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7100000072

第72章 风云迭起的两汉王朝(58)

楚王刘英是光武帝刘秀与许美人所生的儿子。刘英在建武十五年封为楚公,十七年晋爵为楚王,二十八年就国,建都彭城(今江苏徐州)。由于刘英生母许美人并不被刘秀宠爱,刘英虽然被封为藩王,但他所封的楚国是东汉各藩国中最小,也是最穷的一个。楚王刘英自幼好游侠,喜欢结交江湖朋友,晚年还喜好道家黄老之学和佛教斋戒祭祀之事。但刘英由于自幼不受宠爱,因而对朝廷心生怨恨,对汉明帝也很不服气。他做楚王后,在楚国广交术士,曾制作金龟玉鹤,上刻文字,以充当自己做皇帝的符瑞,图谋取代汉明帝。公元70年,楚王刘英阴谋败露,被朝廷废去王位,刘庄将其迁徙到丹阳泾县。第二年,刘英到丹阳后便自杀而死。汉明帝还派人专门查办跟刘英有往来的人。楚王刘英曾经把全国有名的人编在一本名册里。这个名册被搜查出来后,官府就按照名册一个个逮了来,受到牵连的人很多。这样闹了一年多,许多无辜的人被逼死。后来,有个大臣劝说汉明帝,认为被逮的大多是受冤屈的人。汉明帝亲自查问了一下,果然发现洛阳监狱关着一千多无辜受牵累的人。他才下了一道诏书,把他们赦免。这便是东汉历史上有名的“楚英王之狱”。汉明帝打击不臣不轨的诸侯王,是出于他巩固专制集权统治的需要。然而,他将楚王刘英案件扩大化,就显得有些残忍了。

明帝的同母弟刘荆,其才能在光武帝的诸位皇子中算是比较突出的。他给废太子刘强写信,说刘强无罪被废,应该从自己的封地东海起兵,像汉高祖那样取天下和本该属于自己的皇位。刘强接到书信后吓坏了,马上把信交给明帝。明帝因为与刘荆是同母兄弟,就没有追究此事,只是警告了刘荆。这件事之后,刘荆并没有悔改。后来羌人和东汉作战,刘荆又四处活动,明帝又让他去封地。去了封地,刘荆问相士,我长得像先帝,先帝30来岁当皇帝,我今年也30岁,可以起兵吗?吓得相士赶快告诉郡国的官员,刘荆很害怕自己会被下狱、赐死,但是明帝又一次没有追究。后来刘荆又使巫祭祀,被郡国的官吏报告。惶恐之下,刘荆最终选择了自杀。

济南王刘康在封国内不循法度,与一些门客打得火热,刘庄发现后,削减了他的封地以示惩罚。

阜陵质王刘延在封国内也图谋不轨,被发现后,明帝将其一网打尽,许多与刘延有勾结的外戚、官吏也被抓捕。

此外,如东海王刘强之子刘政,济南王刘康之子刘错,皆以“淫欲薄行”、干乱法纪而被治罪;淮阳王刘延之子刘鲂及同族刘嵩、刘信、刘平、刘遵等皆因与诸王交通、谋反坐法或除国。汉明帝打击手法之严酷、态度之强硬,即使在两汉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由于汉明帝的“铁面”,有效地防止了宗王诸侯势力的膨胀,制止了他们的争权夺势,维持了政权的稳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许多诸侯王都小心翼翼。

杀害大臣,摧残士子

东汉初年,虽置三公,而事归台阁,尚书权力甚重。按儒家君臣伦理规范,对于依为股肱的大臣更应以礼相待,可是明帝对尚书却十分刻薄,动辄笞杖,“九卿皆鞭杖”。

有一次,刘庄赐给西域使者10匹丝绸,而负责登记的官员误把“十”字写成了“百”,刘庄发现后大怒,即让那个官员进殿,命令侍卫将其按住,他亲手持大棒,狠狠地揍了官员一顿。还有一次,尚书郎药崧因犯了一点小错误,而惹恼了明帝,明帝抄起木杖就打。药崧受不了,就钻到了床底下。明帝仍以杖击床,大喊大叫:“你赶紧给朕出来!”药崧在床下颤巍巍地说:“天子穆穆,诸侯皇皇。未闻人君,以杖撞郎。”明帝一听,忍不住笑了,这才饶了他。

