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4900000022

第22章 明宣宗——宣德皇帝朱瞻基(3)

在明宣宗朱瞻基统治的十年间,对于贪赃枉法的御史,基本上采取从重论处。据《明史》记载:“凡御史犯罪,加三等,有赃从重论。”宣德年间,因违法被惩处的御史很多,如广东道监察御史沈润“受土豪黄金五两,白银百两,文绮十匹,出其杀人罪。”但是大赦之前,按赦令只“廷杖”。明宣宗朱瞻基判决:“御史朝廷耳目,受重金纵死罪,是耳目蔽矣!岂可轻贷,其免杖,发戍辽东边卫”。浙江按察司王铉,因母亡在家居丧,受贿白银,法司按新例可以“应纳米赎罪复职”。明宣宗朱瞻基认为“风宪官犯赃不可复”,命令“罢为民,仍追夺诰命”。在顾佐任右都御史的七年半间,监察御史降黜一百三十名左右。明宣宗朱瞻基重判犯罪御史的同时,也高升贤能者,违法和不胜任的监察官员不断被淘汰,德才兼备的贤者不断被升迁重用,整个监察队伍保持了特有的活力。宣德朝的监察御史出现了许多政绩卓著,为人称道的优秀官吏。如监察御史林硕、杨昺、朱惠等人就是因为才干突出、品行端正,而获得明宣宗朱瞻基的提拔。在顾佐任右都御史期间,共有59名御史升迁,而且全部是超迁,不拘常例,占被升用的御史的95%。宣宗强调:“考绩黜陟所以示劝惩,兴事功,果得其宜,则能者益劝,中才亦将自勉”

河南有一个知县,在当地发生灾荒时,未经请示,就将驿站公粮上千石发放给灾民。明宣宗朱瞻基对这个知县加以表扬:“如果拘守手续,层层申报,那老百姓早就饿死了。”明宣宗朱瞻基还继承了他父亲愿意接受意见的作风。明宣宗朱瞻基要求大学士杨溥尽力辅佐自己。杨溥叩首回答:“臣决不敢忘记报答陛下的恩情。”明宣宗朱瞻基嘱咐杨溥:“直接指出我的过错,就是对我的最好报答。”正是由于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的作风较为开明,才有了被史家赞扬的“仁宣之治”。

宣德皇帝朱瞻基清革前弊,整顿统治机构,对那些“贪津不律”、“不达政体”、“老疾”者,予以罢免,实行精简和裁冗措施,以振朝风。派遣朝廷臣工出任地方知府,而这些通过荐举和赐敕委派的知府多是当时最干练的官员。另外,明宣宗朱瞻基还在一些重要的省份设立巡抚,主要是为了整理赋税。

明宣宗朱瞻基仍保留他父皇时的文渊阁。此阁建于皇宫之内,所以是“内阁”,以示有别于外廷。阁臣之中,最有名的是“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明成祖朱棣时代,文渊阁还几乎是个政治摆设,是皇帝的顾问班子,最大的任务是教习太子读书。到了明仁宗、明宣宗时代,阁臣不仅充任皇帝侍讲,又主持草拟制诰,帮助皇帝处置军政要事,并有纠弹、决狱、军务等一系列话事权。洪武皇帝朱元璋在世时,废除丞相制度,自己亲掌六部,依靠四处分封的骨肉诸王当作凭倚。永乐大帝朱棣以诸王起事篡夺皇位,自然是以削夺诸王实权为当务之急,怕他们有样学样。因此,彼时的藩王们在军事上已无太多本钱。到了明宣宗朱瞻基时代,自然要依靠文臣理国。为了加强地方的治理,明宣宗下诏把“巡抚”作为一个固定官职,使其可以有权处理地方诉讼和审理案状。洪武大帝朱元璋当年挖尽心思废地方行省削弱地方权力,而从明宣宗朱瞻基时代开始,从实际情况出发,使地方大员重新拥有了处置一方的权力。

