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4000000416

第416章 天津桥外一张纸(四)

王画没有说明,但话外之间很好懂。

操作起来也不困难,不是将所有武氏一党与五王一党全部下放,张柬之退隐,崔玄暐出为梁州刺史,只剩下三王,只要将武三思与三王贬出朝堂。群龙无首,附从他们的大臣马上就安份了。并不会对朝廷伤筋动骨。

而且朝堂上无穷无休的争辨也让他十分地反感。

没有了这些纷争,恐怕也不会存在为了打压对手,出现谶言这些妖娥子。

他认为事情就这样了结了,所以心情放松下来,这才打量着王画房间,也看到了放着许多美观的砚台。这段时间,因为工匠的熟练,制作砚台速度加快,制成了许多成品,王画房间里只摆了一部分,有许多转移到了即将开业的店铺里面。

这时对石砚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李显迟疑地问:“它们也能研墨?”

王画努了一下嘴,李红会意地拿来清水与墨,研磨起来,然后王画说道:“皇上可以写几个字试一下。”

李显提起毛笔写了一个“休”。王画看了想笑,也许这正是他心情的写照。

李显写完了,看了看墨汁的光泽,有些惊奇,再次看着这些砚石。澄泥砚固然很好,也有许多美观的造型,但石砚也有它的优点,如果利用好,可以利用它天然存在的石眼、石胆与花纹。这一点无论是澄泥砚,或者是砖瓦砚,都无法做到的。

并且因为是第一次进入李显的视野,对李显同样产生巨大的冲击。

王画说:“如果陛下喜欢,可以挑选几块回去赏玩。”

但他又让李红在中间挑了四块佳品,分别是带给老武、韦氏与上官小婉以及李裹儿的。李显也不好意思,只挑了两块。不过论到玩赏,他倒是颇具眼力,两块都是这些砚台中的佳作。

可挑完后他又说道:“冠军候,器物固然可以用来赏玩,但国事才是最重要的。”

得,你不用劝我了,先将自己管好吧,王画心中诽谤地想。不过不能说出来,他说道:“非是如此,如果说制器,臣最喜欢的还是瓷器。臣这么做是有用意的,陛下可记得臣说过制作九鼎之事?”

李显都听过他说了好几遍了,可除了在洛阳一块作坊里,王画在请工人试验烧一种新铜器外,再没有其他的动静了。当然他也不好过问,因为这不是他的圣旨命令的,是王画自发的行为,甚至都没有让朝廷掏一文钱。

“传说大禹治鼎时将天下所有铜集中在一起,制成九鼎。这个说法未必正确,就是正确,也不能为了制成九鼎集中天下所有铜材,就是皇帝同意了,大唐全国百姓也不会同意。但为了昭显它的伟大,必须让它工艺达到千古未有的地步。因此臣有一个想法,让它集中所有高超的铜、玉、瓷、漆以及金银工艺。臣也有许多新工艺的想法。因此,在没有制作之前,想将这些想法传授给工匠。一旦工匠能够熟练地掌握这些工艺,然后真正制作九鼎。所以后来我产生了另外一个想法,开一个文房四宝的店铺,通过制作一些精美的器具,慢慢使工人通过实物领悟工艺,以及看有没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毕竟九鼎一旦开工,耗费巨大,如果出现失误,损失重大,就是臣也承受不起,也会引起不必要的指责。”

也不能说他的讲法不对,但归根到底,王画心里面还是喜欢,所以按捺不住,尝试着将一些先进的工艺技术,流传到这个世界。

王画又说道:“而且臣也早说过,不管臣职位高低,如果陛下需要,臣自当为陛下效劳。如果陛下询问,臣也会象这次一样,知无不言。”

李显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朕知道你的心了,等你伤好了再说吧。”

意思是你伤好了,我会真正重用你的。

当然这是认为王画这一次帮他解决了一个危机,同时说话也没有偏袒,与刻意地报复攻击,产生的心情。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天知道他又产生了什么想法。

李显说完后离开了。

看着他的背影,李红问道:“二郎,你说皇上会不会听你的建议?”

