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5400000028

第28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4)

但知识本质上也是一种权力体系,在中国学术体系中往往更强调论资排辈,强调学术权威。比如我在做博士后期间,写过几篇还有些见地的论文,有学术界权威的老大哥出于爱护来找我做思想工作说:千万不能这么写论文,你总写某某说的什么不对,你自己说的什么什么对。这么写论文以后在学术圈子里你就没法混了。人家熬到五六十岁,在这个学科里好不容易熬出头,说出几个观点,你说人家说的不对,你说的对,那人家在这个圈子里面子怎么搁呢?结果就是人家在圈子里排挤你,你就没法立足了。论文要怎么写呢?你得写,张三教授讲的一点非常对,李四教授讲的一点也非常对,然后自己再补充一点点,这样写,被提到的教授就非常开心,你写的论文也好发表,你在这个学科体系里也好发展。但这样的行为在我看来,有些“装”,不过你要理解在学术体系里也是一个圈子,越是封闭的圈子越得装,不然维持不了它的神秘性,真正能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很难的。

按照佛教的传统,究竟谁对佛经的研究水平高靠的不是相互吹捧,而是通过辩论一较高低,佛教界管这叫辩经,就像是现在的辩论比赛,只不过辩经和现在的辩论比赛在形式上有所不同。辩经的时候会推举出一名论王,相当于当代辩论赛的正方,他得立论,把自己对佛经的理解讲清楚,自己觉得自己讲清楚了还不行,还得接受挑战者的质疑,只有把全部参与辩经的挑战者统统说服,才能胜出,也就证明自己的学问能立得住。

玄奘天生慧根,又勤奋好学,年少时期四海游学,得到不少高僧的指点,学术水平自然不容小觑。但是在学术体系里一般得道高僧都是一把年纪,胡子和眉毛都白了。可是玄奘呢,三十不到就出了点名,多少会令人心生嫉妒。更何况在辩经的时候,估计玄奘同志当时就是见解比较透彻的,让一些资历更高的德高望重的僧人难免非常难堪。

我们都知道,辩论的时候,几乎没有辩手会说:“对方一辩讲的也对,对方二辩说的也在理,下面我来补充一点。”因此在辩经过程中,玄奘或多或少会指出对方观点的不对或不妥之处。但是与玄奘辩论的这些高僧熬到一大把年纪好不容易才有个名望也有了徒子徒孙,结果被玄奘这样年轻的晚辈说了一通,自然心里不舒坦。

任何一个体系都有一个圈子,一个人进入圈子以后要是把别人都说了一遍,别人都不对,就自己对,那这个人还怎么在这圈里混呢?在中国,这是一个非常好理解的文化现象。因此玄奘这种性格的和尚,在大唐佛教圈子里是很格格不入的。

经都是从西天传来的,传来的这些经给中国人的发挥搞得乱七八糟,很多寺庙都有类似博导的学术带头人,张三讲一套,李四讲一套,彼此之间的意思都对不上,玄奘听了很焦虑,指出他人的不对会让玄奘日后难以立足,可是不讲出他们的不对,听他们在那里一本正经地讲些不能自圆其说的话,玄奘自己心里又非常压抑。

《与狼共舞》有一个片段,那个主角的腿部受伤感染了要被锯掉,他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就到战场的阵前去穿越,穿了两次竟然没被打死,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其实不完全是勇敢,就是觉得活的没劲了,就死一回吧。我理解玄奘当时就像孔子说的那样,对周围的人很失望,在那样的环境下,估计也觉得这么待着活得没什么意思,憋屈死了,郁闷死了,干脆死一回吧,最终坚持“不装”的玄奘还是冒着生命危险前往西天求取真经。

因不装而顺利到达西天

玄奘同时代的很多人都想去西天取经,但是他的心性和人格魅力跟很多和尚不一样。佛教是一种什么样的宗教呢,在释迦牟尼创立教派的时候是非常讲究思想的严密和完整性的。所以,真正能够亲近佛教思想的人,那对于真理的执着一定胜过对生活中的小事。现在到西藏、缅甸、泰国见世界上的佛教徒,他们都是吃肉的。全世界只有汉传,即中国大陆的佛教徒不吃肉,说白了很简单,有点“装”。

