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4000000651

第651章 大圣王

因为拖着火炮,行程不是很快,到了八月十四,才来到咸阳城下。

这时候孙孝哲已经做好了准备,在咸阳城布置了大量兵力。

王画将李隆基拖了出来,看着他愁肠百结的样子,王画说道:“皇上,王谢今在何处?刘家与司马家族,以及曹孙两家今天又在何处?如果我不这样做,你们就唐皇室顶多还能存在一百年,以后再也找不到你们李家的影子。虽然放弃了许多权利,可是你依然是这个国家名义上的皇帝,最高领导人,不但你,就是你子孙也可以一直常存下去。现在我虽然派了士兵将你们看押了,也是怕你们误解,一旦大局已定,立即还你一个公道。”

李隆基冷哼一声,不语。心中却想到,你还不是借着我的名义,顺利地将国家征服。

但时至今天,不得不寄人篱下。

正在他想着心思的时候,王画说道:“看,总攻开始了。”

不能不说孙孝哲用兵能力不行,到现在为止,王画还刻意保持着神秘,并没有向界泄露他回来的消息。

有人知道,比如在陇右节度使郭英乂,王画还与他做过详细交谈,说了自己的想法。郭英乂是郭知运的三子,王画对父亲有再造之恩,也不好表示反对,但也没有表示支持,在此事只是默不作声。同样也没有向外界泄露。

其他几个知道王画回来,并且有力量通知各地将领的官员亦是如此,反对没有胆量,支持没有这个勇气,于是一起选择了沉默,装聋作哑,就象不知道王画已经到达马崽坡一样。

再加上战乱不休,许多地区被叛军封锁。因此其他地方甚至还不知道李隆基现在的情况,只知道潼关失守,叛军进入了长安。对李隆基的下落更是众说纷云,有的说逃到了四川,有的说逃到了灵武,还有的说逃到秦岭里面躲藏起来,有的又说李隆基已经被叛军击杀了。

所以叛军在马崽坡受阻,其他地方却更加显出了刚劲之势。

但孙孝哲心中有数,李隆基得到了一支强援,虽然不知道是何人,但这支军队不可小视。

在咸阳城摆出一副死守的样子。城头上更是放着许多守城的器械,比如滚木檑石,或者连王画喜欢用的热油也在城墙里面,让城中百姓熬炼。还有十几门火炮,以及长弓劲弩。

正常情况攻克这样的坚关险城,还不知道得付出多少牺牲。

但随着王画一声令下,上百门火炮开始了猛烈的轰击,城头上的士兵一个个被掀上天空,连城门都被十几发炮弹轰击之下,一二三倒了下去。

自冷兵器战争开始,何人见过这样的情况?

有的士兵机灵,一下子溜走了,有的只站在城头上发呆,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

王画手一挥,手下部队鱼贯入城,接中城中响起蚕豆般的枪响声。

王画对李隆基说道:“皇上,昔日我对你说过,不可小看杂学,今天看过你有何感想?”

李隆基脸色也非常苍白,恐怖的火力,不但使敌人吓坏了,李隆基自己也吓坏了。

他呐呐地不能言。

王画又问道:“你还认不认为我在九州之鼎上刻的那些金银浮雕是假的?”

说完了,开始进城。

攻克了咸阳,开始渡过渭水,进攻长安。不过孙孝哲听闻此事,立即趁着王画大军行动缓慢,将渭水上所有船只集中起来烧毁。

王画也无所谓,他让人编织小木筏,甚至还开始抚民。等到咸阳城安定下来,才开始带着军队到了渭水边上,再次将火炮摆开。在渭水那边,孙孝哲同样构建了一道防御工事。

然而他远远低估了热武器的厉害。这一次王画带过来的火炮最大射程达到了四千多米,有效射程在两千五百米,还不能射击长江下游的另一侧,但渭水能有多宽?火炮开始怒吼,凶悍的火舌吐了出来。

