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40700000004

第4章 牛角山 禺谷 归墟:太子的梦境

十一

汾河之东的唐明镇,有一座破旧的古寺,唤作定觉寺。太原城被围之前,就有大量城中百姓和周边的农户为躲避战火,越过汾河逃到了唐明镇。佛寺自然成了难民最好的去处。寺庙不大,不久便人满为患了,于是寺里的僧人决定不再收留百姓了。

这一天,听说来了一支宋军的队伍在镇上寻人。僧人们决定早早关闭寺门,图一个清静。

寺门吱呀关闭之时,突然被外面一只大手挡住。和尚们探头看,却是一个长髯的汉子立在门前。见他头戴斗笠,衣袍破旧,肩上背着包裹,足上打着行缠,显然是赶路之人。

“师傅,行行好,让我们进去。”

他一张口,和尚听出不是太原本地口音,便更不愿意了。

“不行!不行!寺里已经没有地方了,宋军也时常来搜捕,我们不想惹麻烦。”

那人还在恳求,僧人们也不多说,几个人合力来掩寺门。那人见实在不行,便转口道:

“师傅,要不这样,我不进去了。让他进去吧,他是出家人,而且还是个孩子。”

说着,将躲在他身后的人推到门缝处。僧人们一看,果然是个小沙弥,估摸着有十五六岁的样子,光头之下是一张清秀的面庞。他身形瘦小,穿着件破旧的灰色僧袍,只是这袍子在他身上有些过大。

他们从未见过这么清秀文雅的小沙弥,一时间有些发呆。那汉子趁此也探进半个身子,把腿插在门缝处。僧人们一见,又嚷嚷起来,推搡让他出去。

那人急忙从包裹中取出一些银两,塞到僧人手中。“大师,行行好,看在佛祖面上,收留他吧!求求你们了!”

僧人们掂量着手中银两,互相看看,彼此点了点头。

“好吧,看在他是出家人,只让他进来。”

汉子连连称谢,“许我再和他说几句话。”

“快点,宋军快来了,我们要关门了!”

“好,好。”汉子把小沙弥拉到身后,俯身低声说道:

“只能这样了,你先暂时在这里躲藏,待我寻到更好的去处,便来找你。”

小沙弥并未答话,汉子看着他,略作停顿又说道:

“如果战事过后,还未见我过来,你便想法自行赶去五台山。记着,到了五台山,要去寻于阗国的使团,在那儿会找到我。记住,于阗国!”

汉子离着小沙弥的脸很近,声音虽小但语气坚定地重复着。

小沙弥面无表情,他似乎很不习惯别人离他这么近,便向后撤了一步。

“知道了。”说完他自己走进寺门。

转头看着寺门被关闭,汉子轻声叹了口气,他蹲在寺院的台阶上发呆。

这时远处的嘈杂声传来。他站起身来,整整衣衫走下台阶。

那嘈杂之声正是一队宋军向这边赶来。汉子缓步迎着走过去。宋军看到他,也慢下脚步。领头的一示意,众人快步上前将其围住。

“王云卿!”那头领高喝一声。

汉子站住脚步,颇为平静地回答道:“正是在下。”

“拿下!”宋军一拥而上把王云卿按住。

王云卿也不反抗,任凭被他们捆绑。

“若不是曹将军有交代,像你这样的逃兵,我就下令乱棍打死。”

十二

曹翰一脸愠色,看着跪在面前的王云卿。

“王云卿,没想到你是个贪生怕死的货色,可叹我还想提拔你。”

这是曹翰第一次见到王云卿。军中时常会有逃兵,此次要不是冯继升说起,他未必会下力气去抓捕此人。所以反过来想,这人也挺背,本来都跑过汾河了,哪料到还有人念叨他。

王云卿说道:“将军恕罪,不才有下情专禀。”

“说来听听。”

“还请退去旁人。”

曹翰有些不耐烦,一瞪眼睛:“你有什么事,在这儿故弄玄虚。”

王云卿不为所动,低声道:“事关当今圣上。”

曹翰迟疑了一下,没好气地说道:“我先问你,兵部令史冯继升你可认识?”

