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6500000016

第16章 货币政策(5)

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扶优限劣的激励机制为金融企业发展提出明确的方向和可操作的标准,在抑制资本充足率不足且资产质量较差的金融机构盲目扩张贷款、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方面成效明显。

相关链接:08年年内第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人民银行08年6月7日宣布,为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2008年6月15日和25日分别按0.5个百分点上调。上调后,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7.5%的历史高位。央行同时宣布,对于此次准备金率的调整,地震重灾区法人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不难看出,这次上调与以往相比,有着鲜明的特点:其一,以往央行多在上月CPI数据公布之后再作出决定,而此次调整先于CPI公布之前,属于“提前行动”;其二,此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1个百分点,调整幅度巨大,有别于以往0.5个百分点的调整幅度;其三,此次调整对地震重灾区法人金融机构暂不上调,体现了“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政策特点。

央行之所以实行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流动性过剩的形势严峻。外汇储备增长迅速;“热钱”加速流入;08年6月份,公开市场到期释放的资金较多;这些因素都助长了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局面。二是通货膨胀压力仍然很大。业内人士指出,全年CPI实现4.8%目标的压力非常大。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国际原材料价格传导到国内工业生产环节。据统计,08年4月份,我国PPI(工业品价格出厂指数)同比上涨了8.1%,继续创出了三年来新高,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了11.8%,是推高PPI的主要因素。

据测算,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可望回收金融机构4000亿元以上的资金。

(第四节)不可不知的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通过市场化方式吞吐货币,是央行实现其货币政策意图、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和工具,目前已成为全世界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的日常货币管理手段,在发达国家应用更是广泛。

公开市场业务,作为央行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可能不少人会感觉比较陌生,本文将揭开这层朦胧的面纱,还一个清晰的解释于读者。

首先来了解一下定义,所谓公开市场业务又名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办法来调节信用规模、贷币供应量和利率以实现其金融控制和调节的活动,是中央银行,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三大传统工具(即法定准备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之一。可见,公开市场业务主要是通过购入或出售证券,放松或收缩“银根”,使银行储备直接增加或减少。

近年来,在国家紧缩货币政策频频出手中,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我们耳熟能详,但国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回收流动性也从未懈怠。

——据《07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消息,2007年,央行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加大力度回收流动性。一是加大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力度。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累计发行中央银行票据4.07万亿元。年末中央银行票据余额为3.4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600亿元。二是适时开展正回购操作。2007年初,中国人民银行灵活掌握正回购操作期限和规模;特别国债发行后,逐步加大以特别国债为工具的正回购操作力度,全年共开展正回购操作1.27万亿元,年末余额6200亿元,比年初增加5600亿元。

——据《08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消息,08年第一季度累计发行中央银行票据1.78万亿元,开展正回购操作1.84万亿元。3月末,中央银行票据余额为4万亿元,比上年年末增加0.5万亿元;正回购余额为0.78万亿元,比上年年末增加0.16万亿元。

公开市场业务的目标及其优、缺点

从定义上不难看出,公开市场业务的目标主要是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首先,在调节货币供应量方面。当政府倾向于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进有价证券,实际上是注入一笔基础货币,新增了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增加了对企业的放款,其结果必然是信贷的扩张和货币供应量的多倍增加。反之,当政府倾向于实施较为紧缩的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就会出售有价证券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紧缩贷款,控制货币供应量,进而控制通货膨胀势头,使经济趋于稳定。

其次,对利率的影响。公开市场业务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改变利率水平,这是一种间接影响。但实际上,公开市场业务还可直接影响利率水平,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购进有价证券时,会使证券的需求额上升,从而推动有价证券上涨,利率则下降。而利率下降对信贷和消费具有刺激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扩张政策的实现。另外,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可以通过买卖不同期限的证券,直接改变社会公众对不同期限证券的需求额,而使利率结构发生变化,实现货币政策的意图。

公开市场业务在调节货币供应量及利率方面,其优点显着。首先,中央银行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确定买卖证券的时间、地点、种类、数量等,从而精确地控制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和基础货币,使之达到合理的水平。公开市场业务属“主动出击”,而非“被动等待”。其次,富有弹性。对货币可以微调,亦可大调,也可经常性操作,且不会象存款准备率政策那样,产生过于猛烈的影响。再次,具有很强的逆转性。价格型工具的影响往往是长远且不可逆转的,而数量型工具的后果则是可控的,即使数量“紧过头”,也可作反方向的操作,一定程度上可弥补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这两个政策工具实施效果的不足。

