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75000000004

第4章 解读陌生人的微行为

——读懂他的行为语言,找到自己的知心好友

1.他为什么对狗比对人好

多年的朋友会出卖我们,我们的孩子会轮番逗乐和激怒我们,我们的配偶时常让我们失望,政治家也许会将我们推向绝望,我们该相信谁呢,宠物吗?

很多养狗的人都会产生这样的感觉,跟身边的朋友相比,自己要更喜欢小狗,因为小狗更值得信赖。

当主人回家的时候,小狗总是在门口迎接。不管主人生活如何或情绪如何,它都会挥动尾巴,快速跑到主人的旁边,又叫又跳,或者舔主人的手。小狗的这种行为会让人觉得备加温暖。

是的,小狗很有趣,它们可爱、忠诚、亲热,总是能让主人感到自己受到了重视。

当然,主人对于小狗来说同样很特别:主人为小狗提供食物、安慰、温暖、友情,给它们理毛,带它们运动,因此小狗令人惊讶地高度重视它的主人。于是,有些主人盲目地爱他的小狗,因为他认为小狗似乎也会用同样的方式予以回报。但是主人似乎没有察觉这样一种情况,那就是它们如果有机会就会选择别的小狗玩伴,而非唯一的主人。主人只是意识到了当它们在家陪伴自己时,自己是它们世界的中心,此时大多数人会认为它的可爱充满诱惑力。

很少听养狗的人说小狗给予的爱太过沉重,很难承受,大多数养狗人都很快乐地接受了小狗的爱。无论在其他任何地方,他们都不会遇到如此简单的情感:只要轻拍着小狗,小狗就会给出恰当的回应。

就像许多人无法攻克爱人的密码一样,“我想不出她会看中那狗的哪里”。养狗人对其宠物的宠爱对其他人来说通常是难以理解的。

“我们刚刚为一条8岁的狗花2000元看病。”人们会问,“为什么你没有抛弃它?”“不能那么做,它是我家庭的一分子,是我的亲人。”

“我厌恶狗跳到我身上,它们的主人会不疼不痒地说‘别担心,它不会咬人’。不会咬人?我并不是担心被咬,我只是不喜欢一只小狗将脏脏的小爪放在我身上,或者将其鼻子埋在我的裤裆处。我很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喜爱这些动物?”

人们之所以喜欢养小狗,并不是仅仅希望小狗能带来快乐,更多地是喜欢来自自身和小狗带来的相互的快乐和关心。小狗从来不会背叛主人。你从外面回来,它会第一个冲上前迎接你;你无聊的时候,你一呼唤它,它马上来陪你玩耍;当你认为它做错事而责备它,它会很温顺地默默承受,而不会用它天生的武器攻击你。

所以,对有些人来说,养小狗是一件极其幸福的事。

【微行为密码】

每个人都渴望被关注、被尊重和被认同,你和我都有给予别人这种感觉的能力。其实,他并不是觉得狗比人好,而是你给的信任和关注还不够。

2.在自动扶梯上依旧匆匆前行

不知你注意过没有,虽然有的人没什么急事,但乘坐自动扶梯时,他还是会在左侧不停地前进,匆匆忙忙地超过站在右侧的人。他为什么会这么做呢?这又是一种什么心态呢?

按照一般的规矩,乘坐自动抉梯时,人应该靠右侧站立,把左侧的位置空出来让那些有急事的人跨步上楼梯。不过,有些人就算没什么急事,一上自动抉梯也会从左侧快速地迈步前行。这是什么心理呢?

一般来说,这类人性格都比较急,而且缺乏协作性。当他们从左侧上自动抉梯时,假如有人不守规矩站在左侧挡住去路,或者站在右侧的乘客行李太多,把左侧的优先道给占住的话,他们就会变得焦躁不安,似乎心情糟糕得都无法表述了。其实,他们并不是因为有重要的事而着急,是因为不能继续走上楼梯,并觉得自己的步调被打乱了。

本来,并没有明文规定乘坐自动抉梯时必须站在右侧,把左侧空出来让给有急事的人优先通过。而且,出于安全的考虑,在商场和地铁站等有自动抉梯的地方,一般还会通过广播劝告大家不要在自动抉梯上随意走动,以免发生危险。虽然如此,但在自动抉梯上还是有人无法忍受左侧的通道被人堵塞,他们心中暗自抱怨“真没有常识”,然后,不耐烦地停住前行的脚步。

