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82600000006

第6章 机构改革(一)

朱允炆登基已经三天了。这三天来。朱允炆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什么也不懂,处理政务真的是一件超级麻烦的事情,偌大一个国家,乱七八糟的事情太多,永远处理不完。这三天朱允炆每天从五六点钟就开始工作一直到晚上十点以后,感觉都要崩溃了。

“高中时候也没这么努力啊,就算高三也有偷懒的时候啊。”朱允炆哀叹,“这一天天的可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我那便宜皇爷爷怎么就把丞相给废除了呢,还不许后面的皇帝立丞相。”

对于想做出一番事业的朱允炆来说,权力要掌握在手中,但是事情要交给下面的人去做。官员临时需要什么权力,朱允炆可以让出去一点,但事情办完了还得收回来。

“不行,不能再这么下去了,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做。内阁该出现了。”

想到这里,朱允炆说到:“来人,召四部尚书和五军都督前来议事。”

朱元璋早在洪武十五年就设立了殿阁大学士,只不过只是作为皇帝的顾问,一点实权都没有,也没有固定的工作地点,平时就跟在皇帝左右,回答皇帝的问题。段福均、范湖和古华三人这几天就一直跟在朱允炆旁边。因为朱允炆的经验实在太少,很多问题不得不问他们三人,可以说在朱允炆手下,殿阁大学士的权力已经增加了。

然而朱允炆不想一直这么下去,他的这三位殿阁大学士中了进士以后就进了翰林院做编修,做庶吉士,哪有什么从政经验呢。所以这三天休息来朱允炆颇感力不从心。虽然他的想法很多,见识也不少,但他的知识必须同现在大明的实际结合起来,否则可能造成更大的危害。段福均三人不说是一问三不知吧,很多问题也是回答的不清不楚,或者是老生常谈,满足不了朱允炆的要求。

这些顾问不合格,朱允文就想直接成立内阁,殿阁大学士就取消好了。

不过说起来,朱元璋真的给后世子孙留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老朱既杀功勋将领,又杀士子文人。所以现在朝中大臣全都老老实实的,尤其是这帮子文人,变着花样的来舔朱允炆的臭脚,为什么呢?还不是因为朱允炆明生一直很好,跟文人走的亲近,这些文官希望提高文人的待遇吗。

历史上所谓的“文景之治”,“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咸平之治”等,绝对有文人参与,而且文人参与程度很深。而汉朝武帝之后被称为昭宣中兴,因为文人认为武帝和武人把大汉朝败坏了,还是要文人来恢复国家的元气。后世明朝太祖,成祖时期就不是治世,后面对文臣非常友好的仁宣时期才是。反正从古至今文官们就这个尿性。

过了一会,就看到四部尚书和五军都督匆匆忙忙走进来了。而且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四位尚书和十位五军都督中间隔着一小段距离,五军都督在前,四位尚书在后。

行过礼之后,户部尚书郁新问道:“不知陛下叫臣等何事。”

“今天叫你们过来,是有几件事要说,首先,吏部尚书和兵部尚书一直空缺,不知你们可有推荐的人选?”

六部的事不归五军都督府管,都督们站在旁边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四个尚书则是互相看了看,都没有说话。现在他们拿不准朱允炆是什么态度,齐泰和黄子澄可都是跟着皇帝陛下的人,现在他们还都没有得到任用呢,还有朱元璋专门留给朱允炆的方孝孺,现在还在四川,虽然有先皇的遗训,也不知道皇帝陛下是否会重用方孝孺,又会给他安排一个什么职位。

大殿里四个尚书大眼瞪小眼,朱允炆看着他们也不说话,问题已经问了,如何解决,这几个尚书总要给出个章程来。

过了一会,他们似乎用眼神交流完毕了,刑部尚书暴昭往前迈了一步,说道:“起奏陛下,臣以为尚书之职关系重大,臣等不敢妄言,请陛下圣裁。”

得出这个答案,朱允炆也不意外,对他们来说,推荐谁也不合适,还不如不说话。但这也正是朱允炆头疼的地方,他对朝中的大臣不太了解,而且看《明史》实在是太累了,他可不想时间都花在这上面。

“如今的吏部左侍郎是谁?”

“回陛下,是毛泰。”

“哦?此人如何?”

