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82600000009

第9章 抄书的日子

等大臣们都出去,朱允炆伸了个懒腰,感到一丝疲惫,又感到一丝轻松。疲惫是事身体上的,轻松是心理上的。

不过朱允炆还是觉得赶紧把沙发给弄出来,还是沙发坐着舒服啊。虽然就算成了皇帝没有电视可看,也没有手机可玩,但在力所能力的范围内,朱允炆还是想享受一下后世现代文明的成果的,将其卖给那些大臣贵族,还能充实一下自己的小金库。

。。。。

接下来半个多月,上层建筑的改革有条不紊,朱允炆处理政务的时间大幅度减少,藩王们也正在来应天府的路上,他终于有时间汲取一下他带来的整个世界的营养了。

虽然朱允炆许出去要给的书已经有好几本了,而大明需要的知识更是千千万,但朱允炆还是决定从毛纺织技术开始,虽然上次没有找到,但他觉得是他的姿势不对,换个姿势就行了。毕竟包含整个世界的知识,没有理由找不到毛纺织器械的。

朱允炆最想要的是欧洲尤其是英国的毛纺织,在那一根棉线还没有撬动整个世界之前,英国的毛纺织首先撬动了英格兰,然后影响了欧洲。英国国王历来重视毛纺织业的发展,现在这个时候百年战争已经结束几十年了,英国已经开始出口毛纺织业了。即使能得到现在的英国毛纺织技术,对大明毛纺织结束的发展也很有价值,但是现在出海有太麻烦,去英国一个来回的时间估计大明工匠早就发明出新的机械了,朱允炆从来不怀疑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毛纺织业要比棉纺织业复杂,需要的步骤和器械也多,想要大规模生产也比较困难。中原人没有毛纺的基因,虽然奖励已经发出去了,但目前还没有前来领赏,也不知是还没发明出来还是不相信官府,但朱允炆觉得改良的毛纺织机械能提高个一两倍的效率就算很不错了,还需要他来开挂。

没办法,朱允炆在心里叹了口气,继续搜吧。朱允炆低着头看起来像是在批奏章,其实眼前已经浮现出蓝色的搜索框了,在这个搜索框背后就藏着整个世界的知识,就看朱允炆能不能找到了。

上次朱允炆搜“毛纺织机械制造”,并没有搜出有用的东西来,这次朱允炆搜的是“毛纺织技术”,“英国毛纺织技术”,“中世纪英国毛纺织”,等等。然而他发现,仍然没有有用的东西。出来的都是《中世纪英国毛纺织业的迅速发展及其原因》,《爱德华三世与英国毛纺织业的发展》之类的文章,根本不涉及具体某种技术的原理或某种毛纺织机械的制造。文章中只提到了某些代表性的机械,比如水力漂布机,但只有名字显然是不够的。

中文实在是找不到了,朱允炆只好去搜英文的,毕竟整个世界来说还是英文的资料多。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朱允炆终于找到与毛纺织机械制造有关的资料了,是在一本叫《剑桥西方纺织品史》的书里,估计是剑桥系列书籍之一吧。

书是找到了,但怎么翻译是个大问题,朱允炆读起来都有点费劲,很多词都不认识,更别说翻译了。看着密密麻麻的英文,朱允炆一阵头大,这可真是要了老命了。中文的搜不着,英文的搜到了翻译不出来。

“唉。”朱允炆摇头叹气,“对不起大明的毛纺织业,朕做不到啊,就算能翻译,朕也没有时间啊。”

“只能看大明的工匠给不给力了。”朱允炆暗暗思忖,“就把思路告诉严震直,让他传下去好了。中国对水力的利用并不充分,而在蒸汽机之前,水力绝对是最重要的能源。”

想到这里,朱允炆把之前搜到的与毛纺织机械相关的只言片语写下来,交给小太监:“你把这张纸交给工部尚书。让他将其贴在悬赏毛纺织机器械的告示旁边,不得耽误。”

小太监匆匆忙忙跑出去,朱允炆终于把毛纺织放在一边了。

这里多说几句,朱允炆对待太监的态度,就跟后世高校各个办公室招聘的助管一样,负责传个话啊,送个文件啊,跑跑腿啊之类的工作,连秘书都不算,只能算个不免费的廉价劳动力,连做文件或修改文件都不用太监。朱允炆没有看不起太监,都是为了讨生活。但朱允炆也不会给太监太多权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言归正传,朱允炆接下来要抄的就是数学书了,首先肯定要把阿拉伯数字给弄出来啊,用汉字来描述数学问题实在是太复杂了,比如:“又有田广十二步,从十四步。问为田几何?

