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盛传少林寺有七十二绝技,但却鲜有人知,七十二绝技之上兀自有“玄”“妙”“慧”“罡”,四大奇技之分。
妙而又奇者,是为“擒龙功”。此功需以大成境界龙爪手作奠基,加以非凡悟性、机缘,方可窥得门径。数百年来,习得此功者只手可数,乔峰更是当世唯一。
玄而又奇者,为“四相伏魔阵”。此为少林寺戒律院维持法度、护院卫寺之阵法神功,由戒律院四大护法金刚所习。此功若成,单只一人之力,便可媲美任一七十二绝技;若是四人四相齐聚施展,更是威力绝伦,无人可匹。
那四名老僧正是戒律院四大护法金刚,胖者法号不嗔,瘦高者不贪,无眉者不惧,长眉者不痴。
四人见楚凌昭软硬不吃,袖间鼓荡,已然准备出手将其降伏。
那自称余容的少女道:“少林寺便是一群蛮不讲理的和尚吗?话不占理便要动手施暴!”她不识得楚凌昭,却是厌恶四位老僧做派。
四僧均是一怔。不痴僧合十一拜,道:“阿弥陀佛,看来女施主不知个中缘由,便请退候一旁,莫要掺和进来。”
楚凌昭道:“姑娘且先退回医馆,此处不甚安全。”说话间,双目扫过众人,但见在场众均是摩拳擦掌、蠢蠢欲动。
那少女亦看出场面情势,点点头,步履蹒跚返身至医馆大门,轻叩门环,连同那一脸怯容的门僮进入馆内。
楚凌昭拔出背后慈悲剑,凝神看向四僧,道:“诸位大师,出手罢!”这四位老僧俱面蕴神光,显是内力深湛之辈,他深感当前遭逢乃是生平之最,因而不得不以自身最大依仗应对。
不嗔回身对众人道:“众位江湖义士见谅,我等交手恐伤及旁人,恳请诸位退开数丈。”只听得一人说道:“四位大师,铲除武林败类,我们义不容辞!”
余众齐呼:“不错!大家一起上!铲除败类不需遵守江湖道义!”“不错,大家一块为武林除害!”叫喊声交相应和,远远传了出去,引得四下鸡犬交鸣。
众江湖豪杰适才听闻诸僧只想将他擒拿回少林寺盘问,然他们却想借此机会杀人扬名,又岂会甘心旁观?
楚凌昭冷笑一声,道:“欲取我性命,需得清楚自己斤两!”说着,右手慈悲剑反手一劈,只听得“嗡”一声,一声轰响随之传来,医馆大门边上一架板车应声一分为二。
那板车离他足有两丈,众豪杰见状,无不噤若寒蝉。
四僧均是眉心一紧,暗自感叹,此子之剑气竟凌厉如斯!不嗔合十再道:“诸位英雄还请退去,免得伤及自身。”
眼下众豪杰见识过楚凌昭厉害,再是不敢出声叫嚣,纷纷退开五六丈外,生怕一不小心便给他剑气分尸,只留下几支火把,插在墙头照明。
四僧双手合十,各自道出法号。不痴道:“楚施主武功高强,我等师兄弟需得齐上。”楚凌昭道:“无妨。”四僧齐颔首,身形一闪,已然齐头出招,或拳或掌,或指或爪,一并袭至。
楚凌昭长剑挽个剑花,迎上不嗔僧铁掌。佛门武功修为往往与心境脱不开干系,适才他见得不嗔僧容易动怒,料想对方武功应是四僧当中稍弱者,是以率先针对。
不嗔虽自诩铁掌刚猛,但适才见过他那一道剑气,当下亦不敢正面直撄其锋,收右掌出左爪,抓向剑身。其余三僧招式业已赶上,封住他周围要害。楚凌昭当即变招,慈悲剑迎面画出一道剑圈,稍稍逼退四僧,随后飞身退开两丈。四僧身形一闪,各自占据一个方位,封锁住四面八方。
楚凌昭暗想,对方站位似乎有甚门道。便在这时,东首不贪僧忽然举掌直进,一记掌刀迎面劈至。楚凌昭慈悲剑一挺,直刺他腕下神门穴。剑掌未触,不贪僧收掌矮身,避过这一剑,左掌拍向他右腹。楚凌昭在三尺外业已感到那掌风之凌厉,慈悲剑一转,剑刃斜削对方左臂,逼退掌势。
倏地,背面一道风啸传来,楚凌昭身子微侧,拍出左掌,正好对上西面不嗔僧铁拳。掌拳力道对冲,不嗔连退两步,楚凌昭借此反冲力道猛然朝着北面一劈,只听得嗡一声,一道无形匹练压向袭来的不痴。
