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赐婚之时,国中已立大皇子为太子。当时愉妃为六皇子攀附言家,只是为了将来六皇子能有一个可安身立命的靠山。毕竟当时的言家手握重兵,甚得圣宠!
可是,此一时彼一时。
赐婚后的第九年,太子不幸夭折!不久太子生母当朝皇后也跟着抑郁而终了!
六皇子的才能在一众皇子中最为出众,皇帝最为喜爱,太子之位,六皇子呼声最高。皇后之位似乎也在隐约间向愉妃招手了。
前途突然一片光明,愉妃不得不重新考虑与言轻语的联姻。
大将军言威的夫人方氏告诉愉妃娘娘一段知之者甚少的言府秘闻!
言轻语的生身母亲是一个卑贱的奴婢!
当年言威醉酒,到妾室三姨娘房中,误将她房中的陪嫁丫头当成了三姨娘,这才有了言轻语。三姨娘身体原因,一直不能生养,这才将言轻语记在名下抚养。
这可真是晴天霹雳啊!
试想一下,倘若将来六皇子真的当选了东宫,甚至继承了皇位,大燕国怎么能接受一个亲生母亲是卑贱下人的太子妃或是皇后?
愉妃想想都觉得这是耸人听闻的,是有损皇家颜面的!
后来,大夫人与愉妃一拍即合!愉妃贪恋大夫人娘家几代朝臣的势力,又嫌弃言轻语生母的卑微。
她在皇帝枕边风一吹,六皇子的姻亲对象成了言府二小姐言诗语。
可是,从赐婚到现在,都九年过去了,几乎整个燕都永安城都知道了这段婚事。
他们无故退婚,另结他缘,言轻语的名声只怕会因此受损。日后要再重新婚配只怕不会那么顺遂了。
言轻语当年可是对六皇子有过救命之恩的,这样对她是不是恩将仇报了?
愉妃心里愧疚,心里一愧疚,便想着要弥补。
愉妃觉得三皇子东方允赫不错,从小不爱读书,热衷于舞刀弄枪。
在皇帝心里,一介武夫的东方允赫早已不在储位人选考虑的范围之内。即便让他攀上了言家也不会有什么大作用。
更何况大夫人说言轻语因为出身的原因,在大将军那里根本不受重视!
愉妃越想越觉得东方允赫与言轻语再合适不过了,当即就去找皇帝商量。
皇帝刚想拟旨赐婚,不知是从哪里听到了风声的东方允赫,匆匆赶来。
东方允赫在御书房外长跪不起,称声自己已有意中人,此生非她不娶。
一阵刮风下雨,烈日暴晒,意志坚定如斯!弄得满城风言风语。
大将军觉得颜面尽失,好像是自己逼婚嫁女一样,于是上书给皇帝将这桩婚事作罢了。
经过东方允赫这么一顿闹腾,言轻语在燕都算是“声名鹊起”了!
皇帝觉得愧对言威。他又想起了言轻语小时候那镇定自若,宠辱不惊的小模样,心中的歉疚与日俱增。
无奈他的膝下的皇子当中,已经没有与之适龄的人了。
皇帝再三思虑下便决定从王公大臣中挑选,誓要给言轻语安排一桩好亲事。
经过一番斟酌及双方父母意愿,皇帝又一道圣旨赐婚镇国大将军言威三女言轻语与明亲王世子东方元启为世子妃。
婚期定于两年后。
那一年言轻语一十四岁。
各方均以为圆满的事情,谁曾想,一年后明亲王世子东方元启在马场赛马不幸坠马重伤,不久便不治身亡了!
经过两次三番的婚变,皇都内外开始出现各种谣言,有的说言轻语一连串惨糟退婚因其面貌丑陋、言行粗鄙、身长不过五尺、八字克夫.......还有的说明亲王世子就是被她克死的……
此后,吓得那些王候贵胄世家皆不敢与言轻语联姻,纵使言大将军功勋卓著,深得皇帝宠信,他们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子嗣冒着生命危险去攀附这门亲事。
后来有传言皇帝有意于赐婚言轻语与王尚书家的公子,吓得那位公子几次三番地闹自杀。
一时间,言轻语沦为全皇都的笑柄。
一晃间,三年又过去了。这一年,言轻语一十八岁,在这个少女平均婚龄为十六岁的年代,言轻语步入剩女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