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4600000115

第115章 送李愿归盘谷序

【名篇鉴赏】

这篇序文写于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当时韩愈三十四岁,离开了徐州幕府,到京城谋职。自从贞元八年(792)中进士以来,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韩愈一直积极奔走人仕之事,却始终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处境艰难,心情抑郁。因此,借送友人李愿归盘谷隐居之机,写下本文,一吐胸中的不平之气。

作者借李愿之口,描绘出三种人:一是“坐于庙朝,进退百官”的达官贵人,二是“穷居而野处”的山林隐士,三是趋炎附势、投机钻营的小人。通过对比,对志得意满、穷奢极欲的大官僚和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小人进行了辛辣的嘲讽,而在最后一段,用一首古歌的形式和浓郁的抒情笔调,咏叹、赞美、祝福、欣羡友人的隐居生活。【经典句章】

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原文】

太行之阳有盘古。盘古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唆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徒,足将进而趦趄(jū),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倬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译文】

太行山的南面有个盘谷。盘谷中间,泉水甘甜,土地肥沃,草木繁茂,人烟稀少。有人说:“因为这山谷环绕在两山之间,所以称作‘盘’。”也有人说:“这个山谷,位置幽僻而地势阻塞,是隐者盘桓逗留的地方。”我的朋友李愿就住在这里。

李愿说:“人们称为大丈夫的人,我是了解的。他们把利益恩惠施发给别人,名声显赫于当世,在朝廷上参与政事,任免百官,辅佐皇帝发号施令。他们到了朝廷外面,便立起旗帜,陈设弓箭,武夫在前面吆喝,侍从塞满道路,负责供给的仆役各自拿着物品,在路的两边飞快奔跑。他们高兴时就随意赏赐,发怒时就任情处罚。他们跟前聚集着很多才能出众的人,论古说今,赞扬他们的美德,这些话叫人听在耳中而不感到厌烦。那些眉毛弯弯,面颊丰腴,声音清脆,体态美好,外貌秀丽,资质聪慧,起舞时轻薄的衣襟飘然而动,长长的衣袖遮掩面容,白粉搽脸,青黛画眉的女子,在一排排的房中清闲地住着,自恃关貌,忌妒其他的姬人得到宠爱;争着比美,一心要获取主人的怜爱。这就是受到皇帝的知遇,掌握了很大权力的大丈夫的所作所为啊!我并非厌恶这些而躲开的,只是命中注定而不能侥幸得到啊!穷困家居,住在山野,登上高处眺望远方,在繁茂的树下整日悠然静坐,在清澈的泉水里洗涤,保持自身的洁净。从山上采来的果子,甜美可食;从水中垂钓的鱼虾,鲜嫩可口。日常作息没有定时,只要感到舒适就安于如此。与其当面受到赞誉,不如背后不受诋毁;与其肉体享受安乐,不如心中没有忧虑。既不受官职的约束,也不受刑罚的惩处;既不问天下的治乱,也不管官吏的升降。这些都是遭遇不好、不行时不得志的人的所作所为,我就这样去做。侍候在达官贵人的门下,在通往地位权势的路上奔走,想要抬脚进门却犹豫不定,想要开口说话却欲言无声:处于污浊低下的地位而不知羞耻,触犯了刑法而受到诛杀。希冀着获得非分名利的微弱机会,直到老死才罢休。这样的人在为人方面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原文】

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可以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嗟盘之乐兮,乐且无殃;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译文】

昌黎韩愈听了李愿的话,称赞他讲得有气魄,给他斟上酒,并为他作一首歌:“盘谷之中,是你的房屋;盘谷的土地,可以播种五谷;盘谷的泉水,可以用来洗涤,可以沿着它去散布;盘谷地势险要,谁会来争夺你的住所?山谷幽远而深邃,天地广阔足以容身;山谷回环曲折,像是走了过去,却又回到了原处。啊!盘谷中的快乐啊,快乐无穷;虎豹远离这儿啊,蛟龙逃避躲藏;鬼神守卫保护啊,呵斥禁绝不祥。有吃有喝啊,长寿而健康;没有不满足的事啊,还有什么奢望?用油抹我的车轴啊,用粮草喂我的马;随着你到盘谷啊,终生在那里悠游徜徉。”

