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03000000007

第7章 刘老老一进荣国府

却说秦氏因听见宝玉在梦中唤他的乳名,心中自是纳闷,又不好细问。彼时宝玉迷迷惑惑,若有所失,众人忙端上桂圆汤来。喝了两口,遂起身整衣。袭人伸手与他系裤带时,刚伸手至大腿处,只觉冰冷一片沾湿,吓的忙伸出手来,问:“是怎么了?”宝玉红涨了脸,把他的手一捻。袭人本是个聪明女子,年纪又比宝玉大两岁,近来也渐省人事,今见宝玉如此光景,心中便觉察了一半,不觉羞得红涨了脸面,遂不敢再问。仍旧理好了衣裳,随至贾母处来,胡乱吃过晚饭,过这边来。袭人趁众奶娘、丫鬟不在旁时,另取出一件中衣,与宝玉换上。宝玉含羞央道:“好姐姐,千万别告诉别人!”袭人含羞笑问道:“你梦见什么故事了?是那里流出来的那些脏东西?”宝玉道:“一言难尽。”便把梦中之事细说与袭人知了。说至警幻所授云雨之情,羞的袭人掩面伏身而笑。宝玉亦素喜袭人柔媚姣俏,遂强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袭人自知系贾母将他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理,遂和宝玉偷试了一番,幸无人撞见。自此,宝玉视袭人更与别个不同,袭人待宝玉越发尽职。暂且别无话说。

按荣府一宅中,合算起来,人口虽不多,从上至下,也有三百余口;事虽不多,一天也有一二十件:竟如乱麻一般,并没有个头绪可作纲领。正思从那一件事、那一个人写起方妙,却好忽从千里之外,芥豆之微,小小一个人家,因与荣府略有些瓜葛,这日正往荣府中来:因此便就这一家说起,倒还是个头绪。

原来这小小之家姓王,乃本地人氏。祖上曾做过一个小小京官,昔年曾与凤姐之祖、王夫人之父认识,因贪王家的势利,便连了宗,认作侄儿。那时只有王夫人之大兄凤姐之父与王夫人随在京的,知有此一门远族,余者皆不知也。目今其祖早故,只有一个儿子,名唤王成,因家业萧条,仍搬出城外原乡中住了。王成亦相继身故,有子小名狗儿,娶妻刘氏,生子小名板儿;又生一女,名唤青儿:一家四口,以务农为业。因狗儿白日间又作些生计,刘氏又操井臼等事,青、板姊弟两个无人管着,狗儿遂将岳母刘老老接来,一处过活。

这刘老老乃是个久经世代的老寡妇,膝下又无子息,只靠两亩薄田度日。如今女婿接了养活,岂不愿意,遂一心一计帮着女儿女婿过活起来。因这年秋尽冬初,天气冷将上来,家中冬事未办,狗儿未免心中烦虑,吃了几杯闷酒,在家闲寻气恼,刘氏不敢顶撞。因此,刘老老看不过,乃劝道:“姑爷,你别嗔着我多嘴:咱们村庄人家,那一个不是老老诚诚、守着多大碗儿吃多大的饭?你皆因年小时托着那老的福,吃喝惯了,如今所以把持不定,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就瞎生气,成了什么男子汉大丈夫了!如今咱们虽离城住着,终是天子脚下,这长安城中遍地皆是钱,只可惜没人会去拿罢了。在家跳跶也没用。”狗儿听了道:“你老只会在炕头上坐着混说,难道叫我打劫去不成?”刘老老说道:“谁叫你打劫去呢?也到底大家想个方法儿才好,不然,那银子会自己跑到咱们家里来不成?”狗儿冷笑道:“有法儿还等到这会子呢!我又没有收税的亲戚、做官的朋友,有什么法子可想的?便有,也只怕他们未必来理我们呢!”