王云卿一愣,想了想:“冯继升?早些年与他确有一面之交。只是不知他是兵部令史。”

曹翰点点头,“好,他说你能帮他制火箭,可有此事?”

王云卿明白了,答道:“在下确可为之。”

曹翰点点头,然后向帐中的其他人摆摆手,示意他们下去。“好,你说你的下情吧。”

王云卿略作沉思,他把冯继升这个新的情况重新考虑了一下,然后开口道:

“启禀将军,在下此次出走实为天意。”

他不急不忙,徐徐道来:“在下早年学道,所以每日都要做修神养气的功课,既为益寿延年,也可以察天地、通神明、知变化。前日正是庚申之日,道门中人讲究‘守庚申’,这一日守夜修炼,意念可以通神。我正是在前日夜间修炼之时,悟得神明开示。”

曹翰向来不太相信什么神鬼之事,所以虽然王云卿说得有模有样,他却依然有些不屑,“神明对你有何开示?”

“神明告我,说在西边千里有于阗国,于阗国有牛角山,牛角山高有千仞,山中有禺谷。禺谷中将出一宝玉,乃上天赐我朝和圣上的神物。神明还告我,让我即刻前往五台山,因为于阗国的王子也将赴五台山朝圣。让我与他同行,回于阗去取神玉。所以在下不敢耽搁,昨日便整装欲往五台山。因为在下位卑人微,无法向圣上或是将军直陈,且天意神圣,不便向一般人泄露,所以才不辞而别。”

曹翰虽然不信玄虚,但他的确听说过于阗国太子之事。据说,这于阗的太子年初来到京城,率使团贺正。正月大宴之上,他向皇帝提出想去五台山朝圣。因五台山在北汉境内,故其礼佛之心阻隔于道路。皇帝当日愉悦,刚和曹彬等人言及吊伐北汉之事,又被南汉、吴越等地的降王奉和赞颂,一时心花怒放,好似自己一声令下,北汉便唾手可得了。于是乎,趁着酒兴表示,讨伐北汉之时,于阗使团一行可随大军同行,收复太原后,便可取道五台山朝圣。所以好像这于阗太子如今正在军中。

他不禁有些诧异,考虑之后,决定先将此事向潘美汇报。

潘美听后,沉思半晌。“天赐宝物之事,非我职责所在,还是要听待圣裁。不过,协助冯继升制作火箭,不可耽搁。如果王云卿制作成功,说明他确有奇才;如果做不成火箭,说明他只是欺世盗名,去于阗之事不过是信口胡编,也就不必向官家禀告了。”

曹翰于是便命令王云卿先去协助冯继升制作火箭。王云卿听后片刻无语。他表示“天意难违”,希望神明的指示能够成行。

曹翰见此,不无揶揄地问道:“你早年学道,已然出世,为何又还俗入伍呢?入了伍为何又想离开呢?”

王云卿答道:“当年我若没有早点加入将军的队伍,恐怕已经命丧江州[8]了。”

曹翰一时惊愕,他瞪起凶悍的眼睛,直勾勾看着王云卿,杀气顿起。在曹翰面前这样说起江州,确有挑衅的意味。

当年曹翰随曹彬征讨南唐,曹彬怕将士们攻城后随意杀掠,不惜装病拖延进攻时间,迫使众将立誓,约束军校,从而使南唐免遭涂炭,人心收复,百姓归附。只有曹翰,时任先锋负责进攻江州,奈何江州城险固,军民据城不降。曹翰历时半年方才攻下,损失惨重,故而发怒下令屠城。先帝得知急忙下诏禁止,但等使者到达江州,城已被屠,城中死者数万人。曹翰当时还假称,要将庐山东林寺的五百铁罗汉运回京城,调用了十余艘巨船,其实装载的是他抢掠的江州财宝。正因此事,曹翰虽有征伐之功却被贬桂州,先帝时,再未被提用。此次皇上用他,朝中仍然疑议不断。最后,皇上用了句“知耻而后勇”,说曹翰被贬多年,已然知耻,而朕正欲用其勇。