王画一摊手说:“谁知道。但管他听不听,我们继续看戏。”

如果李显真有这个魄力听他的建议处理这场纷争,都说明他多少有点作为,至少还不是无能到了极点,有药可医。那么王画也可以安心地辅佐他,虽然未必会使他成为一代明君,但能成为一个马虎的皇帝。甚至王画都可以为了减去他的阻力,为他策划铲除韦氏,断去这一个祸源。

不过这个可能性不大,王画都猜料出来,一旦回去后李显将自己意思一说,韦氏是不可能让武三思下放出去的。最后这件事再次不了了之。但那也没有关系,反正自己也做好了打算。

总之,现在王画进退自如,但有一个条件,千万不能下水。一旦趟进了混水,不是进退自如,而是进退维谷。

果如王画所料,李显回到了皇宫,韦氏正在与李裹儿说话。史书对李显宠爱韦氏评价是因为韦氏在患难中鼓励了李显生活下去,李显为了感恩,许诺了如果登基后可以让她为所欲为。也对,但只说对了一部份,因为史书都疏忽了韦氏的相貌。能生下大唐最美公主的母亲,还会差到哪里去?王画与她也有几面之缘,曾经当着李裹儿的面,赞扬韦氏的美艳,都让李裹儿产生误会,认为王画想将她们母女“通吃”。

李裹儿都是白担心了,就是韦氏比李裹儿还要美艳,王画对这个女人也不会感兴趣的。但不得不承认她的美艳,现在她四十岁出头了,但因为保养得当,看上去只有三十岁出头似的。与李裹儿相比,少了一份青春靓丽,却多了一份成熟的风韵。用媚惑众生来形容她的相貌也不过份。这也是李显留恋她的关健原因。

李显让宫女将两块砚台带给上官小婉与老武,两块砚台图案不一样,送给老武的是一幅长寿图砚,送给上官小婉的是一幅春花砚。又将送给韦氏与李裹儿的砚台拿了出来。

韦氏是一幅富贵图,都是有含义的。李裹儿的却正是那天她留恋不舍的那幅松下问童子图银星歙砚。

李裹儿看到后终于脸上出现笑容了,她问道:“父皇,你到了王小二家中了。”

高兴归高兴,心中还有怨念。

李显点头。

“父皇,你看到那些婢女了?”

李显是看到了,但看到这些漂亮的少女眼中都带着怨色,恐怕事情不是李裹儿所想像的。但李显因为心情好转起来,开起了玩笑,说:“看到了,她们过得很开心。”

李裹儿嗔怪地跺了一下脚,说:“气死我了。”

但韦氏却对李裹儿说:“裹儿,你先出去一下,我与你父皇商议一些事情。”

李裹儿离开,韦氏说:“陛下,你去了王画家中,是不是为了今天早朝发生的事情去的?”

“是啊。”

“他说了什么?”

李显将王画的话再次重复了一遍。

“王画的主意只是治标,不是治本。他还疏漏了最重要的一点。”

“皇后有何高见?”

“陛下,王画遇刺的事,好查也难查,就象前年血字营被出卖的消息一样。这一次胆敢刺杀王画,刺客的身手都是不弱,而且动用了十把军用弓弩,在洛阳有这个嫌疑的人并不多。但连王画自己都排除了是三思做的,那么陛下想一想会是谁?”

剩下的只有李旦嫌疑最大了。可李显就是站在老四的立场去想,也不大可能。十箭齐发,王画身上没有盔甲,手中没有盾牌,随时有可能被乱箭射杀。结果就是武三思背上一个嫌疑的名声,不如将王画留下来与武三思角逐。老四的睿智,不可能做出这个愚蠢的事情的。

“陛下,一开始我认为也不可能。但陛下你再想一想,如果再配合今天谶言,会有什么样结果。”

