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8400000291

第291章 惊变(二)

“皇帝陛下遇刺了?”朱元璋不敢相信地站了起来。

“是的,内阁已经颂发戒严令,南京城从即时起由大内亲军接管,城内外所有陆海军、巡防营必须待在营地里不得擅动,听候进一步的命令,此外向南京卫戍区大都督府、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布政司、都督府的命令也已经发出。在属下来之时,内阁侍郎以上官员已经奉命向阁台汇集,大内亲军已经在内城布防,并开始接管外四城,封锁夏浦、全慧等码头和各大要道。”

“陛下现在情况如何?”

“属下不知,传言说陛下在从夏浦回来的路上就遭到狙击手刺杀,已经受伤,这次又中暗箭,不过据当时在场的人说切切实实看到箭矢射中了陛下的右胸,现在陛下已经被大内亲军护送回宫,而侍从司也传下命令,从南京陆海军总医院调集名医入宫。除此之外就没有更多的消息。”

朱元璋的眼睛里闪过一道光芒,他不由自主地坐回到椅子上,双手紧紧地握住椅子的扶手,青筋毕露。报信的部属识趣地站在一边,屏住呼吸,一言也不敢发。

过了一会,随从的声音打破了室内的寂静:“老爷,部里来人了。”

“请进来。”

“尚书大人,部值班官员接到内阁紧急传令,各部尚书、侍郎立即到文华殿议事。”

“好的,知道了,我即刻动身,王侍郎他们都通知到了吗?”

“回禀大人,卑职在来府上的路上看到各部尚书、侍郎大人正在往文华殿赶,其中有王大人。”

“你先下去吧。”

朱元璋背着手在室内走来走去,神情看上去非常焦虑纠结,一直站在旁边不做声的心腹部属开口道:“大人,要不要请徐大人过府议事?”

“不必了,天德这会应该已经在往武英殿赶了,怕是找不到人了。”朱元璋烦躁地摆摆手道。说实话,徐达、汤和这些老兄弟并不赞同自己的野心,总是苦口婆心地劝自己,虽然朱元璋知道这些老兄弟看在多年的交情份上不会对自己有坏心,但是一种有隔离分歧的不舒服总是横在心底。李文忠是自己的外甥,但是他在上完南京陆军军官学院、在部队历练两年后,对皇帝陛下已经是顶膜俯拜了,这让朱元璋这个当舅舅的心里总有些疙瘩。

“大人,徐大人的随从过来了。”

“啊,快点请进来。”

“大人,我家大人让小的带句话。”

“快说!”

“是的大人,我家大人说,请大人赶紧去文华殿,这是最稳妥的一步。”

朱元璋的脸颊不由抽搐了两下,真不愧是自己的生死兄弟,在这当下微妙之际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可是就这样去文华殿,继续当内政部尚书?不,我不甘心,我要拜相封侯,我要建不世功业,一个声音在朱元璋的心底呐喊着。

朱元璋知道大明人才济济,文的方面,不要说最得信任的太平派,就是江西学派、北方学派的底蕴也不是朱元璋所能仰视的,培养出来的顶尖人才朱元璋是只能望其项背。武的方面,朱元璋知道自己打仗连徐达都比不过,更不用说傅友德、丁德兴、冯国胜、邓友德等一大批名将,而且学院派的俊才们正在迅速崛起。朱元璋文不成武不就,能走到今天这一步,他自己都知道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运气和淮西出身的缘故,再想进一步,做到大学士,已经是千难万难了。

想立非常之功,必行非常之事,朱元璋一直在心里跟自己这么说着。

“大人,陶先生前来拜访。”

“请进!”朱元璋努力让自己沉下气来,神情恢复到古井不波的状态。

“朱大人。”陶希言看上去很是兴奋,双眼更加有神,不过带有一丝红色,有点像得手的野狼一般。

朱元璋挥挥手,心腹部属悄悄地离开房间,室内只剩下朱元璋和陶希言两人。

“朱大人,该动手了。陛下已经驾崩,该是你挺身而出,拥立太子继位之时了。”陶希言淡淡地说了一句。

“陛下安危如何,大明兆亿军民为之牵挂,你怎么敢妄言陛下的生死呢?”

