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0300000010

第10章 东北商人(3)

东北人不仅仅喜欢外地的套装,而且还喜欢外地产的风衣、毛衣、内衣,甚至包括袜子和乳罩之类。只要外地产的,都会引起东北消费者的兴趣,这已经成了许多城市的一种时尚了。

这种兴趣,这种取舍态度,其实并不能说明东北生产的产品怎样的蠢笨,怎样的质量低劣。绝对不是这样的。只是一种城市人的心理而已,是有历史渊源的崇外文化心理在作祟。

东北人的这种自卑和盲目崇外心理,使外地商家到东北大发其财。不过,笔者提醒外地的生意人,与东北人打交道首先要尊敬他,不小瞧他,看得起他,多付出一点感情投资。同时还要在商品的广告宣传上多下点功夫,尽可能迎合东北人那种爱面子的崇外心理,这样你去东北一定会满载而归。

5.旱鸭子下海,水土难服

东北人生性豪爽,为人仗义,但豪爽有余精明不足,用南方人的话来说,是有点耙“傻气”,就其性格而言,并不太适合经商。然而,市场经济的浪潮已席卷全一喜地,不少东北商人也想在商海激流中搏一搏,但恰似旱鸭子下海,游起水来甚难。

有位东北朋友,舞文弄墨,写点醒世喻人的文章,是行家里手,游刃有余。有一段时间突然心血来潮也想下海一试。起初,自信心颇强,可到后来吐了一肚子酸水。听他讲:有一回,他们把某边贸公司15台大型载重卡车介绍给南方的某客户,报价时他们每台加码两万元,预算为自己的利润。客户回电告之,价格合适,即日启程去提货。想到几天之后就可以有30万元的收入,他们兴奋难捺,差点没举办盛大宴会。3天后他们盼望着的“上帝”怀揣巨款,风尘仆仆赶来,客户提出要进一步考察一下,他们自然是大献殷勤,生怕“煮熟的鸭子再飞走”。精明过人的“南蛮”,终于像“克格勃”一样,侦察到了原始的货主。卖方亮出底价,买方当场付款,钱货两讫,皆大欢喜。眼巴巴将他们这“第三者插足”的给甩了。要说那被耍了的滋味,失过恋的可能都有体会,真是酸不堪言啊!

南方人摸准了东北人不善于经商的特点,所以愿意找东北人的麻烦。东北某君有一次从广州买了几台游戏机,验货的时候货真价实,谁知一到家竟有两台是旧的,当再一次去广州的时候,想跟那个老板讨个公道,可那个老板死话不承认,反而骂起东北人“虎”来了,真是可笑至极。

东北商人的另一个致命弱点便是广告意识差。东北的企业大多注重抓产品质量,抓金牌,而忽略了广告宣传。

不是吗,东北多的是金牌,缺的是名牌。我们从小就知道:“红梅”傲雪,红梅味精从1978年第一届评选开始,连续三次荣获国家质量金奖,在同行业首家获得高级(产品质量认证书),独家取得“方圆标志”使用权,成为国家出口免检产品,烁烁金牌映出迷人的光彩。

好景不长,河南周口味精厂产品长驱直入辽宁,“红梅”在沈阳市场枝枝凋零,“莲花”在沈阳市场朵朵竟放。惊回首,沈阳味精厂这才彻底清楚了自己的身价。

作为全国首屈一指的重工业基地,东北金牌数量,雄居全国首位。数百个产品的金牌银牌沉甸甸地挂在脖子上,怎么在今天市场的天平上显得分量不足呢了?关键还在于东北商人缺乏广告意识。目前,在激烈的商品竞争中,广告已超过商品质量成为竞争中的关键因素,而在东北却存在这样一种怪现象:某市曾正式发文不准在市内搞商业性霓虹灯广告和路牌等形象广告,某市市政府直接干预和制止火车站、电业大厦等经营单位搞商业广告。一位厂长说:“当用户由乞求照顾配售的‘可怜儿’,变为自由选择的‘上帝’时,我们却把政府的干预挂在心上,对消费者的评价掉以轻心。”

让我们看一下,辽宁企业在广告宣传上的投人:1992年,本地产品广告占35%,近65%为外埠广告,全国人均广告费6元,辽宁只有22元。不论是国民生产总值所占的份额,还是人均占有额度上,都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企业中经常做广告的只有20%,有的城市只占0.3%,而南方一些省份已达90%以上。这与辽宁工业大省地位和商品生产能力太不相称了!

