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3500000002

第2章 序二

梁合水

盛世修志,志载沧桑,自古皆然。值此国家兴旺发达,社会和谐进步,人民安居乐业之际,西中黄村有史以来的第一部村志,破天荒的面世了,可喜可贺!村党政领导班子的有识之举,可歌可颂!众多有志乡士的无私奉献精神,可敬可佩!

西中黄村,地处三晋“丁陶”、千年古镇汾城腹地。这里地灵人杰,世代耕读;物阜民丰,人才辈出。素有文化村、文明村、古建村、富庶村等盛名,堪称“金襄陵、银太平”版图上一株靓丽的奇葩。

纵观洋洋近40万字的浩瀚巨着,依照编撰史志的规范要求,应有尽有,一览无遗。全书分为11个篇章,若干小节,详述了本村的村容村貌、党政建设、农事发展、人口计生、工商贸易、文物古迹、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人物、大事等等,囊括了夏商之初建村以来约4000余年的历史演变轨迹,涵盖了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彰显了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特色。内容翔实,文风朴实,是一部存史料、鉴得失、资政治、励民风、扬美德、助教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功在当代、惠及后世的好志书。更值得称赞的是,作者慧眼识珠,匠心独具,在纷繁庞杂的史料中,提炼概括出本村的“三大特色”,重笔浓墨,淋漓尽致地重点详述。若能细细品读,犹如身临其境,一股古香古色、古建古风迎面扑来,令人向往和陶醉。这里,我就不惜笔墨,对西中黄村的“三大特色”再赘述几句。

特色之一,人文景观林林总总,历史悠久。本村古建筑林立,遗址遍布全村各处。有关帝大庙、大郎庙、三官庙、春秋楼、水过凉亭、峰坡庙、过路台子、城里院、旗杆院、七椽院、角楼书房、四铭碑、功德牌楼、福寿碑等等。这么多的古迹名胜,与千年古镇汾城的各种古建筑一脉相承,相得益彰。散存于民间的古瓷器、古字画、古家具更是难计其数。“七七事变”以前,四面八方的文人墨客、文化商贾来村收藏,摩帖、拓碑者络绎不绝,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的多幅墨宝均被收走。至今仍有不少人前来观赏,收买古文物。灿若群星的文物遗存,既是先人足迹的历史见证,又是文化、文明的实物记录,充分显示出西中黄村是一个中华民族文化积淀深厚的“文化村”。但可恨又可惜的是,日寇侵华后的烧杀抢掠罪行,使村内大部分古建筑毁于一旦,残存部分又经多年风雨侵蚀,变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见此情景,村人无不痛心疾首,唉声叹气。改革开放以后,村民多有修复之念,实无经济之力。翘首企盼政府和有识有力之士,慷慨解囊,合力修葺,使历史文明瑰宝重见天日。

特色之二,城池建筑别致奇特,实属罕见。西中黄村是砖包城,城中有城。这在全省独一无二,全国也是罕见。明崇祯年间,陕北农民起义,时任陕西周至县知县的张化(本村人),积极倡导筑城御寇。一座砖包城墙的浩大工程,遂于崇祯三年开始施工,至清雍正年间竣工,历时96年。城墙周围长1980米,高9米,上宽3米,底宽7米。顶端建有800个垛台,台台有眼,望射皆可。城设四门:东为来青门,西曰建威门,南称永熙门,北是武安门。均为当时县长魏公韩所书刻于城门之上。北门、西门字版还在,苍劲有力。在日寇侵华的战乱年代,城墙被拆毁半截,已成残垣断壁。每年正月十六闹社火时,全村群众随同锣鼓旗伞、花鼓、秧歌,绕城畅游,浏览野外风光,展现民间艺术,其场面十分壮观。所谓城中城,俗称城里院,系张化的宅居(此时,张已擢升关西副使之职)。该院建于崇祯六年(1633年),占地面积2030平方米,为三进院。墙高4米,宽1.42米。外筑垛台,高1.52米,垛口高0.32米,宽0.3米。内建女儿墙,高0.4米。东南、东北建有20米高的四明望楼,相互对称,楼楼相通,望射兼备,堪称“坞堡”。该院大门上方,高嵌石刻“进士第”牌匾,门前竖立两通“百福”百寿”石碑,是张化父亲80寿诞时(1642年)所立。文字古老而奇特。已被县博物馆收藏于汾城碑林之中。