明帝还大量地处死高级官员。据史书统计,明帝一朝下狱而死的高级官僚有:护羌校尉窦林、陵乡侯梁松、司隶校尉郭霸和王康、河南尹薛昭、司徒邢穆、驸马都尉韩光、大司空朱浮等8人。此外遭严切指责而被迫自杀者有少府阴就、司徒虞延等2人。朱浮早年追随刘秀,建立河北根据地,为建武朝中功臣之一。但此人直言时政,欺凌同列,刘秀对此很不满意,但他不忍加罪。至明帝时,朱浮却因“有人单辞告浮事者,显宗大怒,赐浮死”。《后汉书》李贤注说:“‘单辞’谓无证据也。”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依然被赐死,可见严切的政治有些走向极端了。

对于功臣元勋的子孙后裔,明帝也是极力地控制和打击。明帝时,“云台二十八将”除马武外,其他都已去世,不可能再对东汉政权构成威胁。但他们的子孙后裔仍袭封为侯,有的还依恃其父辈的功勋声望和经济实力而作威作福、乱法干纪。所以,明帝同样采取严切的手段予以抑制。

汉明帝的这种严切政治,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所采取的一种政治手段,从当时的情况看,的确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唯“严”是用的统治方略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和影响也是不能低估的。在这种统治之下,刘氏宗室受到了严酷的打击和摧残,使此后外戚宦官交相秉政之时,失去了维护政权稳定的一道屏障;对公卿百官多有罚不当罪、偏激过火、处理扩大化等等现象,造成了一些冤假错案,也形成了“争为严切以避诛责”的风气,产生了消极影响;对当时的知识分子和学术文化,也是一次极大的打击和摧残,许多士人遭遇劫难,他们或因受诬陷而不明不白地死去,成为专制主义屠刀下的牺牲品,抑或“改变名姓,以逃其祸”,再度鼓荡起久已沉寂的隐逸风尚。在此情况下,“百官无相亲之心,吏人无雍雍之志”,公卿百官,朝廷上下,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刘庄立后之谜

俗话说,每个成功男人的身后都站着一个伟大的女人,但不是每个成功的帝王身后都有这样的贤后德妃在默默支持他。对于东汉的第二位皇帝——汉明帝来说,他很幸运地拥有这样一位女人。

这个女人,以罪臣之女的身份入宫,却以其高风亮节赢得了皇帝和皇太后的青睐。

据说,这个女人因遭到夫家退婚,才得以有机会入选后宫。

这个女人,虽有着比洛河水还要清丽的面庞,却不懂“三分长相,七分装扮”的道理,一生只穿粗布衣裳。

这个女人,一生没有生下子嗣,却得以位冠后宫、母仪天下,深受两代帝王的恩宠与敬重。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个女人贵为一国之母,却不曾给娘家人“落实”半点好处。

这个女人就是《续列女传》中的一个传奇人物,东汉百姓心中最仁慈、质朴的“布衣皇后”——马明德。

史书上关于这位皇后事迹的记载,就是那么几件,屈指可数,但这些就足以使她位列中国古代贤后之列,为后世人所景仰了。

马明德是个大美人,史载马援“明须发,眉目如画”,是个地道的美男子,看来,这马明德倒是尽得父亲的优良基因。可是,历史告诉我们,马明德能当上皇后,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她的相貌,而是其内在品质。

马明德能够入宫并当上皇后,与其父伏波将军马援之死不无关系。

马援是一个能征善战的将领,是东汉开国名将之一。“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等流芳千古的名句皆出自他之口。可是,此人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为人太实在,不会圆滑处世,有一说一,口无遮拦,因此得罪了不少人。这也为后来马家衰败及马明德入宫埋下了伏笔。

四方征战的马援曾被封为新息侯。一日,马援生病了,满朝文武赶紧到其府上探望,一个名叫梁松的人也去了。梁松虽然年轻,身份却很高贵,乃堂堂驸马爷。他来到马援病榻前,客客气气地问了声好。

若是个圆滑之人,见当朝驸马行礼,肯定得作受宠若惊状,诚惶诚恐地道谢,可马援眼皮都没抬,只是“嗯”了一声,无任何还礼之举。

梁松走后,马援的儿子问父亲:“您为什么不能对梁松客气一点儿呢?好歹他也是……”不等儿子说完,马援将头一扬说:“我可是跟梁松他爹平辈论交的,就算他身份比我高贵,他也是晚辈,你见过长辈给晚辈行礼的吗?”

