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79200000003

第3章 怎么不知不觉犯了浑一坏习惯的养成式

坏习惯的养成总是比好习惯要更快更轻松。在一个坏习惯刚产生之初,我们并不会马上意识到它有什么危害,最多也只是觉得没什么明显的益处罢了。被大脑自动排除在威胁之外的事情,通常很难引起人的警觉性。

坏习惯苗头没有被及时控制住,便会以顽强的生命力疯长。正如“小洞不补,大洞二尺五”的民谚,坏习惯也是由量变达到质变的。在你尚未觉察时,它已经占据了你的头脑,左右了你的行动。等你已然意识到问题所在时,早就不可避免地对坏习惯产生了依赖性。

一次次纵容自己,一次次跌破底线。我们对坏习惯老是步步退让,守不住好习惯的阵地,最终选择放弃,任由坏习惯主导自己。如果能认识到坏习惯的养成路线,我们就可以在它还没尾大不掉的时间段早做防备。

坏习惯与好习惯都是“惯”出来的

马斯洛

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

当我们走神的时候,依然会不知不觉地做出某事。比如,你满脑子装着明天的约会,却不会走错回家的路。因为你已经习惯成自然了。大脑不会总是重新思考某些简单重复的事情,而是会把部分控制权交给“习惯”。如果说思考好比是客机的手动驾驶模式,那么习惯就像是客机的自动驾驶模式。用这种切换方式来节约脑力,是人体经过几百万年进化而来的功能。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里的“本性”通常说的是习惯。习惯的产生往往与生活环境有关。一种持续的适应环境的行为,会逐渐形成一种习惯。一群人相近的习惯,随着日积月累会演变成特有的风俗。

《史记》的《货殖列传》是现存较早的总结全国各区域社会经济风俗的文献。按照司马迁的说法,齐地的民众性格宽缓阔达,崇尚智谋,喜欢议论事情;卫地的民众有任侠之风,讲义气;中山地区的民众不喜欢从事生产,相聚在一起游戏,靠投机取巧为生;秦地的民众重视农耕,安土重迁,很忌讳作奸犯科的行为。

这些地域性格与风俗都是由其生产生活方式决定的。当生活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们的习俗也会随之改变,但依然会保留一定的惯性。个人习惯也是同样道理。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直接来源于你的生活环境。从长远来看,你的习惯会在环境改变后逐渐调整,但在短期内依然起着决定性作用。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迷宫实验”。他们让老鼠走个T字形的迷宫,根据提示音来左转与右转,如果选对方向就能得到奖励。其中,左转的奖励是巧克力牛奶,右转是糖水。

刚开始,老鼠在穿越迷宫时会做出思考行为。随着实验的重复,老鼠的动作越发熟练,思维活动也趋于简化,行动路线逐渐朝自动化方向发展。经过反复练习,老鼠们会养成听提示音向左转的习惯,并不断重复这个过程。科学家把过程称之为习惯回路。

为了证明习惯回路的存在,科学家在巧克力牛奶中加入了氯化锂,让食物的味道变得有些恶心。果然,参与实验的老鼠在通过迷宫时不再喝巧克力牛奶了。但是,它们依然会按照提示选择正确的方向——左转通过迷宫。

此后,科学家又尝试了许多实验来观察习惯对老鼠的影响。

首先,在老鼠到达迷宫岔路前几秒时,用光基因技术抑制了其身上特定细胞的活动。结果老鼠瞬间遗忘了向左转的习惯,不久后形成了向右转的习惯。即使声音提示向左转时也没恢复。但科学家重复这个实验时,老鼠的新习惯被破坏,又恢复了之前听提示声音向左转的老习惯。

接下来,科学家先让老鼠养成听提示音后开始寻找T型迷宫里的巧克力的习惯,然后在巧克力旁的地板通电,当老鼠走向巧克力时就会触电。老鼠触电后,就会避开迷宫。但它们一旦听到从前的提示音时,又会不假思索地进入迷宫吃巧克力,哪怕触电了也不放弃。

由此可见,无论是什么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纠正。于是就有了“不撞南墙不回头”之类的笑话。