这弟兄俩是一对难兄难弟,先后都做过一段时间皇太子与皇帝,然后让武则天废黜,因此都有登临帝位的大义。但神龙政变时,李旦带兵平息洛阳,随后主动扶助李显登上皇位。因此一开始时,李显对李旦是真心感谢的,包括他直接封赏李旦皇太弟的封号。有了这个封号,以后李旦都可以用它来做为皇位继承人的名义了。但李旦还是拒绝了,这让李显觉得有些内疚。

但好人就怕三说,坏人就怕三劝。后来韦氏与武三思,就包括上官小婉都经常在他耳朵边吹风,李显想法渐渐改变。李旦的一段皇太子与皇帝的历史,不成了李显的内疚,反而成了李显忌惮的一个原因。如果李旦不是低调做人,真接受了李显皇太弟的封号,有可能现在李显都产生杀机。

这两个人自始至终没有提李旦的名字,但心中有数。而且韦氏所说,也让李显担心起来,他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了。

“陛下,你再想一想,如果没有三思顶力相助,你的皇位有今天这般牢固?他与这两件事都没有关联,虽然滑州一案中他为交手的地方官员牵连,但对陛下还是有大功的。现在有功不赏,反而因为某人的精心安排,将三思贬放到外地,岂不是正中了某人的圈套?所以我说王画想法只是治标,是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那我该怎么办?”

“简单,继续追查刺杀王画一案,与谶言一案,到底是谁做的,勒令百姓禁止传播谶言,同时下诏朝堂上不准再弹劾这两件事,避免继续纷争下去。至于处执,在真相没有大白之前,不对任何大臣进行处罚,以免误伤真正的良臣。”

除了禁止传播谶言外,其他的彻底颠覆了王画的提议。

这是韦氏刻意地蒙混了两个不同的概念。韦氏的说法只是针对两件案子的本身,因为无罪,所以不能处罚。王画的说法却是根源,他并没有说为了案件而要将几个大臣惩戒一下的,而是因为他们为了自己的私利,不顾国家的利益,党争发展到了已经影响国家机器运转的地步。所以略作惩戒。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立场,所作出的不同处理方法。

但韦氏的说法很有诱惑力,李显现在还真想到了一个问题,如果没有武三思对五王掣肘,五王与老四会不会将他这个皇帝架空了。因此沉吟起来。

其实这又是一个错误的想法。想要将五王架空,让国家机器的实权落在他们手中,是必须要有人站出来对他们掣肘。但不一定非要武三思,相信现在的许多中立之臣,包括变成老好人的魏元忠、失望的宋璟,以及还没有完全脱胎换骨的张嘉贞、魏知古,以及王画等等许多人,他们都不愿意朝廷落在五王手上,让他们随意地废立。而且他们才是真正想唐朝变得更加强大,本身作风端正的臣子。

但这要有一个前提,重用与信任,光给了重职,不重用不听建议不行,就象老魏一样,所以老魏心灰意冷,即使他现在是宰相级别。

可韦氏不会让局势这样发展,如果将大权交给这些直臣手里,她还有实现野心的机会么?所以日夜在李显耳朵边挑唆,造成李显一个想法,他现在离开武三思就玩不转了。

第二天李显在早朝上将这道圣旨一宣布,可想而知,引起多大的动荡。居然连这么严重的谶言,皇上都不管不问。除了武三思一党俯身附和,说皇上英明。其他的所有大臣,不管是不是与五王派系有关的,全部伏下,请求李显收回圣旨。

不但如此,消息传开,各地大到各道各州的官员,小到地方上的贡生望儒,纷纷上书,进谏与弹劾。

王画听到这个消息,嗤笑了一下,沐孜李又悄悄对他说:“二郎,听我的吧。”

皇上这么混蛋了,王画取代他算了。王画摇了摇头:“皇上软弱可欺,可没有失大德。沐孜李,我问你,你看相王可有什么举动?我可以告诉你,虽然皇上软弱,让大家失望,但如果一旦谋反,还是有许多人对他拥护。所以连相王都不敢转举妄动。以后这句话休要提起。我们看戏。”