“路上中了一枪,城门外又中了致命一箭,而且那箭上可是淬有剧毒。”

陶希言脸上还是那样风云淡定,不过朱元璋心里却像是被什么给狠狠咬了一口。这些文人,狠毒起来不比粗鄙武夫弱。

“而且我还听说在陛下接见蓝玉、李文忠两位将军时抓住了一个未遂的刺客,是李文忠将军的副官,朱大人,李将军应该是你的外甥吧。”陶希言轻轻地说道,朱元璋的耳边却像是响了一声炸雷。

是谁在李文忠身边安排了刺客?这个未遂的刺客又是谁?朱元璋大脑里迅速转了几圈,脑海里不由自主地冒出一个人,周向东,老兄弟周兴德的儿子,当初周兴德没有回来,但是他儿子却被带了回来。由于是多年老兄弟的唯一血脉,朱元璋对周向东也非常照顾,送他上了南京陆军军官学堂,顺利当了一名军官。去年周向东突然跑来跟自己说,想去前线历练一二。朱元璋当时很高兴,觉得死去的老兄弟后继有人了,于是便托徐达将周向东弄到李文忠的身边,一边可以挣些军功,一边也好让外甥对他照拂一二。

想不到这个周向东已经早被人蛊惑了,不用说,肯定又是那套皇帝陛下估计设计害死周兴德一行人的鬼话。周向东年纪轻,血气方刚,自然容易被蛊惑,而且周向东涉世太轻,不知道朝中政治斗争的玄机,所以很容易被一面之辞给说服了。

陶希言现在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威胁自己吗?李文忠的副官成了未遂的刺客,在这皇帝陛下遇刺的敏感时期,李文忠当然是跑不掉,那么身为他舅舅的朱元璋又能置身事外吗?

“陶先生,你这是什么意思?”

“朱大人,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当今局势迷乱,需要有人出来澄清乾坤呀。”

朱元璋死死地盯住陶希言,就像一条恶狼看中了一只绵羊一般,可是陶希言不为所动,继续在那里慢里斯条地喝茶。

过了好一会,朱元璋脸色转缓,叹了一口气道:“陶先生,你要我怎么办?”

“出动巡防营,接管南京城,拥立太子登基,然后再抓这几个人。”陶希言说着递过一张纸条。

“胡从宪?张子美?陶先生,你这是什么意思?”胡从宪不是你江南学派的翘首名士吗?张子美不是你江南学派的大儒吗?怎么是抓这些人而不是淮西派的李善长、冯国用等人?

“朱大人,现在是求稳,只要太子登基便可从长计议。”陶希言的话朱元璋有点明白了。皇帝陛下遇刺驾崩,太子继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只要不过甚,无论是淮西派还是太平派,北方学派还是江西学派都无法拒绝这个大义。但是如果江南学派得势不饶人,逼得太紧,难免淮西派等派系不会出来翻脸,抓住皇帝陛下遇刺一事大做文章。而一旦翻脸产生冲突,占有强大资源的淮西派和太平派就不是江南学派所能抵挡的,就算临时拉拢源出一门的江西学派和北方学派,也不见得能占上风,毕竟人家在军队中占有优势,更何况江西学派和北方学派会不会落井下石?上次他们就是这么摆了江南派一道。所以只有保持稳定,让太子顺顺利利继位,江南学派再徐徐图发展。

“那这两人?”朱元璋指着名单上胡从宪、张子美的名字问道。

“我怀疑胡从宪是前元余孽,而且似乎与一位军方高级将领有勾结,张子美所在的余姚张家原本是绍兴府有名的大地主,可是现在其家族余地不过千亩了。”