查尔斯·都希格在其著作《习惯的力量》中指出:每个习惯的养成,都会经历三步模式:提醒一惯常行为一奖励。

“提醒”是对某个行为的提示。它会促使我们做出反应及行动。这种行动做多了就成为惯常行为。我们之所以会坚持这个惯常行为,是因为能从行动中获得某种“好处”。

前述实验中的老鼠,是因为食物的激励而养成了习惯。哪怕科学家改变了实验条件,它们依然不会放弃获得这种深入脑海的快感,哪怕被电击也不舍弃习惯。人的习惯养成,同样会伴随着某种“好处”。这个“好处”可能是物质奖励,也可能是精神激励,总之都会满足我们某一种本能需求。

比如,爱睡懒觉是个坏习惯,但人们可以从中获得更长的睡眠时间,减少体力与脑力的消耗,让你的精神不至于太绷紧。早睡早起做运动是个好习惯。其好处不只是能改善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还有利于形成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

这两种背道而驰的习惯,在不同方面给大家的惯常行为提供了某种奖励。我们之所以会对已经养成的习惯念念不忘,说到底,是大脑牢牢地记住了从习惯中获得的甜头。每个人在一天中会做很多行为,但只有那些获得了“奖励”的行为才会养成真正的习惯。

习惯习惯,全在于“惯”。“惯”即纵容、放任、默许。我们默许某个可以得到“奖励”的行为反复出现,从而形成了习惯回路。再往后,只要是遇到同样或类似的情况,习惯就会代替思考来做相关的决定。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自己的习惯是如何养成的。

以玩手机的习惯为例。在互联网和手机尚不普及的年代,不可能出现整天低头玩手机的“低头族”。过去用写书信、发电报、拨打座机的途径来维持联系,技术条件限制了信息传播能力。刚出现的手机不过是个移动电话,但它让我们能随时随地与亲朋好友进行沟通。智能手机的兴起,更是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生活方式。我们通过手机能及时了解到更多的信息,这有利于提高我们对生活的掌控水平。

最初,你可能没接触过智能手机,看到亲友们在玩时开始将它纳入自己的生活中。接下来,你会和其他人一样不断升级APP程序,开始学会用手机游戏来消遣。再往后,你一遇到有闲暇或其他感到无聊、尴尬、紧张的情境时,就会忍不住用玩手机来打发时间、缓解压力。甚至在关灯睡觉前,还忍不住打游戏。当你参与聚会时,也会忍不住抽空刷一下手机。因为其他任何活动,都给不了你相应的“奖励”。

习惯的力量就是让你不做不舒服。除非你大脑有意识去强力控制,否则你会不由自主地被习惯的力量牵着鼻子走。因为你一直“惯”着它,让它变成了你的自动驾驶模式。美国演讲家赛斯·高汀说:“习惯,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它的奴隶。”他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从根本上说,习惯的养成都是某个行为得到奖励后被保留下来的。但我们依然会把习惯分出个好坏黑白来。

刚才提到爱睡懒觉是公认的坏习惯,因为这会打乱我们的生物钟,导致注意力与思维能力下降、激素分泌紊乱、身体素质变差、浪费时间、强化懒惰作风等负面影响。所以,它被定义为坏习惯。然而,正如前面所说,爱睡懒觉的坏习惯同样会给我们带来另一方面的愉悦感。这种“奖励”带来的短期影响,更容易让当事人满足,从而忽略其副作用。几乎所有难以被改正的坏习惯,都有这个特点。

所谓好习惯就是能给人带来很多益处的习惯。比如,早起锻炼身体,可以让你变得神清气爽,身材更健美,体魄更强壮,头脑更清晰。直接效果是如此,间接效果是你能从这一系列的收益中变得更受大家欢迎。

按照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说法,每个人都具备本我、自我、超我三种人格。本我追求的是本能的快乐;超我代表着道德塑造出来的社会性理想人格;自我介于两者之间,是为我们表现出来的样子。

坏习惯通常更符合“本我”追求的“奖励”,好习惯则是“超我”追求的“奖励”。两者往往是相互抵触的。前者的“奖励”通常来得很及时,比如睡懒觉、暴饮暴食、拖延症等坏习惯,都能让你马上得到“安逸舒适”的心理感受;后者的“奖励”通常很迟滞,比如刻苦学习、严格训练、控制饮食、按时作息等好习惯,都会让你先吃尽苦头,再苦尽甘来。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说:“总以某种固定方式行事,人便能养成习惯。”因此,是养成好习惯还是坏习惯,取决于你对谁投入更多,对谁更“娇惯”。

