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15600000074

第74章 被制度化

看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这已经是第二次看了,跟第一次看不一样的是,再不关心剧情走向,而是更关心讲述的方式和每一个细节。

电影是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讲述的,讲述人是瑞德,那个在肖申克监狱混得最开的人,什么物资都能弄到,有点黑白通吃的意思。

用第一人称视角的好处就是,可以用大量的旁白来推进故事的发展,但这种视角又不是全知全能的,有很多留白供观众思考。

这一次,对我来说,最有冲击力的是“制度化”这个词,可能第一次看的时候,我还是个学生,对这个词并没有多大感触,当时最受冲击的是“希望”和越狱的全过程,可能是随着年纪的增长,关注点发生了改变吧。

“制度化”这个词出现在布鲁克斯自缢以后。

布鲁克斯在肖申克监狱待了几十年,因为识字的原因,他被安排到监狱的图书馆工作,在那里,他觉得自己是一个体面的人,是一个被需要的人,有一种强烈的存在感和安全感,可是,他马上就要被释放了,而且还安排了住宿和工作,可是他却很不安,已经离不开这个或许早年厌恶,但是越来越给他安全感的地方,他甚至想通过伤害狱友的方式,继续留下来,但最后被劝下了。布鲁克斯出狱之后,那双衰老又惊恐的眼神告诉我们,他已经完全没有能力适应外面的生活了,带着一身病痛,怎么也做不好安排的工作,可是,当他还在肖申克的时候,笑容和谈吐是那么自信而从容,一切都改变了。最后,他长期失眠,选择自缢而亡,离开这个再也无法融入的世界。

几个狱友一起讨论布鲁克斯的死因,瑞德说,这就是“制度化”:这里的高墙很奇怪,刚开始你讨厌它,慢慢地你适应了它,再后来你就离不开它了。

有时候我想,平等、自由难道不是每一个人的追求吗?尤其对于身陷囹圄的人来说,还有比自由更渴望的东西吗?

可是看了这部电影我才知道,有些人向往自由,就像关不住的鸟儿一样,可是有些人向往的是某个固定程式下的安全,自由远没有安全那么重要。

所以,当瑞德出狱之后,他住在布鲁克斯曾经住过的房间,看到他在墙上留下的字,做着同样的工作,也受着失眠的困扰,甚至,上班的时候,每次上厕所都需要喊“报告”,得到批准后才能顺利解决,想想在肖申克,他混得多么如鱼得水,差不多是最有能耐的人,但是在这里,他体会到了和布鲁克斯同样的孤独和无助,只是幸运的是,瑞德有安迪给予他的“希望”,而布鲁克斯什么都没有。

以上是囚犯被制度化的例子,影片中还有两个人,演绎了另外一种形式的制度化。

与瑞德和布鲁克斯不同,典狱长和牢头并不是生活在高墙内的人,他们有人身自由,有工作,有收入,还有社会体系对他们的认同。可是当逃税漏税、行贿受贿东窗事发以后,牢头就像影片开头的那个胖子一样哭哭啼啼,即使他一直在肖申克工作,对肖申克的运行体系了如指掌,他也无法面对即将进入的世界,因为他将从一个制度化走向另一个制度化,充满未知的恐惧。还有典狱长,当他知道自己即将接受审判时,宁愿开枪自杀,也不愿步入另一个制度体系里。

从本质上来说,典狱长的自杀和布鲁克斯的自杀并没有任何不同,都是无法离开熟知的那一套制度体系的表现,瑞德和牢头的恐惧也没有任何本质的区别,不过是一个惧怕高墙,一个惧怕外面的世界罢了。

再想想我自己,从学校里毕业了,开始上班,也受不了朝九晚六的生活,更讨厌前台的打卡机,认为它禁锢了我的自由,压抑了我的天性,但是有什么办法,你已经长大成人,不可能再向父母伸手要钱,必须要通过上班来获得生活的保障。慢慢地一年一年坚持下来,看到打卡机没有那么讨厌了,甚至还经常在听到它说“谢谢”以后,回应一句“不用谢”,这何尝不是一种“制度化”?

而且,还有更夸张的,记得以前在报纸上看到这样的新闻,一个领导干部退休了,依然改不了上班时候的习惯,每天在老伴的菜单上圈阅,并且签上“原则同意”的意见,当时只是觉得好笑,难道退休了不好吗?有那么多自由的时间可以支配,可以养养花,种种草,多么有滋有味。现在就理解了,当一个人习惯了一种程式化的生活,是很难改变的,他的语言以及行为模式都会打上习惯的烙印,无法根除。

所以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么多已经退休的人,却不能适应退休后的生活,只要条件容许,都特别愿意被返聘,想要继续发光发热是一方面,想要挣点养老钱也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恐怕是对“制度化”的认同。

还有,天捷现在虽然风雨飘摇,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留下来?据了解,誓与公司共度难关的有,但只是极少数的创业者,因为他们见证了公司的成立和发展,有很深厚的情结;也有为了破产清算后的遣散费留下来的,但这类人并不多;更多的是因为,已经习惯了这家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运行模式,跟同事们也彼此熟悉,试想,换了另一个环境,需要多久才能迎来这样的熟悉感和归属感?