荅曰:一百六十八步。

方田术曰:广从步数相乘得积步。

以亩法二百四十步除之,即亩数。百亩为一顷。”

这真的只是《九章算术》里一个非常简单的乘法,但用汉字描述出来就是这么麻烦,后面稍微复杂一点的题就更麻烦,所以将数学用符号化势在必行,只是朱允炆还不确定,后世用拉丁字母和希腊字母表示的问题该如何用中文表示,用偏旁部首?

中国的数学非常发达,但朱允炆要拿出来的第一本书却不想达到后世高数的水平,只需要一本《初等数学》就可以了,主要包括四则运算,方程,函数,数列,几何,概率等内容。这本书首先是要给朱允熥和朱允熞用,后面颁发天下作为全国的数学教材,因此不需要那么复杂,都是中国古代早就解决了的问题,就是为了让人们熟悉这一套新的数字体系。

而且朱允炆还要改变汉字的排列方式,从竖排不带标点改成从左到右加标点,1+1=2如果用竖排表示的话看起来太费劲。标点的作用更是巨大,有了标点,就不会有那么多歧义了,中华文字博大精深,没有标点的话一句话有很多种解释,像“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种,不利于知识的传播。

至于符号方面,朱允炆实在想不出什么办法将其替换掉,东亚各民族的文字没有像希腊文和拉丁文那样的,用做数学符号不太合适。因此朱允炆决定就不换了。至于怎么解释这些文字的来源,原来元朝的对外交往可是很广泛的,很多欧洲人都来过中国,留下只言片语也很正常,就说从中借用的好了。

想好了对策,朱允炆开始下笔了。

“第一章数与运算

1.1 数与运算概述

人类与其他许多动物一样,在远古时代就具有辨别事物多寡的能力,这就是原始的‘数感’,后来逐渐发展成数的概念

。。。。

第二章代数式

。。。。

第三章方程与不等式

。。。。

第七章概率与统计初步”

朱允炆一直写到概率,就停了,这些就够了。这本书主要是为了建立一个全新的数学体系,将数学抽象化。中国的数学均以实用性为主,不只是数学,其他知识也是一样,强调实用性,因此没有用的东西就发展不起来,发展的很慢。

抄这本书朱允炆用了七天,一天一章,每章二十页左右,简直不要太轻松。用毛笔写小楷其实还是挺快的,就是写不了太小,这点上不如硬笔,太小了就糊了。

抄完了这本书,朱允炆并没有交给国子监让他们印刷,虽然活字印刷术早就发明出来了,中国却并没有大规模使用,主要是因为平常使用的汉字太多,一个一个找太麻烦,不像拉丁文一样只有几十个字母。因此接下来朱允炆要做的就是寻找印刷机的技术和改进造纸术,现在这个时候德国古登堡已经把活字印刷机发明出来了,西方的媒介革命已经开始了,中国要是还用雕版印刷和手工造纸,就必然在知识传播上落于人后。

古登堡发明的是木制凸版印刷机,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沿用了300年之久。一直到19世纪初,德国的柯尼希制成第一台圆压平凸版印刷机。朱允炆想要的印刷机也不用太先进,只需要古登堡发明的垂直螺旋式手扳印刷机就行,再加上东方人民的智慧,东西碰撞,朱允炆相信大明工匠一定会对古登堡印刷机作出更好的改进。

至于造纸技术,目前用的纸大多是竹纸,制作工艺已经非常完整了,但仍然是手工制作,效率太低。朱允炆要做的就是找到造纸机的技术,用木材、纸浆造纸。虽然朱允炆对目前大明的造纸技术不太了解,但他知道造纸机肯定是没有的,所以一定会比目前的手工造纸先进。

关于古登堡印刷机和路易斯·罗伯特造纸机的技术原理的资料倒是挺多的,根本不用愁找不到。这次朱允炆愁的是画图,印刷机和造纸机都很简单,但朱允炆画不下来啊,画图技术太渣,这种事又不能让别人做,其他人又看不见他眼前的屏幕,而且朱允炆也讲不清楚。没办法,朱允炆只能一点一点的画,一点一点的修改,并尽量把制作步骤写的详细些,以减少对他画的图的依赖。

将这两种机器复制在纸上花的时间比抄数学书花的时间要短一些,但也用了五天时间,都花费在画图上了。

“怎么就不能下载呢?”朱允炆已经不止一次絮叨了。

在朱允炆将这两种技术交给工部尚书严震直的时候,严震直简直惊为天人,其他大臣也是目瞪口呆,纷纷赞扬朱允炆英明神武,雄才大略。

他们也问过这些东西是哪来的,朱允炆打了个哈哈,只说是先帝托梦赏赐给他的,让他将其传遍天下,争取人人都能读书。

大臣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又是一通歌功颂德,听的朱允炆起鸡皮疙瘩。

造纸机和印刷机的威力还未完全显现,就已经引起官员们的震动了,谁都知道,这两种技术是多么重要,偏偏这是皇帝拿出来的,没人敢将其据为己有。

工部成立了大明皇家制造厂,开始招募工匠专门制作这两种器械。而且朝廷已经放出话来,允许民间使用这两种机器,并接受预定,按时发货。由此又引发了一阵狂潮,但凡有点实力的商人纷纷赶往应天府,以抢得先机。

