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状元陈光蕊被害,时隔十八年江流僧为父报仇,这件事闹得很大。当时牵扯的人很多,以至于皇帝出动了御林军。后来刘洪伏法之后,陈光蕊复活,升为学士,按说一家人团圆,该当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殷小姐自尽,玄奘坚持出家修行。所以这件事也给李世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之前毕竟只是臣子的事情,再好奇也没太放在心上,过段时间也就淡忘了。这次魏徵又提出让玄奘做这水陆大会的领头人,李世民才骤然记起,这玄奘可不止是殷开山的外孙、陈光蕊的儿子,他还是观音菩萨的人,当日南极星君在梦里明明白白的告诉殷小姐的,是奉观音菩萨之命送这孩子来的,将来成就非凡。
这说明玄奘是观音菩萨推到前台做大事的,背后可是有菩萨甚至可能是整个佛家作靠山的!
李世民现在在干嘛?开水陆大会,超度亡灵,用的是僧人,念的是佛经,有这么大一个来头的玄奘放着不用,岂不是不给观音面子?还记得当日观音轻松斥退泾河龙王的冤魂救了你李世民一次不?
李世民当然不傻,魏徵一提出来他就反应过来了,当然是大喜了。当时授玄奘天下大阐都僧纲之职,又赐五彩织金袈裟,毗卢帽,让他在化生寺聚集明僧,为水陆大会作准备。
贞观一十三年九月初三,大唐第一届水陆大会隆重开幕。开幕时的盛况自不必多说,皇帝和所有文武大臣都要参加的。玄奘身穿皇帝赐下的袈裟,头戴毗卢帽,一幅高僧模样。领着一千二百天下筛选来的名僧,念经诵佛,要为生者祈福、亡者超度。大唐皇帝李世民看得极为满意。
整个长安城高僧云集,当然低僧也是有的,数量还更多。偏偏其中有两个邋遢和尚极为引人注目。这两个和尚穿得破破烂烂,赤着脚光着脑袋;就是手上捧着两样东西惹眼,一件袈裟一条锡杖,看起来就不是凡品。两人沿街叫卖,有那有钱的和尚看着就想买下来,一问价钱,合起来要七千两银子,这价格吓死个人,都以为这两人是疯了。要不是在长安大街上,恐怕别人都会直接下手抢了。
这两人也不争辩也不着急,只是一直喊着卖,直到遇到个识货的,宰相萧瑀。这老头是支持李世民兴佛事的啊,看到这两件宝贝,又听两个和尚说的神奇,当下决定买下来给这法会的主持人玄奘壮面子。不过这事可不能他来买,犯忌讳。他就带着这两个和尚去见皇帝。这种拢人心的事,自然得皇帝自己去做。
结果这两邋遢和尚一听皇帝买下来是给玄奘的,连钱也不要了。弄得李世民挺没面子,以为自己在别人眼里就是强抢东西的货色呢。听两人解释后才转为欢喜。这两个和尚说是见皇帝敬佛,高僧有德,情愿相送。几句小马屁拍得李世民极为舒服。两个和尚不要钱,连饭也不吃,留下了东西就走的无影无踪。
李世民急忙把这袈裟交给玄奘穿上,果然人靠人装,穿着这袈裟,拿着九环锡杖,活脱脱一幅菩萨模样。引得众僧艳羡不已。
玄奘就穿着这袈裟,每日在化生寺水陆大会上讲经,很是得瑟了几天。
水陆大会的第七天,玄奘照常在法台上讲经的时候,两个邋遢和尚又出现了,并且直指玄奘所讲的经只是小乘佛法,用来修心养性,糊弄一下凡人还行,然而要超度众生并没什么卵用。
当着天下众僧,满朝文武还有无数百姓的面砸场子啊!