撤兵安南安南到了宣德朝成了一块烫手的山芋。明成祖朱棣曾经兴兵80万征讨交阯,将其并为明朝的一个省,设置官吏,加以统治。

然而,交阯并未臣服于明廷的统治,起兵反对明朝的战争时有发生。明成祖朱棣曾多次派兵镇压简定、陈季守、黎利等人的反抗。明成祖朱棣死后,交阯的情势更加不稳定。明朝连年派兵交阯,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有难以承受之重。明仁宗朱高炽时期,改变了明成祖朱棣一味剿灭镇压的政策,以招抚为主。明宣宗朱瞻基则主张剿抚并用的政策,派王通为征夷将军,征讨黎利。然而明宣宗朱瞻基内心里更想息兵交阯。

明宣宗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四月,明宣宗朱瞻基就曾与蹇义、夏原吉、杨士奇和杨荣四人商议,他说“反复思之,只欲如洪武中、永乐初,使(交阯)自为一国,岁奉常贡,以全一方民命,亦以休息中土之人”。这种想法是要改变直接统治交阯的做法,恢复交阯为附属国的地位。杨士奇和杨荣持赞同和支持的态度,而蹇义和夏原吉却反对,担心“若以二十年之勤力,一旦弃之,岂不上损威望,愿更思之”。因此,明宣宗朱瞻基的这个想法并没有立即实行。其实,明宣宗朱瞻基是在等待一场军事上的胜利,然后才好招抚、谈判,体面地从交阯撤兵。

明宣宗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陈通率军击败了黎利,斩首万余人。但陈通没有乘胜追击,而是让黎利率残军逃跑。九月,黎利上书明廷,声称找到陈氏后人(当年明成祖朱棣起兵的名义就是为原国王陈氏报仇复国),请求明朝罢兵,册立陈氏后人为君。明宣宗朱瞻基有意答应,但英国公张辅等人认为明廷如果没有合适的借口就答应,只是向天下人显示朝廷的软弱。

明宣宗朱瞻基召见杨士奇和杨荣,寻求对策。他们二人赞同明宣宗朱瞻基的想法,认为这是体恤民情,没有示弱。明宣宗朱瞻基在杨士奇等人的支持下,欣然同意,派特使恢复陈氏政权,命陈通撤兵。然而,黎利推说陈氏后嗣已死,请求明廷册立自己。明宣宗朱瞻基没有理会,派人继续寻找陈氏后人。明宣宗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黎利再次进献贡物,请求册封,宣宗仍不理会。明宣宗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黎利再次请封。明宣宗朱瞻基考虑到陈氏后人已经无从找起,黎利署理国事已成事实,就同意了黎利的请求,册封黎利为国王。这样,安南再次独立,脱离了明朝的直接统治,但仍然是明朝的附属国。从此到明朝末年,明朝和安南再也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从某种角度讲,放弃安南,免除了连年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也为明朝节省了大量的开支,除去了一个沉重的包袱。

安民、爱民在对内的治国之道上,明宣宗朱瞻基能够实行安民、爱民的仁政。明宣宗朱瞻基深知“民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因此在明宣宗朱瞻基统治的期间内,他体恤民情,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坐皇宫九重,思田里三农”,这的确是关心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明宣宗朱瞻基的真实心态。明宣宗朱瞻基继续推行洪武朝以来的招人垦荒的政策,发展农业生产。明宣宗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三月,明宣宗朱瞻基路经农田时,看见路旁有耕作的农民,于是,明宣宗朱瞻基下马询问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明宣宗朱瞻基兴致盎然,取来农民耕田的农具,亲自犁地。没推几下,明宣宗朱瞻基停下来,回头对身旁的大臣说,我只是推了三下就有不胜劳累的感觉,何况农民终年劳作。说完,明宣宗朱瞻基就命人赏赐农民钱钞。明宣宗朱瞻基对农民的生活和处境是了解的,因此能够在制定政策时考虑到他们的利益。同年六月,京畿地发生了蝗灾,宣宗派遣官员前去指挥消灭蝗虫。明宣宗朱瞻基仍不放心,特意谕旨户部,告诫他们往年负责捕蝗的官员害民的危害一点也不比蝗灾小,因此,明宣宗朱瞻基下令要严禁杜绝这种事情的再次发生,还做有一首《捕蝗诗》颁给臣子。

