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59500000015

第15章

菲利普是十三岁进入特坎伯里皇家学校的,这所学校一直以其历史悠久为傲,最早可追溯至诺曼征服英国以前,本是一所修道院,由奥古斯丁的僧侣来教授一些基础知识。皇家学校跟许多这类学校一样,是亨利八世的官员在破败的修道院上修建起来的,学校因而得“皇家”之名。自那时起,学校一直崇尚务实的教学课程,让肯特郡本地的社会名流和一些专门人才的子弟受到必要的教育。有一两位从这所学校走出去的文学家曾赢得极高的声誉,他们最先是成为诗人,才华横溢,恐怕只在莎士比亚一人之下;后来又成了散文家,他们的人生观深刻地影响了菲利普这一代人。后来,学校还出过一两位杰出的律师,但毕竟有名的律师比比皆是,不足为奇。此外还出过一两个战功赫赫的军人。但是,在学校从修道院分离出来后的三百年里,学校专门培养神职人员,包括主教、教长、牧师,最重要的是培养了不少乡村牧师。有些学生的父亲、祖父和曾祖父都在此接受过教育,都成了特坎伯里主教教区的教牧人员,所以,这些学生刚进入学校就决定领受圣职。但尽管如此,有迹象表明学校的变化即将到来,有些学生将家中听到的事情拿到学校来讲,说什么教会早已今非昔比。倒不是说薪俸不高,而是从事这个行当的人已是大不如前。有两三个学生认识几个副牧师,他们的父亲都是商贾出身,这些人宁愿去殖民地(当时,对于那些走投无路的人来说,殖民地是他们唯一的希望),也不愿在某个出身不好的家伙手底下当助理牧师。提到那些商贾出身的,皇家学校的看法跟布莱克斯塔布尔牧师府邸的看法一致,认为他们只不过是一群没有土地的倒霉蛋(在他们眼中,乡绅和地主区别大着呢),他们又不会从事乡绅阶层可能从事的四种职业[21]。在走读生里面,大概有一百五十人是当地社会名流和驻地军官的子弟,那些父亲是做生意的学生都自认为低人一等。

教师们偶尔会在《泰晤士报》或者《卫报》上看到一些教学方面的新思想,却多半不能容忍。他们一心盼着皇家学校能保持古老的传统。学校只会反反复复教授学生一些废旧的语言,足以让毕业生一想到荷马和维吉尔[22]便会无聊得恶心。即便有一两个胆大者在教员公共休息室用餐时委婉地指出数学已经变得日益重要,但大多数人还是认为:数学怎能同高尚的古典文学相提并论。学校既不教德语,也不教化学,只有班主任会教些法语,比起外教,他们能更好地维持课堂秩序,而且他们的语法也绝不比法国人差。要不是在布洛涅餐馆里的侍应多多少少懂点英文,他们恐怕连咖啡都喝不上,但这些似乎都无关紧要。地理课也教得非常简单,无非是教孩子们画画地图,这门课倒成了学生的最爱,尤其是画那些多以山地为主的国家时,画安第斯山脉和亚平宁山脉就能消磨掉大量的时间。毕业于牛津或者剑桥大学的老师均已领受圣职,而且都没结婚。倘若他们中偶尔有心血来潮想要成婚,就只能接受牧师会的安排,领取一份微薄的薪俸。但这么多年来,还没有哪位牧师愿意离开特坎伯里这个高雅的社会圈子,去过乡村牧师那种单调的生活,因为这里不仅有虔诚的宗教气氛,而且驻扎此地的骑兵营还带来了一种尚武的精神。如今,学校的老师都已年届中年。

至于校长,却是非结婚不可,他将一直干到年老体衰,无法再主持学校的工作为止。退休时,他不仅会领到一笔教师不敢奢望的薪水,而且还能获得牧师会名誉会员的称号。

但是,菲利普进校前一年,学校遭遇巨变。当时的校长弗莱明博士已经在位二十五年,早已耳聋眼花,不能再为上帝的荣耀继续添砖加瓦。当时郊区有个教士的位置出现空缺,牧师会便将这个年俸高达六百镑的职位给了这位校长,以此暗示他完全到了退休的年龄。而校长完全可以用这笔俸禄颐养天年。两三位觊觎这一肥缺的助理牧师同他们的妻子抱怨,教区牧师需要一位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的人领职,而不是让给一位对教区工作狗屁不通,只会中饱私囊的老东西,此等做法真是荒谬至极。但是主教堂的牧师会成员却对无薪俸牧师的满腹牢骚充耳不闻。而教区居民对这些事情从来不置一词,因此谁也不会去征询他们的意见。而卫斯理宗[23]教徒和浸礼宗[24]的教徒在乡村又都有小教堂。

