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2200000018

第18章 假设法(3)

在情况B下,1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二不能迟于1月1日,否则随后的那个星期一将是1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一。因此,杰瑞是1月1日开始去健身俱乐部的,而汤姆是1月7日开始去的。于是根据(1)和(2),他们两人在1月份去健身俱乐部的日期分别为:

杰瑞:1日,5日,9日,13日,17日,21日,25日,29日;

汤姆:7日,12日,17日,22日,27日。

因此,汤姆和杰瑞相遇于1月17日。

28.判断性别

因为三人中有一位父亲、一位女儿和一位同胞手足。如果A的父亲是C,那么C的同胞手足必定是B。于是,B的女儿必定是A。从而A是B和C二人的女儿,而B和C是同胞手足,这是乱伦关系,是不允许的。因此,A的父亲是B。于是,C的同胞手足是A。从而,B的女儿是C,A是B的儿子。因此,C是唯一的女性。

29.猜扑克牌

所有扑克牌的情况如下:

30.结的影子

对于绳子上的3个相交处,共有8种可能的交错情况。其中只有2种能形成一个结,所以概率是1/4。

31.猴子的谎言

(1)假设小猴子的话是假的,那么小猴子摘的桃少于大猴子,大猴子就只有1个,这是矛盾的。所以,小猴子的话是真的,小猴子≥大猴子,大猴子摘的桃不可能是1个。

(2)假设中猴子的话是假的,中猴子摘的桃少于小猴子,小猴子是2个,所以中猴子就是1个。那么,大猴子的话就成了假的,而且必须是大猴子摘的桃少于中猴子,这与(1)矛盾。所以,中猴子的话是真的,中猴子≥小猴子,小猴子摘的桃不可能是2个。

根据(1)、(2)可知,可能性有以下几种:

(3)大猴子2个、小猴子3个、中猴子3个。

(4)大猴子3个、小猴子3个、中猴子3个。

在(4)的情况下,大猴子和中猴子是同样的,但是,大猴子又撒了谎,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3)是正确答案。即大猴子2个、小猴子3个、中猴子3个。

32.酒吧问题

每个参与者只能根据以前去的人数的信息归纳出策略来,没有其他信息,他们之间更没有信息交流。

这是一个典型的动态博弈问题,这是一群人之间的博弈。如果许多人预测去酒吧的人数多于60,而决定不去,那么,酒吧的人数将很少,这时候预测就错了。如果有很大一部分人预测去酒吧的人数少于60,因而去了酒吧,则去的人很多,多过60,此时他们的预测也错了。因此一个作出正确预测的人应该能知道其他人如何作出预测的。但是在这个问题中每个人的预测信息来源是一样的,即都是过去的历史,而每个人都不知道别人如何作出预测,因此,所谓的正确预测是没有的。每个人只能根据以往历史“归纳地”作出预测,而无其他办法。阿瑟教授提出这个问题也是强调在实际中归纳推理对行动的重要性。

因此,对于这样的博弈的参与者来说,问题是他如何才能归纳出合理的行动策略。

例如,如果前面几周去酒吧的人数如下:

44,76,23,77,45,66,78,22

不同的行动者可作出不同的预测,例如预测:下次的人数将是前4周的平均数(53),两点的周期环(78),与前面隔一周的相同(78)。

通过计算机的模拟实验,阿瑟得出一个有意思的结果:不同的行动者是根据自己的归纳来行动的,并且,去酒吧的人数没有一个固定的规律,然而,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去酒吧的平均人数很快达到60。即经过一段时间,这个系统中去与不去的人数之比是6040,尽管每个人不会固定地属于去酒吧或不去酒吧的人群,但这个系统的这个比例是不变的。阿瑟说,预测者自组织地形成一个生态稳定系统。

这就是酒吧问题。对于下次去酒吧的确定人数,我们无法作出肯定的预测,这是一个混沌现象。

首先,混沌系统的行为是不可预测的。对于酒吧问题,由于人们根据以往的历史来预测以后去酒吧的人数--我们假定这个过程是这么进行的--过去的历史人数就很重要,然而过去的历史可以说是“任意的”,未来就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值。