政策工具没有十全十美的,公开市场业务的局限性也很突出。第一,需要有发达的有价证券市场为前提。第二,收效缓慢,告示作用较弱。因为证券买卖对货币供给及利率的影响需要一定时间才能缓慢地传导到其它金融市场。这可能也是公开市场业务引不起人们注意的原因。第三,操作成本高。以2008年2月14日央行票据为例,1年期央行票据利率为4.0583%,这一价格水准远高于存款准备金利率1.89%,央行对央行票据利息支出的提高,增加了央行政策操作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公开市场操作的资金定价更多地取决于市场主体,不由央行主导和控制。第四,央行票据到期对冲压力。2007年一季度到期央行票据创下9360亿元的新高,全年有26733亿元央行票据到期。央票到期实质上是增加了银行资金的流动性,要想锁定这些到期资金,就必须不断对冲到期票据,如需回笼更多资金以控制流动性,则必须扩大央行票据的发行量,势必出现“滚雪球”效应。

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

央行调控基础货币数量以及市场利率,是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与一级交易商进行交易的,然后通过一级交易商将货币政策影响扩散到整个金融体系和经济社会。

一级交易商资格作为一种荣誉,是各金融机构竞相争取的一种资格,万众瞩目的殊荣每年终究花落谁家,各金融机构都拭目以待。与07年一样,08年的一级交易商成员也是52家金融机构,除了工、农、中、建“四大行”外,涵盖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及外资银行等。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结构的多元化,有利于提高央行货币政策传导的效率,有利于对全社会货币资金流量的全面动态监测,有利于证券、投资、基金等公司更好地贯彻央行货币传导的意图。与其它金融机构相比,一级交易商可以获得第一手信息资料;可参加中国人民银行定期召开的一级交易商联席会议、人员培训和交流研讨等活动;可参与讨论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相关的规章制度等等。而这些权利对于信奉“信息就是金钱”的金融机构来说,其意义不言自明。

公开市场业务的交易品种

从交易品种看,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

回购交易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两种。正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正回购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正回购到期则为央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逆回购为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到期则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

现券交易分为现券买断和现券卖断两种,前者为央行直接从二级市场买入债券,一次性地投放基础货币;后者为央行直接卖出持有债券,一次性地回笼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票据即央行票据,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券,央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可以回笼基础货币,央行票据到期则体现为投放基础货币。央行票据实行市场化发行与定向发行相结合。所谓央行定向票据,即中国人民银行向特定的银行发售的央行票据,该银行必须认购,其利率比正常票据要低。因此,对谁发行定向票据,就意味着收谁的资金,意味着对谁的一种“惩罚”,这种手段更具有针对性和精准性。07年,央行对部分贷款增长较快、且流动性充裕的商业银行定向发行3年期央票5550亿元,既有效回收了流动性,也对信贷增长较快的机构起到警示作用。

央行票据采用定期滚动拍卖方式发行,有助于形成均衡的利率水平,有利于完善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因此央行票据被看作是货币市场的“风向标”,引导交易所市场、银行间市场及相关债券市场形成相应期限的市场利率和收益率曲线。《07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3个月期、1年期和3年期央票发行利率在07年一年间分别上行90、126和155个基点。央票发行利率适度上行,会引导市场利率适度上行。

一般而言,中央银行会根据市场情况,采用利率招标或价格招标方式,交错发行3月期、6月期、1年期和3年期央行票据,其中以1年期以内的短期品种为主。而回购交易一般在7天至6个月之间。

为加深对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品种的认识,下面将对08年2月14日实施的公开市场业务进行分析。

从以上表格不难看出,2008年2月14日,央行再次猛踩资金回笼的“油门”,发行央行票据3期共计1950亿元,创下近一年以来央票单次发行的最高记录,加上正回购操作,实现单日回笼资金3300亿元。公开市场回笼力度在春节后的加强,除了巨量央行票据到期需对冲外,还彰显了央行贯彻从紧的货币政策、大力回笼流动性的决心绝非一般。