心理学家发现,在自动抉梯上还自己上楼梯的人,大多有较强的竞争意识。自动抉梯本身已经在上升,再加上人还在自动抉梯上行走,速度还是相当快的。而且,不停地超过站在右侧的人,这时,他们心中便会产生一种优越感——“我比别人快”。无形之中,其内心深处“不愿输给任何人”的竞争意识就得到了满足。

【微行为密码】

需要注意的是,本没什么着急的事情,但在自动扶梯上还要自己迈步前行的人,往往都非常固执于自己的步调,并会在不知不觉间就会丧失为别人着想、关心他人的想法。因此,也可以说,他们属于那种优先考虑自己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3.频繁改变形象的人,没有安全感

经常变换发型、发色的人,与其说是追求时髦,倒不如说有着强烈的“变身愿望”。他们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行为,大多是因为内心充满了不安。

时隔一个月之后,再次跟某位朋友相见时,我着实吃了一惊。从发型、发色到服装风格,来了个整体大变样,简直就跟换了一个人一样。这时我才想起,以前每次见面,她的形象都会出现很明显的变化。她为什么要如此频繁地改变自己的形象呢?

内心的不安是根源。

发型本来是人们自我表现的一种形式,偶尔改变一下头发的长度、颜色,可以让自己看起来跟以往不同,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不过,今天是黑色短发,过几天就换成披肩的金色鬈发,没出两个星期又换成朋克爆炸头……如此极端地改变自我形象的人,很难被定位成赶时髦。

可以说,这种类型的人,内心极有可能存在某种不安感。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与其说“我想成为这样”,倒不如说“我想让别人这样看我”。换句话说,自己的形象之所以无法固定下来,是因为他们对别人的视线总是充满了不安,觉得对方不认可这样的自己。

在频繁改变形象的背后,是缺乏“自我信赖感”的心理在发挥作用。这样的人,对别人的要求和非难,根本无法做出正确判断,而需要借助其他形式。一般情况下,假如某人想改变自己,那他往往会加强内在修养的磨炼,而这类人却不这么做,他们习惯借助表面形象的改变来获得精神上的安定。由此看来,经常大幅度改变外在形象的人,多是对自己缺乏自信、心中充满不安的人。

一个人对自己没有自信,通过不停地改变形象来缓解,就是说他在用外表来弥补自信心,以求实现精神上的安定。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作缺乏“自我信赖感”。所谓自我信赖感,是指自己对自己的信任。缺乏自我信赖感的人,就会表现得没有自信。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把头发染成明快颜色的人,是在寻找崭新的自我,是向前迈出第一步的信号。假如并没有频繁重复这种行为,那说明他已经找到自信,并摆脱了不安情绪的困扰。

【微行为密码】

·头发很短,这样看起来很简洁,而且也极为方便这样的人大多有勃勃的野心,他们的生活总是被各种各样的事情占据着。他们在内心很想把这些事情做好,但实际上却往往什么也做不好,因为他们缺少必要的责任心,在遭遇困难,面对挫折的时候,往往是选择逃避。他们把事情往往做得很细致。

·头发像钢丝,又粗又硬,而且还很浓密

这样的人疑心多比较重,不会轻而易举地相信别人。他们最相信的就是自己,所以凡事都要自己动手。他们做事很有魄力,而且组织能力也比较强,具有一定的领导才能。

4.对你摇头的人也许想帮你

有些人明明是你的伯乐,他很愿意帮助你。可是,你却因为不懂肢体语言,会错了意,错过了伯乐的帮助。比如摇头,一般来说,摇头就是代表“不”的意思。不过,具体到不同的领域与场合,它还会有别的意义。

很多时候,一些动作所代表的含义在人们的心目中早已根深蒂固了,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约定俗成。人们一看到某个动作,就认为它表示这种含义,不会根据不同场合与不同领域进行具体分析。

比如,摇头基本含义是代表拒绝。根据某些进化生物学家分析,摇头是人们出生后学会的第一个动作,起源于褪褓中的哺乳时期,婴儿在吃饱之后,用来拒绝奶水或者其他食物。很显然,人们从孩童时候就已经开始用摇头来说“不”了。所以,看到摇头的动作,人们很自然就会觉得那是拒绝、否定的意思。

这天,田冲与上次在饭局中结识的李老板不期而遇。刚打完招呼,李老板劈头就问:“小田,你上次不是说要找我帮忙,怎么一直也没见你来呢?我可是一直在等着你的出现呢!”

听李老板这么一说,田冲不解其意。他不知道李老板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上次他向李老板提及请他帮忙的事时,李老板明明冲他摇了摇头,而如今怎么又主动提出要帮自己的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李老板是在说客套话?