朱元璋听到这里,不由对眼前这位三十多岁文文弱弱的书生高看一眼,真是好心计,好谋略,居然高明到了这个地步。胡从宪是前元余孽,这一点足以让他致命,不过陶希言只是怀疑,真实证据还需要让自己这个内政部尚书去缉拿,如果再将那位与其有勾结的军方人物查出来,淮西派也逃不离干系,更不敢乱说话了,毕竟这个时候军中将领除了学院派外大部分全是与淮西派有关联的;张子美所在的张家应该是江浙一带保守的大地主。

在大明新兴的工商大潮中,不少东南地区的大地主饱受冲击,他们有的人迅速接受新思潮,开始转变,以土地为资本入股工商业,不仅没有败落,反而更加兴旺,这些人不在少数;也有像张家那样的,思想保守,恪守祖上传下来的良田,结果日子越过越艰难,开始败落。而张子美应该是张家一族培养出来的读书人,原本图谋在仕途上取得一官半职,成为家族的“代言人”和“保护伞”,但是没有想到,家产败落了,张子美也没有在仕途上取得成功。对于张子美这种文人来说,家族的利益比什么都重要,所以他为了败落的家族干出一些“违法”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可能。

陶希言让朱元璋去抓这两人,即可以将谋逆弑主的罪名让这两人担过去,给各方面一个交待,也给各方势力做出一个江南学派很低调的样子,以免引起怀疑。虽然江南学派在某方面会受到一些打击,但是只要宋濂、刘基这些翘首名士不倒,陶希言、吴佑等中坚力量在,最关键的是从小受理学熏陶的太子继位,江南理学派的复起指日可待。

“陶先生,现在大内亲军已经接管内城和外四城,怕不好办。”朱元璋斟酌一会道。

“这需要朱大人和徐将军联手,先制住各方异动,然后擒拿胡张二人,再光明正大的入内城,接着护住东宫,保住太子,则一切大事可定。”

朱元璋琢磨了一下,觉得此事可行,当即答道:“那我就去行事了。”

看到陶希言消失的背影,朱元璋心里不由冷笑了一声,这个陶希言真的是好计谋,想来他早就看穿了自己和罗贯中不是真心与江南学派共事,可是此人居然能够毫无声色地忍受,与自己和罗贯中周旋,最后用计将自己生生逼住。想来这位陶先生似乎看透了自己的雄心壮志,的确,自己与江南学派三心二意没有什么,但是一旦皇帝陛下真如他所言,已经驾崩,如果不和他合作,那么可以预想这位陶先生会有后计,将刺君弑主的罪名让自己也担上一份,刚才言语中他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可是皇帝陛下就真的这么容易驾崩吗?在朱元璋心目中,皇帝陛下的心机深沉远在陶希言之上,加上他手里拥有无上的权力和几近无穷的资源,布置起来更要占绝对优势,难道就这样轻易败在陶希言的小伎俩上。

与陶希言交谈之后,朱元璋突然意识到,能够参与这场角逐的人物无一不是人精,陶希言有后招和连环手,皇帝陛下难道就不会有吗?现在最关键的是皇帝陛下是否还活着,如果真如陶希言所言,皇帝陛下已经驾崩,那么他的计谋可谓是天衣无缝,可万一皇帝陛下还活着,在这种局势下,不要说江南学派,就是淮西派这个庞然大物,皇帝陛下只要伸出一个小指头,就能将它连根拔起。

但是现在内城已经被大内亲军封锁,消息一点都传不出,倒是街坊里各种小道消息漫天飞,朱元璋犹豫了半天,最后决定做最稳妥的事情,那就是点起巡防营,先将胡从宪和张子美拿下,顺便把与胡从宪有勾结的那位军方将领挖出来,这样不管皇帝陛下是否还在人世,他朱元璋都是有功之臣。

来到南京城北城外第二巡防营驻地,朱元璋刚宣布命令,统领面带难色地说道:“大人,我刚接到命令,说各巡防营安守营地,不得擅动!”