梁松当众丢了面子,心里不免恨起这个倚老卖老的马老头。事隔不久,马援写信教训侄儿,在信中,他把朝中大臣包括驸马爷均评论了一番。不料,这封信落入他人手中,并被呈送皇帝,以证明朝臣杜季良与驸马梁松、窦固有不法勾当。刘秀见信大怒,立即把两个女婿召来痛骂了一顿。

梁松这次可是恨透了马援。可是马援清正廉洁,没有做违法之事。所以,在马援生前,梁松没敢轻举妄动。后来,马援病死在出征途中。梁松闻讯立刻上书,称马援南征交趾的时候,趁乱抢掠一车民间珍宝,并私藏起来,罪大恶极,应受严惩。

这纯属栽赃陷害!马援当年奉刘秀旨意平定交趾时,确实带回一车东西,但那是一车薏苡仁,而不是什么珍宝。可惜马援已逝,死无对证。于是,那些马援生前得罪的人便开始借此事添油加醋、煽风点火。光武帝刘秀一生英名,却在此时相信了小人的谗言,追缴马援的新息侯印绶,且不许他葬入祖坟。

马家顷刻衰败,马援的子女也从“功臣之后”变成了“罪臣之后”。为了扭转颓势,保全儿女的性命,马夫人蔺氏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送女儿入宫,与皇族结亲!

光武帝刘秀念及马援生前的功劳,恩准了蔺氏的请求,从马援的三个女儿中选择了年纪合适的三女儿——马明德入太子宫。“明德”并不是这位马三小姐的闺名,其真正的闺名已经无从考证,所以就暂且以她的谥号——明德来称呼她。

据说,马明德小的时候,曾经患过一场重病,疾病缠绵很久也不得痊愈。其母蔺氏非常担忧,便请筮者来占卜。筮者答复说:“这个女孩子,虽然满面病容,但是仍然掩不住贵重之气,她未来的大富贵是不可言传的。”

听了这话,蔺氏半信半疑,又召来相士给所有的女儿们看相。几位马小姐都看过之后,相士一言不发,最后看到了马明德,相士大惊失色,说:“我日后定要向这个小姑娘俯首称臣,这个女孩是大富大贵之人啊。”听到这里,蔺氏大喜。

马援去世的时候,马明德只有10岁。祸不单行,就在父亲去世不久,马家的两个儿子马客卿、马惠敏也先后早夭。迭遭打击的蔺氏因悲伤过度而精神失常,状况时好时坏,根本处理不了家里的事情。为了给母亲分忧解难,马明德就开始处理家务,她待人接物、内外咨禀,如同大人一样,把一切处理得井井有条,左邻右舍无不惊叹。

小小年纪就如此干练,马明德的聪明才智自然非同一般。于是,她甫入宫门,便被刘庄之母——皇后阴丽华慧眼相中,阴丽华就和刘秀商量,让她入了太子宫中。

这一决定出乎很多权贵的意料,而对于马家来说却是个天大的意外惊喜。更出人意料的是,马明德一入太子宫,便得到了皇后阴丽华的格外照顾。阴皇后对马明德的斯文有礼、品貌端庄、孝顺温和非常欣赏,经常赞不绝口。马明德的品行也得到了未来皇帝刘庄的喜爱。马明德第一次出现在太子面前时,太子23岁,已阅后宫粉黛无数的刘庄,也不乏一大堆红粉知己、侍妾宠姬。但是,纯洁美丽、谈吐不凡的马明德却给了他怦然心动的感觉。他对马氏的宠爱超过了其他的嫔妃,甚至为了能天天看到她,让她住在自己寝宫的后室。

虽然刘庄对马明德几近专宠,可是多年夫妻,马明德始终没有生育一男半女。这不但令刘庄着急,更令马明德感到担忧。

一些王公大臣们纷纷将自己的女儿送进太子宫中,期盼着能够借此成为皇亲国戚。在这些新入宫的女子中,有一位贾氏,容貌不俗,被刘庄所召幸,不久便为刘庄生下了儿子——刘炟。

后来,光武帝刘秀驾崩,时年30岁的太子刘庄继位,马明德被册封为仅次于皇后级别的“贵人”。为什么封她为贵人而不是直接立为皇后呢?这是因为马明德尚未生下一男半女,刘庄有意立她为后,可是担心育有皇子的嫔妃反对,就借口为父守制,闭口不谈立后之事。