好戏还没有拉开呢。

而且王画也接到一个好消息,从江南他家瓷窑里,烧出许多文房四宝以及杂项的精美瓷器。包括王画画了图,让工匠仿制的后来名品,明朝宣德青花云龙纹葵口洗。文房杂项中的瓷器作品有很多,但有一点要注意了,因为考虑到书香墨韵,所以百分之九十选择了青花瓷。最让王画高兴地,经过大量人工的找寻,终于找到了坡塘青,石子青,还因为王画的牵线搭桥,进口了一些波斯的青料。这丰富了青花瓷的种类。但有许多青料,依然没有找到,其中最有名的是浙青,是国产青料中最好的青料,从明万历中期到清朝前期景德镇官窑几乎全用此料。这个青料在金华,相信只有下了功夫后,不久后还以能将它找出来。还有产自云南的明珠料,由钴土旷料煅烧而成,烧成后成黑色,为不透明状,清代多用此料。色调青翠明亮。瑞州的画烧青,又叫无名子,明朝景德镇许多瓷窑用此青料绘画瓷器。以及一种韭菜边,是用来烧细器的。再就是回青,出自西域,种蓝色颜料,主要用于瓷器烧制上色,一般需要和石子青混合运用,所呈现的颜色较霁蓝浅淡,多见于嘉靖和万历年间的瓷器。

如果能将这几种青料全部找出来,那么王画可以烧出几乎所有青花瓷的种类,而不是现在许多青花瓷都是不伦不类。但没有准确的地址,没有仪器,就象寻找乌金砚一样,这需要花费许多人力物力,慢慢从大海里将针捞出来。

除了这个好消息外,还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笔墨,除了各种连王画在繁畤都没有传授烟墨外,还有药墨与彩墨。经过了反复的试验,基本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当然,花费这样巨大资金试验原材料,王画也可以说是千古第一人。笔主要分为笔毫与笔管。笔毫技术现在相当发达了,但很少有人在笔管上考研。王画在巩县时就想做毛笔的,甚至收集了许多动物的毛发,可因为种种原因,最后都没能亲自动手。这回却让家中的工人们试验出来了。

而且因为几年的教导绘画雕刻能力,工匠现在制作的笔墨上的图案已经有了很高的欣赏性。

王画还投入了资金,试验宣纸,可现在依然进展不大。当然,与青花料一样,是急不得的。毕竟一下子从无到有来一个飞跃。

随着这些工艺品的到来,也意味着墨海轩离开张的日子不远了。

正当朝野上下因为李显对武三思的得过且过,怨气冲天时,李重俊从汴州返回京城。与王画回到洛阳时冷冷清清相比,这一次李重俊回京很热闹。李显命魏元忠率领大臣到码头上亲自迎接。主要是转移大家的集中力。实际上许多大臣也因为对李显的失望,将希望转移到李重俊身上。

一路返回皇宫,许多大臣就向李重俊进谏,希望李重俊挟借此次大功,规劝李显。

京城发生的事,李重俊早就得知了。因此这些天一直在与幕僚商议此事,甚至李重俊想一回洛阳,马上就去拜访王画,看他能不能帮助自己出一个好主意。但被幕僚否决。原因很简单,王画现在躺在床上不能动弹,无能为力。而且目标也简单,主要因为是皇上过度信任武三思这个奸臣。反正李重俊与武三思已经成了敌人了。所以李重俊这时候必须要“揭竿高呼”,才能赢得更多大臣的赞赏与投诚。不管能不能打倒武三思,都赢得了声望。

如果李重俊找到王画,现在就有许多人认为这一次两件大案的侦破,以及赈灾完美的完成,其实是王画的功劳。如果连这个简单的事也要找王画商量,天下人又会怎么想?而且王画闭客谢客,为了避讳,他去求见,王画是见还是不见。见还罢了,如果不见,他想学公主撞门,或者学宋璟翻墙头?

其实说到底,这是幕僚在贪功,如果见了王画,王画将什么都安排妥当了,那要他们这些幕僚有什么作用?