“我是奉命去捉拿谋逆弑上的贼子,你敢违命吗?”朱元璋厉声喝问道。

听到这顶大帽子压下来,巡防营统领有些吃不住了,按制朱元璋这个内政部尚书是巡防营的最高领导,平日里他怎敢有一点违命,再说了,现在又是捉拿谋逆弑上贼子,要是放跑了那些嫌疑犯,他怎么敢担得起这个责任。

到了这个时候,统领也顾不上内阁的严令,点起两千巡防营,跟着朱元璋就出了营地,直奔北城的胡从宪、张子美两人的宅院。

骑在马上的朱元璋看着大门紧闭的南京内城,一种如虚如幻,一切未卜的感觉涌上他的心头。

同类推荐
  • 我的称号有属性

    我的称号有属性

    某系统说了,如果李切混成当代圣人,其属性连李二陛下都不敢轻易招惹!
  • 回到汉朝做将军

    回到汉朝做将军

    韩仓醒来后,发现自己竟然穿越到汉初,而且还是战神韩信之子,随后竟遇到项羽存世遗女,二人来了一场乱世邂逅。韩仓知晓古往今来的结局,且看他如何在这纷纭乱世中,开辟出一条属于他的史歌……
  • 朝为田舍郎

    朝为田舍郎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大唐天宝,顾青身着布衣从烟尘里走来,在长安皇城的大道上,看着鳞次栉比的华丽殿宇,一步,两步,步步生莲。他渐渐握住了这个强盛王朝的脉搏,也看到了饱受挫折打击的李隆基那张灰败阴暗的脸。俯下身,顾青微笑着对李隆基说:“陛下,您是否该禅位了?做个太上皇多好,天下事,臣愿为陛下分忧决断。”
  • 医国高手

    医国高手

    小医医人,大医医国。一个中医大学的高材生方致中穿越到清初明末,成为南明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帝朱由榔,国破家灭,强敌环伺,百废待兴,为免被诛的历史命运,开始了反清复明的艰难之路……。
  • 振南明

    振南明

    (书友群:三零九四二九一五九)崇祯十七年闯贼攻破京师,天子自缢殉国。内有贼酋流匪窃玺,外有鞑虏胡儿嚣衅,国破山河在......举国同哀之际,一个现代灵魂附身在太子朱慈烺身上。值此危急存亡之际,朱慈烺发出振聋发聩的疾呼:我大明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汉贼不两立,皇明不偏安!
热门推荐
  • 萌宝要去打怪升级

    萌宝要去打怪升级

    改为自写短篇小说集,努力保持周更中,主现代短篇与爱情短篇
  • 旧制度与大革命(政务版)

    旧制度与大革命(政务版)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开篇即写道:“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已经有前人绘声绘色地书写过,我不愿意再写。我现在所创作的这部书绝不是为了讲述这一段大历史,而是志在思考、研究、透视这一场大革命。”这部作品从宏观角度揭示了大革命的本质、使命与功绩,从中观角度解析了引发大革命的各种制度性诱因,从微观角度解析了引发大革命的各种社会性诱因。这部作品,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法国大革命,并从中获得历史的启示。
  • 此后再无余生

    此后再无余生

    一个女人、妻子、母亲、女儿的人生绝笔:认真活过爱过,才能好好告别。里格斯生长在一个有癌症基因的家族,在被确诊患病后,她没有失去自我、放弃生活,甚至还要面对母亲的离世;在与病魔抗争的同时,还要照顾患有先天性糖尿病的大儿子,以及关照两个儿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能够自然地接受妈妈将要离开的现实。里格斯的人生看似已天塌地陷,生活中的一切被打乱,但她的内心依然充满热爱,对丈夫、孩子、父母、亲友,以及书籍,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安然离去。
  • 当家主母

