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82600000035

第35章 翰林院

第二天,王艮从客栈中醒来,揉了揉额头,才发现自己是在客栈中。

“这欠下的人情可大了,不光让文瑞为我解题,还把我送到客栈来了。”王艮心里想。

一模自己的口袋,发现里面一文钱没少,虽然本来就没多少。

“得,连吃饭的钱都是文瑞付的,唉。”

转身,看见桌子上还有银子,差不多有几十两的样子,王艮苦笑一声,把这个情记在心里。

“也不知道文瑞家住何方,看他是大户人家的公子,不知道以后能不能见到,把人情还了。”

“他应该会参加明年的会试吧,他会去参加会试的,以他的才华,绝对能中贡士,到时候就能见到了。”

“王敬止啊王敬止,你可要努力,若是到时候不中贡士,就进不了殿试,连人情都没办法还了。”

王艮暗暗给自己鼓了鼓劲,继续前往云起书坊备考。

。。。。。。

乾清宫。

一护卫从外面走进来:“陛下,王艮已经从客栈中出来,去昨天那个云起书坊读书去了。”

“朕知道了。”朱允炆摆了摆手,“干得不错,赏十两银子。”

朱允炆昨天回宫以后查了一下王艮的资料,发现王艮居然是个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建文二年榜眼,之所以不是状元是因为王艮长得丑。

朱允炆看王艮也不算丑啊,只能说是相貌一般。

建文四年王艮和他的叔叔王省均为朱允炆赴死,王省的孙子在成化年间因为平叛被杀,一门三忠烈,吉水王氏真是名不虚传。

因此朱允炆在查了资料后又让护卫去客栈门口守着,以防他这未来的状元有什么不测,银子也是后来偷偷放进去的,对一名护卫来说这点事还是小菜一碟。

朱允炆还发现解缙、胡广、吴溥和王艮居然是老乡,胡广和吴溥也是要明年会试,胡广是状元,吴溥是二甲第一名,解缙更不用说了,现在已经进入内阁了,都是人才。

王艮的叔叔王省现在在山东济阳教书,朱允炆准备把他弄回来,放到国子监去。

“真没想到出去转一圈就碰见个人才,这波值。”

看王艮努力的样子,朱允炆相信他一定能成为进士的。

。。。。。。

“李元,走吧,去翰林院。”

“奴婢这就去安排车辆。”

“不用,就走着去。”生活节奏慢的好处是做什么都可以慢悠悠的,翰林院在宗人府和六部的东面,出了承天门就是。

在皇宫内本来是不必护卫跟着,但为了皇帝的牌面,护卫宫女太监一点也不少,老远就能看见皇帝的旗帜,众人皆行礼。

朱允炆已经习惯这一套,也不管他们,自顾自的往前走,欣赏着皇宫的景色。

“若是对外开放收门票,这得挣多少钱啊。”朱允炆看见好看的景色就想把他变成景点。

“每次一两银子也有大把的人愿意来,再加上其他收费项目,让光禄寺的出几个人建个饭店,卖出天价也有人愿意吃,这可是御膳啊。”

“皇宫是没有可能的,建个避暑山庄也好啊,每年我去一两次,剩下的时间就对外开放。”

朱允炆越想越觉得可行。

“正好一会去找严震直,看看能不能做起来,目标群体就是那些狗大户。”

到了翰林院,翰林学士黄子澄率领官员出来迎接。

拜见的时候黄子澄看了朱允炆一眼,朱允炆总觉得他这眼神有点幽怨,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想当年朱允炆和黄子澄一见如故,共同商议削藩大事。

结果朱允炆登基以后对黄子澄不闻不问。

将黄子澄擢为翰林学士,却又成立了内阁,翰林院秘书的功能大大减弱,不管是起草诏令,还是备咨询之事,全都转到内阁去了,现在的翰林院整日无所事事,黄子澄不幽怨才怪呢。

“朕今日来是找方爱卿,怎么没见到他?”

“回陛下,方希直在外负责不缠足会之事,并不在翰林院当值。”黄子澄答道。

“哦?看来方爱卿的确是有心了。你去吧,朕去工部看一下。”

一听朱允炆要走黄子澄急了,连忙拦着:“陛下,陛下,臣有事禀报。”

“黄爱卿有何事?”朱允炆转过身来问。

他猜到黄子澄不会甘心,哪怕不削藩也没事,但不能失去皇帝的宠爱啊。

当年黄子澄可是东宫伴读,结果朱允炆当了皇帝,那些东宫的老臣们一个都没得到重用,他们能不急吗?