同类推荐
  • 中美比较文学·第三期

    中美比较文学·第三期

    《中美比较文学学刊》(Journal of Sino-American Comparative )为中美比较文学界同仁共同创办和编辑,北京语言大学和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为主体合作方,并共同在全中国和全美国范围内选择业内知名学者组成中方和美方两个编委会,分别受理和负责审阅中美学者的来稿。《中美比较文学学刊》集中展示中美比较文学界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范围内及其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前沿理论问题,拓展文学批评空间,研究学术焦点问题。以期实现中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的最平等、最直接、最充分的学术交流。
  • 刘荒田小品文精选

    刘荒田小品文精选

    《刘荒田小品文精选》收入著名旅美华人作家刘荒田小品文约一百七十多篇。刘荒田为海内外报纸写专栏十五年,成文两千篇。其小品文特色在于凭借其在国外生活近三十余年的人生经验,以融汇东西的视角,将有限篇幅,经营成有深情感悟和明达智慧的个性世界。
  • 你不必完美

    你不必完美

    活着是为了追求什么?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怎样的一生才不后悔?几乎每个人都不止一次在心底叩问过自己这些问题。回答这些问题,既要了解社会,更需认识自我。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标准答案永远只存于自己心中。涉江而过,芙蓉千朵。生命厚重漫长,却又似浮光掠影。在缤纷迷离的光影交错中,你望见自己的倒影了吗?打开《新语文课外读本:你不必完美》,看看那些名家们是如何看待时间与生命、思索自我与人生吧。
  • 域外之镜中的留学生形象

    域外之镜中的留学生形象

    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再也不能独立于世界之外,从而被迫开始了现代性的历程。为济时事之艰,无数莘莘学子负笈海外,借他山之石以攻玉,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明的“盗火者”。正因为在现实中先行具有了留学生这一群体,对这一群体在域外生活的书写,然后才诞生了中国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
  • 我的山河,我的家

    我的山河,我的家

    本书为散文精选集,主要收录的是刘醒龙老师的散文作品,其中有写家庭、亲情的,有写故乡的,心灵的,还有关于城市文化的,旨在通过这些作品,能够充分反映刘醒龙老师散文的特点,汲取其中的精华,让读者领略到刘醒龙老师散文作品的魅力。
热门推荐
  • 灵机禅师语录

    灵机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武勋大贵族

    武勋大贵族

    简介无力。。现代一个普通中年人来到架空王朝(掺杂了明朝中后期和末期情况偶尔有清朝)期间有爱情亲情这个尽量保证每个角色配角有血有肉,力求真实。那个地方夸张了欢迎评论素质为好谢谢了,陈蓉德(别的穿越者都有金手指系统,再不济也知道历史,就我啥也不知道)辛亏脑子里有来自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知识眼见
  • 结婚互助组

    结婚互助组

    本书描写了宁家三姐妹在情感和婚姻上的不同际遇和坎坷经历,而最终都找到了各归属于自己情感的那一部分。
  • 逆天废材之帝揽狂妃

    逆天废材之帝揽狂妃

    21世纪绝狠杀手,杀戮女皇,靠着废材之躯,在异世一点点立足,谁敢任意欺凌?实力、珍宝、丹药、美男、兽宠,别人千番渴求,她轻松玩于手中,睥睨一笑,百媚众生!欺她?欺她家人朋友?那她定要全力反击,打得他满地找牙直求饶!天理?她要把那些不公的天理,全部改写!邪魅冰冷的於陵顾擎,墨云殿的少主,为她而生,却也引她入魔。
  • 初雪情缘0a

