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40700000008

第8章 金色五台

二十五

“菩萨”是梵语“菩提萨陲”的简称。“菩提”意为“觉”,“萨陲”是“有情”之意,有情是指有情爱与情性的生物。菩萨便是“觉有情”。《华严经》中菩萨的修行分为了五十二个阶梯,其中最高的两个等级是妙觉菩萨和等觉菩萨。妙觉菩萨就是佛。等觉菩萨是即将成佛的大菩萨。这其中有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弥勒菩萨等。其中的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被民间称为四大菩萨,分别以智、行、悲、愿为信众称道。文殊菩萨即文殊师利菩萨,“文殊师利”意为“妙吉祥”。文殊菩萨的坐骑是狮子,狮子是百兽之王,代表着文殊菩萨的智慧第一。

《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上说,文殊菩萨的道场在东北方的清凉圣境。而五台山自古就别称清凉山,更因它种种文殊显应的传说和记载,所以自南北朝时便被称作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引得四方信众千里万里朝圣不息。

从三交驿站出发,一路向东北方向,经过大于城、石岭关、忻州定襄县的七岩寺,再渡过胡陀河,便进入代州辖下的五台山境域了。

一般要走四五天的路,他们只用了三天时间,原因是人人坐骑、乘马而行。于阗使团和回鹘人本来就是马比人多。赏哥他们虽然只有三匹马,但李从德在三交驿站慷慨解囊,为每个沙陀人都购置了马匹。

虽说是搭伙而行,但路上走起来却不自觉地分成了三拨人马。赏哥他们一直走在最前面。建雄军本来就驻扎在代州,所以他们对这一带驾轻就熟,又是骑兵出身,自然走得飞快,不时还要停下来等等后面。郭敏也多半时间混在他们的队伍里。

而从德带领的于阗人、阴信均带的沙州人和宝物公主的回鹘人则一般走在一起,这一伙人又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把从德和公主稍微落在后面。

行在队伍最后的是送伴使王云卿和他的几个随从。

赏哥在三交驿站再次见到王云卿,心里仍有警惕和忌惮。不过他发现,王云卿并不怎么留意他们,事实上他对其他人都很冷淡,一脸孤僻,似乎直怕别人看不出他的官架子。

但赏哥注意到,王云卿只对一个人十分在意,就是明愿。从出发那天两人第一次见面,赏哥便意识到他们之间的微妙。明愿的低头躲避;王云卿由惊到怨,再到表现出一种倨傲的眼神,即便自认为粗心的赏哥也能观察到。

他想起,王云卿去寺中寻一个小沙弥,而小沙弥不愿随他走。此时他知道了,小沙弥就是明愿。

“这个孩子定然大有来由。而王云卿,按郭敏所讲,本是逃兵,却能博得皇帝的信任,委以官职。肯定也不简单。”想到这里,赏哥提醒自己要常怀警惕。

进代州后,眼前山峦渐起,马队已行入山中。

过了胡陀河,再行五六里就来到大贤岭。山岭上一座重檐歇山门楼,便是五台山之南山门。

翻过大贤岭,行了十里左右,眼前又是一座山岭。赏哥停住马,对郭敏说:

“前面是思阳岭了,等一等后面的吧。岭上岔路多,别走散了。”

于是郭敏与沙陀人都下马歇息,等着后面的队伍。

于阗使团、回鹘人、沙州人赶到后,没多久王云卿也到了。这时正是中午,大家便纷纷打开包袱,取出干粮,寻荫凉地坐下,喝水吃饭。从德也说,待躲过正午,再翻山岭。

歇息之时,从德听说此处唤作“思阳岭”,便对郭敏说:

“文殊堂的五台山图上绘的‘实叉难陀见文殊’故事,便是发生在思阳岭上。”

郭敏说声“惭愧”,他早已记不清五台山图上的内容了。

从德见众人都一脸茫然,便讲起这个故事:

实叉难陀是于阗高僧,前唐初年,他历经种种磨难来到汉地。听闻文殊菩萨在五台清凉山,便前来朝圣。行至思阳岭这里,见林木高大,景物殊胜,于是他五体投地,向山顶礼拜,说自己一生经历千万磨难,为睹圣容,远涉万里,乞望菩萨慈悲,显应尊仪。

说完悲泣泪流。不多久,一个老人从山中走出来,对着实叉难陀说起于阗话来:“你追访圣迹,的确辛劳,但汉地众生,多造罪业,你于阗国有《华严经》,能灭众生恶业,不知你是否带来。”实叉难陀说没有带来。老人说:“没有带来经书,徒来无益。你应该即刻回国,取来《华严经》,使其在中土流传,广利群生,以报佛恩。到那时方可朝拜文殊。”

实叉难陀知道这老人便是文殊菩萨显化,于是礼拜下山,复还于阗。

又经历了许多年,他带着《华严经》再次来到中土,献给了武周的则天皇帝。皇帝问他何求,他只答“请让此经流行”。当时中土已有《华严经》,为东晋时翻译的六十卷《华严经》,被称为《六十华严》。实叉难陀带来的为八十卷,比旧经完备。武后对此颇为重视,在洛阳设立译场,礼请实叉难陀主持翻译经文。这便是现在中土流传的《八十华严》。

当时协助实叉难陀译经的有多名高僧,其中有法藏法师。他祖籍西域康居,所以被称为“康法藏”,又因武后赐他“贤首”之名,还被称为“贤首大师”。他一生著书立说,传徒弘法,阐释华严义旨,最终创立“华严宗”派。

从德的故事讲得并不精彩,众人没有什么反应,有的沙陀人甚至恹恹欲睡。但他讲到贤首大师法藏时,沙陀人突然哄笑起来。从德先是一愣,随后也不禁苦笑,他想起李赏哥假扮僧人用的法名就是“法藏”。沙陀后生们的哄笑让从德很无奈,让赏哥也很尴尬。

阿裕见此情景,急忙发问,扯开话题:“输罗哥哥,听说于阗的牛角山也是文殊菩萨的道场?”

“啊,的确,中原人或许都没听说过牛角山,但在西域,它却是与五台山齐名的文殊道场。”

牛角山?一旁的郭敏觉得耳熟,他想起:在文殊堂中,从德向三公主问起久无音讯的母亲,三公主说她很久以前就去了牛角山上的瞿摩帝寺。

想到这里,郭敏不禁坐直身子,细听起来。

看到有人感兴趣,从德便又打起精神,“说起牛角山,于阗国的诞生还与她有关。据说,在佛法兴盛之前,于阗百姓得到龙神护佑,每家每户都会拿出祭品供养龙神。后来,佛法传到于阗,深得人心。信佛的人们不再供养龙神,龙神大怒,施法作害于阗。当时洪水泛滥,于阗国变成一片汪洋大海,百姓陷于深渊。”

“佛陀不忍人们受难,于是引领菩萨、弟子从灵鹫山腾空,飞至于阗牛角山上。释迦在牛角山住了七天。他立在海中莲花座上,对文殊菩萨和毗沙门天王说:‘这里以后将成为人众居住的处所。现在生长莲花的地方,以后将成为一座座寺庙。你们去把海子淘净,使人众可以来此居住吧!’”

“于是文殊菩萨和毗沙门来到昆仑山上,分别用锡杖和长矛,拨开巨石山岩,凿出一个深洞,引走海水。于阗露出地面,由此不仅成了可以居住的地方,而且成为富庶的国度。”

这个故事显然比前一个要吸引人,大家都探身细听。阿裕也听得津津有味,她插嘴道:

“对呀,小时候去莫高窟,有好多壁画都画文殊与毗沙门决水救于阗的故事。”

“是,所以于阗人一直礼拜文殊,牛角山也就成为文殊菩萨的道场。而毗沙门则成为我们的守护神。唐朝开拓西域,在于阗设置毗沙都督府,正取此义。”

“于阗是由海变成的,真是不可想象。”沙州的阴信均老将军开口道,“老夫也去过于阗,你们那里一边是昆仑山,一边是戈壁沙漠,真不知当初的海水去了哪里?”