对岸的工事立即被轰垮,叛军再次逃亡。王画这才让手下乘着小木筏渡过渭水,占据滩地,然后搭了一座座浮桥。

来到长安城前,如法炮制,顺利攻下长安。

看到这个情况,李泌感慨地说了一句:“从此城墙无用矣。”

也不能说城墙没有作用,如果叛军将城门下狠心封死,以火炮的力量就轰不垮长安城城墙的。或者在一些战略要塞,用混凝土构建坚固的碉堡,火炮还是失去作用。

但这个李泌到现在没有完全归服,敌友难分,王画也不会主动透露最大的一个弱点。

他笑笑不语。

不过对于一般城墙,现在确实失去作用了。

进了城后,虽然还有叛军依据地形在负隅顽抗,可是在枪支的威力下,最后一个个投降。

王画一一甄别出来,凡是协迫投降的士兵或者是官员,一律关押起来。但属于安禄山的军队,一律斩杀。

刘洋感到有些可惜,他在旁边说道:“营督,我们马上就要修铁路了,需要很多奴隶。”

王画立了君王立宪制后,许多人逼迫他称帝,都感到很惭愧,最少获得一个皇帝的虚称吧。然而王画对皇帝这个称呼很反感,于是说道:“你们想立我为帝,那么就继续称我为营督吧。营督就是皇帝。”

众人无语,营督是营督,皇帝是皇帝,这两个怎么是一回事呢?

但在王画坚持之下,无奈同意。于是大家自我催眠,这个营督是皇帝的同义词。但这样一来,王画以身作则,各个官员的野心也随之减少。

至于修建铁路,蒸汽火车早就研发出来了,可有一个关健的技术没有跟上去。那就是桥梁技术。无论在什么地方修建铁路,都必须通过河流。虽然知道一旦修通,是一大利器。现在时速能达上四五十公里,也就是说一天一夜,能达到两千公里,无论是民用或者军用,将会进入一个速度飞腾年代,特别是两美大陆,有了这个铁路,治理起来也会变得容易了。

但桥梁技术跟不上去,就是国库里面存了许多钱,各个铁矿存了许多铁矿石,可摆不上议程。

直到简单的电气技术出现,出现了焊接,而且新一代青年成长起来,接受的知识更具体化,更多的专家涌现出来。桥梁技术才日渐完臻。正准备攻克大食后大修铁路,但没有想到安史之乱发生。可这个计划更不能被打破,中原到西伯利亚大修铁路,对整个国家融合,将会出现大好的局面。特别是北方,游牧民族为主,也是世界最凶悍民族的聚集地,短时的征服,不能保证他们以后不会背叛。有了铁路,迅速投放兵力,这块地方才完全治理下来。

可是修铁路,以现在的情况,会死很多人的。如架桥,或者开山洞。不可能用正规公民,用的全是奴隶,至于大铁路时代开始,会死多少人,无法统计,但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李泌听了好奇,问了一句:“什么铁路?”

王画简单解释了一下,李亨本来走在前面,走得好好的,听到后浑身一颤。以他的智慧,怎能不知道铁路一修起来,将会带来什么影响?唐王室真的完了。他心中黯然地想道。

但他也不知道现在技术修铁路,会死多少人,会花掉多少钱。这才是一个庞大的罗马城,就是到王画死的时候,也不知道能修成几条铁路。

王画又对刘洋说道:“他们对国家谋反,连做奴隶的资格也没有。不过其他牢房里的人,将只能一辈子做奴隶。”

不但是胁从参加谋反的士兵,还有一些重要的官员,包括一些六部尚书侍郎在内。

但随着王画一声令下,近万名叛军全部在城中砍杀。肃烈的杀气使一人不敢规劝。

只是李亨在心中依然不平地想道:你说安禄山谋反,你不也同样在谋反?