弗莱明博士的事情安排妥当后,尽快找到一位接任者就变得迫在眉睫了。按照学校的传统,他们是不会从本校的教师中选择继任者的。全体教师一致推选预备学校的校长沃森先生当选。人们几乎从来没把他当成皇家学校的校长,而且,他们认识他已经二十年了,知道他将来也不会成为一个讨人嫌的角色。但牧师会的做法却让他们大吃一惊。他们选了一个叫帕金斯的人。起初谁也不知道珀金斯是何方神圣,就连对这个名字都没留下过好印象。惊愕之余,人们总算弄清楚了,原来珀金斯是布店老板之子。弗莱明博士是在就餐之前把这个消息告诉教师的,他自己也有些惊惶,正在用餐的人几乎都没说话,只是埋头把饭吃完,谁也没提这事,等到学校的工人刚离开屋子,他们才议论纷纷。至于在场的人姓甚名谁,并没什么要紧的,好几代学生都知道他们的绰号叫“叹气”“柏油”“瞌睡虫”“水枪”和“马屁精”。

他们全都认识汤姆·珀金斯,一提起他,大伙都知道他并非乡绅出身。他们记得非常清楚。他个子矮小,深色皮肤,一头乱蓬蓬的黑发,大眼睛,活像吉卜赛人。当年念书时,他是一名走读生,获得学校最高标准的奖学金,所以,他上学的时候一个子儿都不用花。当然,这小子也的确是个人物。每次颁奖典礼的时候,他都会抱回一大堆奖品,简直成了他们的金字招牌,他们记起当年他想去更大的公学拿奖学金、撇下他们时,现在还是有点儿后怕。弗莱明博士还去布店找了他的父亲——他们还记得那家店铺位于圣凯瑟琳街,叫珀金斯和库伯布店——说是希望汤姆在前往牛津大学念书之前一直留在皇家学校。而学校是店里最好的主顾,珀金斯先生自然很开心,满口答应下来。汤姆·珀金斯继续成为学校的优等生。弗莱明博士记得他是最出色的古典文学学生,离校时学校还为他提供了最丰厚的奖学金。后来他在莫德林学院又获得了一份奖学金,而后便开始了前途无量的大学生涯。皇家学校的校刊上每年都会将他取得的辉煌成绩记录下来,当他在两门功课中获得优异成绩时,弗莱明博士会亲自在校刊的封面上为他题词以资鼓励。他取得的成绩也让学校的老师甚为满意。因为当时珀金斯和库伯布店时运不济,库伯成天喝得烂醉如泥,就在汤姆·珀金斯即将获得学位的时候,两位布店老板也提交了破产申请。

汤姆·珀金斯及时接受圣职,而他天生就是块当牧师的料,先后在威灵顿和拉格比公学担任校长助理。

但是,欣赏他在别的学校取得成绩是一回事,在他手底下做事又是另外一回事。当年,“柏油”经常罚他抄书,“水枪”还打过他耳光。他们真是不敢相信牧师会居然会做出这种荒谬之举。谁也无法忘记他是破产布商的儿子,库伯当年酗酒成性的事更是让他们觉得丢脸。大伙都明白教会热诚地支持这位候选人,所以,他极有可能会被邀请来赴宴。但是,届时汤姆·珀金斯堂而皇之地端坐在小宴会上,气氛岂不尴尬?驻军会怎么想?他甭想指望那些军官和乡绅会把他当成同他们一样的上流人士。这会对学校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做家长的肯定也不会满意,到时候大批学生退学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且,称呼他为“珀金斯先生”简直就是奇耻大辱!老师们想过用全体辞职的办法抗议,可是又恐上头不为所动、接受他们的辞呈,也只得作罢。

“现在看来也只有静观其变了。”“叹气”道,他负责五年级的教学工作已有二十五年,其教学水平却奇臭无比。

他们和新校长见面时,心中疑虑重重。弗莱明博士邀请他们前去跟新校长一起吃午餐。现在他已经三十二岁,身材颀长,但看起来邋里邋遢的,不修边幅,跟他们记忆中的那个小男孩没什么两样,几件做工粗糙、早已破旧的衣服凌乱地套在身上。他的头发还跟过去一样又黑又长,显然从来没学会怎么梳理,每次他一举手投足,头发都会垂至额前,他便会迅速地用手一拨,将罩在眼睛上的头发拨回去。他蓄着浓密的黑胡子,络腮胡几乎遮住了颧骨。他跟教师们说起话来倒很轻松,像是跟他们才分别一两个礼拜。见到他们时,他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似乎并没有察觉他们对他的陌生态度,他们称他为“珀金斯先生”,他似乎也不以为意。

