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98300000029

第29章 回首云深处:八十年代篇:13

尽管心不甘情不愿的,谦瑾还是勉强开始了她在师范学院的学习。大学生活开始的头两个月里,谦瑾对班上同学的情况大致有了了解。

班上的五十个同学里,应届的毕业生只有大约一半的人数。其他的都是复读生或是前几届的高中毕业生。和谦瑾同龄的同学,有的是勤奋认真的乖孩子,有的是谨慎寡言的书呆子。谦瑾既不喜欢那些懵懂盲从的同学,也讨厌那些自视甚高的同学。尽管她和大多数的同龄同学相处得不错,但她还没有找到一个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

至于班里年纪稍大些的同学,或许是因为他们拥有的社会经验,对待谦瑾这类的应届高中生,他们要么是避而远之,要么是好为人师。谦瑾虽然年龄并不大,但她是个思维敏捷,喜欢思考的人。当她和同龄人在一起时,她觉得自己比他们更成熟。而当她和年龄比自己大的人结交时,她却感到他们大都城府深厚,口是心非,表里不一。虽然有些同学表示他们欣赏谦瑾开朗坦诚的个性,但那种欣赏,在谦瑾看来就像在动物园里观看动物一样。这种感觉非常不好。谦瑾因此对班里同学颇为失望。

谦瑾的失望其实不仅仅是对班里的同学。她对大学里一年级的课程也颇失望。除了她感兴趣的英语口语课之外,其他的课程都相当无聊,引不起谦瑾的学习兴趣。以致上课时,她经常坐在课室的后排座位上,偷偷地看借来的课外书籍。

有时候谦瑾还跑到高年级的课室里去,她想了解一下高年级的课程是否会更有趣一些。可惜的是一旦被发现,就会被赶出来。

谦瑾所住的学生宿舍里,包括谦瑾在内,一共有七个女生。他们大都不是广州的考生。只有一个叫高姚的女孩子,和谦瑾一样是广州的考生,但她的年龄比谦瑾要大几岁。她的个性和她的名字挺符合,非常的高傲。她几乎只和谦瑾交谈来往。也许是因为她瞧不起其他那些小城市或乡下考上来的女孩子。谦瑾本来并不喜欢高姚这种自高自大的人。可是高姚有一点令谦瑾不得不佩服,那就是她的口语发音。

自从当年在海南岛跟着林老师学习英语,谦瑾就喜欢上了英语。离开海南岛后,除了学校里的英语课,她还一直坚持着自学英语。在英语阅读方面,谦瑾已经相当的优秀。她自学阅读过不少的英文原著了。可是她的英语学习基本上停留在阅读阶段,口语和听力都先天不足。本来,这几乎是所有同学的通病。谦瑾也无需自卑。可是,高姚却是一个例外。上口语课时,平时就高冷傲慢的高姚表现得让全班同学都自愧不如。她的英语发音清晰准确,好到连教口语的肖老师都甘拜下风。

仅仅是这个原因,尽管谦瑾不喜欢高姚的傲慢和自大,她还是保持着和高姚的友谊。

和高姚交往的时间一长,谦瑾发现,高姚是个愤世嫉俗,极度戒备的女孩。她从不谈论自己的身世和家庭。和谦瑾聊天时,她轻易不发表议论,但是一旦发表议论,就异常偏激。

一天,宿舍里的几个女同学在议论刚看过的电影《庐山恋》。一个叫秀英的女孩,据说看了三次《庐山恋》。她是个长相清秀的女孩,被人赞扬说长得有些像张瑜。所以她一说起这部电影,口气里总是充满了迷恋:“这部电影有三美:景美,人美,故事美!其它的电影吧,有些虽然也不错,但是,有三美的只有这部电影。《庐山恋》是我看过的电影里最好看的一部了!”

“要我说,是张瑜演的好。要是刘晓庆演,肯定没这么好看。我真的觉得她比刘晓庆还漂亮呢!她的演技也好。天然,不造作。”睡在秀英上铺的是个年纪稍大的女生,叫吕红莲。她接着补充说道:“那个男主角郭凯敏,真的和张瑜太相称啦。”

接下来几个女生七嘴八舌地议论起了电影里的一些片断。有的说喜欢郭凯敏笑的样子。有的说喜欢张瑜的服装。

吕红莲半是赞美半是揶揄地对秀英说:“哎,秀英,难怪别人说你长得有点像张瑜哦。要我说嘛,你脸型稍微长了一些,没有她那么端正。”

谦瑾的床位也是上铺。她一向喜欢凑热闹,从来都不错过寝室里的话题。尽管她和其他人的观点总是有冲突,但是这并不妨碍她加入聊天的热情。今天也是一样,听到大家谈论《庐山恋》,谦瑾插入进来,和大家唱起了反调:“我觉得《庐山恋》不怎么样。第一,它不够真实,第二,这部电影缺乏思想深度。”

虽然大家都只是闲聊。但是对谦瑾的言论,女生们绝不会一笑置之。

“嗨,电影本来就不是真实的嘛。”吕红莲用大姐对小妹说话的语气说道。“要真实的话,谁还去看电影呢?看我们真实的生活就行了嘛。谦瑾,你应该把看电影当作是一种艺术欣赏!”