“此人做事颇有条例,为人忠义,这一年来吏部大小事均由毛泰处置,并无疏漏之处。”

“那众卿认为他是否当得这吏部尚书?”

说到这里,朱允炆已经有决断了,明史中对他的记载不多,唯一的一次记载是他不肯投降朱棣而被杀。如此忠义之人,又当了一年左侍郎而没有出差错,是个可用之才。

“陛下,臣等赞同,”

“那好,就这么定了。那兵部尚书呢?”

朱允炆刚问完就想起来朱元璋临终前曾命兵部左侍郎齐泰辅佐,那兵部尚书就是为他留的啊。

想到这里,也没等四部尚书回话,就说道:“就任命齐泰为兵部尚书吧。来人,宣吏部左侍郎毛泰和兵部左侍郎齐泰觐见。”

“吾皇圣明!”四人一同拜下。

“两部尚书之事只是捎带。朕一会还有更重要的事要说。”

朱允炆打了个哑谜,四位尚书站在那,暗暗猜测究竟是什么事。五军都督也在猜测朱允炆要说的事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对了。”朱允炆又想起来,六部只是政务部门,还有监察部门的老大没有叫过来呢,因此又吩咐道:“宣督察院左右都御史、大理寺寺卿。”

这时工部尚书严震直站出来了:“启禀陛下,据臣所知,自洪武三十年臣从督察院左侍郎迁工部尚书,右侍郎杨靖因罪死,督察院再没设左右都御史。另,大理寺卿于洪武二十九年被罢。”

“。。。。。”朱允炆发现他的皇爷爷给他留下的局面真是好啊,重要官职少了一半,全都需要重设,这样也好,一片白纸才更容易作画。

“既然如此,复设大理寺吧,其下属官员一应如故。”

说话间,小太监过来禀报,说毛泰和齐泰已经在店外等候。

“宣。”

待毛齐二人进殿行完礼,朱允炆道:“毛泰、齐泰接旨。”

毛泰和齐泰连忙又跪下听旨。

“毛爱卿与齐爱卿素来兢兢业业,夙兴夜寐,宵衣旰食,朕很欣慰,特任命毛泰为吏部尚书,齐泰为兵部尚书,钦此。”

“臣领旨谢恩。”齐泰对此早有所预料,毛泰确是收到了一个大惊喜,竟然哭了出来,所谓喜极而泣不过如此。

“毛爱卿,齐爱卿,希望你们不要让朕失望。”

“是。”

“好了,接下来该说说左右都御史的事了,这两个官职非常重要,若是没有他们,你们岂不是要反了天了。”

“臣等不敢。”六位尚书连忙跪下,五军都督也是紧随其后,督察院对军队也是有监察职责的。

“唉。”朱允炆叹了口气,这就是孤家寡人吧,“朕只是开个玩笑,众爱卿不必如此紧张,这大明还要靠你们呢,平身吧。”

有了这么一出,六部尚书更不敢说话了,站在那里唯唯诺诺,缄口不言。此事与五军都督无关,也不需要他们讲话

朱允炆看这架势,还是得自己来。

“不知陈迪陈景道此人众爱卿可熟悉?”

这时吏部尚书毛泰答道:“臣在吏部时曾听闻有人提起过陈景道此人,言语间多有称赞之语,称其倜傥有节操,且精通带兵之道,曾多次击败诸蛮叛乱。”

“他现在是何官职。”

“陈迪此人目前是云南布政使。”

“好,那就赶紧召其回京,除督察院左都御史。右都御史一职,毛爱卿可有推荐。”

“回陛下,督察院左佥都御史景清聪颖好学,不落俗套,可当右都御史一职。”

景清之名朱允炆也曾听说过,故事很有传奇色彩,而且为人刚正,的确是可造之材。

“行,朕允了,宣左佥都御史景清。”

“至于大理寺,与刑部和督察院并称为‘三法司’,负责审理天下刑狱案件,职责很重,然而大理寺卿一职却属正三品,与其职责不相符,因此朕决定大理寺卿提高两级,与尚书和都御史同级,均为正二品,你们可有异议?”