他跟他们道别时,有一位教师没话找话,随口说了一句:“现在赶火车,时间还早得很。”

“我想到处转转,去看看那个铺子。”他兴高采烈地说。

在场的人明显感到很尴尬,心想这小子可真够傻的,更糟糕的是,弗莱明博士没听清。他太太对着他的耳朵大声说:

“他想到处转转,看看他父亲的老铺子。”

所有在场的人只有汤姆·珀金斯没有察觉话里羞辱的意味。他转头看着弗莱明太太。

“你知道现在那个店铺归谁了吗?”

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肺都要气炸了。

“还不就是个布店,”她不无讽刺地说,“名叫格罗夫,我们早就不做那里的生意了。”

“不知道他会不会让我进铺子。”

“我想如果你表明自己的身份,他应该会让你进去。”

晚餐结束之前,公共休息室里的教师谁也没针对这件事情发表意见,全都憋在心里,最后,还是“叹气”先开口:

“嘿,你觉得我们的新上司怎么样?”

他们想起了午餐时的那场谈话,不过,那几乎不能称为谈话,顶多只能算是独白。珀金斯一个人在那滔滔不绝地说。他嗓音浑厚、洪亮,说话的语速很快,但通俗易懂。笑声短促、古怪,笑起来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他们听得很费劲,他思维跳跃,从一个话题聊到另一个话题,他们搞不懂其中的联系。他讲到了教学法,这本是再自然不过的话题,但他又大讲特讲他们闻所未闻的德国现代理论,他们只得满腹狐疑地听着。而后他又聊到了古典名著,因为他去过希腊,又谈到了考古学的话题。他曾经花了整个冬天的时间挖掘古物,他们搞不懂,这些东西怎么拿来教孩子通过考试呢。他谈到了政治。他还拿比肯斯菲尔德爵士[25]和亚西比德[26]做了一番比较,在他们听来这也太格格不入了。他还谈到了格莱斯顿先生[27]和地方自治。他们这才恍然大悟他是个自由党,这让他们的心情跌落谷底。他又谈到了德国哲学和法国小说。教师们认为,要是一个人的确有真才实学,他的涉猎也断然不会这样繁杂。

最后,“瞌睡虫”把大伙的印象总结起来,得出一个引起公愤的结论。“瞌睡虫”是高三班的老师,老是耷拉着眼皮,没有一点儿主见。他个子很高,反倒没什么气力,他行动迟缓,总是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给人一种慵懒的感觉,“瞌睡虫”这个绰号安在他身上再贴切不过。

“他是个狂热的家伙。”“瞌睡虫”说。

狂热就是没有教养。没有教养等于没有绅士风度。他们想起了军号吹得山响和战鼓擂得喧嚣震天的救世军。狂热还意味着变化,这些人一想到那些合乎心意的老传统将危在旦夕,便浑身起鸡皮疙瘩。将来会怎么样,他们想也不敢想了。

“他现在更像吉卜赛人了。”沉默了一会儿,有人说。

“也不知道教区长和牧师会选定他的时候,知不知道他是个激进分子。”另一个人悻悻地说。

谈话没再继续了。大家心烦意乱,话题无法延续。

一个礼拜后,“柏油”和“叹气”一起前往牧师会参加一年一度的颁奖典礼时,说话向来刻薄的“柏油”向同事抱怨道:

“咱俩来这儿参加的颁奖典礼不算少吧?这回莫不是最后一次?”

“叹气”的情绪看起来比以前还要低落。

“生活若能得偿所愿,我也不在乎什么时候退休了。”

同类推荐
  • 老滩

    老滩

    本书叙写新世纪的老人与海,记录和展示辽东湾的生存状态,经作者精心打造,沉着,大气,悲悯,人物形象立体、丰满,戏剧性冲突紧张生动,扣人心弦。通篇画面感强烈,抒情韵味浓郁,兼具地域性,人文性,历史感,现实感,颇具史诗风格,余曾先睹为快。
  • 三国2:龙争虎斗

