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7100000051

第51章 风云迭起的两汉王朝(37)

原来,刘泽在临淄的叛乱计划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障碍,那就是素以精明强干而闻名的青州刺史隽不疑。刘泽准备在起事之前抢先动手除掉隽不疑,不料事泄,为菑川靖王刘建的儿子缾侯刘成所出卖,其阴谋反为隽不疑所知。大概是刘泽等人聚在一起商量大计时人多嘴杂,计划难免外泄。刘成知道了刘泽等人的阴谋以后,就向隽不疑告发,隽不疑一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收捕、肃清刘泽及其同党,一边将案情上报朝廷。中央得到消息,派人对刘泽严加审问,像刘泽这样的贵胄公子哪里受得了酷刑,很快将刘旦抖了出来。

因为燕王刘旦是昭帝的异母哥哥,昭帝一来不愿意背上残杀兄长的恶名,二来刚刚即位不久,根基未稳,考虑到维持国内形势安定的需要,也不能就此大开杀戒,因此下诏命令不得穷治燕王之罪,刘旦因此侥幸逃过一劫。

连宫闱秘事也受权臣霍光控制

汉昭帝即位时年纪太小,虽有汉武帝临终受命的四辅臣帮助处理朝政,但生活起居上却无人照料,群臣于是以昭帝名义,下诏让昭帝寡居在家的大姐鄂邑盖长公主进宫照料昭帝。

这位长公主闲来没事,竟想到要为刚满12岁的弟弟选皇后。长公主本欲选一周姓女孩作配昭帝,可是顾命大臣之一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却打算送其年仅6岁的女儿入宫夺取后位,于是上官安去找既是其岳丈,亦同是顾命大臣的霍光商议。岂料霍光认为昭帝还没到立后的时候,而上官氏的年纪实在太小了,因此对送外孙女入宫一事一口否决。

上宫安得不到岳丈同意,有些懊恼,虽然不死心,但也很无奈。这时,他的妻子,也就是霍光的女儿,建议他去找丁外人帮忙。这丁外人不是别人,正是鄂邑盖长公主的情夫。原来当年长公主的丈夫盖侯王充病逝,长公主空守闺房,却不甘寂寞,看上了儿子的门客丁外人。上官桀、上官安父子为了讨好公主,便以昭帝的名义下诏让丁外人侍奉公主。

上官安讨好地对丁外人说:“听说长公主有选立皇后的打算,我有个女儿,容貌端丽,请长公主垂爱。这事成与不成,全仰仗阁下。汉家惯例,列侯尚公主,阁下何愁不封侯?”丁外人大喜,这是两全其美的好事,想凭自己与公主的关系,这还不是小事一件吗。于是他马上去找鄂邑盖长公主,向长公主极力推荐以上官氏为皇后。长公主对丁外人向来是言听计从,于是二话不说遂改初衷,答应了他的请求,她亲自去请求昭帝召上官氏入宫。汉昭帝从小得到姐姐鄂邑盖长公主照料和抚养,情同母子,对长公主的请求,也就顺从了。于是,公元前83年,6岁的上官氏应诏入宫,指配12岁的皇帝刘弗陵,先是被封为婕妤,一个多月后立为皇后。成为汉朝历史上年龄最小的皇后。因为上官皇后是在宫中童养,等待年长才能真正结婚,因此,称为待年皇后。

上官皇后与汉武帝晚年托孤时的两位大人物都有密切的关系。上官皇后祖父是左将军上官桀,外祖父是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因她被立为皇后,朝廷大赦天下。她去拜谒高祖庙,赏赐宗亲、贵族及高级官员钱帛。

公元前80年,上官桀、上官安父子谋反,欲自立为帝,失败被杀,上官后才9岁,年幼没有参与,未被株连,继续当皇后。大约她外公霍光当政,也保护了她。在上官安谋反时,他的党羽中有人说反叛可能会影响到皇后的安全,上官安却说顾不了那么多了,反对汉家是最主要的。出事后,上官后还是为祖父、父亲立冢,用个人奴婢去守坟。