作为专业人士,玄奘对自己讲的经是个什么货色自然心知肚明,也没硬充胖子。知道对方说得有理,直指问题关键,当即走下讲台客客气气地向他请教。
可李世民就不高兴了,合着我费了这么大的力气花了这么多钱准备的法事,在你嘴里全是无用功?嗷~!王霸之气爆发,就要看看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来捣乱。
看到又是这两个邋遢和尚,李世民一阵头大,强忍着没让人当场打出去,因为还欠着人家的钱呢,拿人家的手软……
李世民说你俩要吃要喝的我都供着,别来给我这重要的事捣乱啊。那大邋遢几句话一说,就让李世民转怒为喜。
他说的意思就是,你李世民做水陆大会就是为了超度亡灵,可你这东土只有小乘佛法,那不顶用,念错了经,一辈子也是不成。真想达到目的,还得我的大乘佛法才行。
这大乘佛法在哪里?到西天大雷音寺如来佛祖处去求。你这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李世民听的喜不自胜,想请这大邋遢和尚先讲段听听。
这大邋遢和尚不再说话,带着小邋遢和尚直接飞上高台,脚下生云飞到天上去,显了真身。原来是南海珞珈山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到了,带着惠岸行者木叉,专门前来点化唐王如何求取真经的。
观音临走之前从天上丢下一张帖子,说明要求得真经方可超度鬼魂,真经所在的西天有十万八千里,路途遥远,必须要真心诚意的人去;能坚持到底取回真经的人也能成佛。
到了这一步,水陆大会是开不下去了。连佛教高层都亲自发话说你那是小孩子过家家一样,没用。
散了散了都散了啊……该干啥干啥去!
眼下李世民该干的就是找个人去西天取经。
找谁去呢?虽然听起来不错,答应去取经声望地位自不必说,还可能成佛的机遇更是难得。但是,风险总是跟机遇并存的,收获大,风险基本上就不会小了。
十万八千里,平地都不知道走到什么年月去,何况用脚趾头想这一路也不会太平的。山川荒漠,森林沼泽,蚊虫叮咬,野兽出没…再遇上个兵灾匪乱什么的可怎么办呀?
这些都还可以以人力想办法避过,可遇到天灾呢?还有,神仙都已经出现了,妖魔鬼怪会少的了吗?
这十万八千里,往好里说是九死一生,实在说十死无生也不为过,谁愿意好日子不过,跑去送命啊。能成佛让万人景仰是不错,可没那几斤几两就贸然跑去,送了命就成了笑话了。
李世民看着四周的文武官员和一众高僧都在,就问这活谁愿意去干啊?这话问得有点欺心。取经这活明摆是人家佛家的事情,肯定得一个德高望重的僧人去干啊,谁德高望重,肯定是现在的众僧领袖玄奘啊,再说连菩萨都认可的,还赠送子一套价值不菲的行头,就差明说让玄奘来取经这句话了。
玄奘又不是傻子。李世民这样问,那是给自己表现的机会呢,自愿的跟命令的性质可不一样。等李世民刚问完,这玄奘就出面自荐了。说愿意为皇帝去取经,以保大唐江山永固。
李世民大喜,这和尚上道!
但是光这样说还不行,这事不是儿戏,万一你和尚半路后悔了咋办?得加码!
李世民也不含糊,当时就说,你要是真的愿意去,不怕死不怕累取来真经,我跟你拜把子当兄弟!说完拉着这玄奘就在佛像前结拜为兄弟。
这一下子就把玄奘逼得再也没了退路。再想后悔的话,那可真是天地不容,人人唾弃了。硬着头皮,咬着牙也在佛像前发了重誓,说不到西天绝不回头,取不来真经,死了也不得超生。
李世民心满意足,就等选个好日子,为玄奘发牒送行了。自己先回宫美美地睡一觉。
陈玄奘也回到自己修行的洪福寺,跟自己的徒弟们道别。他的徒弟担心路上凶险,怕他难以保命。他自己也说当然知道这一去恐怕是有去无回了,只是受皇帝的恩典这么多,又在佛像前发了重誓,不得不去啊,死了也算是尽忠了。想了想又说不定几年后,万一哪天这山门里的松枝头向东了,就是自己要回来了。毕竟还是抱有一点点希望的。
第二天,也就是贞观十三年九月十二日,李世民一上朝,就有钦天监正报告说今天就是大吉大利利于出行的好日子。于是乎,新任唐朝御弟就马上要上路了。带着通关文牒,李世民送了一匹马,一个紫金钵盂,安排了两个随从……怎么看怎么寒酸!
为了怕玄奘路上忘记了自己的目的,还赐了他个姓,送了个号——唐三藏。这下时刻提醒着和尚别忘了自己的目的。还装模作样地弄了杯掺了土的酒,号称“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真酸……
这样玄奘就匆匆地踏上了西行的道路,三人一马开始了从大唐到西天十万八千里的征程。
……
听他讲到这里,我忍不住腹诽着:十万八千里路,都没有这可怜的和尚话里无意透露出来的经历中的套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