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推歌《情字难》王巨星那版。
……
天海戏剧学院中的一间小放映室里,墙上的银幕此时正播放着剪辑准备好的纪录片,而台下在场的观众仅仅只有两人。
成青山,路遇。
一老一小这会都没有说话交流的意思,都是在全神贯注的看着这一篇属于路遇一个人独立完成的作品。
整部作品长达近五个小时,内里全片充斥着大量的不固定摇晃镜头,没有打光,没有录音,没有以往国内剧组里的那些花花道道,甚至和业内所有的纪录片都不一样。
全片粗糙野生感十足,没人会觉得这是一个成功导演拍出来的不成熟作品。
而就观感来说,这种个人情绪浓烈的作品会给人造成一种强烈的不适应感,镜头摇晃带来的晕眩和焦躁等等情绪会让普通观众看着极为难受,甚至于破口大骂。
但也正是这种粗糙,这种不适,这部作品才更能让外人感受到其中的个体辛酸。
贫穷,落后,淡然,偷猎,血腥,死亡,逃离。
这是关于第一个篇章非洲之行给人带来的感受,哪怕绝大部分的片段都被人为的加上了马赛克,动物的伤口和人类的尸体看起来都不怎么明显。
但配上路遇那事后冷静的旁白解释,那股血淋淋的味道还是冲出了屏幕,冲进了人心当中。
这可不是拍戏,摇晃的偷拍镜头让它看起来比电影电视剧真实了太多,而它本身也就是真实发生过的每一件事。
翻开第二个篇章,战乱之地四个大字出现,黑暗落幕,画面开始淡入行车路上和固定视角的优美风景。
黄沙戈壁,绿茵丛生,偶尔剪辑出的各国风土人情配上人们的笑容让观众看的心情也极为舒适。
但开头的那个标题仍会是一根刺一般埋在所有人心中。
这些关于风景的片段包含了很多,有非洲,有大草原,有思想封禁的伊朗人文,亦有流离失所的伊拉克和叙利亚。
优美的风景过后,片段开始明显朝着情绪低落化出发。
破落街道上看不见希望的当地商贩,围在新车旁嬉笑玩闹的当地孩童,等画面来到差异化巨大的哈尔塔这座城市时。
阳光,别墅,泳池,这个城市的富人区从远处看像是长在沙地上的吸血畸形物。
对比之下,大路隔开的另一边城市简直布满了各种创伤,战火荼毒,残垣断壁,甚至于民不聊生。
镜头忽然转变,画面里开始出现了一对风格明显的阿拉伯母子,别人不知道,但路遇却仍然记得这两个消失的生命。
母亲萨米尔,孩子赛里木。
接下来的画面既温馨又残忍,哪怕观众席上的路遇早已经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甚至于亲身经历,但他还是忍不住的闭眼不敢去看。
熟练的阿拉伯语交谈,对面孩子和母亲语气里真挚的喜爱和感谢,温暖过后,是对观众来说突如其来的残忍。
“砰!砰!砰……”
一连串惊天巨响,镜头又恢复了以往的摇晃不固定,等车轮声停止再回头,镜头下的画面却早已是一片火海,碧蓝的天空之上也沾染了一长串尾烟留下的痕迹。
急促的喘息伴随着镜头的颠簸移动,画面里原本活生生那对母子此时却是呈拥抱状的化作了一团火焰。
沉默,除了火焰燃烧的细微咯吱声,整个画面安静压抑的厉害。
画外传来内尔森不甚熟练的英文,这个充满男人气息的声音也给面前的这一团火焰下了最后的死刑宣告。
路遇剪去了自己和内尔森的交谈,镜头缓缓推进,路遇那一直以来的标志性嗓音开始悄然响起。
“战争、动乱,无知者挑起的生灵涂炭,每一个发动袭击战争的人都是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
这是他们的家园,但他们却活的苟延残喘,世人常说和平,但和平不应该只是一句虚言,呕……”
声音很干,路遇也没把最后自己的呕吐剪掉,没有马赛克,没有遮掩,烈火焚烧的躯体就这么明晃晃的出现在镜头里,这种景象看的人为之反胃,更何况还有路遇在一旁助攻。
成老师这种遇事面不改色的人都开始咳嗽,更别说之前看过完整纪录片的公司众人。
画面在一片火焰中无声落入黑暗,再亮起时已经又是一段新的开始。
蜂拥而至的人潮,密密麻麻的推搡,再到亚裔冈本挥斥方遒的演讲,一道道整齐排列的队伍。
到这,那个让人心疼至极的马拉卡才刚刚出现。
一抹精灵般的鲜艳红色,一段客观揭人伤疤的交谈。
镜头下,小女孩马拉卡的眼中是强忍的泪水,挥手挡住自己的脆弱是不属于这个年纪的倔强。
那一双明亮大眼睛后的情绪极具震撼力,那一串接**静的回答也极为让人心疼。
这是处于没有战乱国家的人没法体会到的。
他们的不甘,他们的害怕,他们的无能为力我们只能通过一些文字或者影像去感受到一点点,但也只是一点点。
压抑过后,接下来的画面又顺其自然的换上了沿途的风景,不用刻意,路遇就是简单的调度了一下画面,再不动声色的将男孩扎马和斯特兰一家埋进剧情。
野草丛生,几近荒废的住所,墙上的蜘蛛网,属于孩子的梦想,阳光下笑容灿烂的斯特兰父女两人。
当斯特兰以自拍形式拿到摄影机时,可能别人还没意识到接下来的发生的事。
一段关于谎言与父爱纠缠的对话响起,大胡子斯特兰的脸上是孩童看不懂的苦涩笑容,而琪雅这个三岁的小女孩是一无所知的哈哈大笑。
笑声里是童真,是开心,亦是来自父亲对她的无私付出。
画面开始淡出,片段从琪雅的笑声里戛然而止,再亮起时,微微抖动的镜头和不停变换的画面也提示着众人又掀开了一个新的篇章。
但这个看起来风沙遍地篇章却极其短暂,短暂到最后房子里一闪而过的白人和阿拉伯人还没看清就又被切换了画面。
而再往后,是整个纪录片最后的十分钟,也是路遇仅有的不是亲手拍摄的片段。
军事交火,坦克轰炸,战斗机投弹,火箭炮发射,小男孩原子弹,这些全是美军战争的影像。
还有战火后的家园,无家可归的流民,被枪指着的小孩,防护网后被阻拦的各色人种照片。
而这些,在这最后的十分钟里,他们都是黑白的。
全片四个小时,路遇没有露面过,有的只有他的声音,但这最后的十分钟,路遇到底还是明晃晃的开始恶心人。
不过这种东西也不用去明说,有心人如果懂,他们也自然会懂。
最后十分钟结束,黑暗落幕,全员制作人员名单上的各种职务后有且只有一个名字。
那就是路遇!
——
推荐票,收藏!
开始恢复日更,然后尽力四千字以上,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