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60100000004

第4章 古城再现的峥嵘与奇迹(2)

在班固撰写的《汉书·西域传》中,记载说:“精绝国,王治精绝城。”在古汉语中,国都、王城所在,称作“治”于某地。后来,将省会称作“省治”,将县城称作“县治”,都是由此而来。“王治精绝城”,就是说国王所住的国都,称作精绝城,国都之名与国家之号相一致,这种现象现在仍然可以见到,例如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国都叫墨西哥城,危地马拉国都叫危地马拉城。

汉代的精绝王城,自然应当在古代尼雅遗址的范围内寻找。自20世纪初以来,进入尼雅遗址考察的人员很多,但是,都没有提到王城所在的问题。近年有人提出,在No.2遗址发现有古代城墙的残迹,曾引起许多人的注意。然而经过仔细考察研究以后,发现这一说法仍然缺乏足够的证据。

2.对吐鲁番古墓与宝藏的发掘

吐鲁番绿洲,是东部天山中间一块不算太大的山间盆地,它的北面是巍峨高耸的博格达山,南面是地势不高的觉罗塔格。盆地内北高南低,东西长而南北狭,东西长度差不多有245公里,南北宽度大约有75公里左右。整个盆地面积5万平方公里以上。因为盆地四周高山环绕,地势特别低凹,所以酷热、干燥成了吐鲁番盆地非常引人注目的特点。

不过现在看来,正是千百年来不变的干燥气候,使得埋藏于这块盆地的无数珍贵文物得到较好的保存,使得今人可以从这座地下博物馆里洋洋大观的宝藏中一览前人的生活场面。这座地下博物馆,指的便是阿斯塔那墓地。

阿斯塔那墓地,包括了阿斯塔那、哈拉和卓村北戈壁上10多平方公里内的广大墓地。它们围绕着高昌故城的东北、北边、西北郊外,排列非常密集,并大多以各个家族为单元,各有茔垣。

汉、晋以来,中原地区的汉族居民为逃避战乱,许多人举家来到高昌。他们主要来自河西走廊的甘肃和其他一些内地省份。从后来墓中出土的大量文书得知,当时的高昌地区有麦匊、张、马、阚、索、唐、曹、赵、郭、孙、范、汜、傅、董、牛、李、史、焦等姓氏。多数人在高昌生活了几辈,家族繁衍;世代相传,构成了麦匊氏高昌的社会基础。麦匊氏为王姓,自公元449年麦匊嘉称王,一直享受了140年的王族荣誉,自然也就成了高昌的头等豪族。张姓也是高昌王国的大姓,可以与麦匊氏相互联姻,出将入相,也是国中显姓。各家族都有自己的墓地,用石堆砌出范围,界域分明。基地内按辈分大小,依次排列,石垣外侧,有的还有壕沟,好像要把人们生前的屏障,拿来做幽冥世界的城垣,以庇佑自己的平安。

每座墓坑都有一个大致呈方形的洞室,洞室在地层深处,从洞室口至地表有一条窄长的墓道。有的墓道中设计了重重天井,象征墓主生前的深宅大院。这种带天井的墓道,往往与带耳室的墓室相关,耳室被视为左右厢房的象征。在墓道的一侧,大都放置一块砖质的墓志,说明入葬者的姓名、年龄、身分及一套例行的颂词。循墓道而下,就可以步入葬者安息的殿堂。深藏入地下的方洞形墓室,成了他们的阴宅。死者一般都安放在洞室后部的土台上。吐鲁番特殊的干燥气候,让死者的尸身成了干尸而得以保存下来,也使得那些陪葬的各式物品在许多年以后近乎原封不动地展示在人们眼前。

在阿斯塔那墓地,考古工作者在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发掘出近500座墓葬,出土的各种文物达数万件,各种制作精致的木俑、用作冥器的彩绘木器、五彩斑斓的丝织品、洋洋大观的文书,以及绢画、琴棋笔墨、甚至食用的干鲜果品都一应俱全。人们每一次去巡礼,都能产生出各种新的、有趣的联想。