这次黄子澄不单单是为了自己的前途,还为了以前的东宫辅臣。

其实很多东宫辅臣都是是有职务的,而且品级还不低,黄子澄今天代表的是那些地位较低的读书人。

这些人就是为了陪着朱允炆,就是为了跟着朱允文能有个好前程,现在朱允炆好像把他们忽略了,他们当然着急。

“自陛下登基以来,翰林院上下都盼着能为陛下分忧解难。”进了翰林院坐下以后,黄子澄道。

朱允文觉得,黄子澄在翰林院待了好几个月,皇帝都没有找他,他觉得自己这是失宠了啊。

不趁这个机会赶紧说明白了,以后可就凉凉了。

“黄爱卿报君心切,翰林院当然是有他的作用的,朕还会对其委以重任,黄爱卿到时候可别喊苦喊累。”

对于翰林院的定位,朱允炆还真是没想明白,咨询肯定是要的,但是现在的翰林院不合格,眼光不够长远。

还有就是现在翰林院的事情也很杂,负责修史、修实录、经筵等。

朱允炆登基以后还没开过经筵,要不然说黄子澄有些着急呢,本以为翰林学士可以为皇帝出谋划策,结果到了朱允炆这不灵了。

“陛下,臣等不怕劳累,还望陛下让臣等为君效力。”

凭什么方孝孺一来就有事干,我黄子澄也是先帝委托的大臣,怎么就没这种待遇,整天就在翰林院无所事事,跟一帮文人吟诗作对。

吟诗作对没什么不好,但也得有权力啊。

“朕知道了,朕不会弃翰林院于不顾的,虽然内阁现在分担的事情比较多,你们翰林院也有自己的事要做。”

“这样,朕交给你们一个任务,成立一所行政学院,对一些官员进行培训。”

“陛下,这行政学院是何物,怎样对官员进行培训?”黄子澄听了有些不解。

晚办不如早办,反正以后也是要成立的,现在既然有这个机会,就把这件事交给翰林院吧。朱允炆是这么想的。

“行政学院是培训官员、培养公务人员和政策研究人员、开展社会科学研究和决策咨询的机构。”

“所谓培训官员,就是对中央和地方官员的培训,从布政使司一直到县,都要选择一定的人员到行政学院进行培训,目的是提高官员的行政能力,学***和内阁的最新诏令和指示。”

“培养公务人员就是对应天府和地方的吏的培训,虽然他们可能没有品级,但是他们是直接面对百姓的,是诏令的直接执行者。”

“从某种程度来说,对吏的培训比对官员的培训更为重要。他们才是决定诏令贯彻的彻不彻底的关键,也是他们让百姓直接感受到官府的存在。”

“所谓培养政策研究人员和进行决策咨询,则是与以前翰林院的职能有些类似,是向朕和内阁提出意见,供朕参考。”

“而开展社会研究,则是为了了解国家社会的运行规律,比如人口的增长是怎样一步步加重土地的负担的,大明的土地最多能供养多少人口,为什么一些朝代还没到人口警戒线就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或者是城市的发展与扩张,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有何不同;又或者是道德与利益的关系,等等,都可以作为研究对象。”

“黄爱卿能做得到吗?”

黄子澄:“。。。。。”

“陛下,臣驽钝,没有听明白。”

“唉,你看,朕就说给你事你也干不了吧。”

朱允炆知道这有点揠苗助长,西方的社会学也是一点一点完善的,时间以百年为单位,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社会学家的努力才发展壮大,一开始连社会学这个概念都没有。

朱允炆提出这个也是为了做个尝试,不奢求出什么成果。

但万一出现个对社会学很感兴趣的天才呢?就能极大地促进大明社会学的发展。

虽然这玩意创造不了多少财富,但隐形的利益一点都不必蒸汽机少。

朱允炆的激将法很有效,黄子澄听到朱允炆言语中的不信任,连忙表态:“陛下,臣能做到,将这件事交给臣吧。”

“你都没听懂交给你有什么用,你先将行政学院办起来吧。选址进行校舍的建设并开始教材的编订。”

“这还需要编教材?”黄子澄小心翼翼的问,“用四书五经不行吗?”

“当然不行。”朱允炆提高了声音,“用四书五经的话朕还办这个学院干什么,让他们自己看就行了。”

“编的教材是面向官和吏的,必须要有针对性,能够让官吏提高行政能力。”

“不知道怎么编,就先编编看,编出来后找几个官吏试用一下,有问题随时改,等差不多完善了就可以让大明的官员都来培训了。”

“以后行政学院要开到每个县上去。这件事够不够大?”

“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朕是来找方孝孺的,结果在这耽误了这么长时间,翰林院赶紧行动起来吧。”

同类推荐
  • 我老婆是花木兰

    我老婆是花木兰

    穿越成为花木兰的未婚夫,赵俊生表示鸭梨很大!刚开始花木兰只是一个温柔贤淑的小女孩儿,可她却代父从军,在军中磨砺成了一个的杀伐果断、战功赫赫的女将军,赵俊生有点儿担心婚后生活。是选择做这个成功御姐背后的那个男人,还是选择撑起家庭、当家做主?群254765694
  • 隋唐志之风起云涌

    隋唐志之风起云涌

    凌羽穿越到了隋唐演义的世界,演绎一场爱恨情仇,征战沙场的旷世情怀,正所谓“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年少不知曲中意,听懂已是曲终人”……
  • 斩金

    斩金

    那一年,你起兵登州,救黎民于水火;那一年,你兵指淮河,斩金兵于马下;那一年,你挺进漠北,收蒙古而拓西域……然而,这一切都还没有发生,此时,你不过是苟活于乱世的一介草民,还要为两餐烦恼!且看小小销售员,回到金朝的山东,如何自底层逆袭,成就旷世功业!群号:828400234
  • 吾乃韩馥之从三国开始