其次,这是一个非线性过程。所谓非线性过程是说,系统未来对初始值有强烈的敏感性。这就是人们常常说的“蝴蝶效应”:在北京的一只蝴蝶扇动了一下翅膀,最后导致美国华盛顿下了一场大暴雨。

在酒吧问题中,同样有这样的情况。假如其中一个人对未来的人数作出了一个预测而决定第n天去还是不去酒吧,他的行为反映在下次去酒吧的人数上,这个数目对其他人的预测及第n+1天去和不去的决策造成影响,即第n+1天中去酒吧的人数中含有他第n天的决策的影响。而他对第n+2天人数的预测要根据n+1的人数,这样,他第n天的预测及行为给其他人造成的影响反过来又对他第n+2天的行为造成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第n天的决策的效应会越积越多,从而使得整个过程是不可预测的。

生活中有很多例子与这个模型是相同的。比如社会上经常举行的所谓大众评选活动,如全社会进行的“十佳运动员”评选活动、电影爱好者的“百花奖”的评选活动。在这些投票过程中,对于每个投票者的激励是:他如果“正确地”选中某些人,比如“十佳运动员”的评选,不仅要选中10个人,而且顺序也要正确,那么投票者将获得某种奖励。但是如何才能选中“正确的”人选呢?有“正确的”人选吗?得票多的就是“正确的”吗?严格地说:得票最多的是第一名(比如“十佳运动员”中的第一),得票次之的是第二名(如“十佳”运动员中的第二名),等等。因此,投票者能够选中的话,或者说被他提名的能够当选的话,关键是猜测到别人的想法。猜测对了,你就能获奖;猜测错了,你则不能获奖。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没有正确与否,或者谁应该选上、谁不应该选上的问题,而是投票的人相互猜测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当然舆论的导向作用是很大的,它似乎告诉人们某某人是其他许多人所要选的)。这个例子与酒吧问题的结构是一样的,只不过评选是一次性的,没有过去的历史可以归纳。

另外一个例子是,每年高校招生或研究生报名都呈现出混沌现象,考生通过各种渠道弄清以往专业的报名情况,因为一个简单的道理是:如果报名的人太多,竞争太强,被录取的可能性就低。考生一般根据以往几年的情况来推测当年报名的情况,然而这会造成不准确预测。当考生看到以往几年报名的人很多时,他会想下次人还很多,因而他不敢报名。一旦大多数考生这么想,下次报名的人反而少了;反之,则又多了。这与酒吧问题有一致的结构。

33.花瓣游戏

后摘的可以获胜。首先,如果先摘的人摘一片花瓣,那么,后摘的人就在花瓣的另一边对称的位置摘去两片花瓣;如果先摘的人摘了两片花瓣,那么,后摘的人在花瓣的另一边摘一片花瓣。这时还剩下10片花瓣,而且被分为相等的两组,每组5片相邻的花瓣。在以后的摘取中,如果先摘的人摘一片,后摘的人也摘一片;如果先摘的人摘两片,后摘的人也摘两片。并且摘的花瓣是另一组中对应的位置,这样下去,后摘者一定可以摘到最后的那片花瓣。

34.理性的困境

A提方案时要猜测B的反应,A会这样想:根据理性人的假定,A无论提出什么方案给B--除了将所有100元留给自己而一点不给B留这样极端的情况,B只有接受,因为B接受了还有所得,而不接受将一无所获--当然,此时A也将一无所获。此时理性的A的方案可以是:留给B一点点,比如1分钱,而将9999元归为己有,即方案是99990.01。B接受了还会有001元,而不接受,将什么也没有。

这是根据理性人的假定的结果,而实际则不是这个结果。英国博弈论专家宾莫做了实验,发现提方案者倾向于提5050,而接受者会倾向于:如果给他的少于30%,他将拒绝;多于30%,则不拒绝。