刘老老道:“这倒也不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谋到了,靠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我倒替你们想出一个机会来:当日你们原是和金陵王家连过宗的,二十年前,他们看承你们还好;如今是你们拉硬屎,不肯去俯就他,故疏远起来。想当初我和女儿还去过一遭,他家的二小姐着实爽快,会待人的,倒不拿大,如今现是荣国府贾二老爷的夫人。听得他们说,如今上了年纪,越发怜贫恤老,最爱斋僧布施。如今王府虽升了边任,只怕二姑太太还认得咱们。你何不去走动走动?或者他还念旧,有些好处,亦未可知。只要他发一点好心,拔一根汗毛,比咱们的腰还壮呢!”刘氏在旁接口道:“你老说得是,你我这样嘴脸,怎么好到他门上去?只怕他那门上人也不肯去通报,没的去打嘴现世!”谁知狗儿利名心重,听如此说,心下便有些活动起来;又听他妻子这番话,便笑接道:“老老既如此说,况且当日你又见过这姑太太一次,何不你老人家明日就去走一遭,先试试风头看?”刘老老道:“阿呀,可是说的,‘侯门似海’,我是个什么东西,他家人又不认得我,去了也是白去的。”狗儿道:“不妨,我教你个法儿:你竟带了外孙小板儿,先去找陪房周瑞。若见了他,就有些意思了。这周瑞先时曾和我父亲交过一桩事,我们本极好的。”刘老老道:“我也知道,只是许多时不走动,知道他如今是怎样?这说不得的了,你又是个男人,这样个嘴脸自然去不得;我们姑娘年轻媳妇,也难卖头卖脚去。倒还是舍了我这副老脸,去碰一碰,果然有些好处,也大家有益。”当晚计议已定。

次日天未明时,刘老老便起来梳洗了,又将板儿教了几句话。五六岁的孩子,听见带了他进城逛去,便喜的无不应承。于是刘老老带了板儿进城,至宁荣街来。至荣府大门前石狮子旁,只见簇簇的轿马,刘老老便不敢过去。且掸掸衣服,又教板儿几句话,然后蹲在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凸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刘老老只得挨上前来问:“太爷们纳福。”众人打量了他一回,便问:“是那里来的?”刘老老陪笑道:“我找太太的陪房周大爷的,烦那位太爷替我请他出来。”那些人听了,都不睬他,半日,方说道:“你远远的那墙脚下等着,一会子他们那里就有人出来的。”内中有一年老的说道:“不要误了他的事,何苦耍他!”因向刘老老道:“那周大爷往南边去了,他在后一带住着,他娘子却在家里。你从这边绕到后街门上找就是了。”刘老老谢了,遂携着板儿绕至后门上。只见门上歇着些生意担子:也有卖吃的,也有卖顽耍物件的,闹吵吵三二十个孩子在那里厮闹。刘老老便拉住一个道:“我问哥儿一声:有个周大娘,可在家么?”孩子道:“那个周大娘?我们这周大娘有三个呢!还有两位周奶奶。不知是那一行当上的?”刘老老道:“他是太太的陪房。”孩子道:“这个容易。你跟我来。”引着刘老老进了后院,至一院墙边指道:“这就是他家。”忙又叫道:“周大妈,有个老奶奶来找你呢!”