于是李重俊打消了这个念头。事实他就是见王画,王画也不会打开大门将他迎入家中的。

因此面对各个直臣殷切的请求,李重俊立即做了表态。一群人回到皇宫,李显同样大设宫宴,在宴席上他又封赏了这一行有功之臣,包括张九龄与张嘉贞都有升迁,连严挺之又再次加封,变成了大理寺丞,这一跃就是好几级了,而且也有了亲自审断案件的权利。实际上是对王画的额外加赏。对此大臣都没有意义,确实立了大功,也不是升为宰相侍郎尚书,加赏虽然优厚,也在情理之中。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李重俊伏在地上,向李显请求处执武三思,以平民怨。

但李显本来开心的脸孔,马上就变色了,他喝了一声:“朕知道了。”

喝完后一拂衣袖离开。

结果这次宫宴不欢而散。李显有什么想法,大家都不清楚,但几天后,李显带着一群侍卫,命唐休璟留守京师,跑到薛仁贵的老家龙门狩猎去了。怎么办呢?按照妻子的意思,这是老四故意将自己的“左膀右臂”打压下去,似乎很有道理。但为什么群臣与民间又有那么大的反应?就连自己的儿子都对自己做法提出了反对。现在就是按照王画原来的提议,发展到这地步,也迟了。宫中妻子也不会乐意,同样这些大臣们也不会乐意。

他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干脆摞蹄子,逃跑了。

听到这个消息,就连王画脸上都是一脸的精彩。他叹息一声,望着皇城的方向,似乎看到因为李显的软弱与纵容,一朵妖异的黑色牡丹正在皇宫里扩大绽放。

同类推荐
  • 大唐兴亡三百年7

    大唐兴亡三百年7

    畅销书《血腥的盛唐》全新改版!读一页就上瘾!比《唐书》有趣,比《资治通鉴》通俗,比《隋唐演义》靠谱,一部令人上瘾的300年大唐全史。知名读书节目《罗辑思维》推荐书目!了解唐朝历史,读这套就够了!《血腥的盛唐》《王阳明心学》畅销历史作家王觉仁唐史经典之作,中国断代史畅销读本! 翻开本书,领略让你全程上瘾的307年大唐全史。
  • 易中天中华史:朱明王朝

    易中天中华史:朱明王朝

    朱元璋称帝没多久,就掀翻了传统政治的桌子,通过一系列组合拳,重建了帝国的制度,改变了中华的航向。朱棣从侄子手中篡取皇位,并将国都迁往边地北京,他的制度设计,更是奠定了整个明朝的个性和特色。朱明王朝,是彻头彻尾的朱姓王朝:皇帝们恣意任性;大臣们沦为家奴;文字狱和太监擅权层出不穷;锦衣卫和东西厂无孔不入。而在皇权的边缘,江南富庶,人物风流。繁华的城镇里经济活跃,并催生了多样而新颖的市井文化。从庙堂到江湖,大明精彩。
  • 历史转型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想理论研究

    历史转型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想理论研究

    本书将学术目光对准历史转型与文学思想,在对文学思想主旋律、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文本呈现以及作家生存哲学、创作理念、创作体式、形象塑造等进行理性观照中探求当代文学思想理论发展与历史转型的内在关联。一方面,聚焦影响表现,另一方面注重求根溯源,即开掘中国当代文学思想理论的发展与演变、动态与流向和历史转型的密切联系,在追踪求解中揭示其历史根据与时代根据。
  • 华丽血时代两晋南北朝人的另类历史

    华丽血时代两晋南北朝人的另类历史

    中华盛世的胎动期——两晋南北朝的华丽血时代如果能有部历史回放机,我们按“返回”键,搜索公元265年至公元589年的历史,肯定会在这315年间中华历史上称作“两晋南北朝”的时间段上发现许许多多惊心动魄、叹为观止而又骇人心目、荒诞离奇的“场景”。场景一: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灭吴国一统天下,飘飘然之余,这位…
  • 大宋药商

