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13500000006

第6章 仙人于吉

东吴之地,近几年来,发展迅猛,令人称赞。

东吴不仅地处江浙沿海之沃土,位于长江流域入海口之要冲,而且气候温和,物产丰饶。此处不仅是南北方文化的交汇处,更因其吸取了各方文化的精粹,形成了东吴独有的地方特色。此地民风淳朴,人民安居乐业,勤劳上进。

人称江东小霸王的孙策,乃是东吴的一颗璀璨之星。他年纪轻轻,如今只有二十六岁。建安四年[1]之冬,孙策亲率大军攻打庐江,大败黄祖和刘勋,令其发誓永远称臣。豫章太守也甘拜下风。孙策的名声隆隆于耳,威震江东。

之后,孙策常派张纮前往许都。舟船是来回往返最便利的交通工具,张纮利用便捷的水路频繁往来于许都和东吴。

张纮每次进京,都捧着孙策写的“奉皇帝之表”,并带去大批贡品。由此可见,孙策眼中只认大汉皇帝,却瞧不上一国之相的曹操。

孙策一直暗中觊觎大司马之职,却总难如愿。论其中缘由,却非是朝廷不肯封赐于他,实因曹操屡屡从中作梗。

孙策因此,对曹操耿耿于怀。

孙策与曹操官位悬殊,彼此深知底细。但是曹操却暂无将孙策除掉的念头,他以为除掉孙策无异于与一头幼狮相争,于己不利。

只不过曹操也处处提防这头咄咄逼人的幼狮。他一方面时不时给些恩典,另一方面却不准朝廷给他授封官位。

曹操以为,对付孙策的办法是将其驯服。于是,曹操安排将族弟曹仁的女儿嫁给了孙策之弟孙匡。不过这个联姻只能带来短暂的和平,随着时光的推移,许都与东吴的表面和平之下,却波涛暗涌。孙策这头幼狮早已成熟,即使不给奶吃,也长齐了獠牙,随时准备扑食。

吴郡太守名叫许贡,他暗中派一名属下前往许都告密,但却在渡江之时遇到孙策的巡逻队。巡逻队严加盘查后将其逮捕,并送到孙策处进行拷问。经过一番严密审问,从此人身上查出一封密信。信中写道:

孙策曾屡次上疏,冀求朝廷封他大司马之职。因其未能如愿,孙策怀恨在心,已有谋逆之心。江东目前正在大兴战备,强兵备船,丞相应尽早防备,以防其进攻。

孙策见此密信,勃然大怒。他当即命人前往吴郡,将太守许贡及其全家老少,全部杀死。

太守府中有三人冲出重围,逃过一劫。这三人是住在许贡家中的食客。在当时的达官显贵之中,盛行蓄养名士武人的风气,这些人被称为食客。这三位食客侥幸逃生后,为报答许贡蓄养之恩,共同发誓:“我等誓为恩公许贡一家报仇雪恨!”

三人歃血为盟,从此隐居在山野之中,伺机而动。

孙策嗜好狩猎。自从他少年时代寄身淮南袁术之时起,便酷爱狩猎。

这一日,孙策又率领一众人等从丹徒以西进山,猎捕野鹿野猪。

这三人闻讯,认为是个好时机,便蠢蠢欲动。

“看来我等为恩公报仇的机会到了!”

“我等定要将孙策杀死,以慰恩公一家的上天之灵!”

他们立刻收拾行装,不仅将枪头箭头磨尖,还抹上毒药。之后他们便赶至孙策的必经之路旁,埋伏下来,只待孙策经过时偷袭。

孙策胯下战马名叫“五花马”,乃是一匹绝世良驹。这日,孙策自恃马力神速,一马当先跑在前面,将众多属下远远抛在后面。他松开马缰绳,任由宝马随意奔跑,放任自由。

突然,孙策看到山林中跃出一头公鹿,他立刻张开雕弓,一箭而中。

“射得漂亮!来人啊!给我将此鹿抬走!”

孙策见一箭而中,心中高兴。他回头正在召唤手下时,不料从暗中射来一支毒箭。孙策没有防备,被冷箭射中面门。他“啊”的一声,大叫着捂住脸部。

三个刺客见射中孙策,立刻从埋伏的树林中跃起,大叫:“孙策,我们是来给恩公许贡报仇的!今日你的死期到了!”