周瑞家的在内忙迎了出来,问:“是那位?”刘老老迎上来,问了个:“好呀,周嫂子。”周瑞家的认了半日,方笑道:“刘老老,你好呀。你说么,这几年不见,我就忘了。请家里坐。”刘老老一面走,一面笑说道:“你老是‘贵人多忘事’了,那里还记得我们。”说着,来至房中。周瑞家的命雇的小丫头倒上茶来吃着。周瑞家的又问:“板儿都长的这么大了!”又问些别后闲话。又问刘老老:“今日还是路过,还是特来的?”刘老老便说:“原是特来瞧瞧你嫂子,二则也请请姑太太的安。若可以领我见一见更好;若不能,便借重嫂子转致意罢了。”周瑞家的听了,便已猜着几分来意。只因他丈夫昔年争买田地一事多得狗儿之力,今见刘老老如此,心中难却其意;二则也要显弄自己的体面。便笑说:“老老你放心,大远的诚心诚意来了,岂有个不教你见个正佛去的?论理,人来客至回话,却不与我相干。我们这里,都是各占一样儿:我们男的只管春秋两季地租子,闲时带着小爷们出门就完了;我只管跟太太、奶奶们出门的事。皆因你老是太太的亲戚,又拿我当个人,投奔了我来,我竟破个例,与你通个信去。但只一件,老老有所不知:我们这里不比五年前了,如今太太不大理事,都是琏二奶奶当家了。你道这琏二奶奶是谁?就是太太的内侄女儿,当日大舅老爷的女儿,小名凤哥的。”刘老老听了道:“原来是他。怪道呢,我当日就说他不错的。这等说来,我今儿还得见了他。”周瑞家的道:“这个自然的。如今有客来,都是这凤姑娘周旋接待。今儿宁可不见太太,倒要见他一面,才不枉走这一遭儿。”刘老老道:“阿弥陀佛,这全仗嫂子方便了。”周瑞家的说:“老老说那里话来!俗语说的:‘自己方便,与人方便。’不过用我一句话儿,那里费了我什么事。”说着,便唤小丫头来,到倒厅上悄悄的打听老太太屋里摆了饭没有。小丫头去了。

这里二人又说了些闲话。刘老老因说:“这位凤姑娘,今年不过二十岁罢了,就这等有本事,当这样的家,可是难得的。”周瑞家的听了道:“嗐,我的老老,告诉不得你呢。这位凤姑娘年纪虽小,行事却比别人都大呢。如今出挑的美人一般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的男人也说不过他呢。回来你见了就知道了。就只一件,待下人未免严了些。”说着,小丫头回来说:“老太太屋里已摆完了饭,二奶奶在太太屋里呢。”周瑞家的听了,连忙起身,催着刘老老:“快走!这一下来,他吃饭是空儿,咱们先等着去罢。若迟一步,回事的人多了,就难说话;再歇了中觉,越发没了时候了。”说着,一齐下了炕,整顿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随着周瑞家的,逶迤往贾琏的住宅来。

先至倒厅,周瑞家的将刘老老安插在那里略等一等,自己先过影壁,走进了院门。知凤姐未出来,先找着了凤姐的一个心腹通房大丫头名唤平儿的。周瑞家的先将刘老老起初来历说明,又说:“今日大远的来请安,当日太太是常会的,今儿不可不见,所以我带了他进来。等奶奶下来,我细细回明,谅奶奶也不责我莽撞的。”平儿听了,便作了个主意:“叫他们进来,先在这里坐着就是了。”周瑞家的方出去领了他们进来。上了正房台阶,小丫头打起了猩红毡帘,才入堂屋,只闻一阵香扑了脸来,竟不辨是何气味,身子便似在云端里一般。满屋中之物都是耀眼争光,使人头晕目眩。刘老老此时点头咂嘴,念佛而已。于是引他到东边这间屋里,乃是贾琏的女儿睡觉之所。平儿站在炕沿边,打量了刘老老两眼,只得问个好,让了坐。刘老老见平儿遍身绫罗,插金戴银,花容月貌的,便当是凤姐儿了,才要称“姑奶奶”,只见周瑞家的说:“他是平姑娘。”又见平儿赶着周瑞家的叫他“周大娘”,方知不过是个有体面的丫头。于是让刘老老和板儿上了炕,平儿和周瑞家的对面坐在炕沿上,小丫头们倒上茶来吃了。

刘老老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锤般一物,却不住的乱晃,刘老老心中想着:“这是什么东西?有甚用呢?”正呆时,陡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倒吓得不住的展眼儿。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方欲问时,只见小丫头们一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平儿与周瑞家的忙起身,说:“刘老老只管坐着,等是时候,我们来请你。”说着迎出去了。