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逃兵,竟然敢如此对自己说话,曹翰的确动了杀心。

面对这杀人魔头,王云卿却很淡定。他抬起头来,又向前凑近了一些,低声说道:

“将军可曾想过,在下一介无名小卒,投入将军帐下多年,无缘拜见将军。而此次神明昭示之时,却又有冯令史推荐。将军与我此番机缘,莫不也是天意?”

他环顾一下周围,然后又低声说,“天赐神物,必为彰显天意。几十年来朝代更迭、天下杀伐不断,宝玉降世,预示天下太平将至。将军若助我为圣上取回宝玉,岂不也是顺应天意,消孽积善之举。”

曹翰一时默然无语,想了想,说道:“你且先去协助冯继升。去于阗之事,我会择机向陛下禀明。”

王云卿称谢而去。曹翰依然呆坐。

的确,杀人屠城,在他的脑海中并不带有罪恶之意味,那不过是他带兵打仗的过程或是结果。而神明保佑、菩萨慈悲一类,他也根本不屑。

然而,这些年来,实实在在他被梦中的场景惊醒过:士兵们随意将屠戮的百姓扔进江州城的水井中,随着江水涨潮,井中不断溢出血水和泡得发胀的尸体;当军队从江州城撤走时,他们已被自己制造的地狱吓着了,断壁残垣间,伴着恶臭跑出来的是嘴上叼着尸肉的野狗……

“消孽积善。”他暗暗念叨着。

十三

皇上听闻此事后,丝毫没有故弄玄虚的疑惑。事实上他自登基以来,一直在暗暗盼望此类事情的出现。去年召见了华山道士丁少微,此人与先帝时的陈抟齐名。然而,他来京城数月也只是献了一些金丹、灵芝。皇上有些遗憾,他期盼的正是像王云卿所言的神明显应、天赐宝玉。

“于阗太子正伴随军中,不如让他一起来见见这个王云卿。”

提起这位于阗太子,赵炅的兴致略有些索然。正月时,他雄心勃勃、豪气干云,宴会上一时兴起,邀请于阗太子随军同行,表示此次亲征必然马到成功。没想到,取太原城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如探囊取物,而且直到现在宋军也没有占据什么优势。他心里似乎很在意和顾忌这位远邦王子对自己的看法。

想必此时他不会再向我借兵了吧。赵炅有些自我解嘲般地想。

借兵之事也是发生在正月。宴会之后,他兴致所至,亲手拉着高丽和于阗两位王子,率领群臣移驾讲武台,观看剑舞和兵械展示。剑舞之士表演结束后,赵炅不无得意地介绍自己是如何挑选军士、如何亲自训练他们。一旁的高丽王子元辅附和称赞,那位于阗太子却行礼道:

“陛下乃真命天子,君临四方;上朝为泱泱大国,文治武功。小邦于阗虽远隔关山,但心向中国,愿万世依附。奈何国力微弱,外敌侵扰不断。西域之疏勒国,凶悍野蛮,一心吞并我于阗,更欲染指河西。今观上朝勇士赫赫英武,器械兵甲天下无敌。愿圣上眷顾小邦、恩播关外,赐勇士和兵械,捍卫于阗。此我父王和小臣之心愿,望圣上垂念!”

