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0400000002

第2章 “野人”的来历(1)

喜马拉雅雪山“耶提”

“雪人”是人们对传说中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南坡的高山悬崖间的奇异动物的称谓,尼泊尔的舍巴人称之为“耶提”。

矗立在中国和尼泊尔两国接壤之间的喜马拉雅山,不仅以其世界之巅的高耸吸引无数国内外的登山勇士,而且近百年来又以传说有雪人之谜,燃起众多考察者的揭谜热情。

对“雪人”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在一张描绘着西藏高原野生动物的中国古画中,就出现了“雪人”的画像。

喜玛拉亚雪山环境早在1832年,尼泊尔的第一位英国公使B·H·霍德森在他的着述《阿尔泰·喜马拉雅》一书中描述了一种尚未为人知的生物,它“能直立行走,遍体长长的黑毛,没有尾巴”。自那以后,雪人常以这种或那种样子在人们的视线中时隐时现。

1887年,英国军医、法学博士兼林奈学会会员瓦德尔少校,在锡金5000米高的雪地上,看到一些像人脚印的巨大脚印,当地挑夫告诉他,那是“雪人”的足迹,瓦德尔在他所着的《喜马拉雅群山之间》一书中也写到了当地人讲的“雪人”,但声明他自己并没见过。从此“雪人”这个名字便更广泛传播开来。

耶提的足印拓片有关“雪人”的传闻由来已久,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能要数清人纪昀所撰的《滦京消夏录》了。其一云:“方桂,乌鲁木齐流人也,尝牧马深山,一马忽逸去。摄迹往觅,隔岭闻嘶声甚急。循声至一绝谷,见数物,似人似兽,周身鳞皮斑驳如古松,发蓬蓬如羽荷。目睛突出,色纯白,若嵌二鸡卵,共按马生啮其肉。”

20世纪50年代,由于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成功,雪人的传闻迅速传到了世界各地,世界上很快形成了一股“雪人热”。很多国家纷纷派遣探险队进入到喜马拉雅山人迹罕至的雪岭冰峰进行考察。在中国国家体委组织的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中,就曾有调查“雪人”的项目。

1951年11月8日,英国登山队队长锡普顿和华德从圣母峰勘察归来,正在探测万比冰川的西南坡时,在那里发现了一串像人的巨大脚印。锡普顿拍下了几张清晰的脚印照片。脚印长313厘米,宽188厘米,拇趾很大而且向外翻开,表示留下脚印的是一个约有2.2米高的直立两足行走的动物,而且动作很灵活,第二趾瘦长,其余足趾则较短,后部还连在一起,大足趾和其余足趾看起来是分开的。锡普顿深信,在喜马拉雅山“有一种像猿的巨大生物存在,这种生物是科学界还未能确定的,至少不在已知的中亚洲地区动物之列。”

锡普顿说,熊的足迹没有这么大;如果说是因雪融化而扩展了,则不可能这么清晰。他说:“真正使我毛骨悚然的是,在那里,我们不得不跳过冰隙。才能清楚地看到,冰隙里有这个生物脚趾踏过的痕迹。”

1948年,挪威一位名叫简·弗罗斯特斯的探铀矿者声称,在锡金的泽莫·加普附近,他遇见了两个雪人,其中一个向他进攻并严重地打伤他的肩胛。

20世纪50年代,在尼泊尔发现了雪人的皮肤碎片,1个食指的关节和1个木乃伊状的拇指。经动物学家和人类学家鉴定,它们几乎和人的一样。在某些方面类似尼安德特人(更新世晚期、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一种古人)。

1952年意大利人汤布兹声称,他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卡布尔山麓,看到一只“耶提”(“雪人”的藏语音)在300米之外匆匆走过,随即消失在杂乱的冰堆后面。汤布兹写道:“耶提外形像人,周身长满了暗色的长毛,健步如飞……”

1954年英国到喜玛拉雅山寻找“雪人”的考察队,在尼泊尔一座喇嘛庙里发现这里保存着的两块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的“雪人”头皮。皮上长满了夹杂着褐色的红色长毛。头皮曾被送往巴黎、伦敦、芝加哥的博物馆请专家鉴定。结果,证实为“雪人头皮”是用羚羊头皮伪造的。但英国着名的研究灵长类的专家奥斯曼·希尔不同意它是伪造的,他认为这块头皮的毛虽与羚羊毛有相似之处,但带有猿的特征,他将这些毛的色素与羚羊的相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排列方式并不相同。