“不是说了嘛,文殊菩萨和毗沙门掘了一个深洞,把海水引走了。”安神通在一旁插嘴。

“深洞把海水引走,可又引向何方了呢?哪里能盛下那么多海水?”阴老将军对安神通的抢白很不以为然。

“所谓沧海桑田嘛,佛说法之时距今何止千年,那时候的天地变化,今人如何说得明白。”从德急忙打圆场。

郭敏这时留意到,从德侧目看了一眼坐在外围的王云卿。他知道从德想到了什么——是王云卿讲的那个故事:一个几亿万里深的大壑,名曰“归墟”,八泓九野之水,莫不注之,它是个无底之洞,它连接着日出之谷和日落之谷……王云卿说它就在牛角山上。

郭敏注意到王云卿此时也正听得入神。

又是公主接过话来,转移话题:“海有多大,海水有多多,我也想象不出,因为我从未见过海。我这次来中原走了上千里,还是没见到海。”

众人听了都有同感,感叹之余互问,发现谁也没有见过海。不论是年岁最长的阴信均,还是走南闯北最多的郭敏,甚至是南方来的王云卿都没有见过海。这引起从德的好奇,他于是正式询问道:“有谁见过海吗?”

大家都正式地摇头。

从德见此不免心生感叹,他想起《庄子》中“望洋兴叹”的故事。原来我们都还是井底之蛙。他还想起了自己梦境中时常出现的画面:大洋之底、深邃的海沟、滚滚的洋流……为什么我从未见过大海,却时常梦见身处洋底?

忽然,人群边际有人探了一下身,似乎想说话。从德看去,却是那光头的小和尚明愿。

“明愿,你见过海吗?”他问道。

这个不吭不声的孩子总是躲着大家,少有人注意。听从德叫她,大家便都侧目看过来。

明愿见此有些羞怯,微红着脸说道:“见过。”

大家很惊异,赏哥也露出惊奇的表情,看着她:

“你在哪里见过?”

“在普陀山。普陀山就是一座海岛,四周都是海。”

从德听说过普陀山,那也是佛国圣地。“那……海是什么样子?”说完后,他自己都觉得是个很傻的问题。

“就是海的样子,一望无际,波涛汹涌。”

一望无际、波涛汹涌,简单的两个词却可有足够的想象。

明愿意识到王云卿又在看着她,于是垂下头不再说话了。而在王云卿的眼中,他看到的更多……

在阳光普照、林木茂密的山岗上,这些来礼佛的人们谈论着千年前的神话和千里外的海洋,脑海中想着自己的以往和未来。

二十六

这一晚,他们投宿在佛光寺所在的豆村。

因为就要正式进入五台圣地,所以从德建议,大家从明日起开始吃素斋。吃素斋是汉地佛教的传统,对于以奶肉为主的回鹘、于阗人来讲,确是件大事。于是宝物公主又提议,既然明日进入圣地后不能饮酒吃肉,不如今夜按回鹘人的习惯,办一次“祭鄂博”。大家既可以礼佛祭拜,又可以热闹热闹。

从德赞成,阿裕便热火朝天地张罗起来。没孤家的大圈头啰麻年岁大,对回鹘的传统习俗都熟悉,阿裕就请他来具体布置。公主又请赏哥派人协助,赏哥自然全力支持,手下的沙陀后生便都跟着啰麻去忙了。

祭鄂博源于回鹘古老的祭神仪式,随着回鹘人开始信仰佛教,这一仪式也渐渐有了礼佛的含义。啰麻带着沙陀后生来到村外,寻一处山腰上的平地。沙陀人按他的布置,从附近找来石块,在平地上堆起一座两丈见方、一人多高的长方形石堆,并在上面插上一面龙达旗。然后又在石堆前再砌起一个类似香炉的高台。啰麻又带着众人拾来柏树枝,堆放在石堆周围。如此“鄂博”便建成了。

