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76600000002

第2章 好好做爸爸——男人最有价值的投资

爸爸对孩子一辈子的影响,你无法想象

跟孩子一起共度的岁月不过十几年。如果说母性教育是一种“叶根”教育的话,可以使生命的滋润、丰满,那么父性教育就是一种“主干”教育,可以实现生命向空中的充分伸展。

然而,在这个父性教育缺乏的年代,你的缺位很可能会让孩子终身“缺钙”!父亲对孩子意味着什么?你要当一个怎样的爸爸?其实,好好做爸爸才是男人最有价值的投资!

1.爸爸也是影响孩子一生的那个人

妈妈对孩子的成长之重要作用已经获得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同,基本上没有人会否认这一点。要是爸爸总是不在家,不去关心子女,育儿的事情完全落在妈妈的肩上,那么妈妈对孩子的影响作用只会越来越突出。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便可能会造成某种误解:爸爸对孩子的影响不重要。事实上,生活中许多人也是这样认为的。

然而,很显然这是错误的认识,妈妈教育的突出并不能表明爸爸对孩子的影响就不重要。其实爸爸对于孩子的影响极为深远,哪怕是那些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爸爸的孩子们,都深深受到爸爸的影响。

现在社会中存在这样的看法,认为爸爸在家庭中经常情感缺位;相对于妈妈,爸爸们推卸了很多养育子女的责任。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孩子的影响作用,爸爸肯定没有妈妈大。这种看法很有市场,甚至得到了一些教育专家的认同。但这种看法也是不对的。父子关系是永恒的,不论爸爸在与不在,这种关系都会带给孩子不可磨灭的影响。

有些人谈论起爸爸,声称自己与爸爸的关系疏远,可是即便如此,他们同样深受爸爸的影响:他们会为父子关系的不和谐而感到沮丧,尤其是等到他们自己成为爸爸之后,可能会更加注意亲子关系。

有人忆起爸爸:“那个时候,爸爸告诉我,我的孩子没有一个是轻言放弃的。他对我说,一定要有执着追求的人生目标,那是不可磨灭的信念。如果没有信念,没有执着的追求,一个人就不会发现人生的意义。我的一生都深受爸爸的影响。”

有人则说:“爸爸很重要吗?不,绝对不是这样的。对我来说,爸爸并不重要。我的一切都是妈妈教育的结果,我最感谢的人就是我的妈妈。而爸爸,他从来就没有关心过我。我以后绝不会像他那样不负责任,对自己的孩子不闻不问。”

看一看,上面的看法,无论是正向的怀念,还是负面的评价,都不能否认爸爸对孩子的影响。就是父子关系疏远,也不代表爸爸没有影响力。要么对孩子带来爱的引导,要么就带给孩子深重的伤害。总而言之,对孩子来说,你绝不会缺乏影响力的。

有一个人非常喜欢酗酒,他经常在下班后与同事一起去酒馆。对他而言,半夜才醉醺醺地爬回家是常有的事。一天,下起了大雪,他和往常一样与公司的“酒友”去酒馆。走到一半,他忽然发现儿子跟在自己后面,正顽皮地踩着自己的脚印跟着自己。看到这样的情景,这个人若有所思,站住脚想了半晌,突然明白:原来自己的儿子正学着自己呢!于是,他当即辞别了同事,带着儿子回家了。从此,他改掉了酗酒的恶习。希望作为爸爸的你修正自身行为,多给孩子正向的影响,以免孩子误入歧途。

爸爸对孩子的重大影响作用不需要你的认同。不论你认同与否,爸爸的影响力都存在。这不是你决定的,而是孩子本能的渴望决定的。你能够决定的只是影响的方向性:是正向积极的,还是负面消极的。

【好爸爸导航】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对于爸爸,每个人或许会有这样的感觉:内敛,深沉,爱得不留痕。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感觉到,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爸爸不再沉默了!爸爸在用自己的方式,教给孩子们独立、坚强和责任感,他们成为孩子生命中不可缺少的角色。

2.孩子的教育,爸爸们请不要落下

对于孩子来说,既需要妈妈的教育,也需要有爸爸的教育。两者不可偏废。哪怕是单亲家庭,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应该告诉孩子爸爸的事情,坏的要说,好的也要说。当然,最好多说一些爸爸的好话,让孩子心里多一些自豪感。