    吾乃韩馥之从三国开始

    穿越成为三国世界的韩馥,刚开始拥有一级的召唤系统,但却没用来争霸天下,反而用来增长寿命。好不容易将系统升级到二级,没想到系统竟然变成一个财力加点系统,可用来提升自身实力。注:可以从第二卷开始看……
  • 大明败家志

    大明败家志

    新书(砍死我沒事吧),请多多支持顺手点个收藏吧,投点推存票啊老读者们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等你到天灰

    等你到天灰

    我们彼此互相亏欠却又死不相见,当机遇再次来临你又做何打算。“姚哲,你真是我的克星!”“喂,佳佳啊,你害了我这么久,也该以身相许了吧!”
  • 声律启蒙(国学启蒙书系列)

    声律启蒙(国学启蒙书系列)

    本书为“国学启蒙书系列”其中一册,丛书编者韩震等人采用活泼插图的表现方式,让读者在阅读中积淀文化底蕴,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从而受益一生。声律就是诗词韵律,《国学启蒙书系列:声律启蒙》是一部关于诗韵的启蒙著作,是儿童学诗的入门读物,由清朝车万育编撰而成。
  • 虚妄女神

    虚妄女神

    江枫眠意外地打破了次元壁,和一个游戏软件构成了莫名的联系,虚拟物品具象化,从此人生天翻地覆……
  • 权鉴

    权鉴

    权鉴,鉴前世之兴衰,考权谋之得失,撂放枕边,可以参悟歧途迷津,提首案头,可以明理进退规则。本书搜集了大量的史料,并旁征博引,总结出历史人物求权的几大途征,既揭示出奸臣贼子的丑陋嘴脸,也展现出忠臣义士的良苦用心。
  • 报告尊上夫人又爬墙

    报告尊上夫人又爬墙

    “报告尊上,夫人又闯祸了!” “去给夫人处理一下,闯祸我兜着。” “报告尊上,夫人说想吃鱼。” “红烧还是清蒸?什么鱼?马上去做!” “报告尊上,夫人又爬墙了,她说要去看美男……” 某男怒了:“什么???抓回来!” …… 念痴狂,不胜你我曾思故望尘世,不如相忘于江湖一念悲观,一生来思路更忆往昔,只愿、但求莫若向来不识君叹片刻相识造就一世浮屠缘起,随风不灭不休……她和他,总是一生孤傲
  • 环京往事

    环京往事

    挫折,每个人都会遇到,是勇于面对还是选择逃避,决断只在一念之间
  • 朝天子之潜龙勿用

    朝天子之潜龙勿用

    建元元年的七月初八,雷雨中,长安城的天空中有一白、一青两条光带游动,最终均飞向皇宫,百姓纷纷目睹真龙降世;皇宫中,内侍向秦帝赢骢报告,中宫卫皇后和漪澜殿贾美人各诞下一位皇子,两人出生时序不分先后;天赐异象,双龙降世,不分先后,究竟谁才是命主帝位的继承人?十年后,冬至大节上皇帝赢骢的突然昏厥使储君之争提上议程;传说中的青、白两条真龙降世,究竟谁才是天命所归?出现在皇帝梦境中的黑龙,究竟预示着包藏祸心的异族?还是贵不可言储君?阴谋与成长,荣耀和勇气,究竟谁才会成为大秦帝国的继承人?架空秦、非考据,一切设定习俗为故事和人物服务,这正是架空之魅力所在,有历史依托但又不必拘泥于历史结果,不喜误入;POV+上帝视角、有女主、无CP、非言情、正剧向;
  • 江湖血

    江湖血

    明正德年间,皇帝朱厚照年少荒淫,昏庸无道。宦官刘谨专权,残害忠良,置百姓死活于不顾。于是群雄并起,秘密组织“杀龙除奸会”意在杀昏君,诛刘谨。群雄聚会 洛阳。落红山庄。天下第一庄。庄主是“一剑盖江湖”的武林盟主龙在天。正德五年(1510年)七月十六,艳阳高照。数十匹骏马直奔落红山庄。二里路外,就已望见盟主府门口九丈九尺九寸高的四方斗儿杉木红漆的旗杆,旗杆上飘动着绣文虎的三角朱红盟主旗。
  • 孝文帝与姊妹皇后

    孝文帝与姊妹皇后

    南北朝太和七年(公元483年)盛夏的一天,天将黑时,在一些大臣、太监、侍卫的簇拥下,载着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新封左、右昭仪冯妙莲、冯玉莲姊妹的两辆喜车,进了位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北半部的皇宫南门。冯妙莲、冯玉莲乘坐的喜车一前一后到了东宫门口,相继下车。她俩都十七岁(年龄都按传统习惯指虚岁),两个都是脑后拖着四条辫子,头戴绣着五颜六色百合花的小方帽,上身穿浅绿色襦袄,下着天蓝色紧腿裤,脚穿绣着莲花和云纹的青布鞋。二女虽然服饰打扮相同,但从像貌上可以断定并非孪生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