在修建明仁宗朱高炽的陵墓献陵时,明宣宗朱瞻基遵照朱高炽的遗嘱,力主俭朴,注意节约,3个月就把陵墓的工程完成了。明宣宗朱瞻基带了这个头,以后几代明朝皇帝的陵墓都修建得较为俭朴。在明宣宗朱瞻基君臣的不断努力下,宣德朝社会、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进入了历史上有名的“仁宣之治”。谷应泰说:“明有仁、宣,犹周有成、康,汉有文、景。”这样的评论是有一定道理的。当时边境安定,蒙古虽有扰边的行动,但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明宣宗朱瞻基实行安抚的政策,力主和议,保持了和平共处的局面。放弃安南也是个明智的选择,使得久经战乱的明朝和安南都得到了稳定发展的环境。争夺皇权的朱高煦的反叛,很快就被平定了,没有酿成大的祸患,加强了皇权。明宣宗朱瞻基爱惜民力,与民休息,重视农业,力劝农桑,鼓励垦荒,农民得以安居乐业,社会财富迅速积累起来。时称“宇内富庶,赋入盈羡”,是明王朝财力最雄厚的时期。商品生产程度提高,手工业得到发展,商路增辟,国内外贸易有所发展。农民生产生活得到保障,农民起义也很少。

身后谜团

朱瞻基登临帝位之谜

传说明宣宗朱瞻基出生那天晚上,他的祖父、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曾经作了一个梦,梦见太祖皇帝朱元璋将一个大圭赐给了他。在古代,大圭象征着权力,朱元璋将大圭赐给儿子朱棣,正说明要将江山送给他。明成祖朱棣醒来以后就得到报告说朱瞻基降生了。明成祖朱棣就觉得梦中的情景正映证在孙子的身上,他马上跑去看孙子,只见小家伙长得非常像自己,而且脸上有一团英气,明成祖朱棣看后非常高兴,这件事对以后朱棣下决心发动靖难也有一定的作用。

朱棣做了皇帝后就立朱瞻基为皇太孙,并挑选优秀的老师教他。在漠北远征中,朱棣也带着朱瞻基以锻炼他,还经常带他到普通农民家了解百姓的艰辛,可谓是精心调教了。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当时与朱高煦的储位之争非常激烈,朱瞻基凭借着祖父对他的喜爱以及自己的勇气与睿智,总是能够帮助父亲化险为夷。

明成祖朱棣夺得天下后在南京登基,朱瞻基随祖母离开北京也来到了南京。祖父朱棣和祖母徐氏非常钟爱这个皇孙,对其颇为用心。朱瞻基自幼聪慧,喜好读书。明成祖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四月,朱瞻基到了出阁读书的年纪,明宣宗朱瞻基特命靖难之役的第一功臣姚广孝为之讲习经书。明成祖朱棣以自己最为信任的大臣来辅导朱瞻基,可见对他的殷切希望。朱瞻基也没有辜负祖父的期望,学习刻苦,加之天资聪颖,过目不忘。朱瞻基还留意古今兴衰、历朝治乱的内容,从中领会治国的道理。明成祖朱棣不但任命姚广孝教授朱瞻基,而且他自己也用言传身教来给与他良好的影响,为以后为国君做准备。明成祖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明成祖朱棣巡幸北京,令朱瞻基同行。明成祖朱棣特意带领着朱瞻基到田间观察农作物、农具和耕种的过程,到农民家里看他们的衣食住行,并写了一篇《务本训》给朱瞻基,让他知道农业是国家根本的道理,

明成祖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端午节,宫中射柳时,朱瞻基再次给祖父脸上增了不少光彩。他不仅屡射屡中,而且当祖父当众刚刚说了上联“万方玉帛风云会”时,便立即叩头对道:“一统山河日月明。”

朱瞻基既有着祖父朱棣的英武,又具备了父亲朱高炽的睿智,难怪朱棣每每对人说:“此他日太平天子也。”一次,谒陵途中,当时身为太子的明仁宗朱高炽因身体肥胖,行走不便,靠着两名内侍搀扶,还是滑了一跤。汉王朱高煦在旁说道:“前人把滑,后人知警。”话音未落,身后有人应道:“更有后人知警。”说这话的便是皇太孙朱瞻基,汉王朱高煦不由得回顾失色。

