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死者弄湿的,还不好说,但是我们可以先想想,这里为什么会湿呢,现在还可以闻到这个地方隐约夹杂着苦杏仁和橙汁的味道,很明显是被溅到含有氰化物的橙汁后又处理干净的。现在距离死者死亡的时间已经有一阵了,如果是死者生前擦洗过,那按照现在的温度早就应该干了,可这里还是潮湿的状态。
我们可以大胆推测一下是不是这样,死者服下含有氰化钾的橙汁后,他后悔了,于是把它吐了出来,刚好就有部分混合着氰化物的橙汁溅到了沙发上。
这个时候死者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自救,怎么自救?打电话给120?可是死者的身边没有电话,他的电话还放在卧室的桌柜上,两者相隔有十米远。再者说,如果是你,你会在着急自救的时候清理沙发么?如果他只是一时的犹豫,后来又喝下了毒药,那么一个决意赴死的人更不会在意沙发是不是被弄脏了,而且两分钟的毒发时间也不够他做这些事。”
“所以......是有人帮他清理咯~”小刘自然而然的接话道。
“应该是这样~从死者的死亡状态来说,我推测他应该是自愿喝下这杯毒药的,那么为什么有人要帮一个自sha的人做这些多余的工作呢,那个人之所以这么做,一定有他的目的。”
哦~~小刘被婆婆的思路带着走,突然觉得这个逻辑有很大的漏洞,“不对啊,您说他自愿喝下,这个从哪儿看出来的,如果是被别人骗的喝下,也是可以的啊?”
“这个嘛~”婆婆拿出一个透明袋子,里面有一个小瓶子,“这是在厨房的垃圾桶里发现的,初步检测这里之前存放的就是氰化物,如果凶手可以细心到清理沙发,又怎么会随意将它丢弃在这么明显的地方,而不把这么重要的物证带走呢?”
“这也说明不....”
“而且~”婆婆并不打算让小刘警官发表质疑的观点,“这厨房的抽屉里,还找到了另外一瓶同样包装的氰化钾,所以毒药不是别人带来的,而是死者自己持有的。”
“哈?那也许是凶手自己放的啊?”
婆婆有点无奈,这个小伙子的逻辑点有点难衔接啊。
“芳芳,你来和他解释一下”
芳芳是刑侦部门的技术员,今天现场的指纹就是她负责提取的,“厨房的指纹非常的明显清晰,在放置毒药的抽屉上,有一组推拉抽屉的指纹,壁柜的扶手处有一组指纹,还有冰箱的扶手上有一组指纹,虽然指纹还需要电脑的比对来确定,但根据我们的大概测算,指纹是属于同一个人的,应该就是死者本人。之后等电脑比对分析的结果出来了,我们会把具体的报告送过去。
根据指纹可推测大致行为活动应该是这样的,死者从冰箱中取出橙汁,从壁柜里取出杯子,又从抽屉里取出毒药。”
“这样你清楚点了么?”婆婆对小刘警官说道,而小刘警官还在将各种已知信息进行排列组合,这人吶,找不到自己的逻辑的时候很难把事情想通的。
“这就有点奇怪了,”张警官说,“厨房里的指纹这么简单明确,就像是特意准备好的证据,告诉我们这些事情是谁做的,怎么做的。”
“你说的没错,芳芳他们也检查过别的房间,指纹是错综叠加的,只有厨房的指纹非常清晰简单。”
“这是打算给我们留个自sha的假象,却因为沙发潮湿的一角露出了破绽。”
婆婆嘴角微微上扬,似乎是带了点嘲笑的意味:“只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呗,环境太简单反而让人觉得刻意了。”张警官点了点头。
“不知道是不是我想多了,总觉得这个案子背后,不是那么简单。”婆婆的心里是满满的不安。
【法官】:你清理过现场的沙发?
【杀手】;是的,那块印记太明显了,我怕警察怀疑
【法官】:sha手身份暴露,出局
【杀手】:我并没有被警察抓到
【法官】:天真,怀疑的种子一旦埋下就会生根发芽,抓没抓到都是一样的。
【法官】:天·亮·了......
就在大家被这个案子弄得焦头烂额的时候,接到了一家酒店的报案,一位住客在酒店的房间里发生了意外。现场的状况大致说明了这位住客受伤的原因,应该是洗澡时不小心被掉在地上的肥皂滑倒,后脑撞到了墙壁,服务员是刚好路过听到了一声惨叫,才急忙打开门查看的。
目前受伤的住客已经送去医院治疗,还处于昏迷状态。不过因为案件无可疑,刑警没必要介入,就转交给派出所帮忙处理后续的事情了,查实这位住客的身份,再联系亲属,监督酒店履行责任支付医疗费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