赵炅听罢,觉得有些突然,于阗对于他来说,太过遥远,只知道那里产玉,本朝连使者都没派去过,从何谈起出兵相助呢。他酒后虽然豪气干云,但仍算清醒,于是敷衍了几句:

“王子之意,朕记念于心,待用兵太原、收复幽云之后,再作运筹。”

此番听到王云卿所谓天赐宝玉之说,让赵炅心中又是一振。若说宝玉,那必然与于阗有关了。他不禁又想起正月宴上于阗太子献玉的场景:

借兵之事敷衍过后,于阗太子不以为意,而是双手捧上一个锦绸包裹。打开绸布,里面却是一块碗大的璞玉。

“这是小邦的特产,墨玉河中的羊脂籽料。”

近臣接过,放在赵炅面前。但见这璞玉的一角已被切开,露出温润的玉质。赵炅赞叹一番,忽又想起什么,随口说道:

“记得先帝时,也有于阗使者来朝,说于阗有一块四百斤的大玉,想献与本朝,只是当时运送不来。”

那于阗太子怔了一下,迟疑片刻说道:

“确是如此,于阗距此路途遥远,一路沙漠关隘,难以运送那样大的玉石,有负圣怀。”停顿片刻,又补充道:“小臣归国后,一定催促办理。”

此时,想起那四百多斤的于阗宝玉,他对王云卿的神明显应之说,已经不仅仅是相信了,更多的是期盼:先帝未得到的,上天赐予我朝。

“传王云卿觐见,传于阗太子李从德觐见。”

十四

于是当王云卿被带到皇帝帐中时,他不仅第一次得见圣颜,而且第一次见到了李从德和陪同而来的郭敏。日后回想起这次觐见,他记起的不是面圣的紧张和不安,而是一种诧异和恍惚的感觉。他总觉得以前见过李从德和郭敏的模样,感觉这两人就像是看到从唐人壁画或是自己梦中走出来的。以至于他真的有些相信自己编造的那个梦了。

听完王云卿的陈述,赵炅问身边的李从德:

“于阗国内可有王云卿所言的牛角山和禺谷?”

李从德对这名小卒的所言很惊异,“回禀陛下,臣国内确有牛角山,此山为我国圣山。它和五台山并称为文殊菩萨的两大道场。牛角山实为昆仑山之支脉,流经于阗的白玉河、墨玉河都源出于此。”

“噢,”皇上颇为惊叹,“那禺谷呢?”

“这,小臣却未听说过,我只知牛角山中有一河谷,本国人唤作‘瞿摩河谷’。”

王云卿叩首问道:“敢问太子殿下,这‘瞿摩’想必是于阗语之发音,但不知其意为何?”

“‘瞿摩’在于阗话中就是‘玉’的意思。”

王云卿又向皇上叩首,“启禀圣上,如此就对了,神明所言句句为实。”

“说来听听。”

“按太子所言‘瞿摩河谷’即是‘玉谷’。而古书上‘禺谷’又称作‘虞谷’或‘虞渊’。‘禺’、‘虞’皆与‘玉’同音,《管子》中也有‘玉起于禺氏’之说。可见那‘瞿摩’河谷便是‘禺谷’。太子殿下说白玉河、墨玉河都出自牛角山,而于阗美玉正是产自两河,岂不正是禺谷出的玉。”

皇上和李从德都不禁惊异,点头叹服。

“王云卿你不过军中士卒,却有这样的学问。”

“王云卿不才,早年学道,也颇读了些诗书。”看到皇上满意,他又继续说道:

“启禀圣上,关于这禺谷,古书上还有许多典故。《山海经》和《列子》在讲‘夸父追日’的故事时,都提到了禺谷,说:‘夸父不量力,欲逐日景,逮之于禺谷’。后世圣贤据此考证,这‘禺谷’便是‘日所入也’,也就是日落之地。”

“哦,是这样。那日出之地又在何处?”

“《山海经》说在极东的海中有‘汤谷’,汤谷中有大木,名扶桑,正是日出之地。羲和所生的十个太阳每天轮流从那里出发,并最终回到那里,所谓‘一日方至,一日方出’。”

李从德听得入神,便也忘了礼节,脱口而问:

“既然日出于汤谷,而落于禺谷,那么它又是如何从禺谷回到汤谷的呢?”