幼年受到的良好教育,使朱瞻基能吟诗作赋,擅长书法绘画。明宣宗朱瞻基登基后经常在春秋时节,与诸儒臣登临万寿山,泛舟太液池,良辰美景,赋诗唱和。明宣宗朱瞻基的诗侧重于重农、求贤的内容,表达了他励精图治、奋发有为的治国理念。

明成祖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明成祖朱棣亲征蒙古,指定尚书夏原吉辅佐朱瞻基留守北京,学习处理日常政务。当时南京是京师,北京称行在,虽然同样设有各种官署,但是处于草创阶段,还很混乱。夏原吉每天早上辅佐朱瞻基处理政事。面对各衙门的庞杂事件,夏原吉总能口答笔书,从容不迫,井井有条,处理好深入漠北的成祖朱棣和远在南京监国的太子朱高炽交办的各项事务。有这样能干的大臣辅佐朱瞻基,相信朱瞻基一定会从中积累许多处理政务的经验。后来,夏原吉又侍从朱瞻基深入乡野村落,体察百姓疾苦。明成祖朱棣对夏原吉很满意,在朝堂上指着他和蹇义对朝臣说:这是高皇帝(太祖朱元璋)给我留下的贤臣,要想知道古代贤臣的样子,眼前的两个人就是。此后,朱瞻基多次在夏原吉的侍从下往返于两京之间,其间经常谈论治国方略,从夏原吉那里获得了许多经验。

明成祖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为了让朱瞻基接受战场的历练,明成祖朱棣命他随自己亲征蒙古。明成祖朱棣已经让朱瞻基体察了民间疾苦,学习处理政务,似乎只有再让皇太孙在战场上磨砺之后才会让他日后成为文武兼备的一代圣君。明成祖朱棣并没有让朱瞻基荒废学业,命随军大臣在行军过程中继续教授他经史。皇太孙朱瞻基有时也跟随成祖朱棣检阅部队,学习战法。六月,明军与蒙古铁骑展开激战。宦官李谦自恃勇猛,带着朱瞻基加入战局。明成祖朱棣得知皇太孙朱瞻基身涉险境,急忙派军将朱瞻基救出战场。李谦自知犯下大错,自杀身亡。

正是在祖父朱棣的精心培育下,朱瞻基熟悉了政务,为将来治理国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如前文所说,朱棣之所以传位于朱高炽,与其钟爱皇太孙朱瞻基有很大的关系。朱瞻基机敏过人,多次维护了其父朱高炽的储位。在朱瞻基的成长过程中,不仅有宠爱与骄纵,同时也有锻炼与拼争。这一切当然都出自朱棣的安排,他一心想把这个皇太孙培养成同自己一样追求文治武功的开拓之君。

朱高炽病逝时,朱瞻基正在南京,当日就动身北归。途中,朱瞻基听说他的皇叔、汉王朱高煦要在半途截杀他,然后自立为帝。左右都劝朱瞻基整顿兵马以作防范。朱瞻基说:“君父在上,谁敢如此胆大妄为?”依然轻身出发,日夜兼程赶到北京。当时朱高煦还真的没有派人设伏,因为他没有料到朱瞻基会来得如此之快。回到北京之后,朱瞻基一方面妥善处理了父皇的后事,另一方面加强北京城的戒备,防止有人伺机作乱。然后,朱瞻基从容登基,改年号为宣德,开始了他的帝王生涯。

与世界同步

睁眼看世界

1427年,金帐王子哈吉一世割据克里米亚半岛,建立克里米亚王国。此后在俄罗斯出现了若干个地方民族小政权。

1428年,贝德福公爵约翰围攻奥尔良。

1429年4月法兰西人贞德组织民军抵抗侵略,5月,贞德击败了约翰,解除奥尔良之围,得到了“奥尔良女儿”的称号。

1430年贞德为敌军所俘,被卖给英格兰军,被英格兰军队火焚。

1434年,佛罗伦萨银行家梅迪奇家族首领科西莫夺取佛罗伦萨政权。自此,梅迪奇家族世袭统治佛罗伦,形成佛罗伦萨的梅迪奇王朝。梅迪奇家族执政期间大力支持文化活动,使意大利成为欧洲文艺复兴的中心。