三人冲了上来,举枪便刺。

孙策来不及拿兵器,只得顺手抄起雕弓防备,但仍不及防便被长枪刺中大腿。孙策吃痛,滚落下马,但他仗着自己武艺高强,夺过对方的长枪,当场杀死一人。另外两人立刻扑来,他们手拿兵刃,在倒地的孙策身上胡乱劈砍,要结果他的性命。

孙策寡不敌众,痛苦呻吟。正在此时,吴将程普发现险情,他立刻策马飞奔而来,将刺客们全部斩杀。但此时孙策已经身受重伤,血染山坡,现场惨不忍睹。

他的属下立刻将其包扎一番,将他运回江东首府,进行抢救。孙策遇刺受伤之事若是传出,必将震动江东上下。此事事关重大,对外严加保密。

“你们去找华佗!只有华佗能救我!”

孙策在病痛之中,喃喃地叫着华佗的名字。此时他身受重伤,能够说话已经是奇迹了。只因孙策意志顽强,另外他年轻力壮,体力充沛。倘若换作旁人,恐怕早就命丧黄泉了。

侍臣们依照孙策的指令,立刻派人快马加鞭去请名医华佗,接他来治病。

华佗仔细探查了孙策的伤势后眉头紧锁,不住摇头:“孙将军受的伤十分严重,而且刺客在兵器上涂抹了毒药。若是此毒未入骨髓,还有医治的可能,不然的话,恐怕会有性命之忧了。”

孙策整整昏睡了三天三夜,昏睡中还不住地呻吟。

在神医华佗的精心照料之下,差不多过了大半个月的时间,孙策的情况明显好转,还能偶尔与看护的亲人说笑几句。

“启禀孙将军,派去许都的蒋林回来了,您要见一见他吗?”

孙策此时已经觉得自己的身体没有大碍了,听到属下禀报蒋林回来了,立刻说道:“快快叫蒋林进来。我正要问问他京中的情况。”

蒋林很快赶来,他就跪在病榻之侧,对孙策详实地汇报了京城的形势。

孙策问道:“曹操是如何评价我的?”

蒋林如实相告:“属下听闻,曹操评说,他尚不打算与一只幼狮争斗。”

“曹操他放屁!哈哈哈!”

孙策闻言,难得开怀,他在病榻上仰天大笑。

蒋林见孙策的心情似乎很好,便继续说了下去:“属下在朝中的朋友还说,曹操曾如此说——孙策手下号称拥兵百万,想要建立些事业倒是不难,但他也难免会面临困境。孙策毕竟年纪尚轻,若是他的江东内讧,或他中了小人的奸计,那说不定会死于非命,也未可知。”

孙策听罢,神色大变。他愤而起身,凝视北方。身旁众人见状,连忙上前搀扶。

孙策咬牙切齿地骂道:“曹操算是个什么东西?我也等不得身上的小伤全好了,你们现在就去取我的战袍和盔甲,我要去杀了那老贼!”

这时,张昭进来,对孙策半是责备半是宽慰地劝道:“主公您这是要做什么啊?若您为了几句市井传闻而动怒,实在不值得。您乃是千金之躯,还是要多加保重啊。”

正在此时,有人来报:“河北袁绍的使者陈震,携亲笔信求见孙将军。”

孙策与河北袁绍曾有旧交,听说是他的使者,虽然抱病,仍出来相见。

陈震呈上了袁绍的亲笔信后,说道:“孙将军应该知道,如今能与曹操的实力相抗衡的,除了河北袁绍外,便是东吴了。若我们两家结成同盟,南北呼应,那么曹操就是腹背受敌,他即使有心称霸中原,也必败无疑。”

陈震极力游说孙策,力劝双方结为军事同盟。他还说如今世事纷乱,正是两家平分天下、长期繁荣安泰的良机。

孙策闻言,心中大悦,他觉得这是打倒曹操的绝佳方法。

孙策以为,袁绍此时派来使者,正是上天之意。他当天便在城楼上大摆筵席,将陈震奉为上宾。东吴的众多将领均来出席,以示重视。

正当宴会进行之时,东吴的诸位大将忽然开始窃窃私语,之后纷纷离席下楼。孙策见状,心中纳闷。他询问左右发生了何事。一名近侍答道:“将军有所不知,是于吉仙人来了。众将官争先恐后地上街,就是专程拜见他去了。”

孙策闻言,眉头皱起。他走近楼台的栏杆旁,一探城中的动静。

此时街上已是人潮汹涌,挤得水泄不通。只见前方路口处,有一位道人正飘然而来。此人鹤发童颜,身披鹤氅,手持藜杖,好一派仙风道骨的模样。

“于吉道长过来了!”