在提倡爸爸教育的时候,首先要注意避免一些错误的、极端的教育观念。下面几种教育观念很常见,往往很容易让你的教育出现大问题。看一看,你有没有?如果有的话,赶快改正过来:

(1)从爸爸身上学习果断自信,从妈妈身上学习情商。

这样的看法普遍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其实这是片面的。无论是爸爸和妈妈,如果能以健康、有效的方式与孩子们交流感情,都能让孩子具有果断自信的品质和良好的情商。我们不能这样认为,教孩子果断自信就是爸爸的事情,而提升孩子的情商就是妈妈的事情。

(2)在养育子女中,爸爸和妈妈扮演同样的角色。

这样的看法同样也是片面的。爸爸和妈妈的教育有共性,同样也是有差别的:爸爸对孩子的影响,可能更多在事业追求之上;妈妈的影响则主要侧重在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之上。一个偏理性,一个偏感性;一个刚,一个柔。刚柔相济,平衡发展。因此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双方的作用都不可忽视。

(3)父爱缺失会导致孩子的性格走向负面,这样的看法也很不靠谱。爸爸离去或者父子关系恶劣,不等于孩子注定要重演历史或者延续爸爸的负面言行。在肯定父爱的重要性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孩子本身具有的能力。事实证明,许多人都能够克服父爱缺失的过去,发展出具有积极的人生模式。因此,爸爸对孩子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但并不代表爸爸的影响就是孩子成功的唯一关键。

(4)如果孩子憎恨爸爸,便不能从爸爸身上学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这个认识是不对的。孩子将从爸爸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有好的,也有坏的,这是无法想象的。即便孩子憎恨爸爸,讨厌爸爸,反对爸爸,同样不会阻止他从爸爸身上学习东西。

(5)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需要积极、正面的父子关系。

这是不对的。有些孩子似乎不需要爸爸,特别是一些单亲家庭出来的孩子,长大之后,看上去对于父亲并没有特别的印象,而且似乎也没有父爱的需要,但这只是表面现象。事实上,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寻求、渴望与爸爸的情感联系。对父爱的渴望和依赖是一种本能。否认这种与生俱来的冲动会造成人的情感空洞,对于下一代的培养容易出现偏激的举动。

(6)孩子到了一定年纪,就不再需要爸爸的赞许和支持。

这也是不对的。不管年纪大小,我们都想获得爸爸的赞许和支持。期望获得赞许和支持,本来就是一种心理的需要,更何况是来自至亲之人的赞美和支持。实际上,获取赞许和支持,也是一种自然的父子关系互动方式。

【好爸爸导航】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父性教育有许多母性教育不能取代的优势。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爸爸起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爸爸的言谈举止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失去父爱则是人类情感发展的一种缺陷和不平衡。

3.爸爸可以帮孩子“断奶”

常见一些孩子天天黏着妈妈,妈妈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反而很自得:“我家那孩子,就是特别黏人,整天缠着我,走到哪里,跟到哪里,根本脱不开身。”在妈妈的思想里,孩子这样黏着自己,正好说明母子关系良好。然而等到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麻烦事情来了:每天在幼儿园门口,孩子都抱着妈妈的腿,蹲在地上又哭又闹,就是不愿妈妈离开。

为什么会这样?心理学认为,这样的孩子没有完成幼儿期的心理发展任务。通俗地讲,就是孩子在心理上还没有“断奶”。幼儿期,每个个体都需要经历一个个体分离化的阶段,从对妈妈的依恋中走出来,去接纳其他人。这个阶段很重要,直接决定了个体独立意识的发展。

这个时候,爸爸必须意识到自己的作用。爸爸如果能够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孩子,便有利于孩子和妈妈之间的个体分离任务顺利完成,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如若不然,孩子对妈妈的依赖难免加重。

所有的孩子,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是先从妈妈那里寻找安全感和亲密感,每个人都无法忘怀“妈妈的怀抱”中那种温暖又舒适的感觉。一直沉溺于这种感受,孩子的依赖性自然就会变得严重起来。

爸爸的任务就是把孩子从妈妈温暖的怀抱里面拉出来。事实上,没有爸爸的参与,很多妈妈都无法拒绝孩子的依恋。妈妈们认为,这是爱的体现,但是她们往往不会去考虑,这种爱是否过度了呢?