    大宋药商

    一穿越就是裸身出镜?还因此当上了海贼王的男人?这样的开局,节奏是不是太快了?高秦后来才知道,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一年,大宋还是一副海晏河清的盛世景象,这一年,“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的宋徽宗即将登基,这一年,文传千古的苏东坡已垂垂老矣,这一年,一代词宗的李清照方二八年华,这一年,忠孝王爷呼延庆正好调任登州,这一年,传奇名将种师道正值壮年,捍卫着宋夏边境,这一年,阿骨打和吴乞买还在辽兵铁蹄下挣扎求存,也是这一年,药商高秦穿越而来,从东海一小岛开始,用药起步,报家仇,震文坛,闯荡汴京,搅弄风云……以一介药商改变大宋,改写历史,重新划定天下格局!
热门推荐
  • 重生农女拐个夫君种田来

    重生农女拐个夫君种田来

    什么?_?本宝宝不过睡了一觉怎么穿越了,还是一个不知名的朝代,没爹没娘没钱没房吃不饱穿不暖也就罢了,毕竟空间在手天下我有。但是竟然还有一个大宝宝三岁的童养夫,这是知道宝宝上辈子母胎单身28年特意补偿的嘛⊙▽⊙穿越不可怕,种田不可怕,就怕穿越对象有个夫啊,一不小心就有了诰命,成了世子妃(+﹏+)~狂晕中
  • 逆战神卫

    逆战神卫

    成为大小姐的贴身保镖。杀仇敌,碾压富二代,一身功夫和人格魅力俘获芳心。美女对他一往情深,仇敌对他无可奈何。
  • 大梅法常二偈之流传轨迹

    大梅法常二偈之流传轨迹

    幼出家于荆州玉泉寺。年二十,于龙兴寺受具足戒。后师马祖道一,得嗣禅法。德宗贞元十二年,自天台移居明州余姚南七十里之大梅山,其地即汉梅子真旧隐处。世称大梅和尚,习称大梅法常。文宗开成初建成寺院,四方僧侣请学者达六七百人。开成四年九月卒,年八十八。事迹见《祖堂集》卷一五、《宋高僧传》卷一一、《景德传灯录》卷七本传。法常谈禅语录,门下辑为《明州大梅山常禅师语录》,中国不传,日本金泽文库藏有旧抄本,今存称名寺,日本学者日置孝彦撰《明州大梅山常禅师语录之相关考察》有校录本,刊《金泽文库研究纪要》第十号(临川书店1989年);贾晋华《传世洪州禅文献考辨》(《文史》2010年2辑)也有考及。
  • 从一间酒馆开始

    从一间酒馆开始

    这是,一个苦逼,被现实左一耳光,右一耳光,又被超现实左一耳光,右一耳光,的故事。
  • 凤凰祭司

    凤凰祭司

    酆都城和凤凰教的矛盾由来已久,在羽霖公主的带领下,卫队和贝隆带领的凤凰教爆发了大大小小十场圣战。一个游手好闲的小混混卡卡由于一次偶然的机遇被一个神秘的黑衣人踹到公主的马前,被关进了一个名叫“翠红楼”的地牢中……丧心病狂的贝隆召唤出复活不死军团的阿娜之火,在卡卡奋不顾身地将其扑灭之后,一切归于沉寂。出人意料的是,那个荒诞的浴火重生竟然在卡卡身上发生了……
  • 无盐丑女

