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4200000006

第6章 《诗经》汇通三题(《关雎》《葛覃》《卷耳》)(3)

从杨宽、吕思勉先生的考证可知,辟雍、泮宫皆在水畔河洲之地。《关雎》中的“河洲”,正是这样的地方。汉儒解“辟”为“璧”,以为是像璧玉一样的圆形水池,解“泮”为“半”,认为是璧之一半,因半边有水,故谓“泮”。其实“辟”与“泮”都当是分别、僻远的意义。《淮南子·修务训》注:“辟,远也。”《楚辞·离骚》王注:“辟,幽也。”“幽也”、“远也”,皆有僻远、与世分离的意义在内。从“辟”之字亦多有分离意,如劈,从刀,意为用刀将物分开;避,从辶,意为回避;壁,从土,意指墙壁,为隔离物,可避开风雨;幦,从巾,意指覆盖在车上,以遮避日晒雨淋之物;擘,从手,意为用手剖开物;僻,从人,意为远离人在之所,即偏僻;闢,从门,意为将合着的门分开。半,《说文》云:“物中分也。”从“半”之字,亦每每有分开之意。如判,从刀,意为分开;畔,从田,意为将田地分开的田界;姅,从女,指女人月经,须与男人分开。由此观之,“辟雍”、“泮宫”意即为“别宫”,实际上就是性隔离教育的地方。既然是性隔离,必然是兼男女两性言之的。虽然我们不敢说辟雍、泮宫就是女性学宫,但有理由怀疑三代时存在过的女性学宫,应当就是辟雍、泮宫之类的地方。或男女两性的学宫,皆可被以辟雍、泮宫之名。《白虎通·辟雍》说:“父所以不教子何?为渫渎也。又授之道当极阴阳夫妇变化之事,不可父子相教也。”所谓“阴阳夫妇变化”,实即性的问题,故父子不能相授,且男女只能分开进行。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辟雍与原始性隔离的关系。“在河之洲”,所指正是河洲之上的女性学宫。故下言“窈窕淑女”,“窈窕”所状正是女宫之貌。苏辙释《关雎》云:“在河之洲,言未用也。”“未用”即指未嫁。苏辙的解释虽未必有什么根据,但他却以诗人的敏感,捕捉到了诗中的奥秘。关于上古的女性隔离,我们还可以从其他民族的习俗中获得旁证,这似乎是人类早期普遍存在过的一种制度。根据人类学的调查,许多原始民族女性成年期要举行成年礼,且伴着性隔离进行。中非地区性成熟的女孩,在隔离期间,就有人教给她们将来该干些什么(《文化模式》,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30页)。赞比亚女子的成年教育,是被隔离在丛林隐蔽之处的小屋里进行,隔离期有的长达十个月(《风俗奇观》一,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1页)。利比里亚的尼格罗人,在结婚之前,少男少女们要分隔为两个“咒森”,这可以看作一种准备结婚的寄宿塾。少女的咒森设在部落附近的森林里,女塾中的教师由年老妇女担任。少女十岁入塾,一直在里面寄宿到结婚。女咒森中,绝对不许男人入内。少女在这里学唱歌、游戏、舞蹈、咏诗。男咒森性质与之相当(朱云影《人类性生活》引蒲谛科菲说,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88-90页)。新几内亚的基米人,凡满婚龄的姑娘,往往聚集在一间圆形茅屋内,接受婚恋教育,由已婚的中老年妇女任教(刘玉学《世界礼俗手册》亚太地区卷,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22页)。在民族志中我们看到了不少女性成年期隔离教育的资料。从这些资料中可以看出女子隔离教育时间的长短,是与她的家庭地位、经济条件相随的。越是大户人家,女子隔离教育期就越长,越讲究礼节仪式。根据这种情况推测,士的女儿婚前教育是三个月,天子、诸侯、卿大夫之女的教育期,恐怕要远长于此。