谦瑾回应道:“对呀,我就是带着艺术欣赏的眼光去看这部电影,才会觉得它缺乏真实性。艺术必须是来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的。可是《庐山恋》里面的爱情,实在太虚假太肤浅了。”

“你凭什么说《庐山恋》的爱情虚假呢?我一点也不觉得它虚假。我觉得这样的爱情无比的美好无比的真实。”秀英的声音里带着些恼火,仿佛谦瑾的言论冒犯了她自己的感情。

“谦瑾,你自己都没体验过恋爱,你怎么知道《庐山恋》的爱情不真实哦?”

“爱情的理论和爱情的现实不一样。谦瑾小妹妹。”

“这部电影最成功的就是里面的爱情了。绝对是的。”

“谦瑾就喜欢看外国的电影,总是说国产电影不好看。你是不是崇洋媚外呀。”

“爱情片讲什么思想深度哦?谦瑾,你要求太高了。秀英说得有道理,这部电影真的是景美人美故事美。我看了以后就想去庐山旅游了呢。”

“我觉得《庐山恋》的艺术水平很高呵。而且我看报纸上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也是很高的呀。”

“嗯,没错。我也看到了,说没准今年可以拿奖呢。”

“是吗?百花奖我一定投它呵!张瑜和郭凯敏,两个我都投!”

“哎呀,我要是能找到像郭凯敏一样的男朋友,我这一辈子就没白活。”一个叫莫小芸的女孩子叹息着说。

“谦瑾你不喜欢《庐山恋》,你也不喜欢里面的演员吗?”秀英用挑衅的口气问道。

几个女同学叽叽喳喳,几乎一面倒地站在秀英和吕红莲这边反对谦瑾。

谦瑾虽然势单力薄,但一点也不示弱。她侃侃而谈,分析了电影里的一些细节,比如两人的好感只是建立在偶遇,彼此的感情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只有很空洞地爱国思想,等等。但不论她怎样极力地陈诉自己的观点,其他女同学仍然不表认同。几个人继续你一言我一语地喧哗着。他们其实并没有自己完整的观点来反驳谦瑾,只是单纯地基于自己的感觉来反对谦瑾而已。寝室里热闹的像是开批判大会,矛头都是指向谦瑾。

正当大家聊得一片火热,谦瑾有些寡不敌众时。突然,一向极少参与寝室讨论的高姚从她的床上伸出头来,声音尖刻地说道:“你们别吵了好不好!什么爱情不爱情,你们谁相信世界上有爱情吗?相信爱情的人都是大傻瓜!”最后的大傻瓜三个字被高姚用了特别强调的语气说出来。

此言一出,顿时惊悚四方。原先热闹的寝室瞬间安静了下来。

谦瑾正在打腹稿与众人应战呢。被高姚这么一说,思路也被打断了。她有些懊恼地说道:“好啊你高姚,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其他同学平时甚少和高姚来往,大家觉得她是个孤僻傲慢的人,都避免和她接触。如今听她这么一说,等于是所有人都被她骂做了傻瓜。出于各种原因,众人纷纷偃旗息鼓,停止了发言。

只有谦瑾意犹未尽,她冲着高姚的床大声说道:“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相信爱情!若是现实生活里没有爱情,电影和小说里也不会有爱情。只不过《庐山恋》里的爱情,表面上看很高尚,其实很浅薄,很不真实。”

吕红莲在一边劝说道:“谦瑾,咱们还是睡觉吧。免得被别人说是傻瓜。”

“那有啥。我宁愿做相信爱情的傻瓜,也不做没有爱情的聪明人。我将来的生活里要是没有爱情,一定会无聊死的。”谦瑾仿佛是在和高姚赌气地说。

“谦瑾,我看好你!你的爱情一定是轰轰烈烈,与众不同的!”吕红莲略带调侃地说。

这次关于电影《庐山恋》的争论发生之后,谦瑾有一种想和高姚交谈的愿望。她倒不是赞赏高姚的观点,她只是很好奇高姚为什么会说出这么极端的观点。

平时到了周末,谦瑾的家虽然是在广州,但她和寝室里其他的同学一样,大多是留在学校里看书学习。而高姚通常周日一早就离开,到下午才回来。高姚从来都不告诉别人她是去哪里。大家都以为她是回广州的家。

这天,谦瑾因为天气太冷,要回家取些衣服和被铺。她便随着高姚一起搭车回广州。当两人一起上了公共汽车时,谦瑾发现原来高姚也是去东山。她感到十分惊奇,纳闷地说“我怎么不知道你也是住东山的呢?”

