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7100000084

第84章 风云迭起的两汉王朝(70)

延熹元年(公元158年)五月二十九日,出现了日蚀。这种普通的天文现象,在古代是吓人的大事,被认为是上天警告皇帝为政有过。太史令陈授就通过小黄门徐璜对汉桓帝说:“日食之变,是上天警告大将军梁冀为过太多。”梁冀知道此事后,暗中授意雒阳令诬陷陈授犯法,逮入大狱杀掉。太史令是皇帝的近臣,梁冀竟敢这样轻率地处置,这让汉桓帝由此深恨梁冀。

至此,刘、梁两家的“蜜月期”结束。不过这个皇帝与权臣的“蜜月期”也确实够长,从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算起有十二年,加上此前梁冀独揽朝纲的年头,已有十九年之久。其间梁太后、梁皇后两个妇人作威宫内,梁大将军总权于外,还算刘志精明小心,没有像汉质帝那样被毒死。小怨闲仇一件件积聚,已经成年却一直未握权柄的汉桓帝终于想除掉这位大将军,这是刘志执政以来做出的第一次重要决定。于是,桓帝走进厕所,并随口叫进来一个叫唐衡的小太监,问他朝内外与梁冀不和的人有谁,唐衡说有中常侍单超、徐璜以及黄门令具瑗等。

堂堂一个皇帝,如此大事怎会蹲在厕所里偷偷摸摸商量?那是因为梁冀耳目众多,许多太监、御林兵、宫女等都是他的眼线,皇帝稍有不慎,立见废杀。单超、徐璜等人于内殿入见,桓帝说:“梁将军兄弟专权,迫胁内外,朕现在想除掉他,爱卿们以为如何?”几个太监连声称是,都说梁冀是奸臣当诛,并恳劝皇帝下定决心,不要中途改变主意。桓帝说:“奸臣当国,必诛不赦!”

以前梁太后在世时,梁皇后恃宠而骄,威乱后宫,她侍奉桓帝多年,但没有子嗣,却极力限制桓帝宠幸其他嫔妃,因而特别嫉恨其他怀了孕的嫔妃。宫人当中每有怀孕的,她就派人把母子一同弄死,让堂堂大汉天子损落了不少龙种。桓帝心中怨恨,但又迫于太后和大将军梁冀的权力太大,不敢明面谴责。梁太后死后,梁皇后宠衰,桓帝逐渐冷落她,甚至对皇后避而不见。梁皇后气恨不已,眼见皇帝连自己边儿也不沾,气怒成疾,一命呜呼。梁皇后死后,桓帝开始加紧除掉梁氏一族的行动了。

梁冀也对单超等人与皇帝密议的情形有所耳闻,就派中黄门张恽带禁军进入宫内把守。具瑗命人逮捕张恽,斥责他“擅自入殿,欲图不轨”。见事已发,桓帝亲御前殿,召诸尚书入见,分遣兵士守御皇宫,派具瑗率内庭禁卫一千多人与司隶校尉张彪一起包围了梁冀府第,收缴其大将军印绶。

由于事起仓猝,不可一世的大将军梁冀终于在忽然之间感觉末日来临,深知自己罪恶滔天,他就与老婆孙寿双双饮毒自杀。除梁不疑已经病死外,梁家、孙家三族无论男女老少全被抓到闹市砍头,无一幸免。接着,又杀掉与梁冀亲善的大臣数十人,免黜梁家故吏、门人几百人,朝廷为之一空。又没收梁冀家财三十亿,捣毁他所建的宫苑园林。“宫府市城鼎沸,数日乃定,百姓莫不称庆。”至此,长期把持朝廷,统治长达二十余年之久的梁氏集团土崩瓦解。

