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警官辞职之后,他就从别的队掉过来接替张警官的职务。
“法医给的结论是这样的。”刘警官点点头回答道。
“死者没有中毒,也没有检测到其他药物反应,她看起来绝对不是无家可归衣衫褴褛的流浪者,怎么会被冻死呢?查到死者的身份了么?”
“协查通报已经发出去了,目前还没收到反馈,暂时不知道死者的具体身份。”
“其他案件信息呢”,余警官问道。
“有件事情比较特别,案子不是经过110报案系统接警的,而是报案人打电话给我们的同事,他接警后直接去到现场再报送警局出警的。”
“谁第一时间去的案发现场?”
“楼下接待处的小卫。”
“让他来见我。”
当当当~几声清脆的敲门声响起:“余队您找我?”
“来来,坐下,关于今天早上的案子有点事想问问你,为什么报案人会给你打电话呢?”。
“我也正想向您汇报这件事呢,”卫警官将一份文件放到余警官眼前,“这份是案发现场第一发现人张阿姨,两天前来报警的时候做的笔录。
据她所说,她曾经连续两天在清理路面积雪的时候发现埋在雪堆中的一只手,但是当她找同事来见证现场的时候,那只手就不见了。那天接待她的时候我也是一头雾水,因为没有人证也没有物证,没办法立案。
阿姨说的非常认真,谨慎起见我就陪她去现场看了一下,没有发现任何她所叙述的痕迹,可是张阿姨还是觉得很不安,再加上别人对她精神方面的怀疑,她很迫切想要证明自己说的都是真话,所以我就把手机号码留给她,可没想到张阿姨今天去清理路面的时候又发生了同样的状况,所以她第一时间就给我打了电话。”
“连续两天都发现了?所以按照你的说法,除了张阿姨他自己,没有任何人看到了这件事情。”
“没错,是这样的,而且在同事们到达之前,张阿姨特别肯定地跟我说这就是她之前看到的那只手。”
“她怎么会这么肯定呢?”
“听她这么说的时候我也很奇怪,但张阿姨说前两天她看见的手上面戴着同一只戒指,是一个红宝石戒指,可能因为雪天的关系,衬托得特别醒目,所以她一眼就认出来了。”
“所以其实张阿姨认识的是戴在手上的戒指,而不是对死者或者那只手有任何印象。”
“嗯,大概就是这样。”
连续三天,在同样的地方,相同的时间,被同一个人发现同样的事件,为什么呢?又为什么会在被发现后不见了踪迹?余警官紧锁着眉头思考着,他有些好奇这个案子隐藏着什么故事。
抛开这些问题不谈,单就查清死者的身份已经够让人头疼的了。没有任何身份证件,也没有失踪人口报案信息,余警官挠了挠头,觉得这个差事可不好干呀。
不过这件事情倒是没有让他头疼很久。尸体解剖后,法医部门按照流程,将死者的信息,输入到信息库。在公安系统的信息库里意外地发现了死者的身份,原来死者曾经在几年前,被强制戒毒送到过戒毒所,所以留下了指纹信息。
死者名叫郭甄甄,31岁,私营业主,开有三家饭店,据说经营的很不错,预估年收入在300万左右,她的父母在几年前移民到了国外。这几年里女儿和他们联系的很少,直到警方联系他们才知道她出事了。
对于女儿近期的行踪,他们并不清楚,身边交什么样的朋友也不了解,当警察询问到女儿是不是有吸毒史的时候,他们很惊讶,似乎从来不知道这件事。
询问下才得知,他们已经移民有十多年了,至于郭甄甄的强制戒毒的时间大概是在他们移民两年之后的事。无法从父母这里得到更多有用的信息,于是警方将调查方向着眼于她的生活轨迹。
据她的父母说,郭甄甄小的时候是一个善良乖巧的孩子。性格不是很内向,也不是很外向,喜欢接触的朋友不是很多,但只要是她认定的朋友,就会一心一意的对人家好。在他们出国前,和她交往最好的朋友是高中同班同学聂雪,性格开朗热情,人也聪明。有这样一个朋友陪伴甄甄的成长,父母是很放心的。
原本他们是打算带着郭甄甄一起出国,让她在国外上大学的,甚至连学校都联系好了,但是女儿无论如何都不肯出国,他们只好妥协,在国内替她打点好各种事情,每月寄给她足够的生活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