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皇宫,南书房。
宇文冽交回虎符,述职完毕,可相较之下,明宗更在乎的不在于此,而在其他。毕竟一个君王最忌讳的就是功名过盛的人。
明宗将虎符捏在手里把玩了一会儿,忽然问道:
“冽儿,朕问你,你可想过要当皇帝?”
这是一道送命题,似乎怎么答都不对,谁知宇文冽却毫不在乎,直言不讳。
“自然是想过。”
是实话,有血性,有野心,也够光明磊落。
明宗虽有一丝不悦,却也难掩欣赏之情,而在听了他后面的回话后,那一丝不悦便烟消云散。
只听他说:“身为皇家儿郎,若是连这么点追求都没有,那岂不是太没用了。不过显然儿臣已经没有机会了。”
“哦?”明宗疑惑。
“论长幼,儿臣在兄弟中排行老六;论贤明,太子哥仁德明智,天下皆知,又拜郭太傅为师,将来也定会是个治国有方的明君,儿臣这做弟弟的,尽心辅佐也乐得自在,没什么不好。”
宇文冽虽乖张放肆了些,但生性洒脱,从不藏着掖着。他若这么说的话,定然不会是矫辞。明宗心悦,却还想再往深了问问。
“照你这么说,若是太子昏庸,你是必定要争上一争咯?”
“倒也不好说。”
“这是为何?”
“当皇帝这事情,得看天意,也不是争了就能成功的,儿臣是觉得当不当皇帝这件事得随缘,强求不来。”
明宗听言,开怀大笑。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你这性子,倒真是随了你的母亲。”
宇文冽的母亲荣妃,出身武将世家,似乎生来便带着武人的耿直脾性。为人公正善良,有一说一,不畏强权,也从不阿谀奉承,入宫近三十载,也曾潦倒受挫,却从未遗弃过那份赤子之心。
这本就是难能可贵的宝贵品质,自然让她成为这诡谲后宫中的一股清流,地位尊崇,可谓是皇后之下,众妃之上,身授协理六宫之责。
“去看看你母妃和太后吧。你也老大不小了,手头的事情就先放放吧,眼下最重要的是早日找个贤妻,成了家室才好。”
明宗这话,话里有话。表面上是关心他的感情生活,实则是要夺他的权,将他架空。
宇文冽却道:“不急。”
皇帝要收权,而他却公然拒绝?
不不不,并非如此。
明宗狐疑的看向他,却见他眉眼挂笑,又想起先前听闻的三万红卫军护送一女子进京一事,心中便有数了,笑问:
“可是那三万红卫军护送进京的姑娘?快与父皇说说是哪家的姑娘?”
“尚未知其姓名,改日有机会带进宫给父皇瞧瞧。”
“哈哈,好!好!”明宗心悦,连连叫好。
其实不当皇帝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只娶自己喜欢的女人。
第二天,圣旨便到了冀王府。宇文冽加封七珠亲王,却被侧面的夺了权,这就让人有点弄不明白了,他究竟算不算是失宠了呢?
同样的问题,明宗前阵子也问过岳王宇文决,回答却差强人意。
待宇文冽走后,太子宇文凇从屏风后走出来。
宇文凇模样清俊高雅,眉眼温柔深情,与明宗最像,气质却是不同于宇文冽的温良恭谨,似乎还隐着些许不易察觉的病态。
明宗问:“如何?”
宇文凇回:“五弟为人正直坚毅,行事磊落,又有军功在身,可以说是文武双全,若儿臣......他会是个不错的人选。”
明宗也觉得满意,不过想到宇文凇,神情不由得有了明显的悲痛,宇文凇则更是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