刘老老只屏声侧耳默候。只听远远有人笑声,约有一二十个妇人,衣裙窸窣,渐入堂屋,往那边屋内去了。又见三两个妇人,都捧着大红漆捧盒,进这边来等候。听得那边说道:“摆饭。”渐渐的人才散出去,只有伺候端菜几人。半日,鸦雀不闻。忽见两个人抬了一张炕桌来放在这边炕上,桌上碗盘摆列,仍是满满的鱼肉在内,不过略动了几样。板儿一见了,便吵了要肉吃,刘老老一巴掌打了开去。忽见周瑞家的笑嘻嘻走过来,招手儿叫他。刘老老会意,于是带了板儿下炕。至堂屋中,周瑞家的又和他唧唧了一会,方蹭到这边屋内。

只见门外铜钩上悬着大红洒花软帘,南窗下是炕,炕上大红条毡。靠东边板壁立着一个锁子锦靠背与一个引枕,铺着金心绿闪缎大坐褥,旁边有银唾盒。那凤姐家常带着紫貂昭君套,围着那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平儿站在炕沿边,捧着小小的一个填漆茶盘,盘内一个小盖钟。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的灰,慢慢的道:“怎么还不请进来?”一面说,一面抬身要茶时,只见周瑞家的已带了两个人立在面前了,这才忙欲起身。犹未起身,满面春风的问好,又嗔周瑞家的:“怎么不早说!”刘老老已在地下拜了数拜,问姑奶奶安。凤姐忙说:“周姐姐,搀着不拜罢。我年轻,不大认得,可也不知是甚么辈数,不敢称呼。”周瑞家的忙回道:“这就是我才回的那个老老了。”凤姐点头,刘老老已在炕沿上坐下了。板儿便躲在他背后,百般的哄他出来作揖,他死也不肯。

凤姐笑道:“亲戚们不大走动,都疏远了。知道的呢,说你们弃厌我们,不肯常来;不知道的那起小人,还只当我们眼里没有人似的。”刘老老忙念佛道:“我们家道艰难,走不起。来到这里,没的给姑奶奶打嘴,就是管家爷们看着也不像。”凤姐笑道:“这话没的教人恶心。不过借赖着祖父虚名,作个穷官儿罢了,谁家有什么?不过是个旧日的空架子。俗语儿说的好:‘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呢,何况你我?”说着,又问周瑞家的:“回了太太了没有?”周瑞家的道:“如今等奶奶的示下。”凤姐儿道:“你去瞧瞧:要是有人有事就罢;得闲呢就回,看怎么说。”周瑞家的答应去了。

这里凤姐叫人抓些果子与板儿吃,刚问了几句闲话时,就有家下许多媳妇儿管事的来回话。平儿回了,凤姐道:“我这里陪客呢,晚上再来回。若有要紧的,你就带进来现办。”平儿出去一会,进来说:“我问了,没什么紧要,我就叫他们散了。”凤姐点头。只见周瑞家的回来向凤姐道:“太太说了:‘今日不得闲,二奶奶陪着便一样的。多谢费心想着。白来逛逛呢便罢;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都是一样。’”刘老老道:“也没甚的说,不过是来瞧瞧姑太太、姑奶奶,也是亲戚们情分。”周瑞家的便道:“没有甚说的便罢;若有话,只管回二奶奶,是和太太一样的。”一面说,一面递眼色与刘老老。刘老老会意,未语先飞红了脸,欲待不说,今日又所为何来?只得忍耻道:“论理,今日初次见姑奶奶,却不该说的;只是大远的奔了你老这里来,少不得说了。”刚说到这里,只听二门上小厮们回说:“东府里小大爷进来了。”凤姐忙止道:“刘老老不必说了。”一面便问:“你蓉大爷在那里呢?”只听一路靴子脚响,进来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面目清秀,身材夭矫,轻裘宝带,美服华冠。刘老老此时坐不是,立不是,藏没处藏。凤姐笑道:“你只管坐着,这是我侄儿。”刘老老方扭扭捏捏在炕沿上坐了。