让我们先参观一下墓室。在墓室里,有一种悬挂的绢(麻布)画,非常具有特点,引人注目。这种悬挂于墓室顶部或里壁的绢画,一入墓室便可见到。图画上是人类的始祖——伏羲、女娲像,周围缀以日月星辰图。他们手持规矩,人身蛇尾,下身呈螺线形扭在一起,是在告诉我们阴阳交合才产生了人类万物吧。古代相传伏羲、女娲是远古二皇,也是同母兄妹,伏羲龙身,女娲蛇躯,都有大圣之德。这种图形在中原起源很早,在汉代就出现和流行了。大量流行在唐代的吐鲁番墓室中,颇有些“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味道。

墓室后壁上则多绘制墓主人生前生活场景和伦理道德观念的图画。在较早些时候的墓室中,即大致相当于晋至南北朝的墓葬中,后壁上的绘画内容多比较写实,主要表现墓主人生前生活情景:墓主夫妇高座于堂上,宴饮享乐。庖厨之中美味佳肴满架,高堂上美酒飘香。或者在悠扬的丝竹琴瑟之声中,有舞女翩翩起舞;田畴之上,土地平整、垄亩成片,一望无垠的禾穗迎风点头,预示着丰收在即;谷场上,陈列着各式农具:脱粒的链枷,扬场净谷的木锨,粉碎粮食的臼、磨,以及犁、耙一应俱全。主人志得意满,在仆役的随伴之下,骑马出行,悠哉游哉!尽管画工的笔法稚拙简朴,却将当时人们的田园生活表现得清晰明白,让今人一睹那时的社会生活风貌。

唐代以来,墓内壁画内容多有改变。各种山水人物、花卉禽鸟以及伦理说教等均入于画中。有一幅六条挂屏式的壁画,图上既有象征财富的丝帛,也有劝人谦逊做人的欹器。这种欹器,两头稍尖,中间盛水,它的支点易偏,盛满水,立即会向一侧倾倒,则水溢器外;盛水不满,则可稳定地放置于特定的器架之上。古人将其放于案侧,随时可以提醒自己牢记“满遭损,谦受益”的古训。在另外的两条挂轴之间,还有“金人”“石人”“玉人”的人物形象,也是将儒家圣贤做人的鉴诫宣于图画。“金人”喻“三缄其口”,“石人”喻“张口石人”,即主要关心时事,匡正时弊。“玉人”,可能比喻品德完美如玉。这种儒家做人之道,与当时的中原大地几乎没有差别。

在墓室前部以及墓主人的身体两侧,陈列着供他们死后衣、食、住、行需用的一切。先说衣物。墓中衣服整取下的不多,但从保存下的织物实物中,亦颇能说明一些当时情景。这些织造精致,花纹美丽的织锦,颇能显示当时人们穿着的风尚。这些织锦如晕纲彩锦、花鸟纹锦、联珠骑士纹锦等,色彩艳丽、质地紧密、花纹考究,充分显示了唐代织锦业的精湛技艺。在北区的一座基墓中有一件绿地狩猎纹印花纱,是采用碱剂印花方法,即用强碱剂印浆,去掉花纹部分的丝胶,使之呈现熟丝的光泽。印染时则采用镂空版刻制花纹。这件绿地狩猎纹印花纱,能告诉我们的不仅如此,它的花纹图案还显示了对波斯、印度等地文化的吸收和融合……阿斯塔那墓群中,还出土有锦履、线鞋等实物。底薄头尖,鞋头上不加任何平面置饰,白居易的诗“小头鞋履窄衣裳”就是它的写照。

再来看看“食”。提起食,阿斯塔那墓地仿佛是一个食品储藏室,从干鲜果品到精巧的包嵌糖果的花式点心,以至于水饺、馄饨面饼、抓饭……真可谓说应有尽有。在干鲜果品中,人们发现有红枣、葡萄干、核桃、甜瓜等品种,面食中除花色点心外,还有一块完整的馕。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一座墓葬的木碗中,还盛放着保存完整的饺子。这种中华民族的传统食物告诉我们,在唐代,吐鲁番地区的风俗与中原大地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说到“住”,在这座地下博物馆中,有许多反映墓主人生前居住生活的冥器。包括殿堂、亭阁、假山、房屋等模型。这些建筑模型大都用木头制成,还有一些木制建筑构件,如斗拱、柱、枋等。有一件高仅27厘米的木亭模型,各个部位构件均按比例设置,非常协调匀称。这是古代中国较常见的建筑形式。