不痴面色大骇,双掌前拍迎上剑气,掌力剑气相互对撞,地上尘土飞扬,吹得他两道长眉瑟瑟飞舞。
楚凌昭背后一声哧响传来,南面不惧僧终于动手,指力冲向他腰背命门穴。楚凌昭四面环敌,避无可避,已然不及反应,唯有暗运真气护体。那一指力道撞上腰间,他顿感腰间一麻。四僧见他动作稍滞,便即一道围上,临近他周身五六尺处却又倏然停下。
但见四僧围着他各舞双臂,却又不做进攻,楚凌昭也只是呆怔站立,不予回应,场面甚是诡异。
旁观余众瞧得生奇。有人道:“四位大师这是作甚?”另一人道:“你们瞧那魔头似乎没了动静!”又有一人道:“想是四位大师施展了摄魂之术。”余众闻言,均是深以为然。
四相者,乃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谓四相伏魔阵,乃是以高明手法舞弄出虚幻四相,将人拖入幻境之中,摄魂夺魄。
楚凌昭身居其中,经历生老病死,陷入恩怨情仇,偿尽喜怒哀乐,看遍人世沧桑。两行热泪盈眶,他忽然感觉人生已经完满,从此无欲无求,自己就该这般闭上眼睛睡去。如是想来,渐觉眼皮沉重,甫欲合上双眼,上丹田泥丸宫内中竟尔燃起熊熊烈焰。他脑中感到灼烧之痛,怒目圆睁,大呼一声:“啊!”
四僧见他摆脱幻觉醒来,无不感到骇然,此功便是单人施展,亦可轻易迷惑任一武林高手,现下四人一齐发功,竟尔制不住他一人!然四僧终究禅定功夫了得,见势不妙,立时一齐发掌拍去。
“哼!”楚凌昭冷哼一声,上身朝后一个仰倒,慈悲剑贴胸画了个圆。四僧单掌迎至,皆给划出一道口子,立时退后三步,点穴止血。
楚凌昭吃了一次亏,心中对四僧这手摄魂之术颇为忌惮,心想:“此招式乃是迷惑双眼,教人产生幻觉,那我便灭掉火光,看你们如何施展!”心念动处,右剑、左掌齐出,拍灭墙头那几支火把,随后一舞慈悲剑袭向四僧。
黑暗中,双方已然交手上百招。
这时人群中有人喊道:“快些续上火把!”四僧同时撤手,齐动身形,护住那点火之人。
眼见四周火把逐一点亮,楚凌昭面色一沉,心想:“这四个老僧显然想要再度施展摄魂邪术。”双脚一点,便即跃上一侧房顶,展开身法,往东面奔去。
四僧见他开逃,连忙纵跃跟上,众豪杰亦叫嚷着向东面涌去。
楚凌昭向东奔出三四里地,忽然折而向北,奔行里许,又转向西行。四僧只道他慌不择路,殊不知他是为了摆脱那群好事的江湖虾蟹。
奔行一个时辰,五人已然一齐来到太湖边上,再往西便是太湖。楚凌昭倏然驻足,四僧亦是一同止步。
黑夜之中,太湖边上闪着几盏渔火,四下里兀自飞着几只萤虫,一闪一闪,煞是美丽。
四僧再度将他围住。不嗔道:“楚施主,你已无路再逃,休手与老衲四人上一趟少林寺罢。”
楚凌昭默不作答,长剑一挺,便即迎上四僧……
适才众江湖义士中,有一人随众追出半里地后,径自折了回来。火把照处,但见他身披一袭白色缎袍,头戴一顶书生方巾,腰间插着一支精金铁扇,脸上兀自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淫笑。
风流书生白日遭到楚凌昭欺压,在众江湖义士面前丢了面子,心里头便时刻想着如何报复。适才他见到五人交手情境,料想楚凌昭难以逃脱四僧追击合围,便即对那少女起了歹念。
风流书生举着火把,悄然摸至医馆门前,轻轻叩响门环。门内传来一道稚嫩声音:“可是楚公子?”风流书生心念一动,答道:“楚公子叫我前来护卫牡丹姑娘周全。”
那门僮虽然半信半疑,但依旧开了大门。风流书生拔步即进,对那门僮问道:“牡丹姑娘现在何处?楚公子叫我前来将她带到安全之所。”门僮疑心道:“适才你不是说要来保护她周全吗?”风流书生道:“此处不甚安全,外头那群江湖英雄若是折身回来抓人,你这小小医馆招架不住!”那门僮见他郑重其事神色,心头疑虑便即消去,引领其朝西厢房走去。