贾蓉笑道:“我父亲打发我来求婶子,说上回老舅太太给婶子的那架玻璃炕屏,明儿请一个要紧的客,借去略摆一摆,就送来的。”凤姐道:“迟了一日。昨儿已给了人了。”贾蓉听说,便嘻嘻的笑着,在炕沿子上下个半跪道:“婶子若不借,我父亲又说我不会说话了,又挨一顿好打呢。婶子只当可怜侄儿罢。”凤姐笑道:“也没见我们王家的东西都是好的,你们那里也放着那些好东西。只是看不见我的东西才罢,一见了,就要想拿去。”贾蓉笑道:“只求开恩罢。”凤姐道:“碰坏一点,你可仔细你的皮。”因命平儿拿了楼门上钥匙,传几个妥当人来抬去。贾蓉喜的眉开眼笑,忙说:“我亲自带了人拿去,别由他们乱碰。”说着,便起身出去了。这凤姐忽又想起一件事来,便向窗外叫:“蓉儿回来!”外面几个人接声说:“请蓉大爷快回来。”贾蓉忙转回来,满脸笑容的瞅着凤姐,听何指示。那凤姐只管慢慢的吃茶,出了半日神,忽然把脸一红,笑道:“罢了,你且去罢。晚饭后你再来说罢。这会子有人,我也没精神了。”贾蓉答应个是,抿着嘴儿一笑,方慢慢退去。

这刘老老身心方安,便说道:“我今日带了你侄儿,不为别的,只因他爷娘在家里,连吃的也没有,天气又冷了,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说着,又推板儿道:“你爹在家里怎么教你的?打发咱们来作什么的?只顾吃果子么!”凤姐早已明白了,听他不会说话,因笑止道:“不必说了,我知道了。”因问周瑞家的道:“这老老不知可用了早饭没有呢?”刘老老忙道:“一早就往这里赶咧,那里还有吃饭的工夫咧。”凤姐忙命:“快传饭来。”一时周瑞家的传了一桌客馔来,摆在那边屋里,过来带了刘老老和板儿过去吃饭。凤姐说道:“周姐姐好生让着些儿,我不能陪了。”于是过东边房里来。凤姐又叫过周瑞家的去道:“方才回了太太,说了些什么?”周瑞家的道:“太太说:‘他们原不是一家,是当年他们的祖与老太爷在一处做官,因连了宗的,这几年不大走动。当时他们来了,却也从没空过的。今来瞧瞧我们,也是他的好意,不可简慢了他。便有什么话说,叫二奶奶裁度着就是了。’”凤姐听了说道:“怪道既是一家子,我如何连影儿也不知道!”

说话间,刘老老已吃完了饭,拉了板儿过来,舔唇咂嘴的道谢。凤姐笑道:“且请坐下,听我告诉。你老人家方才的意思,我也知道了。论亲戚之间,原该不待上门来,就有照应才是。但如今家中事情太多,太太上了年纪,一时想不到是有的。况我接着管事,都不大知道这些亲戚们。一则外面看着虽是烈烈轰轰,不知大有大的难处,说与人也未必信呢。今你既大远的来了,又是头一次儿向我张口,怎好教你空手回去?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作衣裳的二十两银子,还没动呢,你不嫌少,且先拿了去用罢。”那刘老老先听见告艰苦,只当是没想头了,又听见给他二十两银子,喜得眉开眼笑道:“我们也知艰难的,但俗语道:‘瘦死的骆驼比马还大些。’凭他怎样,你老拔一根汗毛,比我们的腰还壮呢。”周瑞家的在旁听见他说的粗鄙,只管使眼色止他。凤姐笑而不睬,叫平儿把昨儿那包银子拿来,再拿一串钱来,都送至刘老老跟前。凤姐道:“这是二十两银子,暂且给这孩子们作件冬衣罢。改日无事,只管来逛逛,方是亲戚们的意思。天也晚了,不虚留你们了,到家该问好的都问个好儿。”一面说,一面就站了起来了。