阿斯塔那墓群中表现“行”的场面和文物也屡有所见,且不说壁画上墓主乘车洋洋自得,前呼后拥出行的场面。在随葬的冥器中,亦有各式各样的实物模型。其中木牛车是较常见的随葬品。那时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马,辅之以骆驼、驴、牛等。反映在随葬品中,则表现为骑马俑、马俑、骆驼俑等。有一件骑马出行的女俑,女俑头戴帷帽,帽子的外沿上有一圈短至颈部的纱网,可能是为了遮挡吐鲁番灼热的阳光和扑面的风沙吧。

说起“俑”,这是吐鲁番阿斯塔那墓群中非常有特征的随葬物品。这些俑多为泥塑,大都是草芯、泥胎,外施色彩,是十分宝贵的彩塑艺术品。俑的种类很多,镇墓兽、天王俑、武士俑、仪仗俑、歌舞俑、宦者俑、百戏俑、马毯俑、各种劳作女俑。其中镇墓兽、天王、武士俑等具有高度统一的唐代风格,仪仗俑的配置也与唐代的规定一致。在百戏俑中,见到了“昆仑奴”及狮子舞、顶杆等形象,弥足珍贵。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的陶俑,除了细小件马俑是合模成型外,其余大都是塑造的。其骨架是用木棍或草桔捆扎成支架,从俑的艺术形象上看,塑造者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艺术造诣,运用写实和夸张的手法,技法纯熟,手到神随,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或庄肃挺劲,或灵秀活泼的不同形象。

镇墓兽俑着意突出其狰狞凶相。如狮形镇墓兽,面貌狰狞,双目怒视,作张牙欲噬的样子。造型上则在狮头上耸立双角,腰腹部的两侧排列一道道斜沟,表示肋间肌肉,令人有真实健壮的感觉。对人面兽身镇墓兽,在表达镇魔辟邪、守护死者神灵的创作意图上,塑造者又运用了不同的手法:在横眉竖目的人面上,着意在嘴角面颊上,又微露笑意,令人有一种不可捉摸的畏惧之情。这种面目狰狞的形象,大概与佛教密宗的流行有关,密宗崇奉的形象大部分面目凶恶。可能人们要借此保佑在地下的安宁吧。

仪仗俑则动作整齐规矩,表现出初唐一统的文化面貌。阿斯塔那张雄之妻墓中出土的骑马仪仗俑,高33厘米左右,马长24厘米。人马均用木块分段雕成,然后用胶合成。五个文官俑,一人着绯色衣服,三人着绿色衣服,一人着青色衣服,表明其官职,从五品至八品不等。五个武士俑均蓄短髭,着绛色袍帽、白裤、乌皮靴。这五个武俑神色各异,有的左手扶鞍,右手勒缰,作策马徐行之状;有的双手勒缰,将欲策马疾驰;有的侧首顾盼,似在招呼问答;有的仰面前视,似语非语。人马动作虽然简单,却也颇为生动。马均绛色、黑鞍具,表现仪仗的整齐划一。

阿斯塔那的唐代泥俑之中,最有特点的是那些刻画社会各行业、各色人等的人物俑,从中让我们了解了一些那时吐鲁番地区(高昌)的世俗风情。在张雄之妻麦匊氏墓中(公元688年)出土了两组驼马人物俑。马身蓝色,已残,骆驼也只存头和腿部。但两个驼夫俑保存较完好。两个驼夫俑均高55.5厘米,深目、高鼻、短须髭,头戴白毡尖帽,帽檐外翻,露出红色帽里,在尖顶毡帽两侧绘红色菱纹图案。一俑身穿黑袷袍,开大右襟,露出胸前衣领衬里上绣的红地朱色四瓣小花图案;一俑穿绿袷袍,胸前衣角也向外翻,露出红色衬里上绣的深红色树草和蜜蜂图案;两个俑都系黑腰带,脚穿乌皮靴。两手向前紧握,作牵引驼马状。骆夫俑的服饰、形象表现的是当时高昌地区少数民族的衣着面貌。据记载,唐初居住在天山一带的回鹘族的一部分黠戛斯人所戴的帽子,是“锐顶而卷末,诸部皆帽白毡”,所指的大概就是这种帽子。

在这座墓中,还出土了大量的舞乐戏弄俑,非常珍贵,提供了当时流行的傀儡戏的情况。傀儡是表演歌舞、戏弄,以娱乐世俗的。因此注重人物神情的刻画,嬉笑怒骂、悲啼、欢唱需维妙维肖,表演时才能有喜剧效果。