“臣等谨遵圣喻。”

“大理寺卿一职你们也推荐一个人选,吏部尚书。”

毛泰只好又站出来。“陛下,右军都督府都指挥佥事铁铉性情刚决,聪明敏捷,可任大理寺卿一职。”

铁铉朱允炆也知道,的确是性情刚决。因此朱允炆没有犹豫:“就这么定了。”

现在的文官是真的听话,还没从太祖皇帝的白色恐怖中恢复过来,皇帝说什么是什么。

解决完了政府这边的人事,朱允炆揉了揉脑袋,看向了在后面的一群都督。文管的事好解决,军人的事就难了,洪武时期武人的地位比文官要高,五军都督都是正一品,都督的副手都督同知是从一品,再下面才是二品的都督佥事,和六部尚书一个品级。

军队不能轻易动,又不能不动。朱允炆才登基三天,要改革军队的确是有点操之过急了,但要组建内阁,文官和军官必须都有,而且必须达到平衡,十位正一品的五军都督实在是太多了,比尚书高两级也不利于文武协调。所以朱允炆必须把都督的品级压下去,人数减少,这样形成的内阁才不会出大乱子。但是军队更不能出乱子,所以此事必须温和不能引起五军都督的反对,起码不是坚决反对。

当前军队中的利益集团还不是很牢固,蛀虫也不多,改的阻力还小一点,等到卫所制度慢慢腐烂的时候,谁改谁死。

朱允炆半天没说话,下面的大臣们就等着他发话。等朱允炆回过神来,才发现已经是正午了,也不知道过去了多长时间

“先吃饭吧,今天中午你们就留在乾清宫。”

“谢陛下!”

同类推荐
  • 问道三十年

    问道三十年

    王道灭,侠道兴清风为伴剑作酒,历经肝胆写春秋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我道中人,不问来处,不问归途只问当下本心虽死,无憾!
  • 乱世直刀行

    乱世直刀行

    草菅人命算什么,值此乱世人命如贱草!身着华服的官员理直气壮。杀人放火算什么,只是劫富济贫罢了!拿着直刀的身影对着地上的官员正义凛然的说道。
  • 明末大英雄

    明末大英雄

    崇祯四年,来自四百年后的猛人一脚踏进历史的洪流.....
  • 织田家的临济僧

    织田家的临济僧

    日本天龟二年(西元1571)八月初,奉命兵临比叡山下,并第六次发出“避难劝告”的明智光秀,在比叡山下巡查时遇到了,自称来自明国的临济宗沙弥,于是不一样的战国绘卷就此展开。另有火影同人《火影之猿飞才藏》,感兴趣的童鞋请移步观赏,风波先谢为敬!
  • 蜀汉之庄稼汉

    蜀汉之庄稼汉

    这里讲的是一个平凡的苦逼在乱世三国里苦苦挣扎,努力种田的故事。
热门推荐
  • 第七仙道

    第七仙道

    远古时代,修仙法门为“六”字大道。分别为“杀”、”痴“、”苦“、”欲“、”绝“、”格“。修仙之人以其中一字为本命字进行大道修行。少年陆压以身试道,独走”情“字,以情证道。终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归属剑,道,释三宗天地任我独自逍遥。
  • 极品娘亲:战神皇叔太倾城

    极品娘亲:战神皇叔太倾城

    本人21世纪农科大学生一枚,奈何人品太好了,睡醒一觉,直接来到了古代,要房没房,要钱没钱,还多了一对贫贱子女,人生一下子跳跃到当妈的时代。左边是王爷,右边邻居是太子,房前住着丞相,屋后住着国师,那个本农女只不过是来中个天,你丫的都跟来干啥,不用凑一桌麻将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此地是汉土

    此地是汉土

    一个被史书除名的人一个历史没有记载的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种地的农家汉他,马贼的好兄弟他,士兵的好将军他,敌人的死神
  • 臣女本无德

    臣女本无德

    是日纵火焚城,屠尽宗门血。她的执念,被鲜血和仇恨所浇筑。入苍岚,修异行,辟丹境,斩赤龙,她在这条路上走得越来越远。他却执著地要她回头。“……你还在么?”“在的,我一直都在。黑暗中,我会握紧你的手。”“所以,不必害怕。”骄傲矜持谢世子&傲娇冷淡盛幺子归途漫漫,但我愿陪你走下去。
  • 盛夏似锦