此外,头皮上的寄生虫也与羚羊的不同。这样一来,这两张头皮的真伪又成了一个有争议的悬案了。

1957年,在尼泊尔旅游的美国得克萨斯石油工人托马斯·斯利克遭到“雪人”追踪。尼泊尔乡民告诉他,四年来这里遭“雪人”袭击的人不下5人。

1958年,美国一登山队员在喜马拉雅山尼泊尔境内的一条山河旁,看到一个披头散发的“雪人”在吃青蛙。

1956年,中国科学院等单位曾派出专业人员对“雪人”进行专题调查。在海拔6000米的雪地上又发现了“雪人”的脚印,大小与登山鞋印相似。5月20日晚,队员尚玉昌正在营帐里写日记,突然听到山谷里两声枪响,只见藏族翻译气喘吁吁地跑来,大喊:“雪人!雪人!”原来一个“雪人”从山谷下正往山顶走去,全身长毛。

翻译紧放两枪,但因天黑而未打中,“雪人”逃走了。这之前,绒布寺一喇嘛看到了“雪人”,它的特征:全身长毛,身体比人大,直立行走。

1959年6月24日,在卡玛河谷中游的莎鸡塘。一个住在中国境内的尼泊尔边民报告说:他的一头牦牛被“雪人”咬断喉咙死去。“雪人”吸尽了牦牛的血。由中科院有关人员和北京大学生物学系教师参加的考察队赶到现场,在死牛附近找到一根棕色的毛,长15.6厘米。带回北京鉴定后,认为与牦牛、猩猩、棕熊、恒河猴的毛发在结构上均不同,但是当时也无法证明它就是“雪人”的毛发。但无论怎样说,这是一个十分珍贵的有关“雪人”的实物。

1972年12月17日,英国动物学家克隆宁、埃默瑞与两名尼泊尔舍巴族助手在圣母峰与金城章嘉峰之间3000多米的阿安谷地上扎营。他们宿在与康格玛山相连的山脊上。这个脊地形险峻,地上覆盖着白雪,雪地上完全没有兽迹。次日拂晓,他们钻出帐篷,发现雪地上有十多个清晰的脚印。这些脚印一左一右,排列得特别清楚,甚至显示出脚趾和脚掌的细节。每个脚印长27.5厘米,宽15.2厘米,两个脚印间距非常短,经常小于30厘米,似乎雪人在缓慢、谨慎地步行。

他们说,由于到达这里必须攀登一处非常陡峭险峻的山坡,如果不是力大无穷,身手敏捷的动物,是不能爬越这样的障碍的,他们拍下的足印照片同1951年锡普顿拍下的极为相似,看上去好像是一位直立的巨猿留下的。他们相信那是“雪人”的脚印。克隆宁后来写了一本书,认为:“雪人”可能是远古时代亚洲巨猿的后代,这些巨形类人猿可能在新生代中期,与更先进的直立猿人竞争失败而逃进喜马拉雅山的山谷中。

1979年11月,一支英国登山队从尼泊尔境内攀登喜马拉雅山。11月10日,队员爱德华兹和艾伦在返回基地途中,在海拔5000米处的一个天然洞穴附近的雪地上发现了一些似人的脚印。

这时,两人忽然听到“长达五至十秒钟的尖叫声,完全不像人发出的,听了令人毛骨悚然”。他们相信,附近一定有“雪人”存在。

第二天,全体队员在队长怀特率领下来到那里,看到了更多的脚印,脚印有大有小,显示有两个或更多的“雪人”到过这里。怀特说:“我相信……山上必有一种动物学家们所未知的动物。”

在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我国西藏地区,也多次有发现“雪人”足迹的报道。特别是1972年12月,驻伸巴地区的边防部队曾接到边民的报告,说两个能直立行走的动物经常来偷牛羊,并说这两只怪兽不是把牛羊咬死,而是成群赶走,看管起来慢慢吃。边防军出于为民除害的目的,派一位副团长带着几名战士上了山,很快找到了两只怪兽。在相距400多米处,战士们开枪打伤了一只,另一只逃走了。但受伤的那只怪兽竟抱起一块三百多斤重的大石头朝开枪的人冲来,没冲多远终于倒下了。

据战士们说,这个怪兽长得像猿又像人,尖尖的头顶,长着二十多厘米长的棕红色头发,有眉骨,大嘴,牙齿尖利,前肢很长,没有尾巴。在场的官兵没一个人见过这种动物,但由于当时交通、通讯条件的限制,这个很可能是“雪人”的怪物尸体就被白白抛弃了。