王云卿想了想说道:“在下学识浅薄,还未见先贤对此的记载。不过《列子·汤问》中说,有一个几亿万里深的大壑,名曰‘归墟’。说它‘实惟无底之谷,八泓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在下妄自揣测,或许日落于禺谷,通过这归墟,再回到汤谷。”

王云卿说得精彩,皇上听得兴趣盎然,而李从德却一时有些失神。

“王云卿博学,且习修炼之术,确是难得之才。朕且封你为閤门祗候,充送伴使,来日伴护于阗太子归国。李太子意下如何?”

李从德还在沉思中,身后的郭敏急忙轻推他一下。回过神来的李太子赶忙施礼称谢。

有一个几亿万里深的大壑,名曰“归墟”,八泓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

李从德又想起自己梦中常常出现的场景:

大洋之底,无垠深处,巨大而深邃的海沟似乎蕴藏了一切的黑暗和寒冷。深渊之底,那里的海水因其自身的重量而隐没了一切的活力、一切的声音。岩石在剧烈的碰撞和挤压,断崖峭壁和破碎的地壳也都隐没在黑暗、寒冷与重压之下,或许……

或许那就是“归墟”。

但梦境中,那里还传来隐隐的呼唤声,又是谁的呼唤呢?

同类推荐
  • 内战风云:东北烽火(续三)

    内战风云:东北烽火(续三)

    张学铭及其家人早年在帅府,人称“二胖子”的张学铭不大受宠爱。据说其中有一段迷信故事:1908年学铭出生那天,张作霖午睡中梦见了当年被他诱杀的土匪同伙杜老疙疸(杜立山),醒后惊魂未定,侍从来报:夫人又生了一位少爷,大帅一听,脱口便说:“这是个要命鬼。”传闻固不可信,但学铭不受宠可能是真的。但后来,除了张学良,张氏家族中最“出名”的就是张学铭。1949年1月天津解放前夕,张学铭没有带家小逃离,说明他对中共有所认识。这与他的岳丈朱启钤先生(中国古建筑学奠基人,曾任北洋政府内务总长、代理国务总理)留在了大陆不无关系。
  • 麦子的盖头

    麦子的盖头

    麦子的丈夫马豆根在煤矿事故中受了伤,完全瘫痪不能治愈,由此引发出麦子跟马豆根和老于之间充满悬疑色彩的一场人性较量,麦子用她的坚贞和执着发现了美丽谎言背后的真相,她对未来的生活究竟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 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最受读者欢迎和喜爱的一部小说。该书发表于1876年,描写了在南北战争前美国南方一个小镇上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烂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尝试了种种冒险经历,干出了许多令人捧腹的趣事。它是马克·吐温的最重要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姊妹篇,既是一部伟大的儿童作品,也是一首美国“黄金时代”的田园牧歌。
  • 死亡证明

    死亡证明

    以律师的“我”为引线,在为犯有杀人嫌疑的王铁青辩护时,意外发现他所杀害的对象,竟然是60多年前日本军队在衢州进行细菌战争时,日本兵强奸当地姑娘留下的孩子,这名日本兵就是小说的主人翁雪野慧质子的舅公松子屋太。松子屋太临死前关于731部队可怕的经历,并且告诉他在衢州强奸一名姑娘的事实;同时,还告诉她三年前她的母亲美玑子不是死地车祸,而是死于一场阴谋。
  • 精忠岳飞

    精忠岳飞

    本书讲述了一个最热血、最青春、最壮志飞扬的“致青春版岳飞”的故事。年轻读者最喜欢的极具现代感的小说,既保留了原作强烈的画面冲击力,又融入了作者新的解读和丰富内涵。大型热播电视剧《精忠岳飞》同名小说,著名导演唐季礼、丁善玺原创剧本小说,黄晓明、吴秀波 、刘诗诗众主创推荐唯一官方小说!
热门推荐
  • 大国秘史:它们为什么能主宰世界?

