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82600000019

第19章 藩王问题(三)

蜀王要求回应天府,朱允炆也没想到,看来他这皇叔真的是一个小资知识分子,说是为了做学问,其实还不是为了享受。之前也没见他说要回,现在朱允炆给他安排任务了反而想要回应天府了。

这样一来蜀王在成都建的富丽堂皇的蜀王府不要了?要不改造一下建成旅游景点?人家刚走,就把王府充公不太好吧,还是先封存了以后再说吧。朱允炆这样想着。

事情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还有一件事就是跟岷王等人说说暹罗等国的攻略,那边的水稻可都是一年三熟,不纳入大明领土怎么行,还能打通去印度的路线。

“各位皇叔叔,你们还有什么问题?”

“陛下。”台王朱楹站了出来,“太祖高皇帝规定‘寸板不许下海’,并多次颁布旨意,禁止下海通番,陛下要违背太祖高皇帝的政策吗?”

居然忘了这一茬,朱允炆心里大喊,海禁政策早就有了,朱元璋还反反复复的规定不让出海。《大明律》记载:“若奸豪势要及军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违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己行律处斩,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其打造前项海船,卖与夷人图利者,比照将应禁军器下海者,因而走泄军情律,为首者处斩,为从者发边充军。”

朱允炆也犹豫了,虽然他不把朱元璋的禁令放在心上,但现在是真有同倭寇勾结的。

也不知道李景隆的水师练得怎么样了,才几十天能怎么样,估计连事务都还没交接好呢。看来得加快船只建造的进度了,得赶紧拿黑科技出来啊,朱允炆心里想。

“台王讲得不错,此事是朕疏忽了,台王和琼王尽管准备,过几天朕就让内阁解除海禁。”

“诸王还有何问题?”

“陛下,臣对买卖不熟悉,请陛下派助臣。”这次站出来的是齐王。

的确,在历史上,齐王性格暴躁,飞扬跋扈,也没什么能力,最后还被朱棣除封了。让齐王负责与日本的交流的确是难为他了啊,而且不靠谱啊。还自己提出来了,倒是有自知之明。

可是让谁去呢?

杨士奇?现在在游学吧,不好解释怎么知道的他啊。不管了,先把他找来再说。

想到这里,朱允炆答道:“朕知道了,朕会派给你合适的人选的。”

“诸王还有什么问题?”

。。。。。

“那好,你们没有问题,朕问一个问题,安南暹罗等国对大明的态度怎么样?”

“......臣等不知。”

一群早就就藩的藩王的确可能对这种事不太清楚,谁会关注周围的小国呢?

“传鸿胪寺寺卿。”

很快,鸿胪寺卿钱卫到了大殿。行礼。

“钱爱卿,朕有一问题不解。安南暹罗等国对大明的态度怎么样?”

“回陛下,洪武二十七年杨靖初始安南,会后说‘政事皆为国相黎一元与其子澄所专’,大明才知道黎氏篡权一事,陈氏已成傀儡。其实在陈叔明时期,安南就多有不恭,太祖高皇帝以安南长期为历朝属国,颇受华夏文化影响,规定‘诏书无故不轻往,而彼得以自由’,并规定三年一朝,人数不可超过五人。”

“太祖高皇帝得知黎氏篡权一事后,曾与安南断绝朝贡关系并拒绝了黎氏的朝贡,并未发兵讨伐,洪武二十八年,因讨伐龙州叛贼赵宗寿,太祖高皇帝才接受安南进贡。此外,大明与安南还有边界纠纷一直没有解决,安南自陈叔明以来对有关大明的事务也多事敷衍了事太祖高皇帝以为安南乃‘生事之国’。”

“洪武三年,太祖高皇帝命暹罗遣使入贡,暹罗国王表现积极,此后大明与暹罗的关系良好,暹罗一年多次入贡,使团人员有时会多达几百人,这些有违制之处太祖高皇帝也没有追究,均接受了暹罗的朝贡。陛下登基暹罗还遣使来贺。”