    三国2:龙争虎斗

    本书为“日本金庸”吉川英治最耀眼的巅峰杰作《三国》第二部。作者用颇具个性的现代手法对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进行了全新演绎,简化了战争场面,巧妙地加入原著中所没有的精彩对白,着墨重点在刘、关、张、曹操等经典人物的颠覆重塑和故事情节的丰富变幻,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极大成功地脱胎换骨,将乱世群雄以天地为舞台而上演的一出逐鹿天下的人间大戏气势磅礴地书写出来。书中扑面而来的旷放雄卓之豪气、凄婉哀切之情愫、夸张幽约之谐趣,令人感慨不绝;其中的运筹与博弈、权术与诡道、用兵与驭人,则令人掩卷深思。
  • 逆水而行

    逆水而行

    霍品从鸡心湖缩回目光,眼睛又涩又胀。侧过头揉揉,眼前顿时一片模糊。一个人向霍品跑来,霍品怎么也看不清。到跟前儿,是刘会计。霍品问这么慌张,出啥事了?刘会计边揩汗边说吴乡长让霍品开会。霍品说知道了,却不动弹,目光再次抛向鸡心湖。湖水刚刚融化,泛着青色的光泽,在湖水映照下,岸边那排红房子格外刺眼。刘会计焦急地说,吴乡长让现在就去。霍品不答,却瞅着刘会计脖子上的伤痕问,又挂彩了?刘会计捂着脖子嘿嘿笑,不再催促。霍品这才往回走,慢悠悠的。霍品前后当了二十多年村长,乡政府大门进了无数次,现在却挺犯愁进去。不想见吴石。
  • 送行人

    送行人

    明明是一间屋子,却一直在人来人往。南面墙边,一长溜,都是吊颈鬼。表情呆滞,面目诡异。吊颈的工具分电动与机械的,大家也不选,逮着什么,就吊什么。由专业人士调试好,人就坐上去,几块宽布带子把腮帮子提起,让脖子最大限度地拉长。十几张床位上,趴着一些男男女女,哼哼叽叽的。呻吟声,压抑的、放肆的,此起彼伏。也有牙缝里渗出的嗞嗞声,伴着抽搐唉哟唉哟地喊着娘。只是这些人却依然趴在那儿,任凭面前的医生捏拿,神情与叫唤背道而驰,脸上居然有那么点享用的味道。这是间治疗室。
  • 美国枪之谜(长篇连载一)

    美国枪之谜(长篇连载一)

    埃勒里·奎因,是两位美国著名侦探小说家费雷德里克·丹奈和曼费雷德·B·李的笔名,两位作家从1932年开始合作,创作出一系列独具风格的侦探小说,其中大部分以埃勒里·奎因的笔名发表。他们开创了美国侦探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其奎因探案系列脍炙人口,风靡美国及欧洲,至今畅销不衰。奎因侦破的每一个案件都是难解的谜团,整个案情扑朔迷离,没有明确的线索,使人如坠五里云雾摸不着头绪。不到最后,读者很难猜到罪犯是谁,看到谜底后,对作者无懈可击的严密推理只能赞叹。本刊将从本期开始,分三期连载埃勒里·奎因的侦探小说《美国枪之谜》,希望广大读者在阅读时不妨接受作者的挑战,试试你的逻辑推理和分析判断的能力,这可能会增大你的阅读兴趣。
热门推荐
  • 我的阴阳两界

    我的阴阳两界

    李银河独家授权,并亲自校订全稿。自我对话式风格小说,充满对现实赤裸裸的讽刺!他说:我知道,有很多理智健全、能够辨别善恶的人需要读小说,《我的阴阳两界》就是为他们而写。与此相似,我的生活也有硬软两个时期,浑如阴阳两界。王小波对个人存在的追问是赤裸裸的。人们总是为性添加了很多的附加值,而王的小说使它回到了纯粹状态。在《我的阴阳两界》中,小孙是文化的代表,她深入到王二的地下室去,为他治病。当她治好了他的阳痿,使他成为一个正常的男人之后,同时也把他拉回到文化里去了。
  • 凤惊鸿:一代女帝

    凤惊鸿:一代女帝

    踏雪惊魂,眉色染霜,清寒空渺如他;执玉扇,倚红楼,鲜衣怒马如他;挽清酒,贵如胄,神圣无俦如他;犹记那年初雪,嫁衣璇鸿似血,泪目泣红绡,她扬袖飞衣剑指苍天:他死了,你们谁也别想活,这天下,我替他夺!
  • 苦菜花,甘蔗芽