6.经商不是坐、等、看

东北人不善经商,关键还在于观念陈旧。有人说“北京人靓,广东人干,东北人看”,可谓一语道破了东北人观念上的僵化与陈旧。

东北商人总是在观看北京以及其他大城市那种敢想、敢说、敢做、敢为人先的开拓创业精神。

更有趣的是,即使足其他大城市已经在某一方面先干了起来,东北人还要观看一段时期,再随后动作起来,但其行为与政策,也常常是保守的,留有余地的,节奏上是缓慢的、迟疑的。很少去打破常规,去做别人不敢做的“错”事、出格的事。由于观念上的僵化和落伍,东北人做生意往往很不灵活,尤其在商业谈判中,常常将事情闹僵,不知道变通。

由于东北地域辽阔,在观念上也有差异。比如,从改革开放对人们的影响就可以看出,生活在海岸、平原的辽宁人,思维具有辐射性特点,改革开放的步伐就大一些。据说,太原街要卖给一个外国老板,沈阳市民无动于衷,平静后面的潜流,其实是认为这是改革开放的需要,没什么了不起的,心里很有承受力。生活在大部分是山区的吉林人,思维带有明显的封闭性,画地为牢,自以为是的特点很显著。长春计划兴建电影城,许多人就很不理解,认为根本没什么用,倒不如用这笔钱盖商品楼解决市民住房紧张的困难,因此改革开放的步伐较辽宁慢一拍。相对而言,生活在丘陵与山区的黑龙江人,思维呈半开放状态,改革开放的步伐比吉林人快一些,比如黑河、绥芬河的发展速度要比珲春快,最显著的差别在于黑龙江人善于研究国家政策,结合实际制定有效的对策,而吉林人似乎缺乏创造精神,往往老老实实地执行,中央不下文就是能干的也不去干或者不敢干,生怕捅娄子。在经济发展上,东北有句顺口溜,说“前有狼,后有虎,中间加个二百五。”当然这话有失于公道,但从某些方面看,不能说没有道理。

比如,近两年,在北京街头时常可以看到居民踊跃购买玉米食品的情景。有的地方卖玉米面窝窝头,五角钱一个,有的是人抢,而在上海,玉米食品也大受欢迎。许多人在贫穷年代吃够了玉米面,而在改革年代又吃够了精米白面,想换换口味,吃点粗粮,所以玉米便有了市场。

然而,进人这个市场的却不是产玉米大省——吉林,倒是天津、北京、河北、江苏等等。

吉林怎么啦?为什么不去占领玉米食品市场?这几年,吉林省的玉米越产越多,每年约140亿公斤,除了上调、出口、自用以外,还有二三十亿公斤压在库底,或许这么多粮食压得吉林只顾喘气,没有精力找市场?

吉林也有人在研究玉米。去皮、磨粉、膨化,去掉玉米脐的苦涩、辣味,研制成玉米方便粥,有人研制出豆香型、奶香型营养粥……然而这些成果没有人看重,全都置之不理。所以,吉林省的玉米开发便只剩下爆玉米花了。

吉林也有人在感叹:广东省商品粮没有吉林多,可全国却“吃广东粮、喝珠江水”。广东的饼干、饮料占领了全国的市场,却没有吉林的份儿。搞活粮食流通不是政策不允许,科研部门也有一些新成果,为什么上不去,问题就出在守旧落后的观念上,缺乏商品意识,转变观念好多年了,还是原来的程度。

长白山的人参,世世代代有名,可现在却贱得跟大萝卜一个价,到北京的红桥市场,竟没有一份人参摊,问怎么不设个人参摊,人家一听就翘鼻子,说你那人参有什么用啊?人家西洋参才好,你要有,咱们可以商量,人参是不行。到各大药店走走,人参倒是有,标价也高,可行情也不好,两个字:饱和。

外界评论东北人是“醒得早,起得晚”,“进得早,退得也快”。沈阳人做股票生意可算是最早的,“股票卖进中南海”的新闻就是由沈阳人当年做出来的。但是真正把股市弄热推向全国的不是沈阳,而是深圳,是上海。

本溪市搞商业租赁是最早的,关广梅成名就在那里。但是真正把商业改革深化下去的不是本溪,是重庆,是武汉。

辽宁的企业破产、股份制、租赁、拍卖、证券等“五朵金花”几乎朵朵都开得又早又艳,结果被称为“盆景效应”——只出经验不出效益。

南方人务实,东北人却往往只开花不结果。表面上轰轰烈烈,结果常常是虎头蛇尾,不了了之。关键还在于观念陈旧,放不开手脚。

同类推荐
  • 大话台州人

    大话台州人

    江南有一块地方民风迥然,既有江南人本有的温婉,也有北方人的直爽彪悍。这儿的人个性鲜明,崇尚“大”文化,传统习俗和现代潮流在这里完美地融合,不好奇他们都是一群怎样的人吗?才女作家王寒以辛辣幽默的“大话”描绘了这个她深深热爱的故乡。
  • 金融雏形:当铺与质库(文化之美)

    金融雏形:当铺与质库(文化之美)

    我国的当铺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千年以前的汉代,典当就已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了,到了宋代,由唐代的专营与兼营并立,逐渐向专营发展,正式成为了一种行业。这是中国典当业发展史上的又一大变化,虽然它们曾经备受争议,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它们以超前的经济意识和先进的管理模式,最终促进了现代金融业的发展。
  • 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世界各国的文化与教育各有所长,如何汇集国外文化与教育的优势资源,建立符合本国实际的先进的文化与教育体系和模式?《西方文化与教育史》就是致力于这一目的的研究成果。我国文化与教育的深刻变革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建成,需要经过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要想真正地赶上和超过国际先进文化与教育发展水平,必须要有一个大的跨越,必须对西方几千年来文化与教育发展历程进行整体的梳理,对与孔子齐名的一大批教育思想家及其教育理论进行认真的分析、批判和总结,必须通过对其整体脉络的发展变化的把握来对国人进行思路的创新,才能够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
  • 春联对联大观(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春联对联大观(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以下九种对联类型:对联基础、春节对联、节日对联、婚嫁对联、贺寿对联、丧葬挽联、居家对联等。
  • 双峰对峙:鬼门关(文化之美)