特色之三,民间文艺异彩纷呈,源远流长。西中黄村的抬阁,也称高抬,久负盛名,享誉四方。从明清延续至今,越办档次越高。抬阁的装饰和表演,其特点是精巧奇妙,高悬惊险,别致新颖,悠然大方,带彩不露,真可谓精妙绝伦,引人入胜。扛抬由一人肩扛,抬阁则由四人来抬,后来再发展到大车拖拉。方桌为底座,上面两人、三人到四人,着戏装来表演。由演唱古戏曲到今天的时应宣传内容,寓思想教育于传统文化之中。加之运用滚珠轴承、机械化、电气化等表演技艺,光彩夺目,更令人惊喜不已,流连忘返。西中黄村的抬阁还走出乡村,到新绛、万荣、侯马、临汾、浮山等县市表演,受到当地群众的交口称道。而今,每逢节日或重大庆典活动,不少地方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前来预约,邀请他们去献艺,让当地群众一饱眼福。目前,村委会正在谋划,使这一民间传统艺术,逐步向产业化方向转变,以此带动全村的经济文化全面发展。

编写这部村志实非易事。一是知情者不多,老年人一个个多已作古,无“活档案”可询;二是没有完整的历史资料留存,搜集材料犹如“大海捞针”般的艰难。所有史料全靠编撰者锲而不舍、呕心沥血,花费了数年时间和精力,收集访问,寻觅求证,综合分析,去伪存真,一点一滴地积累,才收到“集腋成裘”之功效。村志的编撰者,多是离退休老干部和本村有识有志之士。他们怀着对家乡、对社会、对历史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满腔热情,有的割舍城市的闲适生活,有的放弃外出挣钱的机会,有的不顾年老体弱的诸多困难,都一心一意地为编写村志服务,其高尚情操值得大书特书。村志主编张秋生,笔名张蒙,是颇有声望的文学作家,有名的大手笔。他说:西中黄村是生我养我的家乡,我是西中黄村的儿子,我不出力谁出力!”便毫不推诿地担当重任。他放弃了一生中热爱的散文、小说写作,全身心地投入村志的组织、策划和编写上。他住在襄汾县城,每次回村安排有关村志编写的事宜时,都把老伴带回家做饭、料理生活。回到县城以后,又汇集整理资料,或打印文稿,常常熬到深更半夜。曾编写过县党史的张秋景,文字功底厚实。他利用家住县城的便利条件,负责从县志中查阅、收集并整理村志中所需要的资料。还主动承担几个重要篇章的书写工作,都能按时圆满地完成任务。他每次回村都是自带方便面,生活自理,不愿打搅和麻烦别人,其艰苦作风受到乡邻称赞。负责资料搜集的徐永安,白天外出走访,走遍临汾、襄汾各地,夜晚挑灯写作,夏收时也顾不得收割自家的小麦,只怕延误村志的编写。这种废寝忘食的精神,令村人感动。身怀一技之长的赵继先,舍弃高薪聘请良机,扑下身子全力投入村志编写,三个多月就收集素材、编写文稿五万多字。退休教师张临玉,村老协领导王吉选,不辞劳苦,尽心尽责地整理和保管文稿,处理书信往来等日常事务,细致周到,滴水不漏。87岁高龄的刘汉卿老先生,不顾年迈体弱,多次走到村外坟地,寻找碑记佐证,其精神难能可贵。还有村民张启瑞老先生、退休干部村老龄委员会会长张长旺、村会计王峻烈……他们都积极为编写村志出谋献策,跑前跑后,花费了不少力气。总之,这部村志是集体心血和智慧的结晶,所有组织领导者及编写和参与者,功不可没,善莫大焉!

写序,当由名人名家所为。我两者皆非。而村领导和编委会决定,序言要由本村人写,并推举于我。再三推辞不过,只好从命。献丑了,是也,非也,让行家和读者评说吧!幸喜的是本志算开了个好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日臻完善的西中黄村志,就留给后人继续劳作吧!

同类推荐
  • 闲话闲说

    闲话闲说

    《闲话闲说》是阿城先生关于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的讲谈集,以文学史的笔法,与朋友和听众闲谈的口吻,观之世俗文化与中国文学的万般景象,呈现文化的阿城“杂”和“通”的一面,是其思想集大成之作。理想国推出二十周年纪念版,增订万字文章《中国世俗与中国文学》。“二十年前有一个小册子叫《闲话闲说》,今天重提,希望将中国文化与文明做更多的联系。‘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是许多次讲谈的集成,对听众演讲和与朋友闲谈,我们共通的知识财富是世俗经验。世俗经验最容易转为人文的视角。如此来讲,最宜将理论化为闲话,将专业术语藏入闲说,通篇不去定义“世俗”,使听者容易听。”
  • 传统与个人才能:艾略特文集·论文

    传统与个人才能:艾略特文集·论文

    本书共收录了艾略特在1919年至1936年期间18篇评论文章和演讲稿。凭借其深厚的文学蕴涵和冷静敏锐的洞察力,这名出色的批评家对英国文学史上具有时代重要性的代表诗人进行了承前启后的审视,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文学批评的意义和手法的独到见解。
  • 游酢新论