但诛灭梁冀以后,朝廷的大权又落到因谋诛梁冀有功的宦官单超、左悺、徐璜、具瑗、唐衡等5人手中。他们挟持桓帝,滥行淫威,东汉王朝又陷入另一场灾难中。

宦官弄权

汉桓帝是在他15岁那年,被“偶然”扶上皇位的。第二年(公元147年)改元建和太后梁氏临朝听政。和平元年(公元150年),梁太后临死前,才下诏“归政于帝”。但实际上,此后一直到延熹二年(公元159年)梁氏集团被消灭前,朝政仍然把握在大将军梁冀手中。汉桓帝实际上是做了13年的傀儡皇帝。

汉桓帝一举粉碎了外戚梁冀集团和他们的党羽,给了奸佞势力以致命的打击,按常理说,已经28岁的桓帝,完全具备独立执政的能力。而多年外戚控制朝政的压力,也应该爆发成一种独立执政的动力。所以“天下想望异政”,希望能够翻开东汉历史新的一页。但事实是,因为与汉桓帝割血盟誓的都是大宦官,因此随之而来的又是宦官掌握国家政权的情况。桓帝完全依靠更加腐朽的宦官势力,使“权势专归宦官”。于是,朝政依旧黑暗,社会依旧混乱,百姓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汉桓帝收回国家大权后,大加封赏诛除梁冀势力行动中的宦官。封中常侍单超为新丰侯,食邑两万户;封中常侍徐璜为武畇侯、中常侍具瑗为东武阳侯,各食邑一万五千户,赐这三侯各一万五千钱;封左悺为上蔡侯、唐衡为汝阳侯,各食邑一万三千户。五名宦官同日被封,因此被称之为“五侯”。中常侍侯览呈上五千匹缣(细绢),桓帝赐以关内侯,不久又晋封为高乡侯。小黄门刘普、赵忠等8人也被封为乡侯,从此以后,东汉政权又从外戚手中转到宦官手中。

但人们很快发现,宦官得势后,对权力、财产的贪婪与对人民的凶残比外戚有过之而无不及。宦官多是穷困人的子弟,阉割后送入宫中为奴,普通的帝王家奴地位卑微,生活也较苦,他们不男不女、性格怪僻,心理极度扭曲和变态。这其中的少部分人升为大宦官,地位较高,就成为我们所说的宦官集团。

宦官集团的形成,往往与皇帝昏聩庸碌和年幼无知有关。宦官要依靠皇帝取得特权,皇帝要依靠宦官来牵制外朝,还要依靠宦官寻欢作乐,这就使他们必然连在一起。而宦官一旦掌权,由于变态心理的驱使,报复心特别强,加之又缺乏文化知识的修养,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因此是最黑暗的政治势力之一。在这个集团中,虽然也有正直的宦官,但仅仅是极少数而已。

这些宦官依仗权势巧取豪夺,聚敛了大量财富,纷纷修建豪华的住宅。有的宦官甚至娶了八十多位少女为妻妾,让她们穿上华贵的衣服,打扮得像宫人一样。为使香火不断,后继有人,他们还收养亲属或者异姓人为子。

公元160年,宦官单超病死,桓帝除追封他为车骑将军外,赐以东园棺木以及棺中玉器,赠侯将军印绶,并赐国葬,出殡时调动五营骑士、将军、侍御史护葬,将作大匠为其建造坟墓。死后如此,不难想见其活着的时候权力、财势之大了。

此后,其他四侯更加有恃无恐、贪婪放纵、骄横残暴,震动朝廷内外。他们竞相建筑宅第,互相攀比华奢,其兄弟亲戚无恶不作、行同盗匪、暴虐天下。当时有一首民谣讽刺他们的势力:“左回天,具独坐,徐卧虎,唐两堕。”意思是左悺有回天之力,具瑗有独尊之势,徐璜有猛虎之强,唐衡有降雨之能。这首民谣把当时宦官势力的强大非常形象地描绘了出来。

历史上的专朝政者大多任人唯亲,以壮大其声势,外戚如此,宦官也不例外。“五侯”得势后,纷纷把本家的兄弟和姻亲充塞到各级官府,担任要职。单超的弟弟单安为河东太守,徐璜的弟弟徐盛为河内太守,左悺的弟弟左敏为陈留太守,具瑗的哥哥具恭为沛相,都是为害当地的贪官。