公主、没孤容和阿柔,以及于阗使团的人则在准备酒食。将买来的村酒筛好,把羊肉炖煮熟,挑出最好的羊背子肉放在碗中,留作祭祀用。

忙完这些,公主、没孤和阿柔便进了自己的帐子,装扮去了。

日色渐暗时,赏哥他们闻着肉香已经有些等得不耐烦了。不过当三位回鹘女子装束一新走出帐子时,所有人的注意力便都转移过去,大家由衷地在心中赞叹。

公主她们平日赶路穿的是简朴的汉装,不过行李中各自带着一身回鹘的盛装。只见阿裕和没孤容都将乌发在头两侧挽成双层的鬓团,发髻上插着金簪、步摇等等,双耳戴着叶片式的大耳坠,身上穿着大翻领窄袖红色长袍。两人长袍的式样略有不同,公主的大翻领是红色的,而没孤的翻领则是浅白色的;衣服上的纹绣、点缀也有不同,只是光线暗淡,看不清楚。那阿柔的装扮要简单些,长发挽成偏于一边的所谓“回鹘髻”,身上则穿一件小翻领的杏色长衣。

如此盛装出现,那些沙陀汉子不仅心中称艳,举止上也不由得庄重起来。大家远远地看着,无人说笑吵闹。

阿裕含笑走向从德,从德上下欣赏一番,也含笑回应。他伸出手来轻轻托住阿裕的手。在这半暗的山路上,穿着这样的长袍却是行动不便。不过,阿裕的满心欢喜更超过了从德心中的这份考量。

赏哥看着这一幕,略略有些发呆,直到公主从他眼前经过,他才缓过神来。却见公主朝他莞尔一笑,轻轻一挥手,示意跟上来。赏哥便带着众弟兄,跟着从德和公主向着山腰处的鄂博走去。

来到鄂博前,啰麻带人先将祭品摆在高台上,随后他向每人手中发了一支箭。然后他念念有词,先带着从德和公主们向着鄂博跪拜,手中则端着酒杯,用手指把酒弹向空中。随后是阴信均、赏哥、郭敏等,众人都跪拜完了,啰麻又领着大家围着鄂博转圈。一边转,他一边喊着“拉加老,拉加老”,众人则喊道“超噢,超噢”。同时,转圈的过程中,每人把手中的箭插到鄂博的石缝中。

转圈结束后,啰麻再把围着鄂博摆放的柏树枝点燃,顿时香烟缭绕,火光也将全暗的夜色照亮。如此祭鄂博的仪式便告结束。

于是,大家一片欢呼,将祭品和准备好的酒食放在一起,守着火堆开始饮酒吃肉。

阿裕和没孤容也终于可以脱下笨重的长袍,和大家一起盘腿坐在地上,有吃有喝。

饮到酣时,阿裕和没孤、啰麻带头唱了起来,大家的兴致瞬间被带了起来。不一会儿,于阗使团的人也唱起了他们的歌。

阿裕意兴盎然,拉着没孤站起来,和着啰麻低沉而欢快的歌声跳起舞来。两人婀娜的身影与火堆的火焰映在一起,在婆娑的树影和鄂博的石堆上跳跃闪烁。大家一阵阵欢呼,好不热闹。

阿裕跳到从德面前,伸手要拉他一起来跳。从德含笑摆手,没有起身。阿裕又做手势邀请,从德依然含笑婉拒。一时间她略有些尴尬,但兴致不减,转身便又接着跳了。不仅跳,她还唱了起来。

赏哥完全沉浸在这欢乐的气氛中,他不能理解从德的举动,“或许他和我一样,根本就不会跳舞。”他心中暗想。可是怎么会有河西来的人不会跳舞呢?他有些为公主不平。

“公主唱的什么?你能听清吗?”他问身边的郭敏。

郭敏抿了一口酒,侧耳仔细听,“好像是说:‘海子里的水清又蓝,白天鹅双双落在水面。你心上的人儿是谁?他就像那美丽的草原。’”