两者的观念不同,他认为对他李家不利就是谋反。王画认为对国家不利就是谋反。他认为王画是谋反,王画反而认为李隆基才是谋反。当然,李亨在王画的杀意下,屁都不敢放一个。

王画直接来到九鼎坊,当年为了制作这个九鼎,整整花了他近两年时间,准备的时间更长。

然而情形十分凄惨,所有的金银珠宝不见了,连同丝缂还有两块玉雕图,也不见了。还好,汉白玉石刻地图没有受到伤害。就是这样,损失也无可估量。

王画脸都气白了,他将崔光远喊来,崔光远吱唔道:“当时皇上出走,连皇宫都遭到抢掠,我手中人手不足,后来才派人维持秩序的,否则八十一幅图都能被抢掠一空。”

“这些东西到哪里去了?”

“它们全在乱民手中,后来孙孝哲进城后,将此事禀报安禄山。安禄山于是下令,让部下大肆搜索三天,连百姓的私有财产都被搜瓜一空。又命令官员衙役审讯逼供,一点财物都要穷追,为此杀了许多百姓。这些财产我听说全转移到了洛阳,有的又从洛阳转移到范阳。”

听说在范阳,王画心里也安定下来。马上国家将要大治,需要大量金钱,不能全部从大洋洲补贴。毕竟唐朝太大了,百姓太多了。而他即将到来的军队,其中最重要的一支,就是从幽州登陆,直逼范阳,安禄山的老巢。

但他叹了一句:“不义之财,还是少得为妙,害人又害己。”

“是极,陛下临走之前,还怕叛军得不到财产,泄怒于百姓,所以将财产保留下来,可让这群刁民使陛下的良心辜负了。”崔光远说完了,小心地看着王画。

心中有些害怕,自己幸好逃回马崽坡,不然也关押进了大牢。

王画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是不是这个崔光远看到自己喜欢“忠”,于是赌上一把?所以才说了这句话。

看过后没有作声,安排住的地方,还是长安老宅子。

自己交给张九龄后,张九龄晚年回乡扫墓,病逝。大凤也随着隐居韵州,王画派人接她到大洋洲,她不肯,最后同样病去而死。长安的几座宅子还在,不过张九龄的儿子在外地任了一个小官职,只留下几个老仆看守,侥幸逃过这一劫。

看到了张九龄的宅子,李隆基忽然想起张九龄以前的进谏,可是自己却听不进去,忽然放声大哭。

王画依然不说话,张九龄的罢相,也意味着唐朝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说大一点也是整个汉民族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

畜牲先悔人后悔,国家都让你折腾这个样子,哭有什么作用?

他让人将李隆基扶进了皇宫,不过王画继续留在这个老宅子住下来。

实际上现在皇宫一片狼籍,好东西抢完了,甚至还可以看到一处处胡兵留下的便迹,臭烘烘的十分难闻。

剩下的太监宫女也不多了,匆匆忙忙地收拾了一下。

但李隆基越住越不是滋味,这个王小二住在普通的民宅里面,自己住在皇宫中,而长安城现在几乎目不忍睹,这可不是一件好事啊。

反应很及时,如果他不做调整,还以为自己是皇帝,下场那就惨了。于是请人让王画一道住进皇宫,反正现在天无二日,但确确实实有了二日。地无二主,确确实实有了二主。而且那边的太阳比自己还要明亮。

王画不听,冷声回了一句:“我享受不起。”

这句话让李隆基吓了一个机灵,你享受不起,我同样也享受不起,很自觉,带着家人,一道搬进了兴庆宫。也就是原来他的私宅所在。后来整修过,他也经常呆在兴庆宫里面办公。

就是这样,心中还十分惴惴不安。

事实上王画也不打算让他继续住在皇宫了,洛阳的宫城,长安的宫城,加上上阳宫与大明宫,是何等的奢侈。去掉了皇帝许多特权,为什么还要让李氏宗室住在皇宫中?