“那个仙人道士来了!”

街上的人让出一条通路,众人焚香拜倒,在这其中除了城内男女老幼,还有不少刚才离席而去的大将们。

“他们这是为何?那不就是一个龌龊的老头吗?”

孙策满脸不快。他怒气冲冲地立刻下令,让身边的武士们立刻逮捕那个妖言惑众的道士。

谁料他的手下非但不肯逮捕他,反而劝谏道:“孙将军,此事万万不可。这位老道长住在东方之境,经常到此地来。他每次前来都借住在城外的道观里。他整夜打坐,岿然不动。白天则焚香讲道,普施符水。他的符水特别灵验,能够治疗各种病症。因此,如今百姓们都信奉他,尊称他为活神仙。若此时我们无故将他逮捕,恐怕百姓们会怨恨于您的。”

“一派胡言!难道你们也会被那个糟老头子骗了吗?速速将他抓来,否则唯你们是问!”

孙策盛怒之下,手下人不敢不从,只得把那个老道押到楼上。

“你是哪里来的骗子,竟敢蛊惑百姓,真是好大的胆子!”

孙策厉声骂道,而于吉道长则冷静地回答:“贫道只不过将所获的神书,所修的德行,布施世间,为人祈福而已。贫道难道做了什么恶事不成?治病救人何罪之有,将军不应该谢我才是吗?”

“妖言惑众!你休想把孙某也当傻瓜耍!来人啊!给我砍下他的人头,让百姓不再受其所骗。”

但孙策一声令下后,却无人行动,更无人去砍他的人头。

张昭在一旁规劝道:“将军息怒。这个道士在此几十年来并无过错,若是将他杀死,恐怕会有失民心的。”

“哼!杀一个妖道,如同杀一条狗。我倒要看他有何能耐。把他铐上颈枷,打入大牢,再做发落!”

孙策怒气冲冲,毫无宽恕之意。

孙策的母亲满面愁容,来到儿媳乔氏的房中。

“你可听说了,我儿把于吉道人捉拿下狱了?”

“是的,母亲,我昨晚就听说了。”

“那就是了。你要知道,倘若丈夫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妻子应该规劝于他。你随我来,一会儿为娘数落他的时候,你就在一旁,也要帮我劝劝他。”

乔氏夫人闻言,十分为难。但她知道,在孙府之中,上到太夫人,下至普通侍女,人人都信奉于吉仙人。

乔氏夫人只得去请孙策。待孙策回府后,一看见母亲的脸色,心中便知道她的来意了。于是孙策干脆抢先说道:“孩儿打算今天将狱中那个妖道处决,希望母亲不要再受他蒙骗了。”

“儿啊,你当真要杀于道长吗?”

“妖人横行,国家必乱。这个老道以妖言惑众,乃是腐蚀民心的毒物。”

“儿啊,你可知道,那于道长乃是国之福神。他妙手回春,将无数病人治愈,还能预知灾祸,从未出过差错。”

“母亲啊,连您都被这妖道的诈术所蒙骗,看来孩儿是更不能留他了。”

无论母亲和妻子如何费尽口舌,苦苦相求,孙策却始终不为所动。最后他怒骂一声:“你们这些女流之辈,能懂些什么!”之后,便拂袖而去。

孙策深信,这个妖道就好比一只毒蛾,他会产下数千颗卵,而这数千颗卵会再孵化繁衍,最终化成数十万只毒蛾。这些毒蛾会飞到寻常百姓家中的油灯前,达官贵人的火烛中,宫中后阁的镜子中。这些毒蛾肆无忌惮,疯狂飞舞,便会给国家带来祸端。因此,他对母亲和妻子的规劝充耳不闻。

“牢头,把于吉带来!”

牢头听到孙策的命令后,吓得脸色大变。不多时,于吉便从大牢中被提了出来,但孙策发现,于吉并没戴着颈枷。

“大胆!是谁擅自去掉他的颈枷的?”

孙策怒目瞪着牢头,厉声责问。牢头吓得全身颤抖,不敢说话。

原来那个牢头也是于吉的信徒。其实除他之外,整座大牢的狱卒几乎都已皈依了。狱卒们生怕触犯道规,遭到报应,因此不敢得罪于吉。他们不仅将于吉的颈枷摘下,更不敢用绳子捆绑他。

“你们身为官差,非但不执行国家的刑罚,而且居然尊崇邪道,不顾司法,简直太不像话了!”

