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韩信盼着秋收,一来可以看看经过水转翻车的灌溉,村民的粮食能增收几成。二来秋收之后的不久就是历史中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开始。他盼着又怕着,他有时又有点后悔自己的口出狂言,但一切都来不及了。
秋收的步伐越来越近,韩信也领略着古代丰收的盛景,自己也加入了农忙的队伍,农人欢庆着丰收,有了新的灌溉农具,产量多了三成,淳朴的乡民更加相信神农转世的谣言。
可是丰收就代表农人日子好过了吗?韩信没有意识到秦二世统治的残酷剥削。
果然,赋税政策下达到各郡县,比往年增长了一倍多,乡民前几日还欢庆丰收,政策一出,各个愁眉苦脸,辛苦劳作的大丰收本以为能吃上饱饭,现在一旦交了税,家中难有余粮度日。
韩信想让乡民吃上饭,吃上自己含辛茹苦种出来的粮食,吃上本该自己能够吃上的饭。他开始想办法,政策无法改变,令他十分苦恼。
终于有一天他期盼已久的事情发生了,大泽乡这个地方诞生了他新的希望。
轰轰烈烈的大泽乡起义迅速的刮起一阵反秦的风暴。所到之处,乡民皆依附。
东海郡郡守面对如此情景心中的自是忧心忡忡,附近的郡守所管辖的县城已经被攻破数座,果然他还是听了韩信的话,丢弃整座郡城,带着几万人的大军夜里自行逃跑,只过几天,都尉等郡城官员见郡守已逃,皆已逃散,空留着不愿一起逃跑的1500多人的本地郡县兵在这东海郡中,士兵们皆诚惶诚恐,他们大都是本地人组成,离开东海郡这个家乡,他们根本无处安身,便不得不守在东海郡中。
韩信也早就让亭长安排一些人在军中,此刻便起了作用。
其中些人便提议“我们大家就这样一盘散沙也不行,我们需要一个有威望的人出来统领我们。”
另外一些便附和着提出了韩信做阵军中的想法。
大多数士兵听问过神农转世的传闻,便也没有拒绝。
军中便让人去请韩信,韩信端坐在家中,问清来人缘由,便和杜充和亭长刘伯明,三人启程去了军中。
三人骑着马,也并没有快马加鞭,反而悠哉悠哉的慢行。
刘伯明问着韩信“韩兄弟,这是否都在你谋划之中?”
韩信笑着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过了会儿才说“伯明兄,杜兄,能不能成为大丈夫,建功立业,就看我们自己日后的造化了。”
杜充说道“无论结果如何,我都跟着韩兄闯荡。”
“跟着韩兄,恢复家族的荣耀便有希望了。”刘伯明脸上中从未有过如此激动的神情。
意气风发的三人逐渐加快了速度,尽最快速度赶到了军营。
营中一千五百多位士兵列队等待着他们。
韩信终于掩饰不了自己的心情了,他可是头一次能够统领这么多人。
韩信站在高台上,看着这一千多人的队伍,兴奋之感萦绕在心头。
队伍里的一名头目出列开始了清点人数。
清点完毕后大声通报道“报韩将军,东海郡守兵,骑兵共四百六十人,步兵共一千一百人,总计一千五百六十人集结完毕。”
“好,台下的兄弟们,是你们相信我韩某,给我机会带领大家,我也知道大家大多数为东海郡本地人,这里是我们家乡,我们是不是保卫家乡?”
“是。”台下一千多人的声音贯彻云霄。
“好样的,接下来的日子,大家照常训练,我会察看你们的训练,不要偷懒,只有自己变强,以后在战场上遇到敌人才能活下来。”韩信对着台下的士兵叮嘱道。
韩信心里也清楚秦国这些地方的郡县兵的战斗力并没有正规军队强大,只有提高训练水平,才能够真正能够抵御进攻。
训话完毕后,队伍便解散执行训练任务了。
过了几日,韩信带着杜充和刘伯明来到自己新的住处。
韩信先端坐着,让他们二人和他一样坐着好商议事情。
两人面面相觑了一会儿,韩信似乎知道了,现在在他们两人心中韩信地位高出一等,他们不敢同坐。
“来吧,都是自家兄弟,这不是位置吗,咱们坐下来商议多好,我不能仰着头看着你两商议吧,想想脖子都酸的慌,快点的吧。”
二人终究还和韩信围着桌子而坐。韩信知道刘伯明是个掌管后勤保障的人才,便想把东海郡的后勤保障交给他管理。
“两位兄弟在这里住的可还习惯。”韩信关心的问了二人
“我是几乎夜晚睡不着。”杜充摇着头。
韩信来了兴趣“哦?杜兄这是为何?”
“我是不敢相信我们这么快就在东海郡扬名了,韩兄你更是如此迅速统领全郡。”
韩信自己也没想到一切这么顺利,自己已经初步改变了历史中的韩信的人生轨迹。看着一旁没说话的刘伯明,韩信问道“伯明兄,全郡秋收情况如何?”
“这几天,我没闲着,我派人去查了,自己也去了几处,全郡粮食收割的差不多了,但问题是税收的问题让百姓很苦恼。”
杜充挺好奇“刘兄,怪不得这几日不见你踪影,原来如此。”
韩信很是满意“我觉得伯明兄是个人才,以后这东海郡的后勤储备保障之责交由你吧,我们这一千多号人的保障可都由你负责了哦。”
“谢韩将军,我一定尽心尽责。”刘伯明起身拜谢。
“你瞧瞧,在外人面前叫我将军即可,这背地里都是自家兄弟,这么叫就生分了。”韩信起身去扶刘伯明。
杜充笑着说“刘兄就是如此严谨,后勤交给他再合适不过了。”
三人相视都不约而同的大笑了起来,韩信拍着其余两人的肩膀“以后,我们就要共同作战,我们的队伍会逐渐壮大,兄弟也会多起来,我们一定要确保内部的和谐,千万不要被人从内部攻破。”
两人也点头表示赞同韩信的想法。
正在三人聊的畅快之时。
门外有人通报“有个女子前来找韩将军。”
杜充个刘伯明十分好奇,这才刚来几日就有女子来寻韩信。