这几座宫殿,以后王画打算办成后来故宫性质,让百姓进去游玩的。

李隆基看到王画依然不吭声,于是担心地派人过去问话,王画答了一句:“你先住着吧。”

李隆基心里面才稍作安心。

这都是一件小事,王画现在将眼睛放在了东方。

~~~~~~~~~~~~~~~~~~~~~~~~~~~~~~~~~~~~~~~~~~~~~~~~~~~~

李光弼攻打博陵,没有攻克,得知了潼关失守,连皇上都下落不明,害怕了,撤兵向南退去。史思明率兵来追赶,这个历史臭名昭著的大圣周王(他自立的奇怪皇帝尊号),同样很有军事才华,面对郭子仪与李光弼两大军神交手过招,互有胜负,很不简单。

这次追赶没有得到好处,被李光弼击退。但李光弼与郭子仪无心恋战,率兵撤入井陉关,留下常山太守王俌率领景城与河间郡的团练兵守卫常山。常山位置很重要,背倚着太行山,犹如一把尖刀插在河北。所以李郭二人离后,依然分出重兵留守。

因为战乱不休,消息隔阻,新任的平卢节度使刘正臣不知道李光弼与郭子仪已经撤退,听说史思明战败,于是贪功,准备偷袭范阳。可是军队还没有到,史思明就率兵前来狙击。这可是与郭子仪李光弼角牛的人物,刘正臣大败。丢下妻子而逃,部下士座七千余人战死。

打败了刘正臣,史思明风头一时无两,王俌害怕了,想要投靠叛军。但其他将领得知后大为愤怒。于是借着玩马球的机会,纵马踩死了他。但群龙得有一个首,当时信都太守乌承恩部下有三千朔方兵,常山诸将派使者宗仙运带领当地父老前往信都,邀请乌承恩前来镇守常山。

这是一曲很壮烈的悲歌,虽然有许多人卑躬屈膝地投降了,但仍然有许多人树起了民族不屈的大旗。

象这次行动,无人指挥,全是自发做出来的。

宗仙运劝乌承恩,说道:“常山是战略要地,北控燕蓟,南通河南洛阳,并且有井陉关之险,占据了这一要地,等于扼住了叛军的咽喉。”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确实如此。

宗仙运又说道:“前不久皇上向西避难(因为王画刻意封锁,传言纷纷,宗仙运这是选择了一个最乐观的传言),李光弼大夫退过晋阳,王太守暂时统领后军,想要举城投贼,违背民意,以至身首异处。大将军你兵强马壮,军令严明,天下无敌,如果能以国家利益为重,移军常山与李大夫遥相呼应,那么大功勋,无人能及。”

乌承恩不听。

宗仙运又说道:“将军不听我的劝告,一定以为兵单力薄。现在民不聊生,都想报效国家,竞相聚结成兵,屯乡村以自保。如果能悬赏招集,不出十日可招兵十万,再与你部下三千朔方兵相互参用,一定成就大事。如果放弃常山郡这要害之地不去占据,拱手送给叛军,自己却占着信都这个四通八达的地方,无异倒戟与敌作战,必会失败。”

乌承恩依然犹豫不决。

宗仙客等人大哭而去。

于是史思明攻打九门,九门将士伪降,伏甲于城上,等到史思明登城时,伏兵突然出击。史思明坠于城下,被鹿角刺于胁下受伤,逃向博陵。

养了几天伤后,再次攻打,九门失守。将守城将士数千人尽数斩杀。然后围藁城,三天后陷藁城。

又围常山。因为请不到乌承恩,众将无首,再拨,宗仙运等人皆数战死,连几千降兵也尽数再次被屠杀。

到了十月,叛将尹子奇围河间府四十余日不下,史思明引兵会之。颜真卿谴其将和琳率领一万二千军队营救河间,被史思明逆击,生擒和琳,于是河间沦陷。执守将李奂于洛阳,斩杀之。

自此,从河北到河东南半,全部沦陷于叛军之手。

又能攻陷景城,太守李暐宁死不降,赴湛水死。

到这时候,史思明犹如军神一样,所向披靡。然后用两骑,持尺书招降乐安,乐安以郡城投降。接着围信都,乌承恩果如宗仙客所说,无险可守,无奈,交兵马仓库,马三千匹,兵一万人,亲导史思明入城投降。不过因为他父亲是史思明老上级,对史思明有提携之恩,史思明在将他送到洛阳后,替乌承恩说了好话。让安禄山官复原职。