1435年,伊朗阿位伯斯坦,又称为胡齐斯坦穆沙沙家族宗教领袖扎伊尔·德默罕默德发动了反贴木儿起义,割据阿位伯斯坦。

同类推荐
  • 收复新疆第一人:左宗棠传

    收复新疆第一人:左宗棠传

    本书记载了铁血将军左宗棠波澜壮阔的一生,重点记叙了左宗棠收复新疆这段历史,提出了“犯我中华天威者、妄图分裂我疆土者,虽远必诛之”的爱国理念。
  • 曹操全传

    曹操全传

    曹操,字孟德,公元155年生,沛国谯县(安徽亳县)人。父亲曹嵩本姓夏侯,因为成为曹腾养子而改姓并继承侯爵。曹操一生从陈留起兵到洛阳逝世,奋战30余年,参加大小战役近50余次,消灭了袁绍、袁术、刘表、张绣、吕布等割据势力。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与两个儿子曹丕、曹植代表了东汉末年的文风,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庭”。曹操一生有诸多作品,为众人称道的有《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很多诗文表现了他指点江山、壮怀:激烈的高远志向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 林肯传(传记译林)

    林肯传(传记译林)

    《林肯传》林肯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著名的演说家、律师。这位“伟大的解放者”领导了针对南方奴隶制度的南北战争,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维护了联邦的统一,为美国在十九世纪末跃居世界头号工业强国开辟了道路。《林肯传》是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的扛鼎之作,也是他一生中撰写的仅有的一部传记。作者以其感人至深的笔触,生动再现了一个内心忧郁、富于理想、愈挫愈勇、满怀仁慈之心的林肯形象。林肯的从政之路充满坎坷和失败,但追求平等的政治理想却一直支撑着他屡败屡战,直至最终入主白宫。这位平民总统富于传奇色彩的一生,相信会让每一位读者唏嘘不已。
  •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的政权,建立了宋朝,历史上称为北宋。北宋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手工业生产有了显著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显著的。火药兵器的出现,罗盘针在航海上的使用,毕昇活字印刷的新创造,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它们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朱可夫传

    朱可夫传

    朱可夫出生于沙皇统治末期的一个没有任何显赫背景的普普通通的农家。如果没有战争的发生,朱可夫可能会成为一名毛皮匠,平凡地度过一生,除了家人外,不会被其他人记得。然而,由于沙皇扩军参战,朱可夫不可避免地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朱可夫是军事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仅用了25年的时间就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士兵成长为名垂军史的伟大元帅,走过了光辉的战斗历程,在世界战争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由于在漫长的军旅生涯中立下显赫战功,朱可夫曾经四次荣膺苏联英雄称号,两次获得胜利勋章,此外,还获得列宁勋章6枚,十月革命勋章1枚,红旗勋章3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2枚,以及多枚外国勋章。
热门推荐
  • 乱世最强领主

    乱世最强领主

    沃陵烽火平陵勾,不胜笙歌中谷楼。毫尘微末惊雷起,匠心之道证风流。这是一个金戈铁马气吞万里、水火风雷术法横行的时代。发展科技建立家业,用科学管理理念发展领地,将科技与术法结合纵横战场、争霸天下……一切,都从一道穿越黑洞的闪电开始……
  • 超级玛丽的恋爱冒险

    超级玛丽的恋爱冒险

    【除了打架泡妹啥都不会的富二代校霸×除了读书啥都不关心的乖乖女学霸】高三开学第一天,席溪立下目标:学习、刷题、保持年级第一。然后,她就被教导主任蛊惑转进了超级玛丽,顺便,重塑了十七年养成的世界观。
  • 三秦家规

    三秦家规

    本书由陕西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组织编写。第一部分名人家规,对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的陕西七部家规,按照家规简介、家规摘编、专家观点、采访札记等体例,对七部家规进行图文并茂式地完整展现。同时,还精选了省纪委秦风网发布的三部家规。第二部分家训家规集锦,收集整理了我省部分优秀家训家规。本书旨在通过讲述三秦大地家规故事,展现陕西人民的家国情怀,使广大读者从中汲取规矩意识、纪律意识,力求更好地发挥家规文化的教化作用,树立良好的家风。
  • 钢铁年代