但是,田冲又见他一脸真诚,并没有敷衍自己的意思。于是,他便斗胆问了李老板一句:“李老板,我斗胆问一下,请问你是真的想帮我的忙吗?”

李老板一听,脸色立即阴沉下来,很不高兴地回答道:“你看你这小伙子,我这么大把年纪了说话还能不算话?我是确实想帮帮你们这些有志气的年轻人啊!”

田冲更加不解了,便索性把事情弄个明白,于是又问道:“可是,我上次请您帮忙时,怎么见您冲我直摇头啊,我还以为您是在拒绝我,只不过没有口头上说出来而已,所以,我就知难而退,没有再去找过您。难道您当时不是在拒绝我吗?”

李老板终于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了,便大笑道:“你太不了解我了,摇头是我的习惯性动作,我不仅在拒绝别人的时候摇头,有时候,我希望别人继续讲话时也会摇头,吃到好吃的东西时也会摇头。这么看来,你这个小伙子是不懂心理学了,你可以翻翻心理学方面的书籍,那上面对摇头的含义作出了不同的解释。相信看过之后你就不会再那么单一地去看待我的摇头动作了。”

田冲这下终于明白了,原来是他会错了李老板的意。这一错白白耽误了他这么长时间,不然的话,他早就得到李老板的帮助,渡过如今的难关了。

故事中的田冲就理解错了李老板摇头的含义。当他请求李老板帮忙,但李老板却冲他摇了摇头,他就认为李老板是在拒绝他的请求。事实上,摇头只是李老板的一种习惯性动作。假如田冲当初能多了解点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恐怕当时就不会对李老板的摇头动作作出主观臆断,认为是拒绝自己的意思,也就不会把自己找对方帮忙的计划给搁浅了。说不定,他的事业现在已经在李老板的帮助下上了一个新台阶。

毫无疑问,田冲理解错了摇头的含义,错过了李老板对自己的帮助。从上面的故事,我们得出一个道理:对你摇头的人不一定是在拒绝帮助你,也许他正是想帮助你的人。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人,一定要根据不同的情景来作出判断,千万不要片面理解,认为对方是在拒绝自己的请求,否则你就会错过别人的帮助。

【微行为密码】

·摇头十分明显且频率很高

当摇头表示明显拒觉时,人们的头部动作就会左右摇晃得十分明显,而且频率也特别高。这个动作暗含着对对方所说的话非常不耐烦。

·摇头幅度小且频率非常低

当一个人听另一个人说话时,也会出现摇头的动作。虽然这也是摇头,但摇晃的幅度非常小,频率非常低。这时的摇头并不代表否定意味,反而带着一种暗示,是听话者在暗示对方继续说,而他自己暂时没有发话的打算。

·口头上赞赏你,却时不时地摇头

一个人口头上大加赞赏你,却时不时地摇头说“我一定会考虑你”“我很欣赏你的作品”“我们会合作得很愉快”等。不管他们的态度有多么诚恳,但他们的摇头动作都是他们内心消极态度的体现。所以,你应该多留点儿神。

5.喜欢把手背在身后的人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生活中的很多人往往喜欢以貌取人,看到那些长得很丑,或者言行举止不够文雅的人,他们便投以鄙视的眼神。然而,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人,你鄙视的人也许正是你的伯乐。

在生活和工作中,千万不要小瞧那些其貌不扬的人,因为其貌不扬跟能力没有任何关系,如果认真观察对方的微行为,你也许会发现对方正是一位重要人物。

张旭是一家公司的市场主管。前几天,公司市场部经理辞职了。张旭暗自猜想着:经理一辞职,那么主任就会提升为经理,而自己很可能提升为主任。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几天后,公司新招了一位经理。

这位新上任的经理其貌不扬,走路时,躬着背,弯着腰,在上班时,还总喜欢把手背在身后,踱来踱去,让人看了很不舒服。张旭一开始就不喜欢这位新上任的经理,看到他这个举动更加反感。因此,他便有意远离这位新上任的经理,对工作也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他敢肯定,这位新上任的经理不可能做出什么业绩,很有可能立马下台。可是,他的同事王宇飞却非常喜欢这位经理,只要是经理交代的工作,他都会保质保量地完成。为此,张旭还嘲笑同事王宇飞:“就你把他当作经理,把他的命令当作皇命一样执行。你也不看看他那副熊样。”王宇飞笑了笑,却什么也没说。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有一天,总经理突然宣布:王宇飞任公司市场部经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明所以。原来“新招来”的市场经理并不是新招来的,而是公司董事长临时代替,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从公司现有的员工中提拔经理。

这件事情以后,张旭很不服气地质问王宇飞:“你是不是一开始就知道他是董事长啊,所以就格外讨好他。”