这个博弈反映的是“人是理性的”这样的假定,在某些时候存在着与实际不符的情况。

理性的假定与实际不符的另外一个例子是“彩票问题”。

我们说理性的人是使自己的效益最大,如果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则是使自己的期望效益最大。但是这难以解释现实中人们购买彩票的现象。

人们愿意掏少量的钱去买彩票,如买福利彩票、体育彩票等,以博取高额的回报。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们自己的选择理性发挥不出来,唯有靠运气。在这个博弈中,人们要在决定购买彩票还是决定不买彩票之间进行选择,根据理性人的假定,选择不买彩票是理性的,而选择买彩票是不理性的。

彩票的命中率肯定是很低的,并且命中率与命中所得相乘肯定低于购买的付出,因为彩票的发行者早已计算过了,他们通过发行彩票将获得高额回报,他们肯定赢。在这样的博弈中,彩票购买者是不理性的:他未使自己的期望效益最大。但在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彩票存在,也有大量的人来购买。可见,理性人的假定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当然我们可以给出这样一个解释:现实中人的理性的计算能力往往用在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高效用”问题上,而在“低效用”问题上,理性往往失去作用。在购买彩票问题上,付出少量的金钱给购买者带来的损失不大,损失的效用几乎为零,而所能命中的期望也几乎是零,这时候,影响人抉择的是非理性的因素。比如,考虑到如果自己运气好的话,可以获得高回报,这样可以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效用,等等。彩票发行者正是利用人存在着“低效用的决策陷阱”而寻求保证赚钱的获利途径。

同类推荐
  • 智慧比拼(智商总动员)

    智慧比拼(智商总动员)

    《智商乐园》是智商总动员系列丛书,智商总动员系列丛书让你在开心中学习,在学习中益智,在益智中快乐,永远是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追求。本系列丛书是一片快乐的阅读天地,童趣但不幼稚,启智却不教条,它能让你开心一刻,思考一回。在开心中学习,在学习中益智,在益智中快乐,永远是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追求。翻开《智商总动员》——轻轻松松让你踏上寓学于乐的智慧之旅!
  • 古堡秘影的故事

    古堡秘影的故事

    科幻故事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诞生于19世纪,是欧洲工业文明崛起后特殊的文化现象之一。人类在19世纪,全面进入以科学发明和技术革命为主导的时代后,一切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文艺题材,都不可避免地要表现未来的科学技术。而这种表现,在工业革命之前是不可能的。
  • 第七条猎狗

    第七条猎狗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
  • 变个模样吓吓你

    变个模样吓吓你

    假如生命的密码编错了程序,假如基因的片段出现了问题,我们身边的动植物会变得离奇怪异。幸好,大自然出错的秘密已经被科学家破译,如今新型的“怪模样”们闪亮登场!想知道科学家用什么高招变出这些“小怪物”的吗?跟着本书去生物实验室走一遭,包你不虚此行。
  • 闪闪奇遇记二:淡水龟王子

    闪闪奇遇记二:淡水龟王子

    《闪闪奇遇记二:淡水龟王子》善良英俊的王子被施了魔法,变成了弱小无助的淡水龟,偶遇主人公闪闪后,他将如何自救,如何恢复魔力并打败邪恶的巨人呢?
热门推荐
  • 宠婚撩人:娇妻不下嫁

    宠婚撩人:娇妻不下嫁

    【新文:重生甜妻:总裁,请矜持!】她遇到的他是一个结婚三年不回家的人。他们的感情就像隔着一个太平洋,林阑月受够了,递上一纸离婚协议书,将他甩了。 ”喂,你干什么,你回家睡你床上。”她无奈又气愤地说道。 “再吵,我就吻你。” “你混蛋。” “唔唔唔……”某人被强吻了。情节一 她望着他对和她长得一模一样的南凝,温柔之至。 不料她已经忘了曾经爱到骨子里的人,却一笑而过。 他狠心的把她推到在满是玻璃渣子的地面上。当他破落,蹲在无人的街口,暗黄的灯光,拉长他的影子,他怪自己,瞎了眼,引狼入室。当他望着远处走来纤细的身影……
  • 空山,马草

