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500000050

第50章 盛气凌人的态度要不得

布施:以种种施,得种种福

在佛经里,布施喻如农夫耕田,好的田地能获得丰收。同样的,多布施给贤德之人,能为大众创造更多的福利,为自己增添更多的福德。正如《四十二章经》中说:“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

第四十九节盛气凌人的态度要不得

佛家箴言

布施时心不恭敬,犹如在沙漠上种植谷物,得不到丰硕的果实。

——慧律法师

智慧解读

慧律法师认为,一个人对他人布施善行时没有秉持一颗恭敬的心,那他所做的布施算不得真正的布施,只是对自身所拥有的一种炫耀罢了,还是没能放下我执。这种布施就好比是在沙漠中种植谷物一样,注定收获不了丰硕的果实,还往往会颗粒无收。

修行法门

“嗟来之食”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带有侮辱性的或不怀好意的施舍。嗟:不礼貌的招呼声,相当于现在的“喂”。《礼记?檀弓下》说就曾说:“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其著作《东周列国志》中也曾写道:“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互相征战,老百姓不得太平,如果再加上天灾,老百姓就没法活了。这一年,齐国大旱,一连3个月没下雨,田地干裂,庄稼全死了,穷人吃完了树叶吃树皮,吃完了草苗吃草根,眼看着一个个都要被饿死了。可是富人家里的粮仓堆得满满的,他们照旧吃香的喝辣的。

有一个富人名叫黔敖,看着穷人一个个饿得东倒西歪,他反而幸灾乐祸。他想拿出点粮食给灾民们吃,但又摆出一副救世主的架子,他把做好的窝头摆在路边,施舍给过往的饥民们。每当过来一个饥民,黔敖便丢过去一个窝头,并且傲慢地叫着:“叫花子,给你吃吧!”有时候,过来一群人,黔敖便丢出去好几个窝头让饥民们互相争抢,黔敖在一旁嘲笑地看着他们,十分开心,觉得自己真是大恩大德的活菩萨。

这时,有一个瘦骨嶙峋的饥民走过来,只见他满头乱蓬蓬的头发,衣衫褴褛,将一双破烂不堪的鞋子用草绳绑在脚上,他一边用破旧的衣袖遮住面孔,一边摇摇晃晃地迈着步,由于几天没吃东西了,他已经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走起路来有些东倒西歪了。

黔敖看见这个饥民的模样,便特意拿了两个窝头,还盛了一碗汤,对着这个饥民大声吆喝着:“喂,过来吃!”饥民像没听见似的,没有理他。黔傲又叫道:“嗟,听到没有?给你吃的!”只见那饥民突然精神振作起来,瞪大双眼看着黔敖说:“收起你的东西吧,我宁愿饿死也不愿吃这样的嗟来之食!”

黔敖万万没料到,饿得这样摇摇晃晃的饥民竟还保持着自己的人格尊严,顿时满面羞惭,一时说不出话来。

本来,救济、帮助别人就应该真心实意而不要以救世主自居,一副盛气凌人的施舍态度。对于善意的帮助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面对“嗟来之食”,倒是那位有骨气的饥民的精神,值得我们赞扬。

布施也是将自己最富有的东西赠予他人,让众人在最需要的方面得到帮助,才是一种最好的。明明一个人喜欢文学艺术,非要帮他学习画画跳舞,就不是帮助了,等于强加给别人一个行为。佛家说施比受更幸福,一个善良、富有同情心、心胸开阔的人,会乐于帮人解围解惑,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是自己心灵的升华。

同类推荐
  • 圣经的故事

    圣经的故事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一部独一无二的书。它由不同时代的人用不同的语言写成,却极其贯通;它遭到无数的怀疑甚至诋毁,但最终它作为圣经经典的位置却丝毫没有动摇;它不是单纯的文学书、哲学书或历史书,但它是很多文学作品的源泉,哲学家不断地引用和讨论,它对犹太古史的详尽记载也远远超过其他民族的古史书。《圣经》是人类的伟大遗产。
  • 道家妙语话人生

    道家妙语话人生

    道家学派对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艺术等诸方面的重大影响都是不可低估的。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它作为中国人的处世修身之学,与儒家思想分庭抗礼而又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基本内核,它产生了老子、庄子两位世界级的大思想家,它的思想丰富了人类文明的精神宝库。《道家妙语话人生》在编选原文的基础上,主要选用了道家的、一些经典名著中的“妙语”,例如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华南经》、《列子》、《淮南子》,以及道教兴盛时期的一些著名代表人物,如阮籍、嵇康、陶渊明等人的经典“妙语”,在正文中,对“妙语”进行了阐释,用浅显的语言铺陈“妙语”的精髓,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妙语”的真正含义。
  • 持一句佛号 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