虽然贾氏为自己生下了儿子,刘庄对之仍然没有太大的感觉,他依旧宠爱马明德。刘庄见马明德盼子心切,常独自垂泪,很是心疼。为了安慰爱人,就在依例将生育了皇子的贾氏晋封为贵人之后,把贾氏所生的儿子刘炟交给了马明德抚养,并宽慰她说:“人未必当自生子,但患爱养不至耳。”大意是说,这世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生育孩子,只要用慈爱之心去养育,别人的孩子一样会成为孝顺你的好孩子。

马明德感谢丈夫对自己不孕的体谅,悉心抚养这个孩子,对他的关怀无微不至,虽然她的宫中婢仆成群,仍然事事亲力亲为,以至于劳累憔悴。马明德在这个孩子身上所付出的母爱,远远超过宫中其他妃嫔养育亲生孩子的付出。

刘炟也从小亲近自己的养母,马明德和刘炟虽然名为养母养子,实际上却比许多亲生的母子还要亲近,彼此间毫无芥蒂。由于刘庄对马明德的宠爱,他希望能让马明德成为自己的皇后。但是马明德毕竟没有亲生儿女,贸然立为皇后容易引起其他育有亲生儿子的妃嫔家族的非议与反对。于是,在继位为帝三年的时间里,刘庄都没有册立正式的皇后。

永平三年的春天,新帝刘庄为父守制的时间也满了,再不立皇后可说不过去了。后宫之事不仅仅是皇帝的私事,也是国家的大事。于是有关部门的人员便上奏明帝,要求册立皇后。这时的汉明帝后宫中,生育了皇子的嫔妃至少有三人,除了贾贵人,还有两位嫔妃生育了千乘哀王刘建和陈敬王刘羡。除此之外,宫中还有一位阴贵人,虽然此时也尚未生育皇子,但她是皇太后阴丽华家族的女孩儿,与刘庄是表兄妹之亲。从理论上来说,她们都比未育的马明德有资格当皇后。遗憾的是,她们都不是刘庄最爱的人,刘庄心里的皇后人选只有一个,那就是他最钟爱的马贵人。可是,让马贵人当皇后,其他妃子的亲戚们肯定要闹事,怎么办呢?刘庄为此寝食难安。

皇太后阴丽华适时地站出来了。她其实早就在考察刘庄的嫔妃了,她一直就非常喜欢马明德的才学品行,觉得在后宫中只有马明德适合做皇后,于是她说:“马贵人德冠后宫,宜立为后。”

皇太后开了口,阴氏家族、贾氏家族以及另两位嫔妃家族以至于满朝公卿大臣,就都没有话可说了。公元60年,马明德成为刘庄的皇后,她的养子刘炟同时被册立为皇太子。

马皇后没有忘记她的父亲马援遭人排挤的教训,虽然做了六宫之主,但还是像以前那样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一点也没有皇后的架子。马皇后生活俭朴,日常里穿的是粗帛衣裙,不喜穿大红大绿艳丽颜色的衣服,不佩戴珠光宝气的饰物。除非有重大的、需要她出面的典礼仪式,她才会穿戴皇后的礼服和佩饰。那些每天忙着争奇斗艳的后宫嫔妃们不知底细,以为皇后穿的是什么新款名贵的绮罗,及趋前一看,无不惊呆,她们都认为皇后穿得太寒酸了,马皇后笑着对她们说:“可别小看这粗帛衣料,质地不坏,穿上也很舒服,染上颜色,也不容易掉色,经久耐穿。”马明德深知骄奢之风不可长,遂以身作则,给皇族公卿做表率。嫔妃们无不赞叹,纷纷以马明德为榜样,厉行节约,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宫廷开支。

同类推荐
  • 算无遗策:郭嘉

    算无遗策:郭嘉

    《算无遗策——郭嘉》主要内容分为睿智少年、屡建奇功、巧论袁曹等章节。郭嘉在天下大乱的形势之下,掌握了广博的政治、军事和历史知识,他奉行法家的政治思想,行为果敢干练。其政治活动主要在东汉少帝、献帝时期。
  • 爱因斯坦:完美解释宇宙的人

    爱因斯坦:完美解释宇宙的人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十大杰出物理学家之一,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集大成者和奠基人,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1999年,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图说世界名人:爱因斯坦(完美解释宇宙的人)》介绍了爱因斯坦的生活历程,包括他学习、工作的各个阶段及受迫害的日子等。从“少年时代”到“最后的日子”都收录在《图说世界名人:爱因斯坦(完美解释宇宙的人)》中。
  • 卫国英雄:邓世昌(青少版)