刘老老只管千恩万谢的,拿了银钱,随周瑞家的走至外厢。周瑞家的道:“我的娘,你怎么见了他倒不会说了?开口就是‘你侄儿’!我说句不怕你恼的话:便是亲侄儿,也要说和软些!那蓉大爷才是他的侄儿呢,他怎么又跑出这样侄儿来了?”刘老老笑道:“我的嫂子,我见了他,心眼儿里爱还爱不过来,那里还说的上话儿来。”二人说着,又至周瑞家坐了片刻。刘老老要留下一块银与周家的孩子们买果子吃,周瑞家的如何放在眼里,执意不肯。刘老老感谢不尽,仍从后门去了。未知刘老老去后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驱鬼

    驱鬼

    夹着报纸、拎着早餐的杜仲,一阵左闪右躲,在忙忙碌碌开市的小贩和狭窄的弄堂中穿行而过,驾轻就熟地挤进一间低矮的小楼。当初他决定将侦探社开在这里就是图热闹。人多的地方才有事情发生,敏锐的好奇心是一个侦探必不可少的首要条件。转眼间,侦探社开了半年有余。每天数次穿行于窗外的那条小巷,加上一天到晚受到市声的耳濡目染,使得杜仲对街上哪个小贩缺斤短两、哪个童叟无欺、哪个有什么小习惯、哪个有不为人知的秘密等等,清楚得像一面镜子。这是很平常的一天,和往日并没有什么不同。
  • 野地里的鸡纵

    野地里的鸡纵

    雨后初晴的清晨,太阳还没有出来。村庄的四周笼罩着层层薄雾,早醒的鸟儿撒开欢吊嗓子,啁啾声闹成一片,宁静的氛围顿然充满生机活力。远处的田间地头,零零星星、影影绰绰地走动着农人,他们背着箩,持着镰,戴着草帽,披着雨布,四处探寻,这里翻翻,那里刨刨,时而弯下腰,时而立起身,挂满枝头草叶的雨露打湿全身衣裤也浑然不觉。他们似乎在寻找什么,走得匆匆,却并不着急,找得十分从容,仿佛正在寻找东西,于他们而言可有可无,同时又是那么如饥似渴。如果走上前去探询,诚恳的农人会告诉你:我在找鸡□。
  • 名誉领事

    名誉领事

    巴拉那河岸的一座小小的港口城市中,一场阴差阳错的绑架行动过后,所有当事人都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无辜被绑的名誉领事,骑虎难下的游击队员,备受良心煎熬的英国医生,在情人与丈夫之间犹豫不决的年轻妻子,还有冷酷无情的政客……宗教教义、社会理想、人性底线,在这场阴差阳错的混乱中,他们各自究竟会做出怎样的抉择?
  • 登塔

    登塔

    早上第一缕阳光刚刚掠过书房东南角的窗户,辛建业教授便坐到书桌前,翻开中文系教职员工通讯录,准备打电话。辛太太跟在丈夫身后走进书房,端上新沏的绿茶,却随手合拢那本通讯录:“大清老早打什么电话?说不定这时他祝农仁还没起床呢,天大的事也得沉住气,不然人家会觉得你对自己儿子的论文没有信心似的。”辛教授喝了口茶,长长一声叹息:“唉,等超儿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得到一份高校教职,我可真该退休了,都61啦,精力体力都达不到了,跟系里那些青年教师坐在一起开会,像是人家老爸,自己也不好意思赖下去。”
  • 女法医之骨头收藏家

    女法医之骨头收藏家

    本书所讲述的案件均由真实事件改编,数起重大凶杀案,就发生在你我身边。为避免对号入座,地点和人物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繁华的都市突然出现了一名令人恐惧的变态杀人犯,他喜欢将被害人身上的肉一片片切下,就像技术娴熟的厨师,再把骨头留下,最后将肉寄给被害人家属,媒体冠以“骨头收藏家”的称呼。他为什么喜欢这样做?是有特殊嗜好,还是受过某种刺激?
热门推荐
  • 无限之职业