钱卫说暹罗的时候面带笑容,朱允炆则是一阵心痛,一年多次入贡,还几百人,这得送出去多少金银财宝。啊!不行,以后一定要让他们加倍还回来。

“其他的简单说,不用那么详细。”

“是。洪武年间,真腊也时常遣使入贡,曾进献“象二十八、象奴三十四人、番奴四十五人”,双方往来频繁。占城也是从洪武三年开始入贡,但因为屡次侵略真腊,夺取真腊的贡物,太祖高皇帝曾一度拒绝其入贡。洪武三年,爪哇国国王其王遣使奉金叶表来朝,贡方物。三弗齐国。。。”

“行了行了,别说了,就说这几个就够了。难得你都记得这么清楚,下去吧。”

“是。臣告退。”

“诸位皇叔可了解了?依朕看来,这几个国家不管是不恭的安南,还是一年多次入贡的暹罗,全都是一丘之貉。你们以为暹罗每年来这么多次真是对大明的仰慕吗?还不是因为大明回赐的多,他们给大明一两银子,大明给他们十两,甚至一百两。都是伪君子,反而安南是真小人,讨厌大明就是讨厌大明,我嫌你烦我就不理你。”

“不过安南真是令人讨厌,岷王粤王,其他国家先不管,先把安南给朕灭了,手段激烈点也没关系。但是不能动武,他们是不征之国。知道该怎么办吗?”

“臣等不知。”

岷王的军事素养还不错,以前经常带兵,但不让他用兵他就不知道怎么办了。粤王就是个药学家,连带兵都不会,桂王也是庸庸碌碌,一事无成。

“孙子早就告诉我们,攻心为上。现在安南黎氏专权,无论是陈顺宗陈颙还是朝中大臣肯定有对他不满的人,不敢反抗是因为他们力量不够。朕会派锦衣卫暗中联系他们,你们呢,则偷偷给他们武器,或者派使者暗中为他们练兵。只需一年,就可以将黎氏铲除,到时候,陈氏会不会对大明感恩戴德?”

“然后暗中探查大臣们对安南归入大明的看法,坚决反对的秘密铲除,那些墙头草则用威逼利诱的手段让他们支持,对支持者则多给财宝赏赐,并许诺以后可以加官进爵。如此一来,陈顺宗不同意也得同意。等到事情成功后,陈氏就可以送到应天府来,以后都不用回去了。皇叔认为可行吗?”

粤王的冷汗都下来了,说话结结巴巴:“臣。。。臣。。。臣认为可行,天衣无缝。”

“哎。”朱允炆摆了摆手,“说天衣无缝就夸张了,此事还要从长计议,计划不如变化快。”

“以前没有过这样的事吗?”朱允炆也是纳闷,这里面每一条单独拿出来都被古人用过,还写入兵书,怎么就没人综合起来呢?

“回陛下,没有。”桂王答道,若是知道朱允炆的问题,桂王肯定回答:“历朝历代哪个皇帝对周边国家不是实行朝贡,那有像你这样直接将人家灭国的。”

“这不是朕想出来的,这是从历史中总结出来的,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在心里朱允炆则道,这也是某“灯塔国”常用的路数,对付小国家可好用,百试不爽。

“这种奸计皇帝是怎么想出来的。”诸王心里嘀咕,“以前那个文质彬彬的皇孙哪去了?”

“朕要说的已经差不多了,诸位皇叔可还有疑问?”朱允炆想了一下,的确是说的差不多了。

“陛下。”

“燕王,有事请讲。”

“臣前几日拜读了陛下给臣的《战争论》,臣受益匪浅,不知陛下是如何想出如此令人如饮醍醐的言语。”

“这都是朕闲来无事瞎想出来的,不值一提。”

“臣以为,自兵圣孙子和亚圣孙膑以来,再没有一部著作能从根本上揭示战争的本质。不知陛下准备怎样处置这本书。”

“燕王以为呢?”