本次央行票据天量发行,并没有引起市场足够的关注,主要原因在于很多人并不懂得发行央票和从紧货币政策的关系,更不会注意到三年期央票发行量的增加。08年2月14日,一次发行三年期央票多达900亿元。发行3年期央票和上调准备金率在深层冻结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效果方面不相上下,3年期央票的发售规模大幅上升,一定程度上可抵消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

特别国债————公开市场操作工具愈加丰富化

凡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基本上都是把国债作为公开市场的操作工具,但部分发展中国家和经济体制转轨国家因债券市场不发达,不得不采用其它的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美联储有专家认为,央行公开市场的操作工具最好不要用央行自己发行的债券,因为央行必须要考虑自身的对冲成本问题。

特别国债作为国债的一种,自然有其“特别“之意。我国于1997年就发行过2700亿元特别国债,当时是用于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07年6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财政部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购买外汇的议案,所购外汇(约2000亿美元)作为国家外汇投资公司————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金。1.55亿元特别国债的发行会实现2000亿美元外汇的“妙招”运用。

07年8月29日,财政部向境内商业银行发行第一期特别国债6000亿元,期限10年,票面利率4.30%。财政部筹集人民币资金后,向人民银行购买等值外汇。同日,人民银行进行了公开市场操作,利用卖汇获得的6000亿元人民币向境内商业银行购买等值的特别国债。这次宏观经济调控手段运用的奥妙之处,“特别”之处,以下图形一目了然。

6000亿元特别国债的图形表示30

特别国债的发行使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更加丰富化,公开市场操作空间更大,有利于促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更好的解决流动性偏多问题。财政部相关人士解释说,通过财政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将有利于抑制货币流动性,缓解人民银行对冲压力,此外,有利于促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改善宏观调控。当流动性过剩时,人民银行可以通过卖出国债回笼货币;当流动性不足时,人民银行则可买入国债释放货币,这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更好地进行协调配合创造了条件。

财政购买外汇发行的国债,并不意味着增加财政赤字,不是对预算赤字的融资,而是有等值的外汇资产相对应,财政购买的外汇资金侧重追求盈利性的目标,在本质上不同于普通国债。另外,财政发行特别国债购买的外汇属于外汇投资,不纳入外汇储备规模,有利于降低外汇储备规模。为提高外汇经营收益水平,国务院参照有些国家比如挪威、新加坡、韩国的做法,决定成立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一期6000亿元特别国债的发行为其挖掘了第一桶资本金,也为超出合理规模的外汇储备寻找新的“生财之道”。

业内普遍认为,央行持有特别国债后,可能把其当作收紧流动性的货币回笼工具。从这一角度而言,发行特别国债与发行央票有异曲同工之效,特别国债可被看作央行票据的“替代品”。但央票是短期的,特别国债是长期的,在分担央行流动性管理的重任方面,两者毕竟是不同的,但两者的搭配使用可实现功能上的互补。央行也在公告中称,中国人民银行买入特别国债后,增加了债券持有规模,有利于增强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中国人民银行将搭配使用中央银行票据、特别国债等操作工具,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同类推荐
  • 经济法概论

    经济法概论

    本书为高校教材,主要介绍了所有权的一般原理、债的一般原理、公司法、担保法、合同法等内容。
  • 突围集

    突围集

    当下经济下行,未来的改革着力点在哪里,哪些领域有可能闯出新的改革路径?层出不穷的新事物,对当下的改革和未来的经济有何影响?从改革史上标志性的莫干山会议开始,周其仁教授就密切参与中国改革的每一步。他善于从现实世界出发,在《改革的逻辑2》一书中,用扎实的经济学功底和风趣、直白的文字,将当下的改革和经济发展做了逻辑清晰的梳理,让读者更加了解中国改革的逻辑和当下的问题所在,同时对未来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看法。
  • 市场与政府

    市场与政府

    《市场与政府》收录了张维迎三十余年来的重要文章和演讲33篇,从改革开放之初到2008年金融危机,张维迎一直活跃在中国改革的最前沿,他的许多观点后来被证明具有极强的预见性,本书精选的文章,几乎囊括了张维迎教授所有对中国改革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观点,他对市场经济的坚持、对主流经济学的思考和对中国资本市场及金融稳定的建议,都在书中得到了完整的论述,本书是了解张维迎学术思想、理解宏观经济脉络、认清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权威文本。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在于市场体系自身包含着反市场的力量—政府。这是一种“异化”。
  • 低碳经济时代的四川产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时代的四川产业发展战略