观察现实生活,便会发现爸爸的教育方式和妈妈有很大不同。看看生活中的情况就知道了:通常给孩子手把手穿衣服的,是妈妈;一匙一匙,喂孩子吃饭的,通常是妈妈;给孩子洗手、洗脚和洗脸的,也通常是妈妈。

爸爸在干什么呢?他会说:“让孩子自己试试!”穿衣服、扣扣子、洗手、洗脸,诸多事情,爸爸都习惯于让孩子自己做。妈妈会说:“孩子还小,他还不会呢。”妈妈担心孩子把事情弄糟,但爸爸却认为,只要让孩子去尝试,他们慢慢就能自己做到。

爸爸们教孩子,不太喜欢手把手地教,而比较倾向于“放养”模式,就是让孩子自己去做。然而妈妈对此往往很不认同,认为爸爸这样做是不耐烦的表现,纯粹就是为自己偷懒、躲麻烦,这种“放养”的做法是不负责的体现。

无论妈妈如何责备爸爸的“偷懒”行为,都无法否认这样的事实:爸爸的放养教育对孩子的独立意识的塑造很有帮助。就连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都说:“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同样地,孩子自己愿意动手做的事情,就应当让他自己去尝试。

妈妈的心思细腻,思维感性比较强,总是担心对孩子的爱和帮助不够,担心孩子跟自己不够亲近;爸爸的心思就粗糙了不少,或许真像妈妈所说的那样想偷懒的缘故,所以不会帮孩子操办太多的事情,他们除了提供一些必要的保护措施之外,基本上就不太管孩子的行动。殊不知,就是这种看起来撒手不管的教育方式,对于孩子自我能力的锻炼其实很有好处。

【好爸爸导航】

与妈妈教育相比,爸爸教育的优势往往就体现在这里:让孩子从依赖感中走出来,变得独立自主。妈妈的心总是比较软,就怕自己的孩子会有什么闪失。爸爸的心就比较硬一些,觉得孩子受点委屈,没什么不好。不同思维之下的教育带给孩子不同的成长体验,能够让孩子的心理发展更加全面、更加健康。

4.好爸爸成就好男孩

培养男孩的性别意识,爸爸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男孩带着自己的本性来到这个世界,在接受一切外界环境影响的过程中,便会将爸爸当作是他最好的参照。

由于潜在性别意识的影响,你会发现男孩总会不自觉地将爸爸作为自己最好的代言,在他和其他的小朋友玩的时候,常常会将“我爸爸”挂在嘴边。

有位幼儿园老师讲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当我把孩子们的餐具都洗好时,一个小男孩正好在我身边。我请他帮我一起整理餐具,没想到却遭到了这个小家伙的严词拒绝。他一本正经地对我说:‘不,我不能帮你做这些事情,因为这些事情是女人做的,我爸爸从来都不做这些事情。’”

看看,这就是爸爸的作用。一个刚刚有了性别意识的小男孩,就已经在主动模仿爸爸的行为,他会自觉地把爸爸当成自己的榜样。心理学家甚至认为,爸爸和儿子之间存在一门他人无法读懂的言语。他们通过这门特殊的语言,进行深层次的心灵交流。

正是由于这种深层次沟通的存在,男孩知道,他将要成长为一个像爸爸那样的男人。儿子是通过爸爸确认自己的能力的。一个小男孩长时间接触不到爸爸,感受不到父爱,他的性别意识中会充满不确定的感受,因而变得迷失。男孩需要从爸爸的身上看到自己的未来。在这方面的心灵体验,妈妈是无法取代爸爸的。

母爱在于细腻与温柔,在于无微不至的呵护与体贴,这会给男孩更多的满足感;而父爱所表现的博大、粗犷和野性,则带给男孩更加准确的方向感。

有位商界成功人士回忆说:“小时候,我对爸爸充满了神奇的想象,觉得他无所不能。那时,我才六岁,在爸爸的眼里,我似乎就已经很大了。他对我有许多要求,让我去做一些危险的动作,赞许我是勇敢的男子汉,这些活动成了我儿时快乐的源泉。”

因此,爸爸要尽可能地多陪陪儿子,别让儿子长不大。根据研究表明,男孩在四五个月之前,由爸爸带孩子,孩子会更勇敢,适应环境的能力也会相对较强。对于单亲家庭或者留守儿童,爸爸缺席,便可以尝试找一个“代理爸爸”的角色长期与孩子进行交流。