    空山,马草

    本书收入作者的一系列名篇,《喊山》《天下》《黑雪球》《黑口》《黑脉》《天殇》《守望》等。作者本人与笔下女性息息相通,也似乎被这种奋斗和坚忍的力量所感染,理解她们的悲苦与不甘,抚慰她们的心灵创伤,不懈书写她们的故事。
  • 调皮王爷俏皮妃

    调皮王爷俏皮妃

    一朝穿越,她从一个21世纪的白领律师米佳换身为古代少女梅芯雪。她的身份是先皇的私生女,却是三位帝皇的挚爱,她一生向往自由,却被爱情所拌,当历经种种,她一心摆脱皇宫牢笼的生活,却一生身不由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百里夜行操(罪推理事务所)

    百里夜行操(罪推理事务所)

    孤儿院突发灭门惨案,孤胆追凶者,也成为一名真正杀手。王的遗腹子和僵尸王、黑道大佬交锋实录!在异世界追击怪兽,又在现实世界遭遇埋伏。经历背叛、生死、屈辱、复仇和存亡,参悟天书秘密。带你窥探这个时代的黑暗角落,领略触目惊心的潘多拉魔盒世界!主人公有着双重身份,在两个世界里穿梭调查。情节紧凑、紧张度强烈。
  • 谁是我的替身

    谁是我的替身

    到了五月,文菊的婚事终于定了下来,她和邱国喜决定国庆节结婚。文菊的意思,结婚的时候不摆酒席,两个人去一趟北京,看看天安门和故宫,看看升国旗,再登一下长城,婚就算结了。邱国喜绝对服从文菊的安排,他知道文菊长这么大除了县城哪都没去过,借着结婚逛一下北京,也算是割草打兔子,一举两得。文菊已经二十八岁,在梨树沟这样的偏远山村,二十八岁已经是个非常吓人的年龄了。梨树沟的女孩,都要在二十岁的时候把自己嫁掉。好的女孩自然不愁嫁,就连那些有残疾的也留不下。
  • NBA之我手感正热

    NBA之我手感正热

    “叮,任务完成开启手感正热模式!”一个神经刀从冠军角色拼图到独当一面的球队核心……
  • The Mystery of Marie Roget 玛丽·罗杰奇案(英文版)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双脚请落地

    双脚请落地

    一次疏忽,注定与众不同。一次淘气,注定劫后余生。一次次的遭遇质疑,一次次以实力证明自己。“肖执,你就去办一个残疾证,放着白给的优惠条件你不用,你是不是傻呀!”“我是残疾人吗?我不过就是走路特别了点儿。”这就是肖执。一个从来都不承认自己是残疾人的男人。一个永远想要以实力证明自己的男人。面对轻看自己人的白眼儿,他以自己的本事怼回去,面对轻看自己人的冷嘲热讽,他以坚韧和坚持向所有人证明,他有本事成就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这并不是一个励志的故事。而是讲述了一个痴迷于‘电’,曾被认为,只配当一辈子电工的男人的故事。之所以说它不是一个励志的故事,不过是因为,每个人都要生存,却是生存的法则不同。
  • 爱上双面人

    爱上双面人

    纵观社会,容得下“娘炮”的,只有cosplay和古风圈。菘蓝和好友北冥有鱼,一起成立工作室,将cosplay和话剧结合推出新式话剧。只有在这里,他是清冷美艳的柳公子,他的美貌得到了别人发自肺腑的喜爱。迄今为止,他的人生中一共出现三个他自己。他是一个“病人”,是间歇性人格分离症,还是这就是原本的他?似真似假,已无法分辨。直到颜氏闯入他的生活,菘蓝的三个“我”,才彻底乱了。无问东西,页游向手游过渡时期,“夫妻双双所向披靡”,她帮他屡次度过难关,解救公司于危机之中。而在大局跟前,信任危机爆发,他却亲手将她送进了监狱……————————看积极向上职场女精英如何拯救人格分裂的男老板。非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