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46900000001

第1章 过客(自述)

7月15日,并不是一个好日子,这天是鬼节。而我就是那天出生,仿佛天意似的。我被称作“鬼娃娃”。

大抵是因为这个,我极少过生日,名字也特异得很。似猫非猫的,叫郝喵。据说,猫是天堂与地狱之间的使者,我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唉,算了,谁叫父母执意认为,凑合一下。

可是,有一天老爸醉酒后告诉我,原本我是叫“郝猫”,后来登记名字的人拼错成“喵”。干脆,他们觉得改名麻烦,不改了,就这样。我是否该庆幸我不叫“郝猫”,否则就是“好猫”。后来,还是没能逃脱这个梗。也许我只能呵呵。

记忆中,曾有一人总爱叫我“好猫”,然而那是“曾有”。这是我最不愿提及的,写下,也许自己才能发泄,抑或是让自己慢慢的,慢慢的忘却。说什么呢我。记着,才会让自己更加明白那份痛,去成长。

借用《大耳朵图图》中的一句话:友谊是个奇怪的东西。这话说得还有些早,因为后来,我因一句话交到一位真心朋友。真心换真心吧,虽曾受过伤,幸运女神也会来敲我的窗,我一直坚信着。

“好猫”,“好猫”……就用小A来代替她的名字吧。

说出来还是有些伤感,就是一些小事,对,就是那么微不足道。

小A曾是我童年时的玩伴,可有一天,她变了,不知从何时起,变得让我觉得很陌生。时常问自己是不是自己也变了。

“小A,一、二、三”我们互相亮出试卷。“啊,又考砸了!”我眯着眼睛,偷瞄她的试卷,心里窃喜,她考的分数比我高。这样她就不会被她母亲骂了。“你后面怎么错这么多,这儿怎么没写呢?”小A皱着眉头。“哈哈,考睡着了嘛。”其实,真正原因只有我知道。我的母亲和她母亲一样都有争强好胜的性格。

第二天,我“光荣”地顶个肿包上学,又青又怪疼的。小A也没来安慰,当时的我,可能就像,后来何休对我的评价一样“傻”。母亲曾对我说过离小A远点,你们可以做朋友,但绝不能深交。记得,当时我还很愤怒地盯着她。

是年少无知,还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母亲是对我好的。可惜,我没听进去,依旧我行我素。认为小A永远都是我的好姐妹。

后来呢,渐渐有她的朋友来问我“她妈妈是不是在美国工作”这类话题。原先我总是一愣,随后以为她的朋友总在开玩笑,却不曾想过那是她的谎言,也许是小A的虚荣心作祟吧。

我依旧每次考试故意算错,不写。可是,她的分数还是没我的高(后来才知道的)。小A一次又一次用假分数来满足她的谎言。众所周知,纸包不住火。

谎言拆穿。

当我过去安慰她时,小A说:“我恨你,你每次都有我没有的成绩,还炫耀,说话带刺。”心寒,炫耀吗?她每次拿出的成绩都比我高,我被母亲打时,她却在一旁偷笑(母亲告诉我的),挑拨我和其他同学的关系,莫须有的坏话……这是我认识的她吗?既熟悉又陌生。

彼此的承诺,我迷茫了。

是羡慕嫉妒恨吗?我没有羡慕过她的成绩,我想做的从来只是最好的自己。

这段友谊,只是不美好的记忆,黑碎片似的小插曲,不知怎么命名。

俨然总有那么一个人是自己人生中的过客。

同类推荐
  • 满目星辰皆似你

    满目星辰皆似你

    黎晰在遇到车祸时,爱了段瑾瑜五年。两年后醒来时,一个陌生男人出现在了她的世界里,处处护着她。后来恢复了记忆,她才知道段瑾瑜早已爱她入骨,甚至比自己对他的深爱还深爱。---黎晰:“段瑾瑜,你对于我爱了你那么多年,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段瑾瑜:”娶你。“只见男人从书桌里拿出了两张红色的本子,打开一看,却发现是两人已经领的证。 段瑾瑜:“还有什么要求?” 黎晰:“……” 算了,这辈子满足了。
  • 大脑的颠狂梦境记录

    大脑的颠狂梦境记录

    记录梦中发生的故事,可能有逻辑,也可能没逻辑。
  • 贪图温暖

    贪图温暖

    东西方的传说总有许多相似之处,在东方是a,在西方是b,但a和b是一个事物。
  • 一朝清雪梦浮生

    一朝清雪梦浮生

    本是丞相千金,只因爱上一见钟情的书生,甘愿抛下身段下嫁与他,怎知狼子野心的他只是利用她做踏脚石,最后合伙自己妹妹毒害与她,重生归来,那些欺她,辱她之人都将偿还与她。
  • 生活卷(文摘小说精品)

    生活卷(文摘小说精品)

    这是读者俱乐部主编的一套书籍,里面包含青春、情感、家庭、校园、情境、师生、社会、父母、智慧等诸多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阐释了它们的意义,是一本伴随人生的书籍,也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好书系。在《智慧卷》里面,文字充满智慧,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感受到来自智者的声音,启迪我们去探寻生命以及生活的意义,值得一读!
热门推荐
  • 决葬