“臣以为本书事关重大,不宜向外传播,只允许大明军官观看,并不准将其传出去。”

“燕王小气了,一本书而已,没有那么大的威力,就算有那么大的威力,四周有谁能威胁到大明吗,如今大明兵强马壮,能击退一切来犯之敌。”

“再者说,如今的战争并不全部与朕所描述的一样。蒙古冬季南下,是为了实现政治目标或者消灭大明吗?并不是,他们只是为了粮食,为了生存而已。没有什么更高的目标。除非再出现成吉思汗一样的人物。”

“所以这本书尽管流传出去,能开阔人们的视野也是好的。朕的观点不一定对,说不定就有人能得出比朕更深刻的结论。”

“还有,朕明年开科举,准备将其列入考试范围,流传不广怎么行。”

“陛下英明,是臣思虑不周。请陛下恕罪。”

“行了,今天的会开的差不多了,朕最后再讲几句。首先,诸位皇叔完成自己该做的就行,太祖高皇帝对藩王的权利和义务规定的很明确,朕现在虽然赋予你们更多的权力,但不代表有些事你们就能做。对蒙元的战争准备不需要燕王来做,朕的参谋,也就是军师会负责制定进攻和防御计划。有需要的话,燕王等塞王能率领军队按照计划进攻就行。”

“至于其他诸王,朕也会让官府配合。诸王只需要完成朕吩咐过的,没有吩咐的一律由官府负责。”

“手伸得过长很危险,勿谓言之不预也。好了,散会。”

同类推荐
  • 老书店(民国趣读)

    老书店(民国趣读)

    本书是“民国趣读”系列丛书之一种。《民国趣读老书店》是追忆民国时期出版业之动态的文字集纳,作者皆为民国之大家,如章锡琛、胡愈之、陈子谷、章元善、章乃器、张恨水等,这些民国大家讲述了当时那些老书店、老书局、老书社、老刊物的相关动态及重要人物的故事……片段小文、三言两语,生动鲜活地再现了民国时期出版行业的那些逝去的过往。咀嚼这些富有特色和活力的文字,彼情彼景历历在目,那段旧时光也显得华丽而有光彩。
  • 三国之天下精兵谁最强

    三国之天下精兵谁最强

    滚滚长江水,悠悠叹古今。畅论三国志,淡泊四海心。英雄徒陌路,常使泪沾襟。风云天下事,请看笑谈君。天下精兵谁最强,无当青州会丹阳。四路铁骑战天下,六方步军已成狂。谁言巧技未能用,先登元戎神臂将。莫道江左无烈士,解烦猛虎不可抗!
  • 典制与刑罚历史纵横谈(中国历史纵横谈)

    典制与刑罚历史纵横谈(中国历史纵横谈)

    直观的介绍历史发展进程,配以深沉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等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中国历史知识的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 如果这是宋史2:辽宋风云

    如果这是宋史2:辽宋风云

    《如果这是宋史2:辽宋风云》是畅销十年的白话宋史口碑之作。全新修订精华版,潜心打磨,去芜存菁。写尽宋朝三百年的兴衰变革与历史谜团。自北宋立国之始,辽宋便处于对峙状态。宋太宗继位后,平定南方,国力因之大盛,一改之前对辽守势,出兵灭了北汉,挥师伐辽。高粱河之战是辽宋主力首次正面交锋,却成为两国命运的重要转折点。1004年秋,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大有一举灭宋的架势。但最终两国议和,订下著名的澶渊之盟。此后一百二十年间,辽宋不曾兵戎相见。北宋进入繁荣期,出现了宋朝三百年间的盛世——咸平之治。其后,皇后刘娥摄政的天圣朝、脍炙人口的仁宗朝相继来临……
  • 春秋大义:中国传统语境下的皇权与学术