正说着,却见安九、安神通、任飞雄等都已起身,围着没孤跳了起来。安神通、任飞雄跳得很熟练,而安九不仅姿势丑陋,并且一张疤脸在火光映照下,格外吓人,不过他那自我陶醉的样子,还是引得众人欢笑。

阿裕向赏哥和郭敏走来,赏哥一下紧张起来,急忙朝阿裕摆手。阿裕却也不勉强他,便用手指着郭敏。郭敏放下酒杯,大大方方地跟着她去了。阿裕边走边回头,朝着赏哥抿嘴一笑:

“大个子,下次可就不放过你啦!”

赏哥看着舞动的男女,脸上洋溢着笑容。忽然他想到似乎并不是所有人都在这里。环顾左右,发现王云卿不在。还有,明愿也不在这里。是的,她不会出现在这儿。赏哥心想。

王云卿虽然不在这儿,但他立在村头,眺望着这里;明愿虽没和他们在一起,但她就在不远的树丛中,看着这里。他和她都带着自己的惆怅看着火光中欢乐的人群。

同类推荐
  • 三个火枪手

    三个火枪手

    主人公达尔大尼央来到巴黎后加入了国王路易十三的火枪队,并与另外三个火枪手结成了莫逆之交。王后安娜送了一串钻石坠子给英国首相白金汉,而与王后的敌人却想偷得坠子上的两颗钻石,使王后在舞会上出丑。达尔大尼央于是自告奋勇与三位朋友一起去英国,几经周折,终于取回坠子,保住了王后的名节。
  • 蔷薇未满十七夜

    蔷薇未满十七夜

    谁可以将温暖承载而归,就像从未离开过一样。那些虽然微小的、不足以言之的温柔与笑脸,经过疼痛的洗刷虽然会显得不安与茫然。可惟独不希望你受到伤害,受到委屈,宇宙中有那么多颗行星,围绕在冥王星身边的却屈指可数。
  • 九夜茴“虐心小说”合集

    九夜茴“虐心小说”合集

    她的作品细腻而直指人心,凄美的爱情给人留下久久不能平息的震撼感。
  • 幽灵巴士

    幽灵巴士

    我蹲在办公室里吃盒饭时,李浩已经在窗外把那辆破捷达发动起来了。我是个在旅游城市刑侦大队上班的菜鸟小警察。刑侦大队听上去很威风,我的工作其实就是打杂,每天早上先给黄队倒茶,给刑侦科所有比我工作年限长的前辈倒茶,给黄队的爱犬旺旺倒水,然后自觉自愿去资料室整理近几年市里犯罪档案资料。今天早上李浩端着空茶盅很委屈地靠在档案室门口,对我抱怨:“肖桐,你给旺旺倒水都不给我倒水。” “因为你不是我们科的。”我说。李浩是我们局唯一一个法医,技术精湛,业务过关,就在我隔壁的法医科,因为工作的原因,平时很是寂寞。我们去年一起经历过某起凶宅连环杀人案,成了铁哥们。这次局里警车紧张,我就是借的李浩的破捷达去办事。
  • 元能力战士

    元能力战士

    十年前,康纳·康诺利在“大战”中失去双亲。“大战”期间,世界最强 元力者”统治者和琼斯之间的较量亦是正义和邪恶的对决。战前,拥有超能力手环的“元力者”遍布世界各地,战后却销声匿迹。16岁的康纳和哥哥德里克住在湾景城,哥哥是博客写手,对“元力者”痴迷。而康纳则默默无闻地过着他的高中时代。然而,这一切在康纳试图挽救一个女孩的性命的那个夜晚发生了改变。他第二天醒来发现自己手腕上戴了一副新的元力手环。之后不久,康纳意外的发现子夜—一个戴着面具的侠客。在子夜的指导下,康纳一边努力训练超能力,一边继续干着湖畔的暑期兼职。
热门推荐
  • 古风随想