这批绢衣木俑均以木雕头部,彩绘面目,胸部用木条直接在颈下胶合,用纸捻成臂膀,外着锦绢衫裙。这种纸臂绢衣的木俑,既便于表现各种舞蹈动态,又衣着真实,宛若真人。男俑“滑稽戏调”,女俑“秧华窈窕”,与唐代有关傀儡的记载,无论在装饰、制作、仪态和表情等方面都可以相互印证。可知这些木俑正是表演歌舞戏弄的傀儡。

在丧葬时表演歌乐,是唐代流行的习俗。这种用于表演“丧家乐”的傀儡,不单是为了殉葬而埋入墓室,供墓主死后享受;更主要是在送葬时炫耀于路人,壮门面。在这批木俑中,男绢衣木偶共出土7个,头戴乌纱帽,身着黄绢单衣、白裤、系黑带,穿乌皮靴。面部表情或歪嘴斜目,或翘唇瞪眼,具有明显的夸张表情,故作愚痴而引人发笑。而17个绢衣彩绘女俑,具有不同的装饰打扮,不同的俯仰转侧情态。多数在眉间贴花钿,朱唇两侧点星靥,发式有高低双髻、有高髻、有戴云髻的假发。3个较完整的女俑也是以废纸捻成臂膀,外着彩锦和绮绢制成的窄袖襦衫,长裙曳地,披帛绕肩,作缓歌曼舞状,“玲珑云髻生花样,飘飘风袖蔷薇香”。其中一个女俑头梳双髻,内罩半臂,外穿红、黄相间的通幅长裙,外罩着一层天蓝色的轻纱,肩上披帛。可以想见当其翩翩起舞时,长裙飘逸,彩帛当风的舞姿,可见匠人的巧妙构思。

这群舞俑的服饰、形象及表演题材都与中原流行的乐舞相差无几,体现了初唐的政治统一以及经济、文化对高昌地区的同化与影响。

在阿斯塔那墓地这座艺术宝库之中,还有一类让今人津津乐道的遗珍——绢画。这些绢画除仕女之外,还有“弈棋图”、“六骏图”等,均堪称国宝。

同类推荐
  • 古老的密码上(破解人类文明与科学之谜)

    古老的密码上(破解人类文明与科学之谜)

    揭示人类文明之谜,需要科学严肃的态度,需要建立在丰富的知识与缜密的思维的基础上。如果只是对科学一知半解就断然下结论,那将是幼稚可笑的。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尤其是广大的青少年读者,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对待种种神秘现象。只有这样,才能更接近真理,查清真伪,破解宇宙间未知现象的真实本质。
  • 恐龙科考百科(科学探索百科)

    恐龙科考百科(科学探索百科)

    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是那么丰富多彩,使我们对于那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不得不密切关注和发出疑问。人们总是不断地去认识它,勇敢地去探索它。虽然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达到了很高程度,但对于许多谜团还是难以圆满解答。人们都希望发现天机,破解无限的谜团。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科学先驱不断奋斗,一个个谜团不断解开,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但又发现了许多新的奇怪事物和难解之谜,又不得不向新的问题发起挑战。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探索永无止境,解决旧问题,探索新领域,这就是人类一步一步发展的足迹。
  • 生物知识

    生物知识

    为满足广大青少年的求知欲,作者在围绕中学生物教材有关知识点的基础上,以动物学和理科综合探索创新教育为核心,参考近年来国内外的有关文献、资料和报道,紧密联系当前生活、生产、科研和教改实际精心编著了此书。本书在内容上侧重于贯彻动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引导读者学习科学思想方法,使读者能够触类旁通,开拓思路,发展智力和能力。
  • 关注明天的阳光(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关注明天的阳光(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这本《关注明天的阳光》由刘芳主编:现在,人类生活的两个世界——所继承的生物圈和所创造的技术圈——业已失去了平衡,正处于潜在的深刻矛盾中。而人类正好生活在这种矛盾中间,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危机。这场危机,较之人类任何时期所遇到的都更具有全球性、突然性、不可避免性和困惑不可知性。人类不禁会问,明天是否依然能够享受给人类带来累累果实的阳光、空气和水?明天是否依然能够在地球的臂弯里生存、生活?
  • 植物:植物的最新通报

