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47000000001

第1章 推荐序一 改变,来自渴望

台中教育大学语教系助理教授/刘君

我是一位平凡的教师,能够获得书写这篇序文的殊荣,是因为崇建老师说,我是听过他的讲座“最多次”的大学教师。为什么会“追逐”着崇建老师的讲座呢?其实我一直没有答案,直到读了此书,才明白自己就像书中的云杉一样,原来,我是如此想要改变!

可是,自认为能够大方分享内心世界的我,其实并没有勇气接受崇建老师“正向探索的问话”,因为,崇建老师总是会推倒人们内在的冰山。我深深恐惧自己的感受、渴望和期待将不受控制,恣意奔腾,因此,在崇建老师面前我尽量学着改变。

阅读此书,就像是在聆听崇建老师的讲座:一面搅动着内在的冰山,一面又看见改变的契机。或许,有许多人没有我这样的好运,可以聆听这么多次崇建老师的讲座,然而,阅读此书可以无尽地“回放”,任意的“倒带”,不亚于亲莅讲座;或许,也有许多人像我一样,想要改变,却因胆怯而放弃,我将为这些朋友分享我“改变”的经历,以回馈崇建老师这几年来对我们这群师生不厌其烦的教导和示范。

“正向探索的问话不是一种策略”,这是崇建老师讲座上所强调的;然而,在我实践的过程中,真正能体验这句话的含义却是经历了许多波折。

令人疑惑的一致性沟通姿态

崇建老师善于讲故事,在故事中带出萨提亚模式的冰山理论和对应姿态,我也在老师的引介下翻遍了坊间关于萨提亚模式的各式书籍。

我看懂了四种对应姿态,也随时能够“对号入座”——觉察自己对孩子的“指责”,对学生的“讨好”,对同事的“超理智”,对朋友的“打岔”,以及这四种姿态的牵动关系。然而,我却一直无法体验“一致性表达”——语言要“带有感受、思维、期待、愿望及不喜好的诚实”,这是什么样的语言?带有感受不就陷于情绪化了吗?运用思维所说的话语,还有融入感受的空间吗?表达出“不喜好”,适当吗?暴露内在愿望会不会过于揭露呢?

描述“一致性表达”的语言浅显易懂,但是,我却无法想象那是什么状态,即使崇建老师多次示范,我所看到的都只是“外相”,看不见老师内在宁静和谐的世界,也许我不相信这是普通人可以拥有的内心世界,因此,我便看不见了,就算看见了,也未必懂得。

忽地“看见”了家庭图像

看见了自己的对应姿态,却无法做出一致性表达,是最令人沮丧的。愤怒后的自责,讨好后的羞愧,超理智后的孤独,打岔后的疲倦,因为“知道”,反而加深了“感受”;然而,我却无能为力。

有一天,全家人围坐在餐桌,经历了一场言语间的不愉快,我清清楚楚地看见我们一家子都是以“指责”的姿态对应着彼此,结成由责备所串连的图像。我被牢牢绑在这锁链当中,沉重的无力感席卷而来。这幅图像清晰地印刻在我的脑海里,由此我想到一本关于萨提亚模式的书上曾讲过,只要一角松动了,家庭图像就会改变。那么,最先松动的这一角除了我,还能是谁呢?我决定先从自己改变。

改变,要先整理好自己的内在冰山。理智的时候我可以条理分明地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但是,情绪一来,所有的整理都将崩坏。我知道,我得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奇妙的5A自我对话程序

在某一次的讲座中,我向崇建老师提出了如何整理情绪的问题,崇建老师响应了5个A的自我对话程序。说实话,当时我觉得对自己说“我知道你难过”“我允许你难过”“你做得很好,我很欣赏你”这些话,实在很愚蠢。可是,我真是受够了挫折感与无力感的折磨,即使认为愚蠢,我仍是照做了。我在开车或者心情烦闷的时候,会这样跟自己对话。很奇妙的,每每在来回几次5A的自我对话后,我找到了“遗失的感觉”。我自以为是个善于觉察内在感受的人,却在5A的自我对话中翻出了被我压抑忽略的感受,但是,感受却不因此而泛滥渲染,反而被妥善安置了。

这段经历对我来说简直不可思议!年少时期的我,曾经以为悲伤或痛苦之类的情绪终有殆尽的一天,因此我纵情于悲春伤秋;然而,事实证明,悲伤或痛苦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反而更加绵延不断。于是,我开始信奉理性,拒绝受情绪的控制,没想到当情绪反扑并淹没理性时,我完全无法驾驭。5A(觉知、承认、允许接纳、转化、自我欣赏)整合了感性与理性两端,承认、允许情绪存在,对感性而言轻而易举,却不一定通得过理性那一关;但是,感性容易沉浸在情绪之中少了转化,理性却又太过急躁想尽快转移情绪。对待情绪,不论感性或理性,都一定能够被接纳,一般也不会走到自我欣赏这个阶段;在我的体验中,能够接纳情绪,并走到自我欣赏的阶段,才能真正体悟到崇建老师所说的“接纳愤怒,愤怒就渐渐缩小;接纳难过,难过就有了宣泄”。