徐璜的侄子徐宣任下邳令,行事暴虐。他看上了汝南太守李皓的女儿,派人去求婚。汝南太守瞧不起这些靠宦官得势的无赖之徒,因此拒绝了他。这使得徐宣怀恨在心,于是带领吏卒到李皓家,把他的女儿抢上车拉回来,将她百般调戏、凌辱后又残忍地用箭射杀,然后埋在了县衙中。当时下邳县属东海管辖,有人向东海相黄孚告发了这起公开的杀人事件,黄孚大怒,于是将徐宣和他的家属抓捕拷问。黄孚的属下极力劝他不要这样做,以免得罪宦官,黄孚愤怒地说:“徐宣这个国贼,我今天就是杀掉他,即使明天就判我死罪,我也可以瞑目了!”黄孚将徐宣的犯罪事实弄清楚后,依法将他处死,并暴尸街头,老百姓对此无不拍手称快!黄孚一身正气、不畏强暴,使东海辖区内的不法之徒受到了震慑,但是他却得罪了宦官。徐璜深深地怨恨黄孚杀掉了自己的侄子,在汉桓帝面前诬告黄孚,昏庸的汉桓帝竟然听信了谗言,没有明察,就诏令治狱,黄孚被判了髡钳(剃去头发并用刑具束颈)重刑,谪入左校做苦工。

面对更加“负势贪放”的宦官们,白马令李云于公元159年九月,借着“灾异数见”的机会,公开上书,认为“今官位错乱,小人谄媚,财货公行,政化日损”,矛头指向宦官政治。桓帝览奏后非常震怒,让有司逮捕李云,并诏使黄门北寺狱办理此案,使中常侍管霸与御史、廷尉调查处理,当时弘农府属官杜众感于李云以忠获罪,上书“愿与云同日死”,桓帝更加气愤,把他们一同下狱。大鸿胪陈蕃、太常杨秉等均上疏言“其意归于忠国而已”,也被桓帝下诏“切责”,并免官遣归乡里,甚至连宦官管霸都说:“李云野泽愚儒,杜众郡中小吏,出于狂戆,愚而刚直,不足加罪。”但桓帝却不依不饶,最终将二人处死。此后,“嬖宠益横”。

桓帝还为自己袒护这些宦官,找了很多冠冕堂皇甚至是荒谬的理由:

首先,这些宦官在消除梁冀势力、为自己夺回领导权的过程中,立了大功,为君者泽被天下,何况功臣。因此,当然不能亏待了他们。

其次,天子的近臣除了外戚就是宦官,现在外戚既已清除,便只有宦官可以依靠。看来,依赖的思维定势和平庸的政治素质,也使刘志只能倚重宦官了。

再次,宦官给他带来了更多的享受。梁皇后在世时非常专横,再加上有梁太后和大将军梁翼的势力,桓帝当然不敢轻举妄动,甚至连宫中嫔妃都很难接触。梁皇后死后,他又先后立邓猛、窦妙为皇后,这两个人虽然也嫉妒成性,但无奈没有了梁皇后那样的后台,桓帝也就不以为意。所以邓皇后与郭贵人争风吃醋,桓帝干脆废掉了邓皇后,让她在暴室中忧愤而死;继立的窦皇后不满于他总是临幸其他嫔妃,桓帝干脆再也不到她那里去了。桓帝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那些贵人、嫔妃以及新选的采女身上,而“乖巧”的宦官们恰恰能投其所好,便从全国各地挑选来大量的采女供他享乐。历史记载,桓帝时,他的宫女竟有五六千人之多!