比如我,为什么来到海源以后,会经常想起之前的同事,相处久了有感情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我想念那种在熟悉的人事里工作的感觉,没有孤立感和无助感,相反,很有安全感和归属感。

这些都是“制度化”,只是没那么极端而已。

难道就没有人主动打破这种“制度化”?

当然有,比如马云,他在卸任时说:“不当阿里巴巴董事长,不等于我退休,我是不会停下来的,阿里巴巴只是我很多梦想中的一个而已。”他还说:“世界这么好,机会那么多,我这么爱热闹,哪里舍得这么年轻就退休离场。”

这就是一种“破”,是对既有生活、工作模式的放弃,让一切归零,这需要莫大的魄力和勇气。

所以,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有打破重来的勇气,做那只向往自由的鸟,借着自己的努力,能飞多高就飞多高,总有属于自己的一方自由天空。

同类推荐
  • 恶魔天使的花季

    恶魔天使的花季

    男:要我离开你根本不可能,离开你除非我死女:要是这件事情过了,以后我们就不要再联系了好吗男:你想断绝关系?是这样吗?你说啊,你说啊……
  • 离婚中转站

    离婚中转站

    被前夫背叛的心理医生李黎,在参加户外运动时认识驴友董维,两人因兴趣爱好成为情人,却因为两家的孩子走上红地毯,又奏起了锅碗瓢盆交响曲,开始了磕磕绊绊的再婚生活。
  • 目所难及之处的真实

    目所难及之处的真实

    一个学生,在一次意外中遇到了一个改变他命运的人。造化弄人,他们都死了。又在另外的地方,共同经历了种种令人难以置信的事件。究竟是他们铸就了结局,还是结局选择了他们,这一切,正在阅读这段文字的你,有答案吗。
  • 疯子加拐子

    疯子加拐子

    一个莫名出现在李家屯中的疯女人一个游手好闲多年的光棍废柴搭伙加凑活,沉默与反抗都只是生活的缩影
  • 快乐家园

    快乐家园

    在乡村无忧无虑的生活,开开心心的过好每一天,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美好。
热门推荐
  • 白河桥

    白河桥

    《白河桥》是部长篇抗日小说,主要讲述了大薛庄青年毛草、郭大强、薛翰臣与日本人高桥兄妹之间的感情纠葛以及他们不同的人生道路。他们都是青春洋溢的年龄,本该享受属于这个年龄的美好情感,结局却是薛翰臣设计的白河桥被炸,而翰臣和幸子也被巨大的烟尘吞没了。战争把一切都毁灭了,不仅有人的肉体,还包括原本纯洁的灵魂。
  • 一人之我是谁

    一人之我是谁

    “我发现身世之谜,永远都是那么难找到答案。”可是何名偏偏就摊上那样的事,无名无姓,不分黑白,不知来自何处,还好有一个同类。从此踏上寻找身世之谜的路……
  • 传习录

    传习录

    本书是明代哲学家、心学大师王阳明的代表作,《传习录》一书是王阳明与其弟子、友人的部分对话、书信汇集体,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阳明心学及其发展的重要资料。
  • 卿本贵胄云中帝

    卿本贵胄云中帝

    一朝魂穿到了架空女尊世界,成了闻名长樾的花痴草包不说,爹死娘娶侍还有个敌视她的妹妹……这都不算什么,关键是后院的夫侍一个个心怀鬼胎。一身红衣如烈日灼眼的邪肆花魁勾着嘴角笑:“她是我掰倒敌家的契机。”白衣如雪、浅笑温柔的商人眯起细长的狐狸眼:“她是我的商机。”瞳如月华挥洒、眸似冰珠剔透的黑衣世子抱剑闭眼:“踏脚石罢了。”酒窝浅浅、笑容腹黑的少年轻拂着蓝色的衣摆歪着头:“若不是想玩一场有趣的‘游戏’,谁理她?”淡青长衫着身的淡沱公子眼光微垂,浅色瞳眸无波无澜:“是谁都一样。”她轻啧了一声,“谢绝利用,请和离书上签字。”
  • 探龙九局

    探龙九局

    华夏大地有龙脉,传闻龙脉下面镇压着失传的华夏九鼎。为了寻找华夏九鼎,引发了一系列的故事……
  • 一个高考落榜生的成才之路

    一个高考落榜生的成才之路

    1998年夏天,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黑色难耐的季节,也是我人生路上品尝到挫折与痛苦的一个苦夏。这一年,我高考落榜了。在世俗的眼里,考上大学是当今社会走向人生正道的第一个关口,可17岁的我却偏偏在人生这个最紧要的关口重重地摔了下来。七月里,每个家长都在拿孩子的成绩互相攀比着。考得好的,无疑是很长面子的一件事情,得意地在人前炫耀。而那些子女成绩一般的家长,也只好在人前打着哈哈,背地里掩饰不住伤心和失望:一是为自己多年来含辛茹苦好不容易拉扯大的子女在这个所谓的“黑色七月”交给他们的一份并不满意的答卷,二是为子女今后的命运担忧。毕竟,在我家乡所在的那个小城里,高考成绩是衡量子女今后的人生能否成功的关键,也是茶余饭后人们最好的谈资。
  • 自圆乾坤