士人们尤其是寒门子弟也称赞朱允炆功德无量,乃一代圣王,并表示“乾圣”这个年号选的非常好,非常符合当今圣上。

总的来说,局面大好,至于说世家大族会不会看到书籍普及以后对他们的威胁,这就不是朱允炆要关心的事了,“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是优良传统。大部分士人归心,朱允炆还需要在乎那一小撮反动派吗,打倒就是了。

。。。。

还有一本书也是朱允炆在这段时间完成的,那就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如果是造纸机和印刷机是为了笼络士人,那《战争论》就是为了笼络军官,军官们都学习朱允炆的思想,能不跟着朱允炆走吗?同时,《战争论》也是朱允炆使朱棣站在他这一边的大杀器,至于效果如何,到时候再看吧。

《战争论》提出的最重要的思想就是揭示了战争从属于政治的根本性质,指明了人的因素尤其是精神力量对于战争胜负的作用,认为统帅的才能、军队的武德等是作战的关键;阐述了战争的性质有向民众战争转变的历史趋势,对民众战争的地位和作用作了充分的肯定;探讨了战略和战术、进攻和防御、战争的目的和手段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等理论。

《战争论》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朱允炆也希望这本书能为他改变大明的卫所制度奠定基础。这本书主要是给中层军官及高层将领学的,既是为了让他们了解以后大明新的战争策略,也是为了起到改变他们思想的作用。简单来说就是收心。有了军官的支持,在以后朱允炆改革军事制度的时候才不会全乱。这当然还需要其他手段配合,《战争论》只是第一步。

朱允炆也没有把《战争论》交给国子监印刷,时间来不及了。

因为藩王们都到了,对朱允炆的第一个大考验开始。考验通过,朱允炆坐稳了皇位,以后的改革顺风顺水;考验通不过,下场就不用说了。

同类推荐
  • 大唐绘卷

    大唐绘卷

    高智商学霸魂穿大唐,成为没落的青楼小郎君。在这美女如云,胡姬如雨的风花雪月之地,“喵~喵~”夜夜听着猫咪在屋顶撕心裂肺地嚎叫。您能够把持得住自己,依旧保持蛋定吗?好了,说点正经的。偶尔得一神奇的绘卷,它指引您运用高智商赚钱泡妞、招募天下名士为己所用、上官场与老辣的权臣撕逼夺权、顺便学点武功防痴汉欺负妹纸、跃马扬鞭长剑一指,去教化蛮夷打穿欧洲。
  • 乱世痞贼

    乱世痞贼

    当云也穿越密道爬进王爷新婚洞房的一刻起,一个痞子的乱世崛起之路就此展开。平行时空列国纷争,奈何统一大势已成,覆灭死局如何化解,是力挽狂澜还是随波逐流。草民教头殴打王爷一生恩怨情仇,皇家海盗奉旨打劫,崛起于东南微末,掠国成瘾发家致富,朝廷鹰犬坏事做尽,丧尽天良,却有人拍手称快,侠肝义胆,不服命运,到手荣华岂能轻言放弃,艰辛之路,最终又有几人能还。既是痞贼,又何言仁义道德,血洒征途终有儿女情长。
  • 大唐暮云

    大唐暮云

    新书《大宋清欢》已发,请大家移步支持。一场大唐帝国分水岭式的兵变,一位史上有争议的多疑帝王,初见钟情的藩镇鸳侣,两度错过缘分的封疆大吏,三个政权的暗中较量,四方节度使叛乱与勤王的胶着,五年的纷乱时光。精彩终是我大唐。
  • 毒舌小地主

    毒舌小地主

    经历过末世的绝望,深知人生不易,功名利禄皆是过眼烟云,重活一世,不求高官厚禄权倾一方,只求小富即安,醉卧花丛间。因为活的通透明白,受不的闲气,谁让我不爽,我让谁全家都不爽,练就一张毒舌,怼天怼地怼空气
  • 大秦始皇

    大秦始皇

    大秦王朝丰功伟绩,扫六合灭诸侯统江山。开始始皇之路。千古君王,统领万代江山,虎视何雄哉,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热门推荐
  • 你在风声尽头

    你在风声尽头

    顾昼紧紧地攒着照片,面无表情地扫视了一眼人群,然后绕过士兵和大厅的女孩们,缓慢地沿着走廊往里面走去。这时,许多人都听见动静,迎面从他身侧跑过去。人很多,哄闹着挤在一块,他的伤口被撞得裂开来,白色的纱布上全是血,滴在地上。他站着没动,专注地看着前方。身后的人顺着他的手臂,缓慢地握住他的手:“先生,你在找人?”在他做出反应之前,她从身后走到了他面前,眉眼弯弯地仰起头看他,“是在找我吗?”顾昼手中的照片滑落在地上。漫长的对视,很久很久都没让他们彼此从对方眼中走出来。
  • 某个落雨午后的一生