黑暗中辨物不清,楚凌昭无需再顾忌对方摄魂之术,剑招或大开大合,或精短玄奥,和四僧斗上千余招,气势不减分毫。
四僧固然内力深厚,但每人皆是五十左右年纪,缠斗良久,已然感觉气息不顺。四人见他生猛如斯,心中均感骇然,暗想此子内力深入渊海,犹胜己方一众,如此缠斗下去,迟早落败。
不惧僧跳离战局,调节气息,大声道:“诸位师弟,夜不辨物,我等顾虑伤及对方,不敢全力出手,但如此缠斗下去对我方不利!”说罢,再度闪身加入战局。他直言不讳,丝毫不在意楚凌昭反应,显然成竹在胸。
其余三人均觉有理,出招之际已然不再忌惮,一时间掌风、拳分呼啸不绝。
四僧合练武功二三十载,彼此之间业已心有灵犀,当下心头少了顾忌,出招如行云流水,威力大增。这四位老僧除去诡异摄魂之术,各自身兼一两门绝技功夫,但造诣比之玄真玄心颇有不如,胜在彼此配合无间,逼得楚凌昭暗暗叫苦。
他向来不惧怕任何对手,只是这几日偿尽了名声败坏之苦,生怕伤了诸僧,自己再添恶名,是以出招往往留了三四分余力,此消彼长,自然落入下风。
只见不贪僧面露微笑,左手拇指和食指搭上,便如捏了一朵鲜花一般,向前一递,右手五指对准左手轻弹。楚凌昭借萤光瞧见这么一副笑容,顿时心生警兆,急忙偏开身子。果不其然,不贪僧弹指之际,连听得五声嗤响,显是极为厉害的指力。楚凌昭早有预感,竟是教他悉数避开。
不嗔见他抢身过来,两只铁拳立时迎上。当下楚凌昭和四僧相距丈内,他偏身躲指之时,已然和不嗔近在咫尺,但见对方双拳袭来,慈悲剑回挡不及,左手剑指便这么一戳,只听得一声风吟,不嗔应声倒跃两丈外。
不痴僧收招上前,问道:“师弟可是受了伤?”
不嗔连点左肩几处穴道,止住血流之势,说道:“这厮指力竟如刀剑一般锋利!怕是他和我们四人过招时候,留了余力!”
不痴面色沉重道:“师弟所言不虚,他一人独斗我们四人,过手千百招兀自这般气定神闲,内功积蓄显是远超我等。玄真、玄心二位师兄正是由剑道高手所杀,普天下能以剑术胜我少林寺二位高僧者,恐怕只此一人。”言外之意暗指楚凌昭便是杀人凶手。
楚凌昭虽远在两丈外,却也听得清二人所言,适才出招伤人不过是情势所逼,说道:“玄字二位大师虽为我所伤,在下却无杀人之意。当中显是有甚阴谋,有人想要嫁祸于我。”
不惧冷哼一声,左手钳制住他木剑,右手一记掌刀,当胸劈去。不痴亦同时连点五指,五道多罗叶指力封住他周身。楚凌昭右腕一翻,慈悲剑挣脱不惧僧手心,横在胸前挡住不惧掌刀,左掌舞成一圈,迅速拍出,消去不痴僧指力。
劈空招式甚为消耗真气,二僧气劲攻势被化解,只好抢身上前贴身出招。但听得掌风霍霍,不消片刻三人又是交手上百招。
不痴探出右掌,欲给不嗔疗伤,却见得他举手阻止,说道:“师兄不必损耗真气,小伤无碍,当务之急乃是擒住楚凌昭。”不痴点点头道:“师弟在此歇息掠阵,我去相助二位师兄弟。”说罢,脚下一轻,复归战局。
三僧愈斗下去愈是心惊,对方真气似乎源源不绝、永无止尽,剑招亦是灵巧多变、不拘行迹,叫人瞧不出破绽。四僧自忖,如此玄妙武学,应为当世一绝,何以江湖上却未有见闻?
只因楚凌昭这一手剑法,乃是萨因陀以密宗诸般绝学“喂养”出来,是他一人独有,因而不名于世。
十几年前,萨因陀发觉他身具剑术异禀之时,便传以东派密宗绝学,同时也是少林寺剑术绝技“离相寂灭剑”,其后又以其他密宗绝学操练其剑术,终使他练成独属的“无我离相剑”。所谓“无我”是为“忘我,脱去旧态”之意,他不辨道途便是受此所累。“离相”则为“不着相”之意,此剑术有形无相,无固定招式套路,但每一招、每一式皆如天成,天生便克制其他招式,尤以兵器招式为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