1985年10月,有一浙江个体户牙医到那曲羌塘为人医牙,在乘汽车返回拉萨途中,见一群驴从山中狂奔而出。后面有一棕色怪兽紧追不舍。野驴放蹄疾驰时,时速可达百里,但一会儿,一头落伍的野驴竟被棕色怪兽攫去。他认为这个怪兽与人们描写的“雪人”相似。

另有一则经由多方转述时间不详的传闻,据说有二人入藏贸易各剩一骡,山行迷路不辨东西。忽有十余物自悬崖跃下,他们疑是“夹坝(劫盗)”。走近一看,都有二米多高,身披黄棕色长毛,似人非人,语音清晰难辨,二人战栗地以为必死。这些怪物无加害之意,反把他们夹在腋下翻山越岭,轻捷有如猿猴飞鸟,送到大路旁而去。这一传闻被多种读物所援引收录。

居住在喜马拉雅山的舍巴族人早已知道“雪人”的存在,他们称“雪人”为“耶提”,说它栖息于喜马拉雅山最高的森林地带。那里灌木丛生,人迹罕至。它离开密林到雪原上时,人们才得以看到它或发现它的足迹,舍巴人认为,“耶提”到雪原上来是为觅食一种含盐的苔藓。有的藏民把“雪人”叫做“岗位仓姆吉”,意即雪山上的“野人”。据说“雪人”体型高大,二米左右,全身披浅灰色长毛,头发为棕黄色,直立行走,快捷如飞,以食草根、捕捉雪兔、雪鸡等小动物为生,力大惊人,敢与凶猛的灰熊搏斗。因为它生活在雪山之上的悬崖绝壁、冰川雪岭之中。毛色又几乎与积雪荆芥相混,发现它实属不易,兼之它极为机灵,一有响动就飞速避匿,所以照相机也很难捕捉。自1956年中国成立雪人考察队以来,几番探寻,也只拍得几个脚印,迄今未见到雪人的确切行踪。对种种脚印,学术界的看法不一,有人对其持否定态度,认为它可能是大型哺乳动物留下的,还有人认为它是经风吹日晒扩大和变形的结果。但克罗宁则根据自己亲眼所见脚印,认为这些脚印是新鲜的,不可能是风吹日晒变形的结果。

通过许多考察队的考察,得到的雪人印象是:身高1.7~1.8米,身体健壮,满身是棕红带黑色的毛,散披肩上;面部无毛,较为平坦,下颏粗壮,牙齿很大,口也很宽;头呈圆锥形,顶部尖;两臂几乎长达膝部;用足行走,能发出刺耳的大叫声;受惊时或在多石、雪深的地方则用四肢行走。

雪人留下的脚印学术界目前对“雪人之谜”的看法颇不一致,有人根据此地险恶的地理环境以及没有找到“雪人”存在的直接证据而否定它的存在,认为可能是熊一类的大型动物。也有人认为“雪人”可能是大型灵长类动物。也有人认为“雪人”可能介于人和猿之间,即比猿高等些、比人低等些,为至今科学界尚不知晓的一种高等灵长类动物。

到目前为止,有关“雪人”的线索仍然停留在脚印、头发、传闻和目击者的报告上,还拿不出真凭实据。但是,据研究,雪人不仅仅是一种猿的活化石,而且是活生生的可供我们对现实的人类进化史研究的活标本。种种分析与推论中,呼声日益高涨的是:认为所谓的“雪人”可能是中国南部的巨猿保存到现在的代表。当然,要想揭开西藏“雪人”之谜,有待于科学家的努力和确凿的证据。

美国科学家伊·乌·克罗林论述巨猿在喜马拉雅山如何适应这种冰天雪地的环境时说,“雪人”或巨猿并非在雪地居住,而是隐蔽在丛林密集的深谷中。之所以在雪地上遇到“雪人”是因为如同发现它们脚印的登山者一样,它们不过是利用雪地作为途径从一个山谷到另一个山谷去。喜马拉雅山的地势迫使任何动物从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的转移都必须利用有限的隘口和山脊作为途径。

崎岖不平的地势使大型灵长类得以容易地躲藏起来,就像传说故事中的妖怪一样。“雪人”可以在无数的溪沟、峡谷、悬岩、洞穴和崎岖的山坡上突然消失,在这个世界上最高的山区里,在平面地图上所看到的一小块面积,实际上在立体地形地图上却包括了很大的地区,重叠起伏的峰峦隐藏着大面积的土地。