运用5A整理内在情绪,并不会抹杀情绪的存在,而是像崇建老师说的“若能时常练习,转化的速度便比较快速”。因为允许了、接纳了,就不会再害怕或对抗情绪;因为转化了、欣赏自我了,也不需要再因情绪而否定自我。情绪畅通了,才有可能展开“一致性的表达”。

拙劣地联结渴望胜过停驻于观点的对话

一致性的沟通姿态是我十分向往的,但却不是整理好情绪就可以做到的。

在教育问题上,我最大的挑战是对付我的儿子。我和他非常的“不对盘”,鸡毛蒜皮的小事在我们之间常常演变成激烈的嘶吼。我想要改变,大部分是为了他。性格一向温顺随和的我,没想到会成为一个时常情绪失控的妈妈,而我实在不想继续这种不愉快的相处模式。

在一次讲座中,我听见崇建老师说“联结渴望,便跨越了行为问题”,会后我写了E-MAIL给老师,我问:

“是不是当我与儿子一起确认他真正的感觉与期望后,我直接表现对他的接纳、爱或重视,这样就可以了?”

崇建老师回复我:

“大致上来说是的,当孩子真正感受到接纳、爱与重视,那便是成功联结了渴望。一般而言,这是最不易做到的部分,因为当父母接纳孩子,告诉孩子自己的爱,孩子不一定能接收到,那便联结失败。关键的问题在于,处理教育问题的大人在那一瞬间是否能有更一致性的表达。”

崇建老师慷慨而清晰的回答,并没有让我成功地转变为“一致性表达的大人”,在来往了几封邮件之后,我和儿子又爆发了激烈口角,他看起来很愤怒,我也激动得无法平复情绪,我知道我是爱儿子的,但愤怒扭曲了我的爱,让他无法感受我的爱。这时,脑中突然浮现崇建老师说的“联结渴望”,我怒气未消地走向儿子(这时早忘了5A),他则是带着一脸防卫式表情经过我的身旁。突然,我把双手搭在儿子的肩上,对他说:“妈妈爱你。”这画面应该很滑稽,我的脸上还写着不满,语气溢着怒意,这是相当“不一致”的表达。原以为儿子会甩开我的手,但是他没有,我感觉到他的肌肉开始放松,他脸上的冷漠瞬间消退,取而代之的是焦急、难过和受伤,这才是他真实的感受。原来,联结渴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即使是拙劣的表达,只要出于爱,还是能回应对爱的渴望的,其中只有效果好坏的差别罢了!

回头检视这次的经历,我发现与儿子发生冲突的根源在于我们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当他开始不满,我便感到愤怒,然后责备,争吵便如此展开。有了这层觉察,我开始练习跳过他的“观点”,先关注他的“感受”,允许、接纳他的愤怒(负向情绪),并带着爱去陪伴和聆听。在爱里,因受伤而生的愤怒会逐渐消融,这时,再沟通“观点”,身为父母应有的“教导”才真正起作用。这个过程说来简单,到现在为止,我仍是常常在半途便失败,例如:无法“暂时搁置”他的观点、不能接纳他的愤怒、耐心在他愤怒的语言中消失殆尽、急于要他接受自己的观点……跨越这些障碍,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现在,虽然偶尔可以顺畅地展开一致性的表达,但失败的案例仍是比成功的案例多出很多。令人欣慰的是,我的挫折感和无力感已消融了许多,因为我已接纳了自己的失败和不美好。我学会对自己慈悲,然后才能如我所愿地对他人慈悲。

感谢崇建老师,谨以此序记录我的改变,并以我的改变印证书中的一切并不仅仅是故事,而是许多生命的真实改变。

同类推荐
  • 孩子生了病,妈妈怎么办

    孩子生了病,妈妈怎么办

    刘海燕医生是一位热爱医学事业并且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儿科医生,同时她也是一位13岁孩子的母亲。这样的双重身份,使她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有着不同与一般家长的感知。因为她是一名医生,所以她有着多于常人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但她也是位平凡的母亲,也有着和大多数妈妈一样的育儿烦恼。于是,在海燕眼里,为小患者诊治不单单是为了让他们拥有健康的身体,更是从一个妈妈的角度关怀着每个小患者的心灵。
  • 父母若无远虑,孩子就有近忧

