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东干学的兴起,中亚著名东干诗人亚斯尔·十娃子及其作品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了解,以十娃子为代表的东干诗歌及其独特性,在世界华语诗歌中可谓别开生面。
十娃子对东干文化及文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法蒂玛·玛凯耶娃在《东干文学的形成和发展》中说,十娃子是“东干书面文学的创始者、诗人、散文作家、语言学家、文艺学家、卫国战争年代的战地新闻记者、翻译家、积极的社会活动家”。
一、中、吉两国的文化使者——十娃子
最早同十娃子有交往,并在其诗中留下珍贵纪念的是萧三,萧三的俄文名字为埃米·萧。中央民族大学胡振华教授以研究柯尔克孜语闻名于吉尔吉斯斯坦,他是东干学研究的破冰者。在十娃子诗歌的评介与作品的直译转写方面,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伊玛佐夫通讯院士和中央民族大学丁宏教授合作编译出版的《亚瑟儿·十娃子生活与创作》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十娃子是东干书面文学的奠基人,同时又代表了东干诗歌的最高成就。
二、雪花中藏匿的太阳
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通讯院士、东干学研究所所长伊玛佐夫教授认为“亚斯尔·十娃子是东干书面文学的奠基者”。这种看法代表了东干人对十娃子的高度评价,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这同时也是从中亚东干文学发展的角度所作的科学概括。在世界华语诗歌的格局中,以十娃子为代表的东干诗歌是非常独特的。一方面,与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没有多少继承性。十娃子的诗歌中除了“之后”中的“之”外,几乎找不出其他中国古典诗歌的词汇。另一方面,我们又惊叹于诗人将中国西北方言土语提高到诗的艺术境界的神奇能力。从语言风格上看,十娃子的诗更乡土,更朴素。
在中国现代诗人中,艾青是最著名的咏唱太阳的歌手,而十娃子诗中太阳出现的频率比艾青还要多。诗人似乎继承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他笔下的大自然是和谐统一的,万物相互关联,相互依存,而太阳则是宇宙的主宰。他把春天的花朵比成火焰,写出了春的活力,这与中国现代诗人穆旦诗歌《春》中“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太阳与春天两大意象群构成了十娃子艺术世界的喜剧情境。十娃子又是土地之子。他关于营盘、关于天山的诗广为流传,成为他诗歌中的精品。十娃子对家乡、对土地的情感还表现在他对天山的歌唱上。
相比之下,十娃子写中国的诗更多,不仅将他的一本诗集命名为《中国》,同时还在一系列作品中表达了东干人对历史故国的怀念。十娃子的这类诗对后来的东干诗人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伊玛佐夫的《一把亲土》,曼苏洛娃的《喜爱祖国》,同《我爷的城》表现出相同的主题,相似的情感。十娃子诗歌中的文化精神,是东干民族精神的体现。
在十娃子的诗歌中,有两大比喻意象系统尤为突出:一是生活比喻系统,二是自然比喻系统。十娃子常用中国诗人不怎么用的生活比喻,如将神圣的共和国比喻成带给人们温暖的热炕。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意象群,十娃子的两大比喻意象系统,说明诗人与大自然及农民生活的关系极为密切,他的根是扎在农村的,这就决定了他对意象的取舍。吉尔吉斯斯坦人民诗人、东干书面文学的奠基者、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十娃子没有死,他和他的诗永远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