    当家主母

    身为宰相府的二十七岁当家主母,享的是荣华富贵,端的是大家风范,担的是灭门之险,操的是……卖白粉的心。时刻得防着虎视眈眈的三位姨娘,需竭力保住儿子岌岌可危的世子之位,还要管着整个府的吃喝拉撒,更糟心的是,这个宰相夫君太腹黑!
  • 重生之女战士

    重生之女战士

    她为救人被车撞死。重生归来她会开启怎样的人生呢?
  • 拉格朗日墓场(王晋康经典长篇科幻小说集2)

    拉格朗日墓场(王晋康经典长篇科幻小说集2)

    没有人明白为何老迈克二十年来一直看守着核废料场,直到一场大地震暴露了他的秘密——那里竟埋藏着数量巨大的核弹,而全球公约销毁核武器已经二十年!为掩饰这个秘密,美国政府迅速决定,租用私人飞船,把它们送到外太空的拉格朗日点销毁。被国家抛弃的老迈克将秘密卖给了恐怖分子,他们派出间谍,成功劫持了飞船,以向地球倾泻核弹为要挟,向美国政府索要高额赎金。而美国政府,却是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让飞船回来!地球的安全成为三方的筹码,人类在核威胁下战栗不已!飞船上的对峙惊心动魄,拉格朗日点危机四伏,在最后的关头,飞船船长,中国人鲁刚,绝然地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
  • 别拦我修仙

    别拦我修仙

    三更半夜,夜深人静,正是修仙时!б?????б?????б?????б?????一觉醒来,苏衍发现自己多了个修仙系统。修仙第一步熬夜是什么鬼?第七天,系统我信了你的邪,劳资再熬就要成修鬼了。各种作死任务的修仙日常。
  • 我温情的岁月

    我温情的岁月

    慕景非与温晴之间,一共有过4次求婚。第一次是温晴看到他的居民户口簿时,他玩笑似的问她:“我自己就有户口本,你要不要跟我结个婚?”第二次是他们在逛街时,温晴在精品店买耳钉,路过饰品区,随意拿了一枚银戒指往无名指一套,还没来得及欣赏,慕景非就挑眉,漫不经心地说:“没有想象中我给你准备的求婚戒指好看。你嫁给我的话,就可以戴钻石戒指。”第三次是两人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节目中打出一串近十年来,关于晚婚率跟不婚率越来越高的数据,温晴感慨了几句,慕景非忽然说:“我觉得这些数据不准确,我应该不会晚婚。你要不要嫁给我?。”第4次求婚,是温晴开的口。那是慕景非处于人生最低潮的时候,他身心俱疲,不确定那个勾勒好的蓝图,自己究竟能否实现。温晴拉着他的手,很坚定的告诉他:“你娶我吧,这样你就不会孑然一身了,我不是你的后顾之忧,我是你的坚强后盾。”
  • 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

    此版本《包法利夫人》为麦家、苏童、阿来、马家辉四位知名作家推荐版本,茅盾文学奖得主、作家苏童作序深读解读。这部小说讲述了对爱情抱有浪漫幻想的少女爱玛,满怀期待地嫁给了敦厚老实的医生夏尔。结婚之后,发现乡村医生夏尔并不能够给她想要的婚姻生活,开始向往憧憬激烈而传奇的爱情。婚后,她遇到了两任情人,但两位情人非但没有帮助身处水深火热中的她,反而都抛弃了她,绝望之中的爱玛只好服毒自尽,怀着悔恨和遗憾离开了人世。而医生夏尔在得知真相后也抑郁而终,留下了孤苦无依的女儿。此书中,福楼拜深刻探讨了当婚姻并没有满足爱情的期待、当爱人新奇的魅力渐渐褪去时,长久地婚姻还能以什么来维系的情感问题,引人深思。
  • 修真秘典

    修真秘典

    心中的世界,三千大道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