本节精要

1.习惯是通过重复某种行为而养成的。

2.习惯在某些方面会主导我们的言行举止。

3.提醒、惯常行为、奖励是好习惯与坏习惯养成的共同步骤。

4.人们对坏习惯带来的奖励往往更容易着迷。

一再破例的借口是深层次需求

切萨雷·帕韦泽

以为一个曾以某种方式完成某种行为的人不会再做出相同的举动,这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一种误解。只要干过,就一定会再干,实际上他早已干过了。

英国心理学博士杰里米·迪安曾在其著作《习惯:改变命运的关键力量》中指出,有些简单的习惯大约三周之内就能养成,另一些习惯却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真正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国的老话“学好要三年,学坏要三天”,也是这个意思。

相比之下,坏习惯比好习惯要强大得多,更容易形成。科学家告诉我们,这恐怕是多巴胺惹的祸。

多巴胺是一种从脑内分泌的神经递质,它让你的情绪具有主导性影响。换句话说,你内心感受到兴奋、痛快、幸福都是多巴胺分泌增加的产物。甚至有人说,荷尔蒙让你对某人一见钟情,但多巴胺决定你的爱情能否天长地久。

无论是坏习惯还是好习惯,都会涉及多巴胺带来的快感。多巴胺带来的舒服感受,一次次输入你的大脑当中,不断强化某个行为造成的记忆链接,最终形成主导你相关行动的习惯。

为什么好习惯总是打不过坏习惯?因为坏习惯比好习惯更容易满足人们的深层需求。

坏习惯会更快地让你的大脑分泌出多巴胺,好习惯则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激发出足以让你喜出望外的多巴胺。一个是马上可以支取现货,一个是需要承担更多风险的期货。取谁舍谁,不言自明。人的天性是喜欢即时收到的奖励,而不是延迟获得的满足。这就跟某些行业工作轻松且来钱快更容易讨人喜欢是一个道理。好习惯就像那些非常重要但很辛苦且回钱周期长的行业,相对而言不那么令人讨喜。

所以,我们其实是在遵循内心深处的本能做取舍。就算你表面上能数出坏习惯的各种危害来,但并不代表你能拒绝内心对愉悦感的呼唤。

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引发坏习惯的诱惑无处不在。比如,琳琅满目的高端奢侈品,可能让你忍不住买买买,搞得自己经济拮据;色香味倶全的中外美食,也许让你把保持身材的大计再次丢到九霄云外,直到体重秤上的数字戳痛你的心时才追悔莫及。

坦率地说,大部分人的自控力并不强,却又总是高估自己。更糟糕的是,当人们意识到这一点时,又会千方百计为自己找借口,以平抚挫败感带来的不安。

明明决定第二天开始早起锻炼,结果赖床不起,还拿别人也赖床来安慰自己。明明是自己乱闯红灯险些造成交通事故,反而责怪按照交通规则行动的司机开得太快。明明发誓在减重10公斤之前严格控制饮食,但才坚持了两三天就以奖励自己的“努力”为名,胡吃海喝一顿。这些都是自控力弱的表现。

找借口绝对算不上一种好习惯。如果出了问题,你不是积极地、主动地想办法解决,反而千方百计地找借口,推卸责任,借口就会变成一块“挡箭牌”,你的工作就会变得拖沓,效率低下。也许借口会暂时掩盖掉你的过失、错误、懒惰、不负责任,并且让自己在心理上获得暂时安慰和平衡,但是长此以往,你就会养成依赖借口的习惯,不再努力争取机会,不再努力获得成功。

一家报社招聘了一位刚毕业的新闻专业女大学生,她学历高,学识好,形象也不错,就是有一个毛病: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给自己借口。对此,主编找她谈了好几回,她总是以这样那样的借口来塘基。

有一回,主编安排她到国际贸易中心周年庆采访,结果她出去没多久,就跑了回来。

主编问她怎么回事,她解释说:“主编,您不知道,路上太堵了,等我赶到的时候,庆典活动都快结束了,而且那儿已经有好几家报社的记者在采访了,我看那儿也没什么重要新闻价值了,就回来了。”

主编生气地说:“这里的交通是出了名的堵,这谁不知道,那你就不能想想别的办法么?你不是说那儿还有别的报社的记者么,他们是怎么去的呢?”