王宇飞笑着说:“我最初可不知道这个消息,做好工作是我的职责。不过,我看见他把手背在身后,我就知道他是一个做事谨慎、成熟老练的人,像这样的人很可能做出一番成就。”

张旭听了王宇飞一番话,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故事中的张旭以貌取人,对新上任的经理有偏见,对他交代的工作也很懈怠,并且断定这样的经理不可能做出什么业绩来。王宇飞则与之相反,不仅对新上任的经理充满了崇拜之情,还对他的安排表现得服服帖帖的,并保质保量地完成他交代的工作。自然,王宇飞得到了新上任经理的信任与肯定。

然而,命运却跟张旭开了一个玩笑,新上任的经理不但没有卷被子走人,而且还是公司的董事长。他为了从员工中寻找到市场经理的合适人选,便故意扮演新上任的经理。以貌取人的张旭自然被落选了,而王宇飞自然成为市场经理的最佳人选。毫无疑问,张旭错过了他的机会,而王宇飞抓住了他的机会。王宇飞之所以能抓住他的机会,关键在于他注意到了新上任经理将手背在身后的举止。因为将手背在身后象征着权威、自信与力量。

手是身体的一部分,也是身体语言表露的重要“工具”。有时候,手在交往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一举一动可以对语言起着补充说明的作用,甚至可以发挥独立有效的功能。因此,有时候无须语言,手部动作往往就能直接反映出人的感情和欲望。所以,手部动作千万忽视不得。

【微行为密码】

跷大拇指的手势。一般来说,上级对下级、内行对外行都常常会出现这种手势。上辈对晚辈,前者往往会不知不觉地跷起骄傲的大拇指,以此来表现自己的地位和本事。这种人一般比较自负。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这种喜欢跷起大拇指的人与他们的性格和地位有比较密切的关系。性格外向、穿着讲究、有钱有势的人常常有使用这一手势的习惯;而那些性格内向、经济状况不佳,因而腰杆子挺不起来的人,很少使用这种手势。

6.做事有计划的人很成熟

想要完成某件事,除了设定明确目标之外,还要记得制订一个完整而详细的计划,因为不管怎样,事先有没有订好计划,会关系到整件事情的进展以及最后的结局。所以人们常说:“计划周详的人往往是最渴望成功的人。”

看了上面的这段话禁不住点头的人,应该是不管做什么事,都会认真地制订计划吧。而假如有人觉得“虽然明白应该这样,但……”那他一定对事前制订计划不感兴趣,觉得那是在浪费时间,认为即兴行动才是最有效的做事方式。

对这种不同,人们通常都简单地理解为:有计划性的人为人严谨,没有计划性的人做事马虎,即因为为人严谨,所以有计划性;因为做事马虎,所以没有计划性。确实,这个公式很容易理解。

但是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因为一个人是否有计划性,除了性格方面的因素,还跟“是否容易形成动机”的人格特质有很大的关系。

制订计划,说得具体一点,就是先进行研究然后认准目标。而这里有一种被叫作“成就动机”的欲望在起作用,即“想要尽可能出色地、迅速地完成任务、达成目标”。人自发地做出某种行为时,肯定是先产生了某种动机。有计划性的人,可以说是成就动机比较发达的人,而且还是易于产生动机的人。相反,没有计划性的人,则属于成就动机水平较低,并且不容易产生动机的人。

成就动机的定义最先由哈佛大学心理学者亨利·马勒提出来的,后来,同样来自哈佛大学的心理学者大卫·麦克利兰接手了这项研究。

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成就动机的高低跟幼时接受的教育密切相关。小学生每次放暑假前,学校都会要求制作假期计划表,这就是在培养学生们的成就动机。另外,成就动机发达的人往往有这样一些特征:对自己的行动及其结果特别关心,责任感非常强,有适当的挑战精神等。

所以,可以这么认为:成就动机发达的人就是有计划性的人,一个人做事越有计划性,他的思想也就越成熟。

【微行为密码】

有的人做事情习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他们虽然制订了一个又一个的计划,但经常不按计划执行,甚至随随便便放弃自己的计划。

尽管这类人的成就动机同样很发达,但大多数时候,因为设定了超出能力范围的目标,所以动机很难起到激励作用。大概,在最初执行计划的时候,为了实现目标,他们还是付出过努力的,但很少会坚持下去。