总之,女子婚前教育是完全与男性隔离开来的。隔离的地方一般在水洲或二水交汇的三角洲地方。《古列女传》言简狄浴于“玄丘之水”,书或作“旋丘之水”,即古所谓辟雍之所。因在此期间即使男子爱上了女子,也只能是隔水相望,而不能渡水求爱,因为那是违犯礼的。诗中所言的“河洲”就是这样的地方,所以汉儒说是“隐蔽乎无人之处”。因为是隔离生活,所以秦汉儒者将此与男女之别的礼俗联系了起来。又因为在周代只有大贵族之女(即王妃或诸侯夫人之类人物)才能严格地遵循性隔离的古礼,所以《诗序》将“淑女”与后妃联系了起来。女子经过一段时间的隔离教育之后,要举行成年礼,进行祭祀。故有淑女祭祀之说。像《汉广》、《蒹葭》等都是这个背景下产生的。请参见刘毓庆《中国文学中水之神话意象的考察》(《文艺研究》1996年第一期)。据此,诗乃是基于这个背景而产生的情歌。歌中的故事内核是写一位贵族男子(或即王子)对“窈窕淑女”之爱,故而抒写其单思、相爱、成欢的情怀。此即其本事。

第二关于诗乐问题。诗当为新婚的乐歌。今湖北一些地方婚礼仪式中仍有活用此诗者(见方培元《楚俗研究》鄢维新文,湖北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如云:“关关雎鸠进新房,在河之洲看新娘。窈窕淑女生贵子,君子好逑状元郎。”“关关雎鸠一块屏,在河之洲两个人。巧言令色真好看,君子好逑做夫人。”“关关雎鸠在两旁,在河之洲陪新郎。窈窕淑女容貌好,君子好逑为新郎。”“关关雎鸠进房来,在河之洲两帐开。窈窕淑女床上坐,君子好逑撒起来。”陈戍国先生有《说〈关雎〉》一文,举十六证,力主古时婚礼不用乐,《关雎》非贺新婚诗。其说甚辩。但《礼记·曲礼》有“贺取妻者曰:某子使某,闻子有客,使某羞”之文,又曰婚礼“为酒食以召乡党僚友”。说明婚礼还是可以贺的。我们从《诗经》中可以看到大量关于嫁娶的诗,如《桃夭》、《鹊巢》、《绸缪》、《何彼矣》、《车舝》等,以及《大明》篇写文王之迎娶,所表现出的都是一片欢乐气氛。如果说因“思相离”、“思嗣亲”,而以乐事为丧事,这无论如何也是于理不通、于情不顺的。我们认为所谓婚礼不用乐,应该是有时间规定的,并不是一直不用乐。《礼记·曾子问》曰:“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取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这就是说,在迎娶的三天内不用乐,三天过后是完全可以庆贺的。因此,以此为贺新婚之诗歌未尝不可。

又:《诗序》言:“《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仪礼·燕礼》云:“遂歌乡乐《周南》:《关雎》、《葛覃》、《卷耳》;《召南》:《鹊巢》、《采蘩》、《采苹》。”郑注“乡乐”谓指《周南》、《召南》,注“房中乐”亦言“弦歌《周南》、《召南》之诗”,章如愚《群书考索续集》卷七说:“二南,乐章之名也……用之为燕乐,用之为乡乐,用之为射乐,用之为房中乐,所以彰文王之德美也。”由此看来,此篇作为礼乐用诗,又不只限于婚礼。因为它的内容彰扬的是“性情之正”,表现是“声气之和”,故而有普遍性的应用意义。

第三是关于诗中“君子”“淑女”的问题。古经师以为君子指周王,淑女指王妃。虽周王指谁,是文王还是康王?其说有不同,但皆认为是周室最高人物。这虽然易启人疑,但也不是全无道理。因为诗中提到的钟鼓、琴瑟,都不是一般人所能有,一定为贵族才能享用。其次君子之称,在西周如非女性称丈夫,所指也多为大贵族。故旧说当有所本。

此外关于诗之章节问题。毛氏分此诗为三章,一章四句,二章章八句。朱熹与毛同。郑玄则分为五章,章四句。从诗的内容看,虽可分为三截,但从诗的换韵和篇章的叠复情况看,当以郑说为是。因此首章“关关雎鸠”与下面几章“参差荇菜”,势为两开,似不相属,因此日本青木正儿《诗经章法独是》,以此诗为两篇诗的误合。但此诗为三百篇之首,人所悉知,随口可诵,其误何其容易!孔子说:“《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乱是指乐之末章。有人以为此处之乱,当指《卷耳》,因诗乐往往是三篇连奏,《关雎》、《葛覃》、《卷耳》为一乐曲,而《卷耳》居末,故得为乱。但据诗之内容看,《关雎》末章言“钟鼓乐之”。所谓“洋洋乎盈耳”,当指“钟鼓乐之”言。说明孔子之时,诗篇即如此,并非错简。