    植物:植物的最新通报

    植物的最新通报小说阅读,本书介绍了含羞草、日轮花、植物花、鸽子树、食人树、能反击干旱的植物、能探矿的植物、能预测环境的植物、发弹和产油等多种较为特别的植物。本书的特点是以图文并茂、图解图注的形式,形象直观地展现主题,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
热门推荐
  • 清音诗:星辰缭乱

    清音诗:星辰缭乱

    枫祁大陆伟大的枫夜女神,厌倦了漫长生命里的一切,在世界大战后陷入沉睡。等待可以唤醒她的人到来。女神沉睡前将星尘权杖放在了审判圣殿秘境内的星月神殿里。为得到星尘权杖,大陆上掀起又一场大战。大战后,大陆易主,而枫祁大陆本来的主人却被封印在了一架古琴里……...
  • 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

    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

    本文1vs1,男强女强,宠文加酸爽虐渣。她是苏国公府三房正儿八经的嫡女,母亲威武父亲宠爱,偏偏自己是个没脑子打乱一手好牌,上赶子给人做妾,坏了名声。母亲惨死父亲丢失世子继承资格,亲戚嘲笑鄙夷,大姐是正妻处处打压她,就连庶出的儿子也是个痴傻,让她活活饿死。再睁眼,苏晗是尊贵的五姑娘,时局动荡,偏偏她慧眼识珠榜上了大款,一路斩妖除魔,一跃成了当今最不能得罪的人,没有之一。情景一苏晗,“大姐曾经算计我去当侯府的妾。”大款第二天送上了大批貌美如花的歌姬仕女迷住了所谓姐夫,气的大姐登场吐血。情景二苏晗,“大姐夫曾经对我抛过媚眼。”大款冷笑对着易侯爷下了猛药,对着一帮侍妾能看不能吃,终生不举,报应!情景三苏晗,“太子要纳我为妃,享万民敬仰。”大款立马点兵点将气势汹汹,吓得太子落荒而逃。情景四大款将她养的娇气,就乐意宠着她,关上了门,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
  • 致美丽的主神

    致美丽的主神

    淡定,淡定,虽然这是无限流主神流,但也只是演戏而已啦!放轻松,都是假的……
  • 重刻四明十义书

    重刻四明十义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昆仑秘道(王铁男徒步探险笔记)

    昆仑秘道(王铁男徒步探险笔记)

    本书作者通过组织并参加的一系列昆仑山徒步探险事件的梳理和提炼,不仅展示了鲜为人知、已经沉陷于历史长河中的古道故事,也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对自然的探索是无穷尽、无止境的。探险精神,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之一。
  • 构筑目标(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构筑目标(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复仇追忆

    复仇追忆

    都市里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只要在下雨的夜晚,如果一个女孩穿着纯色连衣裙,撑伞走在大街上,就会受到恶魔的诅咒……连续发生的命案令社会十分恐慌,而警方对于凶手却毫无头绪,那“看不见的恶魔”依然逍遥法外……
  • 万古重阳

    万古重阳

    渡双翎;“三生不忘今世情,一切可能都难以挽回……”渡双翎;“这条道路是否正缺,要看最后的赢家!”红日;“一切都是为了人类,善意的欺骗!”黄日;“天地大成,了我道心!”洛心;“我恨你!”召阳;“还会再见么?”月婉;“君没有我的日子,希望你能够开心!”渡双翎;“不要问我我的目标,在很久之前,就已经消失!”夏妹、精卫;“你可知道,双翎我等你千年,未曾想见面则是永别!”渡双翎;“如果我将自己祭天,能否换来爱人的重生,重阳日,时间之论回退,第三界!红日天帝!我活着就是为了看到你们死!”
  • 成零

    成零

    一个是身世成迷的孤女一个是漫不经心的夜国太子两人的相遇,源于某段宿命的牵引当那段辛秘往事层层揭露昔日太子终成冷漠帝王往事蚀人心,她又该如何抉择?“成零。”“嗯。”“信我。”“……好”
  • 有段青春已离凡

    有段青春已离凡

    青春,对于易皈凡和苏小离来说,从无知懵懂开始,经历过离离别别、是是非非后,结局却是那没有人可以预知的朦胧。一场十六年的藕断丝连,随着那些被找出的老旧的照片和泛黄的日记本,在时间里回倒,回到最初的起点。那时候的青春,就像昨日仰望过的晴空,谁也无法凭借着它去预知明日的阴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