    无限之职业

    登山看月全食时,一颗陨星降临,使聂远获得了一枚神秘印记,从此他的人生变得无法预料,世界的另一面也彻底暴露出来。面对这一切,聂远只想说:“本书群号:795787979,欢迎大家加入。”新人作者求投资,嘿嘿!打广告才是王道。本书无敌文,没有倒贴等无脑情节,请大家多多支持,不喜勿喷,谢谢。
  • 娇妻如蜜:BOSS的契约新娘

    娇妻如蜜:BOSS的契约新娘

    为什么结婚就要女人牺牲,非得按照男方的要求来过日子?孟如淮说,我妈养我那么多年,不是为了把我送你家去当保姆的!不嫁!他们说,男人都一样混蛋,婚姻也都一样,无非就是洗碗做饭带娃!既然都一样,与其嫁给相貌平庸,家境清贫的男人,还不如嫁给肤白貌美,家有保姆,起码能让她过上带娃旅游的男人?一张人畜无害的脸,一身凌然正气,淡漠的眸子深处,是触及不到的玩味。佛系了二十几年的顾祁君,忽然就想结婚了,目标清晰,战略高明。然而,这原本各取所需的婚姻里,刹那间,她已深陷无法自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斧定天下

    斧定天下

    这是一把劈天盖地的神斧,这是一把杀退一切力量的神斧,无论是谁,只要谁拥有了这把神斧,就可以称霸整个天下。少年陈来本是天合村一个普通村民的孩子,从小由于体弱多病不能修炼任何功法,别人的嘲笑和鄙视并没有让他堕落,他变的只会更加坚强,而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陈来遇到了一位老者,从此,他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陈来如何练成混天玄功成为一代神王,如何找到战神斧击败魔派大魔王。
  • 国语

    国语

    《国语》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通过各有风格、各有特色的语言来塑造人物性格,表述不同人物的思想及命运,记载波澜壮阔的历史大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为唐代学者赵蕤所著述,为历代有政绩、有业绩的君臣所共悉,被尊奉为小《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从国家兴衰上讲谋略的,《反经》是从长短利害上讲智术的。它从逆反的心理态势中谋求一种逆反的思维方式,不失为古代心理学的范本。《反经大全集》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注释、译文,每篇前有导读,揭示《反经》的奥秘,是我们为人处世、安身立命以及为官、经商、管理的必备参考书。
  • 我和总统结婚了

    我和总统结婚了

    新书《御赐小狂妃》已发布!她被骗婚了!一个高深莫测的冰山男人,对她只有一个要求:合作愉快。本以为只是过个场子,岂料婚后她一见到老公就脚软,“祁先生,您……太凶了,我想离婚。”“我什么时候凶过你?”“昨天……”祁御尧皱眉,这女人身软腿细手无力,所以他答应要帮她做体能训练,“你连八百米都跑不完,还想当什么记者。”她说的不是跑步这件事好不好!直到神秘老公的身份曝光,沈倾儿直接哔了狗。她嫁给了世上最危险的男人,不离婚等着被昭告天下啊!【非重生+非狗仔记者+非一夜情,励志+正能量+三观正,1v1+甜宠文+黑客,大厂女孩养成记】
  • 合锦回文传(下)

    合锦回文传(下)

    梁生到柳公处寻找梦兰,但不得而知,很是难过。柳公劝他另娶自己的表侄女。梁生娶了梦蕙。成亲第二日,梁生心心念念的梦兰也出现了。原来这梦兰寄身在柳公府中,巧设此妙计,一是为了试梁生对自己的真情,二来也要玉成妹子的好事。梁生一下有了两位夫人,着实很高兴。后来,梁生也考取了功名,夫妻三人生活得很幸福。
  • 历史的底牌

    历史的底牌

    从秦始皇身世的由来,到传国玉玺的下落之谜;从宋太宗弑兄悬案,到雍正帝暴卒之谜……本书汇集了大量历史上悬而未决的悬疑谜案,作者在综合历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还对诸多民间的秘闻传说进行了整理,试图将历史研究的科学性、知识性、探索性同民间传说的趣味性融为一体,充分汇集关于历史悬疑的各种说法,给出独到见解,让你在前人众说纷纭的观点中拨开历史的迷雾,探究历史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