诗说

《诗经》既是诗,又是经,故当从“诗”与“经”的两个不同角度来理解。今人重在解诗,古人重在解经。从诗的角度看,这是一篇爱情诗,首章写“艳遇”,二章写“求爱”,三章写未得之苦,四章写相恋之欢,五章写既得之乐。主题即如《诗序》所说:“乐得淑女,以配君子。”为了表现君子淑女相得之乐,诗中虚设了一种情景,即:在美丽的河边,一位贵公子遇上了一位端庄娴雅的小姐。他一见钟情,于是害了相思。但又无法马上得到她。刻骨铭心地思念,使他“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终于在幻境(或梦境)中得到了满足。后两章即是对幻境的描述。此诗之妙在于入“山穷水尽”之地,忽逢“柳暗花明”之景。既感“求之不得”之苦,忽又现琴瑟钟鼓之乐。转悲为喜,化忧为乐,于幻境中完成了恋爱、结婚的乐事,可谓死处逢生。但这“生”,绝不是一般的“生”,而是对苦闷现实的超脱,也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戴君恩《读风臆评》说:“诗之妙全在翻空见奇。此诗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句,便尽了,却翻出未得时一段,写个牢骚忧受的光景。又翻出已得时一段,写个欢欣鼓舞的光景。无非描写‘君子好逑’一句耳。若认作实境,便是梦中说梦。”可谓善会诗义。人或不明,故疑为错简。

《关雎》一诗真实地表现了先民的生活情趣与性格及心灵。诗中的男子,是一位典型的中国古代男性青年的形象。他执着地追求“窈窕淑女”,为之神魂颠倒,“寤寐思服”。但却“求之不得”,“辗转翻侧”。他苦闷,他悲伤,可他没有消沉,没有堕落,也没有像希腊神话中的山林大神那样,不顾女神绪任克斯的拒绝,追逐着去拥抱她,而是用美好的幻想,解脱失恋的苦闷,求得心理上的满足。即使在幻想中也是那样有分寸,只是“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而已,表现得那样有修养,有风度。所谓“温柔敦厚,《诗》教也”,就是这种精神。在中国度过二十多年传教士生涯的美国人史密斯曾经这样说过:“中国人明明在失望之境,而表面却仍不露失望之色。甚而至于毫无希望,或竟与希望适得其反的时候,还能挣扎着,生活着。中国人的心境,不如他国人民的浮躁、蠢蠢欲动。他们并不计划如何才能痛痛快快地享受一下,也似乎并不希望会有这样痛快的一天。”(《中国人的特性》)是的,中国人不浮躁,不失望,他们富于理想,富于感情。这感情受着理性的制约,这理想受着感情的驱使。对于现实,他们不是在激情的冲动下,奋斗、竞争,而是在希望的岸边,呼唤并等待着彼岸船只的到来。他们的心地太善良了,不愿意把现实想得太糟,总是以美好的前景安慰创伤的灵魂。他们能够忍受一切痛苦,很少想着去发泄。感情、精神上的折磨尽管是猛烈的,但只要想到“窈窕淑女”,想到“钟鼓乐之”,便一切都坦然了。这便是《关雎》对待人生的态度,也是民族性格最充分的表现。这性格,使我们的民族能够在苦难中顽强地生存、挣扎,在世界性的狂热中保持冷静与稳定。有悲怨,但少愤怒;有牢骚,但少批判;有欢乐,但少狂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评《关雎》语),每个人都有一身“克己复礼”的硬功夫。这既是我们的优点,也是我们在世界性大竞争中处于落后位置的一个原因。这种克制,有利于和平环境的维持,而不利于物质与科技高速发展。我们这个时代普遍的价值判断是以经济发展为尺度的。而中国人的这种文化性格,自然影响了民族的经济发展。于是在二十世纪,这种文化遭到了来自本国青年的攻击和批判。认为民族是处于不冷不热的“吞温水”状态中,“温柔敦厚”不客气点说,就是“要死不活”,是要不得的。但要清楚,中国民族文化,能在世界上成为唯一一种延续数千年而不间断的文化,其中是否有更多的合理性存在呢?人类的发展并不只是科技的进步,甚至科技进步只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是外在于人的工具的发展,真正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性的发展,是人类野性的消解与善性的增益,是人类精神向道德之域的不断提升。人类需要和平,需要安定,需要从性格中彻底消除争斗与暴行的因子。而“温柔敦厚”不正是人类和平存在的依据、人类精神提升的良剂吗?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关于诗以雎鸠起兴的问题。过去一直认为此诗是以雎鸠鸟雌雄和鸣,象征温柔的爱情。可是《尔雅》、《毛传》以及早期的文献都说得很清楚,雎鸠就是王雎,王雎是食鱼的鸟,很凶猛,用来象征爱情实在不相类。同时在《诗经》的时代,我们没有发现以鸟喻夫妻的证据。日本著名的《诗经》研究专家松本雅明先生就曾说过:就《诗经》来看,在所有的鸟的表现中,以鸟的匹偶象征男女爱情的思维模式是不存在的(《诗经诸篇の成立关する研究》,昭和三十三年版第55页)。不仅在古籍中没有,在春秋前的古器物图案中,也难找到雌雄匹配的鸟纹饰。在良渚文化遗物及金铭图饰中,出现有连体鸟型器物与双鸟纹饰,但那多是为对称而设计的,并看不出雌雄相和的意义来。自从闻一多先生在《神话与诗》中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诗经》中的鱼连及食鱼的鸟作出男女求爱隐语的解释后,学者们才开始有了新的考虑。孙作云先生在《诗经恋歌发微》中,提出了《关雎》以鱼鹰求鱼象征男子向女子求爱的观点。赵国华先生《生殖崇拜文化论》在此基础上,对上古时代诗歌及器物图案中的鱼、鸟作了全面考察,认为鸟与鱼有分别象征男女两性的意义。并进一步认为雎鸠在河洲求鱼,乃是君子执着求爱的象征。这一解释可以说是基本正确的。从而改变了《关雎》雎鸠喻夫妻的单一诠释方向。