    苦菜花,甘蔗芽

    第一本书《乱时候,穷时候》出来以后,在北京开了个读者见面会。有个女孩想问俺啥,她叫了声奶奶就哭了,一边哭一边说,说的啥俺没听清。她这么难过,俺觉得对不起她,就说:“孩子,看俺的书不要哭,不要流泪,事都过去了。要是没有这么多苦难,俺也写不出这本书来。”俺这辈子跟弹花锤子似的,两头粗,中间细,经历的事太多了。
  • 人间游戏

    人间游戏

    身为心理学专家的邵长歌找到好友夏晓波,委托他帮忙查找其失联已久的女友林珑。而此时作为刑警的夏晓波却对自我职业的认知产生严重怀疑,想离开警队。海城大学巨人观女尸案发,夏晓波无奈被派往现场,在命案和朋友委托之间奔波的他,还要考虑自己和神经外科医生戴琳之间纠缠不清的关系。?焦头烂额之际,一个喜欢莎翁戏剧的水电工进入了夏晓波的视野,在拜访了退休警察老丁后,夏晓波苦闷地发现,他身边所有的人和事似乎都被裹挟了进来——命运的漩涡从未放过任何一个人。23年前街头背尸的大提琴手,7年前的连环开颅人屠事件,夜半隐约的歌声和深山道观中飘荡的红绸,一切被漠视、被遗弃、被扭曲的,在空旷寥寂的人间舞台上隐现,一场灰色大戏拉开了厚重的帷幕……
  • 争议下的国际问题观察

    争议下的国际问题观察

    本书是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文集的一本,除了一般国际问题,单列了时代问题和日本问题两项。因为时代问题关涉全局,日本问题一直是我国对外关系的核心问题之一,对于日本尤其是侵略战争的错误,碍于时代,也有今天看来错误的认识。本书多是几十年前的论文,一些观点可以商榷,但作为一个年代的记载,自有其价值所在。
  • 重生之我是你女王

    重生之我是你女王

    身为刁钻蛮横的千金,她为了一个莫黎,气死父母,害大哥嫂子,夺财产给他。脱衣爬床勾引,接触过他的女人都被她害的自杀。而身为她的竹马云霈,深爱她,一直给她善后掩盖。最后慕黎的初恋怀孕,上门挑衅她。她嫉妒的失手杀人,云霈却打电话自首。当她恍然醒悟,她决心要和莫黎了断,莫黎却杀了她。赶到的云霈撕心裂肺的抱起倒在血泊的她。她说“如果有来世,一定好好爱你。”
  • 武侠之超级掠夺系统

    武侠之超级掠夺系统

    李锋携带超级掠夺系统来到了险恶无比的武侠世界。掠万物之精华,夺天地之造化。无尽掠夺,快乐成长。“叮,恭喜宿主成功掠夺对方一百点内力!”“叮,恭喜宿主成功掠夺对方一百点智商,对方直接变成白痴!”“叮,恭喜宿主成功掠夺对方一本武功秘籍《如来神掌》!维护武侠世界的和平就交给你了”“叮,恭喜宿主成功掠夺对方一条大裤衩!赶紧挥刀让他变成太监吧!”
  • 我的异界特效馆

    我的异界特效馆

    【这是一个比国产特效还要惨烈的世界,准确的说,是一个没有充钱的世界!】在拳头上盖上一层浅红色内力就是烈焰神拳……寒冰九剑只能射出九股冰蓝色气流……洞虚神眸只是让人眼球全白,看上去毫无威力……但,它充钱之后呢?————————(PS:作者是一条放弃挣扎的咸鱼,这本书就当是练笔了。我都这样说了你还要看的话,请保持一颗平常心……因为练笔,找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所以本书的风格很容易变——前一章还是吐槽,这一章就可能变得有些中二热血。还是因为是练笔+兼职的缘故,所以作者的更新贼不稳定。但完本的字数一定不会让你们太失望的。)
  • 黑洞之吻

    黑洞之吻

    科学家们观测到一个低质量太古黑洞即将与地球相遇,将会对地球造成难以想象的灾难,在灾难来临之前,星际神探鲁文基教授提出“猫捉尾巴”的方法,通过击打黑洞来改变它的轨道,后来却发现这个黑洞只有原子大小,这个办法宣告失败。同时,地球上也出现了骚乱,社会陷入一片混乱。在末日到来那天,人们又都恢复了平静,静静等待末日降临。在引力场的变化过后,黑洞被地球成功捕获,成为了地球的一部分。
  • 亚人2149

    亚人2149

    2149年,第一个“亚人”诞生,人类肉体与高科技机械的高度结晶,完美的继承了人类的感情与智慧,“长生不老”的梦想看似美好,但当谁都不知道,人类是否会将自己送上毁灭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