这一时期的朝政虽然极其昏暗,宦官凶残无道,但仍然有人不畏强权,勇敢地同恶势力斗争。汉桓帝也逐渐对宦官势力的膨胀开始担忧起来,害怕他们过分强大威胁到皇权。所以他又开始慢慢地对剩下的“四侯”进行限制。汉桓帝首先是启用别的宦官来分夺他们的权力;继而以他们残害人民为凭据,对他们进行打击。

公元165年,司隶校尉韩演上奏汉桓帝说:左悺和他的哥哥南乡侯左称依仗权力放纵宾客,侵犯老百姓。要求汉桓帝对他们进行处理,汉桓帝立刻准奏,左悺知道自己作恶多端,罪责难逃,于是自杀。韩演又上奏具瑗的哥哥具恭贪赃枉法。汉桓帝也下令调查,具瑗只好上还东武阳侯的印绶,自己来到监狱向汉桓帝请罪。于是,刘志下诏贬具瑗为都乡侯,他后来就死在家中。接着,汉桓帝又下诏单超、徐璜和唐衡的袭封者都降为乡侯,他们的子弟分封者一律免除爵位。

如果,汉桓帝就此亲理朝政、整顿朝纲,或许历史对他的描述也不会如此不堪。实际上桓帝对于“五侯”的限制,只是为了强化皇权。他并不想清除宦官,在对宦官略微抑制后,还是将大权交给了新的宦官集团。于是,侯览、苏康、管霸等人又成为新一轮炙手可热的宦官。他们与“五侯”一样把持朝政、残暴专横、鱼肉人民、盘剥百姓、任人唯亲。宦官们的亲属及其党羽占据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职,大宦官侯览霸占别人的住宅多达近四百所,良田万余亩。侯览还新建府第16座,都依照皇宫的模式建造。侯览的哥哥为盖州刺史,将辖区内富足人家以诬陷手段抓来杀掉,没收其财产装入腰包,前后累计达亿万数。宦官的宾客仆从在地方上为非作歹,侵扰百姓,劫掠旅客,地方官只要稍加干涉,不是被罢官就是被杀害,是非完全颠倒。

在济北相滕延的辖区内,侯览的许多仆从和宾客依仗权势,侵害百姓,抢劫路过的商人,搅得社会很不安宁。滕延毅然将他们抓获,并将几十名作恶多端的歹徒处死,暴尸街头。侯览闻讯后恼羞成怒,向汉桓帝诬告滕延滥杀无辜,结果滕延被罢官。

虽然正直的官员屡次遭到宦官的打击,但是为了维护东汉王朝,也为了自己的政治出路,一部分正直的官吏和一些太学生,就联合起来发起了“清议”运动。他们议论政治、品评人物,在舆论上对宦官集团进行猛烈抨击。同时,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吏也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打击宦官势力。这就使得东汉王朝能够继续苟延残喘下去。

国库空虚,卖官鬻爵;

政治腐败,党锢之祸

国库空虚,卖官鬻爵

汉桓帝时期,外戚和宦官轮流执政,把整个东汉政府弄得是乌烟瘴气,百姓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在这样的奸佞小人的折腾下,东汉国库基本枯竭。汉桓帝为了解决危机,一方面采取了对农民加重剥削的办法来解决财政困难,另一方面也采取一些应急措施,主要就是减发百官俸禄,借王、侯国租税和卖官鬻爵。这使得社会的矛盾不断尖锐和激化起来,人民群众开始觉醒,奋起反抗了。

公元159年,羌人再也无法忍受贪官污吏疯狂而野蛮的压榨,掀起了大起义,一时间声势浩大。起义军很快扩展到了三辅及并州和凉州,东汉政府派护羌校尉段颎进行了血腥的镇压,起义的大旗却更加高高飘扬,起义大火越烧越旺。随后,东汉政府改派中郎将皇甫规,他采取镇压和安抚相结合的办法,严惩了一大批贪官污吏,这才逐渐平息了羌人倡导的大起义。

公元162年,荆州南部地区的人民也举行了英勇的起义,起义军攻打长沙、桂阳等地,在苍梧、南海、交趾等地厮杀,联合当地人民杀富济贫,惩治贪官污吏。人民群众纷纷投奔起义军队伍,给东汉王朝以很有力的打击。东汉政府不得不消耗了大量的财力、物力来镇压人民的反抗。