    无盐丑女

    长孙容看到周围飘荡的一缕缕游魂,惊讶的睁大了双眼。天哪,这是哪里?怎么会出现这种鬼东东?抓来一个看着顺眼的,丢过去一记媚眼,娇滴滴的问道“请问,这里是哪里吖?”“阎王殿…”鬼被她吓的口吐白沫,就怕又升天一次。OMG,想她活了二十三年,做的好事可以按千计算,那她这么会出现在这里?难道,是老天嫉妒她太美了吗?还好,她有个小聪明,懂得魅惑这里的老大——阎王。然后,她重生了!只是,就不能让她正常一点的重生吗?怎么到了这个陌生的地方就是盖着大红的盖头?这也就算了,竟然还让她遇到了劫亲的。而那个打劫的人说什么?丑女?原来自己竟然变成了一个丑女,那她就更加的好奇,到底是谁有胆量娶自己这个丑女了。不过,丑女多作怪,看她如何玩转这个不存在的历史朝代!“皇上,您为什么和月妃都不穿衣服?”某女色迷迷的看着男人和女人光滑的身体。(当然是偷偷的看)某男和某女恨的牙痒。“漂亮姐姐,你用的是什么胭脂,为什么你的皮肤这样的光滑细嫩,我的就不可以?”某女一脸天真的看着她口中的那个漂亮姐姐!某男脸部肌肉抽搐不停,该死,这个丑女眼睛有问题吗?他是男人!“你跟着我干什么?”某女终于出了皇宫,没有想到,就被一个和尚跟上了。“阿弥陀佛,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如今,贫僧也看不穿了!”和尚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但是,那句诗词,却让某女浑身一震!“虽然我长的很丑,但是,配你刚刚好,而且,我会很温柔的,一定不会让你感觉到痛苦!”一张很耐看的脸(呃,其实就是很丑,咱不好明说)的主人对着在他不远处的一个丑女开口。“我丑吗?”某女巧笑倩兮的上前,然后,出其不意的,一拳落在了丑男的鼻子上,顿时,鲜血喷洒当场!“看来你是真的喜欢我,看到我都流鼻血了!”丑男脸部在抽搐,然后,口吐白沫,直接晕倒!本文女主强大,腹黑,在皇宫中扮猪吃老虎,出了皇宫就恢复了自己的本色!文文前半部分是纯小白,中间有点偏正,后面也是小白,喜欢的亲们跳坑了~~文文没有华丽的词藻,有的是精彩搞笑的故事情节,可以让看的亲们都笑口常开,喜欢的亲们请收藏,很喜欢请推荐,非常喜欢请留言!月在这里谢谢大家了,群么么!强烈推荐好友NP文夜子翎《收了祸世相公们》友情链接月的好友的文,请喜欢的亲们捧场哦!《前妻魅惑》作者:沫筱然天使的《帅哥,我来自武侠时代》,古代女主VS妖孽男主,帅哥美男层出不穷
  • 凤舞九天之涅槃

    凤舞九天之涅槃

    “你养了我十六年又如何?我命由我,绝不会受任何人摆布!”她对着养父嘶吼……“你不是救了我吗?好,我还给你!”她一剑刺进自己的胸膛,即便是死也不容让任何人玷污自己的尊严!……为了找寻自己的身世之谜,她踏上了九死一生之路,即便万兽拦路,也誓死血溅漫山遍野,可是,当对面站得是她最爱的男人,她又该何去何从?
  • 古龙文集:绝代双骄3

    古龙文集:绝代双骄3

    书中栩栩如生刻画出小鱼儿、花无缺、铁心兰、江玉郎、燕南天、江别鹤、移花宫主、十二星相、苏樱等众多典型人物,是古龙所有小说中篇幅最长,情节最丰富的小说。《绝代双骄》也是一个关于仇恨和宽恕的故事,以仇恨开始,以宽恕结尾,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全书高潮迭起,诙谐斗智,充满幽默,让人笑中带泪。小说问世以来,被改编无数,梁朝伟、刘德华、林青霞、林志颖、苏有朋等明星先后参与演出,陪一代又一代人度过了人生的美好时光。
  • 会升级的魔兽

    会升级的魔兽

    管你剑圣、法神、圣兽、巨龙在外有多风光,在我眼中,你们不过是一群送经验的‘怪’。
  • 总裁老公很难缠

    总裁老公很难缠

    新婚夜,身为妻子的她,被迫观摩老公与名模亲热。他是炙手可热的秦氏总裁,娶她不过是为了继承权。她是秦家养女,爱了他十年,如愿嫁他为妻,以为默默守候能等来他的爱。被人设计,他的新欢怀孕,她终于离婚,带着肚中宝宝远走他乡。八年后重逢,她身边已有别的男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