    初雪情缘0a

    霸道总裁与完颜冷血杀手的情史,就此展开…………
  • 末世重生之活着

    末世重生之活着

    重生而来是重走旧路,还是踏上新的征途。她救下昔日闺蜜却冷眼看着相依为命的母亲命丧车下。活着,为什么要活着,活着才有希望。强者有强者的尊严,弱者有弱者的手段。既然你不想活,那么我就会连你那份一起好好活下去!
  • 懵妃夭夭

    懵妃夭夭

    她沐夭夭可是京城的风云人物,以不靠谱出的名,外号阿懵小姐。某王一生最重要的事:宠她!宠坏她!↓↓↓“嫂子们好!”某懵挤眉弄眼的看向某王,“师兄,你艳福不浅啊!”某王一脸黑线,他费尽心思娶回来的媳妇居然喊父皇安排给自己的小妾为嫂子,差点没把他气吐血。“夭夭,她们不是你嫂子,你才是我的王妃。”某王尽量扯出一个微笑,咬牙切齿道。“矮油!虚名而已,你最善解人意的小师妹是不会占着茅坑不拉屎的,我不会妨碍你娶妻纳妾。”某懵信誓旦旦。某王脸色铁青,一声怒吼,“沐夭夭!”某懵大叫不好,急忙认错,“师兄我错了。”某王脸色缓了缓,挑眉道,“错哪了?”“我不该说你是茅坑。”“……”
  • 闺月长营

    闺月长营

    南楚皇宫歌舞升平,前来觐见的北狄使者喝得醉醺醺的,一手揽了身旁的细肢在怀,贴近女子温润的耳畔讲了几句胡语,两人乐得咯咯直笑。抬眼时瞥见立在一旁如同仕女俑的符楚,他一摆手,呵斥道:“还不过去给王爷斟酒?!”对面的男子沉稳持重,宴席之中独他一人无美姬侍奉左右。只见他一只玉手懒懒散散的把玩着手中的纯金酒樽,漫不经心的样子给人强烈的疏离感。符楚咬唇,拿了玉壶硬着头皮上前,她在他身旁跪下行礼,将头埋得极低。“奴婢给王爷斟酒。”“嗯。”宋镶淡淡应了声,酒樽磕在食案上发出一声闷响,杯子平稳的放在桌子上,可手却并不移开。“就这样倒。”他道。他灼灼目光落在头顶,她顿时感到如芒在背,双手不听使唤地颤抖着,甘冽的醴醪从壶嘴汩汩泻出,手臂上的紫玛瑙手串在灯下十分晃眼迷离,她一分神,只见酒从杯中溢出,水珠顺着他手掌的虎口钻进衣袖里。“奴婢该死。”她连忙撤了手,掌心像被烈火灼烧过一样。上座有人笑着打趣:“五弟莫不是看上了这位北狄女子?朕瞧着你眼神都没移开过。”座间寂静,她轻轻吸着气,心在胸腔里乱了分寸地跳动。席上华灯璀璨,殿外梅花朵朵绽放,她见他面无表情一饮手中的美酒,淡笑着起身应答:“的确是看上了。”
  • 北京,你是我今夜不及的梦

    北京,你是我今夜不及的梦

    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北京、关于青春、关于爱情、关于梦想的故事。它发生在大学校园、在地下室、在鼓楼、在酒吧,在这看似繁华城市里的每一个角落。在最飞速和迷茫的年代,无数年轻人在逃离与坚守的抉择中走过自己的成长。生活与爱情,美丽与黑暗,热情与疏离,幻想与眼泪……一座城市永远不会老,因为每天都有人奔向灿烂的青春。对于北京,我们是过客亦是归人。
  • 楚家的儿女

    楚家的儿女

    楚家七个儿女围绕着母亲、财产、亲情,展开一场针锋相对的大战,他们贪婪、无耻,上演着一场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