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想把小狐狸拐回家罢了。”
一旁的陶瑶雪听见“言彻”这两个字愣了愣,陷入了回忆。
寒冬腊月,住在深山老林的陶瑶雪由于弟弟生病,没钱看病,只能去采摘草药,伴着自己所了解的一星半点的医理,自己救治。
只穿了一袭单衣的她,瑟瑟发抖,两颊被冻的通红,脚和小腿都没有了直觉,只是麻木的寻找。
背后背的篓子都比她大一圈。
里面不只有药材,还有一些勉强可以充饥的植物,尽管已经干枯了。
陶瑶雪的双手由于挖冰冷坚硬的泥土,已经脏了,还微微渗出着血。
但是她只是寻找,不能包扎,也不敢包扎。
终于陶瑶雪支撑不住了,缓缓地倒在了寒冷的大地。
她努力地不让眼睛闭住,尽力地去尝试起身,最后抵不过饥饿,寒冷,无力。
在最后看到了一个锦衣玉食,白白嫩嫩的小少年。
陶瑶雪拖着沙哑的嗓音,用最后的力气问道
“你,是?”
“言彻”
她朦朦胧胧地听到这两个字,然后就晕了过去。
当陶瑶雪重新醒来时,周围是一个温暖的小木屋,一切都很温馨,但是没人。
桌子上有一些红色的rmb,还有张地图,她的大篓子放在桌子旁,里面还多了几味看起来不寻常的药材。
她不敢多做停留,打算拿起大篓子和地图就走,却看到了桌上的纸条。
“活着,比一切都重要。”
陶瑶雪转念一想,如果自己拿走那些钱,对那位小少爷造不成多大影响,但是对自己来说,却真的能救命。
于是她把桌上的东西都拿走了,不过内心还是有愧疚,不安。
这些钱,以及自己打工挣的钱成功的让陶瑶雪带着弟弟活到了十五岁。
在十五岁那年,国家的劳动法更加健全了,已经没人敢要童工。
她在最无助的时候,遇见了一对自称是她父亲母亲的人。
他们拿着亲子鉴定书,找到了陶瑶雪和她弟弟。
他们说是仇人在幼儿园把他们拐走的,但是她并不信。
在她沉浮的十几年里,已经完全不相信大人说的话了,那里藏着欺骗,谎言。
可笑的是那亲子鉴定书所调取基因库的血液,还是她因为捐血会得到酬劳才捐的。
陶瑶雪的内心并没有接受他们,但是迫于形势,不得不认。
在那之后,她和弟弟怕再被抛弃,就努力学习,成为和“别人家的孩子”一样的优秀。
在回忆之外,班主任老侯拍了一下陶瑶雪,她才停下回忆。
“那陶瑶雪同学,你选谁呢?”
“啊?哦。老师,我还不是很了解同学们,可不可以相处一段时间我再做选择?”陶瑶雪低着头说着。
“也行吧,那就下一周周会的时候在进行剩下的1帮1。”
“那接下来,就要出去听校长讲话了,你们安分点,别搞出什么大事来。”
“咱们就在红旗旁,看着隔壁班站哪,自己找找。”
“两列,男生一列,女生一列。”
说完,老侯就走了,留下教室的一众学生。
他们三五成群地谈论着自己的爱豆,暑假作业,仿佛拥有用不完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