当时释迦牟尼规定,他的僧传组织不能挑剔饮食,要次第乞食,出去化缘的时候,有些家比较有钱,吃得比较好,肯定都愿意去有钱人家化缘,不去穷人家。释迦牟尼规定他招的研究生,既然受社会的供养,就要放下自己的贪嗔痴,必须挨家挨户去化缘,赶上家里杀猪了,给你一块猪肉,你今天就吃猪肉,赶上只有剩饭的,你就吃剩饭,无论别人给你什么,都要怀着感恩的心接受。但佛教徒不主张自己杀生,自己杀就造业了,但是别人给你吃什么,那是别人背负业力来供养,你都应该谦卑感恩,这是当时释迦牟尼真正的精神所在。到了汉地以后就完全变了,汉地的佛教徒强调要别人送来供养、不能吃荤。释迦牟尼当时为什么说和尚不能种地?既然讲众生平等,在种地的时候一锄头下去,地里面也有生物,可能就会被锄死。所以从众生平等的佛教观点来说,有些并不是这样。中国汉地普遍的和尚往往在这些枝节问题上比较讲究,但是对佛法的精神倒并不很在意。

玄奘不大看重这些外在的戒律,他后来有个得意弟子叫窥基,号称“三车和尚”,出门有经书一车,美酒一车,美伎一车。不管有没有夸张的成分,玄奘应该也是个很洒脱的人,他一路上到人家国家,别人听说东土大唐来的和尚,当国际友人自然比较热情,他也客随主便,也很讲义气,人家招待他什么就吃什么,估计人家请他洗个脚,唱个卡拉OK,他也不拒绝。但他心意又很坚决,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我去西天取经的志向是不变的。

那时想去西天取经的人很多,但很多人在路上都没有好下场,可想而知比如一个和尚到某个地方,人家听说是东土大唐来的和尚,要好酒好肉招待你,可他却很牛逼的样子说我只吃素斋,人家西域又没那么多蔬菜给你吃,别人就会觉得他不把自己当哥们儿,没人再去管他吃饭。我估计很多东土大唐去的和尚也不是意志不坚决,但就是太端,半路就被饿死了。

玄奘真正理解佛法的精神,也非常讲义气,不因为自己剃个光头就觉得自己比人家牛逼,人家敬你一尺,你敬人家一丈,所以到处都有朋友。玄奘有非常虔诚的精神,伟大的理想是要取来真经,同时他又有一种随和的、尊重朋友的人格魅力。因为他走到哪里都有朋友,所以他顺利地走到了印度。

因不装而辉煌

玄奘到了印度,当时印度有一所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是全世界佛教的中心,当时印度寺庙和中国寺庙的区别已经难以考证,但是从玄奘在这所寺庙中得到的发展可以看出这所寺庙是什么样的学术环境。

现在和印度那烂陀寺当时的学术环境比较相像的就是藏传佛教了。藏传佛教中“格西”这个称呼在寺庙里就相当于现在大学里的博士,必须通过答辩委员会进行辩论产生,每一个成为“格西”的人,都要经历许多次对佛教义理的辩论。这和大陆很多的大学可不一样,在汉地的大学里我经常遇到有些人是学术权威,但讲出来的话,怎么听着都不通,但这人也许偏偏还是博导。在藏传佛教中要成为一个“格西”,首先得是一位透彻的辩手,得先立论,把佛教义理讲透,光这样还不够,还得经得住别人从不同角度的质疑。

在藏学历史上佛学的最高成就者被称作“哈然巴”,是由全藏区各个寺庙派出辩手来辩论的形式产生,最后胜出的辩论赛冠军就被称作“哈然巴”,哈然巴当场就被认定是活佛,从这时开始就进行转世,在藏传佛教的传统中,是对一个人在学术上所能达到的成就的最高认可。

同类推荐
  • 没什么好怕的

    没什么好怕的

    一个无为而治的家庭,如何造就了睿智、有趣的小说家?巴恩斯式自传,坦诚、尖锐、幽默。《没什么好怕的》是家族记忆的探索,更是创作思想历程的追忆。阅读此作,可以一窥巴恩斯所有经典作品的原型。“我哥哥质疑记忆的根本真实性,而我质疑我们渲染记忆的方式。”《没什么好怕的》是巴恩斯的家庭回忆录,其中既有他与身为哲学系教授的哥哥的观念交锋,又有对家族往事抽丝剥茧般的探索;既是他对于死亡与永生、上帝与自我、时间与记忆之思考的梳理与追忆,又是对他崇尚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集体致敬。尽管巴恩斯郑重警告读者“这不是我的自传”,但这部作品依然为我们呈现了作者创作生涯的思想脉络,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辨认出《福楼拜的鹦鹉》《终结的感觉》《时间的噪音》等所有经典作品的影子。
  • 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微尘