“代理爸爸”可以是舅舅、外公或者其他男性亲戚,老师也可以,这对于孩子的男性特质的形成是有帮助的。

有些爸爸认为,既然要培养男孩子的勇敢与果断,那就不能对他们太亲近了。这是不对的。男孩和女孩一样,同样需要体肤之亲,特别是来自爸爸的亲近。这种充满温情的触摸将有助于他们得到安全感,使他们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感情的联系及学会如何去爱别人。对于孩子来说,体肤之亲是反映和传达爱和支持的基本手段。

【好爸爸导航】

“父亲”对男孩的特殊意义在于,父亲身上的男性特质,比如果断、刚毅、坚强、有力量、保护性等,对男孩性格的形成尤为重要。另外,如果爸爸与妈妈关系融洽、亲密,对孩子来说,父亲更容易接近,否则就会人为地拉开孩子与父亲的距离。所以说,父母是影响下一代成长与发展的关键人物。

5.好爸爸教出好女孩

很多女孩会偷偷穿妈妈的高跟鞋和长裙,幻想自己以后变成风姿绰约的女人。妈妈帮助女孩建立最初的女性意识,但真正让女孩对自身性别建立认同的,往往就是她生命中的第一个男性:爸爸。

或许连女孩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她们洗手的姿势、大笑的样子,其实更像爸爸,她们的潜意识里,更多地向着爸爸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如果说妈妈是女儿的榜样,那么爸爸就是女儿的偶像。

我们经常说:“女儿随爸爸,儿子随妈妈。”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小女孩在三岁以前,通常都特别依赖妈妈。随着年龄的长大,她会对爸爸更加依赖。当然,前提是爸爸愿意接近女儿。这个时候,看到父女俩亲密和黏糊的样子,妈妈可能要吃醋了。

爸爸的教育对于女儿性格的形成,影响很大。因为爸爸是女孩接触到的第一个男性,对她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女儿长大后找对象,往往都会以自己的爸爸作为参照。不太懂事的小女孩,甚至会把爸爸当成自己心目中最完美的情人。

有个爸爸带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在路上散步。小女孩很有意思,说:“爸爸,爸爸,你以后做我的老公,好不好?”周围的人听了大笑,爸爸很尴尬。其实根本没必要尴尬,因为爸爸就是女儿心目中的偶像。

等到女孩找对象的时候,她们往往就会无意识地拿自己的爸爸做标准,希望别的男孩能像爸爸一样,成为自己坚实的依靠。

调查显示,40%的女孩显示出和异性交往的能力与爸爸有关。如果说母女的亲密关系带给女孩满足的体验和情感的支持,那么父女的关系则使女孩初步懂得怎样与异性相处,以及如何维持异性间的关系。

经常和爸爸接触的女儿会更加理解男人的深沉和广博,也会明白什么是男子汉气概。当爸爸真诚地面对女儿,真实地表现出自己的男子气概,女孩也会懂得男性应该具备的特质。她们会心中感动,会为男子汉的气概所倾倒。

相反,女儿很少接触爸爸,而是更多地跟妈妈待在一起,则很容易使得女儿内心排斥男性,甚至因为很少接触男性,对男性不了解,而内心充满恐惧。这样一来,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女孩以后找对象会比较困难,而且日后的婚姻生活也有可能会因为不知道如何与男性相处,而变得麻烦起来。

所以,作为爸爸的你要记得多和女儿在一起。除此之外,你还要注意多给女儿一些鼓励和赞美,这对于女孩的成长很重要。

女孩心思细腻敏锐,爸爸如果不善于表达情感,往往会被女儿认为爸爸不爱自己。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女孩会变得自卑、悲观,甚至对生活中的一切都不感兴趣。相反,女孩如果感受到爸爸始终关注她们,不时地传达着鼓励,她会变得自信、乐观,做任何事情都充满积极向上的动力。

通常,爸爸对于女儿的外表做出反应,会使得女儿对自我性别的认同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不相信的话,你可以试一试:当你赞赏女儿的新发型、新衣服或新鞋子,你会发现,她都会备受鼓舞,变得特别温柔起来,从而显现出她的女性特质。

千万不要忘记抽时间陪伴你家的小天使。你的头脑里要有这样的意识:与事业相比,女儿更重要。无论多忙,都要留点儿时间出来,陪陪女儿,这对女孩的成长很重要,能让她有安全感。女儿从小缺乏安全感,将来的人际发展便会产生很严重的“爸爸”情结。她会不断地去寻找“爸爸”,最终很容易导致心理障碍。