元凤政变以后,霍光的权势已经达到无人能够制约的地步,出现了霍氏外戚集团完全控制汉廷内外、朝野上下的局面,事无巨细全都出于霍氏。霍光虽无皇帝之名,已行皇帝之实。

昭帝18岁行加冠礼,才算正式成人,这时上官后12岁,她开始逐渐管理宫中事务了。霍氏专政,连昭帝宫闱秘事也要受霍光控制。身为皇帝的刘弗陵也被霍光的左右亲信层层包围封锁起来。外有霍光的两个女婿担任皇宫卫尉保护皇帝的出入,内有皇后——霍光的外孙女在监视。皇宫人员都顺从霍光旨意,甚至于以皇帝体弱为理由,示意御医们让皇帝“禁内”,不让昭帝接近其他宫女。为了让上官皇后尽早生育出皇位继承人,霍光还规定皇宫内所有的宫女都必须穿紧身内裤(汉制宫女都不穿内裤,以便于皇帝的临时召幸),不许穿裙,还要多扎几根裤带子,以免年轻皇帝性欲冲动,保证只有他的外孙女才能够有机会与昭帝行夫妻生活,并生下子嗣,这样帝位的继承人就有了霍氏家族的血统。但是,上官皇后一直也没有生育。

公元前74年,年仅21岁的昭帝驾崩,15岁的上官皇后成为寡妇。因昭帝无子,就以昌邑王刘贺继位,上官皇后被尊为皇太后。后来昌邑王因荒淫无道,在位27天后被废黜。以霍光为首的大臣提议召武帝废太子刘据的孙儿刘询即位,是为宣帝。有趣的是,汉宣帝即位之后,因辈分比昭帝小两辈,竟要叫她太皇太后,而她只有15岁。从此,上官太皇太后深居简出,开始了近40年的守寡历程,虽然锦衣玉食、地位尊崇,但也孤独郁闷,落寞无奈。公元前37年,上官太皇太后病逝,享年52岁。

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昭帝即位伊始,就以耕田为游戏,这是秉政事的霍光让他一即位就表示“亲耕籍田”,这不能不说是有政治意义的举动。

昭帝还派钦差大臣巡行郡国,了解地方民情及吏治情况,并减免各种徭役赋税。公元前85年8月,因蚕、麦歉收,“诏毋令民出今年田租”。这是自汉文帝十三年以来,82年间第二次免除全国的田租。公元前81年,昭帝宣布:凡制度以外的苛捐杂税一律免除,只准按规定收租。公元前77年,昭帝宣布毋收今后两年的年口赋(人口税),三年以前未缴更赋的农民,也一律免收。公元前74年,“又减口赋钱”,“有司奏请减什三(十分之三),上许之”。其他杂税,如“马口钱”(有马者按牲畜头数出税,这是汉武帝规定的一项苛捐杂税),昭帝也宣布免除。

此外,徭役是农民的另一大负担。昭帝时不断下令减轻农民的徭役负担,以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此外,昭帝时期为减少“谷贱伤农”给农民带来的损失,曾宣布可以用粟当赋上缴,不必换成钱,公元前79年和公元前75年都曾下令“以菽粟当赋”。经过这些调整,武帝末年的凋敝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变。

刘弗陵即位之谜

发生在武帝晚年的巫蛊案,是西汉时期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此案牵连甚广,引起了汉武帝晚期政治的重大转变。武帝的太子刘据更是因此蒙冤受辱,悲愤自杀。这令汉武帝悔恨不已,心痛万分。由于汉武帝心情沉痛抑郁,饮食减少,所以汉武帝就不得不认真考虑当前最迫切的现实任务,那就是立储。汉武帝有六个儿子,长子就是在巫蛊之乱中冤死的太子刘据,为皇后卫子夫所生。次子齐王刘闳很早就夭亡了,在剩下的四个儿子中,选谁做太子呢?汉武帝还在权衡着。

昌邑王刘髆是第一个被淘汰的。刘髆是汉武帝最宠爱的妃子李夫人——李妍所生的儿子。他在汉武帝的六个儿子中间排行第五。因为母亲受宠,刘髆也深得汉武帝疼爱,武帝甚至有了废太子刘据而立之的想法。而刘髆的两个舅舅李延年、李广利都因为裙带关系而得到了武帝的宠幸,丰厚的封赏自不必说了。征和三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兵出战匈奴。在出兵前,李广利和丞相,也是他的亲家刘屈髦密谋,扶持昌邑王做太子。等将来昌邑王以太子的身份继承大统,李广利就是皇上的舅舅。那么,作为李广利儿女亲家的刘屈髦也是个受益者。于是两个人一拍即合,进行了一番密谈。但是事情很快就败露了。原来,在李广利和刘屈髦密谈时,不小心被别人听到了,并且就传到了汉武帝的耳朵里。大臣私下里议论立谁为储,在当时本来就属谋逆之罪,是杀头的死罪。更何况还私下策动整治行动,当然就更罪无可恕、罪该万死了。于是,汉武帝立即就把丞相刘屈髦抄家下狱。在抄家时,还搜到了刘屈髦妻子私藏的巫蛊。事情就闹得更大了,刘屈髦被灭族。而此案的另一个祸首李广利尚在北方领兵对抗匈奴,就只好先把他的妻子、孩子下了狱。消息传到李广利耳朵里,他便急于想立功来求得宠幸,以保全全家人的性命。结果他因为贸然进兵,加上内讧,很快便兵败了。于是,走投无路的李广利便投降了匈奴。汉武帝也一怒之下杀了狱中李广利的家人。这件事情结束以后,昌邑王刘髆就彻底没戏了,不久就郁郁而终。