孙策勃然大怒,他抽出剑来,上前砍掉牢头的脑袋。其余所有相信于吉的几十名刑吏,也一并被处斩。

正在此时,张昭等数十名吴国重臣联名上书,恳请孙策饶恕于吉的性命。

孙策方才刚刚杀了牢头,宝剑滴血,尚未入鞘。他嘲笑道:“你们还枉称自己是读书之人,竟然也会如此愚昧?你们难道没听说过吗?从前在南阳有个人名叫张津。他虽身为交州太守,却弃汉朝法度于不顾,舍圣训而不查,自己经常头戴红巾,焚香弹琴。张津不仅迷信邪道,还常在军中施展邪术。人们一时被他所迷惑,将他视作难得的仙道。但是没过多久,张津的队伍就被南方夷族打败。他哪里有什么妙术,不是照样被敌人杀死了吗?这个妖道于吉也是这种人。我要趁其流毒尚未贻害整个国家,速速将他杀掉。你们不用再浪费口舌了!”

孙策非常固执己见,根本不听别人的规劝。吕范无奈,便又出一计:“将军息怒,属下以为,若要分辨这于吉究竟是真道长还是假神仙,不如让他求雨一试。本地久旱无雨,百姓们饱受其苦。如今土地干涸,田地无收,若那于吉果真能求得雨来,便可饶他不死。如若不然,将军再将他斩首示众,以儆效尤。如此一来,百姓们便可心服口服,不会生怨。”

“如此也好!”

孙策冷笑一声,随即下令:“传我命令,立刻在市街之中搭建祈雨祭坛。孙某一定要当众揭穿于吉的假面具。”

于是,市街之中立刻搭建起祈雨的祭坛,祭坛装饰华丽,十分夺目。杀牛宰马,祭祀天神之后,于吉沐浴更衣,登上祭坛,端坐祈雨。

于吉在祭坛上,对身旁一个信道的官吏低语道:“看来贫道的天命已尽,这次恐怕不行了。”

“您莫要这么说啊,您显灵求雨不就好了吗?”

“贫道只能在平地上呼来三尺之水拯救百姓,但却救不了自己的命啊。”

不久,孙策派手下来到祭坛下,高声传令:“孙将军有命,从今日算起,限第三日午时之前下雨。如若不然,就将你同祭坛一起活活烧死,绝不宽恕!”

于吉阖上双眼,开始祈雨。

白天,他头顶骄阳似火,满头白发直射日光;夜晚,寒风刺骨,侵入他的肌肤。祭坛上的大香炉,一直冒着袅袅香烟。但是一直到了第三天的早晨,仍旧滴雨未下。

这一天,依然烈日当空。万里长空,看不见一丝云彩,更毫无降雨的迹象。

成千上万的百姓蜂拥而至,他们都争先恐后地赶到祭坛周围,将大街小巷挤得水泄不通。

午时一到,负责报时的官吏便登上钟台,根据日晷的指针,敲响了钟声。

百姓们听到钟声,心知无望,忍不住大放悲声。

“瞧瞧!那个妖道还敢自称什么神仙,他不过如此。来人啊,给我放火!把那个臭老头烧了!”

孙策坐在城楼上,下令烧死于吉。

刑吏们得令,立刻在祭坛周围架起柴薪,放下火种。突然之间,狂风大作,火焰骤起,于吉在祭坛之上立刻被熊熊烈火所包围。

火起风至,风过尘飞。只见一缕黑烟直冲云霄,霹雳一声炸响,豆大的雨点从天而至。刚才万里无云的天上,忽然下起了倾盆大雨。

大雨愈下愈大,市街之中,泛滥成河。人马沙石均在浊流中载沉载浮。倘若这大雨再继续下的话,恐怕这城中百姓的房屋都要被大水淹没了。正在此时,只听得祭坛之上有人大喝一声,立刻雨过天晴。天空之中乌云尽散,又是一轮烈日高悬天空。

刑吏们一惊,他们连忙向烧焦的祭台上望去。只见于吉安然无恙,对天仰卧,显得悠闲自得。

“啊,于吉道长果然真的是神仙!”