很多爸爸觉得,与儿子在一起比较自在一些,因为可以进行摔跤、竞跑等激烈的游戏;但是与女儿在一起,就不太好玩了,总不可能跟她玩过家家吧。你当然不必与女儿玩过家家的游戏,你可以让女儿帮助你完成一些“工作”。

有位成年女性回想自己和爸爸相处的情景,觉得很有温暖:“爸爸常想出能够消磨时光的事情,如集邮、集币,叫我跟他一起忙。一方面培养我的兴趣,另一方面能创造我们父女相处的机会。”

其实,女孩渴望爸爸的陪伴,并不只是希望一起玩游戏,而是希望获得爸爸关注,这样她就会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对此,作为爸爸,你应该有所了解。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爸爸常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尤其是面对女儿时,更不善于表达,这导致女孩的成长出现很多问题,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比较容易出现自卑情绪。如果你能够常对女儿说:“宝贝女儿,我爱你!”“你真棒!爸爸为你感到骄傲!”你会发现你的天使会变得越来越有自信,越来越开朗。

爸爸应多给女孩一些关注,多做一些正向情感的表达和赞美,拉近与女儿之间的感情,提升女孩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爸爸往往能够给女孩的头脑中补充不同的知识。

有数据显示:43%的女儿从爸爸那里继承艺术天赋;超过25%的女孩成年后认为自己的服装品位来自爸爸;53%的成年女性认为自己的历史、自然科学以及国际关系等女孩比较不感兴趣的学科知识是从爸爸那里获得的。

如果你有了宝贝闺女,可别忘了多和她亲近哦!因为你的男性风度将会深刻影响女儿的心理发展。

【好爸爸导航】

人们常说:“女儿是贴心的小棉袄。”女孩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爸爸的高大伟岸会给女儿带来安全感,是女儿的骄傲,也会成为女儿将来择偶的参照标准。但是如果爸爸总是没时间陪女儿,不能及时了解女儿的内心,恐怕小棉袄就没法贴心了。所以,无论何时,都不要把女儿的教养完全交给妈妈,这对女儿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同类推荐
  • 不打不骂培养优秀男孩100招

    不打不骂培养优秀男孩100招

    “刘美芳编著的《不打不骂培养优秀男孩100招》内容简介:一束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赞许的点头,都可以传递真情的鼓舞,都能表达对孩子的夸奖。对于儿童多有两种极端的心理,都是于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忽视则任其像茅草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所以,合理的教导是解除儿童痛苦、增进儿童幸福之正确路线。《不打不骂培养优秀男孩100招》告诉你正确教育子女的方法,应该是爱和严相结合。在生活上既要给予子女适当的父母之爱,在成长上又要严格要求他们,特别要舍得让他们到艰苦环境中去锻炼,在风雨中成长。这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出入才,成为真正有作为的人。”
  • 别让不懂沟通害了孩子

    别让不懂沟通害了孩子

    俗话说:“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教育你的孩子,试试其他方式吧。你的言语,直接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幸福。当然,父母不能只是自己说,还要听孩子说,只有用心聆听孩子的心声,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建立完美的沟通。别让不懂沟通害了孩子——本书围绕“如何说”“怎么听”“如何做”三大主题,结合现代家庭教育中父母容易碰到的难题设置场景再现,并进行深度诠释,为广大家长朋友们总结出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技巧。全书内容通俗易懂,案例极具代表性,值得天下父母借鉴。
  • 南怀瑾谈优秀孩子的经典教育

    南怀瑾谈优秀孩子的经典教育

    本书是家庭教育类图书。国学大师南怀瑾认为,在心灵纯净的童年时期记诵下来的东西,如同每天的饮食,会变成营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所以传统文化经典的普及应该从儿童抓起。本书便是对南老关于儿童经典教育的诸多真知灼见的总结,书中不仅选录了南老推荐给孩子诵读的经典篇章,而且以生动鲜明的案例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法,让孩子在阅读古代经典著作中领悟传统文化的智慧。
  • 男孩穷养,女孩富养(大全集)

    男孩穷养,女孩富养(大全集)

    “穷养儿子富养女”是中国家庭几千年来的育儿传统,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人生智慧,其道理可以很容易地从中国传统上男孩和女孩将来要在社会上承担的角色来解释。现代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的研究也表明,男孩和女孩天生就是不同的,在教育上必须区别对待,而“男孩穷养,女孩富养”的教育方法正契合了男孩与女孩的先天差异,有利于他们的后天成长。
  • 自信的孩子赢在起跑点