她脸一下子就红了,但还在争辩:“路上真的是很堵嘛,再说,我对那儿的环境也不熟,身上还背着这么重的采访器材……”

一旁的一位同事接过了话头说:“你可以从建国路那边过去,打个车,在第三个路口左拐,再直行400米,就到贸易中心后门了。”她却一点不领情,反而气鼓鼓地说:“我不是说了吗,我对那儿不熟一反正我已经尽力了……”

就在这一瞬间,主编下定了辞退她的决心:“我不想看到我手底下的人不但没有完成任务,反过来还满嘴的借口和理由,我们在跑新闻的,没有新闻,一切都免谈。你尽力了,也不过只有这种水平,那么只好请你另谋高就了。”

就这样,还不到半个月时间,她就被辞退了,失去了这个令人羡慕不已的好工作。

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找借口的人,除了一堆的抱怨、成串的困难,什么价值也没有。

然而,最坏的一种借口,是从根本上贬低好习惯的价值,用诡辩抬高坏习惯的必要性。

古代中国人推崇的君子与义士,西方人推崇的绅士与骑士,无不要求超强的自律能力,让自己的言行举止始终不脱离某种“正确”的框框条条。他们的种种美德,都来自于这种严格训练出来的好习惯。医生提倡的健康生活方式一让患者戒烟、戒酒、戒熬夜,节制人类各种与生倶来的愿望与追求一也是如此。

这些好习惯在以解构传统价值观为乐的当代舆论中,往往已经成为被调侃的对象。在不少人看来,这样束手束脚的生活,毫无乐趣可言,不如及时行乐来得洒脱痛快。于是,持这种观念的人完全败给了坏习惯带来的多巴胺。

近代护理事业的创始人、伟大的护士祖师奶奶南丁格尔曾经说过:“找借口好吗?我的成功归于我从不找借口,也绝不接受借口。”

在很大程度上,坏习惯之所以难改,就是因为我们有喜欢找借口的坏习惯。当某个坏习惯出现第一个萌芽时,我们会以种种借口轻视它的危害,享受它带来的多巴胺。多巴胺的诱惑,让我们不断舍弃自己的底线,一步一步退让到坏习惯积重难返为止。到那时,你已经从习惯的主人沦为了习惯的奴隶。

国产老动画片《骄傲的将军》把这个道理讲述得很通透。将军屡战屡捷,却因此变得骄傲自满,舍弃了勤于习武的优良作风,整日耽于享乐。结果,他从肌肉发达变成了大腹便便。当初他能扛起大鼎,结果后来连一副杠铃都举不起来。当初他能轻松射中屋檐上的风铃与惊飞的鸟雀,结果后来射出的箭软绵无力。他的枪很久没有保养,枪头生锈一碰就断。最终,敌军攻进城来,把想钻狗洞却因腰围太大而卡住的将军逮了个正着……

将军回顾往事时,大概会为自己第一次打破每天练武的惯例而悔恨交加。催生坏习惯的行为只要出现了第一次,就会出现第二次。假如不能及时防微杜渐的话,第三第四次也会接踵而至。假如你对此抱有愧疚感,就会抵消多巴胺带来的愉悦感。对坏习惯的“奖励”也就会减少甚至直接切断。尽管坏习惯的力量很大,多巴胺的诱惑很强,但依然有许多人在积习已深后能幡然醒悟,痛改前非。其中奥妙不复杂,无非是强烈的悔恨感与羞耻感让大脑调整了内分泌。这样你就享受不到坏习惯带来的“即时奖励”,只能直面它带来的副作用了。连找借口都无法慰藉由此产生的痛苦。

毫不夸张地说,真正能养成好习惯的人,都不会找借口安慰自己的怠惰。而不找借口的好习惯,又会让好习惯的效果像滚雪球一样叠加。最终你还是会获得来自多巴胺的奖励,只不过,激发多巴胺分泌的诱因截然不同。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大脑会把某种惯常行为内嵌进来,使之变成自动化的习惯。但大脑还没有聪明到直接识别好习惯与坏习惯的程度。它只会根据你的主动选择来固化惯常行为。而且,一旦完成固化,这个习惯几乎很难彻底消失。

所以,从你第一次破例开始,就已经半只脚踏上了养成坏习惯的不归路。

英国小说家毛姆感叹道:“改变好习惯比改掉坏习惯容易得多,这是人生的一大悲哀。”不过,科学家的实验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一习惯可以被代替。也就是说,你可以用新养成的好习惯去“覆盖”以前的坏习惯。正如电脑中更新的文件会覆盖旧文件的数据那样。