这时候史思明又将视线对准了另一个人,他的心头大刺之一——颜真卿。

同类推荐
  • 帝国行

    帝国行

    新书《陛下的CEO》已开坑,欢迎大家收藏。
  • 冲出高原:吐蕃王国传奇

    冲出高原:吐蕃王国传奇

    《冲出高原·吐蕃王朝传奇》从藏族起源的神话开篇,讲述了吐蕃王朝逐渐走出狭窄的雅隆河谷,建立起纵贯雪域高原的强大帝国,又一步步跌落云端,在佛、苯的激烈斗争中渐渐走向衰落和分裂的历史过程。横空出世,十三岁的小赞普能否在动荡的政治漩涡中力挽狂澜?左右逢源,孤儿寡母能否撑起雪域的一片蓝天?英雄迟暮,战神噶尔?钦陵能否继续家族的无限荣光?……不甘寂寞的吐蕃君君臣臣们,你方唱罢我登场,书写着吐蕃的历史与辉煌。
  • 火烧圆明园(晚清帝国风云系列)

    火烧圆明园(晚清帝国风云系列)

    晚清帝国风云系列,是关河五十州近代历史写作的重磅作品。本系列参阅了国内外丰富的史料,运用多重的观察视角,深入地理解历史现场各方的立场,和他们真实人性底色和认知逻辑,试图重新梳理近代史发展脉络,再现一个真实可感的晩清,解读历史的多样可能性。火烧圆明园作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个标志性事件,给所有中国人的内心都造成了巨大的创痛。而清帝国的南方,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对太平军的决战在即,清帝国如何熬过这段最艰难的时光?历史还能再给它机会吗?本书以火烧圆明园事件为切入点,将晚清帝国风雨飘摇的历史画面徐徐展开,对咸丰帝、曾国藩、胡林翼、李鸿章、洪秀全、李秀成、巴夏礼、华尔……诸多历史人物进行深入人性底色的刻画与描摹;这里有风云人物成长与折戟,有朝堂政治的诡谲波澜,有战场上的玄黄带血,有对外博弈中清政府的进退失据,有人性的闪光、懦弱与复杂,也有对火烧圆明园之谜等诸多历史迷误的辨正与思考。
  • 女儿梦

    女儿梦

    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待你青丝绾正,铺十里红妆可愿?却怕长发及腰,少年倾心他人。待你青丝绾正,笑看君怀她笑颜
  • 大明妖孽

    大明妖孽

    天上有神,世上何以妖孽横行?天上无神,心中何以疑惑重重?明朝成化年间,号称“狐生鬼养”的一群锦衣校尉,奉命在无神的世界里寻找真神,在有限的生命里寻找长生之道。
热门推荐
  • 神仙大人别走

    神仙大人别走

    在另一个平行世界中,那里有着会仙术的神仙。他们是真实存在的,只是人类不知道而已,只以为他们是存在于神话故事中的。而当喜欢考古和新事物的大二学生林落,与那群神仙相遇时,并没有惊讶害怕,反而高兴的不得了。且他们之间也渐渐发生了一些,牵人心魂的事情,夹杂着喜悦和悲伤。原来,神仙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清冷寡淡。原来,神仙也会悲伤绝望,无助又无奈。原来,神仙也喜欢争名夺利,尔虞我诈。
  • 佛说须摩提菩萨经

    佛说须摩提菩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皇堂初爱

    皇堂初爱

    她是万众瞩目的皇后娘娘却可知她被他以蛊而治。从柔弱安适到谨慎冷漠,为了逃脱他的手掌甚至可以几乎疯狂。他是为了复仇而生的皇帝,却莫名其妙的喜欢上了这个倔强女人。为了把她可以拴在身旁,他可以为此付出一切。她看着江山,淡淡的看向了他,“你要的帝皇之位,已经在你手中了。”“我知道。”他温柔的把她揽入怀中。“所以……你得履行诺言,让我走。”女人冰冷的双手轻轻的推开了他,不带一丝留恋。“……”他垂目,一言不发。当初的烛下誓言,如今的梦境成空。他死死的捂住胸口,嘴角牵起一笑,目送着她和别的男人挽手离开。苦涩的味道流入了嘴角,他第一次流下了以为鄙夷的泪水。萦指愿弃江山,不负红颜。可当年美人如画,却早已不见。