    卫国英雄:邓世昌(青少版)

    卫国英雄丛书,将中国历史上在抗击外敌战役中荣立功勋、威名远扬的名将事迹做以介绍,将中国古代名臣名将独有的思想气节,转化为民族共享的文化力量。在当代中国正经历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下,戍边卫疆、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亟需宣扬,卫国英雄的形象更需要深入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心中。本套图书面向青少年读者群,配以手绘插图,装帧精美,作品版本经典,作者均为相关领域研究专家,是值得收藏阅读的人物传记读本。陈明福所著的《卫国英雄:邓世昌(青少版)》以白描笔法,讲述了邓世昌成长经历、抗击外敌的气壮山河故事。?????????????????????????????
  • 康有为评传(国学大师丛书)

    康有为评传(国学大师丛书)

    本书是一部从思想学术角度描述康有为一生的传记。内容包括突破传统的藩篱;“貌孔心夷”的“今文学家”;一个先知的悲剧。
  • 格兰特将军回忆录

    格兰特将军回忆录

    本书以自述的视角,对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的一生——他的童年、上学、婚姻、战场生涯以及所感所思——做了深入的展示。在这个过程中,作者根据自己的经历,浓墨重彩讲述南北战争的前后全过程,并引用了大量私人信件、手稿等第一手资料,从而真实、客观、细致的揭示了美国内战,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研究美国内战的崭新视角。在总统任职期间,他力主大赦“叛乱”者,发起重建南方计划。他执行“中立”的外交政策,集中精力处理国内事务,为美国的工业革命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在南方建立了黑白同校的公立学校,为美国的迅速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热门推荐
  • 红楼之丫鬟谋略

    红楼之丫鬟谋略

    林苏一觉睡醒发现自己穿越成了黛玉的丫鬟雪雁,无奈之下踏进大观园,卷入红楼旖旎。改命十二金钗,玩转京城贵胄,小小丫鬟亦能走上巅峰!
  • 你若白莲叶妖留我一世歌谣

    你若白莲叶妖留我一世歌谣

    缘定三生,简单的古风短篇小说集,不定时更新,
  • 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原创电影剧本)

    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原创电影剧本)

    J.K.罗琳创作的5部“神奇动物”系列电影,最新情节就在《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原创电影剧本中。
  • 另一时空的我们

    另一时空的我们

    怎么捡张海报就到了另一个时空?什么?就为了一份巧克力,我们要闯关?说好的黄金圣斗士呢?怎么全部是女生?不是打架?闯关类型各式各样?我……
  • 乱编的修真世界

    乱编的修真世界

    一个农村娃在一个濒临毁灭的世界里修真的故事.......想写在一个大世界开始渐渐灭亡的背景下,主角在残酷中前行的故事,可能会加很多奇奇怪怪的设定。 修真者如果相信命运,那当初为何踏上修真大道?我命由我既为真。
  • 讽刺故事

    讽刺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菩萨本生鬘论

    菩萨本生鬘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玟羽秦凰

    玟羽秦凰

    风萧萧兮追妻难,羽凰追妻不复还。简而言之,这就是一篇追妻追到死的小说。
  • 邪皇追妻:盛宠世子妃

    邪皇追妻:盛宠世子妃

    前世她是凌厉无双的超级特工,机缘巧合,穿越到王妃身上,从此开始起开挂人生!打王爷,写休书,撩完皇子,撩太子!一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原以为这一世可以活的逍遥,却还是深陷皇宫红墙之中,他的温情,他的宠爱,原来只不过是一场用温柔编制的温柔,让她黯然心碎……她抛开一切,却被他全世界通缉:“女人,我在这里,你还想往哪里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怎么吃不上火

    怎么吃不上火

    上火不是大病,可是有的人却频频上火,不是嘴里长泡了,就是牙疼了,这些小毛病时不时地侵扰让人难以应付。本书针对上火这个常见的健康问题,分门别类进行分析,帮助读者认清问题所在,从根本上消除那些上火的小毛病。本书向读者阐述了“火”的来源问题,针对不同体质谈不同的降火方式,心火、肺火、胃火、肝火、肾火等都在本书讨论的范围内,另外,四季容易上火的不同原因和症状亦有阐述。让读者了解上火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并为自己所用是本书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