由于最开始设定的目标就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一天、两天、三天……

目标依旧没有实现的时候,他们就会开始对按计划行动产生了厌烦;也可能是由于动机太强烈而具体执行却太单调,才觉得厌烦了。总之,最后他们的计划往往都以失败而告终。

7.乐于助人者就是你的伯乐

人们一般将“伯乐”定义为:伯乐就是那些能耐特别大、路子特别广、关键时刻能帮自己大忙的人。这样的定义虽然谈不上错,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本领再大的人也有不擅长的领域,而身边看起来不起眼的人却常常能帮你解燃眉之急。

尽管那些位高权重、能呼风唤雨、掌控大局的人能在事业上助我们一臂之力,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未必能获得他们的帮助,有些领域是他们鞭长莫及的。而那些在我们周围的邻里亲朋,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乐于助人者都会伸出援助的双手。这些小人物何尝不是我们的伯乐呢?

在日常生活中,真正能够帮到你的人往往就在你的身边。伯乐不在于有多“贵”,而在于是否能帮得到你,能给你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的人才是真正的伯乐。所以,我们在寻找伯乐时,不要好高骛远,因为真正的伯乐往往就在我们的身边。

卫芬是一个很有追求的女人,大学毕业后,她努力工作,希望能做出一番事业出来。可是,不管她怎么努力,事业依然不见起色。经过反思总结,她觉得自己很努力了,但依然一事无成,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没有遇到伯乐。因此,卫芬开始苦苦寻找伯乐。

在卫芬看来,伯乐就是那些比自己有钱、地位比自己高、能给自己帮助与指导的人,因此,她想尽办法去接触这类人,见到那些有能力的人就眉开眼笑,见到那些开着宝马的人就热情地与人打招呼……而对那些跟自己地位一样,甚至比自己地位更低的人,卫芬则视而不见,甚至还看不起他们。

卫芬有一个表弟由于家境贫穷,初中还没上完就辍学了。后来,出来打工跟人学起了装修。卫芬一直看不起这位表弟,连自己结婚也没有告诉他。

转眼两年过去了,卫芬买了新房,需要装修。可是,她没有接触过这个行业,对装修一窍不通,让别人做又不放心。正好表弟在外做装修已经好多年了,想到这么一个合适的人选,她自然高兴了。可是,一想到自己对表弟的态度,她心理便打起了退堂鼓。但不管怎么样,她还是决定试一试,于是,就请表弟来家做客。

那天,一听到敲门声,卫芬就立即打开了门。当她看见表弟两脚并拢、双手背在背后,毕恭毕敬地站在门外时,她心里的一块石头一下子就落了地。因为从表弟站立时喜欢两脚并拢这个动作,她揣摩出表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肯定不会拒绝帮助自己。因此,当表弟吃过饭后,卫芬便提出了自己的请求。

果然不出她所料,表弟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她,并且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为她家装修忙里忙外、跑前跑后。而她呢,有了表弟的帮忙,不仅放心多了,还省心多了。

3个月后,看着装修完工后瘦了一圈的表弟,卫芬心里真的很不是滋味儿。她怎么也不会料到,关键时刻竟然是这个不起眼的表弟帮了她的大忙,而平时被她仰视的那些“伯乐”此刻又在哪里呢?从这件事情中,她悟出了一个道理:其实,真正的伯乐也许就在自己身边,只要用心观察,就能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中发现谁是自己的伯乐。而那些所谓的伯乐纵然什么都比自己好,但是他未必肯帮自己。

悟出这个道理后,卫芬又发现要做出一番事业,不仅需要得到那些比自己能力强的人的帮助,还要得到那些比自己能力低的人的拥抱。只有这样,方能做出一番成就。

故事中的卫芬就犯了一个常见错误,总是认为能帮助自己的伯乐是那些位高权重的人,结果,真正给予自己帮助的人却是自己一直忽视,并且看不起的表弟。

寻找伯乐时不以位分尊卑为依据没有错,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就是一定要识别伯乐与小人。故事中的卫芬之所以能请求表弟帮忙,是因为她通过观察表弟双脚并拢的动作揣摩出表弟乐于助人,断然不会拒绝自己的请求。假如表弟忌恨如仇,不喜欢帮助别人,那么他不仅不会答应卫芬的请求,很可能还会将她悉落一顿。

因此,我们在寻找伯乐时,不仅要打破位分尊卑的束缚,还一定要擦亮双眼,寻找到真正能帮助自己的人。

【微行为密码】

·自然站立时左脚在前的人

假如一个人喜欢双脚自然站立,并且左脚在前,左手习惯地放在裤兜里,则表明这个人的人际关系相对较为协调。他们从来不给别人出什么难题,其为人也敦厚笃实。这类人给人的第一印象总是斯斯文文的,平常也喜欢安静的环境,不过一旦碰上比较气愤的事,他们也会暴跳如雷。