    盛夏似锦

    一缕孤魂飘入异世,前世狗血般的剧情告诉三娘一个道理,自己想要的只能靠自己去争取,浑浑噩噩的生活不仅能毁了自己还会毁了别人。今生命运再强势的安排,也不能令小女子屈服。缓缓而谋,徐徐而图,总能到过上理想的生活。到那时,一切幸福都会悄悄的找上门。
  • 甜蜜逃婚名门天价妻

    甜蜜逃婚名门天价妻

    何思行用沐溱溱做赌注。苏家催婚在即,苏攸宁还清何思行欠下的债务,娶了沐溱溱。
  • 仙玉尘缘

    仙玉尘缘

    废材林暮偶然破获家传宝玉之谜,喜得玉中三亩灵田,种仙草炼灵丹修为突飞猛进,赚灵石购法器日进斗金,生死斗大败恶敌,过关斩将大显神威,声名鹊起横扫修真界成绝世仙尊。
  • 美妻郝可人

    美妻郝可人

    “你觉得我会娶你吗?”郁盛北似笑非笑的看着她。郝可人眸子一紧,“你想多了,我也根本没想要嫁你。”“那你想嫁给谁?”“嫁给谁也不嫁给你!”她扭头就走,不再跟他说话。身子猛然被扛起,身下传来他满满的醋味,“除了我以外,哪个孙子敢娶你?看我不废了他!”
  • 赵刘氏

    赵刘氏

    只是一篇回忆我奶奶的文章,底层小人物的酸甜苦辣
  • 空间之农家医女

    空间之农家医女

    穿越前的白映桐是白家小祖宗,日子过得那叫春风得意;穿越后的白映桐生活除了狗血还是狗血,遇见了一大堆奇葩亲戚不说,老天还顺便附赠了一个成天只会哭啼啼的柔弱亲娘,感觉略糟心!恶毒奶奶来挑刺,我打!刁钻小婶来找茬,我轰!恶心小叔占便宜,我一个巴掌扇过去!吝啬伯母求分家,分家啊?好啊!分分分,赶紧分!带着柔弱娘亲跑邻村,空间在手,美容院我有!发家致富奔小康!什么!你相公嫌弃你眼睛小,结果跟着邻村寡妇跑了!没关系,姐给你研制新型大眼霜,一双电眼迷死他!等等!你说江秀才欺负你胖,所以喜欢的是青楼头牌狐狸精!真搞笑,姐给你定制365天全方位瘦身计划,一朝瘦闪电,哭死他!慢着!心上人说你满脸疙瘩难上厅堂,因此天天写情诗给你妹!奇葩啊,姐给你制作祛痘配方,洗的,擦的,吃的面面俱到保准你的脸蛋光又滑,后悔死他!这年头长的不美谁有空看你内心,可是没了善良可爱纯真的心,还是会落为红粉骷髅,所以,我们要两手抓!【小剧场一】:白映桐:乡亲们,我是美容师,不是大夫!不是大夫!不是大夫!乡亲们:胡说,王寡妇儿子的结巴就是你治好的!我们明明瞧见了!白映桐:……乡亲们:听说白姑娘上次接了皇榜把皇帝的病都给治好了呢!白映桐:……乡亲们:白姑娘,我们说的对不对!白映桐:对!【小剧场二】:白映桐:上将军,我这美容方子可不便宜,不知,大人准备出多少银子?萧墨澜:啊,既然白老板如此爱算账,那萧某倒是想问问白老板,睡了本将这事,该如何算!什么?毓秀阁老板和萧将军竟然有一腿了!!!白映桐瞥了一眼众人眼中八卦热情,怒道:你想怎么算?!萧墨澜:带着美容方子嫁我,本将任你睡!白映桐:……众人:唉,看来这月我们又要交礼钱了啊!【小剧场三】小小萧:爹爹,我为什么要保养皮肤,明明人家是男孩子!萧墨澜:儿砸,你觉得你娘亲漂亮吗?小小萧狠狠点了点头。萧墨澜:我之所以能娶你娘,是因为你爹我长的好!知道吗,所以,你要是想娶漂亮老婆,自己颜值首先要够本!小小萧:恩,爹,我懂了!父子俩的谈话全落在白映桐耳里,啧,她怎么发现萧墨澜这家伙越来越不要脸了呢!————————————————女主不女强,不霸道,不好欺负,有些萌,爱吐槽,犀利嘴,当然貌美不解释!男主爱美,平常画风会不对,两大爱好:除了行兵打仗就是保养自己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