由于“雪人”居住隐蔽,像其他许多哺乳动物一样,为了避免受人侵犯,“雪人”可能已经习惯于白天躲藏和睡觉,而在晚上行动和觅食,这就使得我们发现和捕捉如此困难。所以要想证实它的存在与否,我们还需耐心一些才好。

天山西部的“其伊克阿达姆”

位于天山西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基什——卡印迪自然资源保护区,有个科学工作者带领一群中学生在这里进行野外考察活动。一天晚上,在他们返回营地途中,前面30米处突然闪现出一个身材高大、两脚直立行走的怪物。在月光下,这个浑身毛发灰白的不速之客同这群学生对视了一会,然后便消失在黑暗的密林中。

许多年来,这里一直流传着雪人出没的传说,这一次又证实了传说中的雪人确有其事。当地居民把雪人叫做“其伊克阿达姆”。由于没有捉到这种野生动物,雪人一直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引起生物界的浓厚兴趣。

为了探明雪人的行踪,一支探险队来到了位于天山南麓的阿克苏河谷地,并在这里的蓝湖湖畔安营扎寨。这里海拔4000米,森林密布,山洞点缀其中,是个人迹罕至的喀斯特地貌发育的边远地方。探险队决定从这里开始搜索。他们把灵长类动物经常分泌出来的一种信息素涂抹在作记号用的布条上,然后挂在可能属于雪人活动地域的树枝上,希望能把雪人引出来。

第二天夜里,一名探险队员被帐篷外沉重的脚步声惊醒,并闻到一股类似一个人多年没有洗澡所散发出来的汗臭味。由于外面漆黑,他不敢贸然爬出帐篷看了究竟。清早起床后,他们发现帐篷周围留下了几个巨大的与人相似的脚印,于是查遍了附近树丛岩洞,但雪人去向不明,他们只好悻悻而归。

第四天,自然保护区的几位野生动物饲养员骑马来到探险队营地,他们向探险队员报告,发现一些粗大的赤足脚印。队员们立即跟随他们去查看现场,在有信息素作记号的地方果然留下一些杂乱的脚印,脚印长33厘米,步距110厘米,非常清晰,谁也不怀疑它的真实性。

根据脚印的深度来看,这只庞然大物的重量可能不少于250公斤,队员们把脚印做成石膏模型,经过分析比较,形状与人的脚印大体相同,只是大得多,而且脚掌中部较深,现代人的脚尖大趾头到小趾头呈倾斜状,而雪人的脚趾头长短齐平,几乎成一条直线。

同类推荐
  • 兵器科技解密(科学知识游览车)

    兵器科技解密(科学知识游览车)

    《兵器科技解密》本书为您讲述各种兵器的科普知识。本书知识全面、内容精炼、通俗易懂,能够培养读者的科学兴趣和爱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广大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
  • 人类与地球

    人类与地球

    在浩瀚无际的宇宙中,漂浮着一颗璀璨的星球——地球。地球是生活在这个蓝色星球上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摇篮,人类改变着这个星球的面貌,索取着宝贵的资源……本书分人类的家园、人类起源、文明与灾难、打造绿色地球四部分内容。
  • 行星与恒星

    行星与恒星

    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大行星,却经常淹没在太阳的光辉中。尽管水星很亮,人们却很难用肉眼看清它。通常人们认为水星表面没有水,但最近科学家用雷达探测水星时发现,水星极地或许有着冰块的存在。科学家们还发现水星磁场的存在。浩渺无垠的宇宙中存在着像水星这样的行星和恒星数不胜数,天际中一闪而逝的彗星,万道金光划破天空的流星雨,从形成到陨落不断演绎着生命的轮回。当人类的触角伸向宇宙空间后,慢慢的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
  • 现代生活百科

    现代生活百科

    本书分门别类介绍生活中的百科知识。在阅读的同时你不仅可以了解到日常生活中的知识信息,还可以掌握到什么是个人素质修养,甚至可以通过本书丰富完善人生。
  • 治理城市病的规划探讨(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治理城市病的规划探讨(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基于精明增长下城镇空间布局的优化研究,为解决当前我国空间布局不合理问题提供了切实的解决办法和思路,提出的边界设定办法及空间功能结构的优化模型,为优化空间功能布局提供了相关的方法和依据,亦能为城市管理者在推动城市更新和城区复兴的过程中优化空间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指导。
热门推荐
  • 亦秋剑