·两脚并拢或自然站立,双手背在身后

这类人与别人相处一般都比较融洽,可能很大的原因是由于他们很少拒绝别人,从不对别人说“不”。其性格特点是奉公守法,尊重权威,极富责任感,不过有时情绪不稳定,往往令人莫测高深,最大的优点是富有耐性,而且能够接受新思想和新观点。

·站立时双脚合并,双手自然下垂的人

这类人一般比较诚实可靠、循规蹈矩而且生性坚毅,不会向任何困难屈服低头。

8.用力把烟头捻灭的人意志坚强

吸烟是观察一个人性格的绝好机会。除了吸烟的姿势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之外,弹烟灰和熄灭烟中也有一些不为人知的门道。其实,吸烟者弹烟灰和熄灭烟的方式也是千差万别的,不知你是否注意过?

通过前一小节的介绍我们知道,吸烟原来是一种展现内心活动的行为。而且,不同的吸烟方式能够展示出人的不同心理状态。在这一节中,我们来研究一下弹烟灰的方式和熄灭烟的方式跟人的心理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吸完烟后用力把烟头捻灭的人,多属于意志比较强的人。用力捻烟头,是为了要让烟头的火在短时间内完全熄灭。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这类人具有完美主义的一面,即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他们会一直不懈努力。

不过,假如这种性格过强的话,则容易积累较多的精神压力。

接下来,我们再分析一下把烟头折断熄灭的人。这类人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由人”。他们具有灵活、变通的思维能力,可以说是“灵光闪现”的聪明人。不过另一方面,他们把烟头折断,是急于把火的根源切断,让烟头尽快熄灭。从这个角度看,他们对人对事没有足够的耐心。

另外,熄灭烟之后,有的人会把散落的烟灰处理干净,这类人多是做人规规矩矩、办事一丝不苟的人。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性格,他们比较容易感受到各方面的精神压力,而“处理烟灰”就是经常出现在他们身上的一种代偿行为。

除此之外,吸烟的过程中,频繁弹烟灰的人往往是“完美主义者”;而在此过程中基本上不弹烟灰,等烟快吸完,烟灰已经积累很长的时候才弹掉烟灰的人,则很可能是出名的“吝啬一族”。在吸烟的时候,用大拇指、食指、中指三支手指捏着香烟的人,大多充满自信而且善于社交。

下面,我们就对弹烟灰的方式和熄灭烟的方式进行一下归纳。

频繁地弹烟灰

这类人是完美主义者,不允许犯一点错误。对任何事情都不妥协。

积累很长再弹掉

烟灰积累了很长也不介意,这类人多少有点迷糊,并且有小气的一面。

用力捻灭烟头

必须要把烟头的火完全熄灭,这类人意志坚强,中规中矩。

折断熄灭

这类人思维灵活、变通,但有时会缺乏耐性。

【微行为密码】

有的人喜欢抽无过滤嘴烟,这类人多诚实可信,为人处世比较脚踏实地,人格魅力很突出,非常值得我们去结交。但他们是很现实的人,不会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面。对于某件事不尽如人意的结果,他们也会感到深深地懊恼。

9.不要排斥对你说“不”的人

很多人在跟人沟通的时候,都会尽量避免跟他人对立,并觉得这是一种美德。他们认为如果直接说“不”的话,便是对他人的不尊重,而且会显得自己不礼貌。其实,避免对立跟美德之间并没有等号,它们也不是对等的关系。

的确,动不动就跟人闹别扭扰乱集体的和谐,这种行为欠缺考虑。但是,假如连自己不同意的时候也不开口说“不”,不愿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绝对称不上是什么美德了。准确地讲,这只不过是没有个性的“无事主义”而已。至于说维持集体的现状,不过是为了逃避个人责任找来的借口。而且,为了掩饰这种无事主义的不合情理,还故意拿出“美德”来迷惑大家。

是否能勇敢地说“不”,明确拒绝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归根结底是一个人的内心是否强大的问题。能对不喜欢的事情说“不”的人大多都是内心非常强大的人。当然,为了跟他人对立而故意说“不”,不属于我们的讨论范围。自己不愿意的时候,能斩钉截铁拒绝的人往往都有很强的自主性,属于那种拥有自由意志的类型。

敢说“不”的人有着比较发达的自我意识,不仅能够认识到“自己和他人是不同的个体”,而且还能够明确区分自己的自我和他人的自我。

换句话说,这类人之所以能坚决说“不”,与其说是因为不怕跟他人对立,还不如说是因为他们有强大而坚定的自我。在他们的心里,拒绝只不过是在向对方传达:“我的价值观和思考方式,与你的价值观和思考方式是不相同的。因为我们本来就是不同的个体嘛,我拒绝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类人往往能有一番作为,属于开创性的人才。