众位大将和百姓见状,无不目瞪口呆。大家纷纷跪倒在地,对于吉顶礼膜拜,赞叹不已。

此时,孙策乘坐轿子而来。众人都以为这次求雨灵验,孙策必定会赦免于道长。哪知那孙策非但不肯宽宥于吉,反而更加憎恨他。孙策见到他的手下文武百官及众百姓,都不顾衣衫尽湿,围着于吉不住叩拜时,他面露狰狞之色,忍不住大声咒骂道:“天降大雨,烈日炎炎,这些都不过是自然现象罢了,岂是我们人能掌控的?你们这些文臣武将,见识应在百姓之上,竟然也做出如此丑态!你们哪个再敢替他求情,便是妖道同党!便是对我的背叛!便和那个妖道同罪论处!孙某当格杀勿论!来人啊!给我把台上那个臭糟老头给斩了!”

诸臣闻言,皆低头不语。如今人人敬畏于吉,哪个又敢上前取其性命。

孙策见状,勃然大怒:“你们有什么好怕的?哼!那我就亲自动手,结果了他的性命!”

说罢,孙策拔剑,上前一剑砍下了于吉的首级。

原本刚才还是烈日当头,突然之间,电闪雷鸣,大雨骤降。众人无不莫名惊诧,纷纷抬头望去,只见于吉的尸体袅袅升空,化在云里。

当天晚上,孙策的病情突然恶化。他双目充血,全身发烧,奄奄一息。

同类推荐
  • 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一部气势恢宏的鸿篇巨著,历时三十余年完成,是能代表雨果的思想和艺术风格的长篇小说。全书以卓越的艺术魅力,通过记述主人公冉阿让的悲惨生活史,揭示穷苦人民的悲惨命运和痛苦处境,展示了一幅自1793年法国大革命至1832年巴黎人民起义期间,法国近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辉煌画卷。它大限度地体现了雨果在叙事方面的过人才华,是世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
  • 完美的七天

    完美的七天

    一个刚丢掉工作的失意记者,一个曾经的诗人——现在是事业成功的商人。记者受雇去完成这位前诗人的心愿:从山城出发,到滨城寻找与他失联近九年的情人杨柳。他发现,这位情人在八年多前已因车祸去世。死因确凿,但疑窦重重。在职业本能的驱使下,他展开了一番寻访和调查。可是,每当一个谜团打开,显现的不是真相,而是另一层迷雾。到底,有没有一个所谓的真相?杨柳究竟是死于意外,还是蓄意?在抽丝剥茧之后,似乎每一个相关者都有那个“动机”。不过,不到最后一刻,并无真相可言。在这段寻找过程中,围绕记者本身的谜团也扑朔迷离。
  • 炭烧咖啡

    炭烧咖啡

    这昆明城里,我只喜欢同仁街。我呱呱坠地,是真的坠地噶,坠在同仁街上的一院老房子的廊檐下。我爱同仁街是因为同仁街在我屁股上盖了个戳,我妈小时候说那是我爸盖的,盖在了我的左屁股蹾上。那是胎记,乌青的一团,可我妈偏就说是我爹弄的,怪他。到现在我都三十老几了,我妈还会拿那胎记说事。小青,你贱啊,又回你老窝子去了?就不会挪个屁股,那里有什么好,我嫁给你爹后就在那小咪喳喳的不隔音的板板房里开始发霉了,还被壁虱咬。
  • 谜中迷:天诛

    谜中迷:天诛

    下霸唱讲述曹操盗墓传奇!而哥特童话女王苏想写下《最后的断章》让人体会39种不同的惊悚……文化悬疑第一人枕上晨钟新作《绝魂甬》,讲述了一件笼罩在“肉彘”戚夫人骸影下的夺宝传奇。独家连载:布莱姆·斯托克《德古拉之吻》吸血惊情四百年,史上最强吸血鬼小说!本书共收录了阿碧丝、藏识、紫龙晴川、符箓小猫熊、小者、明月听风等十六位国内知名悬疑幻想小说作者的最新作品,是国内类型文学作家的集体发声!
  • 心罪难赎

    心罪难赎

    我是一个罪犯,逃窜在绿野山林之中,我不知道何时被警察抓到,或许在明天,或许是下一秒。此刻,我刚刚穿过一片树林,来到一条小路上。小路像大山的皱纹,曲曲弯弯的,镶嵌在枯黄的野草之中,让人猜不透它会拐向哪里。夕阳从我脚下扯去最后一线光亮,坠入了山涧,留下一个巨大的背影。当天空完全暗下来,背影消失了。这个世界被黑暗主宰。还好,有灯光,虽然它照到这里已很微弱,不过我可以趁着这微弱的灯光,弯着腰,像蠕动的蚯蚓那样慢慢向前。隆冬时节,风寒料峭,又是晚上,山里就更冷了。
热门推荐
  • 火山魔来袭

