休历史上两个有名的人物。有道是郭有道,也叫郭泰,东汉有名的太学生,可说是最早的学生领袖。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上说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搞学生运动的人。潞公是文彦博,当过宋朝的宰相。这副对联,先说山川再说历史,地灵人杰,读了很能长少年人的志气。

上学期间,经常得到干妈干爹的鼓励。干妈对我的鼓励最多,我记得她教过我这样一首歌谣,叫《跑报则》,就是“跑报子”(说着顺手写下来):

好小则,带上串铃跑报则,

一跑跑到北京城,三年两年熬成人,

自熬得,自挣得,自家娶过媳妇则!

给你说一下读音。介休话发音,入声最多,“子”读成“则”,也写成“则”。

同类推荐
  • 鲁豫有约之财智过人

    鲁豫有约之财智过人

    此书收录了10个在经济领域创造财富神话的人物,这里面包括财富的弄潮者李彦宏、张朝阳——他们正在以一种更成熟的姿态成长自己,修成正果。还有正在崛起的新贵江南春及一群家业继承人——这批新生的力量,可能会集体性成长为社会的主力军。更有一批像杨百万这样的创富草根——他们起于平凡,却不甘于平凡,正在用简单、低调的方式开拓各具特色的创富之路。
  • 告诉你一个贝多芬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贝多芬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贝多芬的故事》精选了贝多芬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贝多芬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草根宰相诸葛亮

    草根宰相诸葛亮

    绚烂如繁花,闪耀似群星,但英雄总有归去之时,千古风流,终化尘土。不过,他们曾经那么轰轰烈烈地活过: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提三尺剑立不世功——这足以感动我们,也足以慰藉英雄壮志未酬的雄心。
  • 华盛顿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华盛顿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华盛顿是美国首任总统,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早年在军中服役,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战争取得了胜利1789年,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热门推荐
  • 世界很大但我们很小

    世界很大但我们很小

    我曾手忙脚乱爱过你,以后也会再去厚待别人!
  • 药香书女

    药香书女

    二十一世纪的中医师穿越成了架空时代的小萝莉。小门小院小商户,且看小萝莉怎么斗继祖母,救亲叔叔,斗姨娘,帮娘亲生小包子,帮爹爹,一家人亲亲热热赚大钱,花园洋房我来也。呜呜呜,一不小心踩到了冷酷、武功高强但是腿有小残疾的腹黑大叔。人家不嫁!哼!人家不做小妾!平妻!人家就是不!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农女本色

    农女本色

    穿越不可怕,就怕穿过来被绑架!初来乍到,不知道自己是谁!人生地不熟,不知道哪里是家!捡个家,种个菜,绣个花。写写字,作作画,品品茶。田园生活,自得其乐,万事俱备,只欠桃花!可是,这突然掉下的桃花未免太多了些,她杂么觉得自己有被砸死的危险捏?一句话简介:身世不明农家女,富家安国满桃花。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路过末世的骑士

    路过末世的骑士

    秩序与法度消失的末世中,弱肉强食。没有绝对的实力便无法生存。如何在这末世保留最后的善念?唯有给它穿上一件名为凶残的外衣。这个末世不需要骑士,所以我只是一个路过的骑士
  • 陌上花开岁月安好

    陌上花开岁月安好

    她,演的了戏,画得了设计图,管得公司。 他,管得了公司,吃得了醋,哄得了媳妇。 她与他相遇,那年,她5岁时候,第一眼见到这个男生就知道这辈子是赔上了。 他十岁时候,第一眼见到这个女生就知道缘分是注定的了。她等了他十三年,她21岁那年,阴差阳错或者命中注定嫁给了他,她不服气的躺在他怀里掰着手指算到:“你说,我这一辈子都用来遇你,等你,爱你,你说,怎么补偿我?”他低头在她耳边薄唇轻启:“那用一生来补偿颜太太可好?”余生太长,我们一起走,可好? 【看完美女神VS谦谦男神】
  • 非卿不可,偏执相公放肆宠

    非卿不可,偏执相公放肆宠

    原本上官锦只想奔小康过一个平庸人的生活。结果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在花轿里正准备成亲。老天,这是要搞什么???还有这个便宜相公,说好的京城名门,温润如玉呢?这简直就是一个被潜藏的偏执狂好吗。“娘子,我陪你去逛街。”“不用,我自己去就好了。”某人一脸不快,“乖,别拒绝我,我陪你去。”呵呵呵呵,你高兴就好!
  • 报告爹地妈咪已入坑

    报告爹地妈咪已入坑

    叱诧风云的S组老大居然是女的还有两个孩子有没有搞错,可谓流言不可信不可信。原本调皮的小公举哪去了?(爽文)吊打白莲花,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 霸汉(7)

    霸汉(7)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酿就天下大乱。汉室武皇刘正七次蹄踏皇城,以无可匹敌的武力屠尽王莽的各道势力,但其仍不是宿命之帝,心灰意冷终让复国大业由天而定。无赖少年林渺出身神秘,从小混迹于市井之中,一身痞气却满腹经纶,至情至性,智深若海。偶涉武道,以天纵之资无师而成绝世高手,凭借超凡的智慧和胆识自乱世之中脱颖而出。在万般劫难之后,恰逢赤眉绿林之乱,乃聚小城之兵,以奇迹般的速度在乱世中崛起。他巧造声势,妙借诸雄之力,更以无人能敌的勇猛与战无不胜的军事天赋,带领一群忠心不二的部下征战天下,慑服群雄。历经千战终独霸大汉江山,成一代无敌皇者。他就是——东汉光武帝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