    决葬

    一道金色剑光斩断天地,斩断时空,身着金甲的少年手握长剑缓缓走出,淡紫色的眼眸洞穿世界,世界的法则在其周身渐渐破灭。“这个世界,葬谁,听凭吾意。”
  • 时光从未见遥远

    时光从未见遥远

    她是老师眼中的乖乖女,沉默呆板的外表下藏着一颗躁动不安的心。他行事乖张唯独在她面前成了温暖美好的少年。被迫告白,初吻被夺,一起闯祸,她一路躲躲闪闪,他霸道的横冲直撞,“喂,傻丫头,我喜欢你!”“时重!你能不能不要追着我!”“亲都亲过了,我可是要对你负责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炎炽穹苍

    炎炽穹苍

    这是一个三界同修的时代,凡人修真,神魔修圣,都只为争天地河山,夺万物定乾坤。一个凡人为情为义,误闯这大神话时代,上一世在三界无数强者面前他被视为蝼蚁,眼睁睁看着至亲至爱相继死别却无能为力,这一世在觉醒之血与邪尊残魂的帮助下他如涅槃重生,定要炎炽穹苍。她是天界圣女,杀伐果断,万神敬仰,周身不沾一粒尘埃,却为了他一次次对抗天命,弑神杀佛。这一切只因一次下凡历劫,让他们相遇,结为凡间夫妻。看轩子夜如何从一个凡人转变成一代邪尊,与一众生死之交抗衡三界势力,又如何为一世情缘踏碎凌霄。一切的一切是天命的掌控还是上古的阴谋?
  • 三国演义中的三十六计

    三国演义中的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在《三国演义》中运用最精彩的当属赤壁之战,假使操作谋略得当,精心筹划,以百万之师去克不足十万之师,真的有可能大功告成。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曹操就可能统一天下。不料,东吴年轻的都督周瑜,谋略得当,筹划精密,再加上诸葛亮的帮助,一举打败了曹操,使曹操统一天下的希望化成泡影。再如彝陵之战,陆逊谋略得当,战术正确,用以逸待劳之法大败蜀军,几乎活捉刘备,不但挽救了东吴,也奠定了自己在东吴的位置,一举成名。另外,三国演义中出了几位超级谋略大师。诸葛亮是中国老百姓心目中智慧的化身,曹操是不折不扣的谋略大师,周瑜和陆逊是三国里的美男子,也是英雄少年,一个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一个战败了世之枭雄刘备。
  • 命案目睹记

    命案目睹记

    有那么几秒钟,两列火车平行行驶在一起。在这恐怖的瞬间,伊丽莎白确信自己见证了一场谋杀。还能是什么呢?一个男子残忍地箍紧了一个女人的喉咙。而伊丽莎白只能透过车厢窗口徒劳地望着——女人的身体瘫软了。而火车,也开远了。
  • 一曲离骚

    一曲离骚

    “你是上辈子修了多大的福气,这辈子能找到我这样能文能武,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美女当女朋友啊?”那个女孩俏皮的看着慕容挽秋,就像春光透过枝叶,撒下一地的温暖。“估计是前世造了太多的孽,让我还没来得及游戏人生,就中了你的圈套,再也逃不掉。”慕容挽秋整了整衣装,眼角余光瞄到慕华拿起了擀面杖,顿时没了风度的落荒而逃。“女王饶命,我跟你开玩笑呢!”“你说的是心里话,别跑”只是最初的那个他,再也不见。
  • 厉少威武:狂宠小保姆

    厉少威武:狂宠小保姆

    他是厉氏总裁,也是有名的高冷王老五,而她是保姆的女儿,也是被继母欺侮的灰姑娘;他对她势在必得,她却心系他人。为了救自己的母亲,她成为了他的私有情人,当一颗心逐渐沦陷,她又该何去何从……
  • 蒙古剔修改稿

    蒙古剔修改稿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师叔要成仙

    师叔要成仙

    1,项远,一个寂寂无闻的人,在即将结束美好大学生活时不小心遭了雷劈。毫无征兆地一了个命,呜了个呼,落个英年早逝。虽然感觉死的有些冤枉,不过想到人世间没有什么亲人,也没有什么让他留念的,早死早超生也没有什么不好,所以便也安心地跟着其他死鬼排着队等着喝孟婆的那碗杂汤。哪曾想就差三个人就轮到了他的时候,一个与地狱鬼差阴沉样貌相反但却浑身酒味儿的白胡子仙人踏云而来,像老鹰抓小鸡般的把他给捞了起来,告知他即将成为第1001个成仙的幸运者......
  • A Spy at the Heart of the Third Reich

    A Spy at the Heart of the Third Reich

    In 1943 a young official from the German foreign ministry contacted Allen Dulles, an OSS officer in Switzerland who would later head the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That man was Fritz Kolbe, who had decided to betray his country after years of opposing Nazism. While Dulles was skeptical, Kolbe's information was such that he eventually admitted, "No single diplomat abroad, of whatever rank, could have got his hands on so much information as did this man; he was one of my most valuable agents during World War II." Using recently declassified materials at the U.S. National Archives and Kolbe's personal papers, Lucas Delattre has produced a work of remarkable scholarship that moves with the swift pace of a Le Carra thril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