    游酢新论

    收录近十年来的文稿近40篇,内容包括游酢的历史功绩、影响和评价,游酢理学思想、诗风、书法等方面的论述,以及福建游氏源流考述等,比较客观地探讨了“程门立雪”以及“道南”源头活水、“道南酋”、游酢的交往文化氛围等论题,尤其是成穗典故“程门立雪”,乃尊师重教典范,影响广远,数篇专稿集中推出,以为“程门立雪”920周年之纪念。总之,“游酢新论”(续编)涉及方方面面,颇出新意,是传统文化探索者坚守的成果。
  • 将军的故事:丘东平作品精选

    将军的故事:丘东平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这正如泰戈尔在谈到文学与我们人类未来的关系时所说:“用文学去点燃未来的万家灯火。”
  • 此幸福彼幸福

    此幸福彼幸福

    本书收录了吕麦女士精心创作短篇散文,文字清新犹如心灵鸡汤,滋养读者的身心,深受广大中学生喜爱。
热门推荐
  • 快穿之女配满分逆袭

    快穿之女配满分逆袭

    白月穿梭在各个世界完成任务,撩反派,虐渣男渣女,逆袭之路所向披靡。……会有多个小世界,顺序不定,后期会修改。希望多多支持啊。
  • 泡沫剧

    泡沫剧

    真实再现婚姻里的纷乱纠葛
  • 总有王妃在卖萌

    总有王妃在卖萌

    一朝穿越,成为陌上族小长老,不仅有个高冷却残疾的师父,还要辅佐陌上族小少主。这拖家带口的日子……何时才是个头啊! ————————————————— 本书粉丝群已建好〈773721381〉,虽然这本书还比较稚嫩,但正因如此,才更需要亲爱的读者们的支持呀!
  • 腹黑徒弟卖个乖

    腹黑徒弟卖个乖

    帝尊,有人不服您的实力。帝尊闻言轻佻眉梢。帝尊,有人说你蓝颜惑世,帝尊硬生生的将笔折断。帝。。帝尊,有人说要让。。要让您被绿。帝尊双目寒冰扫向那禀告之人。这。。这都是苏府的嫡小姐所说。。与小人无。。无关啊。说着诚惶诚恐的低下头。帝尊立马飞身而起:小丫头,别让本尊轻易抓到你。。。
  • 人民调解一本通

    人民调解一本通

    本书主要宣讲《人民调解法》、《国家信访条例》。本书解答的每个问题由四部分组成:【宣讲要点】【典型案例】【专家评析】【法条指引】。【宣讲要点】中,要明确提出一个法律知识点,问题提出后以简单、质朴的语言给予讲解,简明、生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典型案例】中,选择的案例贴近生活,并具有时效性,紧密联系最新的立法动态和司法解释及有关政策,使读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法律运用有直观、真实的感受。【专家评析】中,则针对【宣讲要点】中提出的法律知识点,有理、有据,深入浅出地进行阐述。【法条指引】中,主要选取了与案例的解读、评析最贴切、适用的法条。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时光若有情深

    时光若有情深

    18岁那年,我被当做礼物送到他手里。他宠我入骨,所有的姐妹们都羡慕我,可只有我自己心里清楚,我只是他初恋女孩的影子。可就算是影子,我也想成为最好的名字。我曾经以为,再冰冷的心也会有融化的一天。也曾经以为,只要我够爱他,他总有一天能看见我的存在。可后来,我才知道,这都是妄念。“顾岩,我恨你。”六年前的纵身一跃,我以为是我和他的尽头。却没想到,六年后,他抓住我,霸道的将我压在车里,说:“陈欣欣,你带着我的孩子,还想逃过我的手掌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妃常风流:太子请束手就擒

    妃常风流:太子请束手就擒

    别人穿越,她东方念也穿越。别人穿越后,虐渣渣、秀恩爱,事业爱情双丰收,过得简直不要太舒爽。她穿越后,却是没对手、没对象,传说中的渣爹后娘白莲妹她竟一个没遇上!“哎?!这位仁兄你是谁?”某美男眼角微抬,挑眉冷笑,“你传说中的完美未婚夫!”这是一个看似套路,实则反套路的故事。这是一个看似阴谋丛生,实则温情脉脉的故事。这是一个腹黑太子爷和狡黠恶女斗智斗勇、斗着斗着便纠缠到一起的故事。铜雀朱台,两人执手相望,御清烨:“翻云覆雨控天下,酒意方尽赴山河;既逢乱世,便指江山,你我自成一番盛世风流!”“说人话!”御清烨弯唇一笑,轻浅却情深:“余生,你便从了为夫吧!”
  • 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经典作品集)

    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经典作品集)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讽刺性的喜剧。大约作于1596—1597年。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这部剧作的一个重要文学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这一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 九州狂君

    九州狂君

    天道没落的九州大陆,迎来万古未有的修炼盛世,诸多天骄相逢于盛世,争雄至尊之位。青年身着一袭白衣,自冀州而出,欲问鼎这世间修炼之极致巅峰,傲世九天!苍穹如旧,时空不复,大道万千,百舸争流,夺天地造化,窃生死阴阳,掌诸天万界,窥永生之秘,成就无上至尊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