    亦秋剑

    一场孽债,到底是欺师灭祖还是大义灭亲,上一辈的恩怨究竟是否应该传给下一代,孤寂少年,背负血色的命运,势要让一切迷雾都烟消云散,为此,不惜踏上崎岖不平之道,只为一个答案
  • 再见已非物

    再见已非物

    物欲繁杂的世界里,与他相遇没有对错,从始至终她也不过求得一人一心只爱一人!生活参差交错,或许别离是为了更好的相遇!
  • 君少心头宝,夫人哪里跑

    君少心头宝,夫人哪里跑

    “从我身上下去。”男人的声音透着几分无奈和隐忍。“我不。”少女摇头,双手死死抱住身下的男人。“听话,你这样我没法睡。”“以前我都是趴你身上睡的。”“那不一样……你现在是人。”京城杀伐果断,残暴冷血的神秘大当家意外被只小奶猫所救,从此化身猫奴,跌了一众下属的下巴。然而当有一天睡醒发现怀里的小奶猫变成了俏生生的软萌小丫头,大当家也是傻了眼。问什么情况?当然是养咯~问怎么办?当然是换种方式继续宠喽~“少爷,外面都在传您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癖好,为什么把只猫宠得这么无法无天。”大当家表示:“你懂个屁啊,那是老子媳妇。”本书无老梗,新题材,双洁。【新书《陆先生又进黑名单了》已发】
  • 泡沫之夏Ⅱ(修订版)

    泡沫之夏Ⅱ(修订版)

    夏沫投身演艺圈,再次走进欧辰的生命,洛熙成了夏沫的男友,当失忆的少爷慢慢回想起曾经的缠绵,当耀眼的洛熙突然失去了巨星的光芒,5年后的夏沫该何去何从?三个人的感情在扑朔迷离中变得更加梦幻……《泡沫之夏Ⅱ》延续了第一部澄澈华丽的风格,在本书中明晓溪将人物命运和彼此的矛盾都激化上升到最高峰。
  • 我家宿主总在忙

    我家宿主总在忙

    【新书:《当女君大人成了团宠》求支持】萌萌哒木樱扶额感叹:“三千世界,芸芸众生,为何我家宿主总在忙?”忙什么?木樱:宿主,你家系统喊你回来吃饭啦!竺灵:没空!木樱:宿主快看,新出的电视剧里面的欧巴好帅的!竺灵:没时间!木樱:重大事件!宿主,本宝宝瞅见了UFO!竺灵:自个儿玩去!……竺灵露出可怕笑容:路人甲你别跑!你是老娘的!娘娘捂嘴轻笑:王爷,臣妾来给您摊被子!爆萌小萝莉鼓着腮帮子:哝!糖给你,你归我!本作者:嘿嘿嘿,姑娘们,票票给我,男主给你啊!
  • 春色娆人

    春色娆人

    穿越了,还架空的!还穿越到一个小美人身上,不过马上就要被人卖到不知道那旮儿旯儿去!那,不玩了,回见!呃,被一个高福帅买去了,真的!早说嘛!大喘气,不怕,不怕,咱有美男表哥给撑腰……***************新书《偷渡成仙》已经上传,下面有直通车,欢迎大家收藏养肥宰杀……
  • 金刚般若疏

    金刚般若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正一盟威法箓

    太上正一盟威法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在异界是个神

    我在异界是个神

    能穿梭两界的方累,莫名其妙的在异界成了神灵,只不过他这个神灵太弱鸡了。但是没事,会穿越的方累决定在现实世界当一个幕后黑手,带领现实世界走上一条歪路! 于是,穿梭于两个世界的方累不再弱鸡!PS:现实世界没有超凡力量,主角是唯一的神灵! 欢迎加入上江君的小火车,群聊号码:904631412
  • 双凤录

    双凤录

    那喇芷莘在萧瑟颓败的宫室里咽下最后一口气,但并未如她所愿走上轮回的路,却在囚禁了她一辈子的紫禁之巅漂浮了几百年不得解脱。她看尽千古一帝的盛世华年,跌宕荣辱的一生解禁在她孤独凋零的那最后一眼。她和他,不是夫妻,不是君臣,不是知己。她为他,抛弃自尊,冕去后冠,请诛亲子。长子被害夭折,次子圈禁一生,养子被囚致死。尝尽了悲苦凉薄与繁华荣盛,她重来一遍是否来得及续写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