    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微尘

    你我皆微尘,如何度一生?李银河暌违六年的最新随笔。李银河退休后隐居乡间海滨六年,专心读书写作,关注点从社会问题转向个体精神生活。收录了她对人生本质、自我存在的价值、交友之道、激情之爱、生活方式、艺术与阅读等问题的思考,呈现了一位女性主义者独立而自由的精神世界。这本心灵笔记宁静而优美,清醒而通透,为读者提供了一种超脱但不避世的人生视角,呈现了理性和文艺兼具的独到的生命体验。
  • 我依然爱你,我只是不喜欢你了

    我依然爱你,我只是不喜欢你了

    最甜美是爱情,最苦涩也是爱情。56个温暖别致的爱情故事,献给爱情路上迷茫又执着的你!《我依然爱你,我只是不喜欢你了》是豆瓣超人气作者小岩井首部暖心力作。
  • 让我们来谈谈我们的灵魂

    让我们来谈谈我们的灵魂

    成为爱的所在,与你相遇,成为我们一起走近鲁米、探知自我内在的一个契机!“在对和错的观念之外还有一个所在。我会在那里与你相遇。当灵魂在那里的草地上躺下,世界就满得都没法谈论。观念、语言,甚至彼此这个词,都没有任何意义。”我觉得鲁米说的这个所在就是一个非二元的世界,超越了所有的好坏对错、是非曲直,最终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回到那里去,如果能在活着的时候到达那片草原,就表示你开悟啦。那里不需要语言,因为所有的想法、言语、彼此等这些东西,都是属于二元世界的。同样,喜悦、悲伤、幸福、愁苦这些东西,在那里也找不到。总有一天,我们都会在那里相遇。在那天来到之前,让我们好好享受二元世界的美丑、善恶、对错、好坏吧,谁知道无常或是明天哪一个会提前到来。
  • 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是作者精选《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中一些著名的篇章,如《道士塔》、《莫高窟》、《都江堰》、《白发苏州》、《黄州突围》、《山庄里的背影》、《宁古塔》、《十万进士》、《抱愧山西》、《风雨天一阁》等,精心加以修订,其中一部分甚至是改写或重写,较之此前出版物,本书文字更为精准。
热门推荐
  • 重生之鬼眼千金

    重生之鬼眼千金

    前世,她死在深爱多年的男朋友和父亲干女儿的婚礼上,这样的仇恨让她得以重生归来。拥有着前世记忆和异能的她,会一点点的找回属于自己的东西。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都市修仙主宰

    都市修仙主宰

    【火爆爽文】为帮母亲还债,洛羽被迫入赘豪门,婚后有名无实,终日面对国色天香却冷若冰霜的娇妻。别人都在背后嫉妒他,说他吃软饭,没出息,殊不知,刚领完证洛羽就后悔了,他竟然是傲世三界的羽圣转世……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夫君不太乖

    夫君不太乖

    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前途一片光明,却因为一次意外而来到了这个女尊王朝,却倒霉的发现贫困的自己居然有多个夫君……
  • 你若相守我便相依

    你若相守我便相依

    原以为相遇是命中注定.....答案最后一点点浮现,无法忍受悲痛的感觉,是该放手还是继续走下去,说过要陪我一辈子,都是在骗我吗?该不该在一起,请给我一个答案...
  • 法医酷婆婆

    法医酷婆婆

    一位智慧法医,因儿媳请求找出好友死亡的真相,而走上了侦探之路,成为助理破案的名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异界死神境界录

    异界死神境界录

    千本樱,冰轮丸,主角仅仅只拥有这两把斩魄刀,为什么那么多只选这两把?嗯……当然是因为帅啊,至于流刃若火之类的太变态的还是算了。异界的小说嘛,写的我自己开心,自己看的开心就好~(毕竟不是全职写作,还有一份广告设计助理的工作,所以更新不可能稳定。PS:括号内补充写于18年3月底。)
  • 中国女明星在国外

    中国女明星在国外

    本书将为你介绍张瑜、苏小明、刘晓庆等明星在国外的生活。经商定,文采音像公司将购买香港有关人士最近拍摄的《刘晓庆特辑》专题纪录片的版权,拟在大陆出版发行。文采阁多功能厅经理出面邀请骁庆参观了“文采宴会厅”,并特邀她抽时间来赴“三国宴”和“作家宴”。
  • 玄宇苍黄

    玄宇苍黄

    大世当空,万族争霸,中华经典闪耀宇内百万载匆匆而过,宇内每逢大衰必先大兴界花不选无用之人,宇内争霸从那一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