    自圆乾坤

    人出时是一张白纸,所做的一切,就是其上的内容。有人说,冥冥中早有定数,纸上的内容也是如此。少年懵懂入世,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终局将成时,有不甘心者,要改写定数...
  • 绝世婚宠

    绝世婚宠

    一年前。在监禁,束缚,失格这些下三滥玩意儿的迫使下,她一咬牙,就豁出自己去帮了他。时间辗转一年后。她,从威风凛凛的驻外记者沦落为不受重视的小娱记,没钱,没势,没后爹,只有一颗高智商脑袋。他,仍然是名门贵胄,首席总裁,说一不二的霸主,为人低调却让各国征要闻风丧胆。什么?只有爆他花边儿新闻才能复职?谁不知道他是女人绝缘体,这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过,不服输的她决定接受挑战,没料就给他造料,豁出小命儿也要去采访那个军火巨头。可谁知道招惹容易,摆脱难,从此小命儿就彻底由不得她掌控了。◎她说,“老公,明天我要去F国采访。”“去吧。”他欣然点头。背后,冷眸一凛,他拿起电话,轻易一句话决胜于千里之外,“停止对F国一切军火供应。”薄唇一扬,没军火连仗都打不成了,看你怎么采访,还不乖乖回家!◎一个是崇尚世界和平的反战分子。一个是恨不能导弹满天飞的战争贩子。这就是一个俩激进分子互斗互爱,边爱边宠的故事。深情一对一,男主腹黑强大,女主机敏顽强,狂宠无虐,结局完美团圆。◎吐血推荐【姒锦】都市文《史上第一宠婚》二叔史上最强《《婚情-撩人》纯爷们狂制爱《溺爱成瘾》渣男金女先上后爱《步步惊婚》擦枪走火的旷世奇恋
  • 你不会永远孤单

    你不会永远孤单

    本书是作者历年来创作的短篇故事集,共21篇,包括:《谁能骗了何三堂》、《爱也好恨也好有你就好》、《粗鲁的父亲》、《不负如来不负卿》、《夫妻井》、《都是一样的娃》、《费恩的良心》等,故事短小精悍,表现亲情、爱情、友情,以情感张力感染人,在本丛书中独具风格。
  • 摄政王,属下慌恐

    摄政王,属下慌恐

    母亲斗不过姨娘,怒极放火,全家葬身火海?——不怕,不怕,她福大命大,逃过一劫。夫家要以正妻之礼娶平妻?——有什么了不起,她和离下堂腾位置。师父被追债躲进茅厕?——不怕,她倒卖消息,给冷酷摄政王当侍卫,赚银子还债。太后、郡主合谋整她?——不怕,你有张良计,我有摄政王这个过墙梯。晋太子劫走她,圈禁在太子府?——不怕,本姑娘嫁过人下过堂,又不是没见过男人!神马?摄政王要娶她?——怕什么怕,本姑娘嫁过人下过堂…既然诚心可见,还是考虑考虑吧…*片段一一曲终了,何清君如释重负,令狐薄意犹未尽。“再吹一曲。”“…啊?”令狐薄闪着寒光的眸子睨着她,不说话。何清君顿觉不寒而栗,心里将他车裂一百次,面上却是低眉顺目:“是。”樱唇轻启,笛曲响起,是一首《月下会》。令狐薄皱眉,这曲子欢快是欢快,只是吹曲者太过生涩,把欢快畅然的曲子吹得很是晦涩难忍,让他有种想起身捂住她嘴的冲动。“换一首。”“啊?换…噢。”换成《乐淘淘》。令狐薄眉毛一挑,“本王说换一首。”何清君汗滴滴地又换成《月下会》。令狐薄嘴角连抽数下,有点抓狂,“何姑娘,请问你会几首曲子?!”何清君讪笑,施礼,“其实…只会两首。”令狐薄顿觉一群乌鸦在头顶飞过,两首?!这也敢大言不惭叫做会吹笛?还附庸风雅地别一支玉笛在腰间唬人?*片段二令狐薄淡淡却又坚定地道:“本王要娶你。”“砰——”某人晕倒。…令狐薄坚定地站着,何清君坚定的晕着。“何清君,你是本王的护卫,我们天天相伴,你能逃避到几时?”“…”能逃到几时算几时。“何清君,本王既非断袖,亦无隐疾,是个正常的男人。”“…”她又没验过,谁知道正不正常?“本王至今未娶的原因,是个隐秘,只能告诉本王的嫡王妃。”“…”那就去告诉你的嫡王妃,不要打扰她继续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