第二个被淘汰的是燕王刘旦。他的淘汰应该算是咎由自取。刘旦博学儒经及杂说,喜好星历数术倡优射猎之事,广招宾客游士。卫太子刘据和齐王刘闳死后,他曾自认为这之后能以次第被立为储君,于是就在后元元年,也就是汉武帝去世的前一年,上书请求入宿卫,这可是以前历代太子应做的事。刘旦想这样做一可以明确地宣布自己的皇储地位,二可以在宫中随时抓住有利的时机。于是,他派使者急速将这封上书送往京城。

汉武帝对立储的问题十分敏感,他立即从燕王的书信里嗅出野心、欲望的味道,不由大怒:“这个逆子,他哪里是想进宫孝顺朕,当朕的侍卫,哼!他巴不得朕早死,好接朕的班,朕还没老糊涂呢,他肚子里那点儿花花肠子,朕清楚着呢。他平日里为非作歹,干的那些见不得人的事,别以为朕不知道,要是让他当上皇帝,那朕才真的叫老糊涂了。”

于是汉武帝就把那个送信的使者给杀了。汉武帝这招杀鸡给猴看的把戏,真把燕王刘旦给吓着了,刘旦感觉到自己像是掉进了冰窟窿里,心一下子全凉了。

谁知祸不单行,燕王刘旦失宠之后,有人落井下石,告发他藏匿政府通缉的逃犯。汉武帝马上做出处理决定,削去燕王刘旦辖境内的良乡(今北京房山)、安次(今河北廊坊市安次区)和文安等三县作为惩罚。燕王刘旦争储不成,反而连遭羞辱,又气又急,大病了一场。从此,他也只好郁闷地呆在自己的封国里继续当他的诸侯王。

再就是广陵王刘胥,汉武帝一直就对这个儿子没什么好感。刘胥是个纯粹的花花公子,他最喜欢的事就是成天和倡优乐人们泡在一起,有时也带着一些狐朋狗友到外面闲逛,经常不守法度,胡作非为,因而他的缺点很明显。由于广陵王刘胥过失太多,汉武帝压根没看中他。而刘胥也觉自己与当太子无缘,就自动放弃,不再去争,所以他也出局了。

现在,武帝只剩下最后一个人选,就是幼子刘弗陵。刘弗陵长得虎头虎脑,不但健壮俊秀,而且异常聪明伶俐。武帝觉得他颇有自己小时候的影子,将这个老来子视如珍宝,再想到刘弗陵与众不同的降生经历,更下定决心要册立弗陵做自己的继承人。刘弗陵也时常承欢在老年武帝的膝下,给他带去不少的欢乐。

可刘弗陵毕竟只是个7岁的孩子,本是天真无邪的年龄,如何让一个稚嫩柔弱的肩膀去担起一座江山呢?历史上不乏少主执政而大权旁落的例子。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做才能让自己的江山更好地延续呢?在政坛上几乎滚了一辈子的汉武帝十分清楚,眼下还不能急于公布储君人选,有两方面的事务更为重要。一是必须精心挑选几位忠诚而练达的大臣,付以托孤重任,使新君能够尽快在政治上成熟起来,不致受奸佞和种种假象的蒙蔽;二是从眼下起就要密切注意方方面面的动向,提防各种可能出现的对刘弗陵的不利态度,尽可能完全而彻底地替他清除掉各种隐患,使自己在咽下最后一口气前,能够顺顺当当地同刘弗陵一起完成权力的交接。汉武帝人虽然老了,思路却清晰得很。

本来作为首辅的人选,从个人品性上来说最让武帝放心的应该是金日。他忠心而且谨慎,行事光明磊落,没有有的人那么多的弯弯肠子,又颇懂为人处世和折冲御侮之道,把太子交给他是最让人放心的。金日,字翁叔,原本是匈奴休屠王的太子,身高马大,膂力过人,骑射精绝。公元前121年,休屠王与浑邪王相约一同投降汉朝,后来休屠王反悔,被浑邪王杀害。日与母亲、弟弟都被当做俘虏没收为汉朝的奴仆。日被安排皇家禁苑的槽枥之门饲马,这年他才14岁。作为匈奴部落王子,马背上长大的他,自然是个懂马之人,这个工作对他来说倒也是人尽其才、得心应手。他也很喜欢和马打交道,就干得格外起劲。