与之相反,那些不能果断开口说“不”的人,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有些欠缺自主性。其行为背后的心理是想避免跟他人对立,害怕被周围人拒绝、被孤立在团队之外。殊不知,越是没有主观意识,越是没有前途。

再进一步说,这类人因为自我不够成熟,缺乏“自己是自己,别人是别人”这种意识(可能脑海中明白,但很难在行动上贯彻),所以为了不遭到拒绝,他们总是更在意对方或者集体的想法,并尽量忽略自己的想法。

简单来说,他们深信“自己拒绝他人和他人拒绝自己是有关联的”,认为自己对别人说“不”,别人也会对自己说“不”。

遗憾的是,在如今的社会大环境下,能坚决说“不”的人越来越少了,即使是有自主性的人,在“大家一起行动才是最好的”或“冲撞上司是不能容忍的行为”这种社会风潮的影响下,很多时候都将到了嘴边的“不”字又勉强吞了回去。

【微行为密码】

·经常滔滔不绝谈个不休

这样说话的人一方面目中无人,另一方面好表现自己,而且,这种类型的人大多性格外向。

·说话比较缓慢

这样说话的人大都是性格沉稳之人,他处世做人是通常所说的慢性子。

同类推荐
  • 焦虑心理学

    焦虑心理学

    克服焦虑最主要的就是停止和自己较劲。面对过去犯下的错误,要么尽力弥补,要么就彻底放下;犯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会犯错有瑕疵的你才更真实。不跟自己较劲就是跳出“沉没成本”的陷阱,就是不在一棵树上吊死,就是不争强好胜,就是接受自己的负面情绪。当你做到了这些,你就和自己达成了和解,相信你也会不再焦虑。《焦虑心理学》将从生活化的案例入手,对你正在经历或可能遭遇的焦虑情绪进行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帮你走出焦虑。唤醒你的自我修复功能,让你的自控力、日常危机应对能力、情绪掌控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 心灵、自我与社会(译文经典)

    心灵、自我与社会(译文经典)

    本书作者米德是美国实用主义和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米德的理论和思想奠定了社会心理学及相关哲学流派的研究主题。本书展现了米德社会心理学体系的基本轮廓,是他讲授社会心理学30年的记录。虽然米德教授发表了许多社会心理学方面的论文,但却从未用更长的篇幅把自己的观点和结论系统地表述出来。本书旨在通过整理材料以及在适当地方参考已发表的文章来做这个系统化的工作。它将是给人们提供一条进入乔治·H·米德的理智世界的自然通道。
  • 一本书读完心理学名著

    一本书读完心理学名著

    心理学是与人类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一门学科。它在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之前,长期依附于其哲学母体之中。1879年冯特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心理学。之后心理学领域派别纷争,百家争鸣,名人辈出。本书全力求体现全面性和可读性。对每一位入选的心理学家及其代表作,都有对其生平介绍、著作导读和整体思想的介绍,还有相关的趣味扩展介绍。
  • 快乐在左 痛苦在右

    快乐在左 痛苦在右

    这不是小说,没有虚构的情节与人物,也不是把听来的故事再加工成为所谓的传奇。只想说一个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准确地说,是一段经历,一段让我刻骨铭心的经历。不为赚眼球,只求给与我有相同经历的朋友,特别是那些尚未走出抑郁症阴影的朋友,一个参考,一个成功的希望。
  • 不焦虑了

    不焦虑了

    《不焦虑了》是一本超实用心理自助类图书,该书从生活,工作,社交,金钱等各方面讲述如何面对日益增加的压力,和我们无法摆脱的焦虑心理。全书内容翔实,涉及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焦虑情况,找到能缓解焦虑的办法。80多种小方法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平和,找到真正自洽的状态。瞬间拜托焦虑状态。
热门推荐
  • 青少年学习方法课

    青少年学习方法课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还记得老师的悉心教导,和父母的耳提面命吗?是否用对了方法让你激流勇进呢。本书详细讲解了教育学习的方法。
  • 我不曾孤单