    某个落雨午后的一生

    在黑暗与雨声中,储先生觉得自己这漫长的一生倏忽间就从眼中流逝了,回忆起来真就像一场梦,似远又近,似真又假,仿佛这个秋日某个早上推开窗子看到的一场晨雾。当年,他与曹先生为了躲避搜捕,而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下躲到了城外山脚森林中的一栋夏屋中。有一个清晨,他早早就醒了,晨曦初露照耀着森林中的一切,神秘得好似仙境一般。他站在窗前,无思无虑,沉浸在这难得的安宁中。这一场景,他在多年后还会常常想起,连同另一段与之相关的记忆。在曹先生和他们的事业成功之后,他重回那片森林,但那栋屋子已经不再。在那片湖泊边上,一切都如其所是,好像从未有过一栋房子在这里存在过一般,令他讶异。
  •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州轶闻录系列朝野遗事

    神州轶闻录系列朝野遗事

    一盏明灯,一壶清茶,一篇篇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间的逸闻趣事茶余饭后的密闻旧谈,名流政客的杂文情事故事里的智慧,世事里的风云未提文化,却处处现文化于琐细中见精神,于微末处见全面《神州轶闻录》中最不可或缺的掌故篇内容简介:溥仪的留洋梦为何破碎?陈赓如何数救蒋介石?中山装从何而来?谁是张作霖的“编外夫人”?周简段的《朝野遗事》记录了上两个世纪的宫闱密闻、政坛旧事、社会杂闻和名人情话。一百一十三则小故事,说不尽的神州轶闻。随意打开一页,便可在忙碌紧张的工作中获得片刻轻松,如驾一叶扁舟,在烟海中自由漂浮,也如一位游泳健将在水中任性畅游。编辑推荐:读红楼,读史记,是了解文化,亦能得文化;读轶闻趣事,是在文化之外看文化,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文化。在如今被愈发便捷的生活打散的时间里,一个个碎片化的故事,恰恰在繁琐细碎的生活里增添了趣味。《神州轶闻录》之《朝野遗事》记录的恰恰是最能通过碎片化阅读所得到的,细微却生动的故事信手拈来,博君一笑。
  • 神医妖妃

    神医妖妃

    【原书名《妖妃难追:夙帝,放肆宠》】简洁版文案:她如初见时一般,一身红衣,缭乱了他的心。自此,生死相随。新书《我家魅妃超皮哒》连载中~
  • 迟迟归来喜欢你

    迟迟归来喜欢你

    滴滴,扶木新书已上架!【简介】安迟迟:“我没有豪车。”郑学扬:“我有,就够了!”安迟迟:“我成绩不比你好。”郑学扬:“我们一样好也行。”安迟迟:“我有喜欢的人了。”郑学扬:“那个人,只能是我!”(以上纯属迟迟与学扬的对话)【甜蜜番】安迟迟——茫茫人海,浮世三千,我心,归何处?郑学扬——落叶归根,你归我,可好?〈〔本文文风甜蜜蜜,微微虐心〕〉……………………书群号:793013948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漂流岛

    漂流岛

    我爹是个音乐家,认为人们理所当然应该和他一样,可以通过几个支支吾吾的音节获悉说话者内心最深处的准确想法。他是痛苦的,当他对人们一览无余时,人们却仅仅认为他是个有表达障碍的老实人。好吧,既然我和爹在这方面是相通的,我们也就敏锐地探测到了对方身上最细微的罪恶和悲剧意识。但我们不能就这些进行正式交谈,这样的交谈会将我们的生活和整个西风村导向分崩离析的境地,让我们互相做出最为严酷的审判,最终将一无继承。事实上,我们藐视这种交谈,难道有面对面一本正经进行这样一场搜肠刮肚、条分缕析、自我剖白和标榜的交谈的必要吗?
  • 女皇的男闺蜜

    女皇的男闺蜜

    他是一名中学体育老师,也是埋头写作的宅男。他和漂亮女友同居三年,却依然还是悲催处男。他偶遇传说中的龙,没沾好运,还被汽车撞翻。温柔贤淑的大小姐武顺对他笑靥如花。霸气侧漏的二小姐武珝对他死缠烂打。娇憨可爱的三小姐武瑛对他投怀送抱。牛皮吹大,必遭惩罚;本领再高,也会摔跤。普通婚姻,夫唱妇随;政治婚姻,俱荣俱毁。大唐真好,遍地是宝;随手可捞,爱要不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