    大国秘史:它们为什么能主宰世界?

    大国崛起,这是一个喧嚣已久的话题。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给欧洲带来前所未有的商业繁荣,也拉开了世界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序幕。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这九个国家先后崛起,夺得了海上的控制权并成为了世界的霸主。这些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荷兰如何从一个与海搏斗的“低地之国”迅速崛起,在17世纪的世界舞台上独领风骚?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如何崛起为全球最富有、最强盛的”日不落”帝国?现代法国是如何诞生的?美国又是如何从仅有200余年历史的国家崛起为今天唯一的超级大国的?……本书将为您一一生动解读。
  • 佛说阿鸠留经

    佛说阿鸠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你,除了颜值一无所有

    你,除了颜值一无所有

    为与她再次相遇,他从异世穿越到了地球,从此之后,除了爆表的颜值之外,一穷二白。可他没想到在这个世界居然可以“靠脸吃饭”,但更没想到的是,她竟然那么“狠心”,不愿意与他相认。她,宅女一个,偶尔出一次门,万万没想到居然会碰到一个死缠烂打的“中二”,怎么都甩不掉。他说她是结发的爱人,可她根本不认识他。到底是他认错了人,还是她失去了记忆?命运的轮回,注定的相遇,却不料天道弄人……她与他还会再次相爱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世百年之后

    异世百年之后

    流浪在大陆,委身在一处小镇的释。殊不知,这曾是大陆上赫赫有名的传说,被人忘却原本姓名,在小镇覆灭后,再次出现在众人眼前
  • 顾念你

    顾念你

    我曾只为你弹奏,是真的。我不会原谅你,也是真的。
  • 穿越之农家白骨精

    穿越之农家白骨精

    本文1v1她是一名普通高级白骨精,婚姻压力下早已习惯了各种打击,有着一颗强大的心脏,谁知一个人骑行旅游时遇到山体滑坡,命陨大山。她是普通农家小娘子,为了不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束缚,性格刚烈的她毅然选择投河自尽。当高级白骨精穿到某朝代不受宠的农家小娘子,一往情深的才子竹马对上指腹为婚的将军丈夫,她不畏艰难,将一切洗牌重来。不仅受得了辱骂,挨得起白眼,还任劳任怨,慢慢扛起几方家业。终于一切风生水起,幸福即将来敲门时,才发现指腹为婚的背后,有着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且看农家白骨精对抗不公命运,追寻真爱,撑起家门的故事。
  • 狐魅难逃

    狐魅难逃

    原本只是衡山中一名狐族修炼者,却因一次天劫,被一俊俏小和尚搭救,引发出一出人狐之恋。在这一场生死大爱之中,究竟是我魅惑了你,还是你蛊惑了我。
  • 若无相见,怎会相欠

    若无相见,怎会相欠

    本书集纳了30位民国大师级人物的爱情故事。他们都曾纵横江湖,最后却爱成了凡夫俗子。第一个故事,都由一首诗词引发,诗词是楔子也是中心语,引出一个个宛转曲折、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诉尽离愁别怨,人间冷暖,浓缩她(们)和他(们)一生的悲喜。这本书只想任性地告诉你,不管你是谁,一旦遇见了爱情,就什么都不是了。
  • 最怕你一直浪费生命 还安慰自己追求稳定

    最怕你一直浪费生命 还安慰自己追求稳定

    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是一个信息膨胀、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必须能够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并且终生学习,这是每个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自我充电既是自我进步的需要,也是一笔划算的投资,在知识方面的“自我投资”是成功者的一个重要特征。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你要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成就大事,教育让我们有能力自己创造自己的快乐。走出舒适区,别让稳定的状态成为自己浪费生命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