    火山魔来袭

    我们的地球至今已经有45亿~46亿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地球孕育了太多充满浪漫意境的地方,这些地方堪称人间天堂,美景怡人,让人流连忘返。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一门人类根本学不到的艺术,我们只能站在这些浪漫地方的边沿,去感受岁月洗礼的痕迹和地球演变的魅力。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只在乎你

    我只在乎你

    结婚两年,唯一能够让陆瑾城回家的理由成了离婚两个字。爱恨情仇,一切的一切终会结束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大乘起信论别记

    大乘起信论别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社会认识论导论

    社会认识论导论

    本书从社会认识的概念辨析入手,把认识论和社会历史观研究有机结合起来,考察人类社会认识所经历的神话、史鉴、理知、实证等基本形式,梳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认识模式的十个基本点,分析社会认识活动的主要特点、系统结构、基本层次、多维向度和加速度进化过程,在多学科交叉的广博视野中建构了一个开放的“社会认识论”研究体系,为深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领域,为探索人类社会自我认识之谜做了大胆尝试,成为我国社会认识论研究的奠基之作。
  • 医色生香之盛宠太子妃

    医色生香之盛宠太子妃

    苏阮,苏家的千金,国色天香,家人宠爱,更有人人艳羡的未婚夫。谁知,一场出游,却被柔弱表妹推入崖底。再回首,柔弱表妹已经代她嫁入侯门,夺了她的未婚夫。更甚,夺了她的救驾之功,成了太后身边的新晋红人,被册封端福县主,风光无限。她,苏阮,现代赫赫有名的绝世神医,却因先天不足,没有活过三十。她锱铢必较,不信佛不信魔,只信她自己。救人全凭心意,她认为该就的,分文不取也要从鬼门关里抢回。她认为不该救的,纵万千财富,无边权势,也不能令改变。当她成为她,在崖底苏醒,这个天下注定要为她颠覆。养好伤,悠哉上山采药,一个脚滑给摔了下来,直接砸晕了一个美男。为了不损阴德,尽心尽力将这个半死不活的美男给拖回去救治。美男太美,她花了眼,错了药,给美男下了春药。美男在前面,姿色无双,没把持住就给扑了。一夜风流,她吓得赶紧给跑了。她不仅把人砸个半死,还把人给上了,这下梁子结大了。跑,赶紧跑,跑到天涯海角,再不相见。
  • 一品宁王妃

    一品宁王妃

    本文又名《一世宠之卿本双华》 她是前朝公主月双华,却一夕之间国破家亡她亦是当今丞相之女嫣花景,却因一枚玉佩而沦为罪臣之女;而这种种,皆拜他所赐!第一世,她曾扬言非他不嫁,他却挥兵城下,转眼之间便成新皇宠臣第二世,她亦与他约定婚期,他却害得她父兄惨死!“云绰,你今日不杀我!来日我嫣花景必会让你后悔!从今往后,嫣花景与云绰势不两立!”为报家仇,她嫁给阴晴不定的当朝六皇子,只为取他性命。从今以后,她是静世芳华的宁王妃,夺他权,陷他入狱,害他失宠……真相大白之时,却最断人魂魄…… 原来,诡谲多变的宫廷之争从未停止,她早已为局中人, 暗藏杀机、无端是非,她一步步陷进其中,皇帝宠妃,皇子宠臣,权力之争,无止无休, 究竟谁才是执棋手? …… 皇权枯骨,乱世战起,翻手生,覆手亡。男人可以天下无敌,却抵不过柔情似水。当阴谋惊骇已过, 从多情少女变成倾城冷意的宁王妃,一朝大权在手,谁来祸国?世上之人惯用面具,只看谁演得好与不好。看罢此场戏,终有落幕局。本文权谋宫斗各种乱斗,尔虞我诈,文文慢热,不喜勿喷,谢谢大家!
  • 重生娇妻:总裁,入蜜罐!

    重生娇妻:总裁,入蜜罐!

    前世:男主为了报恩娶了恩人的的女儿,对她则是满满的关心和爱护,但她却不能够理解,一个劲的作死,因为她的到来让她失去了她最爱的妈妈,还有后来的爸爸,但是这都不是男主的错,却让她一直误会着不解释...今生:在最后那一刻一瞬间长大了懂事了的她,终于明白了,既然现在有了这么一个机会,那么她再也不会像以前那么任性,只想好好陪伴在他的身边,学会想他爱她一样去爱他...愿一切来得及,愿一切还美好,愿用余生伴你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