    钢铁年代

    小说讲述了共和国成立初期,为了发展祖国的钢铁事业,一群小人物扎根鞍钢,在各种不利的条件下顽强克服困难建设鞍钢的故事,还原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鞍钢建设发展的历史。两个男人与一个女人之间的恩恩怨怨错综复杂,又爱又恨,争斗了一辈子……
  • 天河大唐

    天河大唐

    这不是你记忆中的大唐。 贞观之治一代贤君却因一颗核桃命丧黄泉,断送大唐的永世昌盛。 死后的李世民阴间重新建立大唐耿耿于怀当初自己竟然因为一颗核桃憋死了 ,让他的子孙李天河穿越了…… 千古女帝武则天居然抛弃李世民爱上一个乞丐,究竟发生了什么? 为何大唐街道上姥爷频频闪现? 为何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咆哮。 大唐人民都变成了吃货,再跳广场舞,在蹦迪。这是咋了?
  • 太子妃升职记(上)

    太子妃升职记(上)

    【全网独家】雷萌神剧原著小说。为了弥补工作失误,司命星君将现代男人陈然的灵魂偷偷从地府带出,附身到“落水身亡”的南夏太子妃张芃芃身上。这天上掉下来的是馅饼还是陷阱?丈夫不喜,婆婆不爱,男人心女人身的张芃芃如何才能从“太子妃”一路顺利地升职为“太后”?这是一个“女人”在后宫的奋斗史……同时,也是一个“男人”在后宫的苦难史……痴情太子兜售真心假一赔命,好色太子妃性别错位笑料迭出……
  • 帝君你新娘又跑了

    帝君你新娘又跑了

    “本王疼你,护你,宠你,帮你虐渣杀怪,为何你还要跑?”慕攸宁咬牙:“敢和死神抢老婆,你不要命了?”穿越重活一世,慕攸宁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安然的活到18岁,躲开想要娶她做新娘的死神。可万万没有想到,一次意外的失身,她竟招惹了一个比死神还要难缠的男人。“为了你,本王可杀神诛佛。小宁儿,你只能是我的。若敢再逃,定要你一辈子都下不了床。”慕攸宁欲哭无泪,她不就是坑了他吗,怎么还就甩不掉了?《已完结惊世情缘系列三部曲。》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忆父亲最后的时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忆父亲最后的时光

    本书是作者于父亲生病期间的日记汇总而成,讲述了父亲生命最后一段时光中一个儿子的感受。文中包含了对父亲的深切感情,以及父亲一生一些看似平凡的举动实则对儿子产生的深远影响。全书用笔朴实,但读来却很能引起共鸣。
  • 王者之游戏人间

    王者之游戏人间

    欢迎来到王者荣耀无限穿越模式随机英雄:李白穿越世界:盗墓笔记当晨觉意识到自己穿越了的时候,他已经进入了盗墓笔记的世界,而穿越的代价是一年的寿命,唯一庆幸的是,他随机到了李白的技能。“一年的寿命,换一个世界的历险,似乎也还不错!”晨觉自语道。 目前已进入世界,盗墓笔记(李白),红海行动(百里守约),西子秘境(妲己),斗罗大陆(明世隐),富岳秘境(宫本武藏),怒海潜沙(李白),八佰(五神兽),火影忍者(元歌)……
  • 疯狂又脆弱 坚定又柔软

    疯狂又脆弱 坚定又柔软

    本书是朱墨的一部作品集,介绍了作者考研到北京,工作在华谊,以及留学去英国的经历,在这短短几年中她一路升职加薪,25岁升任华谊宣传总监,27岁赚到人生的第一笔100万,30岁却毅然离职去英国留学,在表面的光鲜亮丽之下,她也曾付出过外人所不知道的心血和努力。她的人生告诉我们,每一个身居高位或者肆意潇洒的人,都曾为梦想疯狂地倾尽全力,而那些心怀梦想的人也总是怀揣一颗坚定又柔软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