  • 原始人我来自地球

    原始人我来自地球

    人类,从哪里来?地球真的是地球吗?时间又是什么?历史呢?这是一个在异界种田的故事,也是一个探寻本源的故事,更是一个反战的故事!较真的看这本书,有槽点,有毒点,因为科技和修真似乎就在对立面……这本书是一本尝试性质的书,因为它涉及到了原始种田文,炼器,阵道,符箓,丹药……这本书是一本温馨的书,主角诸般努力,只为回家……其实,这是作者自己怀念小时候的玩具而写的书……
  • 不朽永明

    不朽永明

    超脱大道的轮回,逆转神魔的出现,身肩救赎者称呼的他,为终结混乱而亡命。但终将睥睨一切!当太多的死亡变为麻木,当太多的故人化成记录。不会疯,只有淡然....凝窍为九,踏破位面,疑团纷纷。明知:因天道无仁,人何有仁之故!三法造局,众灵如棋摆布!引来的最后是灭亡,还是栽柳师的造化...这是人、天道之决胜!
  • 玩转美漫小道长

    玩转美漫小道长

    道门子弟李晗风,一不留神穿越到美漫的世界。于是,他与汽车人一起并肩作战,与乌龟精和毒液一起谈笑风生,在复仇者中留下印记,和X战警一同逆转未来。于神枪会中锻炼自我,在卡玛泰姬研究真理。挽救恶灵骑士的灵魂,击碎地狱伸出的魔爪。警告贪婪成性的皇后,直面凤凰之力的强大。掌控时间宝石的力量,对抗宇宙之心的灭霸。最终,李晗风寻回自我,确立道心,玩转美漫,修炼成仙!——————————PS:轻松向文风,剧情流、道心流。剧情线、实力线、时间线以本书为准,暂定为A—9527号宇宙。
  • 行空异世录

    行空异世录

    星辰界的人都知道,有那么一天。有个人会踏着无数星兽的尸体出现在他们面前,拯救这个支离破碎的世界。“到那时,我一定是那个唯一可以和他并肩而立的女人!”“你胡说!明明是我!”“是我!”“是我!”行空,穿越前星辰界第一草包疑惑出声:“呃…抱歉,本人性别女,爱好男。不喜欢人家盖过我的风头OK?”身后的男子低低的笑出了声,眼波流转间,夺人心魄:“那我站你身后如何?”
  • 嫡妻风华:纨绔世子倾城妃

    嫡妻风华:纨绔世子倾城妃

    【已完结】养夫千日,弃夫子时。大婚当日,喜堂之上,他以公鸡拜堂,意在羞辱。她傲然而立,声势温软,但却气势十足,“拿下去宰了,立个牌位摆案头,日后早晚三炷香供奉。”洞房花烛夜,新房之内,他弃她如敝屣,“这便是你的欲擒故纵之计?京城第一美女,竟如此轻浮放荡,恬不知耻。”她淡然瞥目,风华天成:“世子爷未免太高看自己,对你,还不至于用上三十六计。”
  • 重生之盛世名媛

    重生之盛世名媛

    她是顾念,也是沈关关。上一世,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该怎么死亡,更没想到自己会死在丈夫和姐姐的精心部署之下,“你说你爱我,愿意为我做一切。”成为丈夫死前送她的最后一言。这一世,她发现丈夫和姐姐的双双背叛之后竟然掩藏着更大的秘密。丈夫贪婪、姐姐恶毒,身边亲人一个一个惨死,这一世,手撕渣男,吊打恶姐,必将恶人踩于脚下,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王不是贼

    大王不是贼

    占山为王便是贼?作为穿越杰出青年的罗曼可不这么想。他觉得在大宋朝做山贼的最正确姿势,应该是发财、享乐和开pa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