    春秋大义:中国传统语境下的皇权与学术

    《春秋》在中国古代长期被尊为政治哲学的至高圣典,并被认为是唯一由孔子亲手编撰的儒家经典。但《春秋》以微言大义暗藏褒贬,是非常费解的,尤其是经过历代经学家的解读变得越来越芜杂。那么《春秋》以及相关经典是如何在两千年专制社会中发挥实际作用,甚至呼风唤雨的?一贯被当作中国精神的春秋大义,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熊逸从唐朝一桩谋杀案讲起,通过大量生动的历史案例,运用翔实考据和缜密逻辑,一层层揭示了上溯至春秋时代的中国经典文化,包括《春秋》“一经三传”、《论语》《老子》等,是如何在皇权政治下被扭曲成了权力的工具的。熊逸对数千年的史实和典籍信手拈来,并让帝王、圣贤、权贵、武将、文士等不同时代的人隔空对话,他也在其中嬉笑怒骂,行文充满真知灼见,文风轻松幽默。当读者沉浸在他的文字世界时,一根绵延两千多年的线索逐渐纤毫毕现。
热门推荐
  • 琼华盛世

    琼华盛世

    苏琼月觉得,自己也是挺不容易的好好睡个觉,这一下子就穿越了还穿越到一个有夫之妇身上她还想继续看宫斗剧,继续泡各种美男啊啊啊啊既来之,则安之苏琼月在这样的心态下,开始了自己的“宫斗生涯”却不知,还有更大的“国斗”还后面……墨晨觉得,自己也是挺不容易的好不容易喜欢上一个女子,还是别的国家的公主偏偏又宝贝得要命,娘家扬言:除非你入赘,否则我们琼月是绝对不会嫁给你的!那能怎么办,只能……死皮赖脸去追,装可怜装病娇博同情咯
  • 一见钟情:高冷男神追上门

    一见钟情:高冷男神追上门

    她与他初识,他是光芒万丈的大众男神,她是见义勇为的仗义少女。他被她的特别所俘获,她被他的容貌所吸引,一步步陷于他的温柔、霸道之中,却被他一次次推远。死心的她留下“我走了,愿我们永不再相见。”便离开了。他勾唇邪魅一笑:“你逃不了的。”
  • 豪门甜宠:霸道老公,放过我!

    豪门甜宠:霸道老公,放过我!

    生下来被抛弃,被陷害,被学校开除,被孤儿院抛弃后居然还惹上了大魔王??!安素十分惨兮兮的想,自己这悲催的一生也是没谁了,好惨好惨一女的。等那些欺负过她全部跪求原谅时安素:……大魔王:小妖精,知足吗?安素:???
  • 都市之我是系统任务发布者

    都市之我是系统任务发布者

    天降任务发布系统,从此我能给自己发布任务!早起军训吃不消?赶紧发布跑圈任务,获得体质强化剂,从此一个打十!女友想要买东西不够钱?发布花钱任务,花一块钱得两块钱返利!月考成绩太烂了?赶紧发布看书任务,看十分钟书就能获得一点智商,从此成绩直飞天!
  • 拜见,祖师爷

    拜见,祖师爷

    “你自称剑道仙师,可斩天地,日月在你面前都暗淡无辉?本座以指代剑,一招杀你!”杨玄屈指一弹,一代绝世剑仙,猝!“洪荒尊者,肉身强横如龙,可拳碎星辰?可笑,龙只是本座的宠物罢了!”杨玄大手一挥,无上至尊灰飞烟灭!“你究竟是何方神圣?”杨玄轻蔑一笑:“摊牌了,我是你们的祖宗!”
  • 强者恒强

    强者恒强

    赵家先祖曾说:以我无上武道为根基,以我自身为支点,可撬动万古时空!武道,是强者之道。无数年后,赵家自身难保,危在旦夕。赵鹏有一颗不灭的强者之心,却生来卑微,是天生的弱者,受尽冷眼与唾弃!他肩负着赵家复兴的希望,要问鼎武道绝顶、立于万古之巅!为了心中道义,他宁可举世皆敌!他要让天地众生,知道什么叫遇强更强,强者恒强!
  • 杨文公谈苑

    杨文公谈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宠物小精灵之重行

    宠物小精灵之重行

    啊……嗯?怎么回事,我怎么来到精灵宝可梦的世界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快穿之女主黑化之后

    快穿之女主黑化之后

    梵天音:我不信佛,不信神,也不信什么该死的司命仙君所谱写的一切!哈哈哈!什么双生之子,就是你们这些懦弱的神给出的借口罢了!等本尊回来……我定要你们血债血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