几年后的一天,武帝带着众多妃嫔、宫女游玩时,来到马厩赏马。与十来个马夫牵马从武帝等人面前走过,供武帝逐一察看。其他马夫从没机会看到宫女,得此良机,自然都偷偷窥看,唯独日目不斜视,低头走过。武帝颇为好奇,又见他容貌端正,高眉深目,身材魁梧,气度不凡,便问起他的家世,方知是匈奴休屠王太子。武帝对他很有好感,又看到他所饲养的御马个个膘肥体壮,心中十分欢喜,就封他为马监,随后又升为侍中驸马都尉。金日却并不得意忘形,平常仍是低调谨慎,不卑不亢。武帝对他很是器重,让日做了内侍,让他从此出则骖乘,入侍左右。他为人小心谨慎,武帝对他十分信任,赐姓“金”氏,赏赐累千金。后来,金日的母亲阏氏病死,武帝特许在甘泉宫图画其亡母像,署曰“休屠王阏氏”,这是其他大臣想都不敢想的殊荣。

金日感激万分,从此对汉武帝更加忠贞不贰。武帝很喜欢金日的两个聪明活泼的儿子,经常与两个孩子嬉戏,金日则对儿子十分严厉。其长子长大后,自恃有武帝袒护,举止放纵轻佻,一次竟然在宫中调戏宫女,不料正好被金日看见。金日令人将儿子捆缚,亲手杀死儿子。武帝闻知大怒,叫来金日,大加训斥。金日顿首谢罪,说逆子胆大包天,肆意妄为,若不除去,日后必连累全家。武帝只好感慨作罢,更加敬重金日。金日在武帝左右数十年,谨小慎微。武帝赐给他的宫女,他也从不亲近,怕亵渎圣上。武帝想纳他的女儿入宫,金日也婉言谢绝,担心将来女儿入宫后,会给别人以口实,认为自己凭外戚势力为害。武帝没有生气,而对金日更加敬佩。

而且金日还在一件促使武帝下定决心立储的事件中拼死救过武帝的命,那件事现在想起来,汉武帝还觉得心惊胆战。

当年,巫蛊事件中,太子刘据斩杀江充被逼起兵,马何罗和他的弟弟马通一起出力死战,成了平叛的英雄。汉武帝遂将马何罗和马通兄弟二人一同封侯。

后来,巫蛊冤案逐渐真相大白。汉武帝心中悔悟,他痛恨自己逼死了儿孙,就将江充的全族杀绝,又将苏文在横桥上活活烧死,江充的党羽、帮凶也遭到灭顶之灾。

汉武帝的愤怒使得曾经与江充亲善又曾围攻过太子刘据的马何罗兄弟十分惊恐。他们恐怕这事终有一天会株连到自己二人商议,不如先发制人,将汉武帝除掉再说。

同类推荐
  • 管仲:他为霸业而生

    管仲:他为霸业而生

    他曾是一个失败的商人、一个胆怯的士兵,一个渎职官员,最终却成为匡助齐国称霸诸侯的一代名相。他就是管仲,第一位彪炳春秋的改革家。本书以详细的史料,流畅的笔触,讲述了春秋名相管仲传奇的一生。他凭借自己的大智大勇,把齐国一步步推向霸主之位。他是中国历史上治国安邦、富国强兵第一人。同时也展现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幽微曲折、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
  • 嫁入蒋家的女人们

    嫁入蒋家的女人们

    嫁入蒋家的17个女人,似都有一个共通点:她们一概美丽、坚毅、聪慧,一肩挑起命运中的磨难与煎熬,不但活出自己的价值与光采,并在时间的臂助之下,一手将家族的悲剧,扭转成圆满的结局。她们不同的命运:有人疑被政治谋杀(章亚若及蒋纬国第一任夫人石静宜);有人婚姻失和,愤然叛离蒋家(蒋孝武的第一任妻子汪长诗)。有人无怨无悔地照顾失智失能的丈夫10数载(蒋孝文的妻子徐乃锦);有人爱上有妇之夫,并且幸结连理,一生和乐(蒋经国之女蒋孝章)。有人视继子女如己出(蒋孝武的第二任妻子蔡惠媚);有人甚至在丈夫过世后,代丈夫祭扫前妻的坟墓(蒋纬国第二任妻子邱爱伦)。
  • 谋略始祖:姜尚