汉桓帝无视内外交困的局面和国库空虚的现状,恣意“圈养”着数千宫女,供其淫乐,生活极其糜烂。为了维持、满足腐朽的生活,以汉桓帝为首的统治阶级借口羌人大起义,从公元161年开始,施行“卖官鬻爵”,以此来聚敛财富,供其挥霍。

刘志在下令减发公卿百官的俸禄,借贷王、侯的一半租税的同时,还下令以不同价钱卖关内侯、虎贲郎、羽林郎和五大夫等重要官爵,不问来人的才学和品德,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官来做。这就使得贪污不仅合法化,而且直接破坏了吏制。这样的官吏一上任,就开始疯狂野蛮地搜刮,他们残暴凶恶,盘剥压榨老百姓,以此把他们买官的钱加倍地夺回来。而且由于贪官污吏的搜刮,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并为灵帝时更大规模的卖官开了先河。

东汉各级官吏一时间横征暴敛,贪赃枉法,奢侈糜烂,穷凶极恶。汉桓帝靠这“卖官鬻爵”的办法确实大捞了一把,他还为自己的“灵活机智”而洋洋得意,却不知自己的无知、昏庸、荒唐、愚昧,早已使原本就岌岌可危的东汉王朝更加腐败,吏治更加黑暗,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尖锐!这下子,东汉政权真是摇摇欲坠,真的走向灭亡和崩溃的边缘,无药可救了。

政治腐败,党锢之祸

同类推荐
  • 走近苏东坡

    走近苏东坡

    这是著名作家李国文研读苏东坡的诗文及所处时代背景后写出的感悟性文字。作者围绕苏东坡的性格、命运以及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深入到苏东坡的精神世界,用洗练的文字,多角度地、十分睿智地为我们描叙了一个鲜活的苏东坡。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以深刻的思想,犀利的笔触,鞭笞了当下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气,可以起到警世的作用。《走近苏东坡》,极富思想性、知识性和文学性,是近些年来不可多得的优秀之作。
  • 民国清流4:大师们的抗战时代

    民国清流4:大师们的抗战时代

    本书系民国大师们的集体传记系列之四。本书沿袭《民国清流1:那些远去的大师们》《民国清流2:大师们的“战国”时代》《民国清流3:大师们的中兴时代》的风格,承接前三部的历史阶段(1917年至1936年),呈现出1937年至1945年八年抗战时期悲壮而惨烈的文化景观。七七事变之后,国难当头,民国知识分子自觉站在统一战线的大旗下,演绎了一部壮烈激越的抗战史诗。无论是在国统区、解放区,还是在沦陷区,抑或上海的“孤岛”,“民族”“救亡”的主流都激起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让抗战时期的文化思想界空前统一。胡适、郁达夫、老舍、沈从文、梁漱溟、茅盾、张恨水、闻一多、郑振铎、马寅初、陈寅恪、吴宓、赵树理、丁玲、萧军等,做着他们认为文人应当做的事情,在抗日救国的路上披肝沥胆,以各自的姿态,演绎着知识分子的气节、风骨与担当。作者不囿于故有定论,依据翔实的史料,书写被遮蔽的历史,刻画真实生动而丰富的人物命运,立体式地彰显了民国大师们独特而复杂的文化品格和人格。
  • 洛克菲勒自传

    洛克菲勒自传

    洛克菲勒的巨额财富来源于他谨慎地利用每一枚硬币,一分钱也要用在恰当的地方,这也许是洛克菲勒构建起如此庞大的财富大厦的秘诀。洛克菲勒回首往事,重拾记忆的片段,讲述那些大大小小的耕耘与欢愉。本书是一部深入挖掘洛克菲勒内心世界和完整展现其人生经历和丰富的商战阅历的作品。将洛克菲勒身上所发生的逸事结合他的人生理念,生动揭示出令洛克菲勒受益一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解密其成功之道。
  • 战略家邓小平