高姚有些冷漠地说:“我什么时候说过我住东山?我本来就不是住东山。”她看了看谦瑾不解的样子,加了一句说:“我是去教堂。”

“教堂?”谦瑾几乎是惊呼道。

的确,东山有一个闻名的基督教堂。谦瑾虽然住在东山,但从未涉足那个地方。在谦瑾的心里,那是一个略带神秘色彩,虽近犹远的地方。

“你是基督教的人吗?”刹时间谦瑾的心里涌出了许多的疑问。她看得出高姚并不拒绝谈论这个话题,随即问道。

“嗯。”高姚不置可否的答道。

“你去教堂,通常都是做些什么呢?”

“听牧师讲道呗。”

“讲什么道呵?”谦瑾更加好奇了。突然间她冒出了一个念头,说:“我能去听听吗?”

“你?”高姚怀疑地看了看谦瑾。

被她这么一看,谦瑾的心都得跳得老高:“对啊。我从来都没进去过那个教堂。我也想去听听。我跟着你一起去好吗?”

高姚有些犹豫,但又无法拒绝谦瑾。她皱着眉头看着谦瑾说:“时间很长的。我们要到中午才结束,中途不能离开。你不嫌无聊吗?”

谦瑾低头盘算了一会,觉得自己愿意去尝试体验一下。于是点头肯定地说:“没问题。我中途保证不会离开。”当高姚默许了带她去之后,谦瑾高兴地举起手来做了一个胜利的手势,笑着对高姚说:“高姚,你隐藏得好深哪。咱俩认识那么久,我从没听你说过你信基督教哦。”

“你不知道的还多着呢。”高姚傲慢地说。

同类推荐
  • 写给萱宝的书

    写给萱宝的书

    新手妈妈记录宝宝成长过程的点滴,望宝贝茁壮生长。
  • 家有文盲妈

    家有文盲妈

    她出生于农村,并未进过一天学校。是文盲,心却不“盲”。不甘于被包办婚姻,去了外地打工。碰上了与她羁绊一生的人。果断的与他领证回家后。婆婆不喜,处处刁难。险些害的她第一个孩子夭折。娘家听闻,更是放言,若继续留在婆家,便要断绝关系。面对如此境遇,她没有退缩,苦苦找寻破解之法。三个孩子渐渐长大,她自己深受文盲之苦。立志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让他们考上大学。家里却又遭逢变故......本文现实向,妈妈也有青春。或许你想看看这个不一样,却也一样的妈妈的故事。简介无能,内容精彩~
  • 此间韶华

    此间韶华

    青春是回不去的昨日,昨日是忘不了的青春。有些我们会忘记,但有些我们一定会记得!
  • 甜辣

    甜辣

    男主角与女主角一见钟情,却难逃命运的挑拨,危机四伏,两人该如何应对?
  • 不计辛勤一砚寒

    不计辛勤一砚寒

    回想当年填报大学志愿的那一刻,我是多么地义无反顾,提笔填下的都是师范专业。而今,十年面壁图破壁,我很怀疑,还有多少人愿意如我,去守着自己的教育初心,守着芬芳的傲骨,不被周遭利益诱惑,不被功名所伤、所扰。欲将心事付瑶筝,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从不曾料想,教师这一行业,琐碎、杂乱却又敏感,是如此的难以拿捏分寸,难以诉诸笔端。但是,我固执地认为,总该有人去展现一下这个职业的日常百态,哪怕是窥斑知豹,点到为止。尤其是在这后疫情时期,它的平凡,它的心酸,它的伟大,个中滋味,更值得细细品咂。用心倾听,你会被这一职业的欢喜和无奈所打动,你会发现,所有一线的教师们都是小说人物的原型。
热门推荐
  • 谁都想好

    谁都想好

    平安县以穷著称,但平安县的文化气氛颇浓。这多少有点儿奇怪,也不太符合孔老夫子“仓廪实而知礼节”这一常规。究其原因,其实也并不复杂:当年响应伟大领袖的号召,很多名牌大学毕业生都毅然决然地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要去改造一个世界就要挑一个有点儿难度的。于是,最荒凉最落后的平安县一夜间就成了意气风发的学子们趋之若鹜的地方;于是,一穷二白的平安县一转眼就来了一大帮知识青年。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文化人,也没啥好干的呀?那就办学吧。很快,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当上了平安县中学老师,有的甚至还当上了平安县郊区的小学老师。
  • 英雄人物的故事