同类推荐
  • 童年逸事

    童年逸事

    本书是作者童年时代一段真实生活经历。重点介绍了全年四大节:(春节、夏节、中秋节、冬至),八小节:(元宵节、二月二、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寒衣节、腊八节、祭灶节),二十四个毛毛节的民俗活动及这些民俗活动的来由和民间传说,有一定常识性可读性。一个人的一生,从怀孕、出生到成年要经历很多人生礼仪和生活禁忌,本书对这些礼仪和禁忌做了通俗的介绍。
  • 明媚正当时

    明媚正当时

    青春已跌跌撞撞地走过,但人生还有很多迷惑,随时等待着选择。过去已逝,未来未知,看得见的此时此刻总像置身于十字路口,不知明媚在何方。这是一本献给那些在成长过程中陷入迷茫和彷徨的年轻人的文集,关于生活、关于失去、关于拥有、关于青春、关于梦想……重新拾起勇气,把过去清零,把想要的未来试图过成每一天的日子,活在当下,相信明媚正当时。
  • 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

    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泽东读史说史,在于适当的应用。他一生走遍大江南北。解放以后,每外出必自备中国地图,找好路线和方位;每在一处会议,就要向所在地的图书馆查阅大量图书;每到一地,还要查阅地方志和有关本地历史文化书籍,和当地人员畅谈、作情感交流。这也是读史的别致处,也是他不断深化自己研读历史的一个方法。毛泽东对历史的评说,虽然很多是片言只语,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闲话,但却能折射出这位历史人如何运用历史,恰到好处。
  • 石川啄木短歌

    石川啄木短歌

    史航在接受一次读书采访时说:“虽然你觉得我推荐了很多次石川啄木,但是我想说,更多的时候我是强忍着没推荐的。”石川啄木,日本诗人,曾做过教师,新闻记者,因贫困多病,去世时仅26岁。《石川啄木短歌》收录石川啄木《一握砂》的551首短歌,根据1962年周作人译《石川啄木诗歌集》和1962年岩波文库《啄木歌集》双语典校,完整还原周作人译作的石川啄木。石川啄木的短歌对日常生活,四季变化,政治局势,亲友孩童均有独特的描写,并以细腻敏感的思绪对生活中的得到和丧失做出记录。作为年少病逝,在文坛短暂一现的诗人,石川啄木的诗歌无论是创作水平,还是对生命超出时代的体悟,都展现着无可替代的价值。本书比起市面大多数石川啄木诗歌集,果麦版本独特地采用中日对照版,使用经典周作人译本,以最朴实,遵从事实的翻译还原石川啄木敏感而悲悯的灵魂以及卓越的文学才华。
  • 中北欧现代文学大作(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中北欧现代文学大作(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中北欧现代文学大作:德国现代文学精品、波兰现代文学精品、捷克、斯洛伐克现代文学精品、奥地利现代文学精品、匈牙利现代文学精品、丹麦现代文学精品和瑞典现代文学精品。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热门推荐
  • 让学生自信自强的故事