    父母若无远虑,孩子就有近忧

    评价父母育儿成不成功的一大标准,就是看孩子长大后是不是能够独立自主、能否学会解决各种绝大多数人都会遇到的难题,是不是活出特别有意义的、精彩的人生。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需要为人父母者科学地培养孩子。这种“科学的培养”,其实就是为孩子所做的“远虑”。一步步做好了,孩子往后的每一天都不会有“近忧”。本书从10个方面详细阐释了为人父母者应该为孩子“远虑”的事,相信这些简单而又实用的教育方法会令您与您的孩子都从中受益。书中每个方法都来自作者教育儿子的亲自体验,或是来自作者身边的朋友、亲戚、同学的亲身经历,实用性很强,愿助您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 好性格成就男孩一生(全新升级版)

    好性格成就男孩一生(全新升级版)

    相信每个男孩都对未来充满了美丽的幻想,对自己充满了无限的期待,为了寻找自身的价值也一直在努力,但是在前进的途中,男孩们难免要遭遇各种挫折和风险,他们都希望找到一把能规避风险的多能钥匙,打开通向美好明天的大门。可以说,优良的性格就是这样一把钥匙,它能协助男孩们培育出很好的品质、独特的技能以及与人生风险搏击的能力。
  • 上哈佛从娃娃抓起

    上哈佛从娃娃抓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的未来。但是,如何教育孩子却是世界性的难题。哈佛大学用它独特的教育智慧和教育理念,成功地回答了这一问题。上哈佛从娃娃抓起!让我们用哈佛教育的精髓去管理孩子,去成就孩子的未来!
  • 陪伴的力量

    陪伴的力量

    本书记录了作者一路悉心陪伴儿子熊壮壮成长的真实故事,也有她对儿童早期教育的思考和感悟,不仅涉及孩子的衣食住行、学习成长、习惯养成等常见问题,还从富养精神、艺术启蒙、眼界开拓等促进孩子长远发展的角度给父母以指导。
热门推荐
  • 难寻之证

    难寻之证

    这场巨大的阴谋才缓缓拉开帷幕,幕后的角色又将如何登场。步步为营,究竟是谁最终战胜了谁?八年前一次追击嫌犯的路上发生了意外,导致刑警队为数不多的女队长夏岑辞职离开了警队,八年后,夏岑以特聘的心理学专家的身份再次回到警队。紧随而来的是一个又一个案子,无头尸、枯骨、蜡像……剥茧抽丝,这些案子背后的真像到底是什么?一个奇怪的网站也在案子背后浮出水面。看似平常的案子背后却似乎有人在操控,当年的意外和夏岑有什么关系?网站的背后又有什么人在谋划?夏岑又为什么再次回归?这一切的一切到底是人性之间的交易还是满足自身变态的心理……
  • 修仙联盟

    修仙联盟

    因此书过于真实,已被修仙界诸位道友封杀!
  • 择己者云陆

    择己者云陆

    我在院中徘徊,突生一个念头。一个再次选择的机会,你会如何面对?这是否有对错?
  • 龙纹:三界战神

    龙纹:三界战神

    从小在修道院长大的宇浩,突然发现自己竟然是魔神族老大的继承人,从此卷入魔神人三界的恩怨情仇……
  • 御定奇门宝鉴

    御定奇门宝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国之北境之王

    三国之北境之王

    在博物馆参观的韩湛,意外地通过八阵图回到了东汉末年,成为了同名的冀州牧韩馥之子。他原想做个无忧无虑的纨绔子弟,每天没心没肺地过日子,享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吃饱喝足后就带一帮家丁恶仆去调戏良家妇女的幸福生活。但随着冀州被袁绍巧取豪夺,他的梦想破灭了。
  • 王爷,你肋骨掉了

    王爷,你肋骨掉了

    元圈圈一朝穿越,本想赚点银子过过小日子,却遇到诈尸复活的溟王殿下。“本王看上你了。”某王爷一醒来就表白,元圈圈表示压力有点大。“呃,王爷,想让我留在王府可以,除非让我当王妃。”结果在成亲的前一晚,元圈圈被她的新郎官给吓晕了。她连夜出逃,却被抓回,敲晕了绑去拜了堂。
  • 四爷请你规矩点

    四爷请你规矩点

    说起紫禁城的四阿哥和四福晋夫妻俩,满京城的人都少不了要道一声规矩。对此,某四福晋冷笑一声,规矩,某人怕是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规矩吧。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农女田园之沅画空间

    农女田园之沅画空间

    因为山贼她们没有了家,因为蝗虫灾害,人们吃不裹腹个个骨瘦如柴……为了生存人们开始卖儿卖女,背井离乡寻找生机……而古沅画却在意外中魂穿,在悬崖下得到了一颗小珠子,当手掌上的血液浸泡到珠子,珠子却在血液中逐渐隐身,最后与她融为一体,这时,古沅画才明白这是上天送给她的金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