    英雄人物的故事

    在中国历史上,你知道多少英雄人物?他们是谁?各有怎样的功绩?请跟随本书,一起来学习英雄人物的故事。从古到今,从屈原、苏武、飞将军李广到“铁人”王进喜、赖宁、李向群,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都在本书中一一出现。
  • 老残游记(精装典藏本)

    老残游记(精装典藏本)

    《老残游记》是小说家刘鹗的代表作,被鲁迅先生评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后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内外影响巨大。小说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残的游历为主线,对社会矛盾进行深度开掘,尤其是他在书中敢于直斥清官误国、清官害民,指出有时清官的昏庸并不比贪官好多少。这一点对清廷官场的批判是切中时弊、独具慧眼的。
  • 帝姬传奇

    帝姬传奇

    若她不是那个叫作南宫迟念的女子,必定不会遭受这生离死别之痛。六年之后,她还是那个身份尊贵,宛若桃花的女子,手中却多了一把断魂剑。起初不过是一场权力的游戏,他放过她的亲人,她让出她的王位。可不知何时起,一切都变了。子洵,子洵,百姓爱戴的楚文宗,心里究竟是恋她还是恋天下?世人皆道慕容家主心似利刃,容颜曾让月光失色,孤身直取十三洲。天下于他,唾手可得,却只能叹息:如果我在汀州种满桃花,你就会回来吗?一朝风起云涌,她与她最爱的人执手天下,用她的过往给最爱她的人陪葬。君王亦微尘,浮沉人世间。三生苦尽,三生有幸。
  • 天刑者之逆道称仙

    天刑者之逆道称仙

    【新书《我的姐姐是剑仙》已发布,求罩】这是一个仙为禁忌的时代,这是一个武道盛世。当仙道几欲绝灭,仙道成为历史之时,他,出现了。他本蝼蚁,却要背负无上的因果,他本无名,却要肩负古今的气运。笑看云起云落,怒斩天官神使!愿教蝼蚁称仙,破灭天道史诗!
  • 还有一只花圈未到

    还有一只花圈未到

    我把差事办完,就从省城匆匆往回赶,心中割舍不下的是巨大的谜团,王明诗父亲的后事办得如何,是否如他所述的那种大声势大场面呢?王明诗是我从小学到中学的同学,并且始终在一个班级。他小时候就是死心眼,不活泛。小学一年级时,按住地作业小组排队回家,明诗个子高,当小队长。途中薛军的爸爸拦住薛军,要带他去奶奶家。明诗阻拦道,不行,老师说了,不进巷口不能下队。
  • 高黎贡山西麓的村庄

    高黎贡山西麓的村庄

    汤世杰,湖北宜昌人;一九六七年毕业于长沙铁道学院铁道工程系。著有长篇小说《土船》、《情死》,中短篇小说集《高原的太阳》、《魔洞》,长卷散文、散文集《殉情之都》、《灵息吹拂》、《古摇篮》、《烟霞边地》、《冥想云南》、《心情的磨毛》等,影视文学剧本《大峡谷》、《香格里拉》等多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界》主编。赶上曲石黄昏初降,我正沿着一条小巷缓缓走进小镇深处那个不大不小的院子。
  • 杨柳岸琉璃歌

    杨柳岸琉璃歌

    三代人的时间,两代人的时空,共同演绎同一段故事。春繁知叶绿,杨柳岸边生。秋风掠阡陌,谁唱琉璃歌?
  • 寄生

    寄生

    午夜,悄无声息的大街上一个人都没有。趁着冬雨,一个人缓缓走在路面上。他拖着一个巨大的行李箱,没有撑伞。几小时后,他出现在一个灯光昏暗的房间里,进行着他最近以来的“工作”,一股股鲜红的颜色汨汨地流进容器里,他深吸了一口气,似乎异常享受,眯缝着眼睛,把玩手里的手术刀和点滴器。突然,他的电话诡异地响起来了,他拿起手机:“已经完成了一个,剩下的,等你给我送过来。”他将那具毫无生气的尸体装进了皮箱里,匆匆往门外走去,这一次他的动作加快了许多,额角上渗出了汗珠。
  • 拂晓乱世

    拂晓乱世

    顺着时间,渐渐的天下从动荡到平稳;顺着时间,从稚子到少年;顺着时间,从那温文尔雅到那运筹帷幄……果真,时间是世上最为有利的匕首,与之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