科学家经过实验后发现,某个旧的惯常行为引发的神经活动虽还能看到,但由此产生的神经脉冲与新习惯形成的大量新脉冲无法相提并论。当我们在以某个新的好习惯取代旧的坏习惯时,大脑会逐渐抑制原有的冲动,让你自律成功的记录不断增加,直到完全内化成一种本能。正如荷兰哲学家伊拉斯谟所说:“一个钉子挤掉另一个钉子,习惯要由习惯来取代。”

总之,无论是坏习惯还是好习惯,都养成于你的每一个“一念之间”。能否抵抗住内心深处对多巴胺的沉迷,决定了我们能不能在坏习惯初显征兆时就悬崖勒马。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个致力于克服坏习惯,养成好习惯的人,都是生活中的猛士。毕竟,你是在对抗人类对多巴胺与生倶来的服从性,挑战个人自控力的极限。

本节精要

1.坏习惯比好习惯更容易养成,也更难改正。

2.多巴胺带来的“即时奖励”是坏习惯让人难以割舍的深层原因。

3.人们会为自己的一再破例找借口,最终彻底沦为坏习惯的奴隶。

4.习惯很难改正,但可以被取代,选好选坏都在你一念之间。

同类推荐
  • 励志与成长(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励志与成长(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当我们梦想成功的时候,前方的路总会有那么几只拦路虎;当我们梦想成为领袖的时候,总有那么几个强劲的对手?成长的过程永远不会一帆风顺,总会出现一些客观或者主观上的阻碍,这时就需要励志。鼓励的话语或者榜样的力量,都是可以昂扬沮丧者斗志的良药。这是本关于成长和励志的书,相信你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 心灵鸡汤大全集(超值金版)

    心灵鸡汤大全集(超值金版)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许多风景我们无法亲自体验,有许多路途我们无法一一走过,有许多人我们无法相识相知,有许多情感我们无法细细体会。然而,当你手捧这本书的时候,会马上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拥有一份意外的收获,它将帮助你在古今中外的时空隧道里任意驰骋,在人生情感的喜怒哀乐里信步徜徉。关于幸福、关于快乐、关于成功、关于爱情、关于婚姻等等话题,本书里每一篇美文向你娓娓道来。点点滴滴的哲理感悟与情感体验,清新、温暖、隽永。它们就像一道道穿透忧伤的阳光,悄无声息地温暖着你我的心房。你的心灵因此而更加朗润,你的生活因此而更加幸福,你的人生因此而更加成功!
  • 第一桶金的故事

    第一桶金的故事

    本书内容包括:可口可乐——彭伯顿后院的佳酿、邓洛普充气轮胎——幸运的车轮、通用汽车公司——忘掉了自己的主任、潮人被抛弃的双亲——贫困的成功者等。
  • 成就好男人

    成就好男人

    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结交的“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人生得一知己足焉。虽然友情是珍贵的,但为交友而交友,良莠不分,则是危险的。“交不信,非吾友也”。莎士比亚说:“朋友间必须是患难相济,那才能说得上是真正的友谊。”“结交贵乎谨始。”酒肉朋友不可交,有福可以同享、有难不可以同当的人不可交,当面好话说尽、转眼又损别人的人不可交,恶毒之人不可交,谄媚势利小人不可交,不正派的人不可交……要知道战国时代孙膑因为交友不慎,差点被恶友庞涓所害,这种例子太多了。最亲近的是朋友,若朋友反目,最恶毒的也是朋友。
  • 魅力女人精彩一生

    魅力女人精彩一生

    全书从形象、气质、品位、风情、心态、智慧、情商、情感、健康、职场、交际、礼仪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来揭示现代女性的魅力要点,全面而细致地讲述了现代女性获取魅力与成功的必备要素,帮助女性朋友们迅速提升个人魅力,打造成功资本,赢得更为幸福的生活。
热门推荐
  • 允我浅阳

    允我浅阳

    “你爱我吗?”卫青思双手撑着下巴,望着那身穿白衣,如谪仙般的男人,眼里满满都是他的容颜。他素白的手抚摸着卫青思的头顶:“当然了,木木,并且我们会永远的在一起。”卫青思笑了,看着夕阳照射到门框上,她仿佛看到了往后余生那温馨的,浅浅的时光。
  • 我家冥后很萌的

    我家冥后很萌的

    新书发布《一醉倾心:冥王求嫁》【宠文,已完结】二十一世纪一名普通小职员意外死亡初到地府,打翻了孟婆汤,后来又撞到了冥界大BOSS被罚在地府干活,后来得已转生成人。长大后,外出不小心看到了某男洗澡,真的真的不是故意的,再说了你都光明正大的洗了,还怕别人光明正大的看啊?虽说身材貌似不错......撞到了一堵肉墙,揉着鼻子不悦道:“谁啊?这么硬?”鼻子都要掉了。“你是鬼,没知觉的,不会疼。”一道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声音响起。
  • 瑜瑜就算重生了也还是咸鱼