    持一句佛号 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

    女作家谭天,在沉寂几年后,集自己数年的修学和写《宽霖法师传》《能海上师传》的经验,发力在《持一句佛号?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中,用独特的视角,通过对四川乐至报国寺主持、四川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93岁高僧昌臻老法师一生修行的展示,告诉我们:切勿外求,回照自心,去掉执着,学会放下,完善人格,烦恼自解,为我们呈现了一条回归心灵家园的路。同时明示我们,在浮躁的当今,回归心灵家园的重要!在不安的2012年,为我们带来一抹清凉。
  •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全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在中国佛教界,《金刚经》流行得极为普遍,如三论、天台、贤首、唯识等宗派,都各有注疏。尤其是自唐宋以来盛极一时的禅宗,更与《金刚经》有深厚的渊源。宋代,出家人的考试,有《金刚经》一科,也让我们从中看出《金刚经》的弘通之盛!
  • 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你忙,我忙,他忙。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办公室里人们忙忙碌碌,工作台前人们废寝忘食……有人忙出了功成名就,有人忙出了事半功倍,有人忙出了身心疲惫,有人忙出了迷惘无助……
热门推荐
  • 机器人侦探阿熏④

    机器人侦探阿熏④

    我站在距离地铁口五百米远的巷口,手里捏着一盘光碟,四下张望。“哎,大叔,大叔,这种碟片要不要看下吗?有颜色的喔!”如果见到猥琐的大叔路过,我便会凑上前去,露出萌死人的笑容,向他推销光碟。你猜对啦!我就是贩卖那种光碟的小贩,和传统的贩卖盗版碟片的妇女不同的是,我背上背的可不是什么小孩子,而是JANSPORT的双肩背包。一旦有风吹草动,我就像兔子一样逃得飞快。
  • 我在帝都建洞天

    我在帝都建洞天

    悲催的杨星带着一个经营种田类系统穿越到了平行世界。开局千亩地,建设全部靠人气。我这里有举世无双的美酒、延年益寿的珍馐、滋阴养颜的白……咳咳……灵丹妙药,家里面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大家都超喜欢里面得儿!对了,来访请认准地址,第三十七洞天——“星灵宝华天”PS:墨晗是女生!墨晗是女生!墨晗是女生!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书友群:775404673,答案:杜樾。
  • 神话之妖族天庭

    神话之妖族天庭

    牛莽得到混沌钟中天帝传承,穿越到神话世界,建立妖国,重现上古妖族天庭。以人族命格,重铸妖族天庭!
  • 遇你不误终身

    遇你不误终身

    初见时,她把他给强吻了,他说一定要她百倍奉还再见时,他拿出了两个小红本,对她说:“都结婚了,你是不是应该表现一下”。然后,他与她天天相见,目的只有三个:造人,宠老婆,赚钱养家。可是,当造人计划已经完成的时候,老婆却突然跑路了,卖噶的,这是个什么情况?
  • 一米阳光恰是我

    一米阳光恰是我

    十八岁的喻森酒不仅把自己的初恋整没了,还从第一千金成了乡下小妞。这初恋的事好说,大不了再找一个,可是,这千金的身份……啧啧啧,难哪!于是……唐大少来活了。ps:“三木,你看,这唐家少夫人的身份可高档了,你要试试吗?”“不要,太累!”“那个,我私房钱可多了,你……”“嘶,私房钱啊……”“对对对!”“可以退吗?”“啊?”唐大少蒙了“我说,你能退不?万一质量不好,我找谁哭去?”“这,你试试不就知道了!”喻小姐仔细思考了一下,好像也是这个理“那好吧!”从此之后,喻小妞又成了唐少夫人。并且她发现,这货根本不支持退货啊!!!最重要的是,还要货到付款!!!
  • 抽象的人性论剖析(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抽象的人性论剖析(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所有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在世界观上都是历史唯心主义。必须看到抽象的人性论的危害。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揭示了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反映,因而没有抽象的、全人类共同的人性。毛泽东阐述了在阶级社会里只存在阶级性的道理。邓小平十分重视批判抽象的人道主义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包括“经济人假设”、超阶级的民主、抽象的公平观、“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等等,都是以抽象的人性论为理论基础的。批判抽象的人性论,任重而道远。
  • 公主留步,在下求抱抱

    公主留步,在下求抱抱

    遭逢巨变,异乡十载,痛失娘亲,韬光养晦,终荣华归来。长公主闻人霁月殿下有点迷茫,原本自诩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却不想转身栽在一个书生手上。他递上折子,弹劾她顽劣成性。她翻个白眼:“喂,你的折子。”他挑眉笑,“不,是你的折子。”
  • 曜浊星昀

    曜浊星昀

    “你说这歪门邪道终归不会被大统所接受,我便要让世人看到,所谓的大统不过就是站到巅峰之上的人所决定的,今天的我就是要告诉你们,如今的大统,就是你们所不屑的歪门邪道!”
  • 网游之笙笙如歌

    网游之笙笙如歌

    作为一个优秀的胖子,如歌不仅体重碾压众人,其它方面也是优秀的耀眼啊~闯游戏,得美男,谁说女子不如男!
  • 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与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公路之旅

    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与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公路之旅

    讲述了畅销书《无尽的玩笑》作者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和《滚石》杂志记者一同踏上新书全国宣传之旅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在为期五天的公路旅行中,华莱士讨论了从孤独到哲学,从电视到现代诗歌到爱情,当然还有写作的一切。滚石记者和大卫·华莱士的公路之旅,这本是两个作家的对话,却完全不掉书袋,从很普通人的角度入手,慢慢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