    古风随想

    静以听天道,动则察人心。侧眼看尽繁花落,一曲古风诉离殇。
  • 人体怪象博览

    人体怪象博览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使孩子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从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至关重要。为此,我们精心编辑出版了本丛书,力求从多方面、多角度开阔孩子的视野,增长孩子的知识,启迪孩子的智慧,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从小培养孩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中,世界各地的人们创造了各种各样辉煌灿烂的文化,留下了无数珍贵的世界遗产,也留下了众多至今尚未得到圆满解决的“世界之谜“。
  • 巫中仙

    巫中仙

    绝地天通,巫师衰落,儒道兴起。儒道圣人诸子频出,祭祀天神地祇人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天人感应,构建秩序,为世之显宗!而巫师沦落乡里,成为装神弄鬼的下九流。就在这种时代,一个穿越成为巫师的家伙,开始学习道法。
  • 傀女大祭司

    傀女大祭司

    爱的反面是恨吗?不是!爱的反面是一次次的穿越……
  • 缘聚陌上情

    缘聚陌上情

    风打残菊,窗骤开,疑是君又至。一袭嫁衣,两人情伤,负君相思意。念君难忘,音渺茫,天涯无处觅。曲阑深处,梦醒唯见残红舞,一纸红笺朝谁寄。辗转成灰,泪撒香尘,浮生瞬息,追忆当年景。原以为与爱情会永远绝缘,没想到意外穿越到初唐,却是桃花朵朵开。一个情深似海,一个生死相随,一个爱恨交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渡我不渡她—尘缘

    渡我不渡她—尘缘

    当他身着袈裟,她为他种了满院冥花,名为曼珠沙华……当她血染湖畔,他为她厮杀满城金甲,可世间却无她……与之消散的,还有曼珠沙华……此后,传闻黄泉路中盛开了曼珠沙华,却是有花无叶,有叶无花……还有那奈何桥上的孟婆啊,美得就像是一幅画……
  • 南方与北方(同名英剧原著)

    南方与北方(同名英剧原著)

    生长于英国南部的玛格丽特随牧师父亲搬到北方小镇米尔顿。与温暖舒适的南方相比,处于工业革命发端期的北方城镇米尔顿又脏又乱且阴冷无比。不仅如此,她还得整天面对粗俗的工人、棉絮飞舞的纺织工厂。玛格丽特非常不适应北方的环境,更不适应纺织厂厂主、年轻的实业家约翰·桑顿的傲慢无礼。经过一段时间的米尔顿生活后,玛格丽特体味到工人粗鲁暴躁背后的疾苦和无奈,更加厌恶纺织厂厂主,但约翰·桑顿却对玛格丽特日久生情。二人如同南方与北方,截然相反但又紧密相连……
  • 重生原始时代

    重生原始时代

    苍莽大荒,千万里云驰飙作;恢恢地轮,亿兆年沧海桑田。祖山脊脉,逶迤磅礴走昆岗;浩浪清波,奔荡渊海不停息。公良无意中来到焱部,开始抒写属于他的传奇。书中有面似憨厚却心狡如狐的大熊猫、有喜欢吃毒物的天鸩部人、有魁伟巨力的龙伯国人、还有口吐玉丝的蚕族女娘等等等等,可谓百族纷呈,精彩绝伦。................................PS:本人有《随身带着如意扇》、《我的农场在沙漠》、《随身带着玉如意》、《渔者无衣》等四本完本作品,人品保证,请放心阅读。
  • 相识不如相忘

    相识不如相忘

    烟梨:“成婚三载,你可信我?”辰轩:“如果你好好的呆在这院子里,我可保你平安,可你为什么要把璃儿推下水!”烟梨:“哈哈哈哈,说来,你还是不信我!”我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开,如果有下辈子,我再也不想遇见你,我们各自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