    我不曾孤单

    幼年时期的黎子夏:黎子夏:好饿噢,某弟,奶奶不在家我们泡面吃吧!某弟:好,那你泡。……黎子夏:爸爸,我不想拍照,回家好不好?某爸:夏夏,我们做个交易吧,我给你买牛奶你拍照行吗?黎子夏抽泣着:好,可以。……黎子夏:妈妈,接下来是放盐对吗?某妈:对,放盐。黎子夏一勺巨大的盐下去…………黎子夏:爸爸告诉我男女授受不亲,老师你不能摸我的脸。某师:……长大后的黎子夏:某女同学:哇,黎子夏你怎么那么黑啊,刚刚从非洲逃难回来的吗?黎子夏:那没办法啊,那只能证明我健康!……某女同学:黎子夏,你背影挺好看的,正脸嘛…不过不妨碍他喜欢你。黎子夏:嗯,我正脸很丑,但是很抢手呢!……某男同学:黎子夏!我给你的情书你看了没有?你为什么不答应我?黎子夏:看了,为什么答应?某男同学:我长的比你好看,比你高,比你有钱,比你会唱歌…按道理来说是你配不上我好吗?黎子夏:那你是眼睛有问题所以看上我了吗?对了,我妈咪不让我和傻子玩,怕传染,再见!黎子夏的孤独都被这一路上遇到了“阳光”驱散了,剩下的就是她的幸福了。她孤独,但她有父母,有朋友,有未来的他……(愿我们不孤单)
  • 爆款男主之仙主等你来甜炸

    爆款男主之仙主等你来甜炸

    云舒好容易熬到大学毕业,却查出了癌症,同时允婚男友玩消失,神秘女人又出毒手……所有离奇的倒霉事,她都能摊上!不过,倒霉的尽头就是大幸,她遇见了千年不遇、窥破宇宙奥秘的奇人。从此以后,云舒穿梭在平行宇宙里,选择千万女人想要的优点,遇见让世间女子疯狂的男主,经历各种精彩人生。真是:经得住似水流年,爱得起此间少年!美的冒彩泡的人生,是不是有点虚?对了,她其实根本没逃出他的五指山!究竟怎么回事?请入坑!
  • 逆袭

    逆袭

    本书摒弃华而不实的大道理,运用了大量实例来佐证心态、意志、人气等的重要,名人的事例可以给我们带来决心与向往,普通人的成功可以使我们借鉴和复制。本书将告诉你最现实的做人哲学,最实用的避险之道,最直接的成功心法,最有效的处世良方。
  • 如果你还是原来的你

    如果你还是原来的你

    莱茵作为刚刚出炉社会的女孩,本就是每天快快乐乐无忧无虑拿着几千元工资乐开花的人,碰到了爱情的她感觉拥有了全世界,即便生活在刁难她,只要想到他的容颜一切都很美好,好景不长,就是这样的女孩,经历了朋友的冷漠,同事的唾弃,男友的离开,孤身一人现在凌晨的街头怒吼,究竟是什么让她绝望,是什么让她成长,又是什么让她变为冷酷无情,最终成为女强人,事业成功的她是否还能找回原来的自己?一切都未可知。。
  • 情断天决

    情断天决

    一场意外发生后,雷巽无意之间解除了体内未知的封印,激发出他的潜能,救了自己一命。然而,他却不得不为此付出沉痛的代价——被整个世界遗忘……七年后,兄妹重逢,他选择了亲情,而她却选择了爱情……
  • 曾文正公年谱

    曾文正公年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井八路之墓(短篇小说)

    井八路之墓(短篇小说)

    我终于下了决心,说什么也得到那偏远的小山村去一趟。我心里莫名地产生一种恐慌,感觉今年若是再不去,恐怕永远也没有机会了。70年了,这个荒远偏僻的小山村始终存留在我的思念里。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甚至有时中午打个盹儿都能梦到它。70年有多少天,粗略算算,也就两万多天。两万多天对宇宙来说,短暂得不值一提。对我来说,却是生命最辉煌、最重要的一段。岁月悠悠中,我已经垂垂老矣。老得泪少痰多,觉少尿多,该记得的事忘了,忘了多年的事又都记起来了。儿子女儿孝顺,几乎天天来看我。还勉励我说,爸,你得坚定活下去,你多活一天,我们就多感受幸福一天。
  • 总裁欲强婚:谁动了我老婆

    总裁欲强婚:谁动了我老婆

    她本该是见证好闺蜜新婚大喜的,却成了泼脏水挑拨离间的,更委屈的是有苦不能说。利用,背叛,压榨,威胁,逼得她喘不过气,只想逃离。越挣扎绳索越牢固,说的就是她了。还有,这个男人为什么一直纠缠着她?报复?利用?亦或者好玩?他承认是带着好玩的心态,可越陷越深是什么意思?看着她被欺负他就忍不住想出手,她难过他也会跟着不好受,她的哭更是让他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