    自信的孩子赢在起跑点

    《自信的孩子赢在起跑点》提到的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的机制,适用于任何家庭,为孩子成长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如果你的孩子正在经历成长的烦恼,那么,《自信的孩子赢在起跑点》能让你帮助孩子减轻压力,打造自信人生。
热门推荐
  • 中国道路辩证法:社会主义探索四个三十年(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国道路辩证法:社会主义探索四个三十年(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开放的辩证发展历程。本书主旨是探求中国道路六对辩证法树立根本,贯通社会主义四个三十年筹谋新命。本书提出中道辩证法、实践知行辩证法、群众路线民主、总体阶级、融合经济、驾驭资本、自主性开放等。
  • 风月也曾负相思

    风月也曾负相思

    她的双手沾满鲜血,却为他打下这片万里河山。因为他是君,她是奴,数十年的陪伴抵不过他心尖人的一滴泪。他为救心尖人献出她给敌军,她受尽酷刑,却心甘情愿。还是为了他的心尖人,他斩断她左臂,流掉她的孩子,抽走她的血脉给他心尖人续命。后来。大军当前,她一头白发,手起剑落,五刀刺心。“主子,只要是你要的,苍澜一定会双手奉上!”最后一刀,贯穿心脏,鲜血四溢。她于狂风暴雪里笑得痴狂,眼角却流出了血泪。我是奴,你是君。以我血肉之躯,换你山河长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通人情懂世故让你人见你爱

    通人情懂世故让你人见你爱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通人情、懂世故,别人就容易接纳你、尊重你、帮助你、满足你,你的愿望就容易实现。《通人情懂世故让你人见人爱》以生动真实的事例及故事深入浅出地向读者展示了社会生活中直接、便利、有效的社交技巧,希望《通人情懂世故让你人见人爱》能带给你一个全新的做人、做事理念,帮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好人情世故的尺度,从而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让你心想事成,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风雨无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葬怨鬼棺

    葬怨鬼棺

    七月半我和亮子捡了个催命红包,从那以后我每天晚上都会梦到一个穿红衣服的女人来找我,算命先生说,这是怨鬼找替身,我们捡的钱便是买命钱,买人生最后一段路的钱……
  • 邪魅女撞上桃花运

    邪魅女撞上桃花运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一个发生在校园爱恨情仇的故事。
  • 吃遍万界的大魔王

    吃遍万界的大魔王

    诺丁学院内,唐凌看着小舞,嘀咕着:“之前好像吃过万年雪灵兔,不知道这只兔子味道怎么样。”说完舔了舔嘴唇。星斗大森林里,唐凌目光盯着眼前的泰坦巨猿,心里想道:“小猴子?好像某个地方喜欢吃猴脑,也不知道这只小猴子好不好吃。”“一条小蛇?蛇肉煲好像不错。”“这烤鸡,嗯,不错!”“哎,没想到这里居然有小鬼影,不错,吃了!”…………唐凌:“看什么看,还不赶快把美味端出来,不然把你们吃了!”
  • 浮香引

    浮香引

    南柯一梦浮生尽,算却空城几两风。(古风短篇故事,虐文。)一念繁华一念灰,一念成悦,处处繁华处处锦。一念成执,寸寸相思寸寸灰。桃花树下,漫天残红,遮不住少女明媚的眸子;青砖驿道上,系着铜铃的送嫁马车,渐行渐远;古旧戏台上,演一曲青衣,奏说当年心事……乱世中的爱恨离殇,史书未曾写下。
  • 复嫁皇妃,凰逆九天

    复嫁皇妃,凰逆九天

    她,傲骨天成,无双智计,却是罪臣之女,幸得皇天庇佑,免于一难;他,林中修竹,气韵淡然,却是逆妃之子,偶得帝王怜悯,免于一死;他与她因一纸婚约而联结在了一起,他心怀戒备,她心有他人;一纸休书,将他与她之间的婚姻断送,但却将他与她的距离拉得更近。她本以为皇城之外是更广阔的天地,奈何琴声悦耳,公子如玉不复归。百转千回,再回首,已是物是人非事事休,她终明白,心上人就是眼前人。
  • 画心(大结局)

    画心(大结局)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