    双峰对峙:鬼门关(文化之美)

    这里,是中国神话传说中阴曹地府的一个关隘;这里,有饱经蚕桑的古迹名胜;这里,流传着许多传奇的历史故事……
热门推荐
  • 空间之霸宠田妻

    空间之霸宠田妻

    小护工文墨因奶奶去世悲伤过度而晕厥,醒来变成了十一岁的病秧子文墨。一日三餐,汤药不断,积年累月,卧床不起,虽有父母疼在掌心如珠如宝,奈何嫂嫂们对她厌恶至极,甚至起了一碗耗子药毒死她的恶毒心思......所幸机缘巧合下得了个神奇空间,养好了身子,改善了生活,觅得了良配,小日子过得风生水起,悠然自得。一对一温馨种田文,家长里短,岁月静好,空间、美食,俊男美女,甜宠无虐,安心入坑。
  • 废材小姐要逆天之天才小巫女

    废材小姐要逆天之天才小巫女

    不就抄个近路吗?路遇美女被几个流氓非礼来了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没想到人家是在拍戏,见不好立马跑路,于是又抄个小路不想一进马路就被车撞…不想穿越到异世,而且还是天生废材……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啊……竟然一不小心成为天才,激发特技,偶遇美男……
  • 艾森豪威尔传

    艾森豪威尔传

    本书共分十章,包括:德国人的后裔、壮志难酬、战争中的新星、向意大利进军、诺曼底登陆、解放巴黎、向德国本士进军等。艾森豪威尔毕业于将星云集的西点军校。作为战功卓著的军人,他创立了美国陆军第一所战车训练营,指挥过北非登陆战、西西里登陆战、代号“霸王”行动的诺曼底登陆战,以及解放巴黎、攻占德国等战争;作为政治家,他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提出“艾森豪威尔主义”,即在中东实行“军事援助和合作计划”,达到一面以武力威胁为手段,一面以经济援助为诱饵,用反共作幌子,排挤英、法等国势力,以实现独占中东的图谋。但随着国务卿杜勒斯的逝世,艾森豪威尔主义最终失效。
  • 能穿越的修行者

    能穿越的修行者

    作者平平淡淡讲故事,诸位开开心心看小说。新书已发,书名《修行高手在都市》
  • 我和我的我的一意孤行

    我和我的我的一意孤行

    写我想写的,是我的一意孤行想到什么写什么,不定期更新,不要期待
  • 神州奇侠正传4:英雄好汉

    神州奇侠正传4:英雄好汉

    武侠经典,重装上阵。万千温迷,酣畅共享。重看旧作《神州奇侠》时期,充满激越的情怀、侠烈的风骨、磅礡的声势、淋漓的元气、惊奇的变化、崭新的创意,恐怕是我现在力有未逮的。当然,也许它有我现在比较不会犯上的毛病,譬如:以前对“情”著笔较少,句法较有前辈古龙的影子,人物太多、支线太离,故事性不浓,可是,那种对侠义的肯定与追寻,以及光明自信的强烈个人风格,还有匪夷所思的创新技巧,形成了这部小说的特殊性。难怪喜欢它的人会这麽喜欢它,而不喜欢它的人也不喜欢得莫名其妙。
  • 截天

    截天

    封神一战,天地破碎,神魔消散,仙佛无踪。三万余年后,有一乡野少年,哼着小曲儿,走出了邙山矿狱……这一世,王通不问长生,不求永恒,只想截了那狗日的天道!
  • 厉少有喜,二婚甜妻送上门

    厉少有喜,二婚甜妻送上门

    苏千瞳只是顺手救个总裁而已,谁知道转身就被总裁赖上了,不但要宠她上天,还不在意她二婚身份……
  • 田园戏精

    田园戏精

    修炼千年终于可以飞升的折折并没有飞到仙界~而是被丢到了异时空种田~还携带了一个病毒式的高科技*生活类*家政系统~折折:乱讲,是它拐我来的!系统:胡说,是她绑架我的!折折怒吼:想成仙为何这!么!难!原来她看不起的家政智能*生活系统还是个可以穿越的牛逼机器。家政系统:讨好我你就可以回去喔(至于回哪儿去嘛……嘿嘿嘿~)觉得三蔬八宝饭真香的折折:不要。我突然觉得种田也挺好的。每天都在和乡里乡亲斗嘴干架~和病娇系统斗智斗勇~
  • 大明之特种兵王

    大明之特种兵王

    一个穿越到明朝的历史系大学生,凭借一腔热血,以无穷的勇气和智慧,平定后金,安抚西北,杀稳了明朝的半壁河山。白龙分队,大明兵王,他的故事,将会永远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