    本书借助低碳转型的强大压力和动力,探讨了新形势下四川的产业发展战略。本书共分8章,其中第一章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第二章四川产业实现低碳发展的战略思考,第三章四川能源的低碳发展战略,第四章四川农业的低碳发展战略,第五章四川制造业的低碳发展战略,第六章四川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战略,第七章四川服务业的低碳发展战略,第八章四川交通的低碳发展战略。
  • 切实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切实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金钥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我们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位置,牢牢抓住了发展这个要务。
热门推荐
  • 我真是大白兔

    我真是大白兔

    红山大院看门的张老爷子刚找回自己家的大公鸡,便看见一只屁股上少了一搓毛的大白兔,正从大院东南角的草丛里面冒出头,然后蹦蹦跳跳的回家了。在大白兔的后面,还跟着一只肥肥的橘猫,以及雪橇三傻中的二哈!
  • 乡村骑士

    乡村骑士

    我对娘说,买火车票根本用不着跑到衡水去,手机上就能买。她不信,认为手机上买的票肯定是假的。我只好演示给她看,指尖在手机屏幕上戳戳点点。有一趟直达车,晚上八点半发车,运行三十多个小时后,到达成都站。就坐这一趟吧,除此之外,别无选择。选定后,进入购买环节。我先把娘添加进联系人中,再去选票,却发现娘的名字是灰色的,无法选中。联系人中只有两个名字,张家根和王丽珍。张家根是我,王丽珍是我娘。这两个名字一黑一灰,好像来自两个世界。真能买?娘问。我说,买不了。她又追问为什么买不了。这是因为你的信息正在后台审核,审核通过后才能买票。如此解释,她一定听不懂。
  • 蜀梼杌

    蜀梼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供货商是主神

    我的供货商是主神

    唐辕被主神选中,然而还没成为轮回者呢,就突然发现自己脑海里出现了一个名为“720安全卫士”的未知程序,把主神当成病毒给“杀”了,同时还将主神的某些功能给剥离出来并安装到了他的脑海里……他可以在主神那里兑换物品,也可以利用主神前往各个轮回世界……从此,他成了一个不受主神限制的“轮回者”……然而他并不想成为什么最强王者,也不想成为什么曰天曰地曰空气的浑身是肾的标准男主……他只想成为一个奸商,在各种各样的世界里和各种各样的人做交易……而他的供货商,是主神!【无敌流,轻松向,不虐主】【书评区一旦有无故骂人贴,粪青贴,直接删除+永久禁言,别问我为啥,我不想说。】
  • 总裁爱妻如宝

    总裁爱妻如宝

    绝境在面前,她只能选择放弃自尊。在他的眼中,这不过是个冲着金钱摇尾乞怜的女人。可是到最后却不知不觉得爱上了她。“她有脾气怎么了?我宠的!”男人一脸宠溺的说道。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倾世毒妃之暝王宠妃

    倾世毒妃之暝王宠妃

    她是世人口中的倾世之人,她狂妄,冷傲,她说“如果这世间再无我挂念之人,那我便是倾了是世界又如何?”可她偏偏遇到了他……他,是魔族之主冥界之王,他是她此生的唯一,可偏偏伤她至深的人却亦是他。但她却从未怨恨过他,只因他是唯一一个给过她温暖的人。如果没有遇到过他那么是不是一切都会不一样了……他和她的相遇究竟是缘还是孽……男主【暝千夜】女主【冰零】男女主身份多重此文是我的处女作,写得不好,大家见谅。这篇文章大概会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女主角在人间的所见所闻,第二部分就是写女主在冥界与男主的重遇所发生的事情,第三部分就是结局了,然后番外的话有可能会写男女主的前世。
  • 农家厨女

    农家厨女

    农家女曰子贫苦平淡却温暖,为吃饱穿暖带全家致富,茅屋变砖屋,帮爹娘管家。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赢在执行(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赢在执行(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职场上的成功,需要我们通过执行去获得,我们不能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而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执行力,将每一项工作都出色地执行到位。本书用全新的视角与独特的思维,将执行者所需的能力进行了深刻的总结,以求帮助人们彻底解决执行力不足的问题,培养最佳执行力,让每一个员工都成为最好的执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