    战略家邓小平

    本书的最大特点是,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以经典注经典,以经典解经典,力求准确鲜明地把握和体现实践与理论的实质和精髓,以对党和国家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 刘邦发迹史

    刘邦发迹史

    一个一无是处的小混混,是如何在秦末的乱世中崛起并登上皇帝宝座的?他如何能打败包括项羽在内的各路豪杰,成为最后的赢家?如果你问刘邦,刘邦可能这么回答:“我没能耐,我游手好闲,但我运气好啊,我凡事看得开,我会招徕人才,能采纳别人的意见”;如果是项羽问刘邦,刘邦会说:“打仗,你行,我不行;用人,我行,你不行!畅销书作家姚尧将为读者揭秘史上最牛混混刘邦的发迹之路。
热门推荐
  • 孤妖——我的白衣大叔

    孤妖——我的白衣大叔

    在这个新世界中有新故事发生。
  • 创世遮天

    创世遮天

    我们从未打碎过这片星空,我们只是这个时代侥幸存活下来的可怜虫。神到一念能让天地变色,可这一切或许只是因为,神也孤独。游戏世界,万千职业,人族,魔族,妖族,夜灵族,龙族。欢迎来到我的世界,希望你,能成为击碎这片星空的那个人。
  • 时间列车线

    时间列车线

    延绵的噩梦交织,支配着黑夜的恐惧;夜幕的黑影下,一连串的阴谋随着时间的推移浮出水面。当无尽的噩梦和纯粹的欲望碰撞,意志的天平最终又会偏向哪一方?是拯救?还是从头再来?
  • 昆墟

    昆墟

    妖说,炼妖地上必有其尸!佛说,十八层地狱必有其魂!神说,化神池中必有其骨!仙说,斩仙台上必染其血!……
  • 重生小农女

    重生小农女

    提起农家女苏如,整个京城无人不知:她八岁冒死救太子,十岁一舞惊圣上,十五岁及笄那年更是引来七大家族继承人同时上门提亲,一时轰动全城!面对诸多羡慕嫉妒恨,苏如很淡定的在家里喂猪,都闹什么闹?她这一世的精彩人生不过才刚刚开始而已。至于嫁人这事嘛?她心中已经有了良人。【这是一个女主重生到她最厌恶的女配身上的“精彩”故事~\(≧▽≦)/~】
  • 朱德的青少年时代

    朱德的青少年时代

    齐晓敬编著的《朱德的青少年时代》是共和国领袖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为了深切缅怀革命伟人朱德的丰功伟绩,纪念这位从四川走出去的人民军队的总司令,齐晓敬编著的《朱德的青少年时代》讲述了朱德苦难的童年、艰辛的求学经历和青年时代追求真理、报效祖国、成长为一名伟大共产主义战士的历程。
  • 神魂之光

    神魂之光

    在遥远的神魂大陆上,一位天才少年突然出现,他将引领人类走向何处?三国争霸,抵御魔兽,击败亡木教,寻找一件名为“神魂之光”的神器的下落。最终登上顶峰,一步成神!
  • 少林武僧在异界

    少林武僧在异界

    少林数百年来最出色的弟子慧刚,一身武技登峰造极,直追当年的达摩祖师。因为疾恶如仇,他犯下滔天杀孽,被罗汉堂拿回少林处决或许是苍天不忍,临刑前,一道闪电,将慧刚肉身化为灰烬,而他的魂魄,竟然穿越时空,附到了一个纨绔子弟身上,而且,他同样面临着即将被处决的境遇,所不同的是,慧刚之错在于滥杀恶霸,而纨绔子弟则是因为调戏圣女而获罪在一个武技落后的魔法世界,中土少林的天才弟子,将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br>求出版,本书尚未有出版社联系,求简体,繁体出版的帮助,有意者请站内短信联系,或者发邮件:feiliguo-78023@m.pgsk.com
  • 四国演义系统

    四国演义系统

    小萝莉说:“苏宁,我是四国演义系统,助你在魏蜀吴之外另立强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