    瑜瑜就算重生了也还是咸鱼

    上一世,我被这个极品姐姐害死,这一世,重生成(刚出生的)浅家千金大小姐浅樱,从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哇咔咔,看看这个“姐姐”还斗不斗得过我!...看着以前写的书真是我啥也不想说了。。。能写成这样还全都是凑字的真是让我简直想把这东西删了呜呜呜呜呜呜
  • 河流之女

    河流之女

    《玫瑰战争》系列之一,菲利帕·格里高利代表作品,背景为英国玫瑰战争时期,主要描写在两大家族斗争中起过关键作用的女性的故事。《河流之女》的女主人公是“不列颠最美的女人”——伊丽莎白.伍德维尔王后的母亲雅格塔,在书中她是一位继承了传说中河流女神预知能力的美人,少时曾与圣女贞德建立友谊,后又因自己的能力被公爵求亲并与之成婚,虽然雅格塔追寻的只是单纯的爱情和圆满的家庭,但其一家却走到了宫廷斗争的漩涡中心,即使能预言未来也无法逃离命运的捉弄。
  • 墨尊妖娆:弹指间灭天下

    墨尊妖娆:弹指间灭天下

    【女主强大,套路嘛。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本作者做不到】血莲开,墨尊现。万千世界,芸芸众生,皆以她为尊。灵魂一朝重塑,进入一具心狠手辣,表里不一的白莲花。让她切换路线,走玛丽苏风格。做梦!照样往前冲,只不过表里如一,都是心狠手辣,什么皇权,男尊女卑,男女主光环,对于她都是浮云,一挥手,弹指间,灭掉万千人马,不是梦。穿越万千世界,来一场不一样的旅行,到处虐渣渣,屌炸天。“墨尊,请问你一人坐上万尊之位,有没有什么感想。”“蒸着吃,还是煮着吃。”“……”“有没有想过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吗?”“你么?先整个容……”“……”说好的不人生攻击的呢!
  • 名侦探的事件簿

    名侦探的事件簿

    熟知法律和刑侦的高中生,身份与实际的差距,以及不为人知的一面,揭开未曾表露的真相!悬疑的身份,敏锐的目光,将真相暴露在人们的视野。我是郭城,我在这里等你。书文吧!QQ群:731135319。
  • 来日可方长ya

    来日可方长ya

    你的出现,就足够占据我余生的那些年……?
  • 异世之变身萝莉主播

    异世之变身萝莉主播

    男主角穿越到异世届,由女装大佬变成了真正的萝莉,开始了自己的主播生涯。并且与神力伴随。
  • 大教堂凶杀案:艾略特文集·戏剧

    大教堂凶杀案:艾略特文集·戏剧

    本书依据费伯出版社1969年出版的《托·斯·艾略特诗歌戏剧全集》中的戏剧部分译出,收录了艾略特的五部主要戏剧作品:十七世纪以来最著名的英国诗剧《大教堂凶杀案》、融合希腊戏剧和十二世纪中期侦探戏剧元素、展现主人公自我就赎过程的作品《家庭团聚》;以探讨扭曲的人生观为主题的、艾略特最受欢迎的剧作《鸡尾酒会》;过去三十多年里唯一一本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戏剧作品《机要秘书》;以及作者的最后一部作品《老政治家》。他的现实主义手法和故事情节以及作品中对深层次象征意义的追求,对同时代的剧作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妖怪的彩色树

    妖怪的彩色树

    讲述你听说过恶魔山谷吗?传说那里住着一个妖怪,闯入山谷的人会给村庄带来灾难。可是,女孩青荷为了给妈妈采药,偷偷溜去了恶魔山谷,她坠入山崖,被妖怪阿弥救下。青荷发现阿弥拥有世上的一棵彩色树……善良而孤独的妖怪阿弥治好了青荷和妈妈的病,青荷成了他的朋友。青荷带着阿弥回到了村庄,他想让阿弥拥有多的朋友,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碧露村的坏人想得到彩色树,青荷和妖怪阿弥的友谊面临着考验……一个关于友情的美丽故事,一个用真诚写成的动人诗篇,让你学会如何去结交朋友、面对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