    谋略始祖:姜尚

    姜子牙,字子牙,号飞熊,也称吕尚。商朝末年人,其始祖四岳伯夷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吕地,因此得吕氏。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3)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人格大师:康德

    人格大师:康德

    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一百多位中外名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人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热门推荐
  • 曹文贞公诗集

    曹文贞公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捡了一只老妖王

    捡了一只老妖王

    内心里,百里茉还是觉得不要脸的妖王是个变态,否则一个万年老妖怎么会看上几岁的小娃娃,到底是小娃娃太可爱还是老妖王太变态?
  • 相思灰

    相思灰

    那人佝偻着身子,怀抱一个大木匣,在玻璃门外晃一晃,轻轻敲了两下门。“进来吧!”许雅玟头也没抬,喊了一声。电脑显示器挡住了她的半边脸;桌子上散放着一堆文件夹,一瓶盛开的百合花,一朵簇拥着一朵;还有一个造型复杂的琉璃摆件,似动非动,碰也碰不得。木匣子一时不知该往哪里放。许雅玟顺手掳一把,腾出一角,他放上去,肚子顶住,打开了盖子。“许总监,色样都在这里,麻烦您选一下。”他说。许雅玟先冷冷睃了他一眼。
  • 故梦落凡尘

    故梦落凡尘

    一个平凡的女孩,却有着不平凡的事迹,因为一次事故奇迹般的穿越了。从此她遇见了他,她,就是贺琉璃。一个纯净善良的女孩儿,虽然有时爱发脾,但她心里却处处为别人着想,面对好友会奋不顾身,把喜欢自己的人也当做朋友,面对重重考验,他们会完成自己的使命吗?那就请看《故梦落凡尘》吧!
  • 穿越天子宠妻记

    穿越天子宠妻记

    阿诺一出生就被赐婚给十一岁的皇太子萧煜宸,五岁时听到十六岁的萧煜宸和她家丫鬟有染。她发奋学武,从此温柔贤惠是路人,在非暴力不合作的路上一去不复返,渣男宫斗统统退散,不然就等着和她捏在手里的杯子一样碎成渣渣吧!
  • 如此幸运遇见你让我嫁给你

    如此幸运遇见你让我嫁给你

    “王漪雅。”“干嘛?”“没有,叫你一下。”“袁若寒。”“嗯?”“我也就叫你一下而已。”一个是集学业画画小提琴厨艺且话少于一身的袁若寒;一个是集爱吃爱玩爱笑爱说话且学渣渣于一身的王漪雅。他们从小认识,还住对门,从青葱校园到领红本本,跨越七年的相知相守,一个成为大学教授,一个成为人气作家。充满爱情、亲情、友情的点点滴滴,会让你相信爱情、懂得亲情、珍惜友情。作者:本文选材于作者的真实生活并进行改编、续写,与大家一起分享其中的点点滴滴。
  • 红尘不渡兮

    红尘不渡兮

    她乃六界灵女,五界至尊,唯一留下来的远古上神,本以为可以安享晚年或轰轰烈烈死去,不料一次下凡降服妖兽捡回一只狐狸,自此那只狐狸便上哪也跟着她。“尊上,我饿了。”“尊上,我渴了。”“尊上!”“闭嘴!”ps:宣书友群977709261
  • 犹忆前尘立少时:俞平伯点评唐宋词

    犹忆前尘立少时:俞平伯点评唐宋词

    本书系国学大家俞平伯于浩如烟海的唐宋词中精选所得,选词的面稍宽,想努力体现出词家的风格特色和词的发展途径。本书选词自唐迄南宋,共二百五十一首,分为三卷。上卷为唐、五代词,又分为三部分:一、唐,二、《花间》,三、南唐;共八十七首。中、下卷为宋词,共一百六十四首。中卷题为“宋词之一”,下卷题为“宋词之二”,即相当于北宋和南宋。
  • 成就人生的故事

    成就人生的故事

    创新能够改变世界,首先是由于创新的“新”:新点子、新观念、新方法、新事物。创新给世界带来了无穷的新东西,使得自然界、社会和自己的思维在不停地变动。没有创新的行动是盲目的,没有创新的事业是平淡的。一个黑人小孩在他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橡木桶。每天早上,他用抹布将一个个木桶擦拭干净,然后一排排整齐地摆放好。令他生气的是:往往一夜之间,风就把他排列整齐的木桶吹得东倒西歪。
  • 停琴余牍

    停琴余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