    让学生自信自强的故事

    迷失记忆的老人,音乐在我掌上,购买上帝的男,享受生命的春光,爱的故事,虚职实爱,卡罗尔的天才,看见世界的时候,一个美丽的故事,最好的年龄。
  • 考验游戏

    考验游戏

    十多年前,正在读高二的姚思朦留下一封书信,声称与小女友方欣然私奔。然而方欣然却毫不知情,姚思朦不知所终。十多年后,姚思朦之妹姚思胧巧遇已为人妇的方欣然,但是方欣然表示对她全然不识。而此时,方欣然所在公司员工麦子柳惨遭虐杀,随后拉开了一系列错综复杂的谋杀案的序幕。
  • 变种异人

    变种异人

    一位学生?还是怪兽?是好人?还是恶人?一位大学生经历了怎样逞奇眩异的事情?敬请收看变种异人
  • 王爷不要太暖心

    王爷不要太暖心

    一场匪夷所思的穿越,一段荒唐而美丽的姻缘,陈霜霜发誓定要让夏逸成为“一夫一妻”制第一人。夫若不从,家法伺候!小鲜肉,你要懂得什么是妇唱夫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妃常好色:妖孽王爷我来收

    妃常好色:妖孽王爷我来收

    [欢迎来看我的新书《惊世狂妃:王爷,放肆宠》,让你们体会一下什么叫巨宠无比!立志成为造糖机器的我…] 花小荷刚穿越,就莫名受了继母一顿毒打。他喵的,庶出怎么了?身为穿越者,她不要面子的啊?于是,她当街殴打了继母……被一位位高权重的王爷瞧见了。王爷甩了甩袖:“此等泼妇,无人敢要!”然而很快他就打脸了,皇帝下旨要把她许配给他。花小荷目露自信,勾了勾唇角:“听说王爷他俊美无双,却从不近女色?我倒要看看他定力如何?”【1v1互宠甜爽文】
  • 娱乐小导演

    娱乐小导演

    以扑街小导演身份开车,此车目的地不明,上车请再三思量。(PS:企鹅群:655594490)
  • 成功处事

    成功处事

    和君子交游,如冬至后的白昼天天加长,而自己不觉得;和小人交游,好像在薄冰上走路一般,每踏一步,冰层便下沉一点,哪会不掉到冰层里面呢?没见过好学而怠惰下去的人!没见过喜欢教学生像照料病人那么勤慎的人!没见过天天自省而每月就能取悦于朋友的人!没见过勤于学习而不能改过的人!“性格就是命运。”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一个人的命运,境由心生。征服自己,是人生最辉煌的胜利;超越自己,是生命最艰难的洗礼。只要有决心和毅力,每一个人都有能力超越自己。而超越自己意味着不断追求前进,意味着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开拓出前人没有开创过的新天地。
  • 穿越影视之历练红尘

    穿越影视之历练红尘

    一枚同心戒带着他穿梭影视世界历练自身,他必须足够强大才能完成戒指的嘱托!穿越宇宙找到戒指的另一半……无数影视世界留下了他的身影,也留下了他的传说……
  • 拳倾天下

    拳倾天下

    他有兄长支撑,默默无闻,经脉独特,是名师之下的一个废徒。一朝兄长被害,愤怒的他独挑大梁,觉醒星河脉络,点亮五脏七星。从此出离宗派,崩碎枷锁,替兄休妻,迎回兄长骸骨,仇人家族上上下下,无人能挡。以拳开道,没有他到不了的地方!和光同尘,没有他吸收不了的的力量!七情六欲,供他驱使!五行阴阳,玩弄鼓掌!武皇武帝是什么东西,神灵妖魔又长什么模样?天下之大,吃我一拳再说话!
  • 过往匆匆悔之不及

    过往匆匆悔之不及

    我们以为的开始,到了后来才知——其实从未开始人生总有那么一个人,你愿意为他抛弃所有……她本以为遇见了,后来才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好,在最后生命倒计时时,她脑海里一片空白……冤枉、抛弃,让她跌落,但她也会爬起来